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蛋白质》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与生物学科和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如本节课的引入和学习蛋白质的组成时,通过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回顾生物中所学内容,以复习的形式再现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并为今后做与此处知识点有关的考题打下基础。而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蛋白质的性质,则通过精心设计实验和设置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归纳。并且注重各实验间的过渡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本节课的施教过程中,基本上完成了以上构思,但不足的是,由于学生对以前所学内容忘记,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课堂上的气氛不太活跃。而老师急于完成本节任务,给学生留有讨论,思考时间短,少了一些对学生的关注。
第二篇:蛋白质教学反思
蛋白质教学反思
宋苗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是人教版必修一的重难点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3.说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4.关注蛋白质的研究新进展。本节内容涵盖知识比较多,包括氨基酸的结构及分类,蛋白质的形成过程,蛋白质的功能以及蛋白质的相关计算。其中重难点是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以及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在第一遍学习蛋白质这节时,学生并没有学习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复习这一节课时我又特意的印刷了导学案,让学生把基础知识进行再梳理,关于蛋白质的计算我准备借助相关习题在第二课时进行讲解。上课前通过对导学案的批改我发现学生错误的地方还是很基础的地方,比如说什么叫二肽,肽键的结构式,多肽中氨基数目的判断,这让我意识到一轮复习中一定要注重课本。部分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关注的重点是复习资料,大部分时间用于做题,核对答案以及解答疑难习题上,对于一些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原先的水平。比如说问到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时,学生并不知道从书本上去找标准答案,基础不牢固。其实,所谓的大题难题也是建立在小题、易题的基础上,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在总复习时,应当立足于以小题、易题打基础,以大题、难题促提高,从而提高整体复习水平。
导学案中学生做的不好的事一道排列组合计算题,如果这道题放到数学上,大家肯定没问题,但是放到生物题里好多学生都不理解,学科之间的跨度不能好好掌握。
最让我想不到的是关于蛋白质功能的填写,这部分做的非常的不好,原因是这部分书本上是以图片的形式出现的,学生识图能力比较差。高中生物书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图形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在进行复习时,应强调学生读文读图,看图识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充分结合。今后注意之处:
复习模式不能太单一;以学生为中心,才是硬道理;不在乎老师教多少,更在乎学生会多少。
第三篇:蛋白质教学反思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反思
一、本节内容涉及到了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所以了解学生的有机化学知识基础非常重要。而高一新生在初中没有学过有机化学的内容,高中化学还没进行到有机化学部分,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有机化学知识不足,要加强基本概念的讲解,避免学生不理解。
二、本节课中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重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难点。我在教学时结合学生的认知,把人的躯干比作碳原子,两臂比作氨基(—NH2)和羧基(—COOH),双腿比作氢原子(—H),每个笑脸比作侧链基团(R基)进行了教学设计,由于侧链基团(R基)的不同从而区分不同的氨基酸,使学生很形象的理解了本节课的重点。又进行了让一排的学生手拉手比作氨基和羧基进行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教学设计,很好的突破了本节的教学难点,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力形成一个条理清楚、教学风趣的的风格,注重语言和板书的设计。同时注意课堂中出现的机会,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在本节课中我根据科学史话,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四、在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了从甲烷入手,逐一替换氢,由已知到未知,让学生了解了氨基酸构成的基本方式。对于蛋白质的功能,让学生自主阅读和通过图片进行总结。
我深知,充分的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
第四篇:蛋白质的教学反思
佛山二中的李兆芬老师大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整,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蛋白质功能----氨基酸结构----蛋白质特点----脱水缩合。衔接过渡自然,通过阅读(划关键词)与思考(讨论),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课堂和学生沟通互动效果好。教学中强调细节,脱水缩合重点突出。
我是以生成概念图的方式统合教材,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使学生多动笔,多阅读,多动脑。学生课堂较活跃。但在细节上还有较多问题。
1、课堂时间驾驭不好。因为我平时教学是把蛋白质安排为2课时,但二中要求1课时,上课中不自觉的又进入了习惯性教学中,在评讲练习时前半段花的时间过多;又因为没有提前充分了解二中学生学情,还是象对着自己的学生一样,讲解过细,又耽误了不少时间。导致最后下课拖了堂,结束匆忙。反映出自己面临新场景时教学应变能力和临场控制能力还有欠缺。
2、因为使用了PPT,在板书上省略了许多,导致板书内容偏少,板书结构不是很完整。可能会影响学生笔记的有效性。
3、细节或基础知识强调过多(如预错分析),对纪中学生而言可能会更有效,但对二中生源质量而言设置问题应该更要加强梯度或层次性,引导学生学习更加深入,更加注重知识宏观或整体性。
4、可以适当创设更多的情境,为教学服务。
5、因为有点紧张,导致在课堂上某些环节没有处理好,比如重视阅读但没有提醒学生勾画关键词。而李老师就处理得较好。
第五篇:蛋白质教学设计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蛋白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蛋白质》。
本节内容选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主要内容包括氨基酸的结构及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蛋白质的检测实验。这是在学生之前学习了糖类和脂质这两类有机化合物基础上,根据事物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承担者蛋白质作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同时也为本节下一课时核酸的学习奠定了学法基础,并且为之后的细胞结构和细胞代谢的学习作了必要的知识铺垫,可谓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教材编排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同时也体现了知识学习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再从学习者角度出发,我面对的是普通高中高二的学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课程,他们的好奇心强,具备良好逻辑思维能力。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理论,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抽象思维尚未完整地形成,处于日趋成熟的过程,由于氨基酸的结构及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这些微观的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再加上有机化学知识的欠缺,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困难。所以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应该细心引导,可以借助图片和动画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帮助学生建构新知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习者的分析,结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目标:
1.说明氨基酸结构通式及脱水缩合生成肽链的过程;
2.阐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解释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并进一步说明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复杂性的关系; 3.说出蛋白质鉴定实验的检验现象及在生活上的应用。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总结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脱水缩合生成肽链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和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及其鉴定实验分别在生活上的应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知识迁移的应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解释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与功能复杂性的关系,形成事物统一性的观点。2.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进一步确立生命物质性的观点。根据以上三维目标结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及学科指导意见,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这些知识点比较抽象,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我将其确定为教学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因为问题教学法能够启发思维,调控课堂,激活旧知,逐步建构新知,最后融会贯通地掌握。另外,生物学课程理念之一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以此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我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
首先进行趣味导入阶段,引用新闻案例,激发兴趣,提出探索问题:
播放大头娃娃的照片,大头娃娃的头比较大,面部肌肉松驰,表情比较呆滞,身体严重浮肿,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应较低。为什么婴儿长期吃劣质奶粉会出现这种症状?经检验发现劣质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极低,蛋白质对生长发育如此重要吗?在学生激烈的讨论声中就进入了新知学习阶段。
探究新知阶段:环节一为观察探究。联系生活实际,播放一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图片,提问食物中的蛋白质能否被人体直接吸收?由此引出氨基酸的概念,说明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进入对氨基酸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呈现几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通过我的提示和一些基本结构的说明,学生两人一组观察找出大体上有哪些共同点,尝试写出结构通式并总结结构特点,然后阅读课本小资料人体必需的20种氨基酸。接下来习题强化训练,让学生判断哪些属于氨基酸,从而得到反馈。
引入案例,1965年由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的世界上第一个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其分子量相对较小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提出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质这一问题。通过氨基酸与蛋白质关系图和氨基酸脱水缩合这一动画的演示,同时我说明一些结构的名称,让学生继续合作交流,尝试总结这一过程。接下来习题强化训练,进行有关氨基酸、肽键等数目的计算,从而得到反馈。图片和动画的演示直观形象,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抽象思维的有限性。到这里第一个教学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就得到了很好的突破,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环节二为对比分析。通过观察不同种类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提问为什么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呈现两种蛋白质结构的模型图,其中以用不同颜色的圆形表示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结构多样性的原因。通过较为直观的模型对比分析,教学另一个难点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环节三分析归纳。以展示科学小资料的形式,由学生分析归纳蛋白质的功能。如以小资料的形式展示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功能,由学生归纳总结。同时解决课前大头娃娃案例中提出的蛋白质的重要性问题,起到了前后呼应。在知识方面,明确了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复杂性的关系;在能力维度,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形成事物统一性和蛋白质生命物质性的观点。
因为课程标准中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仅属于了解水平,再结合课时原因,所以由我告诉学生蛋白质检测实验的现象及相关应用。
最后进入总结应用阶段。先由学生两人一组交流总结,我再根据实际情况协助同学一起来构建知识网络图,巩固教学重难点。举例蛋白质在生活上的一些应用,拓宽学生视野。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