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的故事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内蒙古四子王旗,人们向着“火球”落下的方向奋起直追。直升机螺旋桨发出的沉鸣,汽车鸣笛的声响,以及搜寻人员踩在白雪枯草上的“嚓嚓”声,打破了草原寂静的夜。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舱成功着陆!为了这一刻,中国航天人已经等待了太久!他们心中的激动再也无须抑制,化为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和恣意横流的泪水。
中国登月梦想的开始,来源于嫦娥之父欧阳自远,然而梦想开始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参与核试验的地质学者。在参与地下核试验的选址和探索期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卫星,这也预示着人类即将进入太空时代,这件事情对他触动很大,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他的梦想。在空闲的时间,欧阳自远自学了有关天文、物理学、空间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为以后逐梦奠定了基础。.1978年,当时美国给我们送了一份大礼。来自月球的土壤,让欧阳自远特别的兴奋,慌里慌张的跑出研究。到地儿之后傻眼了,这也太贼了吧,美国人竟然整了个大凸透镜罩子装着月壤,这样从外面看起来自然是大的不得了。但是实质上里面没多少东西,一共才一克,这无疑是通过一种炫耀的方式来达成的羞辱,不过毕竟是属于我们第一块月壤,当时也只能含笑接下。这一克月壤,被分成了两部分,一半用于展出,一半用于科学研究。在以后的几年里,我国科学家从这0.5克月壤中获得了40篇的相关文章,并且还确定了这块石头的采集点以及采集地是否有阳光辐射等。
1992年开始,便陆续有人建议开展我们的探月计划,但是因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同意。1994年,欧阳自如提交了一份正式的探月科研报告,并将其命名为嫦娥工程。直到2004年,嫦娥工程才被正式的批准运行,此时探月梦想正式实施。
嫦娥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先是“探”,也就是不载人月球探测阶段;然后再是“登”,即载人登月阶段;最后为“驻”,建设月球基地,创造可供人居住、生活、工作、实验的条件,进行“驻”月的科学活动。
月球有什么呢?或许什么也没有,没有空气,引力也小的可怜,根本不适合居住。大老远费劲千辛万苦的跑上去,就为了刨上那么一坨土,好像并没什么意义。
那么我们探月取壤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一是在提高国家威望和综合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2007年嫦娥一号绕月到2013年嫦娥三号落月,都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社会反响,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无不欢欣鼓舞,无不为中国能够跻身这一高科技领域感到由衷的自豪。
二是工程的研制和建设,继承了我国业已成熟的航天技术,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为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探月工程的路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是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掌握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了我国航天技术及相关技术整体水平,带动了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四是工程的实施,为年轻科技人才的锻炼成长,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培养了一支深空探测的生力军。
五是通过工程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使我国具有了一批水平较高、配套较全的探月工程设施,不仅可以满足当前工程研制试验需要,而且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六是工程实施专项管理,统一组织诸多部门、单位和系统协同配合,提高效益,保证了质量,丰富了我国重大专项工程管理经验。
月球是离我们的地球家园最近的天体,探测月球是我们走出地球探索宇宙的第一站。探测月球是了解太阳系和生命起源与演化的重要环节。尽管美国和前苏联已经开展过月球探测活动,但是月球上还是有很多未知领域和未解之谜。中国实施探月工程,是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月球、发展航天技术、带动高新技术进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