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现场会表态发言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现场会发言
2017.7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代表天元街道表态发言。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天元街道位于县城所在地,责无旁贷,主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严格管理,夯实责任。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街道平安建设总体规划之中,进一步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健全组织,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协调、督导,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明确主要领导第一责任制,积极协调各有关单位,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突出重点,增强实效。一是强化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一室四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综合指挥室的作用,协调、落实信息流转、交办、督办,促进社会治理更精细、社会环境更平安。二是创新村社治保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群防群治作用,按照规模,每村社抽调2-4名优秀村(居)民,成立村(社)治保会,强化信息的收集、矛盾纠纷的化解、重点人员的管控等。二是完善网格建设。健全完善全科网格建设,对原先306个网格调整优化为108个,由村社区干部担任网格长,统一发放新“平安通”手机,运行“E监管、流管通、平安通、平安检查APP”四个软件,实现多功能全网覆盖,提升应知应会知晓率,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三、狠抓落实,确保稳定。一是强化矛盾排查化解。定期召开会议,做到半月一分析,每月一汇总,季度一通报;坚持常规排查、专项排查和重点时段集中排查相结合,及时掌握,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二是强化公共安全管理。突出私营城等重点、难点区域,加强巡查力度,抓好治安、消防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逐步推进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模式,做到排查到位、整改到位;同时,重点掌握吸毒、矫正、邪教、重性精神病人等重点稳控对象。三是强化交通文明和安全防控管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村社区开展各类教育示范活动,提高文明交通意识,营造文明交通氛围;按照预防为主、单位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检查督促企事业内部安全防控网建设,加强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安全稳定。
总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按照X县长的工作部署和X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实际,进一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升社会服务效能,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谢谢!我的发言完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二篇:社会管理创新表态发言
**镇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表态发言
今年以来,**镇按照省、市、县政法委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要求,及早准备,提前安排,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新措施、新思路,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和建设水平,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社会不和谐因素。但是,距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
一、严格管理,夯实责任
将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政法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明确目标。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全镇平安建设总体规划之中,进一步健全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健全组织,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协调、督导,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严格责任。明确主要领导第一责任制,积极协调各有关方面,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出台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考核办法,提高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平安建设考核中的比重,加大奖惩力度,增强各村、各部门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强化宣传。坚持宣传引导,采取召开会议、悬挂横幅、刷写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在全镇上下营造人人参与、支持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突出重点,增强实效
(一)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力度
进一步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力度,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创新信访工作新机制,切实做到矛盾排查“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排查、早化解”,切实把办信接访放在推动和服务全局中心工作的角度去统筹考虑,认真办理,向前着力源头预防,向后着力推动要事解决,力争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破解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难题,突出把流动人口管理作为主攻重点,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原则,狠抓各项管理措施的完善落实,对流入人口特别是重点年龄段人口了解其全貌,建立档案,达到 “六清五掌握”。“六清”即:身份清、职业清、现住地清、户籍所在地清、暂住理由清、家庭成员清;“四掌握”即:掌握交往关系、掌握活动规律、掌握经济变化、掌握现实表现、掌握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实现流动人口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
(三)加强留守儿童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乡镇中、小学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关键在校长,基础在班级,落实靠教师”的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四个”教育服务制度,即定点、定人联系制度、定期与不定期沟通制度、代理监护人培训制度、考核评估奖励制度,研究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失助、学习失教、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四)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作用,运用法制宣传周、法制教育月、举办法制讲座等多种方式,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进一步加大 “青少年法律学校”、“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的建设力度,广泛开展青少年自护教育,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青少年对违法犯罪的自我抵御能力。
(五)加强农村青年就业服务建设,加强对农村青年的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坚持把服务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效地服务,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社会和自我,疏导他们的消极情绪,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潜在因素。
(六)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管理。切实抓好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五个及时”,及时登记造册,建立健全个人档案;及时进行家访,全面核实刑释解教人员本人及家庭实际情况;及时签订帮教责任书,严格落实各项帮教工作措施;及时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积极预防重新犯罪;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勤劳致富。
(七)进一步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对容易发生治安问题的重点场所、特种行业,按照“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业主负责制,坚决铲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对食品、药品等公共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消除公共安全隐患。开展以“平安畅通镇”活动为载体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严格对摩托车驾驶
人员的安全管理,在镇乡公路和乡村公路处设置和完善路标,落实安全职责,强化整顿措施,切实减少和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三、强化保障,筑牢根基
强化阵地保障。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以社会管理创新办公室为主体,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完善服务职能,实现“群众来访联接、矛盾纠纷联调、突发事件联处、治安防范联管、基层平安联创、混乱地区联治、社会管理联动”。
强化制度保障。健全“三级督导”制度,实行镇班子领导包村督导、镇综治办副主任季度督导、镇综治办月督导。建立工作讲评制度,采取集中讲评、重点讲评和专题讲评等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措施、限期整改。建立责任倒查制度,对措施不落实出现问题的村和单位,坚决进行责任倒查,视其情况分别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等处罚,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三篇:社会管理创新现场会乡镇发言
开展科技防控 坚持统筹协调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镇党委、政府(20012年4月28日)
***镇位于霍山县西南部,地处两省(皖、鄂)三县(霍山、金寨、英山)交界,318、209省道贯穿全境,总面积169平方公里,人口2.17万,素有“百合之乡”的美誉。作为皖鄂两省边陲的区域性中心镇,***镇镇域面积广、交通流量大、流动人口多、社会管理难度大。面对复杂形势,多年来我镇以社会管理创新统筹新时期农村工作,突出科技防控,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群众工作,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勇于创新,加大投入,构建科技防控平台。
近年来,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区农村治安状况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流窜型、侵财型案件逐渐向山区蔓延,而且出现逐年增长趋势,给治安防范工作带来新挑战,给社会管理工作带来新压力。镇党委、政府从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的新情况、新要求出发,针对山区乡镇“群众居住分散,公路沿线治安复杂”等特点,立足实际,不等不靠,在不断强化人防、物防的同时,积极探索科技防范的新方法、新路子,把科技防控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安排。2010 年,我镇将科技防控工程列入“十大民心工程”,组织实施了以省道318线为中心轴线,以道士冲、碎石岭、***街道等重要交通道口为关键部位,以学校、医院、网吧、超市、银行、机关等为重点单位的科技防控体系建设,在镇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投入40余万元,全面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在道士冲林业派出所和***公安派出所设立两个中心监控平台,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控覆盖,建成了我县乡镇的第一个科技防控网,做到让社会治安情况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让犯罪分子来有影、去有踪,让案件发生后有线索、破得掉。
在技防建设中,我镇大力开展技防入户工程,建立“多户联防”治安防范新机制,落实群防群治措施,在农村地区密织了一张治安防控网,增强农村地区治安防控能力,提高群众安全感。2011年,我镇西镇社区和南庄村在全县率先试行“十户联防”群防机制,搭建警民数字联防系统,实现户户联防,警民联防。我镇与县移动公司开展合作,依托手机信息平台,以自然村庄为治安联防组单位,形成一户报警多户响应的联防效果。自科技防控工程投入使用以来,利用视频监控平台和“十户联防”系统,先后侦破偷盗等案件5起,免费为群众服务100多次,也多次为其他案件侦破提供调阅查询服务。结合传统的治安信息员、卡点、观察点、报警点等防控措施,通过科技防控全面推进治安防控数字化,探索出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治安防控模式,全面形成“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路上有卡点、村组有联防”的立体复合型防控体系,最大限度的挤压犯罪空间,有效地震慑了违法犯罪,消除了治安隐患,群众安全感大大增强,科技防范在平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预防为先,源头治理,着力化解社会矛盾。
信访维稳工作是当前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信访维稳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多年来,我镇不断深化对信访维稳工作的认识,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不断增强抓信访维稳工作就是抓发展的意识,积极主动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把矛盾纠纷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是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的根本之策,镇党委、政府将矛盾纠纷摸底排查作为常规性工作,对镇域内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有可能引发越级上访的苗头性问题经常性进行摸排,全面掌握重点村组、重点领域、重点人员,坚决不留死角盲点,切实做到问题清、情况明。尤其是注意排查农村土地纠纷、山林纠纷、邻里纠纷、建筑劳务、环境保护等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突出问题,重点排查可能赴京到省市越级上访的重大问题。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明确包案领导、明确责任单位、明确解决时限,有针对性地做好调处工作,切实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工作不到位不放过,隐患不排除不放过。针对群众利益诉求难表达的问题,我镇积极疏通各种渠道,与有利益诉求和上访倾向的群众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利益诉求。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随时随地解决,绝不拖拉推诿,绝不留后遗症。对信访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二是积极主动维护好群众利益。当前发展的任务很繁重,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就要涉及到群众利益,镇党委、政府在工作中始终把握维护群众利益这条主线,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执政为民意识,满怀感情,带着责任,开展工作。在集镇新区建设中,征用耕地和山场涉及23户,房屋拆迁涉及18户,但我们在制定征地拆迁政策前就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问题想在群众提出之前,由于充分考虑群众利益,没有一户上访阻扰,十分平稳顺利。我们还特别关注、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就在农村危房改造、救灾款物发放、民生资金使用上坚持向困难群体、特殊人群倾斜照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是着力化解信访积案。信访积案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情况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彻底解决处理的难度大,信访人员稳控难度大。但是面对信访积案,镇党委、政府面对现实,不畏困难,主动出击,倾力化解。我镇周德银、怀典扬是闻名全县的老上访户,几年来我们在县政法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因人而宜,因事而别,分类处置,当事人全部息诉罢访。不仅如此,为了彻底消除上访隐患,对他们仍然实行包保责任制,随时掌握动态。
近年来,我镇信访维稳形势不断好转,信访量逐年下降,2011年全镇无一例赴省市县上访案件,实现了全年零上访,全镇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引导,突出重点,统筹做好群众工作。
社会管理本质上就是人的管理,而能否管好人,关键在于能不能坚持以人为本。我镇始终把群众工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中心工作来抓,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思考和谋划,把群众当亲人,以一线为舞台,坚持加强引导服务,突出重点人群和领域,积极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途径。
一是健全群众工作网络。全镇形成了以镇群众工作站为主体,村群众工作室为依托,村民组群众信息员为基础的三级群众工作网络,充分发挥群众工作站作用,群众工作站(室)不仅是群众反应诉求、化解纠纷的场所,还成为联系群众、沟通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镇党委、政府还积极支持成立了西山农民文化艺术协会、百合产业协会等各种民间组织,搭建多种形式的群众工作平台,在帮助群众生产致富,丰富文化娱乐生活的同时,及时将农村政策、法律法规、镇村工作动态等信息传递给广大群众,引导广大群众提高自身素质,主动支持党委、政府工作。
二是突出重点人群帮扶。针对“二劳”回归人员,我镇通过帮助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加强就业技术培训,开展心理辅导,使其感受社会的温暖,帮助他们融入社会。针对社会矫正人员,镇司法所、派出所及时了解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情况和动态,不断完善社区矫正帮教措施,强化过程管理,增强社会矫正效果。针对流动人口管理,坚持寓管理于服务的方针,加强对外来人员的教育,尽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对流出人口常联系、常问候,及时掌握动态,实行感情式管理。针对失学、失管、失业状态的社会闲散青少年,进行全面摸底调查,逐人建立档案,全面掌握基本情况,镇综治办组织群团部门对其进行帮助和服务,预防其违法犯罪。针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近三年来我镇积极筹措各方面资金近20万元,主动送治精神病人16人次,帮助家庭困难精神病患者,有效预防了可能因精神病人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针对特殊困难弱势群体,积极开展助困、助医、助老、助残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三是突出重点领域管理。在安全生产上,以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为重点,通过“打、扶、堵、疏”等综合治理措施,彻底铲除了我镇境内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现象,减少了安全隐患,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社会矛盾化解上,以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为先导,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着力推动社会矛盾化解,做到调解矛盾,调顺民心,调稳执政根基。在社会治安防控上,以建设平安***为目标,以完善“传统+科技”防控体系为重点,着力提升平安创建水平,建立健全“点线面结合、人物技相扣、打防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创新管理惠民生,和谐稳定谱新篇。我们将以此次现场会为新的起点,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全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十八大召开。
第四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1)一是部门垄断现象加剧,项目分级处理及其所造成的效率的低下,其次是基层社会人员独立性、社会内部的凝聚力降低,基层社会人员的个人理性增强但是公共意识却在逐渐淡薄,再者是政府的行为活动多但是基层社会的行动却少,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不协调,从而造成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不能充分得到利用,最后基层社会公共服务力度与城镇的差距过大,这使得农民都进入城市但不能融入城市。(2)脱节问题:
政府部门在纵向渗透的过程中与政府部门横向协调方面脱节,即重视政府部门在纵向渗透中的发展而忽视政府部门横向的协调,从而出现有关部门的冲突,这就是所谓的条块冲突。①其次,基层部门组织建设与社区民间组织建设脱节,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居委会建设却忽视基层民间组织的培育,出现社会公共意识缺失、社会独立化问题,再者是社会行动与政府行动脱节,过多依赖政府组织的参与却忽视社会组织参与,出现社会力量不足、治理效率严重低下问题。
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和工作重心
(1)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原则,基层社会治理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人的管理,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促进并实现群众的发展的目标,不断满足基层社会人员的需求。②(2)协调发展原则,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是推动社会的发展,在此同时要注意把握协调发展的主脉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不变的主旋律,在此基础上发展基层社会,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关系。(3)群众自治原则,在基层社会管理多元化的基础上,强调居民自治,积极创造条件,同时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发展决策。(4)例行法制原则,明确职责,对于基层社会治理,政府部门应在恰当的地方履行职责,同时划分各类社会组织的权力边界,使他们分工明确并各负其责。(5)创新性原则,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长期渐变的过程,这就要求管理者不断调整管理理念,寻找新的方式去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并以积极稳妥的方式逐渐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重心:加强基层群众参与力度,使管理组织成为群众性和自治性的组织。加强基层治理法制建设,基层管理主体的职责必须十分明确,在各级基层社会管理组织方面上,划分清楚其权利范围,实现清晰的治理环境和职责范围,在最大程度减少除基层社会管理中职责错乱的现象。健全基层社会服务功能,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敏感话题方面,社区承担的任务繁重,必须加强社区的各项服务功能,在面对敏感话题的同时,必须使群众得到明确的回复。使其在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权益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发挥作用。居民委员会要有较强的事务处理能力,切实协助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发展基层社会组织,加强其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分担政府的压力,有利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遵循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实现基层社会管理活动的多元化,有效解决群众问题。
高峰镇社会治理创新
在解决群众问题上,高峰镇在制度上有创新性的发展:首先建立一个平台,在此平台上群众可以参与公论评议,其次邀请案件承办方人员、公论评议方人员和与之有关系的人员,再者要做到案件的清晰分析:弄清案件发生的时间背景、主要要求、所持依据等;弄清这方面的办案领导和知情人的看法;弄清案件有关人员的家庭主要成员、亲朋好友的基本情况;弄清涉案有关法律、政策、道德规范、法规等。最后在此平台上,通过讲述事实,看道理,谈依据,就地协商解决问题,通过道德、亲情甚至是司法调解。
结构创新:(1)在社会发展中,采用包容性的理念和发展观,通过吸纳众多的不同的社会力量,带动社会组织的参与,从而扩展服务方向,满足不同性质的、多方面的社会需求。这不仅是现代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的挑战而且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理念趋势。(2)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结构通过不断地扩展和优化,已经产生实质性的发展。③比如继续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创新,融合相同性质的不同组织,促进其共同发展。在枢纽型组织的周围发展不同类型的组织,促进效率的提高。(3)通过机制创新采用合作治理的方法提高效率。以政府项目为载体实现合作治理,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合理配置资源。
高峰镇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
4.1
实行基层社会自治的模式
基层社会自治的主体由原本的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重新建立新的职责关系,促进现代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完善。从以往基层社会权力从上至下的垂直结构到现在的上下互动的模式,完善了组织体系的内容。调动基层社会其他组织的积极参与,提高工作效率。其转变方式也呈现多元化。首先建立和完善配套的改革措施和相关规章制度。④使其有序快速的进行,它不仅是基层社会发展必要的方式而且是基层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加强政府向基层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其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再者加强基层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培育基层社会民主自治的氛围,保证社会公平与公正。
4.2
基层社会的多元化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的极大转变,要求在其治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多元化参与的治理模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首要选择,转变中的基层社会治理的使我们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社会利益多元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价值观念也同样趋于多样化。⑤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中,多元化让我们引发思考,建立和健全多元化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与秩序的必然选择。
总结
在日益增长的经济环境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也在不断创新中,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中,不能局限于行政和社区方面,如果只调整政府部门的权利关系,而不看重社会的权利关系,这样会造成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和效率的低下。在协调基层社会内部组织之间职责关系的同时也要调整外部行政组织与社会组织的职责范围。配套的组织体制改革可以衔接政府与社会的行动。基层社会自治和多元化的治理与政府的关系是一把双刃剑,基层社会组织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并不反对政府对其公共服务的管理,但政府的管理职能必须以其为前提和基础。高峰镇政府在培育基层社会组织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强着自身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第五篇:基层社会治理研讨发言
基层社会治理研讨发言
凝聚群众智慧推进基层之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基层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地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突出人民主体地位。问题从群众中来,解决之道从群众中出,基层自治更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活力。
要实现基层自治,选优配强“领头雁”是关键一环,严把村民委员会候选人“入口关”;只要为了群众着想,事情就不难办成,这是基层自治的题中之义,群众事要由群众定,群众有事商量着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现基层自治,同样要把权利关进规矩的笼子里,把权利晒在阳光下。
厚积向善力量推进基层之治。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个显著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基层治理中把握德治定位,发挥德治作用,探索德治途径,构建基层善治格局,引导群众形成好风气。
要通过道德力量,感召群众充实精神世界、规范道德行为,以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乡贤等塑造培养一批有德之人,以榜样的力量凝聚思想共识、转化为共同行动。同时,让有德者有“得”,也可用实物鼓励激发群众参与。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让群众形成道德建设的自我推动力。
依靠制度力量推进基层之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的领导,要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制化,在确保“打铁还需自身硬”前提下,以法治夯实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引导群众崇尚法治,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以宪法宣传为核心,增加群众对党和国家奋斗历程的认同感,以权利和自由、义务和责任为主要内容,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法治观。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大力推进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
同时也要看到,法律服务水平在城乡间、地域间、群体间的差异依然存在,要推进普惠均等的基础工程,让法律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回应群众法治诉求,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构建基层法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