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领导发言稿
——“双减”政策之下,学校如何抓素质教育
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提升教学质量,实施“5+2”课后服务模式,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奔向素质教育……校园内外许多新变化、新动向正在发生。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同时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新政策之下,教育系统有哪些变化?师生、家长有何期待?当家长把大量注意力放在艺术、体育等领域的技能训练时,却容易忽视“素质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即对道德情感、心理健康、创新和实践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双减”为素质教育开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校外培训机构参与素质教育。但是,学校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主体,校外培训机构只能起补充作用。体育要加上去,无论是加课时,还是加运动强度,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减轻学生的学科课业负担。因为学生的时间是固定的、精力是有限的,睡眠时间是必须保证的,如果学科的负担减不下来,体育要加上去是很难的。
一、家校合力才能做好素质
教育工作20世纪80年代,素质教育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其后,具体内涵和实施要求不断明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了“减负三十条”,其中提到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素质教育”往往和“减负”一同被强调,折射出长期以来在追求分数的道路上,学生负担越来越重,素质教育被逐渐“怠慢”的现实。在很多家长眼里,学校很重视素质教育,但是一旦“占用”孩子用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第一个不买账的就是家长。把过多精力放在素质教育上,高考可能要付出代价。素质教育是个长期涵养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见成效。对于家长而言,在考试赛道上让孩子做素质教育的尝试,也面临多重压力。如果“试验”失败,孩子的人生怎么重来?这是比较普遍的担心。然而,事实上是只要处理得宜,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二、兼顾分数与全面发展,需要联动教育评价改革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考试分数”依然是刚性指标。
让素质教育真正扎根、生长,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土壤?分数与综合全面发展并不矛盾。基于此共识,如何在优化考试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推动素质教育,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北京特级教师陈维贤认为,以中高考改革“指挥棒”撬动课程改革和育人方式变革,总能立竿见影,但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拥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质,而非教育流水线上的产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怎样既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升学需求,又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这需要联动教育评价改革,对学校、校长、教师的考验,可谓巨大。“双减”意见提出,各地要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推进,全国多地正在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目前,湖南、江苏、云南、河南等省已将美育科目作为正式考核内容加入中考范围,其他地区也在加快美育进中考的脚步。上海拟于2022年起,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应用于高中阶段学校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等过程中,真正做到“见分也见人”。全面素质的培养不同于学科教学、知识学习,它是一个弥散性的、见效慢的过程,需要全方位地、长期地进行训练与熏陶。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是摆在中国教育面前的一个经典性难题。解决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需要一个过程,说到底,只有在人们淡化了对社会资源的竞争性选择、不那么在意学历高低后,这个矛盾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