山区小康水利建设论文[五篇范文]

时间:2020-02-15 00:0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区小康水利建设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区小康水利建设论文》。

第一篇:山区小康水利建设论文

建设“小康水利”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支撑,通过分析山区水利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开展山区“小康水利”试点建设,探索与小康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山区水利工程发展有效措施和管理模式,增强山区水利建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确实加强山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山区群众配套实现小康社会急需的山区“小康水利”设施,既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现实需要,又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历史需要。结合基层水利建设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山区“小康水利”试点工作,探索新时期水利发展的有效途径及运行管理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一、山区“小康水利”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广泛加强,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发展不平衡,在许多贫困山区水利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骨干水源工程设施缺乏,生产生活用水以“五小”水利设施为主。由于山高坡陡,地质条件复杂,在山区建设骨干水源工程设施难度极大,山区主要水利设施以小坝塘、小水池、小水窖、小水沟等为主。由于缺乏拦蓄地表径流骨干水源工程,导致有限的水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干旱缺水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制约瓶颈。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水事活动难以有序运行。由于水资源缺乏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山区群众仍然存在着以山林、土地经营权为依据确定水资源的所有权及使用权,导致部分农户、部分区域地块水源严重缺乏,有限的水资源难以得到科学合理利用,群众争水抢水事件时有发生。

(三)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缺乏,效益发挥不充分。山区一方面缺乏骨干水利设施,另一方由于多属民族贫困地区,群众经济收入有限,水费征收难度大,对村民小组公有的小坝塘、小水沟等“五小”水利设施难以筹集必要的维修养护资金,存在着重利用,轻管理现象,工程年久失修,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管理体制陈旧,管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有的采用村民小组指定专人管理、管理人员领取定额报酬的办法进行日常管护,有的在引水、灌溉时由村民小组临时派人负责临时管理,导致权责利脱节,防洪蓄水等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二、山区“小康水利”建设的具体目标

根据我国山区干旱缺水现状,结合小康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山区“小康水利”建设的具体目标为:

(一)彻底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从山区群众最需要、最现实的饮水问题入手,全力建设安全饮水设施,确保项目区群众喝上清洁、卫生、充足的自来水。

(二)有效提高供水保障率。建设人均不少于1亩“种得下、保得住、能稳产”的旱粮水浇地,为当地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水利基础。

(三)全面提高水利设施建后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方式,使群众真正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受益的主体,有效解决权、责、利脱节,重建轻管等问题,确保水利工程效益得到长久发挥。

(四)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通过山区“小康水利”建设及其它项目的配套实施,项目区群众水法规意识、水环境保护意识及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意识得到加强,水利建设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粮食及经济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群众经济收入大幅增长,村容村貌整洁美观,群众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干旱、山区、民族贫困村初步变为富裕小康村。

三、山区“小康水利”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试点探索,逐步扩大建设范围。为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以水务部门作为责任主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山区干旱地区以村民委员会为单元开展山区“小康水利”建设试点探索工作,全面探索建设途径,积累实践经验,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管理责任,以试点引路,效益吸引,逐步扩大“小康水利”建设规模及范围。

(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配置措施。一是科学编制 山区小“康水利”发展规划;二是科学确定山区小“康水利”发展目标;三是以“五小”水利工程为主因地制宜配置工程措施,并开展项目建设。

(三)统一开发,合理利用水资源。在规划及试点建设中,广泛宣传《水法》等涉水法律法规,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工作,切实改变群众以山界、地界划分水资源所有权的陈旧观念,形成水资源为国家所有,“共同管理,大家受益”的思想意识,确保项目区水源统一规划、优化配置、统一利用、统一管理。

(四)加强引导,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群众弄清开展山区“小康水利”试点的目的、意义、方法、措施,让群众自主决定工程建设,自愿参与项目实施,自我进行管理维护。

(五)开拓创新,大胆探索管理模式。

一是成立“用水户协会”,依靠村民对当地水事活动进行管理,使村民真正成为工程建设、管理、受益的主体;

二是制定《用水户协会章程》,明确“用水户协会”的性质、职能、职责、会员的权和义务,对工程建设管理、集资投劳、水费收取、资金管理等做出具体的规定;

三是认真研究制定用水户协会《财务管理制度》、《投工投劳和集资管理办法》、《供水管理办法》、《会费收支管理办法》、《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办法》、《水利工程运行和养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确保“用水户协会”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四是采用“一事一议”原则解决水利工程投资投劳难的问题,改变政府干预和包干统揽的做法,将政府要我干变为我要干,充分发挥群众投资投劳建设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有偿供水,积累水利设施维修养护资金。根据水利工程基本维修养护需要,结合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确定供水价格,实行有偿供水,确保水利设施日常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及供水效益的有效发挥。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小康社会建设需要与之配套的“小康水利”设施作为有效支撑和保障,在“小康水利”建设中,要从贫困山区水利现状入手,科学制定规划,因地制宜配置措施,加强试点探索,创新管理方式,促进山区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第二篇:加强山区五小水利建设探讨

加强山区五小水利建设探讨

摘要:文章针对彝良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山地多、平地少、旱地多、水田少的特点,根据彝良县在五小水利建设中取得的成绩,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建后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关于加强山区五小水利建设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山区;五小水利;水利建设;规划建设管理;水利工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4-013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4.065

彝良县的地形、地貌特点决定了在彝良县不可能建立太多的大、中、小型水利工程,而彝良县又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水利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经济命脉。因此,加强山区五小水利规划、建设和建后管理,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彝良县五小水利的现状分析

1.1 彝良县五小水利现状类型

从彝良县的水利统计上来看,目前,彝良县的五小水利水池、水窖7773件,蓄水38.63万m3,其中水窖22.8万m3,主要用于解决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匮乏地区的人畜饮水,水池用于解决旱地的灌溉用水;小渠道工程,彝良县的小渠道共3877件,本渠道工程基本上用于解决水田的灌溉用水,但这些渠道95%左右的为土渠,渠道本身引水流量较小,由于土渠未经过任何防渗处理,因此,渠道沿途渗漏严重,造成了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大大缩减工程应灌溉规模;塘坝,彝良县共有塘坝111座,蓄水127.5万m3,此部分蓄水工程主要用于解决水田、旱地用水和一部分人畜饮水。当前,塘坝有56%的处于病险之中,但塘坝所承担的任务较重,大部分塘坝带病运行;闸门问题,一部分塘坝要么放水闸损坏,要么冲沙闸损坏,因此无法运行,从而导致塘坝淤积;淤积问题,塘坝在勘测建设阶段,上游的地表植被覆盖较好,在运行阶段,由于后期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植被较差,一次山洪或泥石流就将塘坝填满,此时冲沙闸是好的,也发挥不了英雄用武之地,因为冲沙闸深埋于沙下,无法冲沙,塘坝成了真正的拦沙坝。

1.2 彝良县五小水利现状分布

从目前已有五小水利的现状地理位置上看,塘坝工程主要分布在彝良县的角奎的花桥村、马窑村、大河村和新场乡的石丫、漆树村、半边街村。渠道分布较广,全县18个乡镇基本上都分布有。水池水窖工程主要分布在龙街乡、乡荞山和龙安乡等。加强五小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在彝良县发展水利事业推动彝良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彝良县农村经济繁荣与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与彝良山区地貌相适应的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只有大力发展五小水利工程,才能真正发展好农村经济,早日使彝良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也才能真正“构建和谐彝良”、“创建平安彝良”,这是因为五小水利工程具有如下优点:(1)五小水利工程内容丰富,包含水池、水窖、小渠道、塘坝和管道等工程,能够适应不同地区、气候、水资源、地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2)五小水利工程中单件工程规模较小,工程占地少,所要求的地质条件不高,可以回避遇有较大地质问题的地带;(3)五小水利工程中单件工程投资小,一件工程的投资一般在一万元到几十万元之间;(4)五小水利工程由于工程规模不大,因此其建设周期比一般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短得多。工程投资后,能够很快就见到工程所发挥的效益;(5)五小水利工程建成后,管理比一般水利工程容易。加快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步伐及其相应措施

3.1 科学规划

根据有关建筑法律和法规规定,凡是工程建设必须遵照工程建设程序,即:区域工程规划后,进入工程勘查设计,工程勘查设计批准后,进入工程施工阶段。只有这样经过严格的工程建设程序后,才能保证区域的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也才能保证工程在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节省工程投资,为筹资建设下一件工程奠定一定的基础。

五小水利工程虽然工程投资少,工程规模小,工程受益面积小,工程的重要性相对小得多,但是还得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规划,这是因为:一方面,它属于工程建设中的一类,注定了必须遵照有关法律和法规及相关政策的规定;另一方面,山区地貌建设大、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可能性不大,建设五小水利工程因适合山区地貌,故可能性大得多,所以为了使区域内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必须对其规划。在规划中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区域内的水文、地质、地貌及气候资源综合确定,选较适合的一类,如:是选水池、渠道、水窖、塘坝和管道中的一种,还是综合利用五小水利工程一些内容,将单个组成复合型,渠道和塘坝、渠道和水池、水窖和管道等等。以往的工程规划中,一旦规划出来就将其置于一边,置之不理,让其成为历史,真正的规划与建设存在有脱节的地方。为了使规划起到真正的作用,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带好头,有了工程规划后,工程的建设应严格按照工程规划进行,切实有效地维护工程规划的权威性。

3.2 重在建设

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同其他水利工程的建设一样,工程的勘查设计及工程施工是所有工程建设的中心环节,特别是工程施工方面的环节绝对来不得半点马虎,最近小草坝大桥坝子上游的塘坝失事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因此在五小水利建设方面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工程勘查设计阶段,应实行工程评审制,并且只有评审合格的上一设计阶段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工作,严禁工程一次性设计;第二,五小水利工程实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可为工程建设节省资金,工程建设监理可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第三,五小水利工程实行工程验收制,只有实行工程验收制,才能切实有效地检查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否达到工程所需的要求。

3.3 完善五小水利工程的投资环境,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到五小水利工程中来

彝良县的五小水利工程的投资绝大部分是靠国家投资,国家投资总额占总投资的95%左右,在工程建设中偶尔有地方农民投工投劳。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如下:首先是建设五小水利工程的地方的老百姓受计划经济体制下思维模式的制约,特别是公益性的五小水利工程,都希望国家投资,国家会投资的,反正不是我个人受益。要引导农民从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转变到市场经济模式上来;其次是地方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五小水利工程的投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到位,致使农民集体或个人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也是导致国家投资所占比重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是地方政府对五小水利的投资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最近的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中才提出“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所以政府应完善五小水利投资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社会部分闲散的资金转移到彝良县的五小水利建设中来,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推动彝良县农村经济繁荣与发展。

3.4 五小水利工程的建后管理

虽然五小水利工程能推动农村经济繁荣,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用水困难等问题,但是疏于管理,加之年久失修,部分工程已经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失去功效。因此,必须加强五小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对于加强五小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可采用的措施如下:(1)对于水池、水窖工程,由于水池水窖工程受益面积不大,一般在1亩左右,可直接交予受益农户进行管理,当前这部分工程的管理是比较到位的,并且管理所需的技术含量不高;(2)对于渠道和塘坝工程,这部分五小水利工程由于受益面积相对较大,受益人口相对较多,从而工程运行管理相对较复杂,工程运行维护费较高,此部分工程应由专人进行管理,对工程受益户实行有偿收费制度,至于单位面积收费标准应由受益农户共同协商决定,并将协商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及建后运行期间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之路,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人类遭受大自然的惩罚的例子数不胜数。五小水利工程由于工程规模相对较小,受环境制约的因素更大些,加强环境保护对于维护好五小水利工程的意义更大,为此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在工程建设期间,应做好开挖的弃渣处理的临时防护措施及最终处理措施和取料场的植被恢复,一切五小水利工程的取料场应避免靠近工程太近,工程开挖产生的弃渣应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好相应的防护处理措施;(2)在工程运行期间,注意加强管理以保护工程附近的森林和其他植被破坏,严禁在工程上游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尽量多植树造林,以保护工程少遭受因暴雨而起的山洪威胁。结语

加强山区五小水利建设是加快彝良县水利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提高彝良县水利化程度的基本手段,是推动彝良农村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巨大手臂。同时,加快山区五小水利发展,建管并重,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一套比较严密的科学体系,这才是五小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主要标志。

参考文献

[1] 彝良县水勘队.彝良县“十一五”水利改革与发展规划报告[R].2005.作者简介:彭光云(1978-),男,云南彝良人,彝良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设计、施工管理。

(责任编辑:蒋建华)

第三篇:健全四种机制 打造山区小康富民路

健全四种机制 打造山区小康富民路

西峡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07年5月31日

近年来,西峡县立足于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资源、区域、旅游三大优势,通过健全四种机制,围绕“菌、果、药”三大支柱产业做文章,深入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小康工程,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深山小康富民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宣传教育机制

工作开展的深入与否,关键在于群众对政策了解的是否全面。为此,我们坚持宣传引路,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构建立体宣传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是搞好环境宣传。在人群集中地、公路沿线制作大型塑钢喷绘版面150块,在县城和乡镇悬挂宣传标语1500余条,在乡村计生文化大院刷写漫画650余幅、标语8900余条,散发宣传单1万余份,使群众出门有看的,在家有学的,烘托了宣传环境,营造浓厚氛围。二是搞好社会宣传。在电视台开办了人口与社会专题,节目通过政府领导电视讲话、计生委主任专访、奖励扶助政策解答、新闻滚动字幕等形式进行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扩大社会宣传效果。三是搞好典型宣传。每都在全县范围内评选小康工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将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制作成专题片,要求各乡镇在有线电视台定期进行播出,达到了“树立一面,教育一片”的效果。四是搞好阵地宣传。利用县、乡人口学校这一阵地,举办小康工程知识轮训班,对村级宣传管理员进行分期分批集中培训。同时,要求村级宣传管理员进村入户开展面对面的零距离宣传,从而使群众的知晓率大大提高。

二、健全政府引导机制

计划生育小康工程是涉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为了促使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在具体工作中,通过“上蓄拉力、外借推力、内控潜力、广聚助力”,建立了完善的政府引导机制。

上蓄拉力:农村计划生育小康工程的实施涉及部门较多,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为此,县委、政府把小康工程纳入全县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制订出《西峡县小康工程实施意见》,出台了《西峡县关于进一步建立利益导向机制的决定》、《西峡县关于进一步建立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意见》,建立了各级党委、政府牵头、部门合作、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了注重特色抓经济,突出重点抓品牌、惠及群众得实惠的新思路、新措施。同时,定期召开各部门协调会,对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解决协商,特别是对工作中的难点优惠政策落实问题,定期追踪,定期督查。同时,根据部门职责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目标任务的落实。

外借推力:农村小康工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才能把这件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在工作中,县人口计生委做为目标任务的主要承担单位,积极协同搞好教委“两免一补”政策,斜倾计划生育家庭,累计6372户家庭子女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落实资金48.2万元;协同卫生局为计划生育家庭大开绿灯,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使8650户计生 家庭享受了参合费的补助;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等单位也纷纷出台惠农政策,免费为计生家庭培训,发展农村实用技术达200余次,受益群众达3万余人。

内控潜力:计生系统的干部职工是小康工程各项优惠政策的执行者,各乡镇计生服务中心结合业务工作的开展,拓展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充分利用网络阵地的资源优势为计划生育家庭开展生殖健康服务。在奖扶对象的年审和确定工作中,为了打好基础,计生工作人员充分发扬了计生队伍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千家万户,踏遍千山万水,用尽千言万语,克服千难万险,使西峡县奖扶对象占总人口比例在全市最高,并且西峡县奖扶对象资格确认准确率达100%。

广聚助力: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在工作开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工作中,我们注意发现和树立计生典型户和勤劳致富户,用先进事迹教育群众,有力地调动了广大计生户参与和支持计划生育小康工程工作的热情和力量。

三、健全产业支撑机制

计划生育小康工程的实施的重点在于引导农村计生户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首要目标。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采取“立足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围绕支柱做好富民文章”,制定了农村计生户小康致富工程规划,按照东部平原“果、药、菌”,西部丘陵“菌、果、药”,北部山区“药、菌、果”的思路,帮助计生户寻找致富门路。为了帮助计生户搞活农产品深加工,坚持走 “股份制经营、企业制管理”的路子,由乡、村、组、计生户四家联手,组建了公司+计生户为主要形式的计划生育经济联合社和计划生育实 体,组织计生户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型的龙头企业30多家,带动了3100家计生户发展个体或股份制企业,从而为计生户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产、供、加一条龙服务。如:双龙镇筹资1000万元,扩建市场,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专业市场,带动了临近10多乡镇计生户发展袋料香菇;丹水镇计生户发展猕猴桃基地达3000余亩,成为远近闻名的猕猴桃生产大镇,已有10多个成为“果、菌、药”产业的小康示范村、示范户。

在计生示范村、示范户的带动下,计划生育小康工程已成为政府号召、群众参与的“民心工程”。计划生育小康工程的实施,不仅合理开发和利用了资源、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山区农民的物质生活、精神面貌、婚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如“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土特产营销队,成为山区经济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广大计生户的人均收入70%来自小康工程项目,近1万户计生户通过发展支柱产业脱了贫,3万户计生户人均收入超过了全县平均水平,1.2万户计生户实现了小康。

四、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好、办实。

一是建立了奖励费领取发放制度。县、乡两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把各项优惠政策奖励费纳入县乡财政预算之中,并明确了发放程序、发放方式、发放标准。2006年,采取县、乡两级财政共同负担的办法,对领取独生子女证的独男户以每月10元,独女户以每月20元的标准,以存折形式直接发放到对象手中,发 放资金达103万元。在此基础上,太平镇等乡镇也为自愿放弃二孩生育指标的20余户计生户一次性发放了奖励费;双龙镇、丁河镇率先落实了双女结扎户一次性奖励政策。各项优惠政策的分类实施,大大增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感召力,对“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激发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了社会救助机制。采取突出重点,分类实施的策略,对计生困难户、独女户等弱势群体实行了重点倾斜,着重搞好“三个结合”:一是与“1+1”帮扶活动相结合。通过“输血”、“造血”等不同形式,扶持计生户发展“菌、果、药、养殖”等特色农业,使她们依靠科技,尽快走向致富路;二是与“关爱女孩行动”相结合。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全县已有600余名失去单亲、双亲家庭得到救助,11296名贫困学生得到了政府补贴、230名高考特困生得到了扶助金。2006年全市高考文科状元郭晶晶在“代理妈妈”的帮助下完成了高中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产生了较好的影响。2007年,县委、政府又出台文件,针对独女户家庭实行三项优惠政策,即:为每一独女家庭办理1人份200元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独女户家庭参合费实施了直补;为独女户考取重点高中、大专、本科的政府一次性奖励300、500、1000元现金。三是与开展“幸福家庭行动”相结合。抓住培育新农村经济增长点为契机,使各项促农、利农、惠农政策向计生家庭倾斜。回车镇、五里桥乡、重阳乡村干部与计生困难户结对子,发展养殖业、菌类生产、免费为计生户提供技术、场地等,增强了计生户发展生产的信心和决心。

建立计生户优先优惠政策信息管理制度。在进一步调查摸底 的基础上,对全县298个行政村符合扶持优惠政策的家庭实行分类动态管理,所有资料统一建档立卡,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三是建立三个监督机制。抓好社会监督:严格实行“三榜四公示”,使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全程公开、透明。抓好职能部门监督:由人口、计生、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组成督查小组加强对奖励优惠工作各个环节的检查、督查。抓好信息网络监督:建立预备期数据库个案信息、奖励期数据库信息和信息防伪识别系统,定期更新,定期公示。

五、工作体会

通过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的全面实施,有以下体会与感受与大家交流:

1、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使“大家”利益与“小家”利益紧密结合。在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以前,我县的计划工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主要考虑的是国家、集体的“大家”利益,较少考虑家庭的“小家”利益,致使党群、干部关系有些影响,计生工作开展有些难度。计划生育和家庭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保证国家、集体长远利益的同时,着重关心计划生育户切身利益,通过资金、物资、技术等多方面的帮扶,鼓励计划生育户率先致富,树立起“少生快富奔小康”的典型,再通过典型的表率作用,把育龄群众兴奋点吸引到发展庭院经济、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上来,群众婚育观念得到了转变,逐步放弃了旧的婚育观念,树立起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婚育观。

2、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使“两张皮”合为“一张皮”。人 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手要抓经济建设,一手要抓紧抓好人口控制工作,两手都要硬,二者不可偏废。但是在基层,一些干部对人口问题认识不清,只重视抓经济工作,轻视、甚至忽视抓人口控制工作,形成了各抓各的局面,人口与经济成了“两张皮”。结果经济没有搞上去,人口也没有控制住,降低了人均水平,造成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实践证明,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解决了“两种生产”一齐抓的矛盾、有助于解决人口问题,推动了人口与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是一条治本之策。

3、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使“独角戏”变成“大合唱”。人口控制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工作的整体推进。因此需要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小康工程把计生工作纳入了政府行为,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彻底改变了计生部门唱“独角戏”的被动局面,变成了由党委、政府指挥,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计生部门实际操作的“大合唱”。

尽管我县的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先进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东风,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创新步伐,把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引向深入。

第四篇:姜福模式山区小水利建设新方向

姜福模式山区小水利建设新方向

前言: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对农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村提留、乡统筹、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以及一些公益性收费被取消后,减轻农民负担是好事,但农田水利建设怎么办?特别是一些贫困山区县,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新形势需要、启动民间资本投资水利建设的新路子,是摆在水利工作者面前的难题。笔者通过对阳新县三溪镇姜福村南山片农村小水利建设的调查发现,该村推行以组(自然湾)为单位的“一股三共”模式较为符合当前山区小水利建设实际,值得借鉴。

“姜福模式”:山区小水利建设新方向

阳新县三溪镇姜福村是由原姜福村和白杨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13个组、617户、3028人,耕地面积2870亩(其中:水田2100亩),2004年人平纯收入1300元,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村。该村现有21个自然湾,散落在9个山包、11条沟垄中,坐落于南山和北山脚下。姜福村自然条件恶劣,“晴天泥似刀,下雨一团糟”,80%以上的耕地是“望天收”,如遇大旱大涝,农田收成就是“黄瓜打锣—折去大半”,甚至绝收;水利设施陈旧落后,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集体修建,由于管理不善,年久失修,水库、塘堰渗水严重,机泵站完全失修,排灌渠道淤泥堆积,被群众喻为“聋子的耳朵─摆设”;生活环境较差,该村一半以上的群众饮水困难,水质得不到保证,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为彻底改变水利设施“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浑身是病、难以为继”的局面。近年来,由镇政府引导,村支部牵头,围绕“集雨节水,开渠治涝”的思路,以开发利用自然水,全面解决灌溉、饮水为目标,全面推进以组(自然湾)为单位的“一股三共”小水利建设模式,成效明显。该村南山片6个组共筹资46万元,新建大山塘9座,总库容量21万立方米,新建过滤池18口,新修排灌沟渠12条、1.5公里,累计完成土石20万立方米。已有南山堍等3个组105户安装了自来水,荆林庄等3个组的自来水正在紧张安装之中。

一、“姜福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股”:以组(自然湾)为单位,实行股份制。总的原则是自来水以受益户每户为一股投资,建水库以受益土地每亩为一股投资。考虑到群众的经济状况和实际承受能力,在具体操作上,资金筹措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一是向上争取一点,该村共向水利局争取资金1.2万元;二是拍卖组民公有资产筹一点,如下姜福组拍卖四荒地经营权2.1万元、间伐树木1.7万元;南山堍组拍卖组民公房1.3万元;三是按股筹资一点,如下姜福组自来水每股(户)200元,水库建设每股(亩)20元,共集资2.1万元;四是工程队带资建设欠一点,6个组都下欠1-2万元,计划由受益户按股分3年集资逐年偿还。

“三共”:共同管理。工程建后管护,采取的办法是每个组每年由全体组民选出一名管护代表,主要负责水库的看管和自来水的控管,同时,还兼看护组集体山场和其它小公益事业,年工资报酬500元左右,由群众集资解决,人口多的组每人每年3元,少的5元;自来水主管道由选出的监护代表负责管护,支水管由各户自己负责管护,自来水设施由镇自来水厂招标承建,合同保修10年,除材料费外,免收维修工钱,维修材料费用主管道由组民共同承担,分管道由各户承担。共同所有。所有工程交付使用后,使用权、所有权归组(自然湾)全体股民所有,共同受益。自来水、耕地灌溉按需使用,以村民公约的形式强调节约,需多少用多少,人人都受益。为防止自来水浪费,还实行了3-5户设一个阀门,如果其中一户水龙头不关或损坏不修而出现“长流水”现象,则由代表关掉联户阀门停止供水,促使村民相互监督管理。

二、“姜福模式”推行的主要过程

1、算效益账,由“不情愿”变为“试着看”。抽样调查(自来水已安装和未安装的群众)的10户农户都反映,村里准备修建水库、安装自来水时,几乎没有人愿意。主要原因是怕镇、村、组干部借兴修水利之机,大搞群众集资,搭车收费;怕强行派工派劳、强行集资,农民难以承受。群众“试着看”思想的转变,主要是镇、村干部层层召开群众动员大会,将水利部门设计的方案提交到会议讨论,让群众自忆算效益账,算长远账。据姜福村支书明道祥介绍:在群众会上,镇、村干部都给群众算经济账、算效益账,讲明现在修水利就是解决群众以后种田不需水费,吃水方便卫生,是一件一次投资一劳永逸的好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并将所有的建设方案、筹资方案、管理方案等提交群众讨论、修改和最后决定。明确工程建设由监工代表、群众全程监督管理,工程发包由群众说了算,广泛接受全民监督。同时,水利站免费规划设计,自来水厂保修10年等优惠政策向群众公开或合同承诺。群众的思想深受促动,逐渐由“不情愿”变为“试着看”。

2、示范带动,由“要我建”变为“我要建”。姜福村小水利建设没有实行普遍开花的作法,而是选择了水利建设条件较好的南山堍和上、下姜福三个组进行试点。根据当地的地形地段和水利条件,并考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设计了最佳的建设方案建水库、安装自来水。其它组的群众看到试点组农田灌溉只需抽开阀门即可灌溉,打开龙头即可饮水,纷纷羡慕不己,主动找村组干部要求兴建水库,安装自来水。同时,由于灌溉问题得到了解决,许多群众都主动要求承包荒山、荒地,原来缺水的荒地开发之后立即随之增值。许多群众还主动将集资款送到干部手中,要求尽快接通自家的自来水。据调查统计,该村南山片6个组、237户,户均300-400元的所有集资款已全部交清。

3、阳光操作,由“不放心”变为“放心干”。工程发包,实行阳光操作,将设计方案、技术要求和工程量对外公开,吸引各地建筑老板来报价竞标,再通过群众会当场确定施工队伍。工程建设,由各组群众选出4-5名代表,全程负责工程建设管理,一个全面协调、一人管钱、一人管账、一人派杂工、一人负责后勤服务。工程施工期间,每天派2-3名代表在工地监工,群众也可以随时查看,合理意见由监工代表向施工队反馈,并督促整改。资金拨付,1000元以上的开支由群众会讨论通过后,报村委会核准,并按工程进度分期付款。由于工程建设、资金使用公开透明,群众由原来的“不放心”变为“放心干”,主动出资,工程进度明显加快,由原来一个组一个组施工变为6个组全面实施,由原来1家工程队施工为3家施工,机械由原来的1台为现在的4台。目前,9座水库的土建工程已完工,溢洪道、过滤池、引水渠、排灌沟渠等配套工程正在紧张实施,正在建设的3个组122户的自来水工程,预计在明年元旦前可基本完工。

三、主要成效

1、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经济效益显著。9座小水库建成后,可解决姜福村南山片1300亩水田灌溉问题,其中新增旱地水浇地300亩。据调查,在正常年份,水田每亩年均需抗旱费30元以上,1000亩水田年需3万元以上;水利条件改善,作物单产大幅度提高,按每亩年可增产100斤,1000亩新增粮食10万斤、增收7万元;新增的旱地水浇地,按年亩产600斤,共可增粮食18万斤、增收12.6万元。“一减两增”,南山片总计可增产值22余万元,1100人年人均可增收150元以上。调查的南山堍组,去年从军林河提水灌溉,人工除外,全组抗旱费用7000多元,今年在伏旱严重的情况下,新建的水库发挥了作用,没有用一分钱抗旱。下姜福组村民姜宏宗说:他家共有水田7亩,去年共用水费230元,今年到目前为止没有掏一分钱,早稻还每亩平均增收100斤。

2、解决了人畜饮用水问题,社会效益明显。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后,可解决南山片6个组、237户、1100多人和姜福小学近400名师生的饮用水和600多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既为群众饮用卫生水降低发病率、提高健康水平提供保障,又促进了畜牧业发展。而且过去经常发生的用水纠纷明显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抽样调查10户中,已用上自来水的有6户,其他4户自来水管正在安装。其中,上姜福村民的姜礼星反映,原来吃水需在半里路外的水井挑水,一担水大概要十几分钟,如果遇到干旱,早上需在四五点钟去排队抢水;如果是发生洪涝灾害,水井被淹,只有靠接屋檐水或到没有淹的水井取水,吃水特别不方便。现在好了,想吃水、想用水打开水龙头就可以了,既清洁又卫生。

3、水资源得到科学利用,生态效益可观。库、塘建成后,原来白白流失并且会加重洪涝灾害的大量雨水被聚集起来,还能发展库、塘养殖,能变水害为水利,为人民造福。由于灌溉方便,原来的四荒地可以植树造林、种植经济作物,生态环境会逐渐改善。目前,该村已完成退耕还林784亩、开发荒山950亩,建湾子林500亩,还准备在今冬明春组织群众大搞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四、几点启示

启示一:以民为主、适当补助是山区水利建设的方向。长期以来,由于小水利产权不明确,致使建设、管理、使用三环脱节,出现“管理难、投入难、发挥效益难”的小水利“三难”问题。为此,国家、省、市对农村小水利建设实行“谁投资、谁兴建、谁管理、谁受益”的体制改革,以逐步实现“农民到位、政府退位”。姜福村以组为单位的“一股三共”模式兴建小水利,为推广以产权为核心的小水利改革探索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较好地解决了新时期农村小水利事业发展的难题,值得各地借鉴。民办小水利是发展方向,但各级政府也要尽到各自的责任。各级各部门应彻底改变农村税费改革后,对兴修水利怕麻烦、是群众自己的事的思想,抢抓国家加大对基本农田建设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以民为主的水利建设认识高、建设好、发展快的地方进行“以奖代补”。国土、发改、财政、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应将以民为主水利建设工程和国家集体兴建的水利工程一样对待,在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上予以倾斜,促进民办小水利的快速发展。

启示二:政府引导、优化服务是山区小水利建设的前提。在新形势下组织群众建水利确实有许多困难,但主要原因并不是群众不想干、不愿干,而是有顾虑,担心干不好,没有效益。姜福村之所以能够发动群众大兴水利,政府引导服务起着重要的“牵动效应”。因此,在今后的小水利建设中,要深入宣传,面对面地做好做细群众的思想工作,让群众真正认识到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家门口”的小型水利工程,群众既可投资经营,又可管理受益,应将此政策作为今后山区小水利建设宣传的重要内容。同时,要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引导群众干他们所想、所急的事,干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水利难事。比如在荒山荒地出租、资产变卖等政策上予以倾斜;在小水利的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上,水利部门应派专业人员现场指导,以确保工程质量;镇村组织应成立调解小组,防止因兴修水利建设占地等引发矛盾。在此基础上,干部要深入工地,搞好服务,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只要引导正确,宣传深入,工作细致,组织得力、服务到位,群众大兴

水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能够得到有效调动和发挥的。

启示三:村民自治、阳光操作是山区水利建设的关键。从姜福村大兴水利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整个小水利建设从方案设计、资金筹措、工程发包、开工建设到建后监管,都是采取群众会、代表会形式通过后实施的,整个过程都采用的是“一事一议”的制度,充分尊重民情民意,由组民决策,实行阳光操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因此,在今后的山区小水利建设中要把保护群众的利益和调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摆在首位,整个工程建设都要充分体现村民自治,保证农民在兴建水利过程中全程的决策权、管理权、所有权和收益权,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全民大行动、大参与,才能掀起农民大兴水利建设的热潮。

第五篇:全面小康论文

民生问题、全面小康、行政执法

——在责难中成长,在探索中前行

200710月15日的北京,秋高气爽、万众欢腾,党的十七大以开放、透明的姿态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民生问题、全面小康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全国、全世界讨论的热点。贯彻和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浦口区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正大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行政执法工作与“民生问题”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在倡导社会和谐进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时代,行政执法工作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前行,如何为浦口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呢?

仔细倾听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作的报告,总感觉一个“人”字变得越来越清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精神在总书记的讲话中贯穿始终。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党心连民心,只有坚持“人民本位”的制度才能形成了解民意到民生政策的良性循环,才能保障社会在和谐文明的状态下快速发展,才能尽快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浦口区政府在加速发展区内经济、加强城市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的方针,加速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和谐。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又为人民做了很多实事:建立区长信箱,确保人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全面推广权利阳关政务,让政府各权利、行政机关的公务更加公开公正、透明高效;面向社会选拔人才、充实行政执法队伍,为城市和谐有序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保驾护航;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目前已开设23个局的办事窗口,督促各行政事务透明、高效、协调的运行,极大的方便了民众、保障了人民的切实利益。我区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正稳步提升,浦口区正以和谐、团结、创新的形象迎接省市对我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验收。

在民生政策之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针对我国行政管理领域广泛存在的部门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报告鲜明的提出了“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行政执法局就是响应时代号召、应运而生的职能机构。为了完成集中行使行政执法权的历史任务,为了更好的维护城市环境,保障社会和谐,浦口区

下载山区小康水利建设论文[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区小康水利建设论文[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扎根山区论文(精选五篇)

    扎根山区 乐于奉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做交流,谈不上经验,只是把我的一些做法汇报一下。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地体会......

    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论文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1.1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项目是一项国家投资的惠民利民项目,由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工程较大,涉及的范围广,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水利建设管理项目一般由......

    西部山区同步小康乡镇创建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西部山区同步小康乡镇创建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论文

    教学中心:上海 姓名:陆勇 学号:112601413008 浅谈家乡嘉定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近几年来,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力争全面小康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市......

    水利建设质量管控路径研讨论文

    水利建设质量管控路径研讨论文一个工程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工程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因此,监理工程师应该对质量评定标准有明确地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质量检验工作。......

    水利建设重点

    记者:“十二五”开局之年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即将展开,2011年我国水利建设有哪些重点任务和目标? 陈雷: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水利建设: 一是着力抓好农村水利建设。全年解决6000万农......

    水利建设情况汇报

    安化县水利建设情况汇报 一、 安化县基本情况 安化县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人口约98万,其中80%以上为农业人口。是全省的暴雨中心和有名的干旱走廊,山洪地质灾害频发。有集雨面积......

    水利建设规定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