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环委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市环委会2022年第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决策部署要求,全力推动省级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问题整改工作,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追赶发展之路。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戴书记讲话要求,不讲客观条件,主动担当作为,确保整改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夯实基础。
一要保质保量,坚决完成存量问题整改。去年省级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39项问题,目前虽有22项已完成整改,但整改销号的仅有8项,特别是省上明确要求在去年底前销号的工业污水处理调蓄池未评估、河道采砂管理不规范、河道“四乱”整改不彻底等3项问题至今没有完成销号,要求立行立改的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项目执行率低等6项反馈问题整改进展缓慢。各县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扛起整改责任,对年内必须完成整改的剩余16项问题,要紧盯时限要求,抓实工作举措,确保不折不扣整改到位。对计划明年完成整改的安定区立帆商业城项目有关问题,3月底拿出整改方案,整改工作要能早则早,决不能拖到明年年底再销号。对已完成整改的所有问题,整改责任单位要抓紧梳理相关台账资料,尽快完成验收、核查、公示等程序,确保如期销号。市整改办要强化统筹调度,对整改进展缓慢的及时预警提醒,对整改工作不严不实、因主观原因导致未按期完成整改的,要进行二次交办、限期整改,派驻纪检监察组要全程跟踪督促,切实提高整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要举一反三,排查整治各类问题隐患。今年2月下旬,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了生态环境问题排查百日整治行动,但从目前推进情况看,进展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排查不彻底的问题依然存在。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利用剩余的两个半月时间,紧紧围绕河湖整治、生态保护、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高质量发展、反馈问题整改等6大类35个方面,全面掌握底数,主动排查整改问题,并把解决“点”上问题的经验做法,固化为做好“面”上工作的制度机制,坚决遏制“增量”问题,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三要聚焦重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提出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坚决打好”到“深入打好”,虽是一词之差,但意味着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更高。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推动“三大保卫战”重点任务落实。蓝天保卫战方面,市住建局要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6个100%”的防尘措施,巩固扬尘管控成果,防止反弹“回潮”;市住建局、市工信局要负责落实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安定区改造任务,其他县要紧盯时限要求、按期完成改造。碧水保卫战方面,市生态环境局要负责实施好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和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市水务局要负责持续推动河(湖)长制落实,常态化开展“清四乱”行动;市农业农村局要负责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尽力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净土保卫战方面,市农业农村局要负责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回收率要达到85%以上;市畜牧兽医局要负责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利用率要达到80%以上;市自然资源局要负责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全面完成年度治理任务;市林草局要依托“绿满陇中”造林绿化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年完成造林绿化45万亩,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四要紧盯项目,积极抓好生态恢复。国家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很多项目,生态环境部的生态环境专项资金也在逐年增加,省委省政府正在研究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甘肃片区生态建设的突破点,这些都是我们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的重大机遇。各县区和市发展改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草等部门一定要抢抓机遇,谋划生成更多的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力争进入省上和国家项目盘子,积极争取实施,推动我市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特别是安定区等县区要围绕马铃薯淀粉加工污水处理问题,尽快谋划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不断满足全市马铃薯加工废水处理能力。
五要健全机制,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市环委会办公室要严格落实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损害赔偿制度、信访投诉机制、信息强制性披露、监测监察执法等制度机制,进一步提高现代环境治理的能力水平。各县区和市生态环境局要按照“一平台+两中心+N系统”(一平台即XX市生态环境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两中心即生态环境监控指挥中心、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N系统包括生态环境宏观决策分析系统、生态环境综合监管系统、生态环境政务服务系统等)的模式,今年重点实施好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监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力争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全面完成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切实用科学管用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民化,有效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效能,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追赶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