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地域性景观情感互动设计的方式建设论文
关键词:社区;地域;景观设计;情感互动社会学中往往对社区具有宽泛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中对社区(community)的定义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但是在社区基本范围包含地域性和一定人口数量和居民之间有着共同意识的群体,与社会有着密切交往。社区应当是富有自然美的生态环境,是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空间,进而对人、自然、社区景观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放眼全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无疑也加快了人们生活的步伐,对高生活质量的追求。问题也随之出现:“环境污染”“居住环境缺乏温情”“城市建设缺乏个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使人类、自然环境、景观三者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以景观为基本导向。可以明确的是使用者的素质修养和行为动机与环境因数是相互联系的,而这种微妙的联系就是本次所探讨的主要目的。
以下将提出几点在进行整个社区景观的指导方针和服务为先导,以地域的开放和文化精神的指引。任何改善社区景观空间应该加强其“身份”特征:
1轻设计理念,重生活理念
传统设计师普遍认为设计就应该谈论如何设计,而忽略周围的一切。然而,多谈周围的一切,这些将比设计本身更重要。设计师在设计社区环境时,更多的是谈其设计理念。如:“我们主要以生态为主题的设计理念,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亲近身边的环境并非一些官方的话语就能打动使用者,应该从生活的理念出发去探索、发掘其真正的含义。社区景观可以使我们走到一起,也可以让我们摊开。如何平衡社交和独处的可能性空间?笔者认为我们都希望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大多数的景观就能负担起表现的机会。
2空间范围的选择
涉及人体的一个横向空间规模。在视觉,触觉,听觉,运动的时候,创造空间上的连续性的东西。利用空间的创造,切分音,并开展从房间的亲密关系移植到环境。社会节奏的加快,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路上,一天的疲惫只希望快些回到自己的房间放松。然而社会的压力也会导致很多人负担的加重,希望与人交流释放自身的压力。那么,这种感觉就如同海港或天际线的豪爽?不论是我们想与人交流还是想一个人待着。一个区域的限制性不仅使豪爽感觉更好,反之亦然。而且笔者认为良好的社区设计,良好的社区景观,试图把那些联系在一起。如同纽约的中央公园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这两个领域的结合,我不认为景观为逃离城市,我认为它是在越狱的城市。
3山水原则指引
通过当地景观体现地域特色,这也被称为“方言景观”,也是区域景观。其更多的意义是自然风光、农村领域、乡土建筑、民俗文化的复合体。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部分。但我认为这是将人被吸引到水的更感性的认识。还有一些关于水难以捉摸的和无形的,短暂的,深不可测的。例如:山水作为桂林景观的主要特征,无不是展现地域特征最好的设计元素之一。利用这一有利地域特征,可主动的开放其空间,运用到社区景观设计中。这无不是美观,舒适,通透,以及从正式到半正式到非正式的反映社区居民的自豪感和地域识别层次结构的一部分。
4材料和植物的选择
选择植物的社区景观应以提升社区之美为:请记住我站域名前提,以及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为主导。它似乎显示着这种性质中最常见的观点,明确地将对社会和文化的思想联系在一起。选择本土植物,其低维护的植物是首选。偶尔会有选择非本土植物材料,以扩大多样性和社区感知的体验机会。乡间天然土壤材料可适应当地气候很长一段时间的最佳材料选择。这种材料是可持续的,它同样可以反映经济和地方特色。
5增强功能是尊重历史
地域社区的景观设计在无形的背景下,以有形的区域景观以新的生命力展示大众,这使得社区的景观充满活力与情感的互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它:首先,对地区传统文化进一步了解分析,则必须重新认识历史的过程。其次,提取具有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历史符号,创造独特的当地景观。最后,用历史的文化符号与标识系统和景观设计。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历史遗迹和古建筑是人类的历史,这是见证区域文化形象。
本文以景观情感为主导,地域性社区景观研究为主体。试图将使用者行为情绪与社区景观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找到空间与情感相互作用的方式。以社区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以上五类设计观点展现社区景观空间与使用者情感互动的设计准则。在文章的最后,笔者还找出一个关键主题,这可能担心到设计师的选择侧重于在未来社会发展的论述。不论是地域性景观还是社区景观两大文化背景主题下的“差异化”和“共性”,景观情感互动设计作为社区景观设计的核心,营造出优质的空间场所和体验设施,其目的就是吸引生活劳累的人们能积极地参与其中,与景观形象产生互动。满足使用者的多样需求、心理健康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社区景观情感的价值。虽然情感没有占用系统用地,但是,参与者有权质疑其在主观设计中所起到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林其标.住宅人居环境设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伊培同,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第二篇: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论文
论文关键词:交流互动 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 有效性
论文摘要: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沟通与合作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特别对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交流互动式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运用交流互动。
加强对师生互动的研究,特别对枯燥无味的小学数学以及小学生认知特点来说,无疑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的基础工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尽管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交往互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建立起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使教与学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那么小学数学课教学效果将得以大幅度提高。
一、创设自主探究的时空
探究离不开问题,课堂探究活动主要围绕“问题”进行,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探究型问题,有时甚至要突破传统课程的束缚来设计,这样做的意义不在于寻求完全正确的解答与现成的结论,而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见解,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一位教师是这样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1.让学生面对问题。揭示课题后首先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提出了诸多令人产生疑问的问题,从而引起了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学生形成的关于该问题的多种原始想法中,教师引导学生筛选并板书关键的问题:(1)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2)在什么情况下,商不变?(3)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能不变?(4)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途?2.建立假说。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作为后继探讨的导向:“先来看第(2)个问题:请大家猜想一下,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商不变即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不变?3.收集证据,验证猜想。要求学生以“48÷8=6”为例,小组合作学习,举例验证多种猜想(被除数48和除数8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数),看看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商是不变的?4.解释说明。学生解释验证结果。5.交流评价。通过归纳总结,对验证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进行组织和整理,并与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起到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从提出问题到指导探索,都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这样的教学就改变了传统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了新型平等、合作交流关系,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理念。
二、倡导主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实施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生生互动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生生互动主要指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分享,进而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如学习“百分数”以后,我们可设计这样的实践性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实验黄豆的发芽率,规定每个小组实验的粒数和质量,并要求每个成员互相配合,认真地观察与记录。一周后的课上,让各位学生查验黄豆的发芽粒数和未发芽的粒数,各组分别计算发芽率。当汇报求得的发芽率不同时,可随时引导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内进行讨论:为什么发芽率不一样呢?要使自己组内实验的发芽率高,必须怎样做?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在讨论与交流时大胆地陈述自己的想法,灵活地修正他人的观点;虚心地倾听他人的发言,认真地修正自己的想法。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组内交往协作,有效地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既深化了对发芽率的理解,又学到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
三、发挥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
尽管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但互动的过程必须服从教师课前预设的价值追求(不排除追求过程中的自觉调整与完善),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多元发展,但是有高质量的互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就可能会丧失方向,成为信马由缰式的活动。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百以内的口算减法(44—25)”时,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了七八种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边板书,边反复用“真行!”“还有不同意见吗?”加以引导,整个交流过程学生非常投入,教师也很满意。最后教师说:“小朋友,你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各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种方法之间还有相对合理、简洁的区别,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类,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和自我调整,使学生的构建活动富有意义而不是杂乱无章。形式化的开放和放开只能带来表面的热闹而缺乏实效。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即适时介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总之,有效的互动离不开教师的价值引领,教师的引领和点拨,既能保证互动的方向又能催生课堂的动态生成,使课堂教学朝有效的方向发展。
总之,交流互动是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必需条件。教师要善于创造富有情感的氛围,而富有情感的氛围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有着共生关系。如果教师教学能从这样的角度出发。那么数学课堂将会成为学生们喜爱的课堂,成为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他们将因此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课堂也将因此而生动。
参考文献:
[1]吕含贞,谈“交往互动”在课堂中的构建[J],课改纵横,2007,(4)
[2]何振中,洪涛,新课程理念下的“交往互动”摭谈[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112)
[3]李素芹,交往互动创建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1)
[4]王海涛,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的尝试[J],现代阅读,2010,(12)
第三篇:社区法治建设论文
社区法治建设论文--社区法治初探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内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我国社区是广大群众居住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区,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关键部位,其建设和发展与法治的关系日益密切,社区法治也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几年来我们石景山区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引发如下思考:
一、社区建设呼唤法治,法治是社区健康、有序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是“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规范社会行为需要法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居民的管理,一般是通过单位实现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减少对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和依赖关系,开始走向市场,改变了企业办社会、学校办社会、机关办社会的错位现象,广大职工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个人的生活与社会需求将主要通过社区得以满足,社区与城市居民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各种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迅速发展,变成真正的无主管企业,同时,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外来人员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依靠单位、户口等行政管理日益困难,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强制性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各类组织、社区管理者、居民及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法律关系,需要法律来明确有关各方的责、权、利关系,依法规范社会行为。
二是维护社区稳定,保障人们权益不受侵犯需要法治。有法律的维系,社区才能稳定。居民是社区的主体,也是社区法治的主体,民稳则社区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法律需求不断增强,居民维护自身权益的呼声日高,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北京人对法律帮助的需求比例为38.3%,而在职职工、离退人员、辞停人员、下岗职工对社区法律服务的需求率分别为44.3%、30.5%、27.6%、48.9%,我们对八角街道社区搞了两次法律需求抽样调查,被调查对象有居委会干部、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外来人员等,据统计,有60%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需要法律服务,并认为应在居住的小区搞一些集中咨询或专题讲座等。随。
区法律服务工作,根据居民需求,提供就近便利服务;利用双休日,参加社区“助残日”、“环保日”等义务咨询;举办专题法制讲座,到法制课堂授课等;信息网络,由社区服务信息网络中心法律分中心、法律事务中心电脑数据库、社区分中心电脑、触摸屏组成。它是一放射状网络,甚至可同居民家中电脑联接。
居民若遇到法律问题,可以选择上网查找法律事务中心的服务信息、联系服务单位,或者拨打法律事务中心的电话或社区服务中心(分中心)的电话获取法律帮助,使群众享受到了“足不出户”的服务。另外,也可以就近向法律服务志愿者、调解员咨询,或到社区服务中心的“一门式”服务中法律咨询窗口,免费解答法律咨询;法律事务中心专人值班,接待来访及电话咨询。
三网一体的“社区法律服务网络”,使社区内基本做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法律服务人员,哪里就有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11月,我区法律服务机构为社区提供法律咨询6000人次,其中免费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代书441份,诉讼代理400余件,非诉代理110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420余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仅八角社区法律事务中心6个月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170余件,开展大型义务法律咨询3次,指导非诉调解94件,较好地满足了社区成员的法律需求。
(二)依托载体,规范引导社区成员行为,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一是以社区法律事务中心为载体,加强社区法制建设。在全区各个街道依托司法所建立起社区法律事务中心,以提高社区成员法律素质为核心,从法制宣传教育切入,在社区内设置法制宣传橱窗、法律信箱、法律书架和法律法规自由索取点,营造社区法治氛围,规范社区成员行为。主要抓好五个方面:一抓领导干部学法,发挥示范作用,特别注重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的学习,促进依法行政;二抓普法骨干培训,发挥带动作用;三抓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在社区中小学建立法制副校长制度,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四抓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开办流动人口法制夜校;五对居民开展“送法进楼门进家庭”活动。
二是挖掘利用社区法律资源,组建一支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包括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以及其他社会志愿者,如“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夕阳红志愿者”等,引导其自觉参与社区建设。全区现有千余名法律服务志愿者活跃在各个社区,分别担任法制宣传员、义务调解员等四大员,通过市民法制学校、法制讲师团等形式不定期应居民需求授课和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广大居民切实感受到法律就在自己身边。居民们普遍反映,法律服务进社区给他们带来了“依法自治”的理念,小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
三是依托社区法律服务载体,为老、弱、贫、残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印制法律援助爱心卡2万份,发放到社区居民手中,编制社区法律服务指南,利用石景山有线电视台《法制聚焦》栏目,为您提个醒等方式,使法律援助这一多数人比较陌生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建立法律援助网络,由区法律援助中心协调各法律服务机构、工青妇老残和街道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负责全区性的重大法律援助事项如代理案件等工作。在社区通过电脑联网和触摸屏,把法律援助的内容、要求传送给社区的居民。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区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法律援助咨询853人次,同比增长85%,提供法律援助案件77件,同比增长150%。自上而下的工作网络也初步形成,法律援助不再是少数刑事案件被告人的“专利”,而被更多的群众知晓和需要,作为一种社会救济手段,它正走近千家万户,受到社区群众的欢迎。
2、社区调解是社区法治的重要内容
几年来,我区建立健全了居、街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探索人民调解与诉讼程序的衔接途径,初步形成依法化解社区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确保社区稳定。实行“政法结合,多方参与,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机制,奠定“大调解”的格局。
一是上下联动,初步建成五级矛盾调解网络(基层社情信息网)。畅通了信息渠道。由下至上分别是调解员--调解小组—居委会调解委员会--街道社区法律事务中心和司法调解中心—区司法局,一是调解员、信息员,负责排查民间纠纷的苗头和隐患。二是调解小组,排查、搜集一个或几个楼门的一般民间纠纷及民情信息;三是调解委员会,指导、调解辖区内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人身、财产权益等纠纷;四是以两个“中心”为规划、组织、协调、管理社区内涉法事务和重大矛盾指挥协调系统,坚持“以法为准,以民为本,面向社区,服务群众”的服务宗旨。其中,社区法律事务中心负责管理社区内法律事务和法律服务工作,包括协助管委会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受理居民的涉法求助、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等;社区司法调解中心协调社区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治理活动,收集、分析和研究有关动态、提供信息、提出对策,协调社区成员单位处理重大矛盾、疑难纠纷,同时受理民间纠纷求助。社情民意通过楼门信息员、居委会、“中心”逐级及时上报到司法局基层科,重大社会矛盾必须立即上报,司法局对掌握的社区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以“148”专递的形式向区领导汇报和同有关部门沟通,并提出解决对策。据悉,今年排查出的7件重大矛盾,均获解决。
二是左右联动,如金顶街实行矛盾调处成员单位互动的机制。他们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类型等,明确划分各成员的职责,实行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制,做到谁的任务、谁的职责、谁的矛盾、谁调解。如社区管委会负责协调、组织“两个中心”的日常工作,对矛盾纠纷的接待登记、协调、督办、上报等,城管科负责接待调处因环境、环保、绿化或水、电、气、热、道路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司法所负责接待和调解涉法矛盾纠纷,对调解人员进行培训,开展民间纠纷排查,对符合法律援助的对象实行优惠或无偿法律服务等。要求各成员切实负起责任来,不得无故拖延、推诿,而使矛盾纠纷激化或扩大态势,否则,将追究该部门领导的责任。按照此种运行机制,我们开展重点时期矛盾纠纷排查,有效化解社区矛盾纠纷820余起。
3、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民主法治的具体体现
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在社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一直是我区探索的目标。一是落实《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居委会换届选举实现居民自治;二是通过鲁谷社区体制改革,建立大社区的理念,保证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探索“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新型社区管理机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化职能的归位;三是通过建立健全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社区议事协商会议等制度的建立来体现民主自治;四是通过居民的广泛参与,管理社区事务,决定重大事项,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基层民主自治。2003年10月北京首个街道级群众性自治组织鲁谷社区委员会经社区代表会议投票选举产生,它标志着我区社区民主自治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兵团社区建设论文
城镇化建设是推进兵团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兵团新建市镇的增加,城镇社区建设就成为提高城镇化管理水平,完善城镇服务功能的重要平台。
一、兵团城镇社区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一)兵团城镇社区建设的现状
兵团社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建立发展至今,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兵团现已建成692个社区,其中城市社区116个(含34个隶属市镇管理的师直社区),团场团部小城镇社区420个。城镇社区占兵团社区总数的77.45%,居住人口占兵团人口总数的65%。目前兵团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0%。
兵团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职能、组织机构更加明确,社区自治组织开始在社区管理中发挥主体作用。特别是处理兵团特殊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过程中,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主导、民政牵头、各部门协同、市场运作相配合的社区建设机制,实现了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同时有效地运用了市场和社会力量进行社区管理。兵团社区建设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目前兵团城镇社区除具有社区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功能、社会管理功能、文化建设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以外,还具有鲜明的屯垦戍边的政治功能,发挥着“三大作用”。
(二)兵团城镇社区的模式特点
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兵团的城镇社区不同于地方地方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社区的模式,兵团城镇社区建设模式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格局。
城市社区模式:其管理体系为“师(市)民政局、社区指导办→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城市社区模式主要以石河子市、五家渠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为代表,共有82个。这一模式是以街道确定社区的空间范围,强化了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关在社区行政管理中的承上启下作用和地位,社区的服务功能发挥相对较好。
师直社区:兵团现有34个师直社区。其管理体系表现为“师民政局、社区指导办→社区”。主要是以师部为中心,根据地域分布,将空间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纳入社区管理,形成了与同城的地方社区相对独立的社区。如农五师、农九师、农十师、农十四师等师部师直社区。近几年有些师直社区开始注重加强与同城地方社区的交流,形成了与地方共建共荣的融合型社区,如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四师等师直社区。
团场小城镇社区:团场小城镇社区目前共有420个,主要是以团部为中心,向附近的连队延伸。社区的组织形式为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居委会,其基本管理模式为“团场社区指导办→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居委会)”。目前兵团各团场社区大都实行这种管理模式。
二、兵团城镇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兵团城镇社区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兵团城镇社区的功能日趋完善,并形成了兵团社区自身的特色,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兵团城镇社区的体制改革滞后于社会结构的变化
兵团的体制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体制,长期以来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管理相对集中,行政主导作用不仅在经济领域较强,而且在社会管理方面也表现为统得过死、管得太宽,导致社区管理“政社不分”、层级组织不全、自治功能不强。随着兵团城镇化的发展,兵团城镇不仅经济结构在发生深刻变化,而且由人口结构、资源配置主体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和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及关系方式等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但与之变化相适应的城镇社区管理体制并没有真正形成。城镇社区管理体制不顺的主要原因是兵团在处理特殊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时,缺乏对兵团社区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对接的思考和研究,存在着行政职能转换较慢,社区自治功能和推动社区发展的市场这一辅助功能发育不完善。
(二)城镇社区的规划不合理
在兵团城镇社区的设立方面,有很多不是以集中的居民区为单位,而是采取片区和以团场为独立单位划分的。以农十师城镇社区为例,北屯师直社区分为幸福社区和阳光社区。两个社区是以城区东西两大片区划分而成。其中北屯幸福社区辖区面积6.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3万人,下设仅有一个分站,总编制4人。居民居住分散,点多面宽,社区管理粗放,社区服务资源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社区新的居民区在不断建设,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却没有同步规划、同步建设。188团是一个城郊中心团场,团场小城镇社区分三个片区,一个是新城区片区(含北屯城郊地区的部分连队),一个是进入团场片区,还有一块是居住在北屯团结路东区的离退休人员片区。其社区规划与师直社区在空间范围上相交叉,给社区服务与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城镇社区空间布局上的不合理,导致社区之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封闭式发展,缺乏统一协调,建设雷同,缺少特色。
(三)城镇社区的职能不清楚
城镇社区的资源是有限的。随着“单位人”变为“社区人”,随着政府和企业将大量的社会工作转移到社区,社会和社区自身在对社区职能认识上判别不清。表现在:一是机关行政部门与社区的职能不清。前者将后者当作自己在基层的业务部门,下派大量的工作业务,使社区应接不暇,出现有些工作弄虚作假。例如对于上面繁多的报表,采取“七分估计、三分统计”的办法;对各部门名目繁多的检查考核,基层以形式主义应对上级的官僚主义。二是城市社区的街道办与社区的职能不清。城市街道办仍处于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主体地位,应该由社区居委会承担的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综合管理事务,却由街道办包办。街道办管办事务太多,居委会的代议者和监督者的功能不能发挥,例如居委会的选举,由街道办直接参与和运作,居民参与程度很低。三是各级组织权责不清。“权随责走”的工作机制不能真正得到落实。四是团场社区服务中心与物业公司职能重叠,在具体服务工作中,物业公司缺乏监管,履约程度低,居民投诉问题较多。
(四)经费保障不足
资金不足是城镇社区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受兵团职能多重性的特殊体制约束,城镇社区建设难以得到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足够的支持,社区建设投融资体制比较单一。目前兵团城镇社区建设资金来源主
要由国家项目拨款、师团自筹、社区物业收费和社会捐助几部分组成。对于团场城镇社区而言,资金的自筹部分是团场的预算拨款部分,主要资金来源是从团场土地承包收益中提取。一方面随着职工减负政策的落实,团场从土地承包中获取的收益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机关各部门许多业务工作相继进入社区,城镇社区服务项目不断增加,社区发展资金缺口会越来越大。以北屯城镇阳光社区为例,2009年阳光社区财务预算为67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58.68万元;办公经费支出18.32万元,两项共计支出77万元,资金缺口10万元。
(五)城镇社区力量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据调查,许多城镇社区的管理人员大部分属于机关或部门分流人员,人员结构相对老化,且编制少。在社区自治水平不高的现实情况下,一些城镇社区的服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距离居民的期望和要求相差甚远。
基础设施及配套的服务设施不完善具体表现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功能不配套。近几年尽管通过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工程的实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呈递增趋势,但由于社区自身底子差,长期投入不足,引进资源有限,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六)团场城镇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淡薄
一是从参与意识来看,相当一些团场职工群众虽然生活在社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甚至错误的认为社区建设完全是政府行为。二是从参与人数和参与人员结构来看,相当多的社区居民,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居民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社区建设活动人数少,在许多社区,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主要是少数老年人。三是从居民参与的内容来看,主要局限于出席居民会议、楼院卫生清扫、文体健身等一般性社区活动,还很不深入和广泛。四是从权利与义务来看,现在社区把福利给了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在不断改善,但没有把责任和义务给居民。
三、兵团城镇社区发展的对策
(一)推进兵团城镇社区体制改革
兵团城镇社区建设在体制上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如何与现行的市场机制相对接,发挥市场在各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二是如何与现代社会转型相对接,以适应社会结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需求结构变化对社区服务提出的新要求。三是如何与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相对接,建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共享机制。四是如何与社会行政相对接,发挥好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自我管理的作用。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创建新的社区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为基础的新型社区组织框架,构建起职责明确、协作互助的社会组织网络,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社区。
第二,改革街道的行政运行模式。在城市社区管理中,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要努力转变政府职能,从根本上解决对社区事务管得严、统得死、包办过多的传统管理方式,使其发挥对社区建设的规划、指导、组织、协调的职能,强化其服务功能。要把本该社区做的事项还权于社区,推进“政社分离”,发挥居民自治的作用,讲求社区事务的程序化运作。
第三,积极探索“费随事转”的新机制。城镇社区承担着大量的由政府和上级机关部门交派的工作,这给经费本已十分紧张的社区带来很大的压力。上级下派给社区的工作任务,可以根据具体工作任务,以政府支付劳务报酬的方式,来解决工作过程中形成的费用。“费用跟着工作走”的办法,一方面确保上级下派的工作任务能够较好完成,另一方面避免由于工作开展增加社区经济负担。从而促进互助、协调工作机制的形成。
第四,给足人员编制,规范人员管理。目前兵团城镇社区管理人员编制缺口较大,有些团场成立社区指导办后,编制却不到位,人员占用原社区工作人员的编制。按照管理归属,团场城镇社区指导办人员编制应纳入机关社政科编制,而不能挤占社区编制。社区编制应根据其管理区域范围的大小和服务功能发挥的实际,给足编制。
(二)搞好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战略任务的一个重要载体,要优先发展。国家民政部对我国未来10年的社区建设提出的目标是:“力争用五年的时间,把全国80%以上的城乡社区全面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把所有城乡社区全面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兵团城镇社区整体同步实现国家规定的发展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要完成这个目标,首先应做好城镇社区规划。
兵团各级党委要将社区建设纳入城镇规划之中,在城镇社区规划中要坚持便于管理和服务,便于整合社区资源,便于形成地域性和居民的认同感,便于体现和发挥居民委员会和社会组织作用的基本原则,科学划分社区。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新建的居民小区必须把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纳入项目建设,并与住宅区开发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一方面积极将城市社区向城区延伸,将团场小城镇社区向连队延伸,逐步建立城市与城区,团场城镇与连队居民点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格局,使城区和连队居民也能享受城镇拥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另一方面,采取团部附近连队向团部城镇集中,偏远连队向中心连队居民点集中的办法,实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尽可能利用小城镇建设对各种资源的集聚效应,来推进城镇社区的建设。
(三)不断完善城镇社区的各种功能,突出兵团城镇社区特色
一是完善城镇社区的服务功能。通过健全城镇社区的运行机制,发挥行政机制、互助机制、志愿机制、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覆盖城镇社区居民的服务体系。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设置服务窗口,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服务标准,推行“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服务需求。二是发挥社会管理的功能。随着兵团社会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城镇增加了大量的“无单位归属人员”,对这些居民的行为控制、思想教育、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只能依靠城镇社区组织来实现。城镇社区因此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场所和实现社会整合功能的基础单元,并在客观上被要求发挥更多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整合的功能。三是完善社区的文化管理功能。例如组织开展居民的文体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青少年社会化教育活动、对居民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训等。四是发挥社区的经济功能。社区通过生产经营来获取资金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目前兵团城镇社区经济功能的发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政府或企业为解
决社区工作经费而给社区划拨一定的资产让社区经营;另一种是团场把包括生产经营在内的各项权利给予社区,让社区承担起生产经营和社会管理职能。实行此种方式的有农六师奇台农场三个进入团场的城镇社区,农十师181团团场城镇社区。五是突出兵团城镇社区屯垦戍边的政治功能。兵团的特殊使命要求兵团城镇社区一方面要维护自身的稳定,一方面要发挥维护周边安全的辐射作用,另一方面要肩负维护祖国稳定的重任,充分发挥“三大作用”,处理好“三大关系”。
(四)完善兵团城镇社区建设的政策
兵团城镇社区建设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内地社区的成功经验,制定出推动社区建设的好的政策;另一方面要根据兵团体制的特殊性、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独特的政治地位,积极争取好的政策,用足、用好国家的各项政策。一是要制定健全兵团城镇社区建设机制方面的政策措施,形成党政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要制定城市公共服务向团场小城镇社区,团场小城镇社共向连队延伸的政策措施,引导各种公共服务进入社区,鼓励优质社会资源参与城镇社区建设。三是要制定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四是扶持城镇社区经济的发展,增强其造血功能。
(五)切实加强党对社区建设的领导
城镇社区基层党组织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兵团城镇社区要在把握“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加强和改进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努力构建党委领导、行政主导、民政牵头、全社会参与的社区建设机制,建立健全城镇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实现党的组织领导、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六)提高城镇社区的自治水平
一是要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城镇社区组织体系。二是要健全以基层群众自治为基础的城镇新型社区管理机制,形成和完善社区管理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三是要善于将社区居民中的热心人、有号召力和组织能力的人吸纳到居民自治组织当中,发挥其积极作用。以222团城镇社区为例,该团城镇社区文幸小区的各小区在辖区每栋楼
选出一名群众基础好、有威信的中心户长或居民代表,具体负责小区居委会和居民之间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等,在小区开展的一系列日常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区层次化的管理,实现了用社区的资源来解决社区的事情,使有限人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四是想方设法吸引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工作。城镇社区工作应以居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过去在社区管理中,较多的考虑政府的利益,这样以来老百姓没感觉,不愿参与社区事务。因此,一方面城镇社区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广泛征求意见,确立服务项目;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入开展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民主管理实践,以社务公开、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多建立一些活动团队,培育一些新的团体组织,来吸引有各种爱好和特长的社区居民参与进来,使广大居民有机会进行广泛的人际交流,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实现社区的和谐稳定。
(七)加强城镇社区的基础建设
一是加强城镇社区基础组织的建设。完善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协商议事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机构的建设,明确各组织的责权利关系,推进社区管理的民主政治进程。二是提高城镇社区工作人员素质。通过选聘、培训和工作实践的锻炼,提高社区各组织成员和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掌握和运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工作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做好群众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三是不断完善城镇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社区服务的载体,它能够凝聚社区居民的人心、人气,提升社区共同体意识。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方面,一要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对兵团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政策,加大建设力度;二要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重点建设社区综合服务站,完善城镇社区相关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三要做好资源整合工作,遵循简单实用、功能多样的原则,利用好社区现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兵团城镇化进程
—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评论之六
2010年07月08日19:05 来源:《兵团日报》
兵团党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加快推进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化体系建设,力争到2015年兵团城镇化率达到60%,2020年达到70%。”
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展壮大兵团、更好地发挥兵团作用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为屯垦戍边这一千古之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对于促进兵团经济结构战略性大调整和发展方式战略性大转变、发展兵地融合经济、增强屯垦戍边事业的凝聚力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必须紧紧围绕这样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继续做大做强石河子市,大力推进创新型试点工作,不断增强其对天山北坡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结合各自区位优势,加快阿拉尔、五家渠、图木舒克新建城市的发展;根据中央要求,积极筹划新建城市,选择集中连片、战略地位重要、经济基础较好、资源承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垦区中心城镇,科学规划、重点发展,适时申请设市。将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以中心团场为基础,引导团场人口和二三产业向团部居民点集中,加快团场城镇发展。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改造升级现有城市道路、供水设施和供热采暖系统,推进污水及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及利用,加快连接团场城镇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加强居民点环境整治,推进城市与团场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和社会管理一体化,逐步解决团场城镇公共设施维护和运行管理
问题;继续推进各类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各类园区交通、电力、信息网络、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水平,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创造条件。
加快城镇服务业发展。围绕城市和团场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步伐,以生产基地为源头完善农产品供应链,提高农产品交易、物流水平,推进团场城镇标准超市、农贸市场建设,培育专业批发市场和小商品交易市场;加快发展房地产业,构建以兵团城市、兵地共建城区和团场城镇为平台,以商品房、保障性住房为重点的住房体系,使房地产业成为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培育壮大旅游业,发展农业观光、边境旅游、绿洲生态和沙漠探险等特色旅游,开拓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渠道,打造"中国屯垦旅游"品牌;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口岸仓储等重点工程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商务、公共服务、群众生活、生态环境建设等各领域的应用;引导兵团企业开展服务外包业务。
时不我待。从安营扎寨到设市建镇,表明了兵团发展壮大的辉煌业绩,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实现兵团这一重大战略目标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安全社区建设论文
安全社区建设持续改进实践与思考
一、安全社区建设的概念与理念
“安全社区”概念是1989年在第一届世界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上提出来的。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区共同体。安全社区是是指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控制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安全社区基本特征是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安全社区基本理念是安全、健康、和谐,强调针对所有类别的安全和伤害进行预防和控制,包括所有年龄的人群、环境和条件。安全社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整合资源、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全力做好安全社区持续改进工作。
二、安全社区建设的风险辨识与影响因素
正如人类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一样,安全社区建设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安全社区建设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周而复始,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和落实促进措施。安全安全社区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与职责,开展事故与伤害调查,特别是“两高一脆弱”、“三重一需求”进行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制定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开展安全促进项目等,来消除影响和危及人们生命财产的各种隐患和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与伤害,实现人人都享受安全和健康的权利。
依据前三年的事故与伤害记录,分析研判存在的主要隐患和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辨识,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促进项目,是安全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风险辨识受主要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风险辨识人员的专业素质,人员的专业水平越高、工作责任心越强,分析研判就接近实际,在安全社区建设中,开展风险辨识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学者来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以最少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二是事故与伤害发生的概率,事故与伤害地发生在理论上与概率成正比关系,根据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也称海因里希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但是概率大的不一定发生或发生的事故与伤害可能少于概率小的,这就可能导致我们把次要因素作为主要因素,在制定安全项目中忽略主要因素,然而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或结束后,概率大的因素可能导致更多的事故与伤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安全促进项目;三是环境因素,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环境因素的变化,致使事故与伤害的原有隐患或因素可能消失,新的安全隐患可能产生,或者次要因素变为主要因素,导致新的事故与伤害不断发生,例如农村道路安全,过去由于道路等级低、路况差,车辆行驶速度很慢,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是道路质量,现在修了水泥路或油路后,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可能变为超速或超载。
三、安全社区建设的监督与监测
这个过程既不全面也不完善,还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监督与监测,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干预措施持续改进,使促进项目达到最佳效果。安全社区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一个好的安全社区就是持续不断地改进安全促进项目,纠正偏差,达到最佳预防和控制事故与伤害的目的。
在实施安全促进项目中,要建立监测制度,跟踪、评估项目效果。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对于人口稠密、街道狭窄、车辆拥挤、学校和单位众多、乱穿乱行等突出的老城区,可以设置红绿灯、减速带、人行隔离护栏、斑马线等措施,防止车辆和行人乱穿乱行,能有效减少事故与伤害。然而在安全促进项目的跟踪监测中,对事故与伤害监测数据,发现交通事故的呈明显增多态势,根据事故与伤害分析、可能原因是:随着城市的汽车、摩托车越来越多,成为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时,由于停车泊位不足,车辆乱停乱放突出,摩托车乱穿乱行等,这就要在街道合理设置一些停车泊位和摩托车临时停放点,加大对摩托车的治理、加强对车辆的疏导、分流等措施,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减少事故与伤害的发生。
实现安全社区建设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多种方法:一是事故与伤害监测法,可根据治安、交警、消防、医院、学校、社区等事故和伤害监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对安全促进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检验、评估,如每周对学校学生伤害进行统计,每月对在学校发生的事故与伤害进行分析,就该项目就能作出较为准备的评估、检验促进项目的效果;二是走访调查法,可走访当地干部群众,听取群众对安全促进项目的意见和建议,依据合理法意见和建议对促进项目进行修改,使安全促进项目更符合实际、更有切实效果;三是专家论证法,聘请安全专家、学者、教授等对安全促进项目进行论证,听取专家、学者、教授等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纠正。
四、实现安全社区创建可持续改进的对策
安全社区创建的目的并不是在于创建本身,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的优势,通过创建推动安全社区长效机制的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安全社区的持续改进,必须加大创建资金投入,在组织机构联动协调、地区品牌创新、资源优化整合、安全知识普及上下功夫。
(一)增强组织联动协调,加大制度落实力度
按照安全社区的概念和标准,有一个高效的跨界组织机构持续地促进社区居民的安全及健康是安全社区创建的关键。而安全社区的创建不是靠哪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需要组织机构各部门间的相互联动和协调,保证安全促进项目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纠正。要成立了跨部门的安全促进组织,并且制定了相关的工作职责及制度,要增强跨界组织各部门的工作协调,定期召开专项工作例会,及时掌握工作开展情况,调整促进项目工作安排,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制度机制,切实保障跨界组织持续地推进社区安全建设。社区应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级岗位安全责任制、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评价等各项管理制度。同时采取长期、定期、制度化地对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进行记录、整理和归档,为安全社区的持续改进提供完备的数据资料支持,真正使安全社区工作每年有推动。
(二)优化整合各类资源,拓展宣传教育渠道
实现安全社区持续改进的基础是加大对社区单位和居民的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的参与意识。应注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利用传统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充分各种宣传资源,开辟安全知识专栏,长期、不间断地采取居民互动的形式入户宣传;利用宣传栏、宣传画册、板报、音像制品、讲座等定期开展安全社区宣传教育和知识讲座;利用重大节日,有针对性开展消防、交通、居家安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二是请专家辅导、培训。结合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伤害发生的特点,邀请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开展灭火、逃生、自救等消防技能的培训和演练。三是充分发挥社区文艺宣传队的作用。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居民价值观变化的特点,编写寓教于乐的安全健康知识剧本、小品、三句半等,适时到社区交流巡演或利用每年定期组织的广场文娱活动等,向居民传播安全健康知识。四是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建立一个集科普、交通、消防、家居、健康、人防等方面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基地,形成安全社区宣传阵地,对居民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社区知识在社区群众中的知晓率。
(三)完善伤害监测机制,提升数据评估质量
伤害监测数据是伤害预防和控制的基础,是制定伤害干预措施、伤害预防与控制计划的重要依据。要按照标准要求制定了覆盖范围广的伤害预防计划,协调有关卫生部门组建了社区居民伤害监测网络,成员应包括疾控制心、医院和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区等。伤害数据要有上级大型医院的参与,使监测数据量与人口数相对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对安全状况的准确把握和项目策划、实施的针对性、有效性。
(四)创新区域特色品牌,持续巩固创建成果
安全社区建设是国际先进理念的引进,也是结合本地区、本社区实际情况的创新。由于各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各社区的居民素质、所处的文化环境存在不同的差异,不能采取“一把揽”、“一刀切”的创建模式,必须抓好本区域的特色品牌。安全社区持续改进的重点,应在特色品牌上有所创新,针对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挖掘社区潜能,把成功的特色项目在辖区内全面推广应用,并打造新的地区品牌,促使安全社区建设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