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管理会议讲话稿(二):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建设繁荣富裕秀美文明新XX的目标,面向未来、着眼发展,系统设计、全面推进,加强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把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撤地设市以来,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城市规划工作上了一个台阶。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方针,先后编制完成了《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XX市古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XX市城市道路网规划》、《西秀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双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20xx年,市级详规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依法建设管理城市明确了思路和战略方向。二是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区道路骨架网初步形成,城镇供水排水、公共交通、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医疗、环保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城镇的服务功能普遍增强。三是城镇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开始形成,中心城区、县城和重点建制镇成为区域经济的生产聚集地。四是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xx年至20xx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年均增幅34.82,房屋竣工面积年均增幅8.27。城镇人均道路面积、住房建筑面积、公共绿地面积、用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五是城镇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撤地设市后新成立了规划管理局、城市管理局、房产管理局;制定了《XX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XX市建设管理办法》、《XX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暂行管理办法》、《XX市环境噪声污染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依法建设管理城市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六是城镇综合整治工作深入推进,市民的文明意识不断提高。城区、城郊结合部、公路沿线、各类道路、学校、景区的“脏乱差”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展开,城乡绿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前不久,XX被中国城市网评为XX省惟一的“公众最向往的城市”。
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城市建设管理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建设秀美文明新城镇的愿望相比,差距还很大,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规模普遍较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建设管理特别是规划人才匮乏,规划编制工作还有待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大框架尚未形成,污水、垃圾处理、市政公用设施等建设滞后;城市建设融资渠道狭窄,多元投资机制尚未形成;城市建设和改造力度不大,新的建设统筹平台尚未形成;城市建筑设计风格单一,特色不足;居民小区数量少、质量低,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供给严重不足;公益性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太少;城市建设管理系统作风、效率和水平有待改进提高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迅速采取有力的措施,尽快改善。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对促进XX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建设管理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城市建设管理的好坏,同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同先进文化的建设,培养人民群众的文明意识、文明行为和美好情操,紧密相关;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相关。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城市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总量,必须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交通环境、社会环境质量,改善和提高市民群众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组织现代大生产的能力、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工作。三是实现“黔中崛起”,加快建设繁荣富裕秀美文明新XX的必然选择。实现XX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更好地改善发展环境、投资环境,树立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为加快新XX建设提供新的有力支撑。需要强调的是,城市化进程是不断推进和竞争发展的,哪里的城市建设管理搞得好,哪里的人才吸引力、生产集聚力就强。城市建设管理无功即过,小进亦退。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用好规划成果,改进工作措施,在“十五”工作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从现在开始,大力推动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理清思路,加强统筹,提高我市城市建设管理的总体把握和系统设计水平
城市的优先发展、加快发展是一个规律。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且是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在“xx”期间初步形成繁荣富裕秀美文明新XX的基本框架。其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就是到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要突破200亿元。围绕这个目标,“xx”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必须达到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必须达到18以上。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将属于投资拉动型,城市建设改造以及管理经营是实现投资拉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投资、增加生产总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前,加快我市城市建设管理面临良好的机遇。中央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省委、省政府把XX确定为XX省优先发展的重点旅游区,以及政银合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建立XX城市经济圈共识的形成、泛珠三角经济协作的逐步加强等,为我市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良好的物质基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发展,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切实抓在手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统一规划和系统设计,坚持走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立足于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好城乡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功能区划以及城市发展规模、建设速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城市建设管理常规发展思路、一般工作格局,下大力气提升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形象、扩大城市规模、繁荣城市经济,通过2-3年的努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创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新局面,实现我市城市建设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在“xx”期末,力争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建成西部地区环境一流的专业旅游城市、生态人居城市。
——首先把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坚持走进XX,走进自然、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现代化城市,倾力打造“若飞故里、瀑布之都”、“西部之秀、屯堡之乡”等城市品牌。一是要做大。现有城市规模和质量严重制约了生产力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要以建设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为目标,修订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切实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户籍制度改革等工作的力度。二是要做强。要以旅游服务、新型工业、会议会展、度假休闲、金融商贸、物流运输等产业为支撑,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xx”期末,中心城市人口要达到50万。三是要做优。要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突出旅游兴城、生态建城、文化立城,不仅求大、也要求佳,做到城在绿中、山中、历史文化中,人在画中、景中、和谐社会中,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把XX建设成为特色突出、现代化程度高的重要旅游中心城市和XX西部经济文化中心。
——加快全市城镇化进程。用新的方式编制、修订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建设规划,引导农村各类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着力发挥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建设成为有一定规模、规划合理、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区位较好、基础较好的县城、建制镇力争发展为中小城市。坚持资源决定城镇发展的原则,抓紧编制完善县区城镇体系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加强小城镇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完善工作,提高规划设计水平。结合各地实际,认真做好重点地段的景观设计和重要建筑的设计,力求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加快全市产业化进程。产业是立城之本、兴市之基,是城市发展的推进器。产业化与城镇化是互为依托的。在城镇产业的布局上,既要积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要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充分利用城镇基础设施,减少重复投资,防止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要把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结合起来,发展现代流通、旅游、服务业和城郊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多种产业。通过优美的城市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来吸引投资、发展产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城市建设的理念和组织工业的办法抓农业农村工作。要搞好乡镇、村寨规划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变乡村面貌,提高生活质量,做到“环境生态化、生活城市化”。随着一系列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农民自发新建、翻建住房的数量在显著增加,必须抓住这一时机,结合“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按照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明确城镇、村寨空间布局,加强对农民建房的规划引导与控制,分期分批搞好现有村寨的整治,配套完善相应设施,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房。严禁在责任地上随意建房。要搞好对农民建房的技术服务,组织力量设计符合农民生产生活要求、体现当地农村传统文化与风貌的建筑,保证农民房屋的安全与质量,组织开发和推广适用于农村的供水、沼气、垃圾和污水处理等技术与产品。
三、提升品位,树立形象,把我市城市建设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要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质量、更高的效率,在全市范围展开新一轮城市建设改造,强化城市管理和经营。中心城区在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中要迈大步、走前列、作表率,不断探索新办法、新思路,多出经验、多出精品。
(一)发挥调控功能,切实加强城乡规划指导工作
要进一步树立统筹规划理念,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改革城市和乡村分离的规划体系,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新体系。在加快城市规划编制的同时,更加重视村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加强区域规划和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指导和调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处理好城市与农村、城市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城市拓展和资源保护等问题。抓好市区与郊区基础设施和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各级建设部门要加强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党建扶贫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在村镇建设中的作用,增强村镇建设力量。
要强化规划调控功能,提高规划的编制、管理水平。规划既是政府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体现公共政策、维护公共利益的主要职能,具有综合性、战略性、统筹性、公益性、前瞻性、强制性。这几年,市县两级在科学规划上下了很多功夫,要用好已有的规划编制成果指导好城市建设改造和管理经营工作。城市、城镇建设不得超出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和用地范围,新建项目必须符合近期建设规划,要坚决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上市。
要创新规划管理体制,依法加强规划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府的规划管理职能,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将规划建设管理范围向村镇全面延伸和覆盖,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调整规划管理手段,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实现由单纯的规划审批式管理转变为综合性的规划实施管理。要调整规划管理内容,把保护资源与环境放在规划管理的突出位置,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三分管理、七分宣传”,要认真抓好规划的公示和宣传工作,让群众全面了解规划、主动宣传规划、自觉遵守规划,避免盲目和被动,最大限度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必要的局部、细部规划调整,必须广泛征求意见,严格审批程序。
(二)提升形象品位,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改造工作
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城市发展的关键性、先导性作用,巩固和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通过新一轮城市建设改造,调整建设结构,增强综合效益,提高城市建设改造的效率、质量、形象和品位,进一步把XX打造成为“公众最向往的城市”。主要是加强“一个重点”,突出“两个特色”。
要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建设改造。调整城市建设结构,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作为建设的重点。双管齐下,加强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完善旧城配套设施,加快新城区建成进度。加快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革改制进程和“城中村”、“城郊村”调整改造步伐,整合土地资源,充分开发城区现有可用空间。积极引导军工企业生活区向环境、质量更好的城区集中。继续加强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完善路网结构,加强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市区黄果树大街、东西大街、二环路建设进度,规划建设三环路;打通市域南北向通道,完善交通网络,实现纵向横向道路通达,消除中心城市扩展障碍,大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整合资源,组建市公交总公司,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发展大巴公交车,有序发展小型出租车,限期取消市内中巴公交车,向城郊、景区、城镇延伸公交营运线路,扩大辐射覆盖面,切实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加强市域边界、入城处和城市沿街道路景观设计。改造提升公交和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公共服务窗口单位设施和功能。加快城市会展中心、演艺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体育场馆、博物馆、公园等的规划建设,完善城市重要设施。抓紧编制、实施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尽快实现中心城市和县城建成投用满足要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要突出专业旅游城市特色。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各环节,都要严把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质量安全关、艺术审美观,提高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美誉度。XX是XX开发、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城市建设既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黔中文化、民族文化和城市文脉,又要鼓励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各展所长,造型别致、功能齐全、色彩多样,形成既富于XX特色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城市风格。实施塔山公园二期治理工程,进一步保护和突出文峰塔历史城市地标。加强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提高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名牌工程。要加强城市水体、湿地保护和开发,培育城市灵气之源。加快实施虹山湖生态建设工程,增加入湖水量,进一步改善贯城河生态环境、水体质量;加强各类湖泊、水库生态、水体保护和利用。加快历史文化街区恢复性建设、重点文物修复和王若飞故居陈列馆、停车场建设。实施贯城河两岸深度规划开发,突出历史文化风貌,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连结历史文化街区、王若飞故居、XX府文庙、XX武庙的XX旅游商品街,形成游客重要集散地。严格限制房地产市场零星割据和破坏性建设,提高准入条件,鼓励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整体设计、连片开发。
要突出生态人居城市特色。以加强生态保护、植树造林、园林绿化为切入点,大力营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以开展“整脏治乱”工作为契机,推进贵黄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城市绿化要坚持因地制宜、物种多样、成片成线、易于管养、降低成本、群众接受,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在加强“绿线”管理、提高覆盖率、增强观赏性上下功夫。加强景区、街区、广场、机关、小区、企业、学校、庭院绿化建设,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宜藤则藤,土栽、盆栽、无土栽培相结合,专业绿化与群众绿化相结合,分类指导,立体绿化。加强城区及城市周边山头、坡地的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坚持不懈地抓好造福子孙后代的市区环城林带建设工作。搞好建筑物与山头、湿地、河流等自然形态的整体设计,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贴近与和谐。城市建筑要形成错落有致,适当发展一批大型特色建筑,一般建筑应以中低层为主,高、中、低结合,保持城市整体协调。要有计划地推进城市、城镇现有建筑屋顶“平改坡”工程,今后对民居原则上不再审批平顶建筑,并积极引导乡村发展坡屋顶、歇山式建筑。强化重要建筑单体设计审查,实行设计方案招投标,树立创优和精品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按照“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城市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按照减量化、再利用的原则,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鼓励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尤其是有特色的地方建筑材料。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管理,遵循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对给水、中水、雨水、污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路灯、广播电视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实行入地敷设,最大限度减少道路重复开挖。与电力开发、煤化工产业发展相结合,认真规划实施城市清洁能源工程。推广绿色建筑施工方式,降低施工噪音,减少建筑垃圾。统一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和标识,推进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
(三)加强综合执法,大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提高城市管理法制化水平的新型、有效行政执法模式。要坚持整体目标和阶段工作推进相结合,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开展。一要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合理完善执法机构设置,区分行政审批权和执法权,从体制上形成行政处罚职能相对集中、执法机构相对独立、权力主体相互制约的格局。二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把加强城市管理与提高市民素质结合起来,以科学的城市管理促进市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高素质的市民来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建立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教育惩戒结合、以教育为主的长效管理机制。要寓人性化于管理之中,寓亲和力于服务之中,变“以管为本”为“以人为本”。三要构建保障体系。要妥善处理好加强城市管理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关系,严格落实拆迁计划和拆迁补偿标准,保障被拆迁人的利益;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维护公积金缴交者的利益;加强供电、供气和供水安全管理,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加强公交客运市场和出租车市场管理,既要加快发展,又要避免出现重大的矛盾冲突。四要建立有效的技术支撑。按照建设数字化城市的发展方向,坚持城市管理执法手段的现代化、科技化,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的透明度、有效性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城市经营新路
要加强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在经营城市土地上取得明显实效。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完善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制度,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价值最大化。放开二级市场,激活房地产市场,实现土地经营市场化。要结合企业改革改制最大限度加强城区土地收储。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对恶意屯积土地、炒卖土地、抬高房价等违法违章行为,要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依纪严肃处置。对城市规划范围内影响自然景观的非绿化荒山、非宜林石山开展普查和统一整治,集中采石采砂,限期平整后由政府收储。
建立城市建设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为加大城市建设改造提供有力的保证。创新城市建设改造运作方式,加快组建XX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牵头开展连片成规模改造建设,实行投资、建设和管理“三分离”的体制,构建新的投融资平台。要进一步开放城镇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化经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组建一体化经营的城市供水公司、污水处理公司、城市公交客运公司、大型汽车站管理公司。对出租车营运权、公交线路经营权、道路桥梁冠名权、城镇公共空间广告经营权等无形资产应采用拍卖、招标等方式,实行有偿使用。
(五)坚持为民务实,城市建设管理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要让人民群众在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中得到更多实惠。加大对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所需基础设施的投入,切实解决拆迁改造户、低收入人群、进城务工人员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采取综合配套措施,降低房地产业成本,合理分配开发利润,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应量;加强市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开发、销售行为,推行预(销)售房屋的即时合同备案和实名制购房,真正让广大干部群众买得起房、住得起房、换得起房。旧城改造要实行先安置、后拆迁。加快城市背街小巷改造,加强道路无障碍、集贸市场、公共厕所、警务岗亭、问事咨询、社区居委会用房等设施建设,提供更多便民为民服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市政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健全价格听证制度,既要以价格手段促进资源节约,又要考虑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从源头上防止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
(六)抓紧当前工作,以城市建设管理新貌迎接瀑布节、全省旅发会来宾
继我市20xx年、20xx年成功举办两届黄果树瀑布节之后,20xx中国•XX黄果树瀑布节开幕式、首届XX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定于今年9月中旬在我市举行。这是省委、省政府在“xx”新时期把XX建设成为旅游大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快XX旅游业发展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一定要抓紧、抓紧、再抓紧,市、县区各项建设重点工程特别是黄果树新城建设有关项目要全力推进,创造“XX速度”,确保办节办会需要。要加强“脏乱差”综合整治,营造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和隆重热烈的节日气氛。通过全社会动员,倒计时开展工作,向会议来宾、中外游客、外来投资者展示XX城市建设管理新面貌,进一步树立XX良好对外开放形象。
四、加强领导,开拓创新,为实现我市城市建设管理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不改革就没有思路,不开放就没有出路”。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要彻底从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不争论、不折腾,把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贯穿于城市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我市城市建设管理迈上新台阶。要自加压力,高起点、宽眼光、大手笔、重实效,切实增强在较短时期内推动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确保每季度都有新变化,每年有大变化,“xx”期间形成大的跨越。二是要全面推进,狠抓落实。
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市、农村经济的共同繁荣。要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作为提高执行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增强按法律法规、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增强运用经济、法律、宣传等综合手段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的能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发挥好、引导好职能部门的作用,更好地履行职责,形成推动新一轮城市建设改造和加强城市管理、经营的工作合力。三是要发动群众,全民参与。
要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方针,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全面参与,形成城市建设管理的强大推动力。在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的进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为本,调动群众支持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城镇建设项目的安排要突出为民办实事、求实效,尽心尽力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办实办好。所有建设项目都要实行公示牌制度,把名称、业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工期、外观图等重要信息公开披露,接受群众监督。要妥善处理好加快城市建设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理顺群众情绪,解决实际困难,争取更大支持。四是要造就一支过硬的城市建设管理队伍。
城市建设管理系统的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全面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切实纠正个别地方和部门存在的行业不正之风。坚持既要勤政又要廉政,全面推行“阳光操作”,做到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人民群众的检验。要坚持廉者、能者上,贪者、庸者下。提倡敬业奉献、为民务实,强化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群众评议,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系统干部职工队伍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五是要大力提高城市建设的监管水平。
完善建设项目公开招拍挂制度,改进标书设计,大幅度增加评标委员数量,改进竞标门槛设置方法。对施工企业实行“红名单”和“黑名单”制度,支持诚信守法企业在XX更好地发挥作用,禁止失信违法企业进入XX建筑市场。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典型案例要公开曝光。同志们,打造XX城市品牌,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坚定信心,团结拼搏,奋发有为,努力开创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各项工作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黔中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