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路景观设计的主要方法工学论文大全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能力的持续增强,公路环境问题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公路建设虽然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区域生态平衡,并且破坏沿线的景观。这就对公路景观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界定了公路景观环境的概念,分析了当前公路景观设计的现状,并论述了公路景观设计的主要方法。
1.公路景观环境的概念界定
1.1公路景观
所谓公路景观,主要是由公路主体、周围自然环境,即气候、水文、土壤、地质、地貌与生物等;人文景观,即各种建筑、农田、人工植被、雕塑与人工标志等所组成的综合景观体系,它所表示的是公路及其环境作为人们所看到的一种风景之特性。公路景观往往具有构成要素之多元性、时空存在之多维性、景观评价之多主体性与景观环境之多重性等特征。
1.2景观环境
所谓景观环境,主要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各种性质、各种类别与各种形式的景观集合体。景观环境并不是对区域内的景观进行简单叠加,它不仅表现出各景观所具有的个性化特点,而且还体现出各景观之间相互衬托与影响的环境氛围。
2.当前公路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公路是我国国家经济的命脉体系之一,也是经济发展的先导。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了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但是,公路交通对于环境的破坏作用也达到了极为严重之地步,主要表现在对于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音环境及自然景观等的影响。所以,强化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对公路沿线景观实施精心设计,并种植绿色植物,是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将其纳入公路建设之中。公路景观主要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等两部分组成。自然景观主要是指天然所形成的地形、地貌与地物,比如,平原、山区、草原、森林、大海及沼泽等景物,而上述景物正好又是单元生态系统,所以又被称为生态景观。人文景观主要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物质与精神生活之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所创造出来的各类建筑物、交通设施及城镇、村落等社会文化艺术景观。公路景观设计主要是指使公路的线形与构造物具有更加美观的造型,从而和周围的环境进行充分协调,并构成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但是,任何一条公路之修建,从选线、勘察设计、土石方开采,一直到施工的全过程之中,难免会对沿线自然与人文景观造成一定之影响,但是,用最小的影响实现最大限度上的保护,这是各类景观与公路工程结构物所能实现的有限协调,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同时,在公路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应当将建设新的公路交通景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当前,我国公路景观设计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还不够完善。从总体上来说,主要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在景观和绿化设计当中,普遍运用了小区绿化的设计手法,太过追求局部上的效果,条块分割与人工痕迹十分明显。这是考虑到公路自身特点之结果,因此必须重视其功能上之要求与景观中的观赏性。二是设计者常常片面地强调视觉中的剧烈刺激,并未考虑到效果。实际上,这样容易让驾驶员造成视觉疲劳与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到驾驶安全。三是过于注重形式美,并未考虑到以恢复自然景观为主体,同时也忽略了植物后期管理养护之难度与成本,导致后期景观质量与绿化效果出现严重下降。
3.公路景观设计的主要方法
3.1公路线形的设计
对于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设计,应当要能引导司乘人员的视线,并能满足其视觉景观之要求。公路路线应当尽可能地和地形、地貌相互吻合。在几何设计中,平、纵、横等各项要求都应进行很好的配合,从而避免形成空间线形之扭曲、暗凹与跳跃等景观不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地采取分离式路基,从而减少纵横断对于自然与景观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公路交叉口进行设计时,应当具备较好的通视条件,分汇流出入口应当容易进行分辨,并且能通过标志、标线与绿化栽植等加以视线诱导。互通式立交的出口减速车道适宜设置在上坡路段上,而入口加速车道则应当设置在下坡路段上,立交匝道内可以绿化的部分应实施绿化设计。立交桥与天桥等跨线构造物则应保障桥下净空的要求。
各类构造物的结构、造型与材料等都应和当地自然与人文景观条件相互适应。
3.2公路选线的设计
公路选线应当合理地确定和风景区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分隔生态景观空间或者视觉景观空间。在公路一定要穿越森林、果园或者绿地时,应当以曲线的形式通过,从而避免用直线线形来切割与贯通森林。应当充分地利用沿途孤立的大树、独立的山丘、瀑布及古建筑等独立景观点作为主导性建筑实施景观设计。当公路需要绕避独立景观点时,适宜把景观置于曲线的内侧。在旅游公路越岭线垭口处,除了应当
有较为广阔的视野之外,还应依据当地条件以设置合理的观景台。公路沿线的服务设施适宜设置在海滨、湖滨及风景名胜区附近,其型式的选择应当有利于观看风景。
3.3公路带状景观的设计
公路路线在通过山间谷地或者路基高度较大时,应当综合考虑到填筑路基时对于谷地通风及日照等原有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必要时应当实施高路堤方案和高架桥方案之选择论证。公路在通过森林区时,应当加强路基断面的设计,应当尽力地避免设置那种深挖路堑式断面,要努力拓宽双幅公路之中央分隔带,并尽可能地保留中央分隔带位置的原有林木。公路在通过平原与水网区时,应当合理地确定路基的高度,当沿线村庄稀疏,且横向干扰较少时,适宜运用低路基方案以通过所经过的区域,在确定公路桥位时,要考虑到保留具有价值的岸边植物。当公路沿途存在影响到司机的视线与嗅觉的烟尘、刺激性气体等发生源时,应当将路线布设在发生源上风向。
公路构造物与沿线设施之风格与色彩、造型应当考虑到景观的效果,而城镇附近与风景游览区附近的公路构造物、沿线设施则应和周围的环境一致,力求美观大方,并注重和地域民族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相互协调统一。
3.4公路绿化的设计
对于中央分隔带的绿化,一定要以遮光防眩与引导视线为目标,其高度与宽度一定要满足目前的规范性要求,防眩树种应当做到低矮、缓生与抗逆性较强,单行间距以2m至3m为适宜,地表绿化这一部分要以铺设草坪与植地被植物为主体。两侧绿化带之作用主要为防尘隔声,协调公路和周围的环境,要以落叶与常青间隔为佳,树种应当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边坡绿化要求的覆盖率比较高,青绿期也长,以本地适合于绿化的野生草为佳。垂直绿化部位主要是浆砌护坡与挡墙等,可以通过在其下栽植攀援植物,比如爬山虎与凌霄等,或者在其顶部种植垂枝藤本植物,从而遮蔽构造物,并减少构造物之压迫感与粗糙感,从而起到美化路容之效果。
3.5附属设施的景观设计
沿线设施主要有公路附近的停车场、收费站、服务站所等建筑物,有隔音屏障、公路标识牌及照明设施等专用设施。公路沿线设施的形象、色彩、材质与体积等都会影响到公路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地形、环境与道路之特色,从色彩、构图及视觉等多个方面,从动态景观角度来研究公路附属设施之造型与布置,并合理地采用有特色的以及体现出当地人文景观之标志牌、防护栏等各类交通工程附属设施。在合适的路段上,应当结合以上公路附属设施之造型与布置,实施园林绿化的小品设计,从而克服大色块单调景观的单一性,还可借鉴家装装饰工艺形式,装饰美化较为呆板的公路挡墙、防撞墙与护栏等。
3.6公路景观的恢复及再造技术
对于公路景观的恢复,主要是以植被恢复为前提,要以绿为主,恢复形成和自然相互协调的植被。要利用好绿色植被,以达到预防与治理水土流失,强化路基边坡之稳定性,恢复与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等目的。要以植被恢复为基础,树立公路景观设计和自然景观相互协调之原则,研究引种和当地自然环境、植被生态保持一致的花草树木,从而使被恢复的植被具备较高的成活率,同时还可避免生物入侵与减少人工栽植之痕迹。因为社会经济文化之所需,常常需要对退化生态系统制定各类不同水平之恢复目标,主要包括了以下方面:一是生态系统地表基地的稳定性;二是恢复一定的植被覆盖率与土壤肥力;三是增加种类组成与生物多样性;四是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从而提升自我维持的能力;五是减少或者控制环境的污染;六是增加视觉上的享受。
综上所述,随着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不断深化,现代人环保意识的提升,我国的公路建设正在从以往只注重于满足公路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等要求逐步向更加重视公路建设当中的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方向发展。从现实因素进行考虑,我国公路景观设计与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不论在公路景观环境设计的理念,还是在设计手段上,都要落后较多,且专业人才较为匮乏。因此,可以说我国公路景观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公路景观设计人员来说,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理工学论文】初探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方法
初探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方法
[真诚为您服务]
城市,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种可以看到的物质形态。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通过城市与周围影响地区的整体研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环境。
城市规划与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对土地功能的利用,是在对土地的性质研究后对之作出的综合利用,如哪些可用于建怎样的建筑,哪些最好用作公共绿地,哪些应保持其现状。
城市的美,不仅仅意味着应有一些美丽的公园、优秀的公共建筑,而且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细部都应是美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风景的所有东西,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适当的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原则,即形式美原则。
规划师、建筑师、道路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表现精巧的美,但又必须组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画面,即它们联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城市景观。例如,上海浦东的陆家嘴上,在南京东路纵轴线延长线上建成的亚洲第一高度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其建成后所得到的景观,不是简单的A+B=AB,它等于X,这是一种新的因素,是南京路空间的延伸与定位。
城市的景观应反映城市的性质与规模。城市规划工作在确定城市规模与性质后,其景观设计就应反映城市的性质。如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城市景观组织中透着浓郁的古都气息;首都北京的长安街政治气氛浓重;杭州作为旅游城市,山光水色气脉相联、自然景物与人文环境融洽。
城市景观,还应反映城市各物质要素之间功能分区与布局。随着国家工业化的 发展,各地不断出现了工业城市、工业区,一些现代化的厂房、高炉、水塔、码头等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就成为这类城市的景观。
原有的城市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自然的水域和丘陵,原有的建筑物的类型,都是景观设计的创作之源。
城市景观形成要素
人们对一个特殊的景观或整个城市的印象,不仅仅来源于视觉,对城市的印象,还来源于自身的回忆、经验、周围的人群等等,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建立起关于城市局部的印象,形成一系列在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相互联系的形象,但一个城市的基本形象则是他同时代人所共同的感受。
每一个建筑物都会影响城市景观的细部,并可能影响到城市整个形象的整体。人们共同的心理上的城市图象由人们所看到的许多东西的综合。
构成城市景观的基本要素有路、区、边缘、标志、中心点五种:
路:一个城市有主要道路网和较小的区级路网。一个建筑有几条出入的路。城市公路网是城市间的通道。路的图象主要是连续性和方向性,因此应构成简单的系统,起点和终点要明确。路旁的建筑和空间特性是方向性的基础,有助于对距离的判断。
区:它是较大范围的城市地区,一个区应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功能,并与其他区有明显的区别。城市由不同的区构成,如居住区、商业区、高等学校教学区、郊区等等。但有时它们的性质是混合的,没有明显的界限。
边缘:区与区之间的界限是边缘。有的区可能完全没有边缘,而是逐渐混入另一区。边缘应能从远处望见,也易于接近,提高其形象作用。如一条绿化地带、河岸、山峰、高层建筑等都能形成边缘。
标志:是城市中令人产生印象的突出景观。有些标志很大,能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如电视塔、摩天楼;有些标志很小,只能在近处看到,如街钟、喷泉、雕塑。标志是形成城市图象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使一个区获得统一。一个好的标志既是突出的,也是协调环境的因素。
中心点:中心点也可看作是标志的另一种类型。标志是明显的视觉目标,而中心点是人们活动的中心。空间四周的墙、铺地、植物、地形、照明灯具等小建筑物的布置和连贯性,决定了人们对中心点图象的形成能力。
道路、区、边缘、标志和中心点是城市图象的骨架,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城市的景观,在城市规划时,应创造出新的、鲜明的景观,以激起人们对整个城市的想象。城市远景和轮廓线的作用
每个城市都可能有引人注目的远景景观。进入和离开城市的景观是城市的珍品,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需要保护一些有价值的城市景观,或采取某种手法,去平衡这些景观。
城市的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如上海的外滩建筑群轮廓线,同时也是城市潜在的艺术形象,城市轮廓线是城市的远景,是唯一的。对每一幢可能改变城市轮廓线的建筑都应研究它与城市的整体关系,特别是远离市中心的一幢较小的塔式建筑,常能使城市轮廓线得到改进。
远景和轮廓线的另一景象是夜里的灯光,富有戏剧性的灯光以及黎明和黄昏的朦胧的阳光提高了城市的艺术感染力。
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在城市里,由于一定地域内聚集成的特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就存在着各类功能不同的中心,一般可分为: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4.1 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城市中心的景观能否产生良好的视觉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从市中心有什么远景可以眺望?怎样使人去观看重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4.2 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它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1)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它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2)娱乐建筑的空间,如影剧院、宾馆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广场;(3)购物的空间,如商业街、商业区和市场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
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
使用轴线可以使多个空间相互发生关系,是景观设计的一般方法,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当一个建筑物与另一个建筑物有一定距离,同时是行道树形成狭长景观以强调一个理想的视点,于是建筑物变成了一个有镜框的焦点。在一个对景上集中的街道愈多,获得的狭长景观也就愈多。
市民广场应有一定的比例和尺度,当广场的地面过大,使建筑物看去象是站在空间的边缘,墙和地面分离开来,使空间的封闭感消失,广场的景观也随着发生质的变化。
第三篇:公路景观设计浅谈
北京公路 > 2004年第6期
公路景观设计浅谈
杨建东 王玉峥文章来源: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
摘要 本文重点阐述了公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公路景观设计,使得公路建设既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环境,达到公路景观与自然景观的高度和谐。
关键词 公路景观 人文景观 四维空间 连续性 可预见性
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经济与交通是相辅相成的,交通发展必须依托经济,发展经济离不开交通。实施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又在于环境保护。环境和发展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公路景观设计不单是景观美学的设计,同时更是保护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公路设计出发,也就是从公路“起点”出发,减少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公路建设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公路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主要是指天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和地物,如平原、山区、草原、森林、大海、沼泽地等景物。这些景物恰恰又是单元生态系统,故又称生态景观。人文景观,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各种建筑物、交通设施、城镇、村落、庙宇等社会文化艺术景物。公路景观设计是指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应有美观的造型,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从而构成优美的自然画面。然而任何一条公路的修建,从选线、勘测设计、土石方开采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难免对沿线自然和人文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完成道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然环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公路景观设计,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和施工规范中,都有关于公路景观设计方面的技术规定,如1965年美国制订了《公路美化规定》,1976年日本制订了《公路绿化技术基准》,1975年原苏联制订了《公路建筑和景观设计规范》。
一、公路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
公路设计应从“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高设计人员设计(创作)环保景观的意识,提高设计人员灵活运用技术标准、指标的能力,使公路与地区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人文景观相协调,降低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公路景观设计应力争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公路工程结构物达到高度的协调,营造出“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优美环境。其构成因素一般包括:
1.视觉的连续性与可预见性
公路的道路线形实际上是三维空间曲线,平面上由直线、缓和曲线及圆曲线组成,纵面上由上、下直坡和竖曲线构成,如果引入运动的“时间”概念,也可以称为“四维空间”。因此路线的空间曲线要符合实际的空间地理,同时要考虑到公路空间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顺势而为,线性连贯,平滑直顺,使得司乘人员感到线形流畅、清晰、行驶舒适安全,满足视觉上的连续性与通透性,提高他们的警惕性与兴奋性。
汽车在行驶时,司机的视线会随着车速的加快从近视点转到远视点,视角范围从路况转换到路况及路外景观,这大大降低了司机的注意力。因此在路线设计中应避免:
(1)直线段过长,否则难与周围环境协调,易使司机感到单调和疲劳,以及容易造成行驶超速,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2)相邻曲线半径的连续性,在大半径的曲线上行驶也会诱使车速过快,如果相邻曲线的半径与之相差偏大,则容易造成司机的错误判断,引发交通事故。
因此路线设计中直线、曲线、缓和曲线的设计指标运用要灵活,在符合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做到线性均衡、连续,保证行驶的可预见性。在路线设计中掌握平、纵指标,重视公路自身的线性设计,特别是公路线形与结构物和环境的协调设计,充分优化平、纵组合,做到流畅连续。
在视线的连续和可预见性设计上,我们除了利用道路平曲线的连续性,还可以利用道路两边的高低植被、起伏地势,以及标志、标线作为诱导视线的手段。
将曲线引入公路路线造型,最初是从地形和工程要求上来考虑的,而很少考虑环保。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才逐渐意识到用美学原理设计和铺设路线的重要性。将直线与曲线的巧妙组合,不但可以创造优美的线形,也会使司机和乘客心旷神怡,得到美的享受。
2.公路景观的协调性
公路沿线的山岭、坡地、河流以及千变万化的植被,本身就已经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体现着一种自然的美与和谐。公路作为一种空间构造物,既要满足车辆通行的基本要求,又要达到再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公路景观设计中通过公路起伏、植被高低的变化引导视线,构造景观的节奏感。为此,设计者一定要注意开拓路外景观,尽量利用路前、路旁有趣而多样的景致,并有计划地提供一些视轴、视点和诱导视线的景物。因此,设计时:
首先,公路选线、定线时,应注意路线及其结构物的所有设计要素,要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土石方的开采量要尽量做到最小,同时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风景的破坏,避开受保护的景观空间,如风景旅游点、温泉疗养区、文物保护区等。对生态景观空间(河流、小溪、森林、沼泽地)和视觉观空间(村落、集镇等建筑群体),要避免割断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无法避免,则应在设计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将公路及其结构物有机的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避免修建后的公路成为环境中的“一堵墙”、“一条坝”,将自然环境活生生的切开。
其次,由于公路里程较长,有可能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域、自然区域,因此可将公路划分成几个独立的路段单元,每个独立的路段单元的设计可带有地域特色,同时又要与公路整体风格互相呼应。另外主要构造物的设计,如挡土墙、防噪声设施、桥梁等,也应仔细考虑其造型要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比如一座桥梁,不仅要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而且要有新颖、优美的外形,力求与路线及其他结构物的造型充分协调。例如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在进入长城旅游区时,其挡墙防护栏设计为垛口形式,与长城的垛口从颜色、外形一致,给人一种很自然的感受。
第三,在设计公路景观时对公路沿线主体建筑风格、路线要素的指标、主要转弯点的位置,以及景观的装饰和绿化栽植的充实,都应在野外测量工作之前拟定,并将其记入测量工作任务单上。同时,要根据地形图、航测照片、经济评估资料及实地踏勘资料,定出建筑小区的理想界限和所要设计的内容。建筑小区的长度,应根据设计车速和公路的等级选定,一般与正常车速在3~5分钟内所走的距离相一致。在进行勘测时,应明确每个建筑小区和路线各要素的风格。每个建筑小区应有总的背景(可利用绿化方法建立)和主导建筑。
3.绿化的能动性公路路线及其结构物景观造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公路对自然风景的影响,使新建的公路能与原有景观融为一体,以便形成新的公路交通景观系统。公路景观包括路线和行车道,各种桥梁和沿线建筑,路侧和中央分隔带绿化,装饰和其它设施等,公路景观应形成统一的建筑群体,在保证全路统一建筑风格的同时,不同路段上的景观还应具有各自的特色。要充分利用绿化来补充和改善沿线景观,重点是路基边坡(也包括纵向坡)、中
央分隔绿化带,目的是使路基尽量与自然地形、现有地带的地貌相适应,与沿线的植被绿化相协调,同时绿色还可以调节人的视觉神经,消除旅途疲劳。路基边坡及中央分隔绿化带的绿化物种应当选用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同的物种,这样植被易存活,减少养护费用,还可以消除公路景观与自然景观的风格差异,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人工”环境。
交叉口布置合理并适当绿化,可以提高对交叉口的识别能力。为节约用地和获得良好的地面结构造型效果,优化交叉口(包括匝道、升坡和匝道内的区域)的造型对创造交叉口视觉景观意义重大。现在在高速公路的立体交叉设计中,绿化设计已经受到很大的重视,立交匝道、边坡、以及匝道内的区域的设计都融合进了现代思想,被赋予了不同意义的造型,成为公路景观中的一个个亮点。
景观设计既要充分利用绿化的能动作用,将公路景观融入自然景观,又要考虑绿化植被的存活条件,利用已有的自然植被资源,再造一个“人工”的天然。
二、公路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的设计应以诱导司乘人员的视线并满足人们的视觉景观为要求。公路路线应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吻合,以避免造成空间线形扭曲、暗凹、跳跃等景观缺陷。断面的布设及路基宽度应结合自然条件灵活掌握,地形平坦、自然横坡比较缓的路段,一般以整体式路基断面为宜;地形复杂、以挖方为主,尤其是自然横坡较陡的路段,宜采用分离式路基断面,水平布置或上下错开,或设计半桥半路、半隧半路或半桥半隧,以减少纵、横断对自然景观产生的不利影响,达到保护自然环境,并增加路容多样性的目的。
设计时应保证公路交叉口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出入口应易于分辨,并通过标志、标线、绿化栽植等进行视线诱导。互通式立交出口减速车道宜设置于上坡路段,入口加速车道应设置于下坡路段,立交匝道内可绿化部分应进行绿化设计。上跨主要公路的立交桥、天桥等跨线构造物应满足桥下净空要求。各种构造物的结构、造型、材料均应与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条件相适应。
2.充分利用公路通过地带附近的景观空间。
选线时应合理确定道路与风景区的距离,避免分隔生态景观空间和视觉景观空间。公路必须穿越森林、果园、绿地时,尽量以曲线通过为宜。应当充分利用沿途孤立大树、独立山丘、瀑布、古建筑等独立景观点作为主导建筑进行景观设计。当公路绕避独立景观点时,应将景观置于曲线内侧。旅游公路越岭线的垭口处,除应有广阔的视野外,还可根据当地条件,设置适当的观景台。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宜设置于海滨、湖滨、风景名胜区附近,其型式选择应有利于风景观赏。
3.公路所形成的带状景观应与沿途空间景观环境相协调。
对山区公路应避免大填大挖而破坏自然景观。如挖方深度较大时,宜进行路堑与隧道方案的比选论证,可能引起灾害的路段宜采用隧道方案。路线通过山间谷地或路基高度较大时,应综合考虑填筑路基时对谷地通风、日照等原有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必要时应进行高路堤方案与高架桥方案的比选论证。公路通过森林区时应做好路基断面设计,应尽量避免设置深挖路堑式断面,应力求拓宽双幅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并尽可能保留中央分隔带位置的原有林木。公路通过平原、水网区时应合理确定路基高度,沿线村庄稀疏、横向干扰少时,宜采用低路基通过,确定公路桥位时应考虑保留有价值的岸边植物。公路沿途有影响到司机视线、嗅觉的烟尘、刺激性气体发生源时,路线应布设于发生源的上风向。公路构造物及沿线设施的风格、色彩、造型应考虑景观效果,对乡村地区而言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宜简洁、明快,城镇附近、风景游览区附近的公路构造物及沿线设施应与周围环境一致,做到美观大方,并应注意与地域内民族特征及生活习俗协调统一。
4.景观设计应防止造成视觉污染。
公路用地范围内,除收费站、服务区外,一般不宜设置广告牌、宣传栏等设施。除标线、标志、护栏等按规定涂覆色彩外,一般不宜涂特别刺眼的色彩。公路雕塑小品的设置应注意色彩、造型,并不得妨碍视线。
沿线一般不宜设置雕塑小品,需要时应以单体为宜。公路沿线纳污设施、工业废物堆弃点等影响视觉景观的位置,在景观设计时应通过公路绿化或工程措施予以遮蔽。
三、结语
在公路景观设计中,要将公路自身的平纵线形、路基断面、构造物与沿线地形、地貌、生态特征以及其它自然和人文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考虑到公路景观环境要素包罗万象,设计不应将精力集中在“人造景观”上,重点应在对原有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以及公路主体与原有自然、社会环境的有机融合上。通过公路景观设计,使得公路建设既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够做到对自然环境环境破坏小,达到公路景观与自然景观的高度和谐,是我们公路建设者永远追求的目标之一。
第四篇:小议公路施工项目管理工学论文
摘要:公路工程项日管理的要点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作用、施工人员素质、工作氛围、竣工总结等项目管理的几全方面,只有提高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才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公路施工项目管理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公路施工企业正逐步改制,将全面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这使其更灵活、更自主经营,同时也将承担更大的风险。公路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靠的是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工程施工任务,并通过优化配置、完善管理,降低工程成本,创造经济效益、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公路工程项日管理的工作要点就从领导决策的重要作用、施工人员素质、工作氛围、竣工总结等项目管理的几个方面抓起,只有提高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才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就公路施工项目管理谈几点认识。
1实施项目管理,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1.1明确项目经理负责制,坚持项目管理的“四项原则”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不得越权。实施区域分工负责,项目分级管理的办法。建设公司直属项目由建设公司直接管理;分(子)公司项目由分(子)公司管理,所有项目实行一级化管理。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全面负责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内外组织管理协调工作,确保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1.2强化项目管理的成本核算制坚持“以成本支持价格,价格取胜市场”的经营战略,树立市场成本观念,在认真分析《工程合同》的基础上,以施工合同中标价为依据、科学精确地预测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项目部必须以成本管理为中心,通过严格的成本管理来消化让利因素,有效控制成本促进项目管理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1.3加强合同管理,强化合同意识公司监控、强化合同意识,建立内部模拟市场机制,在加强公司内部各专业分子)公司之间的合作联合的同时,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必须签订内部工程分包合同,以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契约的形式约束各自的行为,并严格履约。
1.4推进项目管理的经营责任制为完善项目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强化项目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项目管理实行经营责任制,以质量、进度、安全、成本控制为主要考核指标,是确立公司与项目部之问责、权、利关系的经营管理手段和方法,是避免“以包代管”,实现企业利润中心地位和项目成本中心职能分离的重要举措。
总之,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建筑施工企业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必经之路,如何科学地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是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不容回避的课题,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2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施工项目管理
2.1领导决策工程中标后,首先组建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按照优化和动态管理的原则,坚持三个“一次性”的科学定位。项目经理部是一次性的施上生产临时组织机构;上程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中心;项目经理是一次性的被授权管理者。其次掌握上程建设的特点、进度要求,摸清施上的客观条件,合理安排施上力量,从技术、人力、设备方而为施上创造一切必要条件。组织一个团结有力的战斗群体是顺利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怎样营造这样一个团体昵?公路上程施上环节多,工序复杂,需要成立多个职能科室。科室间的互相协调相当重要,首先选定业务水平高、管理协调能力强的人作为科室负责人,加强科室间紧密配合的同时一定要严格分上,责任明确。项目部要经常对其进行考评,切莫干好干坏一个样,影响整体上进心。
2.2人员素质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项目部是效益的源头、企业的窗口、管理的基础。项目部经营的好坏、管理的强弱、运作的规范程度、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项目经理既是项目施上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成本盈万的责任人,又是各种信息集散中心。通过发挥项吗经理的骨干作用来创造业绩,树立形象至关重要。因此要提高项目经理的素质,按照项目经理五大素质(即政治、领导、知识、实践经验、身体状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知识更新。只有能开拓进取、廉洁奉公且具有高瞻远瞩战略头脑的领导者,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领导全体职工度过各种难关,带领企业前进。但仅有领导自身的高素质还远远不够,还要使领导的意图为职工所理解、所掌握,形成大家共同奋斗的日标,才有实现总目标的可能。施工人员的素质卞要体现在责任心、主动性、业务水平及协调能力等方面。没有责任心的施工人员会造成工程的返工、窝工、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而缺乏主动性,领导说一下动一下,指一下干一下,不仅不利于工程正常进行,还会造成工程进度缓慢,工序衔接不上等问题。业务水平及协调组织能力也相当关键,工程能否采用更省、更快、更好的施工工艺,对于整个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要有整体一盘棋的思想,不要各自为主,把科室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损害项目部整体利益,都应以主人翁的态度,高素质、高姿态、高品位、高技能指导施上。
2.3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对于地域环境复杂的工程,只靠项目管理无法实现全方位管理。首先,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随时了解实际操作者的思想动态,卸掉他们的思想包袱,及时了解工程进度概况,解决协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聪明才智,发挥其潜力,使之最大限度地运用到施工中,这就要求管理者是一位德才兼备、有胆有识的人。只有这样,才能高水平地管理上程,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如何处理业主、监理、地方政府以及上级有关部门多种关系昵?用质量方针可概括为“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不断完善,诚信优质”,质量目标概括为“争创优质工程,达优良工程标准,实现一流化管理”,有了好的施工质量,快的施工进度,就能处理好各种关系。
2.4竣工总结每个工程项目完上后,都要作一个全方位的总结,它包括项目施工前项目领导班子的决策,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有哪些可以延用,哪些需要修正,大到管理模式,小到施工工序,都应取利舍弊,切莫一成不变地套用,这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应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提高公路施上项目的管理水平,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篇: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浅析工学论文
摘要: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是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速公路优良服务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随着营运时间的推移、交通量的增长,高速公路及其配套设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及时发现并有效修复这些损坏,保证高速公路的各种工程和设施,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从而保证高速公路具有快速、畅通、安全、舒适、经济的使用功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总结了公路养护管理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点具体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路养护;作用;问题;对策
公路养护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国家公路网结构的日趋完善,养护管理在整个公路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将逐渐建立起来。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1)正确了解及评价公路的运营状况及服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养护维修,创建畅、安、舒、美的良好行车环境。
(2)预防道路及设施病害的发生,及时修复随时出现的道路病害及设施损坏,尽可能延长道路及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3)发现并及时弥补由于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及其设施的先天不足和使用缺陷,逐步形成高速公路较完善的使用及服务功能。
(4)减少或杜绝由于道路及设施维护不当给用户及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避免为此引发的不 必要的法律纠纷。
二、高速公路养护的特点
(1)养护工作的经常性、及时性。由于我国高速公路既是国家基础设施又具有收费的特性,因此,必须经常保持高速公路的完整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证行车安全、畅通、舒适,以提高运营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对养护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仅会对道路及其设施本身造成潜在危害,也会对高速行车的驾乘人员构成严重生命威胁。
(2)高速公路行车密度大、车速快,养护作用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3)养护对象的广泛性。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还应当包 括交通工程设施,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环保、园林设施,棚亭建筑设施,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等。这些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几乎涵盖了道桥、建筑、园林、机电、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多种专业,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互有联系、缺一不可的综合养护体系。
(4)养护的高成本性、复杂性及科技性。高速公路养护标准较高、机械规模及使用比例较大,成本较 高。同时施工工序复杂,并应不断探索和推行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
三、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传统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与一般公路的养护管理一样,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反映高等级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养护经费来源仍采用拔款方式,不能适应高等级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3)缺少养护定额与规范。截止目前,针对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不能满足高等级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4)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虽然一些地方,一些高等级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
(5)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上述问题造成了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落后,已严重制约了高等级公路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等性能的充分发挥,已形成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
四、解决对策
1、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是搞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
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和人们行为的准则,一套好的规章制度,能使各部门工作正常衔接,避免互相扯皮、推诿和工作遗漏,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位就像一部运转的机器,每个人就是机器中的每个部件,要想整部机器运转正常,就必须保证每个部件运转正常。纵观国内外知名,无不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实际,操作可行的规章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到底要建立哪些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其一,涵盖工作范围的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一个岗位。其二,便于操作执行,言简意骇。其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我国高速公路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工作,应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否则,高速公路的效益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2、必须走机械化养护的路子
高速公路本身固有性质决定了高速公路损坏后必须及时进行修补,尤其是路面部分损坏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时刻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路况,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以往养护用人工,运输靠四轮,管理凭经验的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一支反应快速、技术熟练、设备配套的机械化养护队伍,才能保证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
在机械配备上,必须以专用机械为主,如洗刨机、压路机、摊铺机、拌和楼等,非专用机械如翻斗车等可采取雇佣车辆方式解决,据了解社会车辆过剩,随时可以雇到。以减少初期投入过大资金,并减少管理费用和难度。
最终达到:路面坑槽修补不过夜,防撞护栏维修不过天。听到命令就能迅速出动、园满完成,使高速公路封路率为“零”。
3、提高养护管理技术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高等级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高效的管理使高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
(1)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公路养护管理化。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公路沿线三维空间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利用高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的转变。
(3)推广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高等级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及经营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是我们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的要求,为满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
四、解决对策
1、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是搞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
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和人们行为的准则,一套好的规章制度,能使各部门工作正常衔接,避免互相扯皮、推诿和工作遗漏,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位就像一部运转的机器,每个人就是机器中的每个部件,要想整部机器运转正常,就必须保证每个部件运转正常。纵观国内外知名,无不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实际,操作可行的规章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到底要建立哪些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其一,涵盖工作范围的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一个岗位。其二,便于操作执行,言简意骇。其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我国高速公路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工作,应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否则,高速公路的效益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2、必须走机械化养护的路子
高速公路本身固有性质决定了高速公路损坏后必须及时进行修补,尤其是路面部分损坏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时刻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路况,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以往养护用人工,运输靠四轮,管理凭经验的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一支反应快速、技术熟练、设备配套的机械化养护队伍,才能保证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
在机械配备上,必须以专用机械为主,如洗刨机、压路机、摊铺机、拌和楼等,非专用机械如翻斗车等可采取雇佣车辆方式解决,据了解社会车辆过剩,随时可以雇到。以减少初期投入过大资金,并减少管理费用和难度。
最终达到:路面坑槽修补不过夜,防撞护栏维修不过天。听到命令就能迅速出动、园满完成,使高速公路封路率为“零”。
3、提高养护管理技术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高等级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高效的管理使高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
(1)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公路养护管理化。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公路沿线三维空间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利用高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的转变。
(3)推广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高等级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及经营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是我们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的要求,为满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