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教案

时间:2019-05-11 20:3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学教案》。

第一篇:社会学教案

第五章 社 会 学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学这门学科

2、理解社会学观察社会的独特视角

3、熟悉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

1、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2、文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阅读法、拓展阅读

课程导入:

提问:你最看重的关于社会状态的评价词语是:

公平?民主?幸福?安全?和谐?等等? 歌曲:

外面的世界——齐秦

在很久很久以前

你拥有我 我拥有你 你离开我 去远空翱翔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我会在这里衷心的祝福你 我还在这里耐心的等着你 每当夕阳西沉的时候 我总是在这里盼望你 天空中虽然飘着雨 我依然等待你的归期 提问:社会=大学?

有人说人的一生有90%以上的知识和技能来源于社会,这个数字正不正确,无法证明,但至少我们可以感觉到:社会这所大学里面,可以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社会很温暖,社会很现实社会很复杂,究竟什么是社会?????? ——让我们一起去探索社会的奥秘!

一、什么是社会

(一)古代对社会理解:“社”指的是土地之神,或者祭祀之所;“会”就是集合。在一定的地方,于民间节日举行的演艺集会或祭神的庆祝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 的总和,只有具体的社会,没有抽象的社会。具体的社会是指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

二、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和方法的学科。

(一)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二)词源学释义

从词源学上讲,社会学在英文中是sociology,由两部分组成。希腊文,意指“论述”或“学术”,拉丁文,意指“社会中的个人”合在一起,意指“关于社会的理论或学说”

(三)社会学概念的提出

孔德(August Comte,1798—1857)被称作“社会学之父”,1839年,在其《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新名词,提出建立这门新科学的大体设想将实证主义方法论引入了社会学研究中来。

(四)社会学——看社会的特殊视角

就环境污染和治理来说,环境科学可以提供一种特定的视角。比如,特定污染现象的规律是什么;什么样的污染需要用什么样的技术去治理;治理特定污染的时候要解决的技术难点究竟是什么;等等

经济学可能会提供另一种视角,即是成本和收益。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就是划算的,否则就是不划算。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经济学的逻辑经常是行不通的。比如,一个企业一年创造50万元的利税,但污染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是100万元。这是明显不划算的,但在现实中,这样的企业往往是不但没有关闭,反而在红红火火地生产着,一方面在生产着产品,另一方面在生产着污染。为什么会如此?

社会学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成本的承载者与收益的承载者不是一个主体。获得这个企业利润的是企业的所有者或企业主,获得企业提供的税收的是政府,而污染代价的承担者则可能是普通民众,比如周围的农民,特别是河流下游的农民。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知道,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企业收益获益者与污染代价承载者的社会力量是不一样的。作为企业收益获得者的政府和企业是强有力的,而污染代价承载者的力量往往是很软弱的。知识点链接——喝咖啡折射的社会学

喝咖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一种现象。对这一现象,人们往往都习以为常,很少去深究其背后更多的内涵。我们却可运用社会学理论对喝咖啡的现象进行了饶有兴味的分析:

第一,咖啡并不只是一种让人精神焕发的东西。作为日常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咖啡还具有象征价值。在西方,早上喝咖啡标志着一天的开始。在白天,人们常常是与其他人一起喝咖啡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仪式。

第二,咖啡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是一种毒品,对大脑有刺激性作用。人们不把嗜好喝咖啡的人看成是吸毒的人。但是,如果你只是要咖啡因(吸),情况就不同了,大多数社会并不容许人们吸毒。不过,也有社会容许消费大麻甚至可 卡因,但却反对消费咖啡。为什么这样呢?这是社会学家有兴趣探讨的问题。

第三,喝一杯咖啡使一个人卷入到了全球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中。咖啡生产地大多数是贫穷国家,而消费地大多数在一些富裕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咖啡是仅次于石油的最有价值商品,是许多国家最大的外汇来源。咖啡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国家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机会。通过咖啡可以看到全球化。

第四,喝咖啡也构成一种政治,由于咖啡的种植已十分普及,已变得“品牌化”,而喝什么样的咖啡就变成了消费者对社会方式的选择,譬如纯天然的咖啡、无咖啡因的咖啡和“公平交易”咖啡等等。喝咖啡可以到特色咖啡厅,也可以到“星巴克”连锁店。喝咖啡的人们可以联合抵制来自某些国家的咖啡。对于这样的现象,社会学家也有兴趣。

第五,喝一杯咖啡的行动隐含了某种社会和经济发展史。咖啡成为一般消费品是18世纪晚期以后的事。咖啡源于中东,西方人对咖啡的消费是殖民扩张时期才开始的,那么西方人到底怎样看待咖啡?过去和今天的看法有何不同?咖啡与世界贸易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也是社会学家感兴趣的问题。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看起来完全是个体的事情,当把它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就成为了社会的现象。而色彩斑斓的社会现象在社会学的透镜下,会折射出一种异样的色彩。

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侧重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

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过程、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的秩序和进步等。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德、斯宾塞(强调一般社会现象)、迪尔凯姆(强调特殊的社会现象,即“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涂尔干)(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1891年被评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法国社会学年鉴派的创始人。名著《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二)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主要代表是马克斯•韦伯。

我国学者大多数赞成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代表性的观点:

A、早期有严复的治乱兴衰说(研究社会治乱兴衰的原因,以及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和规律的学科)。

B、李大钊、瞿秋白、李达等人的社会发展普遍规律说(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C、费孝通的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说;郑杭生等人的社会运行说

四、西方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学的产生标志

奥古斯特·孔德

(AugustComte)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提出“社会学(Sociology)”这个名词。

孔德是实证主义哲学家,他将社会学界定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他认为,社会学的目标是去发现社会的“不可更改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新的秩序。

(二)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1、政治思想条件:1789年法国大革命

2、时代条件:发源于美国的产业革命

3、社会转型产生新的问题: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三)西方社会学的形成期代表人物及观点

1、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他提出了社会像一个有机体——一个自我管理的体系的思想。斯宾塞提出社会就像物种那样,由简单向复杂进化。斯宾塞反对政府干预社会事务,因为他认为这种干预会阻碍这些自然发展规律。

2、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马克思把社会看成是不断冲突与变迁的。他指出,每一个社会都包含有“毁灭自己的种子”。马克思相信社会主要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他将人类历史看成是经济上的各阶级不可避免的相互冲突的过程。

3、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迪尔凯姆提出,社会学主要应关注于他所谓的“社会事实”。这些事实在人们以外,但是却对人们施以控制。他坚持认为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特征来解释。迪尔凯姆将社会视为它自己的一个整体,该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4、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主张对特定社会行动或社会现象背后的个人动机或隐藏的意义加以理解。理论有科层制(官僚制)“价值无涉”(价值中立)他认为社会科学家在研究问题和得出结论时,应将自己的价值观暂时放在一边,才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客观方法。

5、芝加哥学派

以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中心,注重经验研究解决现实问题。主要贡献有:一方面主要采用经验的方法研究城市的外来移民、贫民窟、犯罪、人口以及种族问题等社会弊病,改善城市运行;另一方面提出城市人文区位安排模式,认为城市不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庞然大物,而是有一定内部结构的统一体。

(四)当代西方社会学发展

(1)结构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的视角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稳定。根据这种观点,社会非常像人类的机体或任何活的有机体。像身体的各个部分(比如心脏、四肢、大脑)一样,社会的构成部分(比如家庭、商业机构、政府)以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对整体发挥着好的作用。代表人物:帕森斯、默顿。

功能主义既作为文化人类学也作为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视角,特别适合于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2)社会冲突论

冲突论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该理论假设:构成社会的各部分远不是作为整体一部分而平稳运行的,实际上,他们是互相冲突的。

冲突论强调社会秩序(常常是十分短暂的)源于社会的一部分统治于另一部 分之上,而不是源于各部分之间的自然合作。社会秩序是力量与强制的产物,是统治——强的压迫弱的,富的压迫穷的。

小贴士——社会秩序

表示社会有序状态或动态平衡的社会学范畴。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出的“治”,就表示社会的有 序状态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与巩固,“乱”则表示社会秩序 的破坏和社会的无序状态。16世纪英国哲学家T·霍布 斯用社会契约论来解释社会秩序的起源:独立的个人为 摆脱“人自为战”的混乱状态,相互缔结契约,形成社会秩序。社会秩序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一定的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也即所有社会成员都被纳入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系,每一个人都被置于一种确定的社会地位,各成员及各种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都被社会明确规定。(2)各种社会规范得到正常的遵守和维护。(3)把无序和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3)社会交换论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国,重点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交换现象。

人与人之间具有普遍的功利关系,他们彼此之间的互动根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这种交换并非全部有偿,如情感、报酬、资源、公正性等。

乔治·霍曼斯关于社会交换的六个命题:

(1)成功命题:在一个人所做过的所有行动中,若其中某一特定行动经常得到酬赏,那么这个人就越愿意重复该行动。

(2)刺激命题:如果一个人在过去对某一种或一组刺激做出的某一行动获得了报酬,那么,当类似于过去的那种刺激再发生时,这个人就有可能做出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行动。

彼特·布劳: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利的不平等,使个体之间产生异质性。人们要获得所需资源,必须用自己的资源去交换。

五、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发展阶段

1、传入时期:中国各种书刊中最先采用“社会学”一词的是谭嗣同1896年出版的《仁学》。“群学”或“人群学”。最初用这一名称的是康有为。严复于1889——1903年期间把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翻译为《群学肄言》,并得以正式出版,这标志着中国社会学的开端。

2、成长时期和发展时期:1949年以前,如陈达、吴文藻、费孝通、李景汉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3、中断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我国在高等学校停止了讲授社会学,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

4、恢复和重建时期:1979年至今,社会学开始得以重建,并很快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二)当代中国的社会学研究内容

1、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2、小城镇与社区发展研究

如“小城镇、大问题”

3、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研究

4、社会利益群体与中国社会分层研究

5、中国社会保障研究

6、社会问题研究

7、人与人的关系及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如“关系网”

六、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一)文化

1、文化的涵义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2、文化的特性

(1).创造性(2).象征性(3).后天习得性(4).共享性(5).传递性(6).变迁性

3、文化的构成

文化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的复合整体,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文化的构成作不同的分析。

(1)外层、中层和里层:外层即物质层;中层是心物结合层;里层即心理层,包括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2).文化特质、文化集丛和文化模式(3)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

4、文化的变动

文化是社会系统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子系统,它有自己独特的变动与发展规律。

(1)文化传承。它是文化在纵向上变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

(2)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指以文化传播为起点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接触、冲突、采集、借鉴、移植、整合或融合的过程,它是文化在横向上变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文化交流是文化的固有属性,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5、文化的功能(1)整合功能: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

(2)导向功能:文化的整合功能维持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而文化的导向功能则引领社会进步。

(3)育人功能:社会化过程就是人被文“化” 的过程。当然,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是不同的。

(二)社会化

一般而言,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社会文化,通过扮演社会角色,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社会中去的过程。

1、人社会化的可能性

A、人没有先天的行为模式

人没有先天的行为模式,这是人的特殊遗传素质之一,正因如此,人具有可塑性,即能够通过文化教化,实现社会化。B、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一个人在自己的全部生活中,大约有15%―25%的时间依赖父母和家庭,这为个体接受人类文化提供了必要时间。C、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如果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即使有长期的依赖性生活,也无法达到社会化的目的。人的学习:模仿、内化、创造,三者互相联系、逐次递进。创造性是人学习能力的最高表现。D、人有语言和思维能力

社会化过程中,如果没有语言和思维,人与人之间就很难沟通,社会互动就不易实现,个人社会化也难以完成。E、人有生物和情感需求

哈洛曾研究过隔离状态下长大的猴子。研究表明,身体的接触和相互作用是一种最基本的生物需求,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严重的肉体和情感问题。中外研究都证明,温暖家庭的孩子比冷落破败家庭的孩子容易社会化。

2、社会化的环境条件

社会化的环境条件,是指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全部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一般而言,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他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化过程和社会化结果。主要因素:家庭、学校、社区、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等,它们既可以单独对个体社会化发挥功能,又可以相互渗透,在整体上影响个体的社会化。

(1)家 庭

在任何社会中,家庭都是一个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具体讲:生命早期是个人社会化的奠基时期;个人首先通过家庭获得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状况深刻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

(2)学

学校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社会环境因素。它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机构。通过学校,人们可以获得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各种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3)社 区

社区影响着人的社会化的各个方面:形形色色的社区人物,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为生活于其中的个体提供了了解和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机会。社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对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和时空知识的了解。社区是社会和文化的缩影,通过参与社区生活,人们不仅熟悉了社区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并在其中顺利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文化也有所了解。

(4)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也称同辈群体,它一般以年龄、性别、职业、志趣等为构成条件。这一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有身份认同的作用、有平等信息交流作用、学习人际交往的作用(5)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是以业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它以劳动技术和工作能力为基础开展社会化,补充了学校教育之不足,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工作,人们建立了以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关系。职业影响人们的社会威望和价值观念,因而影响人们人生的目标和社会化目标。工作单位还培养了成员的组织纪律性和竞争、协调等意识。(6)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媒介是以社会公众为对象,对其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听众、观众和读者接收其 信息为目的。大众传播的特点是:开放性、形象性、无强制性等。

3、社会化的一般过程

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生最为重要的学习经历。对此,社会学家有不同的详细划分方法。美国心理学家 R·哈维格斯特强调人的社会化是持续一生的思想,他在《人类发展》一书中,把人一生的社会6个阶化过程分为:

(1)幼儿期:学习走路;学习吃固体食物;学习说话;懂得脾气的好坏,学习控制自己的脾气;获得生理上的安定;形成有关社会与事物的简单概念;与父母、兄弟姐妹及他人建立感情;学习区分善恶。

(2)儿童期:学习一般游戏中必要的动作技能;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学习男孩或女孩角色;发展读、写、算的基础能力;发展日常生活必要的概念;发展道德及价值判断的标准;发展人格的独立性;发展对于社会各个单位和团体的态度。(3)青年期:学习与同龄男女的新交际;学习男性或女性的社会角色;认识自己的生理结构,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肌体;从情绪上独立于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准备选择职业;作结婚成家的准备;发展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知识与态度;寻求并实现负有社会责任的行动,学习作为行动指南的价值和伦理体系。

(4)成年早期:选择配偶;学会与配偶一起生活;家庭中添了第一个孩子;教养孩子;管理家庭;就职;担负起公民的责任;寻找适合的社会团体。

(5)中年期:形成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建立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并维持这种水平;帮助儿童成为一个能被人信赖的幸福的人;充实成人的业余生活;接受并适应中年期生理方面的变化;照顾年老的双亲。

(6)老年期:适应体力与健康的衰退;适应退休和收入的减少;适应配偶的死亡;与自己年龄相近的人建立快活而亲密的关系;承担公民的社会义务;对于物质生活的满足方面要求降低。

(三)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几种主要形式:交换

合作

竞争

冲突

强制

1、交

交换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物的行动。交换有规则。交换行为主要是由社会差异引起的,在社会生活中,交换双方都以自己的所有物为手段,以对方的所有物为目的,因而才有了交换。一般而言,交换是一种使双方都受益的行为。

2、合 作

合作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目的而互相配合的互动方式。当人们不能单独抵抗外部的生存压力时,就采取了合作方式,群体是人类合作的基本形式。

3、竞 争

竞争是行动者之间为了同一目标而展开的较量和争夺。竞争以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和目标物的稀缺为前提。这种目标物可能是物质财富,也可能是权力、名誉、爱情等精神性因素。

4、强 制

强制意味着互动双方力量的不平衡,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制约。当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将其意志强加于另一方时,强制这种互动形式就出现了。从本质上讲,所有形式的强制都以使用物质力量或暴力威胁为最终基础。强制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5、冲 突

冲突是不同主体为了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争斗、压制、破坏以致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冲突的类型:从规模上划分,有个人间、群体间,甚至国家间的冲突等;从性质上划分,有经济、政治、文化冲突等;从方式上划分,有显性、隐性冲突等。

课堂小结:总结本章内容

推介阅读书目:

1、邱泽奇《社会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2、(美)乔纳森 《社会学》,华夏出版社

第二篇:北大社会学教案

第1章 社会学基本知识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社会学等社会学学科的基本概念,明确社会学学科的诞生、发展的基本历程及其主要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理解它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具有的意义、使命和社会作用,掌握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建立对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初步树立同学的专业意识。

课时分配:5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功能,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三、教学难点:

社会学产生和发展历程中重要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社会事实;社会行动;“行为-关系-制度”;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论;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

同学专业意识的树立

四、教学方法:讲授、组织讨论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社会

1、“社会”一词的词源含义

2、西方社会学者关于社会的两种代表性观点 社会唯名论:社会只是一个虚名,只有个人的存在才是客观真实的,“2”=“1”+“1”。

社会唯实论:社会本身就是真正的客观存在,是超乎个人的另一实体,即“2”>“1”+“1”。

3、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两个基本观点 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 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生产关系

4、社会的特点举例

5、社会的定义

社会是人们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相互交往所结成的有机总体,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二、什么是社会学

1、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社会学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孔德); 社会学研究社会事实(迪尔凯姆);

社会学研究人们的社会行动(韦伯);

社会学研究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辞海》);

社会学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北大《社会学教程》);

社会学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人大《社会学概论新修》)

国内有代表性的3个社会学定义:

《辞海》: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北大《社会学教程》:“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人大《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整体性:研究对象 综合性:研究方法 实证性:研究方法

3、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4、社会学的功用:干预说和价值中立说

三、社会学产生的根源

1、社会历史根源

2、思想理论根源

3、方法论根源

四、创立阶段(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的西方社会学

1、本阶段社会学总体上的特点

2、本阶段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法国的奥古斯特〃孔德、英国的赫伯特〃斯宾塞

五、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社会学

1、本阶段社会学总体上的特点

2、本阶段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国的埃米尔〃迪尔凯姆、德国的马克斯〃韦伯

六、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西方社会学

1、本阶段社会学总体上的特点

2、本阶段社会学的代表性理论流派之一:结构功能主义

3、本阶段社会学的代表性理论流派之二:冲突理论

七、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诞生

七、思考题:

1、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的含义

2、社会学实证性的学科特点有什么含义?

3、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

4、西方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学功用的两种代表性观点

5、社会学产生的根源

6、西方社会学创立、形成、发展阶段总体上的特点

7、孔德“三阶段”理论

8、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贡献,尤其是自杀理论

9、韦伯的合理行动

10、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主要内容?

11、结构功能主义的关于功能的两对概念?

12、科塞的安全阀思想

13、你如何看待冲突与社会弹性之间的关系?

第2章 地理环境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对当代主要的环境问题有责任意识,树立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生态自然观。

课时分配:2学时

二、教学重点: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当代环境问题的实质和主要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

三、教学难点:

环境问题的实质,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关系的确立

四、教学方法:

讲授、分小组讨论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地理环境的含义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大作用和影响

(一)什么是地理环境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作用和影响

1、地理环境对社会生产产生作用和影响

2、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作用和影响

3、地理环境对国家的政治、军事及国际地位产生作用和影响

4、地理环境对社会心理和文化产生作用和影响

5、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前进步伐的重要变量,或者加速或者延缓人类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三)有关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的论述

1、西方哲学家孟德斯鸠、黑格尔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3、中国学者梁启超、朱谦之的观点

二、环境问题:人类未能正确对待地理环境所造成的恶果

(一)环境问题成立的前提及其理论阐释

1、环境问题成立的4个前提

2、环境问题的3种理论阐释模式: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理论和建构主义

(二)当代世界和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举例

(三)摈弃人类中心主义: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

七、思考题:

1、地理环境的含义及其构成部分。

2、你是如何评价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的?

3、如何理解环境公平的问题?

4、中国面临的环境公平问题主要有哪些?

第3章 人口:社会的主体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人口的含义及属性、马尔萨斯和马寅初的人口理论,掌握人口问题包括数量、素质和结构三个方面的问题。其次,当代世界和中国都面临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的问题。第三,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方面。第四,当代中国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存在严重的人口结构问题,具体包括人口分布失衡、性别比失衡、年龄构成失衡即人口老龄化。学时分配:自学

二、教学重点:

人口的含义、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马尔萨斯和马寅初的人口理论、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

三、教学难点:

人口素质“逆淘汰”现象、我国的人口政策的讨论

四、教学方法: 自学、课堂提问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人口

(一)人口和人口问题

1、人口的含义

2、人口的两大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人口问题

(二)影响人口变动的三要素

1、生育率

2、死亡率

3、迁移率

(三)人口学理论简介

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2、马寅初的人口理论

二、人口数量与社会发展

(一)“人口爆炸”:当代世界和中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1、世界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增长越来越快

2、中国人口数量多、增长快

(二)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原因

1、历史包袱沉重

2、建国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3、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还不完善

(三)人口数量的多少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

1、人口数量过少不利于社会发展

2、人口数量过多不利于社会发展

三、人口素质与社会发展(—)人口素质影响社会发展

1、人口素质高,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人口素质高,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

3、人口素质高,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

4、人口素质高,有利于社会稳定

(二)中国人口身体素质偏低

1、我国人口的体质不尽如人意,平均预期寿命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2、我国存在大量残疾人、痴呆傻人

3、体育政治化和职业化影响了我国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

(三)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1、我国受过高等教育者所占比重偏低

2、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偏低

3、我国的文盲率偏高

(四)人口素质“逆淘汰”现象

1、世界人口素质存在逆淘汰现象

2、中国人口素质存在逆淘汰现象

四、人口结构与社会发展

(—)中国人口分布失衡及其影响

1、人口地区分布失衡

2、人口城乡分布失衡

(二)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及其影响

1、性别比的含义

2、我国性别比严重失衡

3、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后果

(三)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失衡(老龄化)及其影响

1、中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2、人口严重老龄化将给中国社会造成一系列消极影响

七、思考题:

1、人口和人口问题的含义。

2、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再生产演变规律)。

3、马尔萨斯和马寅初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

4、你如何理解人口素质“逆淘汰”?

5、你如何理解中国人的生男偏好?

6、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印度和中国人口问题的异同。

7、你认为我国目前的人口政策合适吗?对社会的影响?关于人口政策是否需要调整和如何调整?

第4章 个体社会化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社会化的含义及重要意义、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历程,掌握影响个体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理解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化研究所提出的理论解释。

学时分配:4学时

二、教学重点:

个体社会化的环境条件、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历程、社会化的基本内容、西方关于社会化的理论研究

三、教学难点:

社会环境尤其是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西方关于社会化的理论研究

四、教学方法:

课题讲授、案例分析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定义

(二)社会化的特点

(三)社会化的作用

二、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一)个体的生物遗传条件,包括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二)外界的社会环境条件,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等。

三、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技能;

(二)接受和适应政治规范及其他社会规范;

(三)认识和培养特定的社会角色;

(四)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和死亡,树立乐观、豁达的生死观;

(五)形成个性或人格。

四、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化的理论

(一)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二)米德的社会化理论:角色扮演

(三)弗洛伊德的社会化理论:无意识

(四)皮亚杰的道德社会化理论:认知发展

(五)埃里克森的社会化理论:认同危机

七、思考题:

1、请评述现有社会化定义。

2、社会化具有哪三大特点?

3、社会化分哪两大阶段、三大类别?

4、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

5、同辈群体具有哪些特征?

6、你认为现代社会中哪种个性更有优势,或者都一样?

7、如何看待死亡对人生的意义?

8、请谈谈在你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指家庭、邻里、学校、同辈群体、社区、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人)是谁,他(她)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9、你认为因特网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有何利弊?

第5章 社会互动

一、教学目的:

社会互动是社会生活中个人、群体和组织都无法回避的现象。通过本章的学习,在掌握社会角色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同学可以了解有关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社会互动的类型,掌握社会关系网络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学会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集合行为。学时分配:4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互动的理论和类型、集合行为的分析和解释、社会网络

三、教学难点:

集合行为的分析、社会关系网络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讨论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互动的含义及其理论

(一)如何理解社会互动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 1.符号互动论 2.拟剧论 3.本土方法论 4.社会交换论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

(一)平衡性互动:合作和对立

(二)非平衡性互动:稳定的非平衡性互动和不稳定的非平衡性互动(集合行为)

三、集合行为

(一)集合行为的特点

(二)集合行为的理论 1.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 2.感染理论 3.匿名理论 4.模仿理论 5.紧急规范论

(三)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大众行为 谣言、恐慌、流行

四、社会网络

(一)社会网络的特征:网络密度和强度

(二)社会网络分析法 1.主体网分析 2.关系的分析 3.整体网分析

七、思考题:

1、通过调查,分析大学中的师生互动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如何才能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

2、通过实际调查,分析为什么有些人热衷于网上交友,而另外一些人不喜欢网上交友,这两类人群在现实生活中的性格特征、行为表现有何差异。

3、当前社会中存在很多流行,请指出其中一种,并说明它产生的原因及对社会的影响。

4、良好的人际沟通应把握哪些技巧?用实例给以说明。

第6章 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一、教学目的:

人们通过社会互动组合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形式来参与社会生活,本章将介绍有关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明确社会群体与一般非群体的人群聚集体的区别和群体的分类角度,掌握从群体结构和动力两方面分析群体的状态和性质。掌握初级群体的本质特征和家庭这一最重要初级群体的构成、发展历史,并探讨当前主要的家庭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了解常见的组织结构及其适用范围,掌握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主要思想。

学时分配:5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本质特点、社会群体的分类研究、社会群体结构和群体动力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

家庭问题的分析和预防、社会组织的管理、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功能、科层制的负功能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群体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库利)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梅约)

3、内群体和外群体(萨姆纳)

4、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5、大群体和小群体(一般不超过30人)

(三)社会群体的结构

1、群体规模

2、群体角色

3、群体领导

4、群体行为

(四)社会群体的动力

1、群体凝聚力

2、群体规范

3、群体沟通

4、群体冲突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

(一)什么是家庭

(二)家庭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三)家庭的结构: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不完全家庭

(四)家庭的功能:制度性功能和人格性功能

(五)当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主题问题

三、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二)社会组织的目标

(三)社会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四)社会组织的管理

1、组织管理的涵义

2、组织管理理论

(1)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美国弗里德里克•泰罗(又译泰勒)的科学管理,法亨利•法约尔的管理14项原则和德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管理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美埃尔顿•梅约和切斯特•巴纳德。

(3)现代管理理论:系统的观点、权变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3、组织管理方式

七、思考题:

1、科层制对组织管理的优势及弊端?

2、“婚外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办法。

3、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4、展望未来,家庭会消亡吗?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正方:会消亡;反方:不会消亡)

5、假定你是一家企业的总经理,你将如何管理你的企业?请谈谈你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6、在今天的背景下你如何看待科学管理主义?

第7章 社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区概念的发展及其含义演变、社区的分类研究,通过回顾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讨论社区建设的内涵和方向及措施。学时分配:4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区的含义、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

三、教学难点:

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社区研究实例

四、教学方法:

讲授、观看录象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录象带

六、教学过程:

一、社区概论

(一)社区的含义与特征(由关系到地域含义的过渡)

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1.一定的地域环境 2.一定的人口和群体 3.一定的社会活动 4.一定的文化心理

社区与行政区划单位、社会等社会共同体的区别。

(二)社区的分类

1.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和社区的历史演化轨迹可分为:(1)传统社区;(2)发展中社区;(3)现代社区或发达社区。2.按社区的空间特征是否明显以及明显的程度可分为:(1)法定的社区;(2)自然的社区;(3)专能的社区;(4)虚拟社区。3.按社区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方式可分为:神圣社区和世俗社区。4.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多元标准分类,可分为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和城市社区。

(三)社区的历史演变

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出现在人类由渔猎采集为生转向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新石器时代,大致经历了下列的几个演化阶段: 1.原始村落社区 2.早期城市的产生 3.中古城市 4.现代城市

5.后现代城市的表现:大城市群区的形成、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二、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

(一)社区发展 1.社区发展的目标

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直接目标在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2.社区发展的原则

(1)基层自发、民主自治原则。(2)大众参与原则。(3)社区合作原则。(4)全面规划原则。

(5)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二)社区建设

1.社区建设的主体:政府、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三位一体。2.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1)社区服务建设。(2)社区文明建设。(3)社区环境和设施建设。3.社区建设的难点和对策

社区承担的功能与管理能力之间的矛盾 社区自治与街区政府之间的矛盾关系 社区服务的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

三、我国主要的社区类型和城市化道路

(一)我国三种社区的概况 1.农村社区 2.小城镇社区 3.城市

(二)我国的城市化道路 1.加快城市化的必要性

2.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大城市重点论、小城镇重点论、中等城市重点论)

城市化过程中的双重动力机制:刘易斯的“二元结构”动力模型 城市化过程的双重性:托达罗的乡——城人口流动模型 3.消除城市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四、社区研究的中国学派——以费孝通为例

七、思考题:

1、你认为社区的含义中“关系”和“地域”哪个更重要?

2、阅读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相关文献,并谈谈它对我国当今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3、我国社区建设中的难点和对策?

4、你如何评价城市化过程中的双重动力机制和城市化过程的双重性的理论?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有何启示?

5、你认为应如何消除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第8章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一、教学目的: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最常见的社会现象之一,是反映社会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方面。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机制、理论研究的成果,并对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状况和社会流动有较清晰的认识。

学时分配:5学时

二、教学重点:

关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理论观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变化和状况、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和功能解释

三、教学难点:

社会分层的机制(标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和社会分层的状况、社会流动的途径和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分层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什么是社会分层

(二)古今中外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观点

1、中国古代思想家和一般民众的社会分层观点

2、传统西方社会学家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

3、当代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

4、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

二、当代中国的社会阶级和阶层

(一)什么是阶级和阶层

(二)建国后中国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变动

1、第一次发生在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

2、第二次发生在1978年以后

(三)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

(四)当代中国农民阶级的新变化

(五)十大社会阶层、五大社会等级:有关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一种新观点

三、社会流动

1、社会流动的含义

2、社会流动的类型

3、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流动的理论研究

4、社会流动的根源 一是地理环境因素 二是社会因素 三是个人因素

5、社会流动的功能

七、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根源是什么?

2、目前的研究中关于社会分层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3、合理的阶层结构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4、目前的农民阶层具有哪些特点和变化?

5、你认为中产阶级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6、简述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的基本内容

7、对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进行评价

8、对大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经验调查,并分析其分层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9、你认为当代中国工人队伍的“主人翁”地位和“领导阶级”地位改变了吗?为什么?

第9章 社会制度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制度的含义、性质、组成和功能发挥,了解社会转型期我国主要社会制度的变化和特点。学时分配:3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制度的含义、构成和功能发挥

三、教学难点:

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用制度范式研究一些社会过程和现象

四、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讨论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制度概论

(一)社会制度的涵义

可分为三个层次:(1)总体社会制度;(2)一个社会不同领域里的具体制度,体现着社会中某一层面的社会关系及其活动的特定规范;(3)某种规定的具体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的程序规则,由各种具体工作部门研究制定。社会学侧重的是第二个层次的制度。所谓的社会制度,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其活动的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的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群体的关系。关于社会制度起源的三种观点:起源于风俗习惯;起源于人的共同意志,或说起源于人的生理心理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社会制度的特征和构成 1.主要特征:

第一,普遍性和变异性的统一。第二,相对稳定性。第三,系统性。第四,强制性。第五,阶级性。

2.社会制度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四大要素: 第一:概念系统。第二:规范系统。第三,群体系统。第四,设备系统。

社会制度四要素的提出对大多数的社会制度来说是合适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社会制度都是如此。

(三)社会制度的分类

从社会制度的起源与功能演变为标准,可以分为本源的社会制度和派生的社会制度。

从社会需要的类型、人类活动的领域、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功能综合进行分类,可把社会制度主要分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家庭制度、军事制度、科学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二、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

(一)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第一,对个人而言,社会制度具有行为导向功能。第二,从社会层面上看,社会制度具有社会整合作用。

第三,从文化层面上看,社会制度起到了文化积累和延续的功能。

(二)考察社会制度功能的角度

1.从性质的角度考察社会制度的功能:正功能还是负功能。2.从层次的角度考察社会制度的功能:显功能和潜功能。

3.从联系的角度考察社会制度的功能:该社会制度的功能与其它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以及与整个社会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

4.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制度的功能

三、社会转型期我国主要的社会制度

(一)我国的经济制度

(二)我国的政治制度

(三)我国的教育制度

(四)我国的宗教制度

四、作为一种范式的制度

制度作为一种研究范式,认为社会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要从宏观的社会制度或结构的层面上去认识。用制度范式研究一些社会过程和现象,并从其它方法汲取有益的成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原则。

七、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制度?它有哪些特征?

2、对社会制度功能分析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

3、大学生活对一位大学生的显功能、潜功能,或者正功能、负功能是什么?大学对社会的作用?

4、挑选两部电影中任一部来看:《秋菊打官司》,《刮痧》,看后讨论:法律等制度与习俗的关系是什么?

5、有机会到农村进行关于“费改税”制度实施状况的调查,探讨影响该项制度实施的各种因素,如与其它制度改革的相互关系等。

第10章 社会生活方式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生活方式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建立描述生活方式的指标体系,掌握社会生活方式的研究方法,探讨在新世纪人类应有的可持续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时分配:3学时

二、教学重点:

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和指标体系,社会生活方式的研究方法,健康合理的社会生活方式的确立

三、教学难点:

社会生活方式的指标体系,对社会生活方式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生活方式概述

(一)社会生活方式的涵义

(二)社会生活方式的质和量

(三)研究社会生活方式的意义

(四)社会生活方式的研究方法

二、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

(一)劳动生活方式

(二)消费生活方式

(三)精神生活方式

(四)闲暇生活方式

三、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生活方式

(一)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

(二)健康人生的原则 四、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小的是美好的(一)关于西方世界的生产问题的出路

(二)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七、思考题:

1、怎样理解社会生活方式的质和量的规定?

2、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主要差别在哪里?

3、如何设计符合现代社会的健康的闲暇生活方式?

4、生活方式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5、阅读或选读《小的是美好的》(舒马赫著,虞鸿钧、郑关林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写出读后感。

6、什么是研究范式?

第11章 社会问题

一、教学目的:

社会问题是每个社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问题的判断标准及其性质,探析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尝试对当代中国几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加以分析。

学时分配:4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问题的特性、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当代中国几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难点:

社会问题的判断标准、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分析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问题概论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的定义

2、社会问题不同于个人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矛盾

3、判断社会问题的四个标准

(二)社会问题的四对特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客观性和主观性,破坏社和建设性,复杂性和持久性

(三)关于社会问题的几种理论观点

1、社会整合论

2、社会病态论

3、文化失调论

4、社会解组论

5、价值冲突论

6、偏差行为论

二、当代中国几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一)失业问题

(二)贫富差距问题

(三)犯罪问题

七、思考题:

1、社会问题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社会西方社会学有关社会问题的理论观点中,你认为哪些更有说服力?

3、你认为目前我国的社会问题主要有哪些?

4、与大学和学生相关的社会问题有哪些?

第12章 社会控制

一、教学目的:

社会控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本章介绍社会控制的基本理论和类型手段。通过学习,了解社会控制的社会意义,掌握社会控制的类型和手段,探讨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对越轨行为进行社会控制的有效措施。

学时分配:4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控制的类型和手段,越轨行为的理论解释及其启示,对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三、教学难点:

社会控制手段的有效性,越轨行为的成因,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预防和控制的讨论

四、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控制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在他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提出的。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以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

(二)社会控制的构成要素

1.控制主体

2.控制对象

3.控制工具

4.控制目标。

(二)社会控制的功能与意义

1.保持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

2.维持社会正常生活

3.促进社会发展

二、社会控制的类型与手段

(一)社会控制的类型

1.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

2.积极控制与消极控制

3.硬控制与软控制

4.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

(二)社会控制的手段

习俗、道德、宗教、纪律、法律、社会舆论

三、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一)越轨行为的涵义及其类型

(二)越轨行为的原因

1.生物学解释

2.心理学解释

3.社会学解释(差异交往理论、标签理论、失范理论)。

(三)越轨行为的控制

1.积极性的和消极性的越轨行为

2.违法行为、违纪行为、违德行为、违俗行为

3.对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

七、思考题:

1、你是否主张中国当前废除死刑,请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2、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什么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如何进行社会控制?

3、为什么中国目前的腐败问题很严重,具体应从哪些方面强化社会控制?

4、中国目前有哪些风俗习惯有利于社会发展,值得发扬;哪些风俗习惯阻碍了社会发展,有必要进行抛弃和创新。

第13章 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一、教学目的:

社会变迁是各个社会的常态。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变迁的各种理论,讨论社会现代化的内涵、已有的现代化理论和中国现代化的条件及限制。

学时分配:5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变迁的理论研究和影响因素,社会现代化的概念和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社会变迁的趋势

三、教学难点:

社会现代化的含义,对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探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录影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概念

(二)社会变迁的理论

1.进化论的社会变迁理论

2.循环论的社会变迁理论

3.功能论的社会变迁理论

4.冲突论的社会变迁理论

5.历史唯物主义

(三)社会变迁的原因

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2.社会需要

3.环境与人口变化 4.发明和发现

5.文化传播

6.文化观念与主观努力

(四)社会变迁的基本形式

1.从对社会结构性质改变的程度可分为渐进式和突变式两种形式。

2.从社会变迁的方向可分为正向的社会变迁和负向的社会变迁

3.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二、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现代化的概念

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社会结构根本转型为基础的社会系统全面发生变迁的过程。

(二)社会现代化的理论

1.传统的现代化理论

2.“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

3.新现代化研究

(三)不同国家的现代化类型

早发内生型国家与后发外生型国家

(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社会变迁的趋势

1.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2.发达国家社会变迁的趋势

三、中国现代化的困惑

(一)中国现代化的两种不利因素 1.两个国内基本矛盾的制约

(1)基本国情矛盾: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资源约束。

(2)基本体制矛盾:城乡二元体制矛盾与相关制度安排——体制约束。

2.当前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外部制约因素——国际环境也是非常严峻

(二)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在我国可以复制吗

1.传统的工业化模式行吗?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行吗?

2.接下来的问题是:农业如何现代化?

七、思考题:

1、试述社会学有关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观点。

2、现代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3、我们应对现代性有哪些反思?

4、比较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异同。

5、你如何看待“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6、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冲突与困境?

第三篇:社会学概论教案

《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案

第一章

引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地位、视野和作用

一、教学目的:

对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经典研究或论著(论断)作简单考察,介绍一些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以使我们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社会学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目的。

二、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关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进一步能够把握社会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功能等,学会用社会学整体的视角看待社会。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五、教学难点: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2.郑杭生、李迎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3.郑杭生:《社会学对象问题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4.杨雅彬:《中国社会学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八、作业:

1. 什么是社会学?中外学术界存在哪些分歧?为什么? 2. 社会学有哪些特点?学习社会学有什么现实意义? 3. 社会学是怎样解释社会的?学科地位如何?

第二章

社会(Society)

一、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的起源与演进,考察社会的角度,社会结构分析,社会要素中人口因素及环境因素分析,社会运行的条件与机制分析等。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及其特征与类型;社会结构。

五、教学难点:

关于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并配合影观看像资料。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社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简述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的理解。

3.试比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解。4.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 5.怎样理解人口对社会的影响?

6.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文化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第三章

文化(Culture)

一、教学目的:

本章首先分析文化的构成、文化的特性、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然后分析文化运行及其规律,最后对中西社会的文化模式作比较,探讨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要求了解文化的有关概念、分析角度,树立比较的观点,在不同文化模式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理解,思考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我们的文化进行改造。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文化的特性;文化的区分。

五、教学难点:

文化的结构。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卷)》,北京:三联书店,1992。

4.【美】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八、作业: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你的阅读与思考,对中美文化作比较。2.当代中国文化具有哪些特征?你认为应如何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 3.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并加以阐述。

4.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文化对社会有哪些影响。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一、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化的定义、研究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我国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环境的若干问题,最后对中美国民性差别及其形成的社会化环境作初步分析。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人的社会化的基本概念和若干理论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客观条件。

五、教学难点:

西方社会化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2.李强等:《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1999。

3.阿尼达·陈:《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天津: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个体社会化?如何理解社会化? 2.何谓人格?主要的人格发展理论有哪些?

3.个体社会化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从青年到老年要不断地进行社会化?

4.个体怎样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实现社会化?社会化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社会群体(Social Group)

一、教学目的:

了解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分类;熟悉主要的社会群体类型,包括家庭、邻里和同事。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基本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群体存在的基础、初级社会群体的定义、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和社会功能;

五、教学难点: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及其影响。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2.【美】B·瑞文·J·儒本:《社群心理学》,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群体?存在哪些特征和类型?

2.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有哪些特征、功能和类型? 3.初级社会群体衰落的表现及其影响是什么? 第六章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一、教学目的:

了解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从而帮助我们在初级生活圈这样一个基本层面来理解和处理自我、家庭及其相关物以及社会等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掌握家庭的起源、家庭的本质和特征,家庭的功能,婚姻的内在动机和婚姻动机外化表现的五种类型,婚姻过程的不同形式,择偶的条件,择偶的形式,婚姻的质量,什么是爱情,家庭结构的类型,家庭关系的含义、离婚和分居以及改革对家庭的影响。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家庭的概念、家庭历史演变、家庭的特征、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与变迁、婚姻的定义与特征、婚姻的功能、择偶的限制、婚姻的类型、性存在的社会学概念。

五、教学难点:

国外对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研究的情况。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徐安琪:《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与婚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美】约翰·盖格农:《性社会学——人类性行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3.【美】爱德华·劳曼:《美国人的性生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4.【美】玛格丽特·米德:《性别与气质》,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5.王政,杜方琴:《社会性别研究选择》,北京:三联书店。6.潘绥铭:《中国性现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

八、作业:

1.人类“初级生活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作为生活实体,有哪些不同? 3.婚姻过程有哪些主要环节? 4.性社会学的基本命题有哪些?

5.社会性别理论与以往的性别角色理论有哪些主要的异同?

第七章

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

一、教学目的:

了解关于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从而帮助我们在日益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组织结构中增强组织观念、意识,从而完善自我,达成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

二、教学要求:

掌握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分类,准确把握社会组织的目标,理解社会组织的结构,对社会组织管理的理论基本了解。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组织的分类;社会组织的结构。

五、教学难点:

社会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许卓云:《从历史看组织》,台北:洪建全基金会出版,1997。2.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流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3.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4.于显洋:《组织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八、作业: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 4.简述科层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5.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第八章

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把握社会制度的含义和一般作用的基础上,了解习俗、道德、宗教、法律、制度等几种主要的社会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

二、教学要求:

熟悉掌握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功能、制度化和制度改革。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功能。

五、教学难点:

制度化与制度改革。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R·默顿:《论理论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美】T·B·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制度?它由哪些要素构成?具有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社会制度的功能?

3.什么是制度化和制度的生命周期?研究有何实际意义? 4.运用理论谈谈我国体制改革的原因。

第九章

社区(Community)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熟悉社区的含义、要素、主要特征和分类,掌握城乡社区的特点、演变和格局,了解农村城市化特别使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必然性、具体模式、实现途径等问题。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基本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区;城市化。

五、教学难点:

西方社区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潘乃谷、马戎:《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3卷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4.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八、作业:

1.什么是社区?社区有哪些要素构成?社区互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简述社区的产生和发展。3.简述西方关于社区的主要理论。

4.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有什么区别?城乡差别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5.什么是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如何实现社区的发展?

6.什么是城市化?试析我国城市化基本方针和的依据和贯彻的具体思路。

第十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与资产阶级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根本区别。

二、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分层;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分层;什么是社会流动。

五、教学难点:

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流动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3.【德】马克斯·韦伯:《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阶级、等级、政党(《经济与社会》第8章第6节)》,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美】P·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2.简述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

3.如何确定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分层的一般标准有哪些? 4.在我国进行社会分层的必要性有哪些?通常划分为哪几个阶层? 5.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出现的重大变迁?

6.什么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引起社会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7.如何看待我国近20年来出现的大规模的农民流动浪潮?

第十一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Modernization)

一、教学目的:

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与趋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解决措施。

二、教学要求:

熟悉社会变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社会渐变和社会革命两种社会变迁的形式;领会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趋势;了解什么是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变迁的定义;社会变迁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社会现代化基本内容。

五、教学难点:

社会变迁的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平:《社会现代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变迁?它有两种基本形式? 2.简述社会变迁的主要理论。

3.什么是社会发展?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4.社会发展有那些理论模式?简述它们的主要内容。5.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包括哪些内容?

6.发展中国家能否通过发达国家的模式实现现代化?为什么?

7.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背景、特征是什么?如何选择我们的现代化目标?具体途径有哪些?

第十二章

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和界定,并就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存在的困扰问题进行分析。

二、教学要求:

熟悉掌握社会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论解释以及社会问题的根源。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问题定义;社会问题的特征。

五、教学难点:

社会问题的理论;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观看影像资料、社会调查。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问题?如何认定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的特点有哪些?可以作哪些分类? 3.运用有关理论说明我国当前某一社会问题。4.简述社会问题的几种理论解释。

第十三章

越轨与社会控制(Deviance and Social Control)

一、教学目的:

明确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都是社会运行中的正常现象。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防范可能或者突发的越轨行为。

二、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越轨行为及其基本类型,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去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越轨行为。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控制定义;社会控制手段。

五、教学难点:

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观看影像资料、社会调查。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E·A·罗斯:《社会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美】R·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郑杭生、李强等:《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如何认识社会控制与社会规范的联系和区别?

3.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哪些?如何实施对越轨行为的控制? 4.简述越轨行为的主要理论。

第四篇:法社会学教案

第一篇

法社会学的概念、框架和方法论

重点:了解法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学科,是法学与社会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难点:理解法社会学家使用的法律概念的多元化趋势。第一章

法社会学的概念和框架 第一节 法社会学的概念

一、法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奥地利法学家埃利希于1913年出版《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从1913年算起,法社会学这一学科已经产生近百年了。法社会学这门学科的诞生,得益于法学家们试图借助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法律、拓展法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的努力。中国学者: 张知本

1931年《社会法律学》

1981年法律社会学在我国正式出现 马新福《法社会学导论》1992 赵震江《法律社会学》1998 朱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我国学者观点:(1)特征论(2)关系论(3)过程论(4)条件论(5)效果论 西方学者

(law and society)(law and social science)埃利希《法社会法基本原理》首次系统论证了法社会学概念并提出“活法"理论,活法指的是联合体的内在秩序。被西方社会认为是法社会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埃尔文

美国学者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 庞德《社会学法学的范围和目的

第二节法律与社会研究的框架

一、法律多元

法社会学的重点是在于研究法律是怎样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的,在于研究国家制定的法律在什么程度上能够改变社会,在于研究法律的运作过程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法律运行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立法者要达到的目的。所以不同的法学家创造出不同的概念来表述自己的想法,勾勒出法社会学的基本框架。

1、国家制定的法律

2、习惯(原始社会)

3、社会团体的规则

4、行动中的法

二、国家的法与非国家的法(法人类学)

(一)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 强调“社会固有的相互性和公开性”即在社会实践中的法律,依靠社会成员间的规则的共同认可来实现秩序的维护。这也是原始法的主要功能。只要存在人类,存在社会活动,就会存在原始的法,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实践中的法才是人们真正的法律。

(二)霍贝尔

20世纪90年代以后法社会学的发展,霍贝尔著《初民的法律》强调的是“暴力的授权行使”重点强调的是法律的的重要特征就是强制力的作用,即没有强制的法律就是不燃烧的火,不发亮的光。

(三)鲍斯皮西尔“制度化的社会控制”

(四)鲍哈纳:“法是习惯的再制度化”

(五)拉德克里夫布朗“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

(六)格里费斯:对人类学家法的概念的整合。从社会控制分工的角度研究法的概念:从社会分工不存在到存在,体现了法的定义的不同表现。

三、政府的法与非政府的法(法律多元主义)• 法律多元主义认为:法不仅包括国家的法律,还包括非政府的社会组织的行为规则 •

(一)韦伯

• 西方法社会学的萌芽阶段,集中反映在他的《经济与社会》中。对于以后法社会学的正式诞生和法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范畴的界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侧重于探讨法律的社会基础。

(二)马考利“私人政府”的法

私人政府指的是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三)图博纳:没有国家的全球法 • 重点指出:法律全球化是指一些非国家的国际组织的规则不依赖于国家法律或国际条约而独立的在全球发展,他包括跨国公司内部规则、国际行业组织的规则、“标准化合同”、国际仲裁机构的仲裁等等。霍姆斯说过“将来法律的主宰是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也是法律多元化的体现。

四、书本上的法与行动中的法的框架:法社会学的二分法 • 霍姆斯是早期的法律现实主义者,他的名言是: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普遍命题不解决具体案件。由此构成了经验研究的的法社会学的出发点。

• 他最大的贡献是剔除法律中的道德评价程序,把对不同利益进行比较和权衡的思考实验的技巧,植入到法律推理的三段论之中,建立了关于法律的“坏人”理论。试图建立起一个没有道德谱系而只有规则谱系的法律规则。布莱克:法是政府的社会控制“行动中的法”

布莱克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代表作《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主要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发展,他提出影响案件法律量的对手效应、律师效应、第三方效应,强调由于案件社会结构的不同才最终导致结果不同。《法律的运作行为》是法社会学文献中的必读经典,这本书主要是提出关于法律在整个社会领域中的变化的若干命题,如不法的界定、谁报警或谁提起诉讼等,对这些命题的预测并解释这些变化,从而对法律作出科学定义作出了贡献。

马考利:法律、自由裁量和交易

法社会学的研究从注意法律本身到注意法律本身、自由裁量、当事人的交易之间的关系的转变,是马考利思想的重要体现。他认为,书本上的法按其效果可分:从来没有执行的法,有时执行而有时又不执行的法、从来都执行的法,在条件变化时,这些法都是可以转变的,强调法社会学的研究要从这三者关系的转变中研究。

五、中国学者关于习惯法的研究 •(1)宗族习惯法 •(2)村落习惯法 •(3)行会习惯法 •(4)行业习惯法 •(5)宗教寺院习惯法 •(6)秘密社会习惯法 •(7)少数民族习惯法

•习惯法与法律规范不同,也与道德有不同的体现。仅作了解。

六、本书对法社会学的框架的考虑

• 更多倾向于书本上的法与行动中的法的框架。• 第一、它有利于表示国家制定的法律或书本上的法的有限性,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 第二、它坚持了国家法的概念,不至于造成概念上的混乱。•

第二章 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本章重点:基本了解欧洲法社会学的理论形成,经典理论的形成并了解产生的背景更深入理解其理论。

本章难点:欧洲法社会学的理论贡献,美国法社会学史上的学术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法社会学的产生及发展概况

一、产生背景

经济上:19世纪90年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社会矛盾激化使得法律出现了“法律的社会化”运动。资本主义法律原则逐渐从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理论上:法学也改变原有的概念分析模式,对社会现实作出积极回应,有了“作为目的之手段的法律”、“社会利益”等的概念。为法社会学提供了基本基础。法社会学的产生还离不开其他科学及理论背景:

1、自然科学的影响:人文学科的渗透,科学向社会学的渗透直接波及法学,集中表现为实证主义方法在法学中的运用。

2、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的社会学明显受到了生物学的影响,为社会学的理论结构产生基础。

3、分析法学和概念法学都着重强调国家法,割裂了法律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一些法社会学者提出了“活法”、“社会法”等概念弥补了分析法学和概念法学的不足。

二、学术脉络

法社会学是一门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兼具法学与社会学性质的交叉性学科。传统法学和社会学构成了法社会学的两大理论渊源和研究传统。然而法社会学并不是法学或社会学任何一个能包容的,法社会学与传统法学,与社会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尤其是与传统法学有着明显的不同。

古典时期的奠基,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法社会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没事西方法社会学继往开来,走向成熟的时期。

社会学起源于欧洲,并在二战前,一直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从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到社会学三大理论传统的奠基人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再到早期社会学的其他理论大师斯宾塞、齐美尔等都来自欧洲。在二战后,美国社会学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经验研究上,都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因此,美国社会学界替代欧洲成为法社会学的中心。

无论是奠基人孟德斯鸠还是创始人埃里希,他们对法社会学的研究都形成了广泛的研究运动或流派。

法社会学的脉络不仅可以从地域、内容和学科上去把握,也可以从方法上把握,除经验法社会学与理论法社会学、实证法社会学与规范法社会学的区分外,在方法论上,法社会学还可以分出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结构功能主义与冲突论。仅作了解。

第二节西方欧洲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1、西方法社会学的孕育

西方法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有一个较长的孕育和准备、积累过程,17、18实际就开始有学者把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法与社会的关系中探讨法和法律制度、法律组织,分析法现象的社会根源。

孟德斯鸠、斯宾塞、孔德等思想家由于他们开创性的理论被视为法社会学的学术先驱。

• 除此之外,欧洲早期法社会学代表人物:

• 德国的马克思、耶林、韦伯、康特诺维茨;奥地利的冈普洛维茨、埃利希;法国的塔尔德、涂尔干、狄骥等等。

• 这一时期的法社会学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法学研究的重心不在立法和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

2、强调社会利益、社会连带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强调法律是一种社会工程,其目的在于平衡不同的利益。•

4、强调对法律、判决的社会效果的研究。

5、对“活法”、“行动中的法”、对法院实际发生的情况的研究。

第三节美国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一、概况

美国法社会学据说最初是有美国社会学第一任会长沃尔德从欧洲引入的,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庞德。此外,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美联邦法院大法官霍姆斯、卡多佐等人对美国法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庞德的法社会学思想

1、生平介绍

罗斯科·庞德(Roscoe Pound,1870年--1964年)是美国20世纪著名法学家。1910年,他开始在哈佛任教,并于1916年成为哈佛大学法学院的院长。他是“社会学法学”运动的奠基人,美国法律现实主义运动的早期代表人物,该运动主张更加实用地并依据公共利益来解释法律,并侧重于实际发生的法律过程,反对当时美国法学界盛行的法律实证主义。

庞德在1911-1912年就发表了一篇以《社会学法学的范围和目的》为题的纲领性论文,表达了他的社会学法学的基本思想。他认为社会学法学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创立、解释和适用法律方面,更加注意与法律有关的社会事实。

庞德社会法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 1.庞德强调法律的社会作用和效果,提出法律是一种“社会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或“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工具的学说。“我们越是清楚认识到我们正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则我们的社会工程将越有效。” • 2.“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是庞德法律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有学者主张庞德法社会学法学的核心思想是社会利益说。• 3.根据庞德的学说,法律的作用和任务在于承认、确认、实现和保障利益,或者说是以最小限度的阻碍和浪费来尽可能满足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并把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庞德继承和发展了耶林的社会功利主义法学关于社会利益的基本思想,提出法律的任务就在于实现社会利益。作为社会控制最有效的工具的法的任务就在于使人的合作本能与利己本能之间保持均衡。

• 4.庞德的法律价值论。无论在古代或现代,法学家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论证法律的价值准则。对各种利益的承认或拒绝承认以及划定那些得到承认的利益的界限,最终都是按照一个确定的价值尺度进行的。• 5.法的概念。

法律可以被看成:①法即法律秩序;②法是权威性资料、根据或是指示;③司法和行政过程。第二种有可细分为法令、技术和理想。当然,他还将法令区分为规则、原则、概念和标准。应该可以这么说,庞德的这种分法是比较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

6.法律实效。

法律执行是每个社会时期中所不能忽视的。尤其在现代社会,法律执行更加繁复。哲理法学派关注法的内在正义性,强调法的执行并非靠外在的强制,而在于法的内在正义性。但是这种做法在工业社会计划不可能得到执行。

因此,庞德研究了法律执行的四种手段及其作用。它们是惩罚、特殊补偿、替代补偿和预防措施。当然,它们都各自存在局限性。从各种法律执行手段的局限性出发,必须把法作为一个统一的社会控制工具来使其发挥作用,其作用方式是进行本能控制、协调和利益平衡。

从总体的法自身局限性出发,必须把法当作社会控制的工具之一,而非唯一的社会控制工具。

第四节当代法社会学的新发展

• 在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综合发展以后,当代西方法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最新趋势。•

一、随着社会学研究中心从欧洲到美国的转变,法社会学的研究中心也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二、多种研究取向出现。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多种研究取向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了几个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的研究运动或流派。•

三、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到法社会学的研究中。•

四、研究规模明显扩大,有了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学术机构和专业杂志。第五节中国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 中国法社会学的发展概况

• 仔细分析中国法社会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国法社会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 • • • • • • 个阶段。

(一)、中国法社会学的萌芽与初兴期(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法社会学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对欧洲法社会学著作的初译和法社会学观念的传播。

2、社会法学的概念开始在法学领域中出现。

3、开始较大规模的译介欧美法社会学思潮和论著。

4、认识到了法律本位的变化。

5、开始用法社会学的观念来审视和思考中国的法律现实和法学本身。

第五篇:第二章 教育社会学教案(本站推荐)

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1—1 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诸说 主要有2类观点:

(一)社会化过程说

佩恩:教育社会学是描述与解释个人如何透过社会关系以获得并组织经验的一门科学。(1928)(美国教育社会学之父)

布朗:教育社会学研究整个文化环境对个人影响的过程,个人经由此种过程获得并组织其经验。(1947)

雷通群:教育社会学“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如何生活,尤其要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得到何种教训及团体生活上所需何种教育”。(1931)

在理论实质上,他们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化说”教育观具有一致性:

“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个人所持有的教育观往往影响着其对于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确定。

(二)相互关系说

1、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英国的米切尔、苏联的费里波夫)

2、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过程与其他社会条件、因素或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苏联《应用社会学辞典》,1984)

教育社会学研究宏观社会结构对教育活动的制约,以及教育活动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美国比德威尔,1988)

3、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不限定“教育”与“社会”的层次而指其整体。教学社会学等。(1975)

厉以贤:从宏观、微观两方面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基本关系,相互作用与影响、一致性与矛盾性;具体有教育制度——社会制度、文化——教育、学校——社会、个人——社会的关系。(1985)

二、研究对象界定 问题:

对象的泛化(如:个体社会化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对象的窄化(如:教育也不仅仅限于个体社会化)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

姓“教”——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必须是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

姓“社”——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必须具有社会学意味,或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社会学层面。研究对象的分类:(3种分类)

以社会学范畴为基干的分类——如社会体制、过程、变迁,并有相应的社会学分支领域 以教育领域为基干的分类——学校、家庭、社会,而有学校教育社会学„„ 以教育的社会性为基干的分类——教育的社会性体现在3大方面:

林清江(台湾):研究教育与社会(过程、结构、变迁)之间交互关系,及学校的社会结构、社会环境、1 受制于社会、形成自身小社会、作用于社会。

这成为教育社会学的3大领域。(日本教育社会学权威新堀ku通也的分类)§1—2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一、学科性质诸论

规范学科论——视教育社会学为直接服务于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强调其“服务性”,即社会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直接运用,奉行的是对教育的价值判断;

事实学科论——教育社会学为一门以示明教育中的社会事实为己任的学科,只认识和分析教育现象而不阐述实践规范,强调客观性,进行事实判断

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论——教育社会学既是规范学科,又是事实学科;甚至是边际学科或边缘学科。

二、学科性质分析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教育社会学通过分析教育事实,为建立和完善教育活动规范及其理论,提供社会学依据(20世纪5、60年代以来,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乃教育学的三大支柱)。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运用但是并不简单套用社会学的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而是在社会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关于教育的专门而独特的社会学理论,即教育社会学理论,并以其分析教育问题。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说明:“中介学科”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论”;也不等于“边缘学科”。§1—3 教育社会学方法论

一、奉行事实判断

奉行事实判断,屏弃价值判断,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条基本原则。具体含义:

就研究的“输入”而言,不应确立任何价值前提、价值预设进入研究对象系统的一切“现实”——现象、思想、观点、政策、措施等,都只是“社会事实”;

就研究的“过程”而言,研究者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屏弃主观因素的影响;

就研究的“输出”而言,对结果不做“好”与“坏”的价值判断,只是得出“是怎样”、“会怎样”的状况结论。

二、演绎与解释互补

两类研究模式: 演绎模式 与 解释模式

(规则支配关系)(解释决定一切)

(调查分析与理论探讨)(原始记录并分析结构意义)

(多用量化资料和数据说明关系和结构)(几乎全用案例展示过程)

(更适合于宏观研究)(更适合于微观研究)

三、定量与定性结合

任何研究方法都其局限性。须两者兼用。

教育社会学的定义: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第二章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

§2—1 理论奠基时期

18世纪末19世纪以来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使西方社会发生剧变并由此而导致教育的各种困境。1 2 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教育学和社会学发展的变化为教育社会学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一、教育学视野的拓宽

不再仅仅从个人的角度,而开始从社会的角度考察教育现象。

教育哲学。

(德国纳托普等的社会教育学;德国迪尔泰等的文化教育学;德国凯兴斯泰纳和美国杜威等的公民教育学)教育科学。(德国的克里克等;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关注;采用实证的方法)

二、社会学兴趣的扩展

教育社会学概念的提出(美国的沃德,1883)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展示(法国的涂尔干,教育社会学的奠基人,《教育与社会学》为经典著作,1922)§2—2 学科形成时期

一、学科制度的成形

课程(美国,1907)、团体(美国,1917)、出版物(美国,《教育社会学杂志》,1927)

二、学科范式的成形 规范性研究范式的形成:

服务于教师社会学;服务于教育的社会学;教育问题的社会学 §2—3 范式转换时期 证验性研究范式的确立

原因:二战后对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视,导致社会学家纷纷关注教育问题的研究。

对教育系统中的社会过程进与模式进行科学分析(实证性的研究)

功能主义学派的垄断(50年代初——60年代前半期)(以积极的社会功能为核心探讨教育现象)

(主要论点:结构与功能;统合或整合;稳定;和谐)代表人物美国的帕森斯 §2—4 学派争鸣时期 60年代末——80年代中期 冲突论:

新韦伯主义(集团利益;身份文化)

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抵制理论)解释论:

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向的第二次大调整(微观的研究打破了宏观研究)

教育社会学研究力量世界格局的大变化(从以美国为领导到美英共同领导学科发展)

三个分支学派:

教育知识社会学(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组织的过程是教育知识的成层过程,学校教育过程是教育知识的分配过程);

符号互动论(学校教育过程是参与者之间以符号为媒介的社会互动过程)人种方法论(参与式观察;情景依存;解释)§2—5 取向修正时期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存; §2—6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创建时期(1922--1949)

翻译著作;出版著作;开设课程; 停滞时期(1949--1979)(取消学科)

重建时期(1979--)课程;学生;团体;刊物;

第三章

社会结构:教育格局的规定因素

§3—1 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一、“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凡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体的社会,均所谓农业社会。

1、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

经济结构中科学技术含量低、身份等级差异明显、变化十分迟缓

2、农业社会的教育职能——社会防范职能。

不需要承担劳动力再生产职能(手工劳动,现场示范与矫正); 承担生产关系、及相应的整个社会关系的生产职能(培养精英,特别是政治精英;教化庶民)

二、“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1、基本特征:

经济结构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多(农业劳动人口比例、体力劳动成分、经济发展的基础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及知识密集转变;区域间生产力水平差异明显减小);

开放式经济不平等结构(不是按照身份而是以代表所谓能力的资本、知识的占有量); 多变的、流动的经济结构。

2、教育职能——社会调适职能

培养精英的职能由封闭式“社会保举”到开放式“社会筛选”;

教化庶民通过义务教育进行并与劳动力培训结合(资产阶级对通过教育培养劳动力从“无奈”到“自觉”;方式的转变——潜移默化、工业化模式、宽容多元);

三、“后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1、后工业社会的五个基本特征(贝尔)生产型经济转变为服务型经济; 科技阶层占优势地位;

理论知识成为社会改革与政策依据; 技术控制与评价具有未来取向; 新的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

2、后工业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

四化——软件化(经济增长主要基础是知识技术);国际化;中产化或模糊化;变动急剧化;

3、教育职能——社会更新职能

建构终身学习基础;学习化社会;

§3—2 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

一、政治与教育的一般关系

1、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对教育目的的影响:

通过立法强制贯彻教育目的;通过组织人事权控制教育行为,通过公职录用政策左右教育方向;通过经济手段控制教育方向;

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影响教育控制的模式;驱策教育制度改革; 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影响教育经费的分配、筹措、使用。对受教育权的影响:

教育民主化的步伐: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受教育机会的平等;

2、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教育与社会政治延续(维持、革新)

目标功能——教育对实现社会政治目标的作用 内化目标;激发热情;培养能力。

对成人的改造(着眼于现实);对儿童的塑造(着眼于未来)。强制手段的“外在的约束”和教育手段的“内在的驱动”; 教育功能的双向性:教育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发展功能:教育发展社会政治关系的作用 维护——合理化;灌输;培养人才

发展——通过适应职业结构的变化保证社会政治阶层的重组;通过赋予某些社会政治阶层以文化资本来提高其政治地位

教育与社会政治生活(推进)

提高统治阶层的文化素质使政治管理科学化; 提高国民政治素养使政治参与大众化; 教育与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

学校教育再生产政治体制、政治文化(通过课程,教师,学校活动);

二、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模式的关系

相比之下,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模式的关系最为直接、和谐。

一、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法国为例)

二、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美国为例)

§3—3 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

一、文化与教育的一般关系 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广义(一切财富)、中义(精神财富)、狭义(心理文化系统,核心是价值观念)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心理)文化;

(表层)

(中层)

(深层)

教育与文化:

要素、结果、动因;共轭;斯普朗格:教育即文化(高度的文化); 历史——(文化)传统——现实; 教育与社会:

文化与社会;

教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 教育与文化发展:

重要机制(教育——文化传递、传播——文化发展;)文化呼吸(客体文化——主体文化;内化——外化;)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定向、扩选、增能)、传播(文化的共享性、心理动力、有效性)、发展;

文化的变迁:

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变化。积累;突变(创新)(主要通过教育)

二、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

(一)后喻型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提出。以重复过去为使命的文化类型。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地人合、伦理规范、宗法血缘、家国同构、重义轻利、取法中庸等特征; 人:大写(社会)与小写(个体)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强调稳定、贬抑变化 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封闭性的师承模式 恪守师道、严承师说与“当仁不让于师”;

人身依附、人事合一与“师”“父”之谓、道统意识;

“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荀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及“离经叛道”;

教师的角色;注疏及“发现”;积累、继承与创新、创造; 评价标准:有无重演过去的决心及相应的能力;

(二)前喻型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

以开拓未来为使命的文化类型(年轻人的主导性)美国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科学精神,竞争原则; 开拓、创新、竞争

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开放性特征

平等定位、人事两分与合作关系、主体意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引导、协助与发现;

评价标准:批判过去、开创未来的勇气与能力;

§3—4 传递结构与教育权威

社会文化传递途径之间的结构关系问题

一、家庭中心与教育权威

原始时期的年长一代中的某类成员与儿童组成的非权力性的传递结构;(单一结构,非专门性、非权力性的,族群统筹)

原始社会末期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出现后,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文化传递的家庭传递结构,邻里、社区传递途径(多元结构,非专门性、非权力性的,家庭中心); 问题:家庭在青少年社会化中的现实角色?面临的困难?

二、学校中心与教育权威

学校产生后的专门化、制度化传递结构(师、生、内容、时空);

同时并存的其它结构;(多元结构;出现专门性、权力性的传递中心——学校);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学校教育的普及,强化着学校的“权威地位”;

权力的象征:文字;道统;身阶;职业等等; 问题:学校权力、权威的是与非?

三、非学校中心与教育权威

学校权威性(主要是传递能力)面临的挑战与学校权威某种程度的旁落:

教育普及程度提高后家长的挑战(赋权、顶礼膜拜—→评价、参与、维权); 大众传媒的挑战(特点:宽泛、多样、多变、兼容、自由、感性); 非学校化运动;

第四章

社会差异:教育机会不均的主要根源

§4—1 地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

起点均等(就学机会、学校条件等;指向宏观的教育制度的性质); 过程均等(教育内容、师生互动等;指向微观的教育活动的取向);

结果均等(学业成就、所获学历、教育对日后社会生活机会影响等;指向中观的教育系统的功能);

一、区域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现状分析:

区域分类(三类地区:发达、欠发达、不发达地区);

具体表征:就学机会享有失衡(入学率,辍学率);教育资源享有失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仪器配备达标率,校舍场地达标率,师资学历达标率);

归因分析:

经济因素(公共投入;家庭投入);

非经济因素(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与教育价值取向);

二、城乡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具体表征:就学机会享有失衡;教育资源享有失衡; 归因分析:

经济因素(经费投入);

非经济因素(交通条件,文化环境,教育价值观)

(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互动与综合,决定着教育机会的状况)

三、地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之结果 结果分析:

社会化方面(个体:程度、类型?价值取向); 劳动就业方面(个体或群体:取向、阶层、);

社会发展方面(群体或区域性社会:公共设施、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现代性水平)

问题:

开放性的结果??(隐性、关联。。。)

结果的开放性???(辐射、绵延、放大。。。)

§4—2 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社会阶层问题在任何国家都存在。

我国在不同发展时期此问题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一、经济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划分依据(经济收入)。

贫富差异现象的普遍性。(国内外)我国:

城镇居民与农民之差异。户籍制度,(生产、生活资料)分配制度,税费制度。。。“层”内的贫富分化——富有阶层与贫困阶层。对教育机会享有的影响: 儿童教育机会享有程度反差现象

(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机会:失学儿童与贵族学生)失学儿童:

基本背景(辍学率与纯收入层次的关系); 主要原因(家庭困难及学习成绩不佳); 去向分布(主要去谋生); 教育机会享有性质反差现象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机会:礼物性教育机会与负担性教育机会)高校贫困学生:

弃学、举债、各类“勤工俭学”、教育贷款„„

问题:教育机会享有反差的社会影响?相关问题?

除起点均等问题外,有无过程均等或结果均等方面的问题?

二、文化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划分依据(最终学历)。研究表明:

家长的文化阶层越高,子女享受教育机会(尤其是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越大。(高文化阶层子女争取教育机会的积极性、实际获得教育机会的可能性更大)

(大学报考率)

(录取率或在读率)问题:文化阶层差异何以导致教育机会反差?

§4—3 性别差异与教育机会偏斜 性别差异的普遍性。

性别差异:地位差异,角色差异

教育机会:“总体”性机会,“类型”性机会

一、性别地位差异与总体教育机会偏斜

“性别地位差异”划分依据:权力及权利的大小多少。男女之别;

妇女解放?女权运动、女权主义?

男女平等?参政、就业(上岗与下岗,何处、何时 LADY FIRST?); 男女地位差异的根本原因:社会主导性别观(男强女弱、男主女从„„); 性别地位差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

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享有的性别偏斜(失学优先); 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享有的性别偏斜;

(初中以上毕业生及在学男女学生比重;竞争中“公平”问题)

二、性别角色差异与分类教育机会偏斜

“性别角色差异”划分依据:所从事职业劳动的主导类型。职业类型现实;

(重体力、高智力、主导性、危险性工作;轻体力、低智力、辅助性、安全性工作)社会角色期待(社会观念)、性别形象教育与角色认同;

(香火;名字;服饰;广告)(养育方式;游戏;教科书)(性别意识、自我实现的预言)性别角色差异对教育机会享有的影响(不同类别或专业的教育机会享有上的性别偏斜)。

第五章

社会变迁:教育变迁的根本动力

§5—1 社会渐变与教育微调 教育渐变的概念:

含义:社会的“量变” 类型:系统水平、因素水平

一、系统水平的社会渐变与教育微调

系统水平的社会渐变,即整个社会总体状况的渐变。系统水平的社会渐变促使教育系统进行某种微调。

二、因素(子系统)水平的社会渐变与教育微调 因素水平的社会渐变引起因素水平的教育微调。

例如:中国从古到今的社会个体观与教育目的的个体取向之关系

(社会分子论——社会人才说)

§5—2 社会剧变与教育重构

一、直前式社会剧变与教育重构

1、“前进式” 直前式社会剧变将推动“前进的”教育重构

2、“倒退式” 直前式社会剧变将导致“倒退的”教育重构

3、系统水平的直前式社会剧变将引发系统水平的教育重构

4、因素水平的某些直前式社会剧变将导致因素水平的教育重构

二、震荡式社会剧变与教育重构

解放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1957年的反右整风运动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1961年开始的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拨乱反正;

解放初期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建立——1957年的学校反“右”运动和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1961年开始的高等与中等学校的调整、压缩、精简与提高质量——1966年开始的教育大倒退——1976年开始的教育大复兴。

三、社会混变与教育失范

体制混变与教育失范

(行为失范)

观念混变与教育失范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市场化”争论与教育的利己行为;“蜡烛精神”的裂变)

第六章

教师

教师社会学的研究层面及其核心问题 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

核心问题:教师的社会地位

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

核心问题:教师的双重角色 作为学生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

核心问题:教师的教育权威 作为自身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

核心问题:教师的职业社会化

§6—

1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教师整体社会地位

美国戴维?波普诺的《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三个维度:

财富和收入(经济地位)

权力(政治地位,指控制或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声望(社会地位,指从别人那里所获得的良好评价和社会承认)当前我国社会阶层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把当今中国的群体划分为十个阶层(2002)——

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

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

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

吴康宁认为:

通常所说教师的社会地位,实际上是教师职业的社会评价地位,是社会成员选择教师职业的可能性倾向

二、教师的层面社会地位 教师职业的层面地位

经济收入 政治待遇 文化环境 专业化程度 劳动强度等 各层面的权重问题

§6—

2教师的双重角色

一、教师的角色行为

角色与角色丛; 教师的社会角色

教师在教育系统中的角色

台湾林生传:传道者、授业者、选择者、辅导者、协商统合者等5种角色

美国格兰布斯:学习指导者、文化传播者两大类角色 大陆吴康宁:社会代表者、同事

社会代表者角色(对学生而言)基本特征是“社会规范性”

自身角色意识(对文化、对学生)奉行不平等原则

同事(对其他教师而言): 基本特征是“个人独立性” 角色要求与个别差异(对同事)奉行平等原则

二、教师的角色冲突

学校情境中教师两种角色的转换与冲突 日本新堀通也认为有三种教师角色冲突 教师自身不同角色意识之间的冲突 教师自身角色定位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冲突 社会对教师的不同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 “作为教师的人”或“模范公民”的情境表现 在学生面前以居高临下“为主 更多体现社会要求

趋于“掩饰自我”甚或“掩饰社会” “作为人的教师”或“普通人”的情境表现 在同事面前以平等互尊“为主 更多反映个体需求 趋于“展示自我”

§6—

3教师的教育权威

一、教师权威的源泉

涂尔干关于教师权威源自社会也离不开个人的人格力量的思想 利夫顿、罗伯兹的教师权威层面构成研究 源于教育制度的法定的权威与传统的权威 源于教师个人的感召的权威与专业的权威 教师权威乃是四个层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师权威的类型同其对学生所施加影响的类型及效果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二、教师权威的涨落

社会变化和学生差异会导致教师权威的涨落

外部社会状况的改变引起教师权威的法定层面、传统层面、专业层面的变化(社会剧变、观念变化、信息传播)

学生差异引起教师权威的感召层面的变化(随年龄增长对专业标准、民主作风的要求提高)教师制度权威与实际权威的关系 前者的一般确定性与后者的一般不确定性

源于社会认定与基于学生认可 制度背景、个人特性与学生判断 §6—

4教师的职业社会化

一、教师社会化的内容 教师社会化的含义 教师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二、教师社会化的过程 预期职业社会化 继续职业社会化

一、教师社会化的内容

教师社会化的含义

教师职业的从业要求主要表现在从教价值、从教手段、从教规范、从教性格等方面

所谓教师社会化,亦即教师的职业社会化,是指通过不断内化教师职业价值、获取教师职业手段、认同教师职业规范、形成教师职业性格而成为教师的过程

内化教师职业价值

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并且成为进行教师职业选择、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动机

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个人职业认识——职业选择与修养之动机——职业素养之提升——个人职业价值取向

教师职业选择动机的类型 一项调查研究的结果

奉献型(对社会意义的理解)生活型(对经济收入的考虑)性格型(认为性格适宜)受劝型(他人的劝导与建议)无可奈何型(别无它途,只好当教师)其它型(其它各种原由)

外部评价:

您认为当前我国大中小学教师的主要入职动机有哪些? 其社会意义何在? 获取教师职业手段

教师职业手段(即教师从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属于技术规范范畴)文化类职业手段——环境与背景

一般文化修养(科学与人文),社会知识,思想方法,语言技能,现代技术等 学科类职业手段——知识与技能 1-2门具体学科类知识与技能

理解与熟练,协调与综合,历史、趋势与现实价值,教育性 教育类职业手段——过程与方法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传递知识、组织活动、师生交往等技能 认同教师职业规范

教师职业规范:技术规范与道德规范 教师的道德规范

对事业——敬业、勤业、乐业、创业 对学生——公正、仁慈、培育、发展 对同侪——平等、合作、沟通、共进 对自己——自尊、自主、自省、自律

师德问题:我们如何看待? “人在曹营心在汉”(缺乏事业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进取心)“对待后进生冷漠无情”(缺乏热情与爱心)“经不起金钱的诱惑”(物欲熏心)“师表意识淡薄”(形象扭曲)

形成教师职业性格

对象的特殊性与职业性格的特殊性 教师性格特质表

情绪稳定及心智健康(稳重,镇定,自知,自制,随和,悦纳现实等)个人仪态(仪表,整洁,文雅,矜持,泰然等)

健康和活力(有活力,敏锐,健康态,动力感,身心愉悦等)诚实、正直、有品格(进取,忠信,公正,高标准的品性等)适应能力(理解,利他,责任,同情等)

乐群(合作,沟通,集体感,关心,宽容,倾听,幽默感等)表达(自然,清晰,准确,感染力,良好调控,儒雅等)领导(自信,判断力,计划性,组织力,全局观念等)机智(灵活,机敏,有见识,发散性,直觉,决断力等)

个人评价:

您认为教师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

二、教师社会化的过程

(一)预期职业社会化

预期职业社会化指个体为适应教师职业角色而进行的准备性个体社会化

(职前,教师培养,我国的师范教育)教师入职的制度保证(资格,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性)教师职业文化的共同性

(各教育阶段的职业价值、规范、性格)职业手段的差异性(不同教育阶段)教师必备素质最低标准与师范教育层次

(各学段与学历的对应关系)

当前教师资格证书问题

(师范教育职业化中的不足,教师职业专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问题会诊:

您认为当前的师范教育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二)继续职业社会化

继续职业社会化指个体在承担教师职业角色后为更好地扮演角色而进行的社会化 师范生的角色转变:学生——实习教师——教师 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

新手入门——热情建构——专业挫折——稳定更新——消退离岗

(1-2年)(2-10年)(5-12年)(8-20年)(15-退休前5年)制度化发展与校本发展 教师进修培训制度

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专业生活方式

现身说法

您“成为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体会

下载社会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社会学教案(共五则范文)

    法社会学教案 第一编 法社会学基本理论 第一章 法社会学导论 第一节 法社会学的概念 一、法社会学的概念 法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相互关系,兼具法学与社会学知识与性质的交......

    体育社会学教案(共5篇)

    体育社会学教案 绪论部分自学一、体育社会学的概念 (一)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二)体育社会学的概念 二、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 (一)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体育社会......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课教案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 教 案课 程 性 质 专业课 教研室(实验室) 社会工作教研室 授 课 班 级 10社会工作1-2班 姓名职称杨书胜 讲师 使 用 教 材 《西方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1 一 数字与意义 1·2 1.分析单元:所谓分析单元,就是用来考察和总结同类事物特征并解释其中差异的单元。常用的分析单元有个体、群体、组织和社会人为......

    社会学名词解释

    1. 2. 3. 社会学: 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学。 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2)田野调查法(3)实验法(4)历史比较法 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韦......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01 试卷总分:100 1 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3分) “社会”一词源于(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3分) 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

    社会学读书笔记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课程读书笔记 课程名称 专业 姓名 学号 年级 书目名称 社会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张艺立1411101021 2014级《乌合之众》 2015年6月20日 张艺立:......

    城乡社会学

    电影《人生》的城乡社会学社会学解析 一曲高亢悠远的陕北民歌拉开了主人公人生的坎坷经历;一把深深掘进地里的锄头却挖不倒隔住他通往城市生活的那堵无形的高墙;一双一辈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