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案(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1 22:2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教案》。

第一篇:《大学》教案

《大学》节选教案

项城一高——史明才——2015.3.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掌握《大学》常识;

2、学习文言现象,翻译选文;

3、理解儒家关于治学目标、人生目标的主张;理解治学修身与实现人生目标 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文本,疏通文意

2、理解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儒家关于治学目标、人生目标的主张;加强个人修养、实现人生目标。教学重点:

《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要让学生明了这些内容的逻辑关系。教学难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与修齐治平之间的关系。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师说》中曾学过这样一句话:“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中的“小学”是什么意思吗?(小的方面的学习。)那么,这小的方面指什么呢?(指的是“句读”。)在古代,句读是属于小学问,也就是“小学”。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响应韩愈的号召,去学习儒家的经典之作——《大学》。

二、知识积累

1、《大学》介绍: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2000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2、解题:《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1)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 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2)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 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朗读正音(先自由朗读,在文本中标注读音;完成学案上的语音练习;后集体诵读)

2、学习文言知识(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练习;集体讨论解答)

3、口译(自主口译,分组口译)

四、完成文句翻译书面练习

第(二至四)课时

一、阅读第一段。思考:

1、《大学》的主旨,宗旨是什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宗旨是:明明德,亲民,至善。

解析:即:所谓“明德”就是人天生拥有的善性,但这种善性会被外在的东西所污染,“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的善性发挥出来。总之,“明明德”是自身的修养。“亲民”就是是由己推人,就是不仅自己要明明德,而且要教化别人,提高别人的修养,祛除别人身上的污垢,使其成为新民,“至善”就是不论明明德,还是亲民,都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全社会的成员的道德趋于完善。朱熹认为“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这三纲领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再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目的施教主张。

所谓“正人先正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的理想社会。这是空想。

区分“理想”与“空想”,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叫——“理想”,反之,不能实现的叫——“空想”。

“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提出的三纲,为了实现这些宗旨,就要通过一些手段,那就是“八目”

2、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八目 阅读,找出“八目”。板书

格物——致知——意诚——心正 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3、内容研读——“八目”间的关系以及谁最重要。

板书:用文章中的原话证明。

社会属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 —— —修身

自然属性————格物——致知——意诚——心正

“修身”正好处在人有自我提高向社会进入的关键过程。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可见“修身”在“八目”当中地位最重要,是枢纽,是承前启后。在没有弄清楚“八目”的关系之前,先明白下面几个问题:(1)、儒家提倡,治学的最初目标是什么?终极目标是什么?如何评价儒家的这种治学主张?

最初目标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形成美德并使之彰显出来,通过言传身教使人们也修成美德,使自身和社会都达到至善的境界。也就是修身和教化。

终极目标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即管理好家庭家族,治理好国家,平定天下。

这种治学主张正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干预世事的人生态度;治学目标一旦实现,人生目标也就实现,人生也就有了意义和价值。(2)、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诚意”的要点在于“慎独”。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3)、“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4)、试表述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系

“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这二者是知识修养。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这二者是思想修养,是修身的全部内容;“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八条目”的中枢地位。“齐家”: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所以修身又是后三者的前提和基础,后三者是修身的表现和结果。

二、阅读第二段思考

《大学》的这一章,原本是谈“诚意”,通过“慎独”而谈“诚意”,本章

意在强调“慎独”,而且是从内自我反省的角度谈“慎独”。思考:依据第二段,谈谈你对“君子慎独”的理解。

君子是诚实真诚的,表里如一的;君子人前表现出真善美,人后独处也不会放纵。(学生自由谈)

【小结】要做到真诚,最重要,也是最考验人的一课便是“慎其独”。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谨慎,简而言之,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人前真诚,人后也真诚,一切都发自肺腑,发自内心,发自我全部的感官,就像手脚长在我自己身上一样自然自如,一样真实无欺,而不是谁外加于我的“思想改造”,外加于我的清规戒律。

这是从正面来说。从反面来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总有东窗事发的一天。

说到这里,在市场经济时代,金钱诱惑滚滚而来,政府反腐倡廉,“慎其独”是不是也应该作为公务员们必修的一课呢?

须知,金玉满堂,并不能保得你心情舒畅,身体安康。倒是那疯跛道人的《好了歌》唱得好:“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所以,比装修房屋,更重要的还是装修你自己,修养身心,做到心宽体胖。而要做到这一切,还得要回到那起始的一点去——君子必诚其意。

真诚做人,立身之本。

三、阅读第三段思考

第三段说“修身”的关键是“正心”,请据本段谈谈你的理解,写几句话。“正心”指端正思想,摆正心态,让心归于本位,做到平心静气;一切的愤怒、恐惧、溺爱、忧虑、嫉妒都会使心偏离本位,人就会浮躁;浮躁的作风会使人干任何事都心不在焉,又如何去学习好的思想道德?

先讨论《大学》里面的个人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请对这种关系进行分析。

《大学》一文反复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说明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强调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有了对世间万事的研究,就获得了对真理的认识,认识了真理,就能够做到诚意、正心,表里如一,内心不被个人好恶左右,这样修身的目的就达到了,明明德的个人修养问题就解决了。在此基础上,就要“亲民”,推己及人,使天下人都能够明明德,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这样的过程,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平,就都达到了“至善”的目标。

提高个人修养,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治国平天下,是以提高个人修养为途径,为条件的。小结:

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

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

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正心和诚意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朱熹说:喜怒哀乐惧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动,便会使心思失去端正。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俱等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只是说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

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

这样来理解,修身在正其心也就没有什么神秘感了罢。

四、阅读第四段思考

第四段论述修身是齐家的前提,强调了修身要做到不“辟”,即认知事物判断是非要做到不偏不倚,因为感情往往影响认知和判断,请举例谈谈你的见解?

比如“月是故乡明”,比如“智子疑邻”,比如史家主张直书,要做到“爱而知其丑,恶而知其美”等。

【小结】在这里,修养自身的关键是克服感情上的偏私:正己,然后正人。儒学的进修阶梯由内向外展开,这里是中间过渡的一环。在此之前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在个体自身进行,在此之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始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家庭走向社会,从独善其身转向兼善天下。当然,其程序仍然是由内逐步外推:首先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家庭和家族,然后才依次是国家、天下。

五、阅读第五段思考

《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结合现实谈谈对“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它体现了儒家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小结】国家,国家,仅从语词关系来看,国和家的关系就是如此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尤其是在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时代,家是一个小小的王国,家长就是它的国王;国是一个大大的家,国王就是它的家长。因此,无论是国王还是家(族)长都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权力;因此,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范贯穿国与家;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理解,“治国必先齐其家”。

不过,进入现代社会,情况已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方面,国已不允许实行家长制,另一方面,家已大大地民主化。”不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范已成为过去,就是孝、悌观念也日渐衰微,丧失了“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的基本条件。而且,“其家不可教而能救人者”的现象也不是“无之”,而是不难见到了,比如说,一个优秀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子女,一些当政官员的公子以身试法等等。这类事情屡见不鲜,很是令人深思。

从另一方面来看,《大学》的这一章反复强调以身作则,要求“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指出“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这些思想却并不因为社会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光彩。它既是对“欲治其国者”的告诫,值得推荐给当政为官的人作为座右铭;也是对儒学“恕道”原则的阐发,可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我们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有益参照。

六、阅读第六段思考

1、这是《大学》的最后一章,具有结尾的性质。全章在阐释“平天下在治其国”的主题下,具体展开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君子有絜矩之道。(2)民心的重要: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3)德行的重要:德本财末。(4)用人的问题: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5)利与义的问题: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2、“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请写出孔子、孟子类似于这句话所说明的道理言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七、总结

1、《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文章中的类似论证还有哪些?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在此基础上说明文章论证上的特色。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论证特色: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2、本文语言方面有何特色?请举例说明之。

比如多用铺排,如第三段阐述不能端正思想的原因及表现,从不同方面展开,运用排比进行铺垫与蓄势;比如语言工整,多用顶针排比,等。(由学生自主鉴赏)

第二篇:《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明德章;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1、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出示句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1)范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2)学生自由练读;(4)指读;上篇,并了解背诵情况;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

《大学》 教案 ——明德章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1、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出示句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图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3)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

(4)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2、自主、合作、探究 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3、练习背诵。

四、总结。康诰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明德章,并了解背诵情况。

2、出示句子 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 “顾是天之明命。” 帝典曰: “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1)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2)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3)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2、自主、合作、探究 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3、练习背诵。

四、总结。盘铭章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上篇,并了解背诵情况。

2、出示句子 汤之盘铭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 “作新民。”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1 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 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3 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4 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3、自主、合作、探究 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3、练习背诵。

四、总结。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篇,并了解背诵情况。

2、出示句子 诗云: “邦畿千里,唯民所止。” 诗云: “绵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 诗云: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4)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5)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6)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7)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4、自主、合作、探究 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3、练习背诵。

四、总结。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篇,并了解背诵情况。

2、出示句子 子曰: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1 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 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3 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4 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5、自主、合作、探究 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3、练习背诵。

四、总结。第六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篇,并了解背诵情况。

2、出示句子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

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 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1 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 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3 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4 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6、自主、合作、探究 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3、练习背诵。

四、总结。第七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篇,并了解背诵情况。

2、出示句子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1 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 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3 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4 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 自主、合作、探究 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3、练习背诵。

四、总结。第八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篇,并了解背诵情况。

2、出示句子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1 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 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3 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4 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4、自主、合作、探究 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4、练习背诵。

四、总结。《中庸》 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简介中庸全篇的来历及总体内容。

2、出示句子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

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二、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三、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

四、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

五、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5、自主、合作、探究 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3、练习背诵。

四、总结。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篇,并了解背诵情况。

2、出示句子 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1 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 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3 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4 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6、自主、合作、探究 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3、练习背诵。

四、总结。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篇,并了解背诵情况。

2、出示句子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一、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二、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

三、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

四、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7、自主、合作、探究 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3、练习背诵。

四、总结。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篇,并了解背诵情况。

2、出示句子 子曰: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一、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二、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

三、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

四、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8、自主、合作、探究 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

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3、练习背诵。

四、总结。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篇,并了解背诵情况。引入新内容。出示句子 子日: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二、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三、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

四、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

五、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9、自主、合作、探究 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3、练习背诵。

四、总结。第六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篇,并了解背诵情况。

2、出示句子 子日: “人皆日: ?予知。? 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 ?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2.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3.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4.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5.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6.自主、合作、探究 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3、练习背诵。

四、总结。第七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篇,并了解背诵情况。

2、出示句子 子日: “回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三、范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四、学生自由练读。先仔细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停顿,读准字音将语句读连贯。

五、全班齐读。初步感知句子内容。

六、指读。纠正字音、停顿、语调等。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10、自主、合作、探究

A、试着自己理解句子中的意思。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B、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本组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把不懂词句找出来。C、班内交流。理解句意,联系上生活展开讨论。D、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3、练习背诵。

四、总结。第八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翻译句子。

2、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句子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篇,并了解背诵情况。

2、出示句子 子曰,

第三篇:《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

【教学目的】:

1、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文中的“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题解

《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 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开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兄弟地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因而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从此《四书》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也因此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由于这些因素,使《四书》不仅成为了儒学的重要经典,而且也成了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成了直到近代全国统一的标准的教科书。所以,有人把《四书》与西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的广泛,还是就其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铸造影响的深刻来看,这种比拟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大学有两个意思,一是大人之学,“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二是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二、作者简介

曾子名参,与父亲曾皙同为孔子的学生。曾子16岁跟随孔子,他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而且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曾子在日常做人和学习上很善于反省和自我检讨,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正是通过这种不断的自我修养,成为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孔子死后,他义无反顾的传播儒家思想,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尤其是曾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孝”的思想,著有《孝经》。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而孝是实现仁的前提,在曾子的儒家思想中,道德核心是“孝”,孝取代仁成为最高的道德准则,而且对孝的解释也更加系统和缜密。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儒;其次能养。所谓尊亲,通过提高自身的道德人格和社会业绩,以此来提高父母的声望,使他们赢得社会的尊重(《三字经》: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所谓弗辱,首先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它是孝敬父母的资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弟子规》:身有伤,贻亲忧);其次在言行上要自重,应谨言慎行以免玷辱自我,累及父母(德有伤,贻亲羞);所谓能养,他认为做子女的不仅要在物质生活上供养父母,还要在行为和生理上做到“不违”和“不怨”。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的人生哲学是以“仁”为核心,强调国家政治的核心就是处理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各种伦理关系,承认“孝”是这些伦理关系的道德基础。有子(名若,字子有,论语中只有他和曾子称为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曾子认为不孝有五: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其亲,敢不敬乎?由此看出,孝不能违背社会道德、政治道德及各种职业道德,从而把家庭的责任感和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有效地联系起来。

众所周知,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即使孔门十哲(文学:子游、子夏;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中也不包括曾子。但是在儒学史上极力推崇曾子并肯定曾子是孔子正传的是孟子。孟子自认为是孔子的嫡传,但他自知与孔子在时间上相隔太远,遂援引曾子、子思为中介。自孟子推崇曾子以来,他在孔门弟子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而曾参也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三、课文解析

经过朱熹的把编排整理后,《大学》分“一经”“十传”。其基本经义,就在第一部分,也就是“一经”,只有寥寥205字。话语虽少,道理却很深刻。后面的“十传”是对“一经”的解释,引述了不少典章典故,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学有“三纲八目”的追求。它既是《大学》的纲领,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三纲,就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做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

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得众: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慎得、生财、举贤《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四、写作特点

1、本文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又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上述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2、本文论证特色是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3.本文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课堂小结】:

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当今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大学》全篇

第四篇:《大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2.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 理解《大学》中的 “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教学重点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解释什么叫修齐治平。精炼意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处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

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2)毋:不要。

(3)恶(wù)恶(è)臭(xiù):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òu)味的含义宽泛。

(4)好(hào)好(hǎ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hǎo)色,美女。(5)谦(qiè):通“慊”,满足。(6)慎其独: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7)闲居:即独处。(8)厌然:掩盖的样子。(9)掩:遮掩,掩盖。(10)著:显示。

(11)中:指内心。下面的“外”指外表。3.6.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本文论证特色:

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

第五篇:大学.教案doc

《大学》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一、《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中应让学生对其中“修齐治平”的思想有个基本的了解,并引导他们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要让学生明了这些内容的逻辑关系。

三、积累文言词句,把握文意

一、导入新课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

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领略其中的奥义。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 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 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四、内容归纳

1.经文部分,提出三纲八目。

2.解释如何“诚其意”。

3.从反面说明如何“

正心”和“修身”。

4.从反面说明如何“修身”和“齐家”。

5.解释“齐家”和“治国”。

6.解释“治国”和“平天下”。

三纲领

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 修身、齐家、诚意、正心 治国、平天下

五、问题研讨

1.“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

“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八 目 关 系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 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论证特色

总分式论证结构

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1)小人闲居为不善 独处

(2)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显露

(3)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有偏向

(4)莫知其苗之硕 大,引申为茂盛的意思

(5)其机如此 作用

《坛经》两则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关于禅宗 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它既不是延续印度佛教已有的某个宗派,也不完全信奉某部已有的经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宗经,标榜自己独特的修持方式。

它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它公开宣称以六祖慧能的言教为经,并以开坛立宗的形式命之为《坛经》。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被公开而持久地称为“经”的佛教著作。

禅宗自称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始于灵山会上,如来拈花示众,众人都不解其意,只有其弟子迦叶“破颊微笑”,由此付法。

迦叶也成为所谓的印度禅宗初祖。秘密相传27代之后,传至菩提达摩手中。达摩于南朝梁武帝统治时来到中国传法,称为中国禅宗初祖。

其后,达摩传慧可,又传僧璨,传道信,传弘忍,传慧能。慧能接受衣法,成为禅宗六祖,与其同门神秀分为南北二宗。“安史之乱”后,慧能的弟子神会北上洛阳弘法,声势大振,北宗一系逐渐淡出,南宗一派则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2.关于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为禅宗第六祖。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一天,他在集市卖柴,听见有人诵佛经典籍《金刚经》,颇有感悟,便立志寻师学佛。他告别老母亲,投靠到弘忍门下。

弘忍问他:“你是何人,来此见我欲求何事?”

慧能答道:“弟子岭南人,今远道求见,无他也,乃求成佛之理。”

弘忍训斥道:“你为岭南穷乡僻壤的蛮人,有何资格成佛?”

慧能从容回答:“人有南方北方之别,而佛性则不分南北;我虽岭南蛮人,同你尊贵的法师身份不同,但你我佛性何别?”

弘忍听了十分震惊,未料这位乡下人对佛理有如此深刻的领悟,于是留他下来当行者,在寺院中打柴、推磨、做粗活。

有一天,弘忍把弟子们召到面前,当众宣布让每人写一首偈,说明自己对佛理的认识。谁能真正领悟佛理真谛,袈裟和佛法就授予谁,并让他做第六代祖。

当时弘忍门下有位首座弟子神秀,名声显赫。他很快就作出一偈,悄悄地把偈写在南廊壁间。偈中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慧能听了神秀的偈子,知道神秀尚未体悟“空性”,于是念了一首偈,由他人代为写在墙壁上。偈子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此偈刚写完,很多和尚都围过来观看,都很惊讶,议论说:“奇怪啊!想不到像他这样做苦役的人竟有如此修行?真不可以貌取人!”

弘忍见众人如此惊怪,恐怕有人从中暗害,立即用鞋擦掉慧能的偈,故意说:“亦未见本性啊!”

夜晚三更时候,慧能悄悄来到弘忍处。弘忍用袈裟把窗户遮围住,为慧能解说《金刚经》,弘忍看到他已经真正领悟,便把禅法和衣钵秘授给慧能,说:“你为第六代祖。”还嘱他立即下山回南方隐居,待弘忍死后再继承与发展禅宗的事业。此后,慧能一直坚守师嘱,混于众人,不露声色。16年后,弘忍去世,他才出示隐藏多年的法衣,亮明自己的身份,正式落发出家,成为禅宗的首领,在曹溪宝林寺讲法二十余年,影响遍及海内。

二、合作探究

1.研读《慧能受法》

参考译文:五祖弘忍和尚夜里到了三更天的时候,把慧能召唤到佛堂里,为他解说《金刚经》。慧能一经传授,顿时就领悟了佛法。当天夜里接受训导,别人都不知道。于是弘忍和尚就把顿悟的法门和本门的信物袈裟传给了慧能:“你就是六代祖师了,这件袈裟就是信物,要代代传下去;本门修行要‘以心传心’,应当引导弟子自己领悟。”弘忍又说:“慧能!自古传授法器,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就像生命悬在发丝上一样!如果你在这里停留,有人就会害你,你应该即刻就离开这里。”

2.《慧能受法》内容分析

这段文字说的是慧能受衣法时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

慧能所作的偈,显示出他对于佛理的精湛领悟,由此得到了弘忍大师的欣赏。

弘忍大师想把衣钵传授给慧能,又怕别人害他,所以选择在三更时分,把慧能唤到佛堂中,秘授《金刚经》。

慧能天资聪颖,再加上名师的教诲,他顿时就领悟了。

于是,弘忍把衣法传给了慧能,并作了训诲。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传法给慧能,宣布他为自己的传人,以自己的袈裟作为信物,将佛法一代一代发扬光大,二是传授本门的“独门秘笈”,即“以心传心”,不依赖文字的传道方式和通过引导使学禅者自己顿悟的修行方法。

法传完以后,弘忍说,自古以来,传授衣法常常引起禅门内部的倾轧,受衣法的人,往往气如悬丝。并告诫他不要在此久留,要速速离开此地。这表现了他的谨慎。

3.研读《南能北秀》

参考译文:世人都流传着“南能北秀”的说法,却未能知道根本的缘由。神秀禅师,在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担任住持修行;慧能大师,在邵州城东三十五里的曹溪山修行。佛法均属一个宗派,因为传人居住一南一北,所以就有南北流派。为什么又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佛法只有一种,人领悟佛法有慢有快,领悟慢的,就采用渐悟的方法,领悟快的,就采用顿悟的方法。佛法本身没有顿和渐的区别,但是因为人的根器有迟钝和敏捷的区别,所以才有了渐、顿之称。4.《南能北秀》内容分析

弘忍定居于黄梅双峰山中,门下人才很多。

慧能继承了他的衣钵,先在南方隐居,后到曹溪的宝林寺弘法;神秀虽然没能继承衣法,但也在佛法上有相当的造诣,弘忍死后,为武则天所召,传教于北方的当阳县玉泉寺。

由此形成南北二宗,称为“南能北秀”。

这种划分的依据,一是地域上的不同,二是悟道方式的不同。慧能一系信奉《金刚经》而强调顿悟,认为应该单刀直入,“直指人心”;而神秀一系则信奉《楞严经》,强调渐悟,认为要达到觉悟,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像扫除灰尘一样,慢慢地扫除心灵上的种种障碍。

课文对这种认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虽然南北地域不同,实际上他们的师承是一致的,都是弘忍所传的禅法,在对于人的心性的认识上,他们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变的真性,而众生因迷妄颠倒不能觉悟。而从悟道方式上看,虽然侧重点不同,却是互为补充的。

课文说,“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这“法即一种”所说的“法”,就是众生本具有的自性清净心。因为众生的清静佛性一向为迷妄所覆盖,只有消除妄念,真性才能显露出来。但是由于人的领悟能力有迟有疾,领悟力差的可以通过渐修使其慢慢领悟,而领悟力强的则可以引导其瞬间领悟,也就说要因材施法。

实际上,法本身并没有顿渐之分,因为人的觉悟都是刹那之间的事情,只是因为人的根器利钝不同,觉悟之前的过程和方式才有了不同。5.问题探究

(1)《坛经》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坛经》作为慧能传教说法的记录,语言上有两个特点:

一是语言质朴简洁,不尚浮华。

禅宗讲究“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因此并不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多用当时口语,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形成了一种雅俗之间的文字风格。比如《慧能受法》一段,对弘忍和尚讲解《金刚经》,一笔带过,就直接写出结果“慧能一闻,言下大悟”。

一方面说明慧能对于佛法的悟性之高,另一方面语言简洁有力,符合禅宗“当令自悟”的传法宗旨。

再如《南能北秀》中,“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一句,运用整齐的文言,又夹杂白话成分(比如“一种”这种数量词组,在文言中是不多见的),质朴简洁,对“何以渐顿”的问题作了辩证的分析。

二是善于运用譬喻。比如《慧能受法》中“自古传法,气如悬丝”一句,用气息悬在丝线上比喻危险的境地,非常形象。

(2)汉语中有很多成语来自佛典,请在辞书中查找下列成语的出处和本义。

大千世界:出自《起世经》和《长阿含经》。“世界”,本是一个佛教名词,指的是无穷无尽的时间(世)和广袤无垠的空间(界)。佛教认为,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它的周围分布着广阔的大海。大海中分布着四大部洲,它们分别有两个“中洲(大岛)”,统称为“八中洲”。在大海的外面,则环绕着九座山,每座山也为大海所环绕。这些统称为“九山八海”,它们被同一日月所照,构成了一个“小世界”。佛教把“小世界”的1 000倍叫做“小千世界”;把“小千世界”的1 000倍叫做“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1 000倍则叫做“大千世界”。

天女散花:《维摩诘经》记载,天女受如来佛的派遣,前去检验诸菩萨和弟子们的道行,将满篮鲜花自空中倾下,落向正在参禅的众人身上。道行够的就会从身上坠落,唯有道行不够的才会附着在身上不下坠。

水涨船高:出自《五灯会元》:“十五日前,水涨船高。”禅宗认为,“烦恼是功德之体”,烦恼越多,心的觉醒就越深刻,就像水位上升,船身也会随之升高一样。这是个带有朴素的辩证法的观点。“水涨船高”最初就是用来说明这个道理。

本来面目:出自《坛经》。原指内心纯真的自性,后来用来表示事物原来的样子。

头头是道:这是一个禅宗用语,表示“道”无所不在。语出《续传灯录》:“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自作自受:出自《太子成道经》:“自作业时应自受。”指的是:自己造下的业因,应该由自己承担后果。

自欺欺人:出自《石门文字禅》:“古盖吾法中罪人,而自以能嗣云门,其自欺欺人之状,不穷而自露。”意思是,从前有个违犯了佛法的人,却自以为能够承继云门大师的衣钵,他那种既欺骗自己又欺骗别人的样子,不用去描述就已经全部显示出来了。

同床异梦:出自《古尊宿语录》:“同床共被,梦各不同。”比喻一起生活或者共事,却各有各的打算。

闭门造车:出自《祖堂集》:“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意思是,虽然关起门来造车,但是由于按照统一的规格制作,使用时自然和道路上的车辙相合;由于义理一致,今天的修行者自然会和古代的圣贤相应。

皆大欢喜:出自《金刚经》结尾:“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意思是听佛讲完了这部佛经后,大家都非常高兴,诚心实意地接受了佛佗的教导,并照着去做。还有些经书,如《维摩诘经》《法华经》《圆觉经》等也都有相同或类似的结尾。

拖泥带水:出自《五灯会元》:“狮子翻身,拖泥带水。”这是禅宗僧人常用的一个譬喻,表示法力强大。

神通广大:佛教宣称,释迦牟尼具有神秘莫测、无所不能的力量,这种力量叫做“神通力”。“神通广大”用来形容佛的法力广大无边。

引火烧身:出自《法苑珠林》。佛教宣称,罗汉成佛的时候,处理肉身的方法之一,是“自心出火烧身”。

鹦鹉学舌:出自《景德传灯录》。本义是说,佛经传达的是佛的意思,不理解佛的意思只是诵读经文,就像鹦鹉学人说话一样。

解铃还须系铃人:出自《指月录》。比喻谁弄出来的事情,谁惹出来的麻烦,仍须由谁解决。

三、整合评价

《坛经》的基本义理:“无念”中以“诸法无我”最为重要,因为这是人生得以解脱的最重要的法门。

世界上的那些芸芸众生因为不懂“无我”原理,执著地在“我”字上下功夫,所以这样一来,名利、宠辱、贫富、得失,便就无不成为绳索缰锁,把个自我捆缚得严严实实,没有一丝灵性。

《坛经》的历史与现实影响:从《坛经》中体现出来的思想看,禅宗在摆脱外来宗教束缚同时,还与中国传统思想结成联盟。

禅宗的佛性论不仅与儒家的忠教论接近,而且还竭力与庄子的虚静思想,玄学的得意忘言理论以及旷达放浪、蔑视礼法的风尚相调和,它体现的是独特的民族性格。

四、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慧能从弘忍受衣法》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教学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

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文科班)你们知道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是怎样的?

二、师介绍“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却是皇权的至尊无上与君主专制的现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广大民众首次被置于统一政权的控制下。秦亡,汉承秦制,以后历代王朝基本上沿袭这一格局,无多大变动。

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切国家政务均由君主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因此,君主的个人素质、品德、能力在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往往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了限制君主权力,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这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本单元所选的《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

处在这一格局中间的是作为君位附属物和君主统治工具的官僚集团。封建君主为了有效地控制黎民百姓,必须设立机构,任用官吏,给予职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于是有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官僚的任命和官僚的权力,均来源于君主,官僚只需对君主负责,按君主的旨意办事。违抗“圣旨”要被贬职、撤职,甚至有杀头、灭族的危险。君主和官僚的关系是主和奴的关系。封建的思想家把这些关系归纳为一条不可更易的伦理原则,即“君为臣纲”,并为臣子的行为规定了众多的条条框框,称为“臣道”。这种理论发展到极致,就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

这一系列的思想,都可以归结为从董仲舒开始发展起来的三种观念:“三纲五常”“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这些思想,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统治者所维护和提倡,起着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同时也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异乎寻常的稳定性。

处在宝塔最底层的是广大的黎民百姓,他们作为整个社会的底层和被统治层,处于整个统治秩序的基础部位,以自己的坚忍承受着统治阶层的压榨与剥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迭,广大百姓用自己的累累白骨把新的君主扶上了帝位;社会发展,他们又用自己的辛劳和勤勉创造着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并给帝王及其家族提供着维持其豪华生活的奢侈品。百姓的力量是弱小的,但超出了他们的限度,爆发出来的破坏力又是惊人的。历史见证着这种变革的力量,这使得历朝的帝王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不敢轻易忽视民众的力量,由此形成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成为贯穿封建政治思想的一条红线,至今仍对现实政治起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由于统治者的欺骗性宣传和御用文人的粉饰美化,这种专制的统治秩序很少受到质疑,上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物,下到广大的民众,他们大都认同这种统治秩序,甚至把它视为天经地义、万古不变的“天理”。随着封建社会一步步走向衰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萌芽,经历过明清之际社会剧变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不得不变之势”(顾炎武),于是他们怀着痛心疾首的悲愤,掀起了一个思想上的反思和批判的高潮。顾炎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明夷待访录》一书,对专制政体的诸要素做了系统的反思与批判,表现了早期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原君》一文中,黄宗羲首先考察了君主的起源,指出君主的职责在于为天下人兴利、释害,君主与天下的关系应该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在《原臣》中,他颠覆了君臣之间的主奴关系,指出“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提出君臣之间应该是互相配合的关系。

三、结合单元说明,介绍两本书内容。

《贞观政要》体现的是君主专制框架之内的治国之术,唐太宗作为一位开明的君主,能够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为中国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明夷待访录》是在封建社会末期,进步知识分子跳出君主专制的框架,对君主专制体制所做的清醒而深刻的批判与反思。一为帝王治国思想的总结,一为帝王专制的批判,两篇课文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并吸取其中精华的东西。

四、学生阅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必假颜色 必藉忠臣 幸诸公数相匡救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 实愿罄其狂瞽 纳刍荛 如属文之士 美恶必见 等数人勖之 纂组伤女工

第二课时

一、齐读全文。

二、借助注释自读第一段,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三、视学生疑问讲解,然后师提醒学生注意:

1、匡正:纠正 卒令(之)不闻其过 遂(终于)至灭亡 寻:不久 公等:你们 各位

2、这一节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二是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

3、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

4、辩证看待:

唐太宗在这段论述中道出了自己对于理想的政体运作模式的设想──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这对于君臣关系的论述是有一定说服力。但是,在皇帝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皇帝和臣子的地位并不是对等的,这种政体运作模式能否顺畅进行,主要取决于皇帝一方。隋朝的灭亡虽然有“臣下钳口”的原因,但这种局面的造成从根子上讲是因为隋炀帝的“暴虐”。

二、自学第二段,方法与前面相似。师提醒学生注意:

1、致:得到 数:多次

2、君臣围绕谏诤展开议论。

3、运用了对比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对比论证: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主和邪臣的组合、正臣和邪主的组合,都不能使国家太平。这是从反面做的论证,意在说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组合,“君臣相遇,有同鱼水”,才能“海内可安”。比喻论证:鱼儿有水才能活,离开了水,就成了枯鱼。

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举例论证:古圣主有诤臣七人。

三、朗读一、二段。

第三课时

一、不看书翻译句子。

1、至于隋炀帝暴虐„„必须极言谏诤。

2、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二、学习三、四段。

1、朗读后自读。

2、“开火车头”,翻译句子。

3、概括段意。

第三段:唐太宗要求臣子积极进谏和受谏。

第四段:唐太宗阐述自己希望得到纳谏的良苦用心。

3、提醒学生注意字词。

三、朗读五、六段。

四、作业:翻译五、六段。

第四课时

一、学习五、六段。

1、齐读。

2、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有关字词句。

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竟不为停改。

4、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段意。唐太宗强调纳谏的重要性。君臣围绕纳谏的议论。

二、讨论

1、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忠言”吗?

2、说说“对我最有教益的一个批评或建议”。

三、做课后练习四。《朱子语类》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辩证思考理学的历史意义。

2、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理欲问题、义利问题、读书方法等方面的基本思想。教 学重 点

了解朱熹关于理欲问题的思想。教 学难 点

了解朱熹关于理欲问题的思想。教 学时 数 三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经常从报纸互联网上看到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的真实报道。这些高官为什么会纷纷落马呢?究其原因是无法抑制的人欲和贪欲将他们变成了魔鬼。"贪如火,不遏则燎原;贪如水,不遏则滔天。“那么古人对人欲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朱子语类》三则,一起来聆听朱老夫子的教诲。

二、作家、作品

1、作家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如果把孔孟看作前儒家的代表人物,那么朱熹则是后儒家的代表人物。朱熹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理学思想。宋明理学是我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学思潮,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年之久。

在其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天理,人欲。朱子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人不能不吃饭,这是正常的欲望,是天理;追求过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欲。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方面,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乃至“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

2、《朱子语类》

是朱熹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

三、具体研习

1、齐读

2、分析课文

第一则

老师读

第一则翻译

(1)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第一则分析:讲读书的方法。他主张精读,熟读精思。

读书的目的是:领会其中真味。理解书中深刻的义理。

天理是儒家的最高的道德规范,穷天理是提高精神境界。

熟读、精思、不贪多(板书)

(只有通过熟读,才能掌握书中的义理,即真味。从反复诵读入手,才能真正把书读通、读透。他还特别指出读书中的不好习惯,“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读得不深不透,也就是说没有弄懂书中的真趣。

(2)由朱子的读书方法你会想起哪些名言警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对你学习的启示:(学生说)然后在轻松的下面两首诗的朗读中结束教学。

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注释】

于潜——县名,在今浙江省,县南二高有「寂照寺」,寺中有绿筠轩,僧名孜,字惠觉。

此君——晋王徽之酷爱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来种竹,人问其故,徽之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此君即是竹子。

扬州鹤——有一则故事说:四八谈论平生最快意之事,一人希望多财,一人说宁愿骑鹤作神仙,另一人希望作扬州太守。最后一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意思是三者得兼。这未免太狂妄了。东坡此句意思也是说:若对着竹子还大嚼猪肉,岂不是太狂妄了?世间那有扬州太守与骑鹤化仙两者得兼之事?既作风流太守就不可能成仙。既作风流太守就不可能成仙。同样的,赏竹雅士岂能对竹大嚼!

无 题 【今】竹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

无肉令人瘦,无书令人愚。

人瘦尚可肥,士愚不可亲。

第二课时

一、导入第二则的学习。

一天有人问朱熹:“平时做事时知道哪是天理哪是人欲,可是行动时却往往被人欲引了去,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朱熹是怎样回答的。

二、朗读第二则,多种方式并用(一生读,齐读,自己大声朗读)

三、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芜秽(wú huì):杂草丛生 交战之机:交战的关键

战战兢兢:害怕而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仁:实现仁德

自家:自己 大段:仔细 以为:以„„为 第二则分析:讨论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朱子认为理与欲的问题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

朱子认为:圣人至善,因此无欲;贤人次于圣人,需深思。众人天理受蔽,更需努力,修炼道德,以绝私欲。

四、朗读并思考理解文意(师设题生回答)指名学生朗读并思考:

(1)大路、小路指什么?人们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 大路:天理 小路:人欲 “无克己工夫”

(外物无官无尽地撼动人心,而人好恶的情感又不能加以节制,这样很容易被人欲左右)(2)很明显这一则围绕天理,人欲而展开讨论,圣人、贤人、普通人在理欲之间是怎样选择的?

圣人:自然存天理 贤人:先分辩再行动 普通人:克制私欲

(圣人在理欲问题上依天理而行,贤人比圣人稍差,普通人则在后天的修养中更加用力,时刻克己复礼,不为人欲所牵引,最后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谨慎对待,这样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3)作为常人,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五、朗读二则三则。第三课时

一、导入

朱熹的弟子问他:“现在应当读什么书?”那么他是怎样指导他读书的呢?到底应当读些什么书呢?让我们来学第三则。

二、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切己:切身 说话:说教 睹:察看 剖(pōu)判:辨别,分析 喻:明白 不肖:不才,不正派 将:助词,常用于动词后,无实意

三、理解文意。

1、本则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 义利问题

2、怎样阐述义利问题的?(引用了哪些名人名言)

义利来源于孔子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利对立起来,看作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孟子也说:“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孔孟的这些说法是儒家关于义利关系的基本主张,朱子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并进一步作了阐释。指出选择“义”,便是向内,才能步入圣贤殿堂,选择“利”,便是“向外”,只会趋向不肖之途,可见,义是天理之所宜,利则“人情之所欲”,义利问题是等同于理欲问题的。

3、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重义轻利”的观点?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不义且富贵,于我若浮云.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四、朗读全文,师简单总结 第一则:读书方法→义理 第二则:天理、人欲 第三则:义、利

五、合作探究

阅读这则新闻,谈谈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怎样理解朱子的“天理”“人欲”?

参考发言:

天理与人欲的问题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儒家一贯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人欲横行则天理灭,要克服人的一心之私欲,使之符合礼的要求。

六、课堂寄语: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应鼓励人们在不违背法律道义及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地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义”与“利”上实现双赢。然而,当二者不可调和,必须在其中作出抉择时,我们必须努力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把守住心中的道德底线。《〈天工开物〉两则》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目标:

1、学习《〈天工开物〉两则》,了解封建时代文人冲破科举考试的束缚,转而关注民生问题,献身科技事业的伟大精神,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

2、学习《麻叶洞天》,体会《徐霞客游记》科学知识与文学语言完美融合的写作风格,认识徐霞客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提高班学生不要求掌握)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感受科学的价值和魅力;

3、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热爱科学。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能说出哪些?

(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2)秦汉: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4)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二、单元简介:

1、选文:本单元选读两部中国古代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和《徐霞客游记》。这两部著作,都产生于明代末年的17世纪,一个堪称技术百科全书,一个堪称地学百科全书,体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是曾经闪耀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历史上的“科技之光”。

2、社会背景: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封建坚冰开始松动、融化。虽然作为封建王朝统治工具的程朱理学仍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但逞日趋没落之势。一些开明知识分子,一些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有感于社会的**,吏治的黑暗,开始意识到寻章摘句、死背经书、空谈性命的虚无。他们经过艰难的抉择,把注意力转向对当时生产技术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上,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作。如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李时珍),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作《农政全书》(徐光启),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的《乐律全书》(朱载堉)等,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明代科学家的科学活动虽然不一定与西方科学有联系,但其学术水平足以与之匹敌。

三、《天工开物》简介:

《天工开物》记载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全书共十八卷,分别记述了粮食生产和加工、纺织和染色、制盐、制糖、陶瓷制造、金属冶炼和加工、采矿、榨油、造纸、酿造、颜料、车船、兵器和珠玉的生产过程、工具设备和生产工艺等。

《天工开物》一书详细记述了领先行于当时世界的各种工农业生产措施和科学创见。首先,在农业生产方面,记载了培育优良稻种和杂交蚕蛾等许多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其次,在纺织方面,作者详细记述了明代提花机的构造,并能够用和现代“轴测投影”类似的方法清楚地表达出花机的结构、机件和形状大小、相互关系;并对缫丝、整经、卷纬、机织、提花、精练、染色等方面作了详尽的介绍,是研究我国古代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的重要资料;再次,在冶炼方面,记载了用锤锻方法制造铁器与铜器的工艺过程,其中不少技术至今仍在应用。《天工开物》不仅全面反映了明末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发展水平,而且也体现了作者的农本思想。全书自始至终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

四、作者简介: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生时明万历十五年(1587)。万历四十三年他和他的哥哥床应升同时考中举人,以后屡试不第。崇祯七年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由于对经义八股文不感兴趣,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调查研究在当时被称为实学的科技知识上,并着手撰写《天工开物》一书,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到崇祯十年(1637)终于完成了这部伟大的科技史名作。

五、朗读全文,注意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粘: 粳 俟 潦 刈 炽 枵 淬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以学案形式)

给加点字注音,解释相关字词,翻译划横线句子,回答问题。

《〈日知录〉三则》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目标

1、学习《〈日知录〉三则》,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述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学习《浙东学术》,了解章学诚反对“空言学问”、提倡“切于人事”的学术思想,体会浙东学术的务实精神。(提高班不作要求)教学重点:

1、字词积累,词句翻译。

2、体会“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齐声诵读)“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 正始》 梁启超将这段文字概括为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师补充: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马三骡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立即叫老士兵询问其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发书核对校正。有的直接走过平原大野,没有值得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发书仔细认真复习。

二、学生说“我知道的顾炎武”。(历史书上有较详细的介绍)(结合教材P73)师教学参考:

“经世致用”是中华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精华,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明末清初,经世致用之学大兴,形成了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李塨、王源等等。清初学者在总结明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感明季学风的空疏不实,对国家、民族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国家者”。他们要求学术反虚就实,提倡经世致用的真学问和“以实为宗”的新学风。他们学风的特点是:务当世之务,康济时艰,反对脱离社会实际;勇于任事,不务空谈,“生存一日当为民办事一日”;致力于创新,绝不蹈袭古人;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他们的研究范围,几乎涉及社会问题的一切方面。

二、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纪政事也:“纪”通“记” 剿(chāo)袭 菑(zi)畲(shē)潢(huáng)摭(zhí)我华(huá)而不实我实

三、结合注释自读全文,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四、语文科代表收集疑问,课后师整理疑问。

第二课时

一、展示学生疑问,学生带着疑问齐读全文,然后解答疑问。

二、师提醒学生注意知识点:

文之(主谓间助词)不可绝于天地间者(状语后置),曰明(阐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百姓疾苦)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至于那)怪力乱神之事,无稽(考证)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状语后置),无益于人(状语后置),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子书自《盂》、《荀》之外,如《老》《庄》《管》《商》《申》《韩》,皆自成一家言。至《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能自成,故取诸子之言汇而为书,此子书之一变也,今人书集一一尽出其手,必不能多,大抵如《吕览》、《淮南》之类耳。其(语助词)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後世之所不可无,而後为之,庶乎其传也与?宋人书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马贵与《文献通考》,皆以(用)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後世不可无之书。而其中小有舛漏,尚亦不免。若後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传,所以然者,其(他们)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

唐宋以下,何文人之(这样)多也!固(固然)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而自命为文人者矣。韩文公《符读书城南诗》(这是一首家庭版“劝学诗”,是韩愈写给他儿子韩昶的。韩昶生于徐州的符离,故小名曰符。全诗为五古,54句270字,大意在于论说学习的重要性。)曰:“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解释经义是根本)。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己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而宋刘挚(刘挚为北宋中后期人物,历仕仁宗、神宗、哲宗诸朝,曾任御史中丞、尚书右丞等职。他为官清廉,颇有政绩。初仕,任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市)县令时,为民请命,上书朝廷,大幅度提高了绢、棉折合税钱的价格,百姓感恩戴德,泣呼“刘长官活我”。)之训子孙,每曰:“士当以(把)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然则以文人名于世(状语后置),焉足重(称道)哉。此扬子云所谓“摭我华而不实我实”者也。黄鲁直言:“数十年来,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後生,故华而不实。”本朝嘉靖以来亦有此风,而陆文裕所记刘文靖告吉士之言,空同大以为不平矣。

《宋史》言:欧阳永叔与学者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三、根据内容的推进,师准备思考讨论题(最好利用学生的问题)

1、结合《文须有益于天下》说说自己对“经世致用”思想的认识。师补充介绍:

顾炎武治学,并非纸上谈兵,亦且身体力行,注重实际调查。他晚年流寓秦晋之间,每出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他怀抱经世之才,不愿为统治者所用,常常自己“小试”一番。他曾垦田于山东,畜牧于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累致千金。曾慨然叹曰:“使吾泽中有牛羊千,则江南不足怀也!”他漂泊北地25年,最终客死异乡。然其生活所资皆赖自我操持经营,财力有余,无需乞求,可见其非凡的经济才能。

2、结合“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说说明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专业选择与社会现实关系的思考。

3、《文人之多》中,作者将文人分为两类人,一类识经术通古今者,二类是不识经术不通古今者,作者对前类文人予以赞赏,认为后类文人不值一提,你认为作者观点是否过于极端?

师补充介绍:

从汉代到清朝的经学家,很多人过分注重章句之学,根本不顾全篇旨意,有舍本逐末之弊。李白有一首著名的讽刺诗《嘲鲁儒》即言:“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另一方面,文学家也并不是普通的“醉汉”,文学除了它的审美价值之外,还有它反映社会现实的认识功能,不可一概抹杀。

四、诵读全文。

《人间词话》十则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目的:

1.了解王国维及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人间词语》。

2.学习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点:

研读《人间词话》,领会王国维的“境界说”观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近王国维”。(学生说“我知道的王国维”,然后老师再补充介绍)(P89)王国维,中国近代重要的史学家、美学和文艺理论家。

作品:《人间诗话》,一部重要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籍贯是人杰地灵之地——浙江。(好多艺术家、科学家都是浙江人。如郁达夫、琦君、徐志摩等)。

他幼年接爱的是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15岁还考中秀才。青年时代在当时进步思潮影响下,努力学习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把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与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思想融合起来,成就了他主要的美学文艺理论著作《人间词话》。辛亥革命后,他以清朝遗老自居。1927年由于长期思想上的苦闷,生活上的困顿,长子去世,挚友绝交,再加上对北伐战争胜利的恐惧,导致他自沉颐和园昆明湖,终年50岁。他的才华和卓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令人惋惜。

二、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三、质疑,师生答疑。

四、作业:自选二则研读,要求结合具体的诗歌理解。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最近在复习古诗词鉴赏,还记得我们在讲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关系时常提到的一句话吗?

(“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二、研习第三则

1、自由读,知大略。

这一段内容主要探讨了两个什么问题?(“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2、解读“有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看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这两句诗里描绘的景物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是这样?

(“花不语”“乱红”,雨横风狂,落花飘零,哀伤——因了独立黄昏,惜春伤春的我)(“孤馆”“闭”,春寒袭人,杜鹃啼血,夕阳西下,无限凄婉——因了饱受羁旅漂泊的我)物本无意,实乃诗人主观情绪的浸染啊(亦可提“移情”)。你还读过哪些这样的句子。(学生回答)

师发言参考:“泪眼”句:无限伤春。古代女子常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泪眼问花,花儿也飞去。有情之人,无情之物都报以冷漠。反映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女子无人同情的怅然若失之态,所以移情到景上。“可堪”句:贬滴之后,逢春寒,感孤独,听杜鹃悲鸣,见夕阳西下。凄厉的气氛,“可堪”二字刻画诗人自我形象。移谪居之恨到凄厉之景上。

示例: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3、解读“无我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你如何理解“无我”之说?这里明明有个悠然的诗人吗?

(王国维所谓的“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无我”,而是指诗中景物不带作者任何的主观感情及个性特征)

(引导学生读两句诗的后两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师发言参考:“采菊”“寒波”二句表面上只有写景,实际上陶渊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闲适之情融化于景中,隐藏其下。元好问的离别之情也融于景中。

4、我们读过的诗句中有写“无我之境”的吗? 示例: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王国维认为这两种境界那种更高明?为什么?(为什么创作“无我之境”更难?)

(人莫不有七情六欲,观景赏物莫不带有主观上的一些色彩,形成文字,多表现为“有我之境”;相对而言,灭绝掉主观情思,超然物外,达到物我浑然的境地,写出“无我之境”就比较难了。)

概括:

情在景上,有我之境。寓景于情,见情。情在景下,无我之境。寓情于景,见景。

课堂小练习:下面诗句属有我之境的是:

A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B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片云天共起,永夜月同孤 答案D

三、研习第四则。

第三课时

一、研读4、5、6则。

请一同学读4、5、6则,讨论:王国维认为做到哪些方面才能使诗词出境界?

1.写真景、真情:景真,写出自然神韵,不只求形似;情真,发自肺腑,诚挚深切,而非虚情假意,无病呻吟。2.出境界需情景交融。

3.除了以上内容,形式两方面之外,还需炼字的技巧。

“闹”字:用通感的手法,把视觉感受变成听觉感受。逼真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又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

“弄”字:细致描绘出微风中,月色下,花儿婆娑摇曳的情状,表达对美好春夜的喜爱留恋,及春色阑珊的惋惜。

诗人炼字把杏、花都拟人化了。好像有灵性、情感,唤起读者丰富而美好的联想和想像。迁移:王安石《泊船瓜州》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王安石曾用过“入”“过”“满”等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结果“绿” 成全诗诗眼,说说“绿”字怎么好?

形容词用如动词,和煦春风吹拂下,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诗人就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精神。

二、研习第七则

1、“三境界”:读,赏,解 ①揣摩着读 ②想象着赏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志存高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兀兀穷年,孜孜以求,如追求热恋中的情人般无怨无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下求索,豁然顿悟,犹如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般终有所获)师发言参考: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长林叶落,西风乍起的清秋时节,登楼远眺,云淡天高,一条路通向遥远的天际。此情此景,一种孤独寂寞油然而生,似乎也唤起了一种追求和探索的期望。比喻在创业治学的开始阶段,必须高瞻远瞩,视野开阔,耐得住寂寞孤独,而有所追求,有目标。同时认清前要走过的道路,理清前人已有的成果。这是第一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描绘热恋中情人的相思之苦。情有独钟,专一执着,虽衣带渐宽,枯槁憔悴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比喻创业治学的过程中,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具有不怕艰难险阻,不惜殚精竭虑的献身精神。这是第二阶段。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描绘了灯如海,花如潮的无宵节,情人约会的情景。经过百千次苦苦追求,在那灯火冷落之处,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意中人,不禁大喜,极度幸福、欢欣。比喻经过艰辛的探索和追求,终于获得事业成功,学业有成,理想实现的无比喜悦和快慰,这是第三阶段。

王国维在此则中谈的是创业之路、治学之路。他认为大事业大学问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进行长期的探索和追求,必须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不仅要有天赋,更需要进行刻苦的修养。他强调的是一种献身精神,这既是一条充满荆棘和险阻的艰辛之路,也可使人体验到最高的精神愉悦,话中蕴含深邃的人生哲理。③联系着解

其实这三种境界还远不止在那些成大事业、大学问者身上,同学们能不能联系或历史的,或现实的,或自己的,或他人的经历谈谈呢?

2、读背此则。

第四课时

一、研读后三则。(生读-----生议-------师引导------生读)

那么作者怎样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呢?全班一起读第三部分,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第8则“东施效捧心”:即东施效颦pín:机械地,仅从外在形式上模仿别人。思想、修养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光从形式上去仿照,达不到美的境界,还可能带来丑的效果。

第9、10则中王国维认为,诗人对自然人生要做到: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统一。重视外物与轻视外物的统一。

入乎其内,即重视外物:才能获得丰富的创造材料,细致体察感受外物,作品才有生气。出乎其外,即轻视外物:跳出自然人生之外,才能纵观生活的整体,作品才能内容深刻,情致高远。学习了之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王国维的诗词鉴赏理论,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否则,不谈当一个好的作家,就是当一个读者也难与有境界的作品产生心灵的共鸣,最终与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失之交臂。希望今天的学习能给大家这样的启示。最后,全班齐读,再一次熟悉巩固。

二、课外推荐阅读《人间词话》 精矣,王国维!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赞叹王国维的博大精深:“先生之学精矣!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

郭沫若:“在近代学人中,我最钦佩的是鲁迅和王国维。”

朱光潜:“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

《人间词话》不仅关乎诗词鉴赏,还关乎其他艺术欣赏领域,甚至还关乎人生,她是大家的一本小书,是我们后学者可置于案头枕边常读常新的好书。这一节课只算老师抛砖引玉,推荐课外读一读《人间词话》。附一:板书设计 人间词话 王国维

有我之境:显我,外露,物的人化 无我之境;隐我,内蕴,人的物化 第一境界:志存高远 悬思 知 第二境界:孜孜以求 苦索 行 第三境界:豁然开朗 顿悟 得

附二:

王国维之死,是一个世纪的谜语,但总觉得他是为“忧心”而死。他找到叔本华做他的精神引领,而从叔本华那里领会到的悲观主义恰好促成骤然赴死的决心。“人生问题,往复胸臆”,度量王国维的一生,寻觅于哲理,探求于史学,往复于“人生”。他在探索史学上做出现代少有人与之比肩的大贡献,问题在于,他的死是不是说明他往复于“人生”的途中,寻寻觅觅,终而冻馁于野,无得归所?

其实,王国维也不仅是为“忧心”而死,他的遗言就是明证:“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反顾”。他死的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世变”。如梁启超所说,“他平日对于时局的悲观,本极深刻。最近的刺激,则由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之被枪毙”。他也是为“文化”而死。凡是一种旧文化消逝,总有为此旧文化徇死的人。王国维属于这样的“前朝忠臣”。陈寅恪等人为王国维的骤逝,也由衷发出自己的感慨。如此复见王国维之死也并非忧一己之心。王国维死时也是很从容的,据颐和园园丁云,“先生约上午十点钟左右进园”,“初在石舫前兀座,久之,复步入鱼藻轩中,吸纸烟”。一个对自己的精神意义世界寻觅无着的人,会如此安详地从容他界吗?

王国维死后,家人在他遗物中发现了他死前一日所写的遗书。遗书条理清晰,考虑周密,足见死者绝非仓促寻死。这与王死前几日无异常举止相吻合。但遗书一开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十六字,却给生者留下种种疑窦,成为70多年来其自沉之因久说纷纭,又难以确论的“谜面”。

对王国维死因,其亲属自始至终讳莫如深。而后世臆测大致又分几种:

一为“殉清”说。王为清朝遗老,更对逊帝溥仪向有国士知遇之感王国维以秀才身份,被溥仪破大清“南书房行走”须翰林院甲科出身的旧制,召其直入“南书房” 有此思想基础和遗老心态,逢“覆巢”之将再,以自杀而“完节”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启超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比之,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和罗振玉、吴宓等均持此说。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中,称王“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可见也为此论。但反对此说者认为,王国维与罗振玉、郑孝胥、陈宝琛辈有别,郑等效命清室复辟,不惜委身于日本政客。而王国维却领清华职,心无旁骛,潜心学术。他虽“忠清”,却不充其鹰犬,以至“愚忠”至“殉清”程度。所以当时就有人说:“你看他那身边的遗嘱,何尝有一个抬头空格的字?殉节的人岂是这样子的?”

二为“逼债”说。当年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说:内务府大臣绍英委托王代售宫内字画,事被罗振玉知悉,罗以代卖为名将画取走,并以售画所得抵王国维欠他债务,致使王无法向绍英交待,遂愧而觅死。当时报纸还传,王曾与罗合作做生意亏本,欠罗巨债。罗在女婿(王长子潜明)死后,罗、王已生隙,罗令女居己家为夫守节,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费2000元。王国维一介书生,债务在身,羞愤交集,便萌生短见。此说经郭沫若先生笔播,几成定论。但从王遗书对后事的安排看和事后其它一些证据表明,王国维生前并无重债足以致其自尽。

三为“惊惧”说。1927年春,北伐军进逼北方,而冯、阎两军易帜,京师震动。有人认为,王国维自杀是怕自己这个前清遗老落入北伐军手中,蒙受耻辱;又王视脑后辫子为生命,当时传言北伐军入城后将尽诛留有发辫者,所以与其被辱,莫若自我了断。但这种说当时即多有人鄙而不取,以为不合王国维立身处世方式。

四为“谏阻”说。认为王国维投湖与屈原投江相类,是以“尸谏”劝阻溥仪听从罗振玉等人主意,有东渡日本避难打算,并认为王、罗两人最后决裂的原因也缘于此因。

五为“文化殉节”说。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导师,且精神相通、过从甚密的陈寅恪先是以“殉清”论王之死,后又认为:“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陈寅恪的诠释在同类者中立即得到共鸣,并在文化界产生重要影响。但陈之观点,与其说是对王国维之死的解释,不如说是他以自己的一种心态来观照王国维的精神。

最后一种观点是“诸因素”。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一介书生又生无所据当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也许,这就是王国维自沉之“谜底”。

下载《大学》教案(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教案(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教案

    授课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授课时间: 月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授课班级: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技能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一般说应包含......

    大学教案

    课程教案 编写日期: 年 月 日 章、节(或课题、单元)名称授课学时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组织(包括主要教学方法、手段、参考书目文献等) 课后作业(课外复习预习内容)授课小结陕西......

    大学教案

    《大学》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一、《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中应让学生对其中“修齐治平”的思想有个基本的了解,并引导他......

    大学班会教案

    教案编号:4 教学地点:三教506 教学时间:2010-03-22 教学课题:三生教育 (生命 生活 生存) 教学形式:主题班会 教学学时: 地9、10节课 教学要点: 生命就像玻璃球,摔碎就没有了;而工作、学......

    大学班会教案

    教案编号:8教学地点:三教506教学时间:2010-4-21教学课题: 五四爱国教育教学形式:班会教学学时: 第9、10节课教学重点:1、回顾五四历史2、培养同学们爱国热情教学内容:本次班会学习......

    《大学诚意》教案

    第三课 诚意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尤其是那些不同词性的字的字音,如“恶恶臭”,“好好色”,注意读出文言文的节奏。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

    大学乐理教案

    第二十讲 调及调的五度循环 一, 为判断调式打下基础 二. 升号调 ,降号调 三. 升号调 ,降号调 四. 讲授法 五. 1.调: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 2.基本调:由七个音级构成的调......

    《大学诚意》教案

    第三课 诚意 一. 教学内容 《大学》诚意 二.教学目标 1. 能流畅的朗读课文。 2. 体会文意: 做一个诚实,不自欺的人。 三.教学重难点 1. 文中多生僻的字词,克服文言文的词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