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优良无性系推广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5篇可选)

时间:2019-11-06 19:5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刺槐优良无性系推广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刺槐优良无性系推广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

第一篇:刺槐优良无性系推广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

刺槐是半干旱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但由于有性繁殖使刺槐品质严重退化,表现为造林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材质差等,不符合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要求。而刺槐优良无性系具备用途广、抗逆性强、成林快等优点,适合在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基于此,本研究介绍刺槐优良无性系推广的重要性、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为林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技术支持。刺槐优良无性系推广的重要性

刺槐是半干旱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由于河南省卢氏县育苗一直采用有性繁殖技术,造成刺槐品质严重退化,表现为造林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材质差等,不符合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要求。因此,刺槐的品质改良已成为当前该地林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刺槐优良无性系由于具备用途广、抗逆性强、成林快等优点,适合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条件。因此,在豫西地区大面积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刺槐优良无性系是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 刺槐在用材林中是一种速生丰产的树种,由于其生长快、成林早、干性好,深受群众喜爱。在一般的立地条件下,10~15 a可以达到矿柱材的标准。而刺槐优良无性系如8048品系,在相同生产条件下,比栽培的普通刺槐树主体高12.59%~20.90%,胸径大9.09%~18.40%,主干材积大33.34%~51.16%。刺槐属硬杂木,材质重而坚硬,且心材较宽,其硬度仅次于麻栎,而高于其他阔叶林,因此刺槐很适合作为建筑支柱、桩木、坑木等用材;由于其耐磨性高,更适宜用作地板、滑雪板、农具和枕木等用材;而刺槐的耐腐朽性,使其更适宜用作水工、土工、造船及海产养殖等用材。因此,刺槐的材质较好,用途较广,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1.2 刺槐优良无性系是开展多种经营的好树种 刺槐花是上等的蜜源,刺槐花稠密、芳香,从南到北花期较长,著名的“槐花蜜”畅销国内外。特别是在卢氏县蜂蜜协会的努力下,“卢氏蜂蜜”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成为该县的又一明星企业。同时槐花内芳香油含量达到0.15%~2.00%,鲜花浸膏可做香料,可配置各种香精。刺槐的枝丫是良好的烧材,由于刺槐的枝丫和树根易燃烧、火力旺、发热量大、烟少及着火时间长,是上等的薪炭材,一般造林3~4 a即可郁闭成林,隔2~3 a修枝抚育1次,667 m2可产干材100.00~150.00 kg,对该县解决群众的烧材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刺槐的叶子可作为饲料和制作绿肥,刺槐的干叶含有氮素1.76~2.33%,含粗蛋白18.81%,蛋白质15.08%,粗脂肪4.16%,粗纤维12.12%,无论是鲜叶还是落叶都是猪、牛、羊、骡、兔喜爱吃的饲料;而且500.00 kg刺槐鲜叶中含氮2.85~7.40 kg,约等于13.00~13.50 kg硫酸铵。

1.3 刺槐优良无性系耐干旱,易于造林,易于更新 卢氏县经常发生春旱,春季造林困难,而刺槐具耐干旱的特点,非常适宜黄土丘陵地区干旱阳坡的造林。根据多年造林实验,在相同条件下,刺槐比其他树种造林成活率高30.00%~50.00%,对加快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促进荒山绿化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刺槐萌蘖力强,成林采伐后可进行自然更新,只要管理得当,3~5 a即可郁闭成林。品种来源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l L.),属蝶形花科刺槐属,原产美国东部的阿帕拉契亚山脉和奥萨科山脉一带,19世纪末由日本引入我国江苏南京,1897年山东开始大量栽植,解放后在我国北纬23°~16°、东经86°~124°区域内得到迅速发展。品种介绍

刺槐优良无性系是对普通刺槐进行遗传改良而选育出来的。在国外已选育出锯材、蜜源、矿柱、杆材及观赏等不同用途的栽培品种。河南省林业科研人员经过10余年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选育出适宜河南不同地区发展的豫8048、8059、8062等刺槐优良无性系,这些无性系具有速生、杆直、主干高大的特点,6年生主干材积增益33.00%以上。截至目前,选出的这些刺槐良种已在河南的三门峡、孟县、济源、南阳、驻马店及开封等20余个县市进行大面积推广,在卢氏县已推广10个乡镇,推广面积5 800 hm2,这些优良品种均表现了速生、干直的优点,深受群众喜爱。栽培技术措施

4.1 育苗技术

4.1.1 育苗地的选择 刺槐苗期有怕涝、怕风、怕寒、怕重盐碱而喜疏松土壤的特性。刺槐苗圃地应选择在有灌溉条件的土壤不黏重、不盐碱且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地块。

4.1.2 整地 刺槐育苗地应在冬季深翻,次年春节育苗前667 m2施3 000.00~4 000.00 kg腐熟的厩肥,耕耙前667 m2施黑矾15.00 kg或2.50%

第二篇: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及造林技术研究综述

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及造林技术研究综述

摘 要 多年来,我国通过对樟子松进行引种栽培,使其在沙地环境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种植,并逐渐成为造林的主要乔木树种之一,有效延缓了沙漠化进程,起到了绿化作用。沙地樟子松造林是否成活,具有诸多影响因素,比如树苗质量、造林密度以及季节等。本文主要对沙地樟子松的引种栽培、造林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沙地樟子松造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沙地樟子松 引种栽培 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樟子松作为松属中的耐寒树种之一,具有抗旱、耐寒、喜光、适合沙地生存的特点,因此成为了水土保持林、半干旱风沙草原区防风固沙林的主要树种。近年来,樟子松在我国引种治沙的效果十分显著,充分解决了半干旱地区造林难的问题,从而起到了治理土地沙化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防沙治沙工程所选的主要树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樟子松在引种栽培、造林中存在较多问题,如存活率低。通过对樟子松引种栽培、造林技术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其成活率。

1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概况

樟子松是欧洲赤松分别在远东的地理变种,主要生长在我国大兴安岭、呼伦贝尔沙地草原中。20世纪中期,辽宁彰武县在沙地上引种栽培樟子松,在治沙造林方面获得了很大成功,从而使樟子松在治沙造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后,陕西、内蒙古、甘肃等地也逐渐进行樟子松的引种栽培。20世纪60年代,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引种樟子松对荒山进行绿化,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规模比较大的种源基地,随后,榆林红石峡沙地也逐渐开始引种樟子松,并大范围推广种植,从而使樟子松在防风治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西北部在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从内蒙引种樟子松,在该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成果鉴定之后开始大量进行造林活动,使樟子松人工造林面积迅速增长。随着樟子松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的推广,证明其适合应用在“三北”地区的造林活动中。

2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2.1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是否合格,对樟子松造林是否成功具有直接影响。苗木是提高造林成活率、扩大造林面积、获得资源增长的最基础因素,对造林效果影响重大。引种樟子松造林时要注意选择质量品种优良的苗木,确保苗木无损伤、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等,以便提高其成活率。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优质苗木在栽培之后生根力非常旺盛,生长速度比较快,存活率高。此外,苗木根系完整,能够保证起苗质量。樟子松苗木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容易失去水分,因此在运输过程中要对根部加以保护,可以带根部土球,同时要注意尽快栽植。

2.2苗龄

若樟子松苗木苗龄比较小,其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相对比较低。虽然苗龄小的苗木容易起苗、运输,适应力比较好,但抵抗力非常差,因此存活率相对较低。而苗龄较大的苗木,生长速度较快,抵抗力强,但适应新的生长环境的能力比较差。有学者在干旱沙地、沙丘上对樟子松苗木进行造林试验时,发现4a生、5a生苗木生长状况最佳,成活率分别高达84%、86%,而3a苗木生长状况最差,成活率为46%,2a苗木种植在有植被覆盖的沙地上,其存活率由于3a苗木,成活率高达80%以上。

2.3造林季节的选择

采用樟子松进行造林时要注意结合树种特点、气候条件等选择合适的季节。一般情况下,樟子松除冬季外均可以进行造林活动,春季苗木在休眠状态,造林后苗木最先生长根部,其次是发芽,成活率很高;对于干旱地区而言,最佳造林季节应该是雨季或者秋季,其中雨季土壤水分充足,利于苗木吸收,秋季气温下降后,土壤水分逐渐趋于稳定状态,利于苗木成活。比如在毛乌素沙地中,其雨季在7、8月份,湿度很大,且由于樟子松在8月份生长滞缓,蒸腾活动非常弱,此时进行樟子松造林活动十分有利。

2.4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对樟子松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造林试验结果显示,造林密度要适当,过大、过小都会影响根系的正常发育,从而使植株间养分不足或者过多浪费,苗木存活率下降。有学者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当中有关灰关联、灰预测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中的樟子松造林密度进行分析,认为沙地樟子松初植株行距应该尽量保持在2m??m,中龄期之后要保持在3m??m。

2.5 ABT生根粉、根宝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沙地樟子松造林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气候干旱、风沙严重,从而使土壤养分严重缺失,对樟子松苗木的根系生长带来很大影响。由于根系状况和樟子松成活率有直接关系,因此当根系受损后,会直接降低其成活率。研究认为,ABT生根粉、根宝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利于根系生长,浓度不同的ABT生根粉、吸水剂等应用在樟子松中,都可以有效提高樟子松生长季造林第二年保存率。根宝可以刺激樟子松苗木的根系生长,促使幼苗健康生长并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成活率很高。

3结语

樟子松引种栽培试验结果显示,樟子松在防沙治沙中具有十分显著地作用,利于改善沙漠地区中防护林的树种结构。对于樟子松在引种栽培中存在的成活率比较低的问题,通过分析有关原因及影响因素,有目的性的处理,可以为樟子松造林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常金财,景璐,杜敏,常艳,金磊,胡新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育苗技术[J].防护林科技,2014(10).[2] 魏雅芬.科尔沁沙地樟子松水分利用特点及其影响机制[D].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2013.[3] 陈阳.沙地樟子松天然分布与引种栽培[J].中国农资,2014(04).[4] 孟祥楠,赵雨森,郑磊,辛颖.嫩江沙地不同年龄樟子松人工林种群结构与林下物种多样性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12(09).

第三篇:火龙果引种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总结报告

红肉火龙果引种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总结报告

火龙果属仙人掌科三角柱属植物,为多年生攀缘性肉质热带、亚热带作物,又名红龙果或仙红果。火龙果果实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及多种矿物质,甜度高、口感好,有营养、保健功能,可预防便秘、护肤养颜、降低血糖和血脂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茂名民间有种植火龙果的习惯,但过去只是零星种植,种植品种多为白肉、黄肉品种,果肉味酸、商品价值低。为了丰富我市优稀水果,我水果所与市钜园农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联合引进质优品种火龙果—红肉火龙果种植,开展了红肉火龙果引种及早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效果显著。

一、红肉火龙果引种过程

火龙果不同品种果肉色泽不一,有红皮白肉类、黄皮白肉类、红皮红肉类,其中以红皮红肉类最具经济价值,但红肉火龙果要求栽培技术较高。针对这种情况,我水果所科技人员积极开展引进及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研究,2006年3月20日从台湾引进22000株红肉火龙果苗,分别种植于茂名市水果科技园和钜园农业有限公司。

(一)市水果科技园引种情况

市科技园于2006年3月21日运回2000株红肉火龙果苗回果园种植,于3月21日当天全部种下,苗高约50厘米左右,成活率达100%。2007年5月起全部开花结果,平均单果重510克,平均亩产500公斤,2008年平均亩产1000公斤,2009年平均亩产1500 公斤,以后产量逐年增加。

(二)钜园农业有限公司引种情况

钜园农业于2006年3月21日运回2000株红肉火龙果苗回果园种植,于3月21—22日两天全部种下,苗高约50厘米左右,成活率达100%。当年11月份有12植株开花结果,果实发育期为40天,30天果皮色泽开始转红,平均单果重480克。2007年全部开花结果,平均亩产400公斤,2008年平均亩产850公斤,2009年平均亩产1500公斤,以后产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为了更好地发展红肉火龙果,茂名钜园农业公司与我水果所合作,通过自身种植苗繁育和扩植,目前种植总面积达1000亩,生长正常,发展前景广阔。

二、生物学特性及主要经济性状

(一)植物学特性。

红肉火龙果根系较浅,茎节上长有攀援根,攀援于棚架或其它柱状的支撑物向上生长。蔓茎呈三角状、肉质、青绿色,是其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花似漏斗,花两性,雌雄同体;花萼黄绿色、肉质厚、成鳞片状;花瓣纯白、直立、细长、倒披针形、全缘、先端尖;雄蕊多而细长、花药乳黄色,雌蕊柱头青绿色。果实球形,桨果;幼果期表皮深绿色,随着果实增大而增长,颜色愈变愈深,28-30天后,果皮色泽转变为红色,最后变成紫红色。红肉火龙果自花座果率低,而采用人工授粉,座果率高,丰产性能好。

(二)生长结果习性

红肉火龙果长势强劲,速生快长,枝干长度超过1.2m以上即可 开花结果,因此,很多植株种植当年即可开花挂果。红肉火龙果开花座果能力强,每一枝条上可同时现蕾3-5个,二年生亩产达400千克以上,三年生亩产达850千克以上。

(三)物候期

在茂名地区开花结果期为5-11月,一年可开花结果12-15批。果实发育期30-40天。

(四)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球形,果实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果皮具有卵状而顶端急尖的鳞片,果形大,平均单果质量350-550克,最大750克。果皮薄,果肉红色,硬度中等,肉质细嫩,口感脆甜,风味特佳,耐贮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6%。秋季果实比夏季果实品质好、香味浓。红肉火龙果引种后,生长结果良好,产量逐年增加,开花结果期为每年5月至11月份,品质特色,较耐贮藏,很适合于茂名地区种植发展。

三、红肉火龙果早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红肉火龙果从台湾引到茂名种植,比茂名原有的白肉、黄肉火龙果更受消费者欢迎,并且品质好、价格高,效益好,部分果农纷纷前来参加学习。从2006年开始课题组对红肉火龙果引种及早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红肉火龙果早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一)建园前准备工作

1、苗木繁育

红肉火龙果的繁育可以采用扦插、嫁接等方法。但由于扦插容 易生根,且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因而生产上多采用扦插方法进行育种。育苗时,结合春季和秋季二次大修剪,选取健壮、无病虫害和浓绿色的老熟枝条从其茎节外截成为20cm左右的苗砧,用适量杀菌剂处理后,放在荫凉通风处倒置3-5天,然后扦插于疏松、透气、湿润的苗床中,深度3-4cm,苗砧经常喷雾保湿。待苗砧30天后长出新根便开始施淡水肥,并保留一个芽点生长,其余的芽点抹除。当根系长至5cm左右时即可移栽种植。

2、制作水泥柱及水泥圈

制作规格为12cm×12cm×210cm的水泥方柱和直径为50cm的水泥圆圈。制作水泥柱前,里面放一条6mm的钢筋,杆顶部设置一段6cm×6cm×10cm的正方柱;另外制作4个穿孔直径为50cm的水泥圈,中间留6cm×6cm×10cm柱孔,便于固定在水泥杆顶部的正方柱上,用作支撑火龙果枝条生长。

(二)栽培管理技术

1、建园(1)选地

红肉火龙果对土壤要求不高,黏壤土、砂壤土都可以种植,但不同土壤对火龙果植株生长和产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排水性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沙质壤土种植,生长最为旺盛,产量最高、品质最好;而排水不良、土壤瘦瘠的黏重土壤上种植,则生长缓慢甚至烂根死树,同时果实小、产量低、品质差。(2)立杆 立水泥柱规格为2.5×2.5m,每亩约100杆;立杆时,地面部份为1.6m,埋入地下0.5m并压实;然后把水泥圆圈固定在水泥柱上方,一柱一圈。

(3)备耕

种植前1-2个月,在水泥柱四方各挖一50×50×50cm的种植穴,每穴施入腐熟的鸡粪15kg(或猪粪30kg)+石灰1kg与土壤1:1的比例混合回填,至离地面20cm处,再回腐熟表土至地面高出20-25cm,待下2-3场大雨土堆沉实后开始种植。(4)种植时间

最佳种植时间在4-6月份进行,此时种植翌年5月后即可开花结果试产。

(5)定植

定植时种苗离水泥方柱25cm左右,水泥柱四方各种一株,即每柱4株;在土墩上挖一深度为6cm左右的种植穴,将种苗放入,把根系舒展开,然后覆盖一层泥土并用土压实,淋足定根水。种植时切忌种苗须根接触有机肥料。

2、幼苗期管理技术(1)肥水管理

幼龄树(1-2年生)以氮肥为主,做到勤施薄施,以促进植株生 长。植后1个月植株长新芽时,开始淋施沤制好的淡水肥,水肥为稀释10倍的粪水+1000倍尿素,每株一勺,离树头10cm处淋施,每隔15-20天一次。植后6个月,以稀释3倍的粪水十800倍尿素(或复 合肥),每株一勺,离树头15cm处淋施(或穴施),每隔25-30天一次。

(2)整型修剪

幼苗期应剪除所有侧芽,每株苗仅保留一个向上生长的健壮枝,以利集中养分向上生长,快速上架。每隔30cm左右用柔软的布条将苗径在水泥柱绑缚一个点,让枝条沿着水泥柱攀缘向上生长。当枝条超过水泥圈10cm时,剪除顶芽,促其分枝,并选留3-4条生长健壮和角度分配较好的新芽生长作为一级分枝,让其沿着水泥圈自然下垂生长。一级分枝长到35cm左右时再截顶芽促其分枝,每枝条保留3-4个芽条让其下垂生长,积累养分,以便提早开花结果。

3、结果树管理技术(1)肥水管理

成年树(2年生以上)以施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每年3月、7月、11月,每株穴施腐熟鸡粪5.0 kg(或猪粪7.5 kg)+花生麸0.5kg+复合肥0.25kg。每批幼果根外喷施500倍磷酸二氢钾、800倍核苷酸或氨基酸等叶面肥,以增加树体养分,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2)结果树修剪

结果树每年修剪二次。第一次春季修剪,2-3月时剪除病弱枝、徒长枝和过密枝,以减少养分消耗和促进光照,积累营养,为保留枝条的花芽分化及开花结果打下良好基础。第二次秋季修剪。11月采收结束后剪除挂果多年的老枝条、病虫枝及过密枝,保留分布均匀健 壮的枝条,促进其抽芽、生长、老熟,为来年开花、挂果打下良好基础。

(3)授粉

种植红肉火龙果品种同时,间种了10%的白肉火龙果,以利于品种间自然授粉,提高结实率。红肉火龙果是傍晚开花,清晨闭合凋谢,依靠自然授粉座果率低,果实偏小,产量低。为了提高栽培产量,采用人工授粉,在晚上9:00-10:30开花尚未闭合前,用干净毛笔直接将优质同花或异花的花粉涂到雌花柱头上,以提高座果率。

(4)疏花疏果

红肉火龙果开花次数多,挂果能力强。每年5-11月均能开花结果,多时每个枝条同时现蕾4-6个,最多8个以上,如不进行疏花,最终能成花者也只有1-3个花蕾,大多数花蕾在现蕾7天左右变黑脱落。因此,在现蕾3-5天,花蕾约花生米大时进行疏蕾,以每枝条保留2-3个花蕾为宜。当幼果发育至乒乓球大时进行疏果,每枝条保留1-2个发育饱满、颜色鲜绿、无损伤及畸形而又有空间的幼果生长,其余的疏除,以集中养分,促进果实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果实商品率。

4、病虫害防治

红肉火龙果病虫害较少。虫害主要有毛虫、蜗牛和蚂蚁,毛虫和蜗牛采用人工捕捉杀掉,蚂蚁利用杀蚂蚁药防治。在冬季低温季节植株易受冻害,枝条部分出现坏死并现霉斑,用杀菌剂类药物如粉锈宁、甲基托布津等药防治。

5、采收 红肉火龙果发育期为30-40天,当果皮开始转红后7-10天,果 顶盖口出现皱缩,表皮散发光泽即可以采收。而过早采收,内部营养还没有完全转化,影响果实的质量;过迟采收,则果质变软,不利于运输和贮藏。采收时,由果梗部位剪下并附带部分茎肉,采收时注意避免碰撞和挤压造成机械损伤,影响美观。采下的果实用泡沫塑料网袋套住,轻放入塑料箱内,排列整齐,运回仓库分级、包装和销售。

四、项目效益

1、茂名钜园农业果园效益情况

茂名钜园农业火龙果园从2006年种植50亩红肉火龙果,2007年获得总产2万公斤,销售价格11.0元/公斤,产值22万元;2008年获得总产4.25万公斤,销售价格11.2元/公斤,产值47.6万元;2009年获得总产7.5万公斤,销售价格10.0元/公斤,产值75万元;2010年获得总产9.1万公斤,销售价格10.2元/公斤,产值92.8万元;2011年获得总产10.2万公斤,销售价格10.0元/公斤,产值102万元,效益显著。通过种植苗繁育和扩种,目前种植总面积达800亩,生长正常,少部分正在进入试产。

2、社会效益

本项目一方面积极推广种植红肉火龙果,另一方面配套研究红肉火龙果早结、优质、丰产生产技术规程,并进行推广,先后在化州林尘镇、高州 镇、信宜 镇、电白县水东镇等地推广种植5000亩红肉火龙果,推广种植品种生长良好,大部分已开花结果。同时在全市推广红肉火龙果标准化管理,提高了全市的火龙果产量和产值。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几年来推广红肉火龙果及配套技术,全市累计增加火龙果产值1.2亿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丰富我市水果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有积极的作用。

五、项目发展前景

茂名有零星种植火龙果的习惯,但种植品种多为白肉、黄肉品种,果肉味淡、商品价值低。红肉火龙果以果皮薄,果肉红色,硬度中等,肉质细嫩,口感脆甜,风味特佳,深受人们喜爱。红肉火龙果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及多种矿物质,有营养、保健功能,具有预防便秘、护肤养颜、降低血糖和血脂等功效,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既可鲜食又加工提取天然红色素,加工成化妆品。研究表明红肉火龙果适应茂名气候和土壤环境,适合在茂名地区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四篇:酒泉市玉米套作栽培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

酒泉市玉米套作栽培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

韩建锋汪来田

(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酒泉735000)

摘要:简述酒泉市玉米套作马铃薯、孜然、菜花三种不同作物的高效立体化栽培模式,介绍其栽培技术要点,分析了各栽培模式的效益,旨在为酒泉市及周遍地区高效立体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酒泉市玉米套作栽培效益分析

酒泉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全市海拔1100—1500m,年日照时数3033.4—3316.5h,年平均气温3.9—9.3℃,有效积温1755—3611℃,平均无霜期118—159d,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并且南靠祁连山麓,有丰富的光、热、水资源,最适合于发展高效立体化种植栽培模式。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由以前的“粮、经”二元结构发展为现在的“粮、经、饲”三元结构,农业生产不仅要解决吃粮、种菜的问题,还要能够满足畜牧业的不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酒泉市农科所在酒泉市城郊区佘新村开展高效立体化栽培试验,通过试验和分析表明,在酒泉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采用立体化种植,不仅可以满足城市蔬菜的供应,而且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栽培模式

1.1、玉米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模式

采取双行玉米套种双行马铃薯的种植方式,马铃薯采取双行垄作,垄高0.2m,幅宽1.2m(垄宽0.8m铺盖地膜,垄距0.4m),垄面点播马铃薯,垄两侧边点播玉米,马铃薯株行距0.24×0.6m,玉米株行距0.22×0.8m,马铃薯亩保苗4600株,玉米亩保苗5000株。

1.2、玉米套种孜然的栽培模式

采用两行玉米套种九孜然的种植方式,幅宽0.6m,孜然株行距0.06×0.06m,播种后在表面铺0.5cm左右的细沙一层,玉米株行距0.22×0.7m,孜然亩保苗17-18万株,玉米亩保苗4500株。

1.3、玉米套种菜花的栽培模式

采取双行玉米套种双行菜花的种植方式,按1.5m带幅宽划行,中间铺盖0.6m宽的地膜,在距膜边0.1m处移栽菜花,菜花株行距0.5×0.4m,亩保苗3300株,在膜两侧点播玉米,玉米株行距0.3×0.5m,玉米亩保苗4400株。

2、栽培技术要点

2.1、选好品种,合理搭配

立体化栽培不仅要考虑不同作物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不同作物在时间上的布局,为了充分发挥作物个体特性和群体优势,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实现单一群体为复合群体、平面结构为立体结构的生长环境和持续高产高效之目的,必须要缩短套作的两种作物的共生期。因此选好品种、合理搭配是套种栽培的关键。

2.1.1玉米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模式:一般要选择抗旱、抗病的早熟马铃薯品种,玉米选择中熟或中晚熟品种。在酒泉市城郊区的试验表明,马铃薯选用大西洋,玉米选用中晚熟型品种酒试20、酒125或中熟品种酒688最佳。

2.1.2玉米套种孜然的栽培模式:孜然选择抗病性强的早熟品种,玉米以抗逆性强的中熟或中早熟品种为主。在酒泉市城郊区的试验表明,孜然选用新疆大粒,该品种分枝多,抗病性强,是这几年来生产上使用的首选品种,玉米选用中熟品种酒688或酒单4号最佳。

2.1.3玉米套种菜花的栽培模式:菜花选择抗病性强的早熟品种,玉米以中熟或中晚熟品种为主。在酒泉市城郊区的试验表明,菜花选用丰花50、荷兰83、祁连白雪等早熟品种,玉米选用酒试20、酒125、沈单16等中晚熟型品种最佳。

2.2、适时早播,缩短共生期

为了达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使套作的两种作物尽可能有充足的生

长时间,并考虑尽可能缩短两种作物的共生期,应根据不同作物早期对温度的需求,适时早播。在玉米栽培上,通常以10℃作为生物学下限温度,在生产上常以10—12℃作为玉米开始播种的温度指标。在酒泉市一般在竖年4月中旬就是玉米的最佳播种时期。但为了缩短两种作物的共生期,根据套种不同作物的种类确定玉米的最佳播期。

2.2.1玉米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模式:将马铃薯按照芽眼切割成块状后,用草木灰进行拌种,在阳光下晾晒,四月初点播马铃薯,四月下旬点播玉米。

2.2.2玉米套种孜然的栽培模式:待土解冻后即三月中旬开始播种孜然,为了在孜然浇头水时减少对玉米幼苗的影响,玉米应适时早播,一般在四月中旬开始点播。

2.2.3玉米套种菜花的栽培模式:四月中旬开始移栽菜花,为了避免玉米生长过快遮光影响菜花的生长,一般在五月上旬点播玉米,这样既可缩短两者的共生期,也不影响两者的正常生长发育。

2.3、合理施肥,促控结合在玉米套种马铃薯、孜然、菜花这三种模式中,施肥、灌水的总原则是“水肥适合、促控结合”,在前期要创造有利于马铃薯、孜然、菜花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在后期要加强田间管理促使玉米的快速生长发育。

2.3.1玉米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模式

马铃薯、玉米是高产喜肥作物,应实行“重施底肥,巧施追肥,氮磷钾配合,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播前每666.7m2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kg,磷酸二铵20kg,配施普通过磷酸钙20kg、硫酸钾10~15kg,在播前整地时一次性施入土壤。马铃薯现蕾期、玉米大喇叭口期结合田间灌水每666.7m2追施尿素15kg。待马铃薯收获后,结合培土每666.7m2追施尿素15kg,以促使玉米的快速生长发育。

2.3.2玉米套种孜然的栽培模式

孜然最怕积水,根系对肥料比较敏感,因此在施肥、浇水时要做到“慎浇水,巧施肥”。播前每666.7m2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kg,磷酸二铵20kg,在播前整地时一次性施入土壤,全生育期一般浇两次水,要求浅浇

薄灌,防止田间积水,并结合浇头水亩施尿素10kg。孜然开花现蕾时喷施叶面肥一次,每666.7m2用磷酸二氢钾200g,尿素150g,兑水50kg喷洒。待六月中旬孜然收获后,结合浇水每666.7m2追施尿素25—35kg,以促使玉米的快速生长发育。

2.3.3玉米套种菜花的栽培模式

菜花、玉米均为喜肥作物,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每666.7m2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kg,磷酸二铵30kg,在菜花移栽后立即进行灌“稳苗水”,五月中旬结合灌水每666.7m2追尿素20kg,并适时施用微量元素,以促使花球的发育,是菜花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在六月中旬菜花采收后,及时对玉米进行培土,在玉米开始进入吐丝授粉期结合浇水每666.7m2追施尿素20kg。

2.4加强田间管理,严防病虫害的发生

玉米套种马铃薯、孜然、菜花这三种栽培模式,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针对不同的作物根据其发病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玉米在前期要做好地下害虫(地老虎)的防治,一般使用甲基异柳磷药剂稀释500倍液灌根;中后期要及时防治蚜虫和红蜘蛛的蔓延发生,使用敌蚜螨和绝螨效果较好;在整个生育期内要做好瘤黑粉病的预防和防治,一般使用石硫合剂防治。马铃薯主要是防治早疫病(由冻害引起)和晚疫病(由高温高热引起)的发生,一般在种前种薯用盐酸吗啉呱(病毒灵)包衣,并用草木灰拌种后,进行晾晒。当田间出现晚疫病病株或早疫病病株时,用瑞毒霉素配代森锰锌叶面喷施,每隔7~10d喷防一次,并拔除病株,控制病害蔓延。孜然播前应用百菌清1.0Kg/亩处理土壤,消除地面杂菌,在全生育期内每隔15天喷洒EM原露一次,可有效防止死苗。菜花田间使用阿维菌素20ml+高金增效剂兑水30Kg喷雾,每间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2—3次,以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虫害。

3、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分析

在酒泉市城郊区采用立体化种植模式,单位面积上的总产值明显增加,总效益显著提高。试验结果表明,根据2007年的市场价格,玉米套种马铃

薯,玉米平均亩产900Kg,马铃薯平均亩产1250Kg,每亩收入 2510元,比单独种植某一作物亩收入增加760元;玉米套种孜然的栽培模式,玉米平均亩产800Kg,孜然平均亩产110Kg,每亩收入 2200元,比单独种植某一作物亩收入增加500元;玉米套种菜花的栽培模式,玉米平均亩产830Kg,菜花平均亩产1320Kg,每亩收入2480元,比单独种植某一作物亩收入增加 780元。从投入来看,立体化栽培投入成本要高于单独种植某一作物的投入,但综合比较,立体栽培的产投比高0.12,其次如果考虑酒泉许多农民不把劳动力计入成本,采用立体栽培每亩增加利润182元。

3.2、社会效益分析

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区的不断扩建,城郊土地可耕种面积有所减少,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城郊有限的土地面积,采用传统的种植模式已经不适应城乡发展的需要,根据立体化栽培试验,在人均土地面积占有少、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郊区采用高效立体化栽培模式,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可缓解城市蔬菜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为养殖业提供更多的饲料,有利于酒泉市城市郊区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途径。

第五篇:ids网络安全论文及技术研究

桂林大学学院

计算机网络专业

毕 业 设 计

题 目: IDS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班 级:

11级计算机网络

学 生: 张翼 学 号:

111102111 指导教师: 曹龙

2013年12月33日

目 录 入检测技术发展历史..........................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什么是入侵检测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1.2 入侵检测应用场景......................错误!未定义书签。2 入侵检测技术在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使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10 2.2 关于主机的入侵检测....................错误!未定义书签。3 入侵检测技术存在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4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IDS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摘 要

目前,互联网安全面临严峻的形势。因特网上频繁发生的大规模网络入侵和计算机病毒泛滥等事多政府部门、商业和教育机构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甚至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入侵行为经常发生,网络攻击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很多组织致力于提出更多更强大的主动策略和方案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其中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本文阐述了IDS的发展历程和它的缺陷,以及其在现网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网络安全、网络攻击、黑客、IDS

Abstract

Currently, Internet security is facing a grim situation.Large-scale network intrusions and computer viruses on the Internet frequent flooding and other things and mor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busines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re all subject to varying degrees of abuse, and even caused great economic losses.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network security issue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Network intrusion occurs frequently, the way cyber attacks also showing the diversity and hidden features.Many organizations committed to put forward more robust proactive strategies and programs to enhance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DS and its flaws,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urrent network.Keywords: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attacks, hackers, IDS

第一章 入检测技术发展历史

1.1什么是入侵检测技术

说到网络安全防护,最常用的设备是防火墙。防火墙是通过预先定义规则并依据规则对访问进行过滤的一种设备;防火墙能利用封包的多样属性来进行过滤,例如:来源 IP 地址、来源端口号、目的 IP 地址或端口号、服务类型(如 www.xiexiebang.computer Security Threat Monitoring and Surveillance》(计算机安全威胁监控与监视)的技术报告,第一次详细阐述了

入侵检测概念。他提出了一种对计算机系统风险和威胁的分类方法,并将威胁分为外部渗透、内部渗透和不法行为三种,还提出了利用审计跟踪数据监视入侵活动的思想。这份报告被公认为是入侵检测的开山之作。

第二阶段:模型发展。从1984年到1986年,乔治敦大学的Dorothy Denning和SRI/CSL的Peter Neumann研究出了一个实时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取名为IDES(入侵检测专家系统)。该模型由六个部分组成:主题、对象、审计记录、轮廓特征、异常记录、活动规则,如图3所示。它独立于特定的系统平台、应用环境、系统弱点以及入侵类型,为构建入侵检测系统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框架。1988年,SRI/CSL的Teresa Lunt等人改进了Denning的入侵检测模型,并开发出了IDES。该系统包括一个异常检测器和一个专家系统,分别用于统计异常模型的建立和基于规则的特征分析检测。

图3 IDES结构框架

第三阶段:百家争鸣。1990年是入侵检测系统发展史上一个分水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L.T.Heberlein等人开发出了NSM(Network Security Monitor)。该系统第一次直接将网络流作为审计数据来源,因而可以在不将审计数据转换成统一格式的情况下监控异常主机,从此以后,入侵检测系统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两大阵营正式形成:基于网络的IDS和基于主机的IDS。

第四阶段:继续演进。IDS在90年代形成的IDS两大阵营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更多技术及分类。除了根据检测数据的不同分为主机型和网

络型入侵检测系统外,根据采用的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分为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Anomaly Detection,AD)和基于误用(特征)的入侵检测(Misuse Detection,MD)。早期的IDS仅仅是一个监听系统或者提供有限的数据分析功能,而新一代IDS更是增加了应用层数据分析的能力;同时,其配合防火墙进行联动,形成功能互补,可更有效的阻断攻击事件。现有的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及相关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1.2入侵检测应用场景

与防火墙不同,IDS是一个监听设备,无需网络流量流经它,便可正常工作,即IDS采用旁路部署方式接入网络。IDS与防火墙的优劣对比如下 1.2.1 IDS的优势:

(1)IDS是旁路设备,不影响原有链路的速度;

(2)由于具有庞大和详尽的入侵知识库,可以提供非常准确的判断识别,漏报和误报率远远低于防火墙;

(3)对日志记录非常详细,包括:访问的资源、报文内容等;(4)无论IDS工作与否,都不会影响网络的连通性和稳定性;(5)能够检测未成功的攻击行为;(6)可对内网进行入侵检测等。1.2.2 IDS的劣势:

(1)检测效率低,不能适应高速网络检测;(2)针对IDS自身的攻击无法防护;(3)不能实现加密、杀毒功能;

(4)检测到入侵,只进行告警,而无阻断等。

IDS和防火墙均具备对方不可代替的功能,因此在很多应用场景中,IDS与防火墙共存,形成互补。

根据网络规模的不同,IDS有三种部署场景:小型网络中,IDS旁路部署在Internet接入路由器之后的第一台交换机上,如图5所示;

图5 小型网络部署

中型网络中,采用图6的方式部署;

图6 中型网络部署

大型网络采用图7的方式部署。

图7 大型网络部署

2.1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

第二章 入侵检测技术在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使用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方式有基于硬件的,也有基于软件的,不过二者的任务流程是相反的。它们将网络接口的形式设置为混杂形式,以便于对全部流经该网段的数据 停止时实监控,将其做出剖析,再和数据库中预定义的具有攻击特征做出比拟,从而将无害的攻击数据包辨认出来,做出呼应,并记载日志。

2.1.1入侵检测的体系构造

网络入侵检测的体系构造通常由三局部组成,辨别为Agent、Console以及Manager。其中Agent的作用是对网段内的数据包停止监视,找出 攻击信息并把相关的数据发送至管理器;Console的次要作用是担任搜集代理处的信息,显示出所受攻击的信息,把找出的攻击信息及相关数据发送至管理 器;Manager的次要作用则是呼应配置攻击正告信息,控制台所发布的命令也由Manager来执行,再把代理所收回的攻击正告发送至控制台。

2.1.2入侵检测的任务形式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要在每个网段中部署多个入侵检测代理,依照网络构造的不同,其代理的衔接方式也各不相反。假如网段的衔接方式为总线式的集线器,则把 代理与集线器中的某个端口相衔接即可;假如为替换式以太网替换机,由于替换机无法共享媒价,因而只采用一个代理对整个子网停止监听的方法是无法完成的。因 而可以应用替换机中心芯片中用于调试的端口中,将入侵检测系统与该端口相衔接。或许把它放在数据流的关键出入口,于是就可以获取简直全部的关键数据。

2.1.3攻击呼应及晋级攻击特征库、自定义攻击特征

假如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出歹意攻击信息,其呼应方式有多种,例如发送电子邮件、记载日志、告诉管理员、查杀进程、切断会话、告诉管理员、启动触发器开端执行 预设命令、取消用户的账号以及创立一个报告等等。晋级攻击特征库可以把攻击特征库文件经过手动或许自动的方式由相关的站点中下载上去,再应用控制台将其实 时添加至攻击特征库中。而网络管理员可以依照单位的资源情况及其使用情况,以入侵检测系统特征库为根底来自定义攻击特征,从而对单位的特定资源与使用停止维护。2.2关于主机的入侵检测

通常对主机的入侵检测会设置在被重点检测的主机上,从而对本主机的系统审计日志、网络实时衔接等信息做出智能化的剖析与判别。假如开展可疑状况,则入侵检测系统就会有针对性的采用措施。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以详细完成以下功用: ① 对用户的操作系统及其所做的一切行为停止全程监控; ② 继续评价系统、使用以及 数据的完好性,并停止自动的维护; ③ 创立全新的平安监控战略,实时更新;

④ 关于未经受权的行为停止检测,并收回报警,同时也可以执行预设好的呼应措施;

⑤ 将一切日志搜集起来并加以维护,留作后用。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关于主机的维护很片面细致,但要在网路中片面部署本钱太高。并且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任务时 要占用被维护主机的处置资源,所以会降低被维护主机的功能。

第三章 入侵检测技术存在问题

虽然入侵检测技术有其优越性,但是现阶段它还存在着一定的缺乏,次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局限性:由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只对与其间接衔接的网段通讯做出检测,而不在同一网段的网络包则无法检测,因而假如网络环境为替换以太网,则其监测范围就会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假如装置多台传感器则又添加了系统的本钱。

第二,目前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普通采有的是特征检测的办法,关于一些普通的攻击来讲能够比拟无效,但是一些复杂的、计算量及剖析日子均较大的攻击则无法检测。

第三,监听某些特定的数据包时能够会发生少量的剖析数据,会影响系统的功能。

第四,在处置会话进程的加密成绩时,关于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来讲绝对较难,现阶段经过加密通道的攻击绝对较少,但是此成绩会越来越突出。

第五,入侵检测系统本身不具有阻断和隔离网络攻击的才能,不过可以与防火墙停止联动,发现入侵行为后经过联动协议告诉防火墙,让防火墙采取隔离手腕。

总 结

现阶段的入侵检测技术绝对来讲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很多单位在处理网络入侵相关的安全问题时都采用基于主机与基于网络相结合的入侵检测系统。当然入侵检测 技术也在不时的开展,数据发掘异常检测、神经网络异常检测、贝叶斯推理异常检测、专家系统滥用检测、形态转换剖析滥用检测等入侵检测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总 之、用户要进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平安性,不只仅要靠技术支持,还要依托本身良好的维护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雷震甲.网络工程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应明.计算机网络与应用[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3.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4.佟洋.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 5.杜会森,万俊伟网.络安全关键技术[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2年04期

下载刺槐优良无性系推广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刺槐优良无性系推广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