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农业下广西农业水利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广西已基本建成大、中、小相结合,畜、引、提相补充的农业水利工程体系,现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68处,有效灌溉面积151.9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9.4%。但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仍滞后于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无法有效满足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主要表现为没有足够的水源、缺乏完善的渠系配套设施及尚未形成大面积的园田化生产基地。因此,今后应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灌区科学管理、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等,以促进广西农田水利产业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业水利;生态农业;发展措施;广西
0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2]。我国灌溉农田占总耕地面积的1/3,而水利工程80%的供水量用于农田灌溉。因此,水利工程洪旱涝渍兼治,改土治水并举,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前提。农业水利传统意义上主要是指灌溉,包括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服务的水利工程系统及其管理队伍。按照水利深化改革目标及国家产业政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利新体制及其相应的运行机制,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探讨建立现代农业水利的途径,以促进水利产业的均衡发展。
1广西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广西已基本建成大、中、小相结合,畜、引、提相补充的农业水利工程体系。广西现有灌溉面积在2.00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11个,0.07~2.00万hm2的中型灌区276个,6.67~66.67hm2的灌区(片)40627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68处,设计灌溉面积200.9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51.9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9.4%[1]。全国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65hm2,而广西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仅0.47hm2,只达全国平均水平的72.3%;全国人均旱涝保收面积0.47hm2,而广西人均旱涝保收面积0.37hm2,只达全国平均水平的78.7%。此外,广西现有0.1m3/s以上渠道总长59156km,防渗渠道22752km,防渗率仅38.5%。
2存在的问题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原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完善;建成后管理投入不足,许多灌区从竣工之日起就带“病”运行,加上后期无力系统维护,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破损[3]。广西现有灌区干支渠道和建筑物完好率仅有50%左右,带“病”运行问题突出,安全性能差;干支渠道和建筑物的平均实有率70%,有效灌溉面积远达不到设计水平,仅为设计灌溉面积的68%,导致50%以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或灌溉保证率低。据统计,广西多数灌区的灌溉保证率低于75%,有的甚至低于50%;广西现有的1680万hm2旱地只有15%得以有效解决灌溉问题,多数依然靠天吃饭[1,4]。此外,大部分灌溉设施存在老化失修的问题,尤其是在边远的贫苦山区,农业生产尚未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对农田水利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但目前广西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仍滞后于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无法有效满足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足够的水源;二是缺乏完善的渠系配套设施;三是尚未形成大面积的园田化生产基地。此外,广西的农业生产仍然存在春旱夏洪危害频繁现象,既增加农户的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影响生产效益,又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尤其是春季缺水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边远山区由于缺乏控制性径流调节工程,夏季的防洪标准也不高。再者,广西大部分地区尚未推广使用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浪费严重。上述问题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发展的瓶颈,亟待得到有效解决。
3发展措施
3.1加大投资建设力度
农业水利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要改变以往农田水利建设单纯靠政府与乡(镇)集体投入的现状,实现多方筹资、多方投入,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田水利建设市场,并适当吸收外资[5]。首先,在自治区层面应建立农田水利维护基金机制,各级财政要坚定持久地增加投入,大力扶持农村公益性水利设施建设。其次,制定优惠政策,拓宽投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民营水利。其三,整合水利、农业、开发、国土、交通等部门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序推进水源工程、灌排工程、土地平整、交通道路等工程建设。
3.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广西部分地方仍然存在“上游串漫灌、下游无水灌”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渠系配套设施不完善,一些沟渠年久失修、淤塞、渗漏严重[3]。因此,首先要坚持全面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无水源地区要新建灌溉设施,已有的灌溉设施要进行加固、配套、续建,干旱缺水地区要增补骨干治旱工程。其次要通过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对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明确所有权与使用权。第三要增加调蓄工程,提高春季用水保证程度。春季缺水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可适当兴建控制性山区水库,增强对径流的调节能力,有效解决春旱夏洪的问题。
3.3加强灌区科学管理
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保养与维修,使其安全运行,并延长工程使用年限。同时,应尽快改革灌区管理体制,组建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权威机构,加强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配置、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2],以适应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乡(镇)水管站负责跨行政村的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指导村组加强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灌区管理站负责灌区的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水库管理站负责水库及其设施管理与维护;村委会负责支持自然村的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
3.4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
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适当压缩耕作面积,努力提高作物单产,充分利用夏季丰水,使农业种植结构符合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并加大节水型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6]。各地应加强对作物需水规律的研究,确定并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作物灌溉制度。由于农作物耐旱品种和普通品种的需水量差异较大,因此建议缺水地区重点引种并推广耐旱高产农作物,改进栽培技术,如选用早熟、耐旱、高产的作物优良品种,同时采取保墒耕作措施及节水栽培技术。针对田间工程,应积极试验并推广细流沟灌、小畦灌、膜上灌、膜下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等节水灌溉新技术,形成一套以山区水库—渠道防渗—节水灌溉—竖井灌排与明渠排水相结合的节水型灌溉模式。如水稻种植区继续实行广西水利系统《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开发》中薄、浅、湿、晒的科研成果,经济作物区实行喷淋式节水浇灌或分行交替浇灌方式等[3]。
3.5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就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广西生态农业发展的前提就必须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生态和农业用水,保证最低限度的生态用水,保护生态资源,按照供需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灌区农业用水。同时,要重建森林生态系统,改善水源生态环境,提高水源林比例,发挥利用森林植被的涵养水源功能[4],增加水资源系统的供水能力。
4结束语
大力发展以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灌溉为主的农业灌溉水利工程,是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业水利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在全面掌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各级农田水利规划(农业水利化规划),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科学合理性,有计划、分步骤的实现农业水利化。
参考文献:
[1]陈发科,黄凯,韦海波,阮清波.广西农田水利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11):55-56.
[2]王文超.浅谈农业水利灌溉现状及节水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204.
[3]闭忠宁.广西横县农业灌溉存在问题与对策[J].广西水利水电,2014,(3):87-89.
[4]唐建生,夏日元,徐远光,关碧珠,陈宏峰.广西中部岩溶区农业干旱成因与治旱对策[J].中国岩溶,2006,25(4):301-307.
[5]黄若君.广西农田水利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与增加投入的有效途径[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2):64-66.
[6]刘文光,廖小凤.广西力夯农业水利化基础[N].中国水利报,2008-03-11(001).
第二篇:生态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
食品科技学院08食品20080969王文杉
摘要: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和变化规律的农业应用学科。我国农业生态学具有深厚 古老的农业传统背景和基础,是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指导下,总结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科学地处理了人类农业、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实现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同步、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农业、生物多样性
1我国农业生态学发展简史
根据我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和实践,按其发展规模、发展水平综合效益等可分为3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发展阶段与广泛推广阶段。
农业生产的生态观点和系统思想可以追溯到农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在农业生产实践中 人们逐渐认识生态现象 产生了原始的生态学概念 ,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知识。《吕氏春秋》 中记载:“夫稼, 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 ,养之者天也”。《齐民要术》指出:“顺天时,量地利 ,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荀子· 五制篇》 指出:“ 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 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 等。在这一漫长过程中,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均处于不自觉的萌芽状态,农业发展水平很低 ,无法形成规模经营, 处于一种散乱的状态 ,产量效益是农业发展的最高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 到 20世纪 80年代粮食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但随之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70~80年代出现的世界性“ 五大危机” :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不足、环境污染 ,都为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动力,人们迫切希望通过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发展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诸多问题。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兴起就是在我国农业发展陷入了环境与发展两难选择之时,基于我国国情,充分考虑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恶
化的现状而提出的一条可行的道路。
社会的需求是推动农业生态学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 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则使得这一学科更加丰富和完善,如30年代由贝塔朗菲提出的系统论,40年代由香农创立的信息论等,都为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我国于1981年四川特大洪涝灾害之后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1984年进行全国性生态农业试点,从 90年代至今生态农业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生态农业县、生态农业乡、生态农场、生态村、生态户等成批出现,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综合效益也越来越好。
2我国农业生态学研究动态
20世纪 80年代初期 ,马世骏等提出了自然- 社会-经济复合系统概念,提出了生态工程并用于指导生态农业实践 农业生态学正从系统描述到对系统自组织的理解,从对生态危机的预测到主动开展生态系统调节和系统控制。农业生态系统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自然调控之上叠加了人工调控,这将使它成为未来生态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作为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其突出特点是自然生态系统被人类的活动所干扰、调节、控制和驯化,并列为人类当前和长远利益服务的范畴。
我国的农业生态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脆弱地带,关注由于农业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 ,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的水分平衡与节水农业问题,华北农业引起的地下水超采问题,南方的水土流失与农业的关系问题等。
近年农业生态学研究活跃的方向有: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系统模式;作物与土壤系统的养分、水分及有机质关系 群体生产中的作物冗余问题;农业的化学生态学;农业分子生态学;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管理与品质管理;农业生态信息综合分析与评价等。其中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研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比较集中的研究方向,包括小流域综合利用模式、刀耕火种及其替代模式、山坡地综合利用模式、低洼地基塘系统模式和高畦深沟模式、庭院利用模式、农牧结合模式、农林结合模式、北方农桐复合系统、南方丘陵果猪沼模式、东北温室猪沼菜模式、新疆绿洲农业模式等。
3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是我们农林作物生长的大敌,如何减轻其危害、减少投入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当今我国农业面临的重大课题。生物防治技术是保证这些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利用在生物防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防治研究的重点是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繁殖的场所,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有害生物。
3.1有害生物暴发成灾的原因
有害生物并不是魔鬼,它们要成窖、成灾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植物对有害生物缺乏抵抗力(抗性低下);有害生物有很强的侵害能力;环境条件有利于有害生物的繁殖侵害而不利于植物防御有害生物的侵害。在野外自然状态下,有害生物成灾的情况比较少;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灾害的大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人为造成的。
从另外一个层面看,有害生物的暴发成灾主要是成片的单一植物(或植物品种),为有害生物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一望无际的单一作物,群落简单,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有害物种暴发的几率大增。
3.2天敌的作用
许多生物没有疯狂生长或繁殖,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众多天敌的存在。从一些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成灾可以看到天敌在其中的作用,如加州的澳洲瓢虫长期控制吹绵蚧的事例(Caltagirone&Doutt1989)。)。但20世纪40年代,DDT开始在加州的一些柑桔园里应用,澳洲瓢虫被农药清除了,吹绵蚧的危害比以往更为厉害。不使用农药后,情况才慢慢好转。1998年和1999年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又对澳洲瓢虫产生影响,使加州的某些地方吹绵蚧危害重新加重
(Elizabeth 1999)。或者从使用广谱性农药后,一些害虫更加猖獗或次生害虫的爆发中体现天敌的重要。目前对于害虫上已有深刻的认识,病害上也有一些,在草害上相当少些。
在自然界中,天敌的数量是相当丰富的。譬如,松毛虫有359种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陈 昌 洁1990),从小麦田里已记录的瓢虫就有68种(虞 国 跃2005)。近十年来我们对我国铁杉上的瓢虫。通过2002年和2003年的调查,种类仍在增加,目前的总数已达63种(Yu & Montgomery in prep.)。如何保护和发挥这些天敌的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3.3天敌作用的发挥需要生物多样性
对于多数天敌来说,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是要有基础的,如优越的环境条件,其中物种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实际上,我们生物防治研究的重点是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繁殖的场所,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研究表明,在田间保留杂草而且不清除枯草,春夏秋季都有利于天敌生存、繁殖,冬季有利于其安全越冬。天敌要生活、生存,就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那么生物防治的效果不可能体现,其作用就不可能持久。如红环瓢虫是控制草履蚧的最主要的天敌,如果破坏了瓢虫的生存(越冬越夏)环境,草履蚧可以年复一年的大发生。
有些农作物的害虫比较单一,如玉米,它的主要害虫是玉米螟,通常只要解决了玉米螟的问题,再加上老天(雨量等)帮忙,那么玉米就可以丰收。由于玉米螟可以用赤眼蜂防治而且在我国赤眼蜂的繁殖技术(自然卵和人工卵)基本成熟,释放等防治技术过关,目前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面积也最大。单在吉林公主岭,每年生物防治面积在100万亩(1亩=666.6米2)以上,公主岭市生物防治中心从1987年至2003年的17年中,累计放蜂1923万亩,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玉米穗为害率低于5%)和生态效果(整个生长期不需防治,仅用一些化学农药作为种衣剂防治地下害虫)(李风翔,私人通信,2003)。
但对于不少作物而言,造成危害的有害生物往往不是一种,或者说控制了这一种害虫,另一种又起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生物多样性就显得特别重要。或者由于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本来是天敌的昆虫变成了害虫,而需要进行防治。如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啃食枣花,成为红枣生产上的害虫(李宽胜等1992)。
3.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利用
我们所关注的并不是消灭有害生物本身,而是限制它们的增殖。有害生物的潜在增殖率很大,但由于其死亡率极高,从而保持了数量的稳定。只要死亡压力稍微减小,它们的数量就可能迅速增长。各种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生态系统能够存在,主要在于系统内各种因子的相互斗争及相互依存。当大面积土地被单种植物所覆盖时,动物群落就立刻变得单一化了,这种单一性增强了种群的波动趋势。当面积较小时,周围环境的物种可随时介入,对单一作物生态稳定起作用,可随着面积的扩大,麻烦也就自然多了起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采取各类方法,诸如鼓励选择特定时间播种、选用稍抗或中抗的品种、设计特殊的作物轮作制等来压低有害生物的数量,同时我们要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的自然平衡能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可以利用各种技术对付有害生物。我们的技术在进步,但有害生物也在进化,有些技术或措施反过来加剧有害生物的为害。从生物多样性方面来说,现行一些做法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利,下列措施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值得商榷,如单一地区(或单位)制种,大面积推广单一品种等,大片连作产生,乱用农药杀伤天敌,不合理的除草,长期无选择性的使用杀虫灯,连片种植转基因植物等。一些学术论文、广告宣传、技术指导也存在误导或错误。已有专家对乱用杀虫灯提出警示(张广学等2004)。
目前在生产上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利用虽已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如云南等地开展品种多样性防治植物病害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朱有勇2004),但在许多地方或领域,仍在进行着意识或无意识的破坏多样性的行动。
保护和丰富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在有害生物管理上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研究。
第三篇:农业旅游建议研究论文
摘要:黑龙江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但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旅游产品还只是雏形,黑龙江省农业旅游面临着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特色等问题。本文根据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建议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旅游不断向多元化、多领域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观赏田园风光,参与农业活动。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旅游产品还只是雏形,在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
1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现状
1.1社会认识明确
农业旅游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带动高效特色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调研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还是基层管理部门,对发展农业旅游的认识正在得到不断更新[1]。政府部门积极鼓励广大农民利用土地发展农业旅游,加大对农业旅游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农业旅游的宣传力度,广大人民逐渐从不了解农业旅游到积极开展农业旅游转变。由于农村中一小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率先开办家庭农业旅游项目,从中获得财富,使得广大劳动人民对发展农业旅游有了新的认识,积极开展农业旅游活动,主动与旅游部门进行沟通与咨询,开发并创新农业旅游项目。随着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和普及,旅游者也充分了解了农业旅游的内涵,不再认为农业旅游仅仅是从事农业活动,因此参加农业旅游活动游客的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旅游者的需求不断增强,促使农业旅游不断向多样化、多领域、全方位发展。
1.2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四季分明,风景独特,农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具有下列良好的基础。
1.2.1具备了优越的生态资源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首位,拥有辽阔而肥沃的黑土地,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地带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高。黑龙江省现有耕地近932万hm2,草原面积753.2万hm2,拥有高等植物2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470多种,全省天然湿地面积占全国天然湿地的1/7,水资源较丰富。这些优越的生态资源,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2.2具备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在漫长岁月中,黑龙江省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挹娄文化、龙山文化、北大荒文化等。作为金、清两朝的发祥地,黑龙江省历史文化悠久。19世纪时,帝国主义国家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建筑风格、先进的科技等。另外,除了汉族以外,黑龙江省还聚居着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46个少数民族,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使黑龙江省地域差异性较明显,从而使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黑龙江省发展农业旅游已具备丰富的文化基础。
1.3具备了特殊的地缘优势条件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经度最东的省份,拥有中国两个地理位置极点———北极漠河(中国唯一一个可以看到极昼及北极光的地方)和东极抚远县(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黑龙江省北部与俄罗斯相邻,边境线长约2981km,边境城市异国风情浓郁,界河界湖风景秀丽,为黑龙江省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黑龙江省是中国与俄罗斯、朝鲜、韩国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东北亚国家和欧洲国家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1.4形成了一些新的模式
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地缘优势,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具有其独特的模式,发展模式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利用花草果木开展观光旅游。近年来,为了使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统一,黑龙江省广泛开展退耕还林,大面积种植果树经济林,在郊区建立动植物园、采摘园。为了加强游客在园林中观赏和参与,这些地方一般都在公园里设置了旅游线路,设立各种景点或饰品,有些景区推出个性化服务,例如在园中出租自行车、小火车、观光旅游车等,吸引游客来观光旅游。第二,开展民俗旅游。黑龙江省除了汉族以外,还聚居着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46个少数民族,保存了完好的民族传统文化。一些地方利用空置的房间举办民族风俗节日、品尝特色美食、开办特色旅馆等,吸引游客参与到农业旅游中来。第三,发展农业科技旅游。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引进国内外高科技和花草新品种,使农业旅游景区四季姹紫嫣红,景区内花草、果木、动物等品种众多。园内根据不同的品种划分为多个区域,并设计一条科学的旅游路线。景区内配有自动化灌溉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有些地方还将玻璃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等用于农业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此感到十分好奇。第四,建立绿色农业基地。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陲地区,土地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黑土地开发历史比较晚,破坏程度轻,农业产品没有受到污染,价值比较高。据了解,2012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经济总量居全国首位,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绿色食品已达15个。截至2012年,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增加到550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增加到68家,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已经发展为14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早在2006年,黑龙江省就参与了第一届哈尔滨国际经贸洽谈会绿色食品展、绿博会暨东北四省第六届中国区农博会和中国国际产品交易会活动。目前,黑龙江省对绿色食品标志管理、产品检验、环境监测、人员培训等有关工作都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2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
2.1发展农业旅游的资金投入不足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有的地区很多支持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或项目并没有实施,不利于乡村农业旅游的发展。因此,黑龙江省旅游农业开发建设所需资金不足,已成为当前影响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突出问题[2]。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虽然农业基础比较好,但是投资的主体始终没有解决,解决农业旅游所需资金问题是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2.2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有待更新
第一,农业旅游地点分布在距离城市比较近的郊区,或在比较偏远的农村和山村。由于我国城乡贫富差距比较大,农业旅游的基础设施一般都相对落后,乡村道路质量差,污水垃圾随处可见,水电设施不完善,使游客感到诸多不便。许多农业旅游景区只重视景点景区的利益及收入,忽视了景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保养。一些景区管理者在配套基础设施还没有建设完毕时就急于开发利用;一些景区不重视对景区内的配套设施的保养,致使景区内设施老化,经常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使游客望而止步;而部分老景区的配套服务设施比较落后,难以满足当今游客多样化的需求,直接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受。第二,从事农业旅游的服务人员大多是广大农民,文化素质不太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整体的接待服务水平比较低。第三,资金投入不足也是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原因之一。
2.3缺少文化内涵和自身独有的农业特色
现在很多地方的农业旅游都只局限于单纯的自然田园风光观光,无法满足游客对文化品位的需求[3]。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总体发展规划和专业的设计,农业旅游逐渐出现了相互模仿,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盲目的模仿之风渐渐改变了广大农民原有的农耕文化和特色民俗文化,导致乡土气息日益被冲淡。相互竞争,规模比较小,景点较分散,缺乏文化内涵和自身特色。同时,忽略了游客在农业旅游中的参与性,使游客在农业旅游活动中兴趣不大。
2.4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
一方面,从事农业旅游的服务人员大多数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农民开办农业旅游项目,投资少、收益快,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地方不讲条件,没有标准,质量低下,只要有利可图,人们就一哄而上。这些造成人为的破会或农业旅游资源的流失,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农业耕地被占用,人造景观的不协调,等等。有些地方农民为了获得利益,不惜牺牲游客利益,出现了欺客、宰客的现象,使农业旅游信誉扫地,这对于农业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极为不利。另一方面,在对农业旅游区的管理上,农业、国土、水利、工商、税务、规划等多个部门都能插手管理,存在旅游管理的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管理重复、政出多门等诸多问题,从而使旅游管理缺乏效率和力度[4]。
2.5季节性差异性大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形复杂,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春秋两季比较短暂,各地四季形成了显著的差异,使黑龙江省的农业旅游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淡旺季反差特别明显。夏季时,树木丰茂,气候宜人,农村是城市人们避暑游玩的好去处,此时是农业旅游的旺季;冬季,黑龙江省寒冷而漫长,城市人们除了去大型滑雪场滑雪外不愿外出旅游,此时是农业旅游的淡季。明显的季节差异使农业旅游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边疆省份。包括汉族在内的48个民族,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庆、婚姻等诸多方面的风俗习惯以及宗教文化信仰、心理素质等都有所不同,导致黑龙江省各地区的农业旅游地域性比较强,每个地区农业旅游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
3发展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建议
第一,广开财路来源,加大资金的投入。解决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开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主要还是要依靠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来缓解。因此,我国政府要广开财路,加大对农业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加大旅游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力度,适当降低农业旅游贷款利息,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鼓励农民建立农业旅游合作社,并配备专业人士加以指导或管理。政府部门也可以积极鼓励并帮助农民招商引资,扩大景点景区规模,实施统一化管理,等等。
第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农业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越高,景区各方面设施会更完善,农民的旅游意识较强、素质较高,再加上其自身的农业旅游资源具有特色,对游客才有较强的吸引力[5]。因此,农业旅游景区必须不断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服务水平。一方面,农业旅游景区要认识到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聘请一些专业的基础设施维修人员,定期保养或维修景区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减少景区内的安全事故,也可以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各地要重视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与服务人员队伍,可以采取定期培训、“走出去”、“引进来”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接待服务水平;政府为农民提供免费的农业旅游知识课程,鼓励从事农业旅游的农民积极参加一些管理和接待的专业课程,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政府派专业人士教授农民接待游客的方法或技巧,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并注意精心树立当地良好的接待服务形象,重视品牌建设,制定星级评价标准,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面文化素质和接待服务水平的提高。
第三,挖掘区域资源潜力和文化内涵,打造资源特色。在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不同的文化内涵,对旅游者才有吸引力,才能形成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良好形象。因此,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开发应该立足于当地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深度挖掘当地资源的文化内涵,打造资源特色。首先,要突出农业旅游的自然性。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应该打造具有原始气息、民风淳朴的农村景观,建设具有农村气息的小村庄形象,保留原有的农村建筑风格和居住特点,减少周围新建高层建筑物对农业旅游造成的视线污染,保存农村特色。创新农业旅游项目,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其次,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不同的民俗习惯和节庆活动形成了多种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深度挖掘各民族民俗文化,展现各民族文化的内涵,使农业旅游与各民族民俗文化相结合,在各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以民俗风情、饮食等为特色的民族村,开展度假、休闲、体验等形式的农业旅游活动。传承和发扬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品,满足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第四,健全农业旅游的管理体制。健全农业旅游的管理体制,这是促进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关键,所以农业旅游的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并要求农民严格依照有关农业旅游开发方面的规章制度办事,严格按照农业旅游项目审批、建设的基本程序与步骤逐步开展。建立一套灵活的管理体制,并成立一个由旅游、农业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农业旅游的各项工作。聘请专业的设计人员对资源进行合理统一规划,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济运营成本,避免跟风模仿和重复开发的现象。创新管理模式,鼓励农民建立农业旅游合作社,扩大农业旅游的规模和种类,增加投入资金,提高农业旅游的专业化程度。
第五,注重产品类型的创新,因地制宜。从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农业旅游活动的开展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欣赏花卉、采摘瓜果蔬菜、烧烤等表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季节性比较强,所以,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发展必须要注重产品类型的创新。冰雪是黑龙江省最独特的自然风光,农业旅游可以在冬季时在村子内,放置一些精美的冰雕,开设冰雕大赛、亲子堆雪人比赛、冰刀赛、雪地打雪仗等项目。
参考文献:
[1]王杜春,司静波.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21-22.[2]张桂兰,刘敏,张序强.黑龙江省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及战略[J].北方论丛,2003,(04):26-27.[3]张德成,朱若男.关于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4,(02):1-2.[4]刘婧,张培.国内农业旅游管理探微[N].中国旅游报,2008-02-25(007).[5]杨铭铎,焦翠翠.基于旅游特点的黑龙江农业旅游发展思路[J].商业时代,2009,(04):103-104.
第四篇:广西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也是广西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的持续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西经历了一些生态恶化问题,比如水土流失造成地力衰退,农田受损毁,以及工业“三废”的直接排放和化肥农药的滥施滥用,城市生活废弃物的排放等,这些不仅使环境受到污染,也使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广西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广西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从1987年开始,广西每年都在六●五“世界环境日”进行农业环保宣传,从不间断。1986年7月,自治区农业厅开始起草《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环境保护条例》,1995年5月,该条例由自治区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施行,为依法保护环农业环境,防止“三废”污染农业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
1986年广西制定城镇建设用地和乡村建设用地的地方规章,以立法形式建立基本农田制度,保护广西耕地资源。为培养地力,提高耕地肥力,广西农业部门大力实施中低产田地改良、沃土工程建设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80年代中期以来,广西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进行工业废水、废气、废物的治理。90年代初期,广西加大农用塑料薄膜清理回收工作力度,有效防止残膜碎片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
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加大力度推广节水农业技术。从2003年起,广西农业部门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三农”工作,转变思想,调整重心,按照“大生态、大产业、大循环、大发展、快致富”的思路,提出并组织实施“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工程”。工程的建设内容是:每年在10个以上的县(区)、100个以上的村镇、1000个以上的村(屯)和10000个以上的示范户中实施先进适用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创建和扩大生态农业优势产业,实现生态富民目标。
以上一系列措施和法律法规都为广西打造和谐的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也为广西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第五篇:广西农业概况
广西农业概况
一、基本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北纬2054-2623、东经10428-11204。东与广东、海南为邻,东北与湖南接壤,北与贵洲,西北与云南相连,西南与越南交界,南濒北部湾,是全国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之一,又是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有沿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广西幅源广阔,南北约610公里,东西长约750公里,总面积236661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5%,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9位。1997年末,全自治区人口4633万人,除汉族外,聚居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764万人,占总人口的38.08%其中壮族人口1518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32.76%,是目前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1958年3月5日,经国务院准,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97年广西行政区划为5个地区,9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59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26个市辖区,3个市郊区,688个镇,611个乡、62个民族乡,其中瑶族乡51个,苗族乡8个,瑶族苗族乡1个,侗族乡1个,回族乡1个。75街道办事处,1228个居委会,14822个村委会。
广西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从总体看,广西属于我国东南丘陵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周高中低,状若盆地。四周多为海拨1000米以上的山地、高原,中部为海拨200米以下的平原、盆地;山地占总面积的74.8%,高于全国66%的比例,平原占14.4%,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1997年末,全自治区有耕地264.86万公顷,水田151.93万公顷,旱地112.93万公顷。
地形
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被山地围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盆地边缘多缺口,桂东北、桂东、桂南沿江一带有大片谷地。地貌
分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和石山六类。中山指海拨8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低山指海拔400一800米的山地,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丘陵指海拔200-400米的山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台地指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平原包括谷底宽5公里以上、坡度小于5度的山谷平地,面积约4.9万平方公里。另还有约4.7万平方公里的石山地区。中山、低山、丘陵和石山面积约占全自治区陆地总面积的70.8%。境内石灰岩地层分布很广,岩层厚,质地纯,褶纹断裂发育,加上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形成典型的岩溶地貌。
山系
主要分盆地边缘山脉和盆地内部山脉两类。边缘山脉:在桂北以凤凰山、九万大山、大苗山、大南山和天平山等为骨架;桂东北有猫儿山、越城岭、海洋山、都庞岭和萌渚岭等,其中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米.为南岭及广西的最高峰:在桂东南
有云开大山;桂南有大容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桂西多为岩溶山地;桂西北为云贵高原边缘山地,如金钟山、岑王老山等。内部山脉:东翼为由东北至西南走向的架桥岭和大瑶山,西翼为由西北至东南走向的都阳山和大明山组成,两列山脉在镇龙山会合,构成完整的弧形。弧形山脉内缘,构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弧形山脉外缘构成沿右江、郁江和得江分布的百色盆地、南宁盆地、郁江平原和得江平原。
水系
河流总长度约3.4万公里,水域面积约470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河流的主要特征是:山地型多,平原型少;流向多与地质构造线一致;水量丰富,季节性变化大:水流湍急,落差大;河岸高,多弯曲,多峡谷、险滩;河流含沙量少;岩溶地区地下伏流普遍发育。地表河流分属四大流域和五大水系。属珠江流域的有西江、北江两水系,以西江水系的红水河、柳江、黔江、郁江、浔江、桂江等为主,流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6%:属长江流域的有洞庭湖水系,主要为湘江上游;属红河流域的有百都河,经越南流人北部湾;属滨海流域的为桂南沿海诸河,均独流人海,流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0%。
海岸和岛屿
大陆海岸东起合浦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全长1500多公里。海岸类型分冲积平原海岸和台地海岸两种。海岸迂回曲折,多溺谷、港湾。具有良港条件的有防城港、北海港、钦州港、铁山港、珍珠港等。沿海岛屿有697个,岛屿岸线长600余公里,岛屿面积84平方公里。涠洲岛是广西沿海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8平方公里。
滩涂和浅海
沿海滩徐1000多平方公里,其中软质沙滩约占90%。浅海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海底平缓、暗礁少、风浪小。
二、自然资源优势与制约因素
气候资源
广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无霜期一般在270-300天,桂南300-330天,南部沿海一带和右江河谷一些小气候区终年无霜,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年平均气温16-23C,日均气温10C积温5000-8300C持续日数240--358天。年日照时数为1400--200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达90--110千卡/平方厘米。各地年降雨量在1100--2800毫米之间,而且雨热同季,与农作物生长期一致,极有利于农业生产。总的来说,广西、光、热、水充足,适宜多熟栽培,对提高复种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十分有利。
动植物资源
广西已发现植物280多科,1670多属,近8000多种,种植业品种系列达700多个品种,热带、亚热带水果占80%以上,其中不少饮誉国内外。香蕉、菠萝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荔枝、龙眼居全国第三位。广西被称为“土特产仓库”,野生植物及
其他土特产达1600多种。其中,中草药材1000佘种。此外,还有我种野生油料、芳香、纤维、淀汾、化工原料等植物和各种奇花异草。广西有不少珍禽奇兽,仅灵长、两栖、爬行等动物多达800佘种,列入国家保护动物达44种。
水力资源
广西河流长,河川径流总量4220亿立方米,仅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多达937条,且多数落差大。全自治区水力理论蕴藏量为2133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这些丰富的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江水系的红水河、柳江、桂江、郁江、贺江等5大江河的干革命流上。其中,红水河水力资源约占全自治区水蕴藏量的一半,而且具有修建较大调节水库的有利地形,淹没损失少,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技术经济指标及建设条件较优越,是我国水电资源中的“富矿”之一。在全自治区水力资源中,小水资源约为350万千瓦,县乡均可办小水电。
水资源
且自治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600亿立方米,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量的6.9%,居全国第五位,除可满足主要河道航运、工业和发电用水外,按35%供农业灌溉和发展渔业生产用水计算,可供求658亿立方米,现在全自治区实际用水量不过280亿立方米,占可供水量的42%。另外,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经勘察,全自治区有大小地下河600多条,水资源量达400亿立方米以上,开采量还不到1%。
海洋水产资源
广西南部海岸曲折,港湾多,海岸线长1595公里,拥有岛屿697个,岛屿岸线长604公里,浅海(水深10以下)滩涂36万公顷,其中潮间带滩涂10万公顷,可养殖面积6。67万公顷,近期可供开发养殖的有2.66多万公顷。北部湾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渔场之一,有海洋鱼类5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30多种,适于发展水产捕捞、养殖。
区位优势
广西地处沿海、沿江、沿边,是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腹地的“结合部”,是东西往来和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广西沿海1595公里海岸线享有“黄金海岸”之称,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建成北海、防城两个港口,共有9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待开发的还有钦洲港、铁山港和珍珠港等一批天然良港。特别是钦洲港,早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曾被列为开发大港,它具有航道宽(400米)、港池深(最大15-22米)、腹地大,距西南近(距南宁市120公里)等优势。
广西沿海港口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南昆铁路建成后,云、贵、川的货物经此转运印支、非洲、欧洲各大港口,比从上海出发,距离减少23%至65%。广西与越南接壤,边境线达1020公里,有11个口岸,其中凭祥、友谊关、东兴和水口是国家一类口岸,还有25个对外边境互市点。从友谊关到谅山仅18公里,到河内也只有180公里,是两大水系和大西南走向印支的重要通道之一。西江水系纵横广西,连通云贵,是大西南向广东和港澳的水上通道。
随着国际环境不断改善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以及钦洲湾的建设,大西南的开发,将会大大促进广西的经济发展,也必将带动广西农业特别是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制约因素,主要表表现在:
(1)土地资源相对不足,耕地后备资源缺乏。随着人中增长及各种非农用地的增加,人均耕地逐年减少。耕地数量随经济发展的不断锐减,将使广西农业面临严峻问题;
(2)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局部地区,影响较小的灾害年年都有;影响大的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增高。特别是森林过量砍伐,加剧了这种灾害天气的影响。90年代初森林资源才“长”大于“消”,较低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3)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差,抗灾能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