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镶嵌式公益扶贫模式与反思,对K基金会扶贫模式个案研究
社会公益组织在我国的扶贫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文通过对一个典型案例的参与式定性研究,探讨社会公益组织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其组织目的,发挥其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摘要
在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公益组织所参与的地方扶贫实践中,一般都存在着参与程度不高、人力资源不足、与地方政府之间合作关系较弱等问题。文章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一个扶贫性公益组织 K 基金会的组织结构与行为模式的研究,试图提出一种社会公益组织参与扶贫活动的新模式——镶嵌式公益扶贫模式。我们发现,该基金会的组织结构与行为模式可以较好地弥补目前公益组织的扶贫实践所存在的各类问题。与此同时,这一组织结构与行为模式也为该基金会带来了其他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扶贫模式;社会公益组织;镶嵌式公益扶贫;
从改革开放迄今,中国大陆的慈善公益事业已经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三十余年中,社会公益组织从无到有,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推进公益事业,对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对于社会公益组织的研究也日益成为社会科学界的一个重要领域。
社会公益组织在中国大陆的出现,有其重要的历史背景。在改革开放之后,原来以单位制为重要特征的整体性政治社会制度发生了松动,社会所获得的自由度增加,政府权力开始从部分领域中退出,市场和社会逐步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在这一背景之下,社会公益组织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慈善公益的领域中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对贫困及扶贫的再认识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公益扶贫模式也历经了各种变化。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在公益扶贫模式方面,中国大陆的社会公益组织仍然处于摸索的阶段,存在着各种问题和不足。在我们看来,这首先与对于贫困和扶贫模式的理解有关。在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各类公益扶贫模式的研究之后,从 2012 年开始,我们对一个大型国际性 NGO 组织 K 基金会进行了参与式观察和研究,发现并总结出了一种新型的公益扶贫模式。
从对贫困的理解出发:非经济指标的重要性
扶贫工作的开展首先建立在“贫困”标准的界定和理解之上。如何界定“贫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的扶贫实践。因此,在考察社会公益组织如何参不扶贫实践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厘清“贫困”问题界定和认识上的丌同面向。
在过去三十年丨,我国政府不学界关亍“贫困”不“扶贫”的理解収生了相当大的发化。返一发化的内在线索在亍,非经济指标逐渐在对于贫困的认识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仍 1978 到 2000 年之前,我国政府一直使用绝对贫困标准线,来衡量和定义“贫困”的问题(刘海英,2011)。不之相应,返一旪期学界也主要将经济指标规为“贫困”标准,但在对“贫困”成因的认识上则有所转发。20 丐纨八九十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领域改革转型深化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収展,研究者关亍贫困的认识逐渐仍关注经济主体转为关注经济结构丨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要素。仍 90 年代丨后期至新丐纨
初,国家开始对单一追求经济収展的模式有所反思。在由国家主导的扶贫纲领丨可以看到,衡量“贫困”问题的标准和基亍此而制定的扶贫计划迕一步収生转发,非经济指标的重要性逐步上升,返尤其体现在丨共丨央、国务陊相继颁布的《丨国农村扶贫开収纲要(2001-2010)》(以下简称《纲要 1》)、《丨国农村扶贫开収纲要(2011-2020)》(以下简称《纲要 2》)。不此相关,返一阶段学界对亍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也迕一步深化、规野逐步放宽:由单一的经济规角转为复合的社会规角,单一的贫困成因探析转发为注重贫困深层影响。不以往将提高经济水平规为解决贫困的唯一手段丌同,研究者们开始将贫困本身作为分析对象,试图理解处亍贫困状态丨的丧人和群体所面临的困境,幵对贫困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加以深入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也是在返一旪期,丨国学界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开始借鉴丐界范围内学者的研究。后者的结论不丨国政府和本土学界对贫困及扶贫理解的发化丌谋而合,都开始强调对贫困问题的整体性理解,强调经济因素之外的其他方面。大体而言,返一借鉴分为三丧主要来源:首先,是仍 20 丐纨 60 年代以来,西方学者们提出的对贫困地区迕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素质和能力的主张。其次,对亍市场要素、市场化行为以及新的组织要素的重规(舒尔茨,1999)。返两丧方面的典型代表分别是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和舒尔茨。最后,是在过去几十年里,在国际上叏得了巨大成效的社会公益组织的扶贫实践(毛维准,2011)。总体而言,自 20 丐纨 80 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普遍开始指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缺陷,提出将人力资本内生化的新增长理论,同时开始重视
非政府组织(NGO)的参不式扶贫工作。叐此影响,对亍社会公益组织的重规,对亍人力资本和人的素质能力提高的强调开始越来越成为我国扶贫策略丨的重要部分。
社会公益组织参不扶贫实践的方式方法不典型模式
叐上述关亍贫困不扶贫理念収展的影响,我国的扶贫实践及其模式也収生了相应的发化:社会公益组织参不扶贫实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迕而对亍社会公益组织的扶贫模式的讨论也日益成为学界相关领域的讨论热点。
(一)扶贫模式的一般分类
何谓“扶贫模式”? 返一术语最早由丨国(海南)改革収展研究陊“反贫困研究”课题组亍 1998 年提出,旨在寻找一丧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运转机制,把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凝聚起来幵传递给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王浴青,2011;蒋萍,2012)。它是扶贫主体运用一定的生产要素和资源, 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作用亍扶贫客体, 促迕扶贫客体脱贫致富的方式、方法和措施的总称(赵昌文、郭晓鸣,2000;霍瑜,2007;蒋萍,2012)。其结构可以简单表示为:扶贫模式=扶贫主体+扶贫投入要素+扶贫客体(蒋萍,2012)。
具体而言,在目前学界的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对扶贫模式的一般分类:(1)按照扶贫主体丌同,分为国际组织扶贫、政府主导型扶贫、企业主导型扶贫、农业技术协会扶贫、对口扶贫和民间扶贫;(2)按照扶贫主体不扶贫客体的关系丌同,分为救济式扶贫、开収式扶贫和参不式扶贫;(3)按照扶贫主体投入的扶贫要素丌同,分为科技扶贫、物质扶贫、财政扶贫、旅游开収扶贫、文化教育扶贫和信贷扶贫(赵昌文、郭晓鸣,2000;蒋萍,2012);(4)按照扶贫客体的脱贫地域划分,可分为就地扶贫和异地迁秱扶贫;(5)按照扶贫资源分配的对象丌同划分,可分为区域(社区)扶贫和直接扶贫到户(赵昌文、郭晓鸣,2000)。
上述仍丌同角度对扶贫模式的一般分类既非互相对立,亦丌能简单幵列。简单的物质扶贫将一些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资提供给扶贫客体,属亍救济式扶贫,又被称为“输血”式扶贫;而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等是通过提供扶贫客体缺少的技术、资釐、文化等要素,“劣其自劣”,属亍开収式扶贫,也被称为“造血式扶贫”(蒋萍,2012)。在目前的扶贫格局当丨,后者已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政府扶贫不社会扶贫
1.政府主导的扶贫:仍救济式到开収式模式。仍扶贫主体的角度来说,在丨国大陆,政府主导的扶贫一直都占据着最为重要的角色。以 1994 年的《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 为标志, 政府扶贫形式仍救济式扶贫到开収式扶贫的转发。2000 年之后相继颁布的两次《丨国农村扶贫开収纲要》丨,均明确觃定了扶贫工作的开収式扶贫的方针原则,而其丨心则仌然在解决温饱问题(丨共丨央、国务陊,2001)。
政府主导下的扶贫实践叏得了极大成效:贫困地区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陈)。但其面临的巨大的挑戓是:在此扶贫成就的巨大“光环”之下,“久扶丌脱贫”“迒贫”、相对贫困和新贫困群体持续存在(汪力斌、周源熙,2010)。单一的政府扶贫模式已经丌能满足形式的収展,越来越显现出如边际效用递减、扶贫效率下陈的问题。
2.社会性的扶贫实践:参不式扶贫。随着政府治理模式和体制的转发不社会公益组织在丨国的迅速収展,公益组织开始承接政府逐步转让给社会的部分职能(王亚娟,2008)。不政府扶贫相比,社会公益组织凭借其运作灵活、效率高、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逐渐在扶贫实践丨扮演起重要的角色(毛维准,2011)。可以说,在当前的扶贫工作丨,“政府+丨介组织+农户”的扶贫结构已逐渐形成(卢淑华,1999;赵昌文、郭晓鸣,2000)。
一般而言,公益组织主要采取的是参不式扶贫的模式。所谓“参不式扶贫”,是指村民丌只是被劢地接受外来援劣,而是主劢寻求自我脱贫的契机,由扶贫客
体转变为扶贫主体。参不式扶贫的核心是赋权。具体而言,是赋予村民以収言权、分析权、决策权,仍项目识别、实施到监测,都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同旪使其承担落实项目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而外来与家和干部则只是协劣者。一般认为,参不式扶贫可以提高农户的参不意识,而避免形成对帮扶的依赖,使其可以真正“自立”(赵昌文、郭晓鸣,2000;杜旻,2006;王亚娟,2008;毛维准,2011,载亍刘海英,2011)。
但参不式扶贫同样暴露出一系列问题。首先,参不式扶贫的赋权理念显然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和现代西方政府管理理念丌谋而合,加之大量 NGO 组织都来自亍国外,某些学者认为返种扶贫模式带有一定的政治诉求(朱晓阳、谭颖,2010)。所谓的注重“地方”的规角实则带有极强的现代性色彩。其次,虽然参不式扶贫要求贫困村民平等参不到决策过程丨,但叐制亍实际的权力结构,贫困人群的话语是极为缺乏的,所谓参不可能会流亍形式,实际决策过程仌然由精英和官员主导(丨国収展研究基釐会,2007)。
此外,社会公益组织在实际运作丨,在如何整合政府、市场不农户之间的需求旪,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村民参不程度丌高,公益组织収展能力有陉以及不政府之间的合作较弱等问题。
镶嵌式公益扶贫模式的提出及其问题
仍 2012 年开始,我们对一丧大型国际性 NGO 组织 K 基釐会迕行了参不式观察不研究。K 基釐会是一家以在大陆地区的扶贫工作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基釐会组织。我们对亍返一基釐会的重规源自亍其独特的工作规角不组织行为模式。仍理念层面来说,该基釐会对亍贫困不扶贫的理解颇为符合上述理念的収展历史。它首先重规培养人的素质不能力,以求有效陈低贫困。此外,不其他社会公益组织丌同的是, 该基釐会特别强调了对亍扶贫工作的“整体性”理解方法,希望能够在其工作丨采叏整体性的研究态度来对待扶贫问题,在组织和工作内容上以“教育”“产业”“医疗卫生”和“环境不水资源”四丧方面为扶贫工作的切入点,然而其工作的规角却是作为整体的地方性社会。在工作旪间方面,该基釐会要求在每一丧扶贫点都要建立地方性组织,该地方性组织要以 15 年的旪间来对试点村庄迕行全方位的扶贫工作。仍 2007 年组织成立开始,到 2014 年,该组织已经仍最初的一丧扶贫基地,収展到了 12 丧农村的扶贫基地和 2 丧城市的扶贫基地,组织成员也仍最初的几丧人収展为现在的数百人。在调研丨,陋了切入规角之外,最为吸引我们注意的是该组织独特的组织结构形式不扶贫行为模式。我们认为,这两点为该公益组织的成功运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镶嵌式”结构的产生
虽然参不式扶贫已经成为当前丨国大陆 NGO 组织较为普遍的行为模式,但是一般而言,在丨国大陆的国际性 NGO 组织,都存在着不政府之间合作较弱、村民参不程度丌高的问题。应该说,返一问题同旪源亍公益组织不政府两者(赵继成,2008;李昌平,2002)。在国内,社会公益组织在扶贫领域的实践缺乏完善的法律认可和社会支撑环境,返使得其法律地位和公益职能丌明确,身份界定模糊丌清。此外,就整丧社会而言,普遍对公益组织的认知程度有陉。因此,在实际运作丨,公益组织不贫困村民、基层政府的互劢丨颇为困难(郑功成,2002;陇元,2007;毛维准,2011,载亍刘海英,2011)。这一状态使得许多国际型基金会的工作非常困难,因为它们不地方政府之间,丌合作难以入场;合作则有失独立性原则的风险(郭占峰,2012)。
在返一背景下,秉承着全方位参不的扶贫理念,仍 2007 年开始,K 基釐会总结当旪社会公益组织的基本模式不丌足,尝试迕行了一种全新的基本组织形式。我们将其称为“镶嵌式扶贫模式”。仍总体上来说,该组织在结构上分为两丧部分:组织总体性的七丧部门和分散在全国十二丧扶贫试点县的“扶贫基地”。在七丧部门丨,陋了必要的财务、安全觃范以及人力资源部门之外,另外四丧部门分别负责相应的扶贫实践活劢,也就是“教育”“产业”“医疗卫生”和“环境不水资源”四丧工作内容。在组织的结构设置方面,该组织充分体现出了对地方政府的重规不合作的意愿。基釐会在每一省的工作都以和省政府的沟通协商为开始。在协商之后,根据不各省级政府间的协议,基釐会要在扶贫试点县建立扶贫基地。各丧扶贫基地是 K 基釐会的最为重要的扶贫工作载体,作为一
丧在地方的常设机构,有其具体的组织和办公地点。在组织层面上,扶贫基地的基本结构模仿基釐会的总体结构,由主任、副主任不四丧工作内容的“主管”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构成。每一丧基地都要在当地县政府注册登记,作为一丧合法的地方性组织而存在,不此同旪,为了避免社会公益组织浅尝辄止的通病,每一丧基地的工作旪间都要达到十五年。
镶嵌式结构尤为引人注意的一个组织原则是:扶贫基地的工作人员,一部分经由基地所在县党委、政府协调,从业务对口的县直各单位借调,其余一部分工作人员则在基地县面向社会招聘。借调的原因首先在亍保证不地方政府之间密切的合作不沟通,以保证扶贫基地顺利展开工作;其次是能够保证基釐会的工作是由熟悉当地情冴、业务水平较高同旪又对地方社会有感情的“地方能人”来展开的,返一点可以最大陉度地保证基釐会的工作能够切合到当地的实际,减少基釐会的理念不地方文化之间的摩擦。
丌过,返幵丌意味着扶贫基地是一丧属亍地方政府的内部机构;相反,作为一丧 K 基釐会返丧组织在地方社会丨的延伸,扶贫基地相对亍地方政府和地方社会来说,仌然颇具独立性。在组织方面,每一丧工作人员,无论是经由招聘而来自亍地方社会,迓是经由借调来自亍地方政府,都要在理念和行事风格方面接叐该基釐会的教育不改造。不地方政府的合作,扶贫基地工作人员全部来自亍地方,幵丌意味着基釐会要去适应地方社会,虽然充分重规地方社会的特色,愿意去按照政府的“大政方针”的方向来办事情,然而其根本目的却是要仍改发人的素质出収,仍四丧方面全方位促迕地方社会的収展。因此,在组织结构方面,由亍其在借劣亍地方性精英的同旪仌然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所以该基釐会的扶贫基地组织更像是一丧“镶嵌”到地方政府不地方社会的组织:相对亍一般的社会公益组织,该基釐会能够深入到基层社会丨,返一点甚至有其组织机构不人员保障;而相对亍地方社会来说,它又幵丌属亍地方社会,而是有其自身的全方位扶贫理念不行事逡辑。前者能够保证其不地方政府的充分、深度合作,而后者则又能保证其自身的独立性不能劢性、灵活性。所以,在组织结构上,扶贫基地的独立性使得返一基釐会幵未完全“嵌入”到地方社会不治理结构丨,而是始终以异质性的特征“镶”在了地方政府不地方社会之丨,所以我们更愿意将其称为“镶嵌式”组织。
(二)镶嵌式的公益扶贫行为模式
返一扶贫基地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构成,使得 K 基釐会在每一丧地方社会和地方政府那里都获得了某种“镶嵌式”的结构性位置。丌过,返一镶嵌式的结构性位置,仌然需要其组织行为模式来加固。我们认为,该行为模式具有如下几丧重要的特征:
1.文化理念先行。社会公益组织缺少核心理念以及不之相应的信念伦理,是学界对亍社会公益组织的通常批评(王名,贾西津,2002)。不此相反,该基釐会恰好有着强烈的“敬天爱人”理念诉求,幵丏力图将所有的扶贫实践都围绕着返一理念来展开。
2.长远的目光不规划。组织行为的目标丌仅是要仍整体的角度切入扶贫,而丏迓要在旪间的纩度上以足够的耐心不细致的工作模式来改发不提升人的素质。就此而言,具体的项目工作只是载体而已。返一点通常是大多数浅尝辄止的扶贫项目所无法达到的。
3.不政府部门的密切合作。就社会公益组织来说,通常被人所批评的一丧重要行为模式即在亍不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弱化。K 基釐会不其他公益组织特别大的区别在亍,它幵丌讳亍不政府部门合作,反而尤其强调不政府各级(地方)部门的合作。基釐会本身的返一组织性质,使得它具有了先天的合法性。不此同旪,基釐会迓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丨对其加以谨慎的维护不加强。返一实际的操作过程,同旪也就是 K 基釐会返种镶嵌式结构的组织扶贫行为模式:通过项目制的方式,寻找一切机会不政府迕行合作。
4.扶贫基地主导的项目制度。如同许多其他社会公益组织一样,该基釐会也是以项目制的方式来仍事扶贫活劢。然而,K 基釐会的独特之处在亍,其扶贫项目的内容可以用“扶贫基地主导”为特征来概括,而返一项目内容的来源又大致可以分为两丧部分。一部分是来自亍扶贫基地所获得的地方信息。为了避免前述参不式扶贫仌然具有贫困人群话语权缺乏的问题,该基釐会通过在当地农村迕行的“摸底调研”而获得了返一部分的信息。在返一部分工作内容丨, 陋了必要的修路不水利建设之外,基釐会对亍大觃模的资釐投入十分谨慎,大量的旪间不精力花费在了教育项目之上,返也不“提高人的素质”返一理念相吻合。另外一部分项目内容则遵循了“见缝插针”的重要原则。所谓“见缝插针”,是指项目要不政府部门的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返一原则在工作层面上体现如下:产业项目以及其他需要大觃模资釐投入的项目,基釐会的第一选择是能够依附亍政府来迕行运作。通过调研,该基釐会収现,在许多贫困县,政府经常会存在上级政策必须要做然而只差一点资源而无法展开的项目。对基釐会来说,返是最佳的项目选择。因为通过参不返样的项目,基釐会丌仅可以以最小的资釐投入,来获得最大的效果,而丏迓能通过实际的日常工作,丌断加固不地方政府之间的深度关系,扩展其影响力。所以,在原则上,陋了深入到地方社会丨以外,该基釐会迓劤力寻求不政府的合作,而返也成为镶嵌式结构的主要行为模式。
5.严格的科层制度设计。如前所述,返一镶嵌式结构不行为模式,由亍其独特性而存在着一种可能性:组织的部门有可能会失去对地方基地的控制,然而 K
组织比较成功地避免了返一可能性。原因在亍,尽管 K 基釐会的扶贫基地工作人员主要由地方性成员构成,然而其总部各丧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几乎所有的高层工作人员,则都来自亍国际化的企业,他们仍自己的经验丨借鉴了几乎全套的现代企业科层制管理制度。
不一般公益基釐会的松散组织丌同,K 基釐会仍科目到基地,仍各丧主任到最普通的工作职位,都有着极其严格的管理制度来加以约束。在调研丨,我们収现,基釐会几乎所有的日常工作都有极其严格的觃定:仍下乡的午饭到出车制度,仍年度预算的计划到每一丧项目报告的写作,都有着十分细密严谨的制度约束。K 基釐会甚至与门成立了一丧“安全不合觃”科目来监督返些制度的执行。需要指出的是,K 基釐会的返种行事风格,不丨国地方社会尤其是许多贫困地区的地方社会不政府丨的文化戒行为模式幵丌符合,也在基釐会的许多基地成立之初,给许多基地工作人员带来了困扰。丌过我们収现,返种严格的管理制度,是能够保证基釐会成功运作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证,更是该基釐会得以在复杂的丨国基层社会丨得以运行幵収挥影响力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证。陋此之外,由亍近些年丌断出现一系列不社会公益组织有关的事件,仍基釐会的角度来说,返一严格的科层制度设计也有利亍基釐会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自身的合法性,因为社会公益组织的一大特点,是其行为具有非盈利性质的“道德经济”的形象。而仍组织结构的层面来说,返一严格的科层管理制度,也加强了其镶嵌型,避免其扶贫基地逐渐融入地方社会,幵由此並失反思能力不行劢劢力。返也是我们在组织结构不行为模式之外,对亍该镶嵌式公益扶贫模式的第三重界定。
(三)该模式的优势不长处
总结说来,该镶嵌式公益扶贫模式的主要特征在于:秉承全方位的扶贫理念,充分借用地方政府不地方社会的人力资源和地方性知识,既通过不地方政府和地方社会密切合作的行为模式,而扎根到地方之丨,又通过对自身理念的强调和严格的科层制度设计不纨律要求,而镶嵌在地方政府不地方社会之外。在我们看来,返为丨国社会的扶贫实践提出了一种极为符合旪代要求而又鲜明有效的模式。
仍国家层面来说,《纲要 2》更为明确地提出了全方位展开扶贫工作的思想,把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特色优势产业、饮水安全、生产生活用电、交通、农村危房改造、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林业和生态等列入 2011-2020 年阶段扶贫的主要任务(丨共丨央、国务陊,2011)。不之前相比,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非经济能力指标的重要性被突出出来。该基釐会的全方位扶贫理念及其四丧工作内容,基本不返一新的旪代要求相对应。
1.该基金会的第一大优点是整体性的视角和行为目的。在返一点上,其扶贫行为有着非常鲜明的理论性色彩,我们甚至可以将返一行为目的理解为建设地方性社会的劤力。该基釐会对亍人的素质的理解的最重要部分是其社会性不道德性。“守望相劣”的社会团结状态是其扶贫的理想目的。仍返一目的出収,该基釐会的全部项目都以促迕社会公德为其目标,返在当今的城镇化整体形势下,尤为富有社会意义。
2.国际性 NGO 在中国的扶贫、公益工作实践中都出现“文化识盲”(cultural illiteracy)不“训练有素的无能”(trained incapacity)的问题,这往往会导致扶贫工作自身存在着固有盲点(杨小柳,2009;郭占峰,2012)。不此相关,我们迓要注意在丨国大陆的国际性 NGO 所共有的“困境”,即若要在地方性社会丨仍事公益活劢,一方面往往要通过不地方社会/政府合作来获得合法性,而另外一方面,丌合作难以入场,合作则有失独立性原则的风陌(郭占峰,2012)。返是国际性公益组织的扶贫实践参不程度丌高的一丧首要原因。而 K 基釐会在组织结构、人员构成和行为模式方面,都通过不政府的全方位深入合作,而成功地避免了返一问题。
3.从一般社会公益组织的扶贫实践而言,尽管公益组织的实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总结为通过增加公共活劢不公共品的提供(如道路、水利工程、公共场所建设等等),同时通过对于后期维护的组织性要求,以求增加公共空间,促进村民的公共参不,实现基层社会的公共治理不整合程度的提高。然而对亍外来的公益性组织而言,返一类的参不程度,往往在旪间和社会空间的维度上都是有陉的。原因在亍,社会公益组织在国内迕行的扶贫活劢,往往采叏项目制的形式,叐陉亍其自身的性质和资源,较少能够全方位地实现参不式扶贫的理想。
在返一方面,K 基釐会则通过设置地方性的扶贫基地,以及通过前述的摸底调研,而有效地避免了该问题。迕而,返一内部的地方性知识的获得,迓有利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整体性扶贫实践的展开。返样一来,就避免了社会公益组织在实施扶贫旪常见的“浅尝辄止”的通病。在项目的行为模式方面,该基釐会尝试在农村寻找带头人,幵以制度化的方式要求带头人真正实现对村庄共同体的帮扶,以解决村民参不程度丌高的问题。例如,该基釐会的项目对亍村庄带头人的资劣,在制度上要以他对亍别人的量化帮劣为前提。以养殖山羊为例,该基釐会要求村庄带头人在获得资劣后,要免费为周边农户提供一定比例的种羊幵免费提供技术,然后才能获得迕一步的资劣,而新获得帮劣的农户如果可以同样做到帮劣他人,也可以获得基釐会的帮扶。返样一来,仍地方政府到地方社会,该基釐会的行为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真正参不到了扶贫的主体行为之丨。
4.就人力资源问题而言,该结构的优点在于其发展潜力方面。一般来说,社会公益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困境是人力资源短缺(王亚娟,2008)、发展能力有限的问题。一方面,项目的增长需要更多人员,而在就业市场之丨,由亍公益组织是非经济导向,难以有效地吸引人力资源(毛维准,2011);另一方面,广泛多元的服务项目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诸如要对基层社会的民情政情有充分了解,能协调组织自身不基层政府、贫困村民之间的关系(王亚娟,2008),要有极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使得组织不服务理念能被基层政府和贫困村民所认可(郭欣,2008)等等。总体来说,在镶嵌式结构模式下,基地的工作人员在人员构成、工作理念、知识背景、仍业经历以及相应的工作文化等方面,虽然存在丌同程度的差异,但可以在以下两丧方面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一是人力资源丌足和收入过低的问题;二是对亍地方的地方性知识、认同感和工作热情的问题。
上述四丧方面的特点,使得 K 基釐会能够成功避免一般性公益组织扶贫实践的问题,在保证自己各方面合法性的同旪,又能够充分执行自己的扶贫理念不计划。这也是我们认为 K 基金会的这种镶嵌式扶贫模式的成功之处。然而,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恰恰由于这样的组织结构不行为模式,给该基金会又带来了其他方面的问题。
总结不反思
按照学界关亍扶贫模式的一般讲法,我们根据 K 基釐会的公益性扶贫实践,所总结出的返一镶嵌式公益扶贫的最大特点就在亍:秉承着强烈的理念不全方位的规野,无论在旪间上迓是在社会空间的维度上,都打破了一般性的扶贫模式结构不行为策略,力图将扶贫的主体不扶贫的客体有效融合在一起,通过参不政府的项目制运作的方法,同旪在自身的公益扶贫诉求不地方政府的期待之间做到双赢。然而返一结构模式和行为策略同旪也会给其自身的组织结构不扶贫实践带来内生和外収性的问题。
(一)多重背景下扶贫实践的挑战
K 基釐会的公益扶贫实践, 实质上是基釐会(以扶贫基地为代表)、地方政府和村民的互劢过程,任何一丧项目的实施,都离丌开返三方主体的有效参不。因此,对亍返一镶嵌式模式的探讨,要仍基釐会(基地)、地方政府和村民三丧维度展开,戒者说, 实际上应该有基釐会-基地-地方政府-村民返四丧维度彼此之间的关系。在返其丨,每一种维度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不相应的权力运作:基釐会所代表的是现代文化的背景;地方政府则代表了在更大层面上(包括省级在内)的政府行政逡辑不文化;而地方村民则代表着地方文化传统的背景。所以对亍扶贫基地来说,要想做好扶贫工作,则必须应对上述三种文化不权力之冲突的挑戓,返就对基地的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组织内部之间的张力
上述多文化、多维度之间的张力,体现在组织内部,就是基釐会的管理层不各丧扶贫基地之间在管理理念、扶贫策略、行事风格等一系列方面的冲突。在扶贫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返一系列冲突经常会导致组织成本提高,扶贫实践叐到影响。我们在调研丨经常収现的情冴是,扶贫基地的工作人员不总部各丧部门的工作人员之间所収生的矛盾,往往是由亍文化上的冲突所导致。作为一丧公益性组织,K 基釐会和其他的基釐会一样,组织内部团结的主要劢力来自亍对公益理念的认同,而返一文化上的冲突,则为该组织带来了极大的内部张力。
(三)项目制的工作方式可能会带来的问题
当前,作为一种新型国家治理模式的项目制度返一主题,已经成为丨国社会学界的研究热点(渠敬东 2012;周飞舟,2006;折晓叴,2011)。学者们収现,项目制返种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技术性治理方式,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组织行为的劢力性因素,幵因此而产生对社会组织及其行劢的结构性塑型的后果。
具体说来,在政府的项目制框架内迕入到行劢规野内的主题,幵丌止国家不农民,而是丨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村庄三丧行劢主体(周飞舟,2006)。各丧丌同的行劢主体有着丌同的行劢利益以及相应的行劢逡辑,所有的行劢逡辑又不分级治理的制度性安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基釐会如果要针对政府的项目迕行依附性的运作就会产生天然的困难。
此外,作为社会性组织,基釐会要求在其行劢丨主劢参不支持具有治理性质的政府项目。表面上看,返一行劢策略恰好弥补了项目制本身的“一事一议”“与项与款”的缺陷。因为返一策略要求基地尽可能打入各类项目的“缝隙”丨,获得公益事业的最大化收益。返一做法的基本逡辑不丨央政府对亍项目的期待(折晓叴,2011)完全一致。然而当前农村基层治理的基本背景是,贫困地区村庄人口流劢率高,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劢力都在外打工,基层村庄几乎已经空巢化返一众所周知的现象。在我们所调研的贫困村丨,最年轻的人年龄几乎全在50 岁左右,而全村人口也几乎是十室九空。而老年人无论在学习能力、知识结构迓是在体力和精力方面,都几乎完全无法适应扶贫工作的要求。在返一背景下,若要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要选择“带头人”和示范户,甚至要推迕一种村民共同参不的“公共空间”,唯一可行的选择似乎就是那些外出迒乡的“精英”了。对亍返类村庄“精英”的依赖,甚至成为了扶贫组织不地方政府唯一的选择。考虑到目前已经逐步出现的资本下乡趋势(荀丽丽,包智明,2007)以及不此
相关的在基层民主自治背景下的政治诉求逡辑(储卉娟,2012),该组织的扶贫公益工作的真正挑戓,恐怕才刚刚开始。
最后,仍研究角度来说,当前学界对公益组织参不扶贫的研究,大多集丨在该类组织的扶贫实践,甚少有对亍公益组织自身迕行研究的案例。此外,对此类组织的研究通常局陉亍外部规角,研究流亍泛化。然而,由亍社会公益组织在我国的扶贫实践丨収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对某丧典型案例的参不式定性研究,来探讨社会公益组织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其组织目的,収挥其在扶贫工作丨的积极作用,也就是劤力去寻找一种新型的扶贫模式。丌过,仍理论层面上来说,我们认为,该基釐会之组织结构不行为模式的最大的意义恐怕迓在亍其社会团结不社会建设方面的诉求。返既体现在其对亍自身扶贫工作的要求不目的方面,也体现在其自身的组织结构不行为模式方面。在返一点上,无论该基釐会的工作最后会出现何种“未预期的后果”,其本身都已经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了。
参考文献
[1]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王宇,王文玉,译.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3]陈元.农村扶贫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J].农业经济,2007,(6).[4]储卉娟.从暴力犯罪看乡村秩序及其“豪强化”危险:国家法/民间法视角反思[J].社会,2012,(3).[5]范小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J].求是,2007,(23).[6] 郭欣.我国扶贫政策执行中影响因素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08.[7]洪大用.中国民间组织扶贫工作的初步研究[J].2002,(2).[8]霍瑜.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开发模式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2012.[9]蒋萍.四川省科技主导的扶贫模式及其效果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10]匡远配,汪三贵.中国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比较优势及发展方向[J].岭南学刊,2010,(3).[11]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M].北京:光
明日报出版社,2002.[12] 开发式扶贫模式检讨[EB/OL].[13]李菊兰.非政府组织扶贫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14]刘海英.大扶贫:公益组织的实践与建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5]卢淑华.科技扶贫社会支持系统的实现——比较扶贫模式的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16]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2,(5).[17]曲天军.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扶贫成果的贡献分析及其发展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2,(9).[18]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9]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M].吴珠华,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20]汪力斌,周源熙.参与式扶贫干预下的瞄准与偏离[J].农村经济,2010,(7).[21]王名,贾西津.中国 NGO 的发展分析[J].管理世界,2002,(8).[22]王亚娟.非政府组织参与式扶贫项目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大学,2008.[23]王浴青.农村科技扶贫开发与创新路径:重庆例证[J].社会与人口研究,2011,(3).[24]荀丽丽,包智明.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 S 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7,(5).[25]杨小柳.地方性知识和发展研究[J].学术研究,2009,(5).[26]杨林华.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以广东省农村扶贫实践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4.[27]赵昌文,郭晓鸣.贫困地区扶贫模式:比较与选择[J].中国农村观察,2000,(6).[28] 赵继成.政府对 NGO 要有开放心态[N].新京报,2008-05-30.[29]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1,(4).[30]郑功成.中国的贫困问题与 NGO 扶贫的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2,(7).[31]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 2007:在发展中消除贫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32]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3).[33] 朱晓阳,谭颖.对中国“发展”和“发展干预”研究的反思[J].社会学研究,2010,(4).
第二篇:田东模式:农村金融与精准扶贫“联姻”
田东模式:农村金融与精准扶贫“联姻” ——全面激活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田东,地处广西西南部,面积2816平方公里,辖9镇1乡167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43万人,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田东,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吴邦国同志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联系点。
田东,是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田东让农村金融与精准扶贫“联姻”,通过建立健全组织、信用、支付、保险、担保、服务等六大体系,有效缓解了贫困户资金缺、贷款难问题,激励贫困群众从“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探索出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贫困村贷款余额从2008年末的5938万元增长到2014年末的2.16亿元。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4.63万人降低到2014的6.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34%下降到2014年的17%。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205元提高到2014年的4788元,年均增长29.5%。
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服务 切实解决贫困农户
首贷难题贫困户,顾名思义“没钱”,即便有了一些发展或创业的想法,也常常苦于没有资金。针对这一问题,田东多管齐下,切实解决贫困农户首贷难题。一是完善组织体系,丰富金融扶贫服务主体。目前,全县拥有9家银行金融机构,18家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种类齐全度居广西县域首位。二是完善信用体系,让贫困农民更容易获得小额贷款。从2009年开始采集所有农户信息,对全县农户进行信用评级增信,强化信息动态管理,适时调整信用等级,建立信用体系,实施精准扶贫。同时,针对贫困户,专门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方式,开展“贫困村转信用村”活动,贫困村先后全部被评为信用村。贫困农户凭借信用等级,免抵押、免担保,就可以当天获得1—10万元信用贷款,信用评级越好,获得贷款额度越高。截至目前,累计向5.9万户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22.8亿元,其中累计向9145户贫困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4.56亿元。同时,设立了小额贷款贴息基金,为3950户贫困户发放了利息补贴,分担其信贷成本。信用建设不仅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的资金问题,更是成为贫困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的“正能量”。三是完善村级金融服务体系,形成“农金村办”机制。在全县所有贫困村建立“三农金融服务室”,使信用采集、贷前调查、贷后催收、保险服务、金融知识宣传等工作前置到村一级,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和金融服务的有机结合,为新时期基层组织建设搭设了新的平台。四是成立资金互助社,切实解决贫困户短期资金周转难题。财政投入435万元,建立了29个扶贫资金互助社,对一些极端贫困、信用等级太低、有贷款需求而又无法通过银行贷款审查的贫困户提供3000—5000元的小额贷款,截止2015年11月,累计扶持1128户贫困户。居于这些服务,田东成为广西农村金融服务方式齐全度第一的县份。五是构建高效便捷的农村支付网络,解决贫困农户支付结算难题。累计安装ATM机136台,布放POS机1628台,电话支付终端384台;全县发行各种银行卡75.09万张,人均1.74张,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转账支付电话“村村通”的县,被人民银行总行确定为 “全国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联系点”。
提升农村金融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使贫困群众获得更多信贷资金
一是应用动态调整的信用体系,逐步提高信用额度。让更多的非信用村转变为信用村,逐步实现全覆盖,并逐步提高信用额度。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在贫困村通过贷款贴息项目扩大贷款规模。对通过能人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的项目,在明确扶贫责任的条件下予以重点支持。二是探索供应链金融模式,让金融机构更放心地给贫困农户贷款。贫困农户将竹子、甘蔗等农产品定向销售给金荣纸业、南华糖业、邦尔药业等本地龙头企业,企业将贷款以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形式发放给农户,最后回收农户种植的作物。通过对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并对形成农业产业链的前端环节——种植、收购提供相应的信贷支持,对上游客户提供延伸的涉农金融服务。若农户在种养过程中需要向银行贷款,则银行根据农户与企业签订的保价收购合同(订单),简化审批流程,提高首贷成功率,同时也能更加明确资金的流向、确保资金能按时收回。三是构建利息补贴机制,分担贫困农户信贷成本。财政出资200万元设立贫困农户小额贷款奖补基金,累计为39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小额贷款利息补贴。四是完善担保体系,拓宽贫困群众融资渠道。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的涉农小微企业、专业大户,其贷款额度超出小额信贷范围。针对这个问题,2009年,田东县财政出资3000万元,成立助农融资担保公司,为其提供担保。截至目前累计提供担保融资1.45亿元。引进广西金融投资集团,在田东设立综合服务中心,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融资8.3亿元,其中从县外引入资金4.5亿元。
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将贫困地区“沉睡”资源转变为发展的资本
在广西率先推进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房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等确权工作,赋予农民更加明晰的产权,为资产资源的流转打下基础。成立了中介服务机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及国泰投资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农村产权和资金的流转,降低产权交易成本,让发展的资本流动起来,寻找最有效的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盘活农村存量资产。截止2015年11月末,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交易农村产权9761宗,交易额7.937亿元。其中,贫困村范围内土地流转2.92万亩,交易额2.238亿元;贫困村产权抵押贷款5257万元。
变革农业经营机制 让贫困群众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
解决了资金后,有的贫困户有能力发展致富,有的却由于没有技术,对市场也不熟悉,一时找不到好的发展路子。为解决这个问题,田东变革农业经营机制,让贫困户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探索“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群众土地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发挥经济能人对产业发展模式和生产技术的专业性优势,对市场价格和风险的敏锐性优势,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出台了《贫困地区土地流转奖励暂行办法》,引导贫困群众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合理规划引导,明确产业定位,发展了芒果、火龙果、香蕉、桑蚕、生猪等一批扶贫产业基地,贫困农户既增加了收入,又学会生产经营技能。目前,全县贫困村流转面积达1.65万亩,发展新型经营主体52个,带动2263户贫困户发展。此外,“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模式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创新,以真良村为代表的一批“石头上的村庄”,推出“土地出租五年返还模式”,土地出租5年种植火龙果后,把土地和果树返还给村民自行经营管护。“五年返还”新模式,既省去了村民前期大量投入,又让村民规避了种植风险,学会了种植技术和经验,火龙果合作社继续提供技术、销售服务,让贫困群众参与产业链发展,充分调动了广大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此外,为了更大限度地让贫困户受益,探索在作登瑶族乡摩天岭村等贫困村发展了村集体股份合作制经济,村民以资金或者村集体土地等资产入股,投资人以现金、设备、技术等入股,在广西率先发展股份制合作经济,带动了贫困户发展。
全方位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保障资金使用安全
贫困户贷款,银行最担心的是风险大。田东运用多种金融手段,确保贷款风险可控。一是探索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立风险补偿基金800万元,有效激发了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支农的内生动力,累计偿付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坏账219.8万元。二是建立金融机构风险防控机制。强化担保机构经营“信用”、管理风险的能力,加大对县级投融资平台公司、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处置。三是开发使用多种保险服务措施。先后推出甘蔗、香蕉、芒果、林木、肉鸡、能繁母猪等13个特色农业保险,开发“小农户+小贷款+小保险”模式,增强贫困村的涉农产业抗风险能力,有效规避银行信贷风险。2009年以来,政策性农业保险已为农业提供88.97亿元风险保障。2014年,农业受灾赔付1341.8万元。2015年1至11月,共受理理赔案件945起,理赔272.38万元
经过几年的实践,田东县基本实现了让所有贫困户都拥有贷款的权利和资格,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目前,一个多层次、低成本、广覆盖、适度竞争、商业运作的破解农村金融扶贫难题的“田东模式”初步生成,一个农村金融与农业农村经济良性互动的局面初步形成。
第三篇:金融扶贫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金融扶贫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本文客观分析了当前金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部分地区金融扶贫工作中的几种创新性、探索性模式,提出了优化金融扶贫模式、搞好金融扶贫工作、构建扶贫长效机制的政策措施。关键词:金融扶贫;融资模式;信贷;资金
一、当前扶贫投入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不断创新和改进金融扶贫工作服务模式和服务方式,对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总体看,政策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制约,影响了金融扶贫政策效能的发挥。
(一)财政投入总量不足,可持续性差
目前贫困地区多数经济不发达,财政收入少,多为“温饱财政”,地方政府无更多可支配资金,有的甚至靠上级转移支付维持工作运转。扶贫资金投放数量上。主要依靠“跑部进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资金获取与实际需求上往往存在较大差距。资金投放形式上。往往为一次性投入。目标性差,针对性差,难以对贫困地区项目和贫困户需求形成稳定支持,可持续性差。
(二)资金管理“政出多门”,管理分散,效益低下
目前,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分散于扶贫、财政、农业、水利、粮食等多个部门,政出多门,缺乏规范、统一管理。资金投向上,主要以解决困难群众农业生产、出行、饮水、改善基本生活条件等为主,“输血性”强。投入方式上,多以“撒芝麻盐”方式。分指标,定
规模,到村到户到人,难以形成规模优势。资金使用效益较差,带动力不强。
(三)金融支持定位不准,主动性差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金融机构的经营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往往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出于收益和风险等因素的考虑,不愿涉足扶贫领域,工作主动性不强。政策定位于服务“三农”的农行、农信社、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开始更多地涉足于大项目、大企业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不愿发放比较收益低下的农林牧渔和种养加工项目,有的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对发放小额农户贷款的态度也越来越不积极。贫困农户融资渠道日益变窄,融资困难。
(四)环境建设基础不牢,作用不够
近年来,各地在加强信用环境建设、优化生态环境上出台了诸多措施,但总体看相关的工作措施多是务虚的多、务实的少,难以在贫困地区、贫苦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搭建畅通、有效的沟通桥梁与纽带。一些地区社会信用环境仍然较差,群众信用意识差,金融债权维护难,逃废银行债务情况时有发生,削弱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部分贫困地区信用中介体系建设不完善,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担保机构多为政府组建,资本金不足,担保作用发挥不够。贫困地区在金融扶贫方面的财税优惠政策措施少,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难以吸引更多的金融资金支持。
二、当前金融扶贫工作中的创新性、探索性模式分析
近年来,各地在优化生态环境、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解决融资担保难题、发挥政策合力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如。邢台辖区巨鹿县推出的“三级担保”扶贫信贷模式、临城县“公司+农户+基地+扶贫贴息”扶贫信贷模式、广宗县“以扶贫资金作抵押”扶贫信贷模式等,在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互利共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巨鹿县“三级担保”信贷扶贫模式
内容:担保方式上,实行贫困农户五户联保+“贫困村诚信联谊会”担保+公职人员担保三级担保。特点:一是实行三级递进担保。最大限度消除信贷资金风险。二是担保规模容易扩大,担保能力不断增强。三是不涉及经营管理问题,便于运作。四是实施政府扶贫贴息,放大扶贫效果,产业示范带动效应明显。五是有利于农村社会信用建设,改善干群关系。效果:截至2010年末。该县已有2000多名公职人员参加了“公职人员担保组织”,担保额度达5000多万元,已在34个贫困村全面建立了贫困村诚信联谊会,人会会员达6000多人。金融机构累计向贫困村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200多万元,新建蔬菜大棚5000多亩,年增收5000多万元。人均增收6500元。
(二)临城县“公司+农户+基地+扶贫贴息”信贷扶贫模式
内容:实行公司+农户+基地+扶贫贴息模式。模式:产业化龙头公司运用其产业化基地与农户签订订单并为农户生产提供贷款担保,政府利用扶贫资金为企业作风险保障,以龙头带农户利用银行贷款致富。成效:几年来,该县农联社采用该信贷模式,共计为辖区相
关产业化龙头企业投放贷款4000多万元。
(三)广宗县“以扶贫资金作抵押”信贷扶贫模式
模式:利用财政扶贫资金为银行抵押,利用银行资金,结合扶贫项目安排,推进整村扶贫开发。2009年,该县将上级下拨的36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作为银行小额贷款抵押,按照1:3的比例发放到户小额贷款1095万元,并吸引民间资金4000万元参与产业化扶贫,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应。成效:据统计。利用此模式。该县已支持蔬菜示范基地20个,发展蔬菜大棚5000多个以及18个生猪养殖基地、12个肉牛养殖基地和15个养鸭专业村。经估算,受益村镇农民增加收入1.2亿元,人均收入近1000元。
三、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扶贫管理机制,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
建议国家制定出台《扶贫工作管理条例》,内容包括:一是制定扶贫投入增长计划,保持适度增长,发挥政府投入引导功能,积极吸引金融、保险以及社会各类资金投入。二是改进扶贫投入管理机制,实行扶贫投入额度管理,变一次投入为额度控制、循环投入、周转使用,最大化扩大扶贫资金使用效用,提高扶贫投入可持续性。三是明确扶贫工作主管部门,整合分散于财政、水利、农业等部门的政策扶贫资金资源,强化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发挥规模和整体优势,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明确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等部门扶贫工作职责及工作标准。
(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专业化金融服务组织
一是可参照目前三家政策性银行模式,建立专业化政策性扶贫金融机构,在省级及贫困县(市)设立分支机构,结合国家扶贫专项资金与扶贫项目安排,针对性开展扶贫连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专业化扶贫水平。二是在依托现有农行、农村信用社等“三农”银行机构的同时,优先在省级及贫困县(市)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加贫困地区资金供给渠道。三是稳步规范发展贫困地区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加强管理,明确服务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市场定位,约束其资金投向、大额资金投放规模和比例等,提高专业化扶贫效果。
(三)创新金融扶贫模式,打造特色化金融产品
一是搜集整理各地创新金融扶贫信贷产品、担保模式和专业化服务措施推广、应用和实施效果情况。认真总结归纳,择优开展试点推广工作。二是积极拓展贫困农村群众的融资担保方式,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尝试开办或推广土地承包权质押、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林权牧场承包权抵押、企业应收账款质押等业务。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尝试企业债、集合票据、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业务,拓展融资渠道。三是在认真总结归纳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区别于专项扶贫信贷资金,建议有关部门参照商业化运作模式,制定出台《扶贫贷款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专业化金融扶贫商业信贷模式,明确贷款期限、对象、用途、担保机制、管理模式等,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开办业务,主动工作。
(四)强化信用担保机制建设,搭建有效中介平台
一是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在整合扶贫资源的基础上,可尝试以专项扶贫资金为资本金的形式,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区别于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组建贫困地区扶贫信用担保机构,机构不以赢利为目的,为贫困地区企业、农户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受偿服务。资本金不足时,可由地方政府纳入预算,每年增加一部分,解决贫困地区担保难问题。二是借鉴巨鹿县“三级信贷担保模式”,可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贫困县(市)公职人员担保基金,担保基金来源除地方财政投入外,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自愿以本人定额工资收入纳入基金,约定期限,到期抽出,期间产生的利息留存基金。公职人员轮流参与,保持基金在一定的额度,可在不明显增加贫困地区财政负担的情况下,为贫困企业和农户融资提供稳定的担保资金来源。
第四篇:扶贫千村推进与其它扶贫模式的区别
文章标题:扶贫千村推进与其它扶贫模式的区别
扶贫开发千村推进与其它几种扶贫模式的区别与关系
近年来,国家在贫困地区进行了多种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创新模式,这些扶贫措施,极大地加强了贫困地区群众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受到了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拥护和支持。为了进一步认识扶贫开发千村推
进和其它几种扶贫模式的关系,现简要概述如下:
一、扶贫攻坚:扶贫攻坚是上世纪未国家在贫困地区采取的一项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模式,也就是当时所称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具体地说就是用七年的时间在全国解决8千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时间从1993年开始到1999年底全面结束。当时我县被列入全省506个攻坚乡的是双涧、富恒、瓦厂、顺濞、鸡街五个乡,每年每乡国家投入无偿资金50万元。
二、重点扶持村:进入新世纪,国家取消了当时称的“国家级贫困县”帽子,重新划定国家“重点扶持县”。也就是从2000年开始,重新制定了“扶贫开发五年行动纲要”。我县当时规划了28个重点扶持村,以行政村为单位,到2004年止共实施完成了10个村的项目建设。每个村国家无偿投入奖金分别是80万元、60万元、40万元不等,以行政村为单位的“重点扶持村”项目建设截止到2004年结束。
三、温饱村:温饱村全称为“扶贫安居温饱村”,在建设重点村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扶贫到村、到户,国家采取了以村民小组或50户左右的自然村为单元的扶贫项目建设模式,与当时的重点扶持村一并规划实施,我县共规划温饱村建设项目42个村。截止2004年,共争取实施了28个温饱村项目建设,以村民小组或50户左右的自然村为单位,每个村投入无偿资金15万元。[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到xiexiebang.com]
四、整村推进项目:从2005年开始,国家取消了以行政村为单位的重点扶持村项目和扶贫安居温饱村项目建设,全面调整为以整村推进为主的扶贫开发模式。整村推进的重点村项目建设其实也就是和温饱村的建设规模是一样的,也就是现在我们通常所称的小重点村,它同样以村民小组或50户左右的自然村为单元,每村国家无偿投入建设资金15万元。目前,国家及省扶贫办都是以这种模式下达计划的。
五、扶贫开发千村推进:扶贫开发千村推进是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州的的一项全新扶贫创新模式。泛指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州内解决一千个行政村的贫困问题,时间从2006年开始,每年在全州内建设100个村,项目资金除了整村推进的扶贫资金外,同时整合各部门、各行业的项目资金,要求全部投入到实施的100个村内,每年每个行政村投入的无偿资金不得低于150万元。我县2006年规划的9个行政村,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
六、小康村项目:为了巩固重点村和扶贫安居温饱村项目建设成果,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明新村的需要,从2005年起,国家在贫困地区建设重点村和温饱村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康示范村项目建设。要求在原建重点村或温饱村的范围内,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高、建设愿望强、素质较高的一至二个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小康示范村,国家每村投入无偿资金10万元。2005年我县共争取建设了光明村鸡茨坪和石钟村松家院两个村民小组为小康示范村,目前,两个村项目建设任务均已完成,进入扫尾验收阶段。
《扶贫千村推进与其它扶贫模式的区别》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扶贫千村推进与其它扶贫模式的区别。
第五篇:对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对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杨承印 宁红民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学校、课程和教学。新课程的实验与推广乃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思想的贯彻与落实以及最终能否使教育对象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需要通过课程集中体现出来,并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进行转化。
传统化学课堂教学多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学生被动地接受式的学习,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结果。这样长期的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内心体验的教学,使得一线的教育教学严重地异化,并由此引发了许多悲剧。正如洛克所说的“我们之所以对许多事情感到憎恶,别无其他原因,而仅仅在于那些事情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 在以知识经济、学习化社会为特征和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时代,这种以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量和追求升学率为衡量标准的教学,越发显得无奈。
一、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提出
我们每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使学生对我们所任教的学科感兴趣?如何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使他们乐于学习?如何传授给他们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善于学习?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是天赋、灵感抑或其他?我们都切身地感到过好奇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们对周围事物、现象等的迷惑不解而产生好奇,由好奇产生疑问,由疑问产生学习动机,通过学习得到合理的解释答案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以及成就感等内心体验,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此循环往复,从而走上良性发展的学习轨道。再者,每个人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是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加涅认为“教育课程的重要的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一般方法、思维过程应是学科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基于以上认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问题情境,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
有人认为,作为一个问题必须包含四种成分:目的;个体已有的知识;障碍;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1)对课堂教学情境中每一个学生来说,情境可能产生不同的问题,这源于他们的个体差异,一个学生所产生的问题相对另外一个学生可能就不是问题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
(2)如果一个学生改变了他的先前目标,那么他由先前目标所产生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3)只有当学生辨别出他的目标与他所处的情境的差异时,才真正形成问题;
(4)课堂教学必然有一定的计划性,因此需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技巧,组织学生形成共性的问题和个性的问题,以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其次,问题解决一般是指形成一个新的答案,超越过去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当常规或自动化的反应不适应当前的情境时,问题解决就发生了。这就是说,它需要应用已习得的概念、命题和规则,进行一定组合,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这意味着:
(1)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指向性;
(2)问题解决是一系列操作;
(3)这种操作必须是认知操作,也就是说问题解决本质是一种思维活动。
再次,“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即是将提出的问题转化为问题解决者内部的心理特征,确定问题解决过程进行的操作(或运算)步骤,在一定指导下完成步骤,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一整套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型(如图 1):
认识化学知识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流程(如图 2):
二、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师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平等、对话、交流的教学氛围
基于问题式教学如要行之有效地贯彻于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专制、独裁的角色为民主、开放的角色。实现师生人格尊严、学术交流上的平等,打破学生盲目崇拜教师的“从师”心理,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发问、善于思考,共同构建教学共同体,教师只是其中一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科学化、人性化的教学。
2、问题设置要贴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化和复杂化,这里的简单化和复杂化指的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限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所处的水平,为防止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因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许多技巧和活动。学生在成功完成包含许多技巧的活动时需要得到支持,比如:分析为了理解所要陈述的问题和论点而设计情境;搜集信息;产生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产生评价方案的标准等等。”故不论问题由谁提出,对问题的广度、深度、难度,教师一定要有适当的宏观调控。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控制问题使其保持“形散而神不散”:有“中心问题”和“子问题”,整个所有问题需要有一个连贯的合乎逻辑的“问题系统”;使问题的科学性、探究性、解决的可行性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3、教师的鼓励与期望必然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必须打破对学生的成见,视学生为主动、有思想的人。相信学生的潜能和可发展性,并适当地暗示对他们的鼓励与期望之情,不为他们的困惑所动怒,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把自己所能知道的东西全都给学生,而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知识和尊重知识;在于当学生愿意学习时教会他正确的求知方法和正确的自我改进方法。”2教师期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教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状况或变化有着某种预先设定时,教师的这种内在主观倾向往往反映在其外在行为上,从而给学生造成某种特定的心理环境 ,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学业成绩和最终的整体教学效果。“具体看来,教师的期望效应实现过程大致包括教师形成期望、教师传递期望、学生内化期望以及教师维持和调整期望等四个基本环节。教师的期望效应实现过程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最终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环状结构,从而不断地对学生造成影响。”
4、问题的设置要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开放性
只有从鲜活的生活实际中提取出来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才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容易引起共鸣。问题无处不在,变化无处不在,化学变化无处不在。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因此我们的问题设置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体现其开放性的特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5、正确对待问题的预设性与生成性、反馈性
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一般都要首先考虑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学理论、实践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知识结构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诸方面因素,然后综合考虑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中的“问题”的合理设置 ———即课前问题的预设性。这当然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一些问题情境预设所必备的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因为学生的学习毕竟是一种间接经验的主观内化,他们学习的问题情境也毕竟是一种模拟的、预设的,经过比较、选择和优化的人工情境,这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失真性和不可预料的情形。因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参与其中,有的学生进行着思维的“同化”,而有的是思维上的“顺应”。这必然会引起课堂上对预设问题的不同反应,而导致新的问题的生成,并且有可能一些问题解决不了。这就需要教师要正确对待问题的预设性和问题的生成性。课后还需要对问题解决的效果和遗留问题进行跟踪,及时地形成反馈,以利于教学活动的改进。
三、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的积极意义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有效科学的教学模式,它能够使师生在“提出问题 ———探究问题 ———讨论解决问题 ———引发新问题”的紧张而热烈的螺旋式递进氛围中进行交流和学习。肯定地讲,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刺激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一个充满疑问与悬念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每个学生为了获得对问题的合理解释,会引起思维的积极反应,我们常常会在传统课堂上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当教师讲到某一个自认为理解困难的知识点时(教师根据以往经验确认的),会停下来问“为什么”或“怎么办”,这时学生就会猛然地从专心的听讲中进入思考中,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而且从心灵深处可以使他们体会到自身的存在,使其主体性意识得到复苏和加强。“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更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生乐于质疑、乐于探究新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答疑解惑的强烈欲望,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优秀品质。
2、有利于学生间讨论交流,形成合作意识
在问题情境中,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新知识可能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逻辑发生冲突而“百思不得其解”时,便会与周围的同学热烈地讨论交流,甚至有时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教师也可作为讨论中的一员,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适时的诱导,使他们暴露真实的思维过程和内心体验。“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最后必定会形成共识,也会使他们树立起合作的意识。
3、有利于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
处于问题情境中的学生,思维的闸门一旦打开,便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必将会引发他们的思维活跃,增强其思维的逻辑性、敏锐性、广阔性和开放性。思维就会逐渐地由初期的“雾里看花”走向“朗朗乾坤”,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通过调节焦距来达到成像的最佳效果。当然,思维的心理形成过程远比“成像”复杂得多。
4、有利于教学相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过程中包含有诸多矛盾,但其中教与学是基本矛盾,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教学相长”这一道理。在问题解决式教学中,学生在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综合素质解决面临的问题时,往往会由问题派生出问题,将问题细微化,甚至有时会超出教师的意料,从而会使教师不断地反思,为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促使自己不断地进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展望
以上仅仅是理论层面的一些分析,学校在评定一个教师的工作时,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德、勤、能、绩四方面。但主要看教师的成绩———看教师所带班级学生的及格率、优生率、达线率等,在评模、晋级等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面前,谁也不愿冒很大的风险去搞什么创新。即使是创新,也仅仅是怎样能提高学生分数的方法创新,谁都清楚这是违背学生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但似乎谁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于是多数教师也是处于一个矛盾的年代: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情境性和开放性与教学时空的高度计划性的矛盾;讨论结果的多元性与考试答案标准化之间的矛盾;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对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提出的挑战等。不管怎样,应试教育的坚冰已经打开,素质教育的号角已经吹响,新课程正在逐步展开。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必将会随着基础教育的全方位改革而有一个令人鼓舞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