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混凝土质量问题以及整改措施
关于混凝土观感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蜂窝
产生原因:
(1)配合比计量不准,砂石级配不好;(2)搅拌不匀;(3)模板漏浆;(4)振捣不够或漏振;
(5)一次浇捣混土太厚,分层不清,混凝土交接不清,振捣质量无法掌握;(6)自由倾落高度超过规定,混凝土离析、石子赶堆;(7)振捣器损坏,或监时断电造成漏振;(8)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处理方法:
①对小蜂窝,洗刷干净后1:2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②较大蜂窝,凿去薄弱松散颗粒,洗净后支模,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③较深蜂窝可在其内部埋压浆管和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麻面
产生原因有:(1)同“蜂窝”原因;
(2)模板清理不净,或拆模过早,模板粘连;(3)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刷;
(4)木模未浇水湿润,混凝土表面脱水,起粉;(5)浇注时间过长,模板上挂灰过多不及时清理,造成面层不密实;(6)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处理方法:
表面需做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不做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胀模
产生原因有:
(1).浇筑支模方案失误,致使模板刚度不足,承受不住砼拌合物的侧压力,产生过大变形。
(2).钢筋较密,浇筑人用撬杠强行撬开时使模板变形后,处理方法:
首先用墨斗弹出剔凿控制线,用簪子轻轻将突出部分混凝土剔除,严禁剔漏钢筋,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1:1水泥浆拉毛,养护3-4天毛坠用手掰不动时,为保持混凝土颜色一致,用混凝土原浆抹平,用塑料薄膜覆盖,并派专人浇水养护7-10天。
孔洞
产生原因有:(1)同蜂窝原因;
(2)钢筋太密,混凝土骨料太粗,不易下灰,不易振捣;(3)洞口、坑底模板无排气口,混凝土内有气囊。
处理方法: 凿除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立模后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筑捣固。
露筋 产生原因有:(1)同“蜂窝”原因;
(2)钢筋骨架加工不准,顶贴模板;(3)缺保护层垫块;(4)钢筋过密;
(5)无钢筋定位措施、钢筋位移贴模。处理方法:
表面露筋可洗净后在表面抹1:2水泥砂浆,露筋较深应处理好界面后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烂根
产生原因有:
(1)模板根部缝隙堵塞不严漏浆;
(2)浇注前未下同混凝土配合比成份相同的无石子砂浆;(3)混凝土和易性差,水灰比过大石子沉底;
(4)浇注高度过高,混凝土集中一处下料,混凝土高析或石子赶堆;(5)振捣不实;
(6)模内清理不净、湿润不好。
处理方法:
首先将松散混凝土用钻具剔除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高一等级细石混凝土填平振实抹平,用塑料薄膜覆盖,并派专人浇水养护7-10天。浇水养护7-10天。
缺棱掉角
产生原因有:
(1)模板设计未考虑防止拆模掉角因素;(2)木模未提前湿润,浇注后木模膨胀造成混凝土角拉裂;(3)模板缝不严,漏浆;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佳,造成拆模粘连;(5)拆模过早过猛,拆模方法及程序不当;(6)养护不好。
处理方法:
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裂缝
产生原因有:
(1)水灰比过大,表面产生气孔,龟裂;(2)水泥用量过大,收缩裂纹;
(3)养护不好或不及时,表面脱水,干缩裂纹;(4)坍落度太大,浇筑过高过厚,素浆上浮表面龟裂;(5)拆模过早,用力不当将混凝土撬裂;(6)混凝土表面抹压不实;(7)钢筋保护层太薄,顺筋而裂;
(8)缺箍筋、温度筋使混凝土开裂;(9)大体积混凝土无降低内外温差措施;(9)洞口拐角等应用集中处无加强钢筋。
处理方法:
对于细微的裂缝可向裂缝灌入纯水泥浆,嵌实再覆盖养护。对于较深的或贯穿的裂缝,应用环氧树脂灌浆后表面再加刷环氧树脂胶泥封闭。
第二篇:混凝土质量问题分析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建筑材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与否,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麻面、蜂窝、孔洞、露筋、裂缝等,是经常发生的工程质量问题,如不及时补修,可能加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或给其他有害介质的侵蚀破坏造成条件,从而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减弱结构的承载能力,甚至可能出现工程倒塌等重大事故。
下面就其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一、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
1麻面
1.1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1.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振捣时产生离析(混合物料中某一类分子由于物性相同而发生集聚,进而引起物料的相互分离的现象,叫离析,其相反的意思是混合。如混凝土拌合物由于其组成材料的密度和颗粒大小不同,在重力和外力(如震动力)的作用下,有相互分离而造成不均匀的自动倾向。);
(3)混凝土和易性(指新拌混凝土易于各工序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灌、捣实等)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其含义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及保水性。也称混凝土的工作性。)差,水泥砂浆不能均匀填充石子空隙;(4)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5)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6)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7)模板隔离剂(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1.3处理方法
(1)将该处脱模剂油点或污点洗刷干净,于修补前用水湿透。
(2)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为细纱,粒径最大不宜超过0.5mm。
(3)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2或1:2.5,由于数量不多,可用人工在小桶中拌匀,随拌随用。(必要时掺拌白水泥调色。)
(4)按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随即刮平。(5)修补完成后,用毛毡进行保湿养护。起砂和掉皮的处理方法同上。1.4预防措施(1)振捣遵循紧插慢拔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20S为佳,插入下层5-10CM,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插振捣棒确有困难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或人工插捣的方法振实。
(2)新拌混凝土必须按水泥或外加剂的性质,在初凝前振捣,混凝土结块比较严重时,严禁使用。
(3)浇注混凝土时,无论那种模型,均需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浇注前检查模板拼缝,对可能漏浆的缝设法封堵。
(4)模板表面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未经允许不得拆模。2蜂窝 2.1现象
指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一般指混凝土局部呈酥松状,石子间隙较大,其间没有水泥砂浆填充,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的窟窿。其危害是减小混凝土构件的有效截面,影响结构安全。
比较:(蜂窝是混凝土震捣不密实、砼级配不合理或模板严重漏浆所致,指混凝土面深度大于20MM,面积30平方厘米大于3处的孔洞。麻面是模板漏浆、砼级配不合理或拆模过早所致,指混凝土面深度小于20MM,面积大于30平方厘米的坑凹表面。质量事故中,蜂窝比麻面更为严重。)2.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难以振捣;(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骨料离析);(4)一次投料过多,没有分层分段浇注,难以振捣到位,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振捣不实;
(5)模板支护不坚固,不严密及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2.3处理方法
(1)将蜂窝软弱部分凿去,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结合面冲洗干净。(2)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用中粗砂。
(3)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2到1:3,并搅拌均匀,有防水要求时,在水泥浆中掺入水泥用量1%-3%的氯化铁防水剂,起到促凝和提高防水性能的目的。
(4)按照抹灰工的操作方法,用抹子大力将砂浆压入蜂窝内,刮平;在棱角部位用靠尺将棱角取直。
(5)修补完成后,用草帘或草席进行保湿养护。2.4预防措施
(1)浇注前必须检查和嵌填模板拼缝,并浇水湿润;浇注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模板质 量情况,并严格控制每次振捣时限。
(2)塌落度过小时拉回拌和站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制;振捣工具的性能必须与混凝土的工作度相适应;一名振捣手跟着灰斗粗振,另一名振捣手随后细振,按规定的振捣间距精心振捣,尤其加强模板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3)严格执行带浆下料和赶浆法振捣,注意混凝土振实的五点表现(混凝土拌合物已被振捣密实的特征是:表面泛出水泥浆,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无气泡排出。)。(4)混凝土拌制时间应足够;分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防止振捣不到。3孔洞 3.1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孔洞减小混凝土构件的有效截面,影响结构安全。3.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难以振捣;(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骨料离析;
(4)一次投料过多,没有分层分段浇注,难以振捣到位,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振捣不实,形成松散孔洞;
(5)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6)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3.3处理方法
(1)将修补部位的不密实混凝土及突出的骨料颗粒凿去,洞口上部向外上斜,下部方正水平。
(2)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冲洗干净。(3)孔洞周围先抹一层水泥素浆,然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商品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填补并分层仔细捣实,以免新旧混凝土接触面上出现裂缝。(4)抹光后的混凝土表面应覆盖塑料薄膜,并用支撑模板顶紧加压。3.4预防措施
(1)采用流动性良好的混凝土,在钢筋密集处采用细石混凝土浇注,振捣时设专人在模板外敲打协助振捣并检查混凝土振实情况。对构件角点和结合部重点检查,特别注意振捣,不能用机械振捣时,可改用人工插捣,插捣应反复数次,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孔隙。
(2)混凝土配比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确保混凝土流动性满足工作要求;在混凝土运输、浇注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不离析。
(3)振捣应密实,不允许出现漏振点,吊斗应按布灰厚度,走动卸灰,避免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卸料过多。(4)严防杂物出现在拌制好的混凝土当中。4露筋 4.1现象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露筋对结构的危害很大,使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力不够,引起钢筋锈蚀。4.2产生的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保护层不够,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3)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4)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密集处;
(5)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3处理方法
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4.4防治的措施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
(2)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
(3)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4)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5“烂边”和“烂根” 5.1现象
“烂边”和“烂根”是指根部或者边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
5.2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5)模板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5.3处理方法
漏浆较少时按麻面进行修复,漏浆严重时按蜂窝处理办法进行修复。5.4预防措施 接缝处夹带橡胶海面条或无纺土工布止浆,拼缝设计成搭接企口缝,并用木板压板、橡胶压条止浆。6缝隙、夹层 6.1现象
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6.2产生的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6.3处理方法
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6.4预防措施
(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2)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
(3)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7缺棱掉角 7.1现象
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7.2产生的原因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7.3处理措施
出现缺棱掉角情况时,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7.4防治措施
(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
(2)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8表面不平整 8.1现象
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8.2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8.3处理方法
无抹面的外露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增加一层同配比的砂浆抹面;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较大时,需经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8.4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9裂缝 9.1现象
楼板裂缝是建筑结构的楼板部分产生开裂的现象。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机理:干缩变形,温差变形和结构变形,混凝土的干燥过程是其所含水转变为蒸汽过程,这个过程中,水泥砂浆失水收缩变形大于粗骨料的变形,使粗骨料受压,砂浆受拉和其他应力分布,这些应力场在截面上的合力为零,但局部应力可能很大,以至在骨料界面产生微裂缝。混凝土干燥收缩受混凝土的含水量、水灰比(w/c)、水化度和粗骨料特性等所影响。9.2产生的原因
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材料因素,施工因素,设计因素。一般地,由施工因素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占80%;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占15%;因设计不当造成的裂缝可能占5%。(1)材料因素
①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多是由于水泥品种选择不合理,水泥用量大,水化热大,温升高,采用早强剂和膨胀剂不当造成的; ② 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浇筑后产生分层,出现裂缝。(2)施工因素
①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及其支撑不牢,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 ② 拆模不当,拆模过早;
③ 钢筋被踩踏或错位,主筋严重位移,使结构受拉区开裂;
④ 养护不好,构件因温度、湿度变化而引起混凝土构件收缩、膨胀、徐变、而 发生变化。(暴晒、昼夜温差。)
⑤ 混凝土初凝后又受扰动,产生裂缝;构件受力过早或超载引起裂缝; ⑥ 构件堆放、搬运、安装时支承点、吊点位置不当,受到碰撞或反放;
⑦ 由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不被注意。因为回填土多为碎石和砂土,结构难免出现不均匀沉降,不过实际施工中,只要控制严格。这类裂缝出现的机率还是较小的。(3)设计因素
① 混凝土配筋率普遍较高,钢筋太密,石子尺寸较大时,混凝土常常难以灌注,混凝土匀质性差,混凝土因收缩不均匀,应力分布不均匀,产生集中,造成混凝土开裂。这种裂缝往往是顺筋裂缝,较宽,较深,类似的裂缝也常出现在一些构件的角部;
② 构造筋不足。9.3处理方法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4)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可行时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5)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可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9.4防治措施
(1)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
(2)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
(3)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10涨模 10.1现象
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10.2产生原因
(1)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
(2)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3)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10.3处理方法
(1)首先对待修补部位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损伤结构钢筋。要求凿成后的混凝土表面观感达到斩假石的效果,无松动石子及混凝土颗粒。
(2)对凿除部位用毛刷刷干净,并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
(3)进行支模,要求模板支设牢固,并留设浇筑口和清理口,确保支模时的垃圾能清理干净。清理后及时封堵清理口。
(4)对修补处涂刷一层用同砼相同的水泥做成水泥浆进行界面处理,以使新旧混凝土能结合良好。
(5)采用与原混凝土设计强度相同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修补,要求用¢12钢筋仔细捣实。
(6)混凝土终凝后拆模,加强洒水养护,避免新旧混凝土结合处开裂。
(7)对于较轻微的麻面现象,用毛刷刷干净,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后,修补前涂刷同砼标号水泥浆基层或用1:2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处理即可,施工完毕终凝后加强淋水养护。10.4预防措施
(1)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
(2)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刚度和强度;支撑体系也应经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3)下料高度不大于2米。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
(4)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
(5)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质量、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控制,利用一些必要的手段和措施来控制这几方面的质量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从而使工程整体结构安全得到最基本的保证。(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泥)、骨料(石子、沙子)和水组成的。最常用的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的,这些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只有严格控制好其质量及用量才能确保混凝土质量。① 水泥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来自于水泥石,水泥石是指水泥经水化反应凝结硬化而形成的坚硬石状体,它有着与天然石材相似的特性。水泥石将粗、细骨料紧密地粘结在一起,从而使混凝土具有整体强度以抵抗外力,因此,水泥石本身的强度愈高,混凝土的强度也就愈高,而水泥石的强度又与水泥标号、水灰比(水灰比=水/水泥,是指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用量的重量比值。水灰比影响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水泥浆凝聚结构以及其硬化后的密实度,因而在组成材料给定的情况 下,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其他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参数。对某种水泥就有一个最适宜的比值,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强度等性能受到影响。水灰比过小会使水化热较大,混凝土易开裂,砼的和易性较差,不利于现场施工操作,水灰比过大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有关,在配合比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说水泥质量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今年起开始推行的国际通用的ISO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对我国现有的水泥进行试验就会发现,大部分水泥都会降低一个标号,即原为525#水泥,仅能达到国际公认的425#水泥的强度水平。面对这样一个现状,只有严格控制好以下几个方面,才能保证不在水泥上出现问题影响混凝土质量。
严格控制按混凝土设计要求的水泥标号、品种使用水泥,不能随意掺合使用。不得使用过期的水泥,即使是很好的保存,一般硅酸盐水泥存放3个月后强度也将降低l0%至20%;严格控制所用水泥安定性指标(安定性是指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体积的不均匀变化引起膨胀、裂缝或翘曲等现象。安定性实验可采用试饼法、雷氏法,当实验结果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如果安定性不好,水泥硬化后的体积变化就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开裂,丧失抵抗外力的能力;严格把好水泥运输、贮存关。水泥在运输时最好使用专用车或加覆盖物的车辆,这样才不至于受潮或混入杂物,贮存时应按品种、标号、出厂编号分类顺序排列成垛,垛高应控制在l0袋以下,库房内应保持干燥,防止雨露潮气侵入,水泥垛应离四壁20cm以上,各垛之间应留70cm以上的通道。② 砂的质量
正确合理地选用砂,能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节省水泥,比较经济的配制混凝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混凝土中所用砂应注意保证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性能。
砂的颗粒级配要好,粗细程度要适宜。如果使用单一粒级的砂其空隙率最大;两种不同粒径砂搭配使用,空隙率就会减小;三种以上粒级混合使用空隙率就更小,这样一级一级由大到小的颗粒互相填充搭配,就会使空隙达到最小,这样的砂才能称为颗粒级配良好的砂。
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砂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的大小是评定砂品质的重要因素,含量过大将严重影响混凝土中骨料的粘结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③ 石的质量
石作为粗骨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混凝土的骨架。石的级配应选好,与砂相似,石的粒级搭配合理,空隙率就会减小,同时总表面积会增大,这有利于石与砂浆的粘结面,进而提高混凝土强度。石中有害杂质及针片状含量应符合要求。由于石是天然水力冲刷形成的岩石颗粒,其中必定含有呈针状或片状外形的部分,这些石子会使骨料的孔隙率增大,骨料会有架空现象,这就降低了混凝土强度和可塑性,因此应控制其在总量中的数量,必要时应用人工手选法剔除大量的针片状石子。正确合理地选用石子。不同品种、用途的混凝土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品种的石子,对于强度等级低或流动度大的混凝土宜采用卵石,以节省投资,而对于C30以上等级的混凝土则应采用碎石配制,因为其外形棱角较多,表面粗糙,与水泥石的胶结力强,并且含泥量小,所以碎石混凝土的强度较卵石混凝土强度要高。
还应注意预防碱——集料反应。近年来,据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水泥和石中的碱活性物质的存在导致很多工程中的混凝土出现碱——集料反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众所周知,碱——集料反应,其主要因素是使用了高碱水泥。但骨料中的碱活性也不容忽视,因为混凝土的碱含量=水泥碱含量+骨料碱含量+外加剂碱含量,在水泥一定的条件下,就应考虑石中的碱含量了,对于处于潮湿环境、直接与水接触或处于干湿度交替环境的混凝土工程,其中使用的低碱活性骨科不超过5kg/m,碱活性骨料不超过3kg/m,高碱活性骨料不得使用,而使用非碱活性骨料不受限制。(2)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标号,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是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的,除满足耐久性和节约原材料要求外还应满足施工过程中和易性要求,因此实验室要设计合理的配比,必须提供合理的水泥、砂、石比。水泥控制强度,砂控制细度、含水量、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量、含泥量、级配等。所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在取得设计配合比以后应对施工现场的砂、石含水率及时测定并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不能用体积比。
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及混凝土工程特点,确定混凝土性能参数及相应原材料的选择。对现场拌制混凝土,施工单位要现场进行原材料取样,送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并审查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单及相应的有关混凝土性能。确知它能满足混凝土各项性能后方能进行混凝土搅拌和浇筑工作。对于商品混凝土,要审查出具体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室资质等级及试配混凝土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混凝土在施工中砂、石材料含水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在混凝土施工中,原材料中有一种材料发生变化时,应由实验室调整配合比。(3)施工质量
要想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光有好的材料还不够,还必须采用好的施工方法。因为,施工方法不当,有可能给工程带来质量问题,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所以,必须把好施工关。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从始到终,从每一道工序抓起,头道工序不合格,决不应转到下道,否则有一道工序出问题,就可能影响全局,为此,我们首先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搞好必要的模板设计,搞好立模支撑工作,搞好地基夯实,使立模支撑系统不能失稳,否则,有可能造成塌落事故。还可能因地基下沉,造成已浇筑的梁板弯曲变形、裂纹等缺陷。为此,模板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安装在夯实的地基上,并应有 足够的支撑面积,才能保证不失稳。其次,在钢筋的施工方面,应严格按图纸施工,必须彻底清除偷工减料和以小代大的错误做法。如必须代换,须经设计者同意办理更换手续后方可代用。钢筋在制作前。应将其表面的层垢和氧化皮消除干净,制作好的钢筋半成品应分类堆放在棚内,妥善保管,要防止玷污和锈蚀。钢筋接头最好焊接。对现浇梁板的构造加筋和弯起钢筋,在施工时严禁踩踏变形,以免造成质量事故。绑扎完的钢筋要进行工序交接检查,核对构件中钢筋的直径、根数、位置、几何尺寸、保护层垫块高度等是否与设计图相同,否则不能交接。施工时要设专人看护,要确保钢筋位置准确,浇筑混凝土时,应用“马登”架空,不准踏在钢筋上操作,以防钢筋变形。钢筋保护层要适当控制,不能太小造成露筋,也不能太大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再次是在混凝土的施工方面,对拌合物必须拌均匀。
(4)环境质量控制
混凝土在制作完成后需经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设计强度,在这段耐间内水泥与水进行水化反应,形成水泥石并与其它材料构成一个整体形成混凝土。在这一过程中环境的一些因素决定了强度的大小与强度产生的快慢,就是说采用相同质量的原材料用相同的生产工艺制成的混凝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质量是不同的,这些环境因素就是混凝土的硬化条件。
提高温度是加速化学反应的一种方法,水泥的水化反应也不例外。在保证必要的水分的前提下,温度越高,水化反应就越快,水与硅酸钙形成凝胶的速度就越快,混凝土会快速地达到一定强度,这无疑有利于混凝土的质量,但如果温度过高又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例如水分跑失的速度也加快了,有时甚至影响水化的程度,这又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环境温度才是正确的方法。
在混凝土成品的养护过程中保持其具有一定湿度是十分重要的。水泥的水化是需要水的参与的,在混凝土搅拌成型的初期,水化用水是足够的,因为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搅拌时必须加多于水化用水10倍的水量,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分会大量的蒸发掉,尤其是混凝土制品表面水分失掉的更多,以至于这部分混凝土在硬化前就干裂了,严重的降低了混凝土强度。因此应在养护期间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混凝土制品处于潮湿状态下.一般气温15℃以上时,在开始的三昼夜中,白天至少每隔3小时洒水一次,夜间至少洒两次,以后的时期中每昼夜至少浇水3次,混凝土工程是一个建筑物骨架,它决定着建筑物结构的安危,混凝土质量需要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通过长期的摸索,大量的试验总结各个方面的经验得到的方法来控制,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使这些方法更加完善,以使混凝土的质量得以更大的提高。
三、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部清洗干净,严禁踩蹋钢筋,踩踏变形的钢筋应及时地在浇筑前复位。下落的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并由专人负责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2、混凝土浇筑施工实行挂牌制,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保证混凝土的浇捣质量,混凝土结构达到内实外光的基本要求。同时按规定进行取样、留置试块,试件数量应能满足全面了解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要求,并进行抗压强度、抗渗性能等相关试验。
3、混凝土浇筑若遇雨天,及时调整配合比,并做好已浇混凝土的保护,施工缝严格按要求留设。
4、随时检查使用混凝土骨料级配、水灰比、外加剂以及其塌落度、和易性等;
5、经过施工技术方案准备、技术与安全交底、机具和劳动力准备、柱墙基底处理、钢筋模板工程交接、水电、照明以及气象信息和相应技术措施准备等等,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下达混凝土浇捣指令;
6、重视对现场泵送机具的护理工作;
7、混凝土的浇捣必须分层进行,严格控制沉实时间,钢筋密实处,尽可能避免浇灌工作在此停歇以及分班施工交接;
8、雨天浇筑混凝土时,准备充足的覆盖材料;
9、按有关规定进行混凝土试块制作;
10、对班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谁浇捣的混凝土部位,就由谁负责混凝土的浇捣质量。
11、混凝土浇捣后由专人负责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综上所述,必须从各个方面了解和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才能确保整个工程质量,使建筑物安全、经济。
第三篇:质量问题整改措施
2013年新建配网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整改措施
2013年7月9日,茂名供电局领导组织人员对我公司承建的2013年新建配网工程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台区是“旦场供电所新建井头坡村公变台区工程”和“博贺供电所盐井头村委会缯寮台区改造工程”,发现工程项目存在的质量隐患较多,问题严重,事件充分暴露出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等都存在严重不足,管理不到位,工程项目的建设与《茂名供电局基建配网工程农村配变台区建设规范(2013年版)》的要求相差较大,为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公司领导十分重视,组织部署开展了整改防范工作。制定了整改防范措施。
一、2013年7月10日,总公司组织设计、三个施工单位领导及工程管理人员召开了质量问题分析会,对被检查台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分析了规划设计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施工工艺存在的不足、施工管理存在的缺陷等,并提出了整改防范措施。
1、设计防范措施:设计公司要组织人员对2013年第二批项目进行现场核查,评估项目规划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和超前性,并要结合负荷情况、村场位置、变台用地、工农关系等情况进行调整。认真核查设计施工图纸及材料表是否与台区建设规范一致,特别是乙供材料的金具、PVC管等是否配置齐全及足够,发现不足的及时变更和补充。
2、施工管理措施:严格执行《茂名市利源电气工程有限公 1
司工程管理办法》,落实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各施工公司工程部管理人员分别挂点到配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每一个项目现场都要指派管理人员专人管理,挂点人员要负责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施工协调和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管理,落实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目标的控制措施。施工公司工程部管理人员挂点具体项目上报到总公司工程部备案。如果发生安全、质量等问题严肃追究挂点人员的管理责任。
3、现场教育措施:7月11日,总公司工程部组织设计、施工单位的工作负责人、安全员、工程管理人员、公司领导等到“旦场供电所新建井头坡村公变台区工程”现场,将该台区作为反面教材进行现场教育,分析该台区项目设计、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施工工艺及质量存在的通病,工农关系及施工场地存在的问题,参加人员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并落实了该台区的整改方案。
4、检查整治措施:7月10-11是,总公司组织各施工公司工程部人员对2013年第一批已完工及在建的项目进行逐个检查,发现质量问题或缺陷的立即督促施工队整改,对已通电未能停电的进行了记录,保持与供电所进行沟通,有停电任务时马上安排整改。
5、教育培训措施:计划7月下层,组织施工队负责人、公司工程管理人员及公司领导进行《茂名供电局基建配网工程农村配变台区建设规范(2013年版)》培训,业主项目部、设计人员解读台区规范建设的目的、意义、要求和施工目标管控措施。今
后的新建配网项目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建设。
6、经济惩罚措施:严格按照《茂名市利源电气工程有限公司业务考核办法》对相关的公司领导及管理人员进行经济处罚。按照《茂名市利源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办法》对施工队进行工程款扣罚,在工程项目未整改合格以前,不支付任何工程款。
第四篇:混凝土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混凝土成品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我司经过彻底的检查,局部存在质量通病问题,针对出现的质量通病,我司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关于混凝土接缝处流浆、错台和局部夹渣问题
混凝土表面的流浆,由于并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只是影响混凝土的外观,因此用铲刀把表面的流浆全部铲掉。
混凝土错台:错台一般3毫米以内的可不用处理,10毫米到3毫米之间的可用砂轮麻平即可,对于10毫米以上的错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错台均为模板外胀,因此人工进行剔凿,把错台处多余的混凝土剔除。
混凝土夹渣: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砼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捣实并认真养护。
二、门窗洞口偏斜
结构施工门窗洞口模板采用定型木模板,四周采用钢护角,确保门窗洞口边角质量。现场门窗洞口偏斜原因为:门窗洞口模板固定不牢固,洞口模板内支撑不够。个别洞口固定的焊接钢筋过少,大洞口内支撑缺少八字支撑。现场与施工班组进行了明确的交底,严格按照模板施工方案中,门窗洞口模板的加固进行处理,确保后续施工门窗洞口不倾斜。
三、局部露筋 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 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砼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如钢筋外露,把结构混凝土剔凿50mm,调整钢筋到设计要求位置,用水冲洗干净,并采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或灌浆料)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做好养护。
四、剔凿露筋
混凝土局部胀模部位,由于剔凿太深,致使局部箍筋外露问题。对混凝土局部胀模部位,人工剔凿要严格控制剔凿深度,尽量避免剔凿后局部钢筋外露。对已外露的钢筋采用甩水泥素浆进行保护,防止钢筋锈蚀。
五、梁窝剔凿不干净
现场严控梁窝的留置,把梁窝留置作为施工的停止点。此部位施工满足要求,严禁进行下道工序。根据现场情况,梁窝留置全部采用木模板进行留置,不允许采用泡沫。并且在拆除墙体模板后立即进行梁窝的剔凿,剔凿后上报项目部工长、质检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梁窝留置的大小、尺寸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梁的施工质量。
六、预留洞口未进行处理
预留的通风道、烟风道洞口,在顶板拆除后,按照图纸尺寸,人工剔凿方正。并在洞口上部按照生态城的文明施工要求,盖上盖板,盖板上涂刷黄黑相间的油漆。
七、墙体顶部混凝土标高不一
此问题的出现,完全是质量意识问题。已对相关的责任班组进行了教育工作,并加强了此问题的管理力度,从各栋号长到施工班组进行了教育,确保后续施工不出现此类问题。
八、注意事项
1、以上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各工序完成后要经过项目部质检部门的验收。项目部验收完毕后上报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以上混凝土修补部位施工完毕后,均要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关于混凝凝土工程质量问题的预防、预控详见我司已上报的《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预防和整改措施》。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天津生态城万拓项目经理部
第五篇:钢结构安装质量问题及整改措施
钢结构安装质量问题及整改措施
安装质量问题
第一、钢柱安装时违反操作规程,象蜡烛一样一根根单插起来,当天又无法形成稳固的框架单元,大风一来,造成倒塌。这样的安全事故多次出现,应绝对避免。
第二、单位无安装工艺,安装构件无顺序。如有一展厅,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共4层。构件已全部安装到顶,但主钢柱仍没有进行焊接固定,而边上的辅助小钢柱已全部焊完了。又如,钢柱安装完毕后,应尽快把钢柱底部的垫块垫平焊牢,然后用细石密实。但有的工地彩钢板已开始安装,柱脚却没有封闭。
第三、锚固螺栓高低不一,柱脚平面事先未测,预埋时移位,形成柱偏位,应先测后埋。第四、安装高强度螺栓,较多的出现以下一些问题:露牙不足,甚至低于螺母;螺栓未拧紧,扭剪型的未拧断梅花头,大六角的没有初拧终拧标记;安装时摩擦面的防护纸未撕掉;高强螺栓作临时固定用,安装后48小时内未漆封;未做扭矩与轴力复试,紧固力矩未按规定计算;摩擦系数试验不到位,有的不做,有的只做一组。拉杆螺栓不拧紧,拉杆不直,腰园孔未用大垫圈,造成螺母与母材接触面太小,极易穿孔。
第五、现场焊缝普遍不到位。如刚性连接衬垫焊间隙太小,无法焊透,结果垫板手一拉就掉;衬垫板规格不符合要求,甚至用钢筋代替;焊缝的成形不好,高低不平,宽窄不一,飞溅、焊瘤未清除,咬肉、气孔较多;弧头弧尾不加引熄弧板,出现凹陷等等。
第六、图纸会审不仔细,造成安装质量缺陷。如设计图纸未注明在吊车梁翼板上钻孔,施工单位也未提出,结果在安装轨道时采用焊接,造成吊车梁下挠。违反强制性条文中有关吊车梁不允许下挠的规定。
第七、围护彩钢板拼缝不密贴,收边不良,“鼻孔”未封堵,影响对雨水的防渗漏和美观。整改措施:
第一、安装构件时应严格按安装工艺顺序进行,当天应形成稳固的框架单元,当不能形成时,应加缆风绳固定,防止出现倒坍事故。
第二、钢构件柱、梁安装完毕后,应尽快调整钢柱垂直度和高差垫片,然后封闭柱脚,并二次灌浆密实。高强螺栓要把好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的复试,分别做好制作与安装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
第三、安装高强螺栓控制好施工扭矩,露牙长度2-3扣,不允许高强螺栓当作临时固定螺栓使用,高强螺栓终拧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
第四、加强安装现场焊接质量控制,尽可能选择具有较高水平的焊工焊接,提高焊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