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的受众程度论文[本站推荐]

时间:2019-12-05 19:3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电视剧的受众程度论文[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电视剧的受众程度论文[本站推荐]》。

第一篇:中国电视剧的受众程度论文[本站推荐]

1前言

整合营销传播的本质是品牌营销,只有情景喜剧本身的质量经得起考验,整合营销传播才能为情景喜剧插上翅膀。离开情景喜剧作品本身去谈营销传播是舍本逐末之举。在这样一个“买方市场”中,情景喜剧制作方应及时转变观念,要积极发掘市场需求,改变“以产定销”的传统的“卖方市场”观念,深入到情景喜剧制作产业链的前端去,准确定位,创作出合适的剧本,打造出精良的作品。在拍摄之前,制片方应该首先锁定自己的受众。确定了受众之后,针对受众群体的特征,对剧本、宣转甚至广告招商有个大致的规划。这样制作出来的电视剧才能迎合受众的口味,才可能获得收视上的成功。

2中国电视剧的受众程度

大数据时代,一些视频网站已经抢先认识到收集海量用户点播数据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便可制作出符合用户预期的产品。近期播放的美国电视剧《纸牌屋》就是大数据营销的产物,制作方视频网站Netflix将海量用户的行为、喜好转化成数据,作为决策的依据。该剧从题材、到导演到主演的选择,背后均是大数据的支持。《纸牌屋》取得空前成功,制作方视频网站Netflix的股价也一路高歌猛进。而国内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也是一家视频网站,搜狐视频通过对自身网站大数据的分析,特为宅男宅女推出情景喜剧《属丝男士》。

大数据的本质也就是了解用户需求,以便准确定位。精准的定位对一部电视剧来说至关重要,对一部电视情景喜剧来说也是如此。遗憾的是,率先尝试大数据应用于影视剧创作的均是视频网站,视频网站先天的优势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提示电视情景喜剧的制作方们,在规划产品时,与视频网站深度合作,利用它们的数据资源打造适合市场的产品,同时把这些视频网站作为播放平台之一,是否是一条有效地途径?作为制片方,应该保持一颗独立思考的头脑,拍摄作品不能凭借一人的喜好。如若不能与视频网站合作,做作坊则应该在准备开拍作品之前,进行广泛深入的市场调查。调研的主题可以是制片方自身,也可以与第三方专业的机构合作。调研的对象包括目标受众、同类型的情景喜剧。这样做到知己知彼,在市场上取胜的几率也就更大了。

有了前期调研的数据,制片方则可以根据反馈的情况调整剧本内容、拍摄风格,寻找与受众契合的广告品牌。精准的市场定位带来的是受众的准确锁定,那么拍摄的剧作更容易引起共鸣,也就更容易取得收视上的提升。同时,符合调性的广告商也倾向于在这样的情景喜剧中植入广告。甚至,一旦剧作取得市场轰动,品牌知名度提升,那么衍生品设计也更加具有针对性。

要打造精品,中国的电视情景喜剧相对于发展成熟的美国电视情景喜剧来说,制作费用相当低廉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低廉的制作费用导致剧作最终的质量不佳,无论是剧本还是拍摄画面。制作的先天缺陷导致受众的逃离,版权无法卖出高价,广告商无心加入。品牌没有树立,衍生品更无从谈起。盈利低或者负盈利接着导致低成本的投入,如此恶性循环。我们很难看到炫丽的特技出现在电视情景喜剧中,或许是成本因素,也或许是制作方没有跳出传统电视情景喜剧的条条框框。《龙门镖局》在剧中加入了街机游戏的元素,武打场面还运用了特技,使得观赏性迅速提升。

除了制作费用之外,对于情景喜剧本身来说,最核心的竞争要素就是剧本。如果剧本不创新,那么剧作就不可能创新。没有自己想法的编剧的作品只能是不断地借鉴市场上的其它作品,这对电视情景喜剧的同质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的剧本创作团队实行的是流水化作业,大家分工明确,协作完成。效率高,且质量上乘。而我国的情景喜剧的编剧多是一人操刀,包括知名编剧宁财神所参与的作品也是这样。一人编剧的风险较大,对编剧个人的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求较高。我国的编剧水准参差不齐,差别巨大。为数不多的几个有名的编剧无法支撑庞大的中国电视情景喜剧市场。编剧的培养是电视情景喜剧发展的重要任务。目前输送人才的高校中编剧专业非常少,原因之一可能是编剧在剧作中的地位和待遇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结语

精品打造出来之后,版权是可售卖的重要资源,但国内的很多情景喜剧制作方并没有将宝贵的版权资源充分的开发利用。一旦市场反响热烈,剧作知名度打响,衍生品开发便可纳入日程。衍生品的开发需要与剧作品牌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要寻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这样,情景喜剧的盈利能力会大幅提升。

第二篇:中国财经类电视节目受众分析

中国财经类电视节目受众分析 艺术与传媒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2012级15班 金明12084070 1 受众需求分析及选择

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时代。故而我国财经类电视节目随着资本传媒热和传媒财经热的趋势发展了起来。虽然我国证券市场散户数量的增加速度惊人,全民理财时代开拓了收视份额,但其依然具有分众传播的性质和优势,受众天然明确化,准确定位了财经类媒体的受众群。分割受众群,了解受众需求,追求受众满意度便成了各媒体跑赢市场的关键目标。根据以往统计显示,经济类节目成人观众的收视兴趣高于青少年观众,男性观众的收视兴趣高于女性观众,城市观众的收视兴趣高于农村观众,收入较高的观众收视好于收入水平较低的观众,并且文化层次高的观众比例占绝对优势。[1]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将财经类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从大众中分离了出来。我国财经类电视节目的种类划分,在此基础上将财经类电视节目的受众进行了细分,这便是分众传播的表现,意在抢占收视市场。在节目对自身定性准确定位的时候,就是在寻找自己的市场空间,选择并满足自己的目标收视群。[2]这就是将栏目定位在满足受众需要的不同层次上。

目前在我国财经类电视节目中,资讯综合类财经节目注重每日财经新闻和交易信息的报道,以硬性资讯的形式出现,让人们及时了解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以及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变动以规避各种投资风险,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起到财经环境守望的功能,这在财经层面满足了受众的安全需要。

谈话类财经节目形式活泼,观众在收看此类节目时能感受到主持人与嘉宾们的互动,并且有些节目能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参与其中,节目嘉宾在谈话中体现各方观点,发生意见碰撞,其多元化的视角让观众总能找到与自己意见一致的看法与主张,这类节目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社交与归属的需要。

评论类财经节目通常定位高端、权威公正,有众多学术界知名专家的加盟和受访,将近期有价值的财经新闻进行有深度的评论和多元化观点的全面报道。此类节目整合各方资讯,对观众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全面而深刻的报道和评论,起到信息保姆的服务作用,观众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获得认同与尊重。

故事类财经节目用讲故事的手法使观众获得娱乐,受到启发。此类节目的受众群很大层面上不是商业精英,而多数是追求自我实现,盼望成为商业精英和仰慕商业精英的普通群众,这些受众通过故事类财经节目借鉴其经验,为自我实现埋下种子。受众市场分析及特点

资讯综合类财经节目、谈话类财经节目、评论类财经节目以及故事类财经节目各自通过栏目的准确定位细分了经济节目的受众群,在不同的播出时段针对不同特征的受众群进行较为准确地小众传播,以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2.1 四类主要财经类电视节目播出时间表 资讯综合类财经节目 播出时间

陕西卫视《今日证券》 7:34 广东卫视《股市前奏》 7:50 CCTV-2《证券时间》

上午版9:05——9:35,晚间版23:05——23:35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天下财经》 周一至周五08:45,12:30,18:25 内蒙古卫视《财富指南》 周一至周五12:30 第一财经《今日股市》 周一至周五18:00——18:30 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财富 18》

每晚18:00 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百姓财经》 周一至周五18:05——18:25 深圳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股市报道》

周一至周五18:50 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财经视界》 每晚19:40——20:30 CCTV-2《经济信息联播》 每晚21:00——21:30 表1.主要资讯综合类财经电视节目播出时间表 部分谈话类财经节目 播出时间

CCTV-2《对话》 周日22:00——23:00 第一财经《头脑风暴》 周日22:00——23:00 第一财经《亚洲经营者》 周一22:00——22:30 第一财经《会见财经界》 周二22:00——22:30 第一财经《中国经营者》 周三22:00——22:30 第一财经《经济学人》 周五22:00——22:30 第一财经《财富人生》 周六20:00——20:57 第一财经《波士堂》

周六21:00——21:57 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时代智 商》

周日19:30——20:00 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先行一 步》

周六17:30——18:25 深圳电视台财经频道《财富博客》 周一20:08——20:38 内蒙古卫视《财富非常道》 周一至周五22:30——23:00 凤凰卫视《财富人生》 周六7:00——7:30(中文台)21:35——22:02(资讯台)

表2.部分谈话类财经节目播出时间表 部分评论类财经节目 播出时间

CCTV-2《经济半小时》 每天21:30——22:00 CCTV-2《中国财经报道》 周一22:08 第一财经《经济观察》 周四22:00——22:30 内蒙古卫视《财富无限》 周一至周五18:00——18:30 凤凰卫视《财经正前方》 周日17:00——17:30 表3.部分评论类财经节目播出时间表 部分故事类财经节目 播出时间

CCTV-2《财富故事会》 周一至周五12:40——13:10 CCTV-7《财富经》 周一至周五22:02——22:32 中国教育电视台《白手起家》 周六16:30——16:55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财智人物》 周六21:59——22:29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天下华商》 周三20:56——21:26 浙江经济生活频道《风云浙商》 周日22:00——22:25 山东电视台《创富时代》 周日22:50——23:30 表4.部分故事类财经节目播出时间表

从以上各表可以得出结论,四类财经电视节目播出时段、播出频率、播出时长都有所不同。2.2 四类主要财经类电视节目受众市场分析

资讯综合类财经节目每天的开播时间大致集中于周一至周五每天清晨6:30——9:00、中午11:30——13:00、下午18:00——20:00,以及晚上23:00。节目时长大都在30分钟之内。分析可知,我国金融、商品以及资本市场的

正常活动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清晨6:30——9:00是上班前以及股市开盘前的一段时间,关注财经资讯的上班族可在上班前打开电视机收看最新的财经新闻和资讯,而决定本日的投资行为。中午11:30——13:00是中午休息时间,同时股票市场也会休市,很多财经类节目便可抓住这个时间点总结早盘的交易情况,向关注财经资讯的观众提供及时的交易信息和市场变动新闻。我国沪深股票市场下午休市是在每日下午15:00,但这个时段开播的综合资讯类节目少之又少,通常下午18:00——20:00为此类节目的播出高峰期,这是因为综合资讯类节目的受众多为上班族,股票休市后还要继续上班,而下午下班之后才有时间关注一整天的财经资讯,这段时间通常为18:00——20:00之间,受众的晚餐与看电视时间。因此我们可以为此类节目的受众做一个大致描述:在文化水平较高、收入水平较高、城市男性观众比例较大的成年观众中,关注财经资讯的上班族,侧重于关注股票市场的资讯的中小投资者。

谈话类财经节目时长多数在60分钟,开播时间一般在晚饭后20:00——22:00之间,此时正所谓电视时段的黄金时间,此时也是电视剧、娱乐节目以及儿童节目等各种节目的热播时段。天津卫视和凤凰卫视等综合类的频道与电视台将谈话类财经节目安排在此时段,其机会成本较小,可以在广大受众群中捡到此时段的频道忠实受众、栏目的行为忠诚者,以及没有阻碍可以关注此类节目的受众。而走专业化路线的第一财经,便把每日的谈话类栏目安排在22:00开播,放弃了与黄金时段其他节目的分流受众群,每天同一时段的不同谈话类财经节目维护了其专业性和规模性,并且培养了具有很高行为忠诚度和情感忠诚度的观众。由于谈话嘉宾多为与财经活动密切相关的政府官员、来自企业的管理人员、研究财经问题的专家等,所以关注此类财经节目的观众主体,必定是在文化水平较高、收入水平较高、城市男性观众比例较大的成年观众中,在工作单位中比较有话语权的高层,或是在企业中有着决策权的精英,以及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知识分子。

评论类财经电视节目时长通常为30分钟,一般安排在晚上播出,通常习惯同“通俗语言释经济”的方法解读经济事件,评论经济政策,因此其收视群体更加广泛地定位在在文化水平较高、收入水平较高、城市男性观众比例较大的成年观众的范围内。例如CCTV-2的《经济半小时》,自2003年改版至今的核心受众群体为中产阶层,近5000万中小投资者(股民)及他们的家庭。[3] 故事类财经节目时效性弱,通常在午后和晚上播出,受众群最为广泛,节目时长一般安排在30分钟左右,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的观众群体比一般财经类节目的受众群体更加广泛,更为大众化。3 总结

目前在我国财经类电视节目中,资讯综合类财经节目以硬性资讯的形式出现,让人们及时了解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以及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变动以规避各种投资风险,在财经层面满足了受众的安全需要。谈话类财经节目形式活泼,观众在收看此类节目时能感受到主持人与嘉宾们的互动,其多元化的视角让观众总能找到与自己意见一致的看法与主张,满足了观众社交与归属的需要。评论类财经节目将近期有价值的财经新闻进行有深度的评论和多元化观点的全面报道,起到信息保姆的服务作用,观众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获得认同与尊重。故事类财经节目用讲故事的手法使观众获得娱乐,受到启发,受众通过故事类财经节目借鉴其经验,为自我实现埋下种子。

第三篇:网络广告设计受众心理思考论文

摘要:网络广告是一种新媒体广告模式,但从其受众接受的心理过程来看,它的功能与作用不同与其他广告形式。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应该把网络广告设计的受众心理研究作为一个重点课题。本文就网络广告设计的受众心理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广告设计;受众;心理

目前,网络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生活及精神上的“必需品”。随着网民群体的日益扩大,各类商家与广告人士都把网络广告视作必争之地。近些年,商家纷纷进军网络,通过各种形式投放网络广告。然而,铺天盖地的网络广告很大程度上未被消费者所接受,也未能够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态度与消费行为,甚至出现了排斥心理。如何能使消费者乐意接受网络广告,从而产生消费动机,形成购买力,研究和分析网络广告的受众心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网络广告设计的受众构成据了解,2015年初,中国的网络用户将达到50%,也就是说近一半的中国人正在使用互联网。截止至2014年6月,我国的网民总量已达到6.32亿人次,互联网普及率为46.9%,相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其中,按照年龄阶段划分:我国网民主要集中在18至40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用户一般都具有熟练的电脑操作能力,习惯性浏览网络接受网络信息。其更容易也更乐意接受网络广告这种新媒体形式。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商家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的特质针对合适的受众人群,进行有区别、有针对性的网络广告设计。要了解市场受众群体的划分,找准受众目标市场,遵循不同年龄阶段受众人群的心理需求,根据不同人群的审美心理与审美接受做合理的调整,从而进行网络广告设计创意,制定出相应的广告策略,最后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网络广告设计受众的心理特征

受众在接受广告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接受阶段,不同阶段中又有着不同的心理表现。网络广告设计的受众心理特征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感知、接收、记忆、态度、行为。

(一)感知

感知是受众接受网络广告存在的最初环节。只有使受众注意到广告的存在,才能更有效的传达广告中所加载的信息。感知是受众接受网络广告最初的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因为,网络受众群体的接受心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并不喜欢网络广告,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甚至排斥网络广告、厌恶网络广告,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与网络广告所具有的强制性有着很大的关联。在网络中,为了能使受众能感知并最终接受广告信息,很多商家与网站结合,采用弹出式广告强制受众接受广告,此类广告形式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反感。还有很多网络广告负载信息量已经远远超出受众接受能力限度,对于这种广告信息受众基本都会选择“视而不见”,广告效果可想而知。使受众乐意接受广告的存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必须从网络广告表现形式上寻求突破,要用较为创新的、趣味的、醒目的、直观的形式去展现广告,从而吸引受众的眼球,达到感知的效果。结合文字、图片、动画,让网络广告更加符合受众者的接受范围,使广告新奇、生动、有趣,更具有吸引力。同时,应将产品的功能、外观、使用方法更为直观的展现在受众面前。

(二)接收

接收是网络广告引导消费者的过程,也是人们接受广告内容信息与了解产品的重要过程。传统的广告形式其感知和接受是同时发生的。现代广告讲究与受众之间产生情感的交流,比如电视上出现的故事性、情感性的广告,其会抓住受众的接受心理,以故事情节为主线,以主人公为载体,传达某种信息,从而引导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广告形式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而上述优点,亦是网络广告目前所欠缺的。目前网络广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接受方式往往需要附加动作,需不断地打开网页、点击链接。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广告内容能引起受众的好奇心,但却忽视了广告受众重复操作的急躁心理。虽然广告创意者极力要“诱敌深入”,但受众的耐心未必那么持久。成功的网络广告设计理应根据受众的消费心理量身定做,应通过信息模式与交互设计,使得消费者能够自己搜索所感兴趣的产品,这种互动方式能使受众的消费心理与商品诉求结合在一起,有选择性地接收网络广告。也可设置交流链接,点击后可与商家进行直接的交流,商家也可根据受众需求设计客户定制等功能,把消费者的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消费,这样既提高了吸引力,又达到了广告效果。

(三)记忆

网络广告信息被受众接收后会产生相关产品记忆,而记忆是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基本条件。一般情况下,网络受众在接受广告信息后,会产生两种情形。一是,受众对广告中的信息产生了深刻记忆,当受众出现购买需求时,会搜索记忆中的产品信息,把其外观、功能等与自身需求进行比对,从而产生消费行为。二是,受众对广告中的信息并无深刻记忆,受众很快就会把广告遗忘。那么,网络广告承载的信息就会被遗漏,广告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受众者的记忆心理应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诉求目标。这就要求设计师在网络广告设计过程中,需探索受众心理,强化受众者对网络广告的记忆。

(四)态度

受众对网络广告的态度是形成购买行为的重要参考标准。这种态度,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众对网络广告所持有的态度。创意十足、制作精美的网络广告有时可以称为艺术品,甚至会产生百看不厌的效果。对广告的态度是一种审美,而对产品的态度则是一种功利。但是,很多研究表明,受众如果对一则广告拥有正面态度,比起拥有负面态度的那些人,有更佳的广告回忆。受众的这两种态度有时并不一定统一。有些消费者喜欢一则广告,但只是单纯的喜欢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喜欢广告,并不一定就会喜欢广告中的产品,反之亦然。因为,对广告的态度,是一种审美。而对产品的态度,则是一种需求。网络广告最重要的是更多地引起人们的兴趣,而这正是网络广告的优势。

(五)行为

引导受众者产生消费行为,是衡量一个广告成功与否的基础条件,也是商家斥资制作广告的最终目的。网络广告拥有高效、便捷的宣传效果,亦拥有不同的售货渠道。目前,多数网络广告附加了链接设置,点击后可显示产品信息与购买渠道,如果受众产生消费意愿,决定购买产品,只需要简单操作就可以完成购买行为,并能享受登门送货的优质服务。但是,由于网络销售拥有虚拟性,使消费者存在着很多顾忌,即便许多广告受众通过观看网络广告有了感知、接受、记忆、态度的过程,但是对于网络广告产品传达信息的准确性仍持有怀疑的态度。因此,商家可以通过货到付款、打折优惠、拍卖竞价等形式来刺激消费。

参考文献:

[1]唐艳梅.网络广告心理效果评估实证分析[D].南宁:广西大学,2007.[2]郭鉴.《营销传播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56.[3]张晓娜.基于网络受众的网络广告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第四篇:中国主流财经类报纸受众定位研究

中国主流财经类报纸受众定位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财经类报纸的个性不够鲜明,同质化明显,有限的信息资源被分散,这就要求媒体明确自己的受众定位。受众定位是媒体实现市场占位的基础,媒体能影响什么人,能影响多少人,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本文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五家国内主流经济类报纸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各家报纸特色和受众定位,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字:财经类报纸特色受众定位

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的目标受众,立足于对媒介市场的分析及对媒介产品的市场占位做出决策。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媒介发展的速度极快,大众传播已经进入了“分众” 时代,一家媒体覆盖全体受众已经不再可能实现,每一媒介都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放弃,确定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受众。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为财经类媒体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土壤。全国现有专业财经类报纸170多种,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报纸以《经济日报》为代表,近年来发展势头明显减弱,尽管公信力强,但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减。值得一提的是,本世纪初,一些主流财经类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最为著名的数《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中国经营报》的特点是实用性;《21世纪经济报道》的特点是新闻性,而《经济观察报》以深度报道见长,《中国经济时报》学术氛围浓厚,《第一财经日报》则整合了多种媒体资源,作为日报在新闻性和信息量方面对三家周报提出挑战。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国内报刊杂志影响力、公信力调查报告,在全国经济类的报纸中:《经济日报》为公信力最强;《21世纪经济报道》为影响力最大;《经济观察报》为最具成长型的报纸;《中国经营报》市场化操作经验更胜一筹,内容定位实用性强于他报;《第一财经日报》跨区域、跨媒体经营最为成功。①

成功的媒体需要对受众的数量和购买能力、受众的信息需求获得满意的度以及目标市场的占据情况做出精确地分析。这些媒体在业务、经营方面各有所长,在竞争激烈的国内财经类报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影响力的扩展与媒体明晰的受众的定位息息相关。

《中国经营报》——“实用性”留住“管理人才”

《中国经营报》在媒体多元化发展方面可为业界翘楚——报纸、杂志、丛书、中国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等均实现赢利。该报背靠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为其提供科学研究和市场调查等诸多领域的权威数据及新闻信息。在内容构成上主要有评论、财经、产经、商业新知、第一招商等版面,致力于通过专业水准的财经视角分析问题,为读者提供微观经济报道和专业的报道。它特别强调实用性,以符合读者满足个人提升和促进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要求,并且重视信息的权威性,加强读者对报纸的信任。

《中国经营报》将目标读者群定位为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里,受过高等教育,在经济组织中担任中层以上管理职务的30至50岁的男性公民。也就是那些

“在公司中对一个部门的运作负全责,有一定人员、资金的决策和管理权;他们关注竞争对手、行业的发展变化,关系工商资讯和国家经济政策,他们是公司战略的具体操作和执行者。”②不同的目标读者定位,决定了目标读者利益诉求点的差异性。《中国经营报》的读者较为稳定,务实、理性,较为关注实用的经济管理信息和知识。因此该报将读者的利益需求定位为满足个人提升和促进企业经营与管理。在报道上追求热点、焦点,致力于报道的深度,分析全面、观点深刻。这使得它与其他财经类报刊产生了明显的互补性,同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③

《21世纪经济报道》——“综合性”服务“双高”读者

作为一份综合性财经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自2001年创刊以来荣誉不断:在2004 莱卡风尚大奖颁奖典礼中,获颁“风尚媒体大奖”之“最新锐”媒体大奖;2005 年在“中国500 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评选中,以5.8亿的品牌价值排名第477 位,是唯一上榜的财经报纸媒体;在2006、2007 年“富豪之选——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调查”中获得“最受青睐的报纸”称号,成功的取得与其准确的受众定位是分不开的一张报纸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受众定位是关键。《21 世纪经济报道》在创刊筹备期间就斥巨资购买了AC 尼尔森公司的调查数据,结合自己的调查结果,确定报纸的目标受众是收入较高、知识层次较高的“双高”人群,此外,还包括“能够提升个人状况的个体”。而且这些人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最具决策影响力的群体。读者群中年龄在31~55 岁的占82%,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占70%,拥有顶级头衔(董事长、总裁、政府高级官员)的占7%、专业人士占42%。《21世纪经济报道》针对高端读者群体,通过控制这部分市场来实现一种错位经营。虽然不能像晚报、都市报一样进入千家万户,也不能用绝对的发行量来体现优势,但是它针对的读者群却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抓住了这部分人的眼球,影响了这部分人的头脑,报纸的社会影响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得到有效的提高。④

成熟的广告商都更看重报纸读者和自己的目标顾客的重合程度。根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数据统计,在2008年财经类报纸中,《21世纪经济报道》的广告市场份额一直居于首位,6月份更是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且,它的广告客户行业主要集中在机动车、IT、通讯、房地产、金融保险、航空和酒店服务等行业。这些产品的目标客户和《21 世纪经济报道》定位的受众人群基本相符。

《经济观察报》——“专业性”看准“ 四有新人”

由山东三联集团投资, 创刊于2001年4月16日的财经类周报《经济观察报》, 一开始就以准确的市场定位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使其在短时间内与《中国经营报》、《21 世纪经济报道》形成了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趋势。⑤

创办报纸, 以读者为本才是关键。因为只有明确了目标受众, 报纸的内容、版面设计、发行以及广告的投放才会围绕其展开, 才会有的放矢。经济类报纸在普通读者眼中更像是专业报, 更要求在办报思路上进行明确的市场细分和读者定位, 实现读者定位与报纸经营方针的吻合。《经济观察报》在建报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独特的受众定位, 也正是这种定位的明确性使该报获得极易识别而又一以贯之的鲜明个性。该报的读者被描述为“ 四有新人”: 即有财富、有权力、有理想、有未来的青年男性工商企业人士。这类人在25 岁至40 岁之间,85%左右为男性, 受过大专以上的文化教育, 居住在中心城市;他们的年收入在3 万元以

上;他们对新生事物敏感, 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有国际化的视角和对外域文化的包容能力; 他们渴望交流, 生活态度积极, 富有合作精神, 乐于并有能力承担责任, 追求压力下的优雅生活;他们的精神取向是关心社会、合法合理积累财富、遵循等价交换的行为准则等等, 把报纸明确定位于目前中国本土最具现实消费能力的高端读者。报社总经理张忠也表示“据调查, 现在中国大约有2000 万左右百万富翁, 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属于所谓‘ 四有新人’的层, 此外还有大量符

⑥合描述的其他读者”。正是这一群人, 保证了报纸作为大众传媒经济体所应具有的发行量,也吸引了广告商们的足够注意力。

《中国经济时报》——“高品位”锁定“商政精英”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时报》创刊于1994年,是一份以经济为主的综合性日报,总计发行近42万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拥有大批国知名经济学家以及高素质的研究人员,为该报准确、及时地报道中国经济运行及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中国经济新闻网”是依托中国经济时报社丰富的人才和信息资源而组建的经济综合类新闻网站,以便在当今报网结合的市场竞争中增加砝码。

《中国经济时报》努力为中国和世界读者提供前瞻性的权威信息,发行范围覆盖了全国县级以上的政府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读者定位为国际国内政务和商务人士,在中国官员、学者、企业家阶层拥有较为稳定的读者群。就深度与高度、调查和理论性而言,《中国经济时报》质量上佳,是张学术气味极浓的报纸。但正是因为其定位、内容“曲高和寡”,与市场对接较差,广告数量很少,处境尴尬。读者群虽然具备较强的消费影响力,但“影响力”短时间内无法转变成现实利润,在市场经济的现实面前,内容上的阳春白雪与盈利上的捉襟见肘矛盾不可调和。作为一份主流财经类报纸,要想争取更多的读者、向大报的行列迈进,调整受众定位势在必行。《第一财经日报》——“大财经”吸引“三最”人群

相比于《中国经营报》的“四轮驱动”,《第一财经日报》的“三跨”⑦(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更是可圈可点。2004年11月,广州《广州日报》、北京《北京青年报》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组成上海第一财经公司,创办《第一财经日报》并把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上海电台经济频率分别改称为上海第一财经频道、频率,实现跨区域、跨媒体经营。

《第一财经日报》定位于“大财经”,内容涵盖财经新闻,也提供专业的政策解读;既透视商业事件的过程,又交代事件的背景;既报道产业的最新资讯,又能做出市场的深度分析;既塑造了财富伦理,又普及了商业文化。在追求报道领域广泛的同时,又力求报道的专业化,同时还将视野关注到全球,密切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反映中国制度变迁和经济转型的整体图景,追踪世界经济和金融投资动态,该报内容讲求时效性、丰富性和实用性,风格比较轻松活泼,色调明亮、冷静,并且在行文中渗透着一种知识的含蓄和张力。

作为一份市场经济环境下诞生的商业报纸,《第一财经日报》的读者定位也

极具商业色彩和市场色彩,他将目标锁定在最具决策力、最具消费力、最具影响力的“三最”人群身上,这部分人构成了中国最有价值的阅读人群。具体包括中国的商界领袖、管理精英、金融投资专业人士、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工作管理者、创业家和相关知识阶层。抓住了这部分人的眼球,无疑就是吸引了中国最具决策力的群体,这部分人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和敏锐的审美嗅觉,在商业活动和市场中的行为将决定和影响大部分人。

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随着在市场中的不断实践与历练,该报纸又将其读者群进行了细化:将之前的“三最”人群转变为核心读者和辅助读者。⑧核心读者包括商业经理阶层、金融投资专业人士、政策制定和经济工作管理者,从消费力、决策力、购买力来讲也是非常有影响的中高端人群。辅助读者包括对个人金融资产管理非常有兴趣的一般专业人士、MBA、EMBA,还包括一部分大学生。《第一财经日报》强调,除了突出专业性以外,还非常注重它的易读性,追求简洁、透明的写法,不故作腔调、不故弄玄虚、不生拉硬套,使之成为一份可读性非常强的报纸。从这一转变上我们可以看出,《第一财经日报》是在向世界大报《华尔街日报》靠近,尽力向更多的更大众的人群敞开大门,降低阅读门槛,以争取更多的读者,争取主流人群的青睐。

主流媒体是一个外来词,在报业发达的欧美是指“高级报纸”,现泛指发挥引导主流人群思想的作用,信誉卓著,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覆盖率和影响力较大的媒介。比如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日本《日本经济新闻》等财经类报纸三巨头,就是主流媒体。

一份主流财经大报至少须具备如下“硬件”:

1、能够迅速、准确、全面地提供国内国际财经资讯;

2、有权威性、代表性、包容性,在专题报道、财经分析、市场调研方面提供一流文章;

3、拥有自己的网站和经济研究机构;

4、在世界主要国家和本国各地建有记者站,并拥有向全球发行的英文版;

5、每期版面不少于对开40版的日报,发行量在50万至100万份之间,年广告收入在10亿到30亿元之间。比照上述“国际惯例”标准,显然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样的主流综合财经大报,我国财经报纸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结论

财经类报纸要和其他媒体竞争,要获得稳定的读者群,需要把经济、特别是财经新闻做“活”,而非专业枯燥和缺乏人性,报业市场竞争比的是机制调整和创新意识,此外还要有一个明晰、科学的受众定位。我国的财经类媒体基本都以美国《华尔街日报》为发展目标,但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能成就一份高端财经大报值得思考,在笔者看来,财经类报纸需要在留住已有受众的前提下,深入研究受众需求、培育新生读者群、拓展国际视野,逐步做成全国性、地区性直至世界性的财经报纸。

参考文献

② 李晓明:《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学术交流 2003 年5 月饶文清:《我国财经类报纸的定位误区及其对策分析》 新闻界 2003年5月,第34页。张海洋:《以<中国经营报>为例对财经类报纸定位策略的研究》大众文艺

遇莹:《财经类报纸品牌竞争战略初探》 青年记者 2009年2月下。

王晶:《<经济观察报>的品牌文化之道》 媒体观察 2008年第二期

孙剑波: 《解析<经济观察报>的品牌之道》 新浪财经纵横 http://finance.sina.com.cn李俊彦:《传媒集团的资源整合与优势》

陆小华:《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中信出版社 2002.01③④⑤⑥⑦⑧

第五篇:浅谈中国电视剧的发展

浅谈中国电视剧的发展

从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播出,到如今的据不完全统计的三十四家卫视、三百多家电视台并存的局面,中国电视业发展步入了第56个年头。自1958年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到如今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电视剧在几十年的探索实践中走向成熟。电视剧,是随着电视广播事业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如今毫无疑问的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喜爱的休闲消遣方式之一。而电视剧,作为电视产业的重心,相当大程度上也是社会的缩影,折射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反映着人们的思想生活观念,见证着人们价值观、审美观的变化。

一、题材演变与社会发展

按照电视剧艺术形式在社会系统中功能角色定位及其艺术自觉与生产规模,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宣传工具阶段(1958—1977)。二,审美自觉阶段(1978—1989)。三,文化产业阶段(1990至今)。

(1)宣传工具阶段

从电视剧艺术诞生的1958年到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中国电视剧基本上是作为个年代政治宣传工具而存在的。虽然说在这个阶段,包括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在内的艺术形式家族,都要受制于当时左倾政治文化形势的强力影响和左右,但由于电视传播的新兴大众传媒属性,相比前几种艺术形式,电视剧这一文化形式的作用,更加受到政府、把关人系统以及从业人员重视。

1958年到1966年,是中国电视剧的草创时期,8年时间全国范围内共播出200多部电视剧。其中,北京电视台90部,上海电视

台35部,广州电视台30多部。但由于电视接收机 在 当时是稀有物,影响力、起到的宣传效果并不大。

(2)自觉审美阶段

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标志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全面转型。1979年,邓小平出席了中国作家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将党的文艺方针由“文艺为政治服务”调整为“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为人民服务”。这预示着对文学艺术功能认识的重新定位,也标志着对全社会对文学艺术自身独特规律的尊重。

作为整个文化艺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视剧艺术在这一阶段获得了审美意识的自觉,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电视剧艺术规律的探索和开拓。电视剧艺术在新时期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年产量由1978年的10余集发展到1979年的30余集,再发展到1980年的80余集。中国电视剧送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年产量,由1981年的110集激增到1986年的1500集。

数量在激增,电视剧的艺术品种和类型也日趋多样,质量在明显提高。不仅出现了一批思想、艺术水平较高的制作精致的短篇电视剧,而且产生了一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长篇连续剧,问世了一批样式新颖的戏曲电视剧和专为少年儿童录制的电视剧。特别是1984年以来荣获“飞天奖”一批优秀电视剧,如《今夜有暴风雪》、《新闻启示录》、《走向远方》、《巴桑和他的弟妹们》、《希波克拉底誓言》、《太阳从这里升起》和《寻找回来的世界》、《四世同堂》、《新星》、《红楼梦》、《努尔哈赤》、《雪野》等,引起了社会和文艺评论界的广泛瞩目,使电视剧这种新兴艺术形式在中国文艺领域里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二、电视剧产业发展与审美价值观的变化

在电视剧艺术系统的横向纬度,按照电视剧艺术的类型发展实际,中国电视剧又可以分为革命历史题材剧、古装戏(历史题材电视剧)、农村题材剧、军事题材剧、城市社会生活剧(家庭伦理剧)、都市言情与青春浪漫剧、情境喜剧等类型。而从题材变化到民众对演员的审美标准的变迁,也反映了人们审美和价值观的变化。为了迎合观众口味,相应的这深深影响了电视剧主演的选角标准。成为电视剧发展史的一步。

(1)审美变化

自古有“不能以貌取人”的教诲,但不能否定“美色”一直是千古以来的佳话,是评判一个人重要的标准。而“偶像文化”则为其贴上了时代的标签。而电视剧作为几十年来深受广大民众欢迎的艺术形式,无疑成为民众生活的消遣和津津乐道的话题来源。而其中又以女性粉丝居多。放眼三十年的娱乐圈“美男进化史”,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的变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内地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一批港台剧被引进到内地。周润发、秦汉、姜大卫、郑少秋等人,相继出现在了电视荧屏中,引发了强烈关注。与此同时,内地则里流行起了以唐国强为代表的“奶油小生”形象,他们也算的上娱乐圈三十年美男变迁

史的开端。在这所谓的“第一批”美男中,都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基本都是剑眉大眼高鼻梁,有所谓的英武之气。

在一大波“国字脸”之后,以濮存昕、程道明为代表的内地男星开始走红,和之前的“国字脸”英雄相比,他们的长相更加亲民,赢得了众多家庭主妇的喜爱,成为名符其实的“师奶杀手”。新世纪伊始,英雄一霎气短,娱乐圈男色进入全新时代---花美男崛起。花美男寓意为“花一样美丽的男子”,面若桃花皮肤白,长得比女人还要精致玲珑,极其注重外表,永远整洁干净。这完全得益于本世纪初台湾偶像剧的崛起。

(2)价值观的变化

自从电视剧进入风靡,越来越多的人将对电视剧中的期望寄托于现实。时代的审美无疑成为了时代的“择偶标准”。这与社会的发展史息息相关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更高质量的追求和期盼。

对于七八十年代“国字脸”的流行,“英俊的正面形象,是观众一种美好的寄托”。

而之后的“师奶杀手”,得益于那个年代万人空巷的热播剧,清一色都是干部、军人、警察题材。如《英雄无悔》 《和平年代》 《新星》。对于公职人员的走俏,有关娱评人认为与八十年代的择偶标准有关,“那时候找对象就喜欢找公务员了,大家更青睐个性硬朗、浩然正气的男性形象。”

与妈妈辈的审美不同,如今进入新世纪“花美男时代”,女儿辈的偶像大多是富家公子哥,这与社会变化和价值观变化息息相关。就像从漫画里走出来的人物,女粉丝在他们身上寄予了太多关于童话、唯美和青春的幻想。

总而言之,电视剧作为现当代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题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电视剧不仅代表了人民的美好希冀,还传达出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及审美标准。

参考文献:

【1】刘宏,《电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6,页码238

【2】《娱乐圈三十年进化史》,腾讯娱乐独家专题娱评,2014/2/24

【3】《电视剧》,百度百科,2014/6/8

参考网站: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腾讯娱乐:http://ent.qq.com/

下载中国电视剧的受众程度论文[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电视剧的受众程度论文[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电视剧制作流程(5篇)

    第一步,先有剧本。首先解决要拍什么? 剧本的运作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制片商先看中了某个题材,然后找作者来写,这种方式很普遍。 第二种,制片人出钱买别人的剧本,然后请原作者或......

    中国家庭题材电视剧述评

    湖南商学院学年论文 中国家庭题材电视剧述评 【内容摘要】以家庭故事为主要题材,以日常经验为主体内容;以生活化戏剧为叙事特征,以主流意识为价值观念的家庭题材电视剧,在中......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程度调查论文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程度调查论文 班级:土木1003班,姓名:熊章良,学号:201008141094 调查目的: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逐渐出......

    毛概论文——电视剧《长征》有感

    电视剧《长征》观后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小学时就学过这首诗,尽管那时对长征、对革命、对毛泽东的领导、对马克思主义的理......

    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论文

    由搜狐视频投资、山东影视集团等制作的《他来了,请闭眼》是国内首部由互联网反向输出到一线卫视的作品。该剧由霍建华和马思纯等人主演,并摘得了“骨朵杯”2015年最受瞩目网络......

    中国电视剧的出口发展情况

    目录 摘要 ···········································································......

    青海女性受教育程度现状及对策论文

    摘 要:女性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是影响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目前青海女性受教育程度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在对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关键词:青......

    中国能不能提高选举民主化程度吗

    中国能不能提高选举民主化程度吗 中国能不能进一步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提高选举民主化程度?长期以来,有一种“经济文化落后论”,对此持否定态度。这种理论认为:中国国家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