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论文(最终5篇)

时间:2019-10-25 21:4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论文》。

第一篇: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论文

1数控加工在进行工艺设计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1.1一次定位原则

数控加工能效的充分发挥不仅与加工要求密切相关,工艺对其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工艺进行适应性设计,在这一环节应当确保各个流程化项目高度统一,坚持以一次定位原则为基准,实际上这也是对加工工序的严格控制。在生产流程统一的环境中,以此为原则就能促使零件在工艺流程简单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加工作业中,这样不仅加工作业更加具有集中化优势,缩减加工流程更能将误差值缩到最小范围内。尤其是在加工同轴孔隙的过程中,应当对误差进行重点考量,这是因为在定位环节每次的加工精度值都会发生一定改变,该种误差值的存在将会直接导致加工精度下降,因此,这就需要尽可能的一次定位,降低误差值。

1.2循序渐进的精细化加工原则

数控加工虽然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但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加工精度,就需要在工艺设计时坚持以循序渐近的精细化加工工序为主体,之所以要在后续阶段进行精细化加工,是因为由最初的要求简单的零件入手进行加工,能够给予数控加工一个缓冲的能量储备阶段,这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加工效率,而后再进行零件的精加工,就能实现对加工工艺量的最大化利用。在初步进行粗加工时,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动刀工作量进行削减,这样加工余量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工作能效必然呈现上升趋势。在将加工作业推进至后续精加工时,需要对粗加工可能导致的零件形状发生改变等问题进行合理对待,在将这一因素纳入到重点考量范畴后,以精加工为依托,就能实现对变形零件的再加工,使其达到应用标准。

1.3由近及远的原则

数控加工在进行工艺设计时,为了确保刀具应用能效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就需要以由远及近的原则为主体设计思路,这是因为在进行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走刀位置及路径进行设置,只有确保其距离最短,才能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因此,在进行工艺设计时,对刀具移动线路及距离进行合理规划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当刀具在使用时能够以短距离运动为依托完成零件加工,其精度控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也就是说在数控加工过程中,需要选择距离刀具最近位置的零件,而后再逐步向远位置的零件推进,最后将加工作业的涉及范围延伸到最远距离。以此为基准进行走刀,能够实现对加工资源的合理节约,不仅能够提高加效率,加工精度也能得到充分保证。

1.4尽可能的减少刀具调用次数

在推进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工作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就需要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换刀频率及时间进行有效控制,需要注意的是,不仅换刀期间要合理缩减,刀具工序更要进行统一规划,只有将同一刀具的加工工序集中在一起,才能提高加工精度,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合理安排零件加工结构,在进行零件切割时,尽可能的将同一刀具所适用的切割范围进行一次成型作业,这样就能从根本上避免对刀具的反复调用,不仅能够达到节约安装时间的目的,更能减少工作量,提高加工效率。

2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方法

2.1对走刀路线进行科学规划

在以往进行零件加工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对走刀路径的合理规划,使得加工效率始终难以提升,加工精度也会受到相应影响不断弱化,因此,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方法应当将提高加工能效为切入点,将零件加工要求与工艺设计有机结合,因此,在选择方法时工作人员应当对走刀路线进行科学控制,确保走刀路径达到最优范畴,将其距离控制在短线状态中,这在一方面能够实现对资源的优化利用,减低资源损耗,促使生产效率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加工精度能够得到基本保证,零件生产质量也会相对提高。

2.2对加工流程进行统一安排

任何加工作业的高质量完成都需要完善的生产流程为其提供积极有效的助推力,零件制造业是如此,它需要将各个工序有效衔接,因此,对数控加工进行工艺设计时,应当将各个工序纳入到重点考量范畴中,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化规划,这就需要做到:首先,对工序安排是否合理需要有规范的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将装夹频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提高生产能效;其次,对操作人员的聘用门槛要不断提升,特别是要让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工作,从而使数控加工工作的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2.3明确加工方法,确定切削用量

进行数控加工切削之前,工作人员一定要制定出完善的切削计划,将切削过程中各个方面,如切削位置、切削入量、最短路线等都要明确下来,同时还要确定数控加工的方法以及切削用量。在实际的数控加工过程中,无论是粗加工,还是半加工,抑或是精加工,切削用量的选择,不能根据主观臆断决定,必须参照数控加工的规章制度进行。

总而言之,与传统的数控加工相比,现代化的数控加工技术已经得到了非常明显的优化,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也必须与时俱进,注重加工工序的效率和质量,严格按照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逐步推进数控加工作业。

参考文献:

[1]刘华.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3.

[2]韩娟.基于加工基元的轴类零件数控加工方法库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

第二篇:论文研究方法

论文研究方法

(1)归纳法: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

(2)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宏观分析方法是对问题进行了总体的分析,微观分析方法是对问题的部分或个体对象进行分析。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时,既从外部环境,政策、制度角度进行了宏观分析,又从中小企业自身和融资机构这些角度进行了微观分析,三者相结合。

(3)访谈法:通过询问的方式,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交谈来了解市场情况的基本研究方法。

(4)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

第三篇:化妆品工艺论文设计

化妆品工艺论文设计

化妆品工艺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化学工程与工艺081班

081301126 指导老师

王 婷 婷

化妆品作为一种时尚产品,其发展方向是日趋倾向于天然性、疗效性和多功能性。以科技为先导,采用新工艺、新设备迅速推出新产品,是近年来国际化妆品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化妆品的工艺、设备及包装容器近些年有了长足发展,其中低能乳化法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生产工艺。低能乳化法是以机械强乳化装置达到乳化的效果。以机械乳化代替化学乳化,可减少表面活性剂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水-油-水多相乳化法是一种较佳的生产工艺。以该法制得的膏体由无数超薄微胶囊构成,这种微胶囊的壁厚仅为0.01微米,使用时遇压后瞬间破裂,内含的香精和天然添加剂即时流出,滋润皮肤。这种膏体对皮肤有较强的渗透力,因而可被皮肤迅速吸收,并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液晶保护膜,对人体安全无刺激。

关键词:化妆品、天然性、多功能性、低能乳化法、渗透力

川楝子,佛手柑,白术各五十克 ,八月柞,木蝴蝶,龟板,白芍,沉香,高丽参各三十克,泽泻,黄芩,乌术粉各二十克,茯苓,柴胡,金精粉各十克,白砂糖七百克,蜂蜜五百克,猪苦胆汁3个.配法:上药为细面,先把胆汁,蜂蜜,白砂糖放在锅里先熬,把水熬净,再放入药面拌匀,倒瓷盆里,再放锅里蒸30分钟,拿出冷凉做丸(丸重九克),一日三次,一次一丸,用麦饭石泡开水饭后送服

乳化护肤品生产工艺

一、引言

皮肤与化妆品:化妆品大多涂在人的皮肤表面,与人的皮肤长时间连续接触,配方合理、与皮肤亲和性好、使用安全的化妆品能起到清洁、保护、美化肌肤的作用;相反使用不当或者使用质量低劣的化妆品,会引起皮肤炎症或其他皮肤疾病。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化妆品功效,开发与皮肤亲和性好、安全、有效的化妆品,同时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能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肌肤特性的化妆品很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了解化妆品工艺和配方。在此,我主要介绍有关乳化护肤品的生产工艺。

二、论文内容

(一)生产程序

(1)油相的制备 将油、脂、蜡、乳化剂和其他油溶性成分加入夹套溶解锅内,开启蒸汽加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75℃,使其充分熔化或溶解均匀待用。要避免过度加热和长时间加热以防止原料成分氧化变质。容易氧化的油分、防腐剂和乳化剂等可在乳化之前加入油相,溶解均匀,即可进行乳化。

(2)水相的制备 先将去离子水加人夹套溶解锅中,水溶性成分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保湿剂,碱类,水溶性乳化剂等加人其中,搅拌下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灭菌,然后冷却至70~80℃待用。如配方中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应单独配制,将其溶解在水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溶胀,防止结团,如有必要可进行均质,在乳化前加入水相。要避免长时间加热,以免引起粘度变化。为补充加热和乳化时挥发掉的水分,可按配方多加3%~5%的水,精确数量可在第一批制成后分析成品水分而求得。

(3)乳化和冷却

上述油相和水相原料通过过滤器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乳化锅内,在一定的温度(如70-80℃)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和乳化。乳化过程中,油相和水相的添加方法(油相加入水相或水相加入油相)、添加的速度、搅拌条件、乳化温度和时间、乳化器的结构和种类等对乳化体粒子的形状及其分布状态都有很大影响。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因不同的乳化体系而异。含有水溶性聚合物的体系、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应加以严格控制,以免过度剪切,破坏,聚合物的结构,造成不可逆的变化,改变体系的流变性质。如配方中含有维生素或热敏的添加剂,则在乳化后较低温下加入,以确保其活性,但应注意其溶解性能。

乳化后,乳化体系要冷却到接近室温。卸料温度取决于乳化体系的软化温度,一般应使其借助自身的重力,能从乳化锅内流出为宜。当然也可用泵抽出或用加压空气压出。冷却方式一般是将冷却水通人乳化锅的夹套内,边搅拌,边冷却。冷却速度,冷却时的剪切应力,终点温度等对乳化剂体系的粒子大小和分布都有影响,必须根据不同乳化体系,选择最优条件。特别是从实验室小试转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尤为重要。

(二)乳化剂的加入方法

(1)乳化剂溶于水中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乳化剂直接溶解于水中,然后在激烈搅拌作用下慢慢地把 油加入水中,制成油/水型乳化体。(2)乳化剂溶于油中的方法

将乳化剂溶于油相(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时,一般用这种方法),有2种方法可得到乳化体。

①将乳化剂和油脂的混合物直接加入水中形成为油/水型乳化体。

②将乳化剂溶于油中,将水相加入油脂混合物中,开始时形成为水/油型乳化体,当加入多量的水后,粘度突然下降,转相变型为油/水型乳化体。(3)乳化剂分别溶解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水溶性乳化剂溶于水中,油溶性乳化剂溶于油中,再把水相加人油相中,开始形成水/油型乳化体,当加人多量的水后,粘度突然下降,转相变型为油/水型乳化体。如果做成W/O型乳化体,先将油相加入水相生成O/W型乳化体,再经转相生成W/O型乳化体。(4)初生皂法

用皂类稳定的O/W型或W/O型乳化体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制备。将脂肪酸类溶于油中,碱类溶于水中,加热后混合并搅拌,2相接触在界面上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肥皂,起乳化作用。这种方法能得到稳定的乳化体。例如硬脂酸钾皂制成的雪花膏,硬脂酸胺皂制成的膏霜、奶液等。(5)交替加液的方法

在空的容器里先放人乳化剂,然后边搅拌边少量交替加入油相和水相。这种方法对于乳化植物油脂是比较适宜的,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较多,在化妆品生产中此法很少应用。

(三)转相的方法

(1)增加外相的转相法 当需制备一个O/W型的乳化体时,可以将水相慢慢加入油相中,开始时由于水相量少,体系容易形成W/O型乳液。随着水相的不断加入,使得油相无法将这许多水相包住,只能发生转相,形成O/W型乳化体。(2)降低温度的转相法

对于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稳定的O/W型乳液,在某一温度点,内相和外相将互相转化,变型成为W/O乳液,这一温度叫做转相温度。由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浊点的特性,在高于浊点温度时,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导致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下降,即亲水力变弱,从而形成W/O型乳液;当温度低于浊点时,亲水力又恢复,从而形成O/W型乳液。利用这一点可完成转相。一般选择浊点在50-60℃左右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将其加入油相中,然后和水相在80℃左右混合,这时形成W/O型乳液。随着搅拌的进行乳化体系降温,当温度降至浊点以下不进行强烈的搅拌,乳化粒子也很容易变小。(3)初生皂法

用皂类稳定的O/W型或W/O型乳化体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制备。将脂肪酸类溶于油中,碱类溶于水中,加热后混合并搅拌,2相接触在界面上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肥皂,起乳化作用。这种方法能得到稳定的乳化体。例如硬脂酸钾皂制成的雪花膏,硬脂酸胺皂制成的膏霜、奶液等。(4)交替加液的方法

在空的容器里先放人乳化剂,然后边搅拌边少量交替加入油相和水相。这种方法对于乳化植物油脂是比较适宜的,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较多,在化妆晶生产中此法很少应用。(三)转相的方法

(1)增加外相的转相法

当需制备一个O/W型的乳化体时,可以将水相慢慢加入油相中,开始时由于水相量少,体系容易形成W/O型乳液。随着水相的不断加入,使得油相无法将这许多水相包住,只能发生转相,形成O/W型乳化体。

(2)降低温度的转相法

对于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稳定的O/W型乳液,在某一温度点,内相和外相将互相转化,变型成为W/O乳液,这一温度叫做转相温度。由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浊点的特性,在高于浊点温度时,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导致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下降,即亲水力变弱,从而形成W/O型乳液;当温度低于浊点时,亲水力又恢复,从而形成为O/W型乳液。利用这一点可完成转相。

(3)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转相法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体系中,如加入少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将极大提 高乳化体系的浊点。利用这一点可以将浊点在50-60℃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油相中,然后和水相在8013左右混合,这时易形成W/O型的乳液,如此时加入少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加强搅拌,体系将发生转相变成O/W型乳液。

(四)低能乳化法

在通常制造化妆品乳化体的过程中,先要将油相、水相分别加热至75~95℃,然后混合搅拌、冷却,而且冷却水带走的热量是不加利用的,因此在制造乳化体的过程中,能量的消耗是较大的。如果采用低能乳化,大约可节约50%的热能。低能乳化法在间歇操作中一般分为2步进行:

第1步先将部分的水相(B相)和油相分别加热到所需温度,将水相加入油相中,进行均质乳化搅拌,开始乳化体是W/O型,随着B相水的继续加入,变型成为O/W型乳化体,称为浓缩乳化体。

第2步再加入剩余的一部分未经加热而经过紫外线灭菌的去离子水(A相)进行稀释,因为浓缩乳化体的外相是水,所以乳化体的稀释能够顺利完成,此过程中,乳化体的温度下降很快,当A相加完之后,乳化体的温度能下降到50~60C。

(五)搅拌条件

乳化时搅拌愈强烈,乳化剂用量可以愈低。但乳化体颗粒大小与搅拌强度和乳化剂用量均有关系。过分的强烈搅拌对降低颗粒大小并不一定有效,而且易将空气混人。在采用中等搅拌强度时,运用转相办法可以得到细的颗粒,采用桨式或旋桨式搅拌时,应注意不使空气搅人乳化体中。一般情况是,在开始乳化时采用较高速搅拌对乳化有利,在乳化结束而进入冷却阶段后,则以中等速度或慢速搅拌有利,这样可减少混入气泡。如果是膏状产品,则搅拌到固化温度止。如果是液状产品,则一直搅拌至室温。

(六)混合速度

分散相加人的速度和机械搅拌的快慢对乳化效果十分重要,可以形成内相完全分散的良好乳化体系,也可形成乳化不好的混合乳化体系,后者主要是内相加得太快和搅拌效力差所造成。乳化操作的条件影响乳化体的稠度、粘度和乳化稳定性。研究表明,在制备O/W型乳化体时,最好的方法是在激烈的持续搅拌下将水相加入油相中,且高温混合较低温混合好。

在制备W/O型乳化体时,建议在不断搅拌下,将水相慢慢地加到油相中去,可制得内相粒子均匀、稳定性和光泽性好的乳化体。对内相浓·度较高的乳化体系,内相加入的流速应该比内相浓度较低的乳化体系为慢。采用高效的乳化设备较搅拌差的设备在乳化时流速可以快一些。(七)温度控制

制备乳化体时,除了控制搅拌条件外,还要控制温度,包括乳化时与乳化后的温度。

由于温度对乳化剂溶解性和固态油、脂、蜡的熔化等的影响,乳化时温度控制对乳化效果的影响很大。如果温度太低,乳化剂溶解度低,且固态油、脂、蜡未熔化,乳化效果差;温度太高,加热时间长,冷却时间也长,浪费能源,加长生产周期。一般常使油相温度控制高于其熔点10-15℃,而水相温度则稍高于油相温度。通常膏霜类在75~95℃条件下进行乳化。

以上是乳化护肤品的大致生产过程。

完美肌肤是每位女士的追求,如何做到真正的皮肤光滑,水分充 足。选用合适自己乳化护肤品可以让你更加美丽,看起来更年轻,与此同时自信也会倍增。

三、谢辞

在八周的化妆品工艺的学习中,我不再会自我感觉皮肤完美而忽视对自己肌肤的保养,现在我能自动少吃或者不吃会伤害皮肤的食物。好的皮肤会向大家展示你光鲜的一面,在增强自信的同时让你一天都过得舒爽。感谢王老师细心的讲解,同时那些视频也教会了我如何让自己变得好看,如何去自制化妆品,如何去打扮自己。在此,我再次感谢您让我学到了这么多美化肌肤的方法!

四、参考文献

张素霞

《芦荟凝胶原汁制备工艺的研究》

Ara Der Marderosian,金怀荣 《生物学研究与化妆品配方概论》 章苏宁 《化妆品工艺学》

裘炳毅 《化妆品化学与工艺技术大全》 吴可克 《功能性化妆品》 金其璋 《香料香精化妆品》

第四篇:政治学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讲稿与参考书)

政治学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34学时)

一、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三、主要内容

第一讲

刘胜湘: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第1次课)

第二讲

孔凡义:定量分析与回归分析(第2—3次课)

第三讲

刘建华:案例研究(第4—5次课)

第四讲

张荆红:比较研究方法(第6—7次课)

第五讲

刘新华:公共选择研究方法(第8—9次课)

第六讲

李格琴:社会学研究方法(第10—11课)

四、参考书目:

1.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W.菲利普斯·夏夫利:《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新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诺曼·K·邓津:《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风笑天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诺曼·K·邓津:《定性研究:策略与艺术》,风笑天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诺曼·K·邓津:《定性研究: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风笑天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诺曼·K·邓津:《定性研究:解释、评估与描述的艺术及定性研究的未来》,风笑天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约翰·W·克雷斯威尔:《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崔延强主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9.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10.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11.林聚仁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周方银:《国际问题数量化分析》,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13.孙建军等:《定量分析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年版。14.阎学通等:《国际关系研究适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5.胡宗山:《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16.李少军:《国际关系研究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陈振明主编:《政治学——概念、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18.斯坦因·U.拉尔森主编:《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任晓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9.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20.张铭、严强主编:《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1.叶娟丽著:《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2.严辰松著:《定量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3.阎学通主编:《国际政治科学》(季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创刊。

24.秦亚青:《权力、制、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5.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金本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6.郭树勇:《大国成长的逻辑——西方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方长平:《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28.孙小礼:《科学方法论的一个研究提纲》,《哲学研究》2001年第2期,第67页。29.陈永国、胡伟:《政治学状况及其方法论前沿》,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30.叶娟丽:《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情结—兼论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起因》,《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第五篇:焊接方法及工艺要点

6.焊接方法及工艺

6.1 焊条电弧焊 6.1.1 填充材料

知识点:焊条选择原则

重点内容:①碳钢与低合金钢:等强原则,即选用熔敷金属强度级别与母材相同或相近的焊条,同时综合考虑焊缝的塑性,韧性。异种钢焊接按强度等级较低的钢种选择焊条。焊接性能差,工作条件苛刻时,应选碱性焊条。

②不锈钢:等成分原则,即选用熔敷金属化学成分与母材相同或相近的焊条,同时含碳量不应高于母材。焊接抗裂性较差的马氏体不锈钢或单纯奥氏体不锈钢时,应选用碱性不锈钢焊条。焊接异种钢通常采用高于合金成分较高一侧的高含量焊条。

③耐热钢:按等成分和相近力学性能原则,同时考虑接头的等强原则。异种钢焊接按合金元素含量级别较低的选择焊条。若有热处理的按级别高的选择。6.1.2 焊条电弧焊操作技术

知识点1:板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形。

重点内容:①平焊:焊条常选φ3.2,焊接电流100-110A,焊条与焊接方向夹角30°-50°,与两侧工件夹角为90°,引弧从间隙小一端定位焊处引弧,更换焊条或停焊时,焊条下压使熔孔稍大些,收弧过渡两滴金属,供背面焊缝饱满。收弧处理不当,易产生弧坑,其危害:①减少焊缝局部面积而削弱强度;②引起应力集中;③弧坑处含氢量较高,易产生裂纹。防止弧坑:应进行收弧处理,保证焊缝的连续外形,维持正常的熔池温度,逐渐填满弧坑后熄弧。填充层、盖面层焊接,在离焊缝端头10mm左右引弧,压低电弧施焊,作锯齿形横向运条,在坡口两侧稍作停留,保持坡口两侧温度均衡,且能填满金属防止咬边。②横焊:焊条与焊接方向夹角75°~80°,焊条与下面母材夹角也为75°~80°,焊条应选小直径和较小的电流,以短路过渡形式进行焊接。由于焊条的倾斜以及上下坡口角度影响,造成上下坡口的受热不均匀。上坡口受热较好,下坡口受热较差。同时金属因受重力作用下坠,极易造成下坡口熔合不良,甚至冷接。因此应先击穿小坡口面,使下坡口面击穿熔孔在前,上坡口面击穿熔孔在后。当熔渣超前时,要采用拔渣运条法。

③立焊:焊条向下倾斜60°-80°与两边成90°,采用小直径焊条,电流比平焊小10-15%,短弧操作,常采用挑弧焊接来控制熔池温度。合理的运条方式也是保证立焊质量的手段,常用锯齿形,月牙形法。更换焊条要快,采用热接法。

④仰焊:焊接时一定要注意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焊接点不要处于人的正上方,应为上方偏前,且焊缝偏向操作人员的右侧,焊条夹角与立焊相同,采用小直径焊条,小电流焊接,短弧焊接,当熔池温度过高时,可以将电弧稍稍抬起,使熔池温度降低,起头和接头在预热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熔渣和金属液在一起和熔渣越前现象,这时应将焊条与上板的夹角减小,以增大电弧吹力,千万不能灭弧。

知识点2:管板焊接操作技术

重点内容:①非熔透式管板焊接(原称插入式)

通常焊二层。第一层用φ2.5mm的焊条进行定位焊,然后在定位焊缝的对面起焊,电流为50-100A,焊条与平板夹角40°~50°,盖面层用直径φ3.2mm的焊条,焊条与平板夹角50°~60°,焊条采用月牙形摆动,以保证焊脚尺寸,要注意的是不应用大直径的焊条焊一层。角接头往往承受内压,一层焊完往往内部存在缺陷,工作时会发生渗气,渗水,渗油。

②全熔透式管板(原称骑座式)水平固定焊接。打底焊可以采用连弧焊,也可以采用灭弧焊。但必须用左右两个半圈进行焊接。一般用钟点法标记,右半圈焊接时,在时钟4时处到6时处之间引弧。在6时至7时处的焊缝尽量薄一些以利于左半圈连接平整。在6时~5时处近似仰焊,焊条尽量往上顶,防焊瘤,在5时~2时处近似立焊,焊条向工件内面送相对浅一些,2~12时处近似平焊,焊条端部偏向底板一侧,并作短弧运条。左半圈焊接时,先将左半圈的焊缝始末处的焊道清理干净,在8点处引弧快速到6点处预热,压低电弧施焊,右半圈除了方向不同,其它与左半圈相同,更换焊条要快。填充焊与打底基本相同,只是运条摆动稍大一点,盖面焊只是焊条摆动到管与板侧时要稍作停留,且在板侧停留时间长一些,以防咬边,注意在12点处收弧,一般做几次挑弧运作,将熔池填满收弧。

知识点3:管对接操作技术

重点内容:管对接垂直固定焊接

打底焊时,焊条与下母材成70°~80°,与焊接方向的切线成60°~75°。打底焊的接头尽量采用热接法,焊接封闭接头前,先将始焊端处理成缓坡形,然后再焊,当焊到缓坡的前沿时,电弧压低向坡口根部送进,然后焊过缓坡与正式焊缝重叠10mm灭弧。盖面焊一般上下两道,先焊下面一道,后焊上面一道。焊前要清理好打底焊时的熔渣,焊下面焊道时,电弧对准打底焊道的下沿,稍加横向摆动,使熔池下沿超出坡口下棱边,并使熔化金属覆盖在打底焊道的一半以上。焊上面焊道时,要对准打底焊道的上沿,保证覆盖下面焊道的一半左右,使熔池上沿略超出上坡口。6.2 埋弧焊 6.2.1 埋弧焊工艺

知识点1:埋弧焊焊接材料

重点内容:①焊丝焊剂的选配原则

应根据母材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坡口形式、板厚、工艺条件、结构尺寸等选定。焊接低碳钢和低合金钢一般选用H08A、H08MnA,配高锰高硅型焊剂,也可以选H08MnA、H10Mn的焊丝,配低锰无锰焊剂,低合金高强钢焊丝,配中锰中硅焊剂,也可以选烧结剂。焊接不锈钢应选择与母材成分相近的焊丝,配焊剂时,耐热钢、低温钢、耐蚀钢选用碱性的中低硅型焊剂,其它选用碱性较高的熔炼焊剂,以降低合金元素的烧损及渗透较多的合金元素。低碳钢或低合金钢与不锈钢焊接都采用高铬镍焊丝。

②焊丝焊剂的准备

焊丝的主要作用是填充金属,也向焊缝过渡合金元素参与冶金反应。焊丝应按标准检查、验收和复验方可使用。焊剂使用前要烘干,酸性焊剂150℃-200℃×2h,碱性焊剂烘干200℃-350℃×2h,烧结剂300℃-400℃×2h,焊剂的颗粒度越大,电流也可大一些。①当焊剂颗粒度一定时,如果增大电流,会使电弧不稳,焊缝表面及边缘凹凸不平。②焊剂堆积过厚,电弧受焊剂层的压迫使焊缝变粗糙出现压痕,影响气体送出。③堆积不足时,焊缝区覆盖不严,漏光飞溅,焊缝成形不良。④焊剂粒度不一致,甚至出现块状,产生成形不规则。这就是为什么焊缝表面高低不平,宽窄不一,产生气孔的原因。

知识点2:焊缝形状系数

重要内容:焊缝宽度与焊缝熔深度之比,称为焊缝成形系数。成形系数值小表明焊缝深而窄,内部易产生气孔、夹渣。同时熔池结晶时的柱状晶从焊缝两侧向中心生长,低熔点杂质不易浮出而集聚在结晶交界面上形成脆弱结合面,在焊焊应力作用下产生结晶裂纹。因此焊缝形状系数推荐1.3-2之间。

知识点3:焊接参数对焊缝形状尺寸的影响

重要内容:①焊接电流增大时,电弧对熔池金属排出作用增强,熔池深度增加,由于电弧的电磁收缩效应增强,使电弧游动减弱,故对焊缝宽度影响不大。随着电流增加,熔深增加,焊缝熔化量增大,而焊缝宽度不变时就会影响熔池中气体和夹杂物的浮出产生缺陷。②电弧电压是根据焊接电流确定,波动范围有限,影响相对较小。但电弧电压过高,对焊缝易形成“蘑菇”形,内部易产生缺陷,电弧电压降低,焊缝宽度减小,变得高而窄。焊接速度增大,焊缝熔宽明显减小,熔深略有增加,若速度增加到40m/h以上时,线能量显著减小,会引起未焊透,未熔合,咬边及成形不良等缺陷。若过低易形成易裂的蘑菇形焊缝。③焊丝伸曲长度、焊丝伸曲长度增加、焊丝熔化速度增加,结果使熔深减小,焊缝余高增大。6.2.2埋弧焊技术 知识点1:焊前准备

重要内容:一般板厚小于14可不开坡口,14-22可开V形坡口,板厚22可开双面V形坡口。坡口表面不得有氧化皮、锈蚀油脂、水分等。装配防止错边、间隙不当。定位焊应焊在第一层焊缝背面,长度30mm以上。焊丝要对中,偏离中心线易造成未焊透,若是接头板厚不对等时,可适当向厚板侧偏移,为保证焊缝与母材侧壁的良好熔合,焊丝距母材侧壁距离约等于焊丝直径,纵缝两端要加引弧板和熄弧板。

知识点2:对接直缝两面焊

重要内容:板厚大于16mm时开Y形坡口,钝边6~8mm,正面焊接熔透板厚的40%~50%,反面熔透板厚60%-70%,如板厚20mm选焊丝直径φ5mm,正面焊接电流850~900,电弧电压36~38,焊速42cm/min,反面焊接电流900~1000,电弧电压38~40,焊速40cm/min,在无法使用衬垫进行埋弧焊时,可采用手工焊封底,应保证封底厚度大于6mm。

知识点3:对接环缝焊接

重要内容:圆筒体环焊缝常采用非对称坡口形式,一般内坡口小外坡口大,将主要工作量放在外环缝上,内环缝主要起封底作用。内环缝焊丝偏离中心线呈上坡口,外环缝焊车处于筒体顶部,焊丝偏离圆筒中心线呈下坡口焊。要注意焊丝偏移量与筒体直径焊接速度、焊接电流大小的关系,如φ1500~2000筒体偏移量在35,过小焊缝余高过大,偏移量过大则焊缝可能不饱满,甚至填不满。6.3手工钨极氩弧焊

知识点1 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参数

重要内容: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参数有:焊接电流、电弧电压、钨极直径、氩气流量、喷嘴直径、焊丝直径、焊接速度等。①焊接电流

根据工件厚度、材质、接头形式、焊接位置等因素选择。焊接电流过大,容易引起烧穿或焊缝下陷、咬边等缺陷,还引起钨极烧损并产生夹钨,电流过小,电弧燃烧不稳定。电流种类与极性,低碳钢和低合金钢、不锈钢均直流正极。

②电弧电压

电弧电压决定于电弧长度,也与钨极尖端的角度有关,端部越尖,电压越高,电流也越大,影响气体保护效果,导致焊缝氧化、焊透不均等缺陷,因此在保证良好的视线下短弧操作。在焊接薄板和小电流时,可用小直径钨极,并将其磨成尖锐角约20°,这样电弧易引燃而且稳定,大电流时要求钨极末端磨成钝锥角(大于90°),这样电弧斑点稳定,弧柱的扩散减小加热集中,焊缝成形均匀。

③氩气流量和喷嘴直径

应考虑焊接电流、弧长、钨极伸出长度,焊接速度以及接头形式等因素。氩气流量过低,气体挺速差,排除周围空气的能力弱,保护效果不好,相反流量过大,容易变成紊流使空气卷入,降低保护效果。一般情况下电流101~150,喷嘴孔径4~9.5mm,氩气流量4-7L/min。

④钨极伸出长度

喷嘴与工作距离越大,气体保护效果越差,但太近会影响焊工视线,并容易使钨极与熔池接触产生夹钨,一般在8~12mm之间,同理钨极伸出长度一般为5~10mm。

知识点2 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 重要内容:

①氩气保护

要求氩气中的氧、氮、氢和水份少,氧和氮使焊缝金属氧化和氮化,使其变脆并烧损合金元素。不锈钢和耐热钢焊接直流正极性时,氩的纯度为99.7%。

②工艺因素

喷嘴至工件的距离越近,保护效果越可靠,并可提高抗外界气流扰动和侧向风的能力,焊接速度过快或无规则,干扰了保护气流,侧向风较大时,必须采取防风措施。

③焊前清理

a.严格清除焊丝和坡口及坡口表面20mm范围内油脂、水分、氧化膜;b.用钢丝轮或磨削、抛光将坡口及两侧的氧化膜、铁锈等清除;c.用汽油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清洗去油脂。

④焊丝的选择 打底焊多选用Φ2~Φ2.5焊丝,焊丝长度以500~1000mm为准,焊丝使用前需清理表面的油脂、锈蚀及氧化物,不锈钢最好用化学清洗。

⑤定位焊 焊接时应与正式焊接的焊丝和工艺相同,定位焊缝长度10~15mm,高度2~3mm,定位焊应保证焊透、无缺陷,两端应加工成斜坡形,以利接头。

知识点2 操作要领

主要内容:焊接时为了避免钨极烧损,甚至造成钨污染,通常采用非接触引弧,即高频震荡或高频脉冲引弧,为保证焊接质量,应加引弧板,以防止钨极从冷态突然升到高温,引起端部爆裂,飞溅落入熔池造成夹钨。焊接接头时,填放动作要轻、稳,不要扰乱氩气保护,焊丝可随焊枪同步稍作慢横向摆动,以增加焊缝宽度,切忌与钨极碰撞,否则造成使钨极污染,加速其烧损,并会引起夹钨。焊丝熔滴一般应在熔池底部(约1/3处)给送,而不能在钨极下方或电弧柱中滴入,否则容易碰撞钨极,还会影响焊缝成形。为了便于观察,钨极伸出喷嘴端2~3mm,钨极距熔池表面距离保持2~4mm,收弧时,当焊机配有电流自动衰减功能时,可采用电流衰减收弧法,按动电流衰减按钮焊接,电流逐渐减小,直至金属不熔化,该方法收弧无弧坑,无缩孔。若没有此装置,收弧时,焊接速度适当减慢,增加焊丝填充量,填充熔池随后将电弧移至坡口边缘上,快速熄灭,但要延迟送气3~5秒,保护高温熔池不被氧化。焊接接头形式及焊接符号

7.1 焊接接头形式和坡口 知识点1 焊接接头形式

主要内容:焊接接头形式有四种即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形接头、搭接接头。(1)对接接头

两焊件表面构成大于或等于135°,小于或等于180°夹角的接头,称为对接接头。连接对接接头的焊缝形式可以是对接焊缝,也可以是角焊缝或对接和角接的组合焊缝,但以对接焊缝居多。对接接头的坡口形式主要有Ⅰ形坡口、V形、U形X形(双面V形)坡口等。常见对接接头形式如下图。

对接接头从力学角度分析是比较理想的接头形式,它的受力状况较好,应力集中较小;能承受较大的静载荷或动载荷,接头效率高。是焊接结构和锅炉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应用最多的接头形式。为保证焊接质量,减少焊接变形和焊接材料的消耗,需要把焊件的对接边缘加工成各种形式的坡口。一般钢板厚度在6mm以下,可开Ⅰ形坡口(即不开坡口,但重要结构厚度3mm时,就应开坡口);厚度6~26mm时,采用Ⅴ形或Y形(带钝边Ⅴ形)坡口;厚度12~60mm时,采用X形(双面Ⅴ形)坡口或双面Y形坡口,它可比单面V形或Y形坡口减少填充金属量近一半左右,焊后变形也较小。U形或双面U形坡口的填充金属量更少,焊后变形更小,但加工困难。

T形接头

一焊件之端面与另一焊件表面构成直角或近似直角的接头,为T形接头。连接T形接头的焊缝形式有角焊缝、对接焊缝和组合焊缝。坡口形式为单边V形、I形、K形、U形及带钝边J形坡口等。T形接头形式如下图。

T形接头由于焊缝向母材过渡较急剧,接头在外力作用下内部应力分布极不均匀,特别是角焊缝,其根部和过渡处都有很大的应力集中。因此这种接头承受荷载尤其是动荷载的能力较低。对于重要的T形接头必须开坡口并焊透,或采用深熔焊接,方可大大降低应力集中。

(3)角接接头

两焊件端部构成大于30°、小于135°夹角的接头,为角接接头。其焊缝形式有对接焊缝、角焊缝,坡口形式有I形、Y形、单边Y形及K形坡口(双面单边V形坡口)。角接接头如下所示。

(4)搭接接头

搭接接头是指两焊件部分重叠在一起所构成的接头,如下图所示。其焊缝形式有角焊缝、塞焊缝,坡口形式有I形坡口、塞焊坡口。这种接头的强度较低,尤其是疲劳强度,只用于不重要的结构。不开坡口的搭接接头一般用于厚12mm以下钢板,其重叠部分长度由设计决定(通常L>2(δ1+δ2)。当重叠钢板面积较大时,为保证强度可分别选用圆形内塞焊或长孔内角焊的形式。塞焊点间距和长度L可由设计确定。

知识点2 焊接坡口

主要内容:1坡口的选择

为了满足焊接工艺的需要,并保证接头的质量,焊件需用机械、火焰或电弧等方法加工出坡口,及开坡口。坡口的形式主要取决于焊接方法、焊接位置、工件的厚度、熔透要求及经济合理性等因素。选择坡口应注意如下问题:

焊接材料的消耗量;可焊到性;坡口加工条件;焊接变形等。

同厚度的工件,采用双面V形或Y形坡口比V形或Y形坡口可节省较多的焊接材料,电能和工时。选择适当的坡口形式,配合合理的工艺,还可有效地减小焊接变形。

焊条电弧焊为了保证焊透,通常板厚大于6mm开坡口,开V形坡口常带钝边,钝边的作用就是为了防止烧穿。

2坡口的加工

坡口的加工方法可根据工件尺寸、形状及加工条件选择,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剪边 I形坡口可在剪板机上剪切加工,然后用刨边机进行细加工。刨边 用刨床或刨边机加工坡口,有时也可采用铣削加工。车削 用车床或车管机加工坡口,适于加工管子的坡口。

热切割 用气体火焰或等离子弧手工切割或自动切割机加工坡口。可切割出V形或Y形、双面Y形坡口,如球罐的球壳板坡口加工。

碳弧气刨 主要用于清理焊根时的开坡口,效率较高,但劳动条件较差。铲削或磨削 用手工或风动工具铲削或使用砂轮机(或角向磨光机)磨削加工坡口,此法效率较低。多用于缺陷返修时的开坡口。

坡口的加工质量,如平整度、直线度及尺寸均匀性等对于焊缝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焊接接头性能

8.1 焊接时的冶金反应

知识点1 焊接过程的冶金反应

重点内容 :焊条的熔点约1200℃,在加热到100℃水开蒸发,200~400℃结晶水汽蒸发,温度再上升,药皮中的有机物分解燃烧,生成CO、CO2、H2等气体,药皮中的高价氧化物和盐也发生分解析出CO2、O2气体。这些气体与熔化金属发生作用,焊条的熔滴平均温度1800~2400℃之间,这一阶段,气体的分解和熔解,金属的蒸发,金属及其合金的氧化和还原,焊缝金属过渡等反应,随着金属的凝固和气体析出,熔渣浮出完成焊接过程。

知识点2 N、H、O对金属的作用

重点内容 :N与Fe、Ti、Mn、Si、Cr既溶解又形成稳定的氮化物,N在Fe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200℃达到最大值,当液态铁凝固时,过饱和的氮以气泡形式向外逸出,当熔池金属结晶速度超过气泡速度就会形成气孔,与此同时N以过饱和的形式存在于固溶体中,还有部分以针状物析出分布于晶界和晶内,使焊缝的强度和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N还是促使焊缝金属时效脆化的元素。焊缝中N处于不稳定状态,随着时间延长,过饱和的氮将逐渐析出,形成稳定针状物,使焊缝塑性、韧性进一步下降,硬度升高。H在300~700℃时容易被液态金属吸收,一部分在熔池凝固过程中逸出,有相当多的H来不及逸出而残留在焊缝中。氢导致金属变脆,导致钢塑性显著下降,还有一部分N形成气孔在焊缝中。氧在焊缝中同样使塑性、韧性明显下降。焊接区O的来源,主要是大气和焊条药皮,焊剂及焊丝表面上的铁锈和水分等。

知识点3 焊缝的硫与磷

重点内容 硫通常以FeS形式存在在液态铁中可无限互溶,而在室温仅为0.015%左右,因此熔池结晶时产生偏析,以低熔点共晶物的形式呈片状或链状分布于晶界,引起热脆性,甚至产生结晶裂纹,还会降低冲击韧性和耐腐蚀性。合金钢,尤其是高Ni合金钢焊接,硫与镍形成熔点更低的共晶体产生结晶裂纹倾向更大。磷在钢中以Fe2P和Fe3P形式存在,磷化铁常分布在晶界,减弱了晶粒间的结合力,它本身硬而脆,增加钢的冷脆性,使脆性转变温度升高,焊接奥氏体钢和低合金焊缝含磷高时,引起结晶裂纹。8.2 焊缝的性能

焊件经焊接后所形成的结合部分称焊缝。知识点1 焊接熔池结晶特征

重点内容 焊接时,熔池从高温到常温经过二次组织转变,即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另一次是高温焊缝冷却到室温时,发生组织转变,宏观观察焊缝金属断面发现,焊缝的晶体形态主要是柱状晶和少量等轴晶,如用显微镜进行微观分析,焊接熔池结晶组织有几种:脆状晶,脆状树枝晶,树枝晶,等轴晶。粗大的柱状晶不仅降低焊缝的强度,而且降低塑性、韧性。树枝晶比脆状晶产生的裂纹倾向大,而粗大的树枝晶比细小的树枝晶裂纹倾向还大。焊缝中的化学成分是不均匀的,这主要是因为熔池结晶时,冷却速度很快,已凝固的化学成分来不及扩散,造成合金元素分布不均匀。熔合区是焊接接头中的一个薄弱地带,该区存在严重的化学成分不均匀,同时存在物理不均匀性,异种金属焊接时更为突出。

知识点2 焊缝金属的固态相变

重要内容 ①低碳钢焊缝组织 主要是铁素体与少量珠光体,相同化学成分的焊缝金属冷却速度越大,珠光体含量越多,组织细化,硬度越高。

②低合金钢焊缝组织 主要是铁素体、珠光体外,还有贝氏体、马氏体,其中片状马氏体硬度很高,而且很脆。8.3 热影响区的性能

知识点1 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

热影响区是焊接过程中,材料因受热而发生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区域。重要内容①热影响区加热温度高约1350℃,加热速度快,高温停留时间短,焊条电弧焊约4-20S,埋弧焊30~100S,自然条件冷却,局部加热等特点,因此不同点经历不同的热循环,得到不同组织。

②低碳钢及不易淬火的低合金钢的热影响区组织 ⑴熔合区介于焊缝中间,组织有较大不均匀性,⑵过热区在1100℃以上到固相线以下,金属处于过热状态,奥氏体晶粒发生严重长大,冷却后点到粗大组织,该区的韧性很低,刚性较大的结构常产生脆化或裂纹。⑶正火区,该区域发生重结晶,铁素体和珠光体全体转为奥氏体,然后冷却到常温,变到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其塑性、韧性都比较高,⑷不完全重结晶区,只有一部分发生相变重结晶,故性能有所下降。

知识点2 热影响区的性能

重要内容 热影响区硬化了,主要是在熔合区,主要表现有粗晶脆化、析出脆化、组织脆化、热应变时效脆化、氢脆化和石墨脆化。这种脆化导致脆性转变温度提高、韧性下降。热影响区的强度塑性也是不均匀的,粗晶区硬度、强度高于母材,塑性低于母材,因此热影响区的熔合区和过热区的金属晶粒严重长大,导致该区塑性韧性严重下降,成为焊接接头的薄弱环节。8.4影响焊接接头性能的因素及其控制 知识点1 焊接材料的影响

重要内容 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向熔池中加入细化晶粒的合金元素,如Mo,V、Ti、Nb等进行变质处理。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向焊缝加Mn、Si,一方面充分脱氧,还可固溶强化提高焊缝强度,耐热钢、不锈钢选择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与母材基本一致。

知识点2 线能量和焊接参数的影响

重要内容 焊接线能量直接影响焊热循环,线能量的确定,主要却决于过热区的脆化和冷裂两个因素。焊接含碳量低的热轧钢及含碳量偏下限的16Mn钢,由它的淬硬倾向较小,采用小线能量的冷裂倾向不太大。对焊接强度级别在392~441Mpa的15MnV钢时,为避免沉淀相溶入及晶粒长大二引起脆化,线能量的选择应偏小些。对含碳量和合金元素高的490Mpa级正火钢18MnMoNb钢时, 淬硬倾向增大,线能量减小时的过热区的冲击韧性反而降低,易导致延迟裂纹,故线能量应偏大些。在焊接速度一定时,焊接电流较小时,易变到脆状晶。电流增大时,变到脆状树枝晶,电流继续增大,会得到粗大的脆状树枝晶组织,直接影响焊缝性能。

知识点3 焊后热处理的影响

重要内容 焊后热处理是改善焊接接头的有效工艺措施,尤其有益于提高热影响区的塑性和韧性。焊后热处理的主要作用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提高抗腐蚀能力,淬火区的回火软化,消除焊缝中的氢,防止产生延迟裂纹,提高冲击韧性、强度和蠕变强度,提高结构尺寸的稳定性。特种设备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知识点1 低碳钢焊接

重要内容 锅炉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常用的低碳钢有Q235A、Q235B、20#、20R。这些材料焊接性良好。焊条电弧焊时,当板厚增大,刚性增大,焊缝裂纹倾向也增大,因此宜采用碱性焊条,埋弧焊可用H08A配合高锰高硅低氟焊剂HJ430。

知识点2 低合金高强钢焊接

重要内容 ①锅炉压力容器低合金高强钢有16Mn、16MnR、Q345R、16MnHP、15MnVR此类钢的强度级别在294~392Mpa区间多为热轧钢,只有当板厚>25mm时为正火钢,正火后的强度略有下降,但塑性韧性有所提高,且降低了脆性转变温度。对于强度级别较高15MnVR、18MnMoNbR的高强钢,由于加入了合金元素,增加了材料淬硬倾向,有些元素还形成了低熔点化合物,使焊缝出现各种不利的组织。在扩散氢及热应变循环的共同作用下,还会产生裂纹或引起粗晶脆化。

②低合金高强钢焊接的主要问题有热裂纹、冷裂纹、再热裂纹,其中冷裂纹是重中之重,从材料本身考虑,淬硬组织是引起冷裂纹的决定因素。随着钢的强度级别提高,合金元素的增加,其淬硬倾向逐渐增大。在冷却速度较大时,热影响区会出现贝氏体和大量马氏体,尤其是粗大的孪晶马氏体,其缺口敏感性增加,严重脆化,在焊接应力下产生冷裂纹。此外还会由于扩散氢的富集在淬硬脆化区引起显微裂纹。裂纹尖端形成三向应力区,并再行诱导氢扩散富集,使裂纹扩展为宏观裂纹即延迟裂纹。因此低合金高强钢焊接,应根据母材碳及合金元素含量、板厚、接头形式、结构特点,合理选择线能量,采用碱性低氢型焊条和碱度较高的焊剂,且焊材严格烘干。根据环境温度,拘束条件确定预热温度,厚度超过一定范围要采取焊后热处理,以降低热影响区硬度,提高塑性、韧性、消除应力和扩散氢的影响。

③15MnVNR钢的焊接 此钢淬硬倾向并不严重,焊接接头的硬度不超过350HV,热影响区不会发生回火软化,过热区稍有脆化,随着线能量的增大,其冲击韧性逐渐下降,因此采用较小的线能量。当板厚大于25mm时,应预热150℃以上。焊条电弧焊选用J607,也可选用J557Mo,埋弧焊选用H08MnMoA焊丝,配合HJ350。

知识点3 珠光体耐热钢的焊接

重要内容 珠光体耐热钢常用钢号有12CrMo、15CrMo、12Cr1MoV等,此类钢有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热强性。12CrMo钢含碳量较低,焊接性较好,厚度大于10mm时应预热150℃以上,焊条电弧焊时应选R207。埋弧焊选H08CrMoA焊丝,配合HJ350。

知识点4 不锈钢的焊接

重要内容 常用的不锈钢有0Cr19Ni9、0Cr13、Cr17等。奥氏体不锈钢焊接主要问题是: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开裂、焊缝热裂纹、液化裂纹、接头的脆化等。焊接前后,钢材表面应进行酸性和钝化处理,焊前尽量用等离子切割,封头成形如用热压,应进行耐腐蚀性变化检验。奥氏体钢的热导率小,线膨胀系数大,焊接变形也较大,焊接时应选择能量集中的焊接方法并采用较小的线能量,进行快速焊接。马氏体不锈钢焊接的主要问题是冷裂纹和脆化的问题,拘束度越大,越容易引起冷裂纹。焊接时应采取预热措施,预热温度150~400℃,焊后还应进行热处理,以获取符合要求的综合力学性能。焊接变形及其控制

知识点1 焊接变形的种类 重要内容 有焊接变形就产生焊接应力,即焊接构件由焊接产生的内应力。焊接变形有纵向收缩变形、横向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波浪变形、错边变形、扭曲变形。

知识点2 影响焊接变形的因素

重要内容 焊接位置不对称时易引起弯曲变形,焊接接头重心与焊缝截面重心不重合易引起角变形。结构刚性,结构截面积越大则拉伸变形越小。装配,焊接顺序,一般对称布置焊缝,最好由偶数的焊工对称同时焊接,这样可以使变形相互抵消。焊接线能量越大,产生的热塑性变形也越大,变形也增加。焊缝尺寸越大,变形越大,单面坡口比双面坡口变形大。1m以上的焊缝,直通焊变形量大,从中心向两端焊和逐段退焊可减小变形,从中心向两端退焊变形最小。

知识点3 防止变形的措施

重要内容 在设计上选择合理焊缝尺寸和坡口形式,合理安排焊缝位置。在工艺上,采取预留余量法,反变形法,选择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合理选择焊接方法和焊接参数,锤击法等。焊接缺陷

知识点1 焊接缺陷的分类

重要内容 裂纹分为微观裂纹、纵向裂纹、横向裂纹、放射裂纹、弧坑裂纹。孔穴包括气孔、球形气孔、均布气孔、局部密集气孔、链状气孔、条形气孔、长形气孔、表面气孔、缩孔、弧坑缩孔。固体夹杂,包括夹渣、焊剂和溶剂夹渣、氧化物夹杂、皱褶、金属夹杂等。未焊透(焊接时,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对接焊缝指焊缝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现象)和未熔合(未熔合产生原因:①线能量太小;②电弧偏吹;③气焊火焰坡口加热不均匀;④打底焊时电弧燃烧时间短)。形状缺陷包括咬边、缩沟、焊缝超高、凸度过大、下塌、局部下塌,焊缝形状不良、焊瘤、错边、角度偏差、下垂烧穿、未焊透、焊脚不对称、焊缝宽度不齐、根部收缩、焊缝接头不良。电弧擦伤、飞溅、钨飞溅、表面撕裂、磨痕、凿痕、打磨过量、定位缺陷等。

11.2 焊接缺陷形成及防止 知识点1 热裂纹

重要内容 热裂纹是焊接过程中,焊缝和热影响区金属冷却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产生的焊接裂纹。这种裂纹的特征是沿奥氏体晶界开裂,裂纹多贯穿于焊缝表面,裂纹宽度0.05~0.5mm,比冷裂纹大几十倍,热裂纹多产生于焊缝,也出现于热影响区。焊接低碳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都有可能产生热裂纹。

知识点2 冷裂纹

重要内容 冷裂纹是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Ms温度以下)时产生的焊接裂纹。冷裂纹的起源多发生在具有缺口效应的焊接热影响区,或者有物理化学不均匀的氢聚集地带。裂纹有时沿晶界扩展,也有时穿晶扩展。冷裂纹可以焊后立即出现,也有经过几小时,几天才出现。冷裂纹主要发生在高、中碳钢、低中合金高强钢的焊接热影响区。冷裂纹产生主要决定于钢种的淬硬倾向、氢的作用和焊接接头的应力状态。因此,高强钢焊接时,产生冷裂纹的机理在于钢种淬硬之后受氢的侵袭和诱发,使之脆化,在拘束应力的作用下产生了裂纹。防止冷裂纹的措施有:选用良好力学性能、抗裂性能,并含S、N、P等杂质少的材料,选用优质的低氢焊条,清理工作破口,焊丝表面铁锈,油脂和水分,适当加入Ti、Nb、V等合金元素,提高焊缝的塑性和韧性,采取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工艺,避免强力组装,防止错边、角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

知识点2 夹渣和气孔 重要内容 夹渣是焊接熔渣残留在焊缝中的缺陷。立焊和仰焊容易产生夹渣。夹渣产生的原因是:坡口角度或焊接电流过小,熔渣粘度大,操作不当使熔渣和熔化金属不能很好分离,焊条药皮整块脱落又未熔化,或者清渣不彻底等。焊接过程中,熔池金属中的气体在金属冷却以前未能来得及逸出而残留下来在焊缝金属内部和表面所形成的空穴称为气孔。气孔主要是H2和CO气孔,防止气孔的措施有焊条和焊剂按规定要求烘干,焊条焊皮无油无锈,选择含碳量低,脱氧能力强的焊条。认真清理坡口及两侧,去除氧化物、油脂、水分等,短弧操作,风速、雨雪环境应有防护措施等。

气孔产生的原因:①焊条和焊剂受潮;②焊芯或焊丝生锈,表面油水;③电流偏小,熔池存在时间短,不利于气孔逸出;④保护气体含水分。11.3 焊接缺陷的返修 知识点 焊接缺陷的返修

重要内容 锅炉压力容器及其重要结构的焊缝表面存在的裂纹、气孔、深度大于0.5mm的咬边,内部缺陷超过标准规定的缺陷,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等达不到要求的均应返修,按照新《容规》规定,焊缝的返修应由合格的焊工担任,返修工艺措施应经过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批同意,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返修操作的要领:①返修时在高拘束条件下进行的,容易产生金属晶粒粗大、硬化,降低接头性能,甚至引起裂纹,故力求一次合格;②因有经验的持证焊工操作;③清除缺陷时,每侧不应超过板厚的2/3;如此时还有缺陷,则应将该侧补焊后再从背面找缺陷,再补焊;④采用碳弧气刨应防止夹碳、粘渣、铜斑等缺陷,否则应磨掉,并消除渗碳层、氧化皮等;⑤返修部位表面,应修磨与原焊缝表面一致,圆滑过渡,以减少应力集中;⑥修补后应按原规定进行检测。焊接检验与质量管理 12.1 焊接检验 知识点1 外观检验

重要内容 外观检验时由肉眼或5~10倍放大镜检查焊缝表面质量,主要检查焊缝几何尺寸、咬边、弧坑、表面裂纹、错边量、角变形等缺陷。

在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焊缝表面不得存在裂纹、气孔、夹渣及弧坑等缺陷,并不得保留熔渣和飞溅物。

知识点2 无损检测

重要内容 常用无损检测的方法有射线检测(RT)、超声波检测(UT)、磁粉检测(MT)、渗透检测(PT)等。

知识点3 焊接接头的化学成分和性能鉴定

重要内容 ①化学成分分析 主要用于检查焊缝或堆焊层的化学成分,以分析和间接判断其性能;

②金相检验 主要用来检验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组织,晶粒度以及各类夹杂物、缺陷等,并可间接评定焊接工艺的正确性,及其接头的性能。常用金相宏观检验;

③力学性能试验 力学性能试验主要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疲劳试验等;

④耐压试验 分为气压试验与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是为检验焊缝的密封及结构整体强度,并检验结构在设计压力下安全运行的能力。水压试验检查无渗漏,无可见变形,试验过程中无异常响声为合格。12.2 质量管理

知识点 焊接质量控制

重要内容 ①焊工管理 焊接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焊工,应按《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试细则》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持证焊工只能承担考试合格范围内的焊接工作。焊工合格证有效期四年。焊工的日常管理包括培训、考试、建立焊工档案、进行业绩考核、登记质量事故等;

②焊接材料 焊材管理主要包括:焊材订货采购控制、焊材入库验收与复验、焊材一级库存保管,二级库的烘干、发放和回收等;

③焊接工艺评定与焊接作业指导书

④焊缝返修 对焊接检测出的超标缺陷,必须进行返修。返修应制定详细的返修方案,并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同意,返修应由有资格的技术熟练焊工担任,同一部位的返修不宜超过2次,并作焊接返修记录。

下载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论文(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论文(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翻译症病因及克服方法研究论文

    摘要:翻译的原则是“信、达、切”。但是有时候译出来的东西不自然、不流畅、生硬、晦涩、难懂、费解,甚至不知所云,这是翻译中一种常见通病,称为翻译症。笔者通过探讨翻译症的病......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论文

    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综述 摘要: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生活、学习、工作的物质基础。学生的体质健康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强盛兴衰,近年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

    论文研究方法(精选五篇)

    研究方法 因农产品流通研究涉及环节众多、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着手、综合探究, 单凭某一种理论视角无法洞察所有,所以本文采用了多学科相交叉的方法、应 用了新制度经济......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箱体夹具设计及工艺规程的研究

    文献综述 题目 箱体夹具设计及工艺规程的研究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机 设 0 7— 2 学号 院(系) 机 电 工 程 学 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 0 1 1 年 3 月 2 日 综述题目 专业班......

    动漫设计专业创新思维及设计方法研究

    动漫设计专业创新思维及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在我国,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在高校中,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各地的动漫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可见政府对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视......

    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

    民勤四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设计及评价方法以德树人,创新德育评价机制;贴近学生实际,充实德育评价内容;大胆探索,改进德育评价方式;拓展空间,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

    热喷涂方法分类及工艺原理简介

    热喷涂方法分类及工艺原理简介 一 热喷涂分类方法 作为新型的实用工程技术目前尚无标准的分类方法,一般按照热源的种类,喷涂材料的形态及涂层的功能来分。如按涂层的功能分为......

    论文单细胞蛋白的提取方法及发展方向研究

    ------------------------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学 院(系):专 业:学 生 姓 名:学 号:指 导 教 师:评 阅 教 师:完 成 日 期:e 0 【摘 要】本文简单概述了单细胞蛋白,及单细胞蛋白在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