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展创造力思维灵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巩固对常见平面图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了解公用边,知道公用边的特征及含义,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有趣的拼搭》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思维灵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认识了解公用边,知道公用边的特征及含义。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美工垫、雪糕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
播放PPT 第1页请幼儿观看,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小朋友可要看仔细哦。
二、讲解“公用边”
1.播放PPT第2---3页,老师拿掉一根雪糕棒还有几根雪糕棒?你们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两个三角形,我要变了,你们可要看清楚哦?
2播放PPT第4-6页。成功了吗?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两个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样是两个三角形,为什么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现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两个三角形?(引导幼儿说出两个图形都用到中间的一根雪糕棒)
小结:原来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两个三角形都用到了这条边,我们就把这条两个图形都用到的边叫做“公用边”。
三、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闯关游戏的兴趣,启发幼儿用雪糕棒拼搭出图形,感知图形公用边的特征。
1.播放PPT电话声音,教师模仿接电话,告知电话内容,引入闯关游戏。
2.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图形,进行闯关游戏。
第一关:播放PPT第7---10页,引导幼儿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1---12页,原来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图形,而且每个图形都有一条它们的公用边。
第二关:播放PPT第13---14页,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5.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5页,引导幼儿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条边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边,这些边共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
7.集体观看PPT第16---17页,听音乐《大家一起喜洋洋》与同伴一起高兴的跳舞,体验闯关成功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播放PPT第18页,羊村村长也想考考我们聪明的小朋友给我们小朋友出了一道题,请你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公用边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5个正方形和3个三角形。
教学反思:
《有趣的拼搭》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上的数学的实践活动课。这堂课学生学得很开心。在我的指导、组织下,学生们分组活动。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教材先安排学生用相同的立体图形拼出各种各样的组合图形,再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拼搭出又高又稳的组合图形,其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二是在“看谁搭得又高又稳”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这个环节里,我首先引导学生读题和看图意,并提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和仔细观察的学习习惯。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你想怎样搭呢?”让学生先思考搭一搭的策略,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搭的游戏。
在搭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难以把球放稳,于是问:“小朋友,你们在搭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当学生提出很难把球放稳时,我抓住时机,让成功了的小组介绍经验,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使其他学生在倾听、交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然后让学生再次尝试,以验证方法。最后向学生提出:“有什么办法能知道谁搭得高?”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两种搭法的差异,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在“搭一搭”的环节中,由于之前我没有向学生明确要求,且学生一看到了那些积木,就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都争着、抢着来玩,根本不受控制。在每一次操作活动前,要向学生明确每一个操作活动的要求,且在交代要求时,必须让学生注意聆听,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并想尽一切办法调控好课堂纪律,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扩展阅读:有趣,汉语词汇。拼音yǒu qù,释义多指某事或物对你很有兴趣。
第二篇:有趣的拼搭的教学反思
有趣的拼搭的教学反思
有趣的拼搭的教学反思1
《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记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发现在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只有两种昆虫:一种翅膀特别大,另一种是没有翅膀或翅膀残缺的。科学家为了解开其中的迷,经过艰苦的科学研究,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
刚刚走进文本,我有点无所适从。因为我发现课文语言朴实,条理清晰,不适合有感情地朗读,也从中找不到创新点,这样怎么能参加赛讲呢?经过几天的研究,我决定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上,于平实中见扎实。
今天终于讲完了这节课,自我感觉教学效果还不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品析词句中感悟文章的内涵。
回顾整节课,我处处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通过换词的方法帮学生理解了“著名”一词,学生说出了“有名、出名”,我再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用哪个词好?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用词的准确,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时,我也抓住了“要么……要么……”一词,学生用它练习说话,在具体的语境中明白了“要么”连在一起用,表示在两种情况中选择其中的一个,为下面感受“奇怪”做了铺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对“反复、许多、终于”等重点词的理解,也让学生知道了达尔文寻找答案历尽艰辛。课文对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分析,用了三个因果关系的句子,如果把这个直接告诉学生,二年级的孩子一定不容易理解。所以我问“文中用哪个词语把原因和结果连起来了?”刚开始学生还不懂,但是在我的引导下,第三个关联词语学生一下子就说出来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想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对他们今后的阅读理解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二、在指导点拨中发挥教师的作用。
备课中,学生每一内容的学习,我都做了精心的预设,所以在课堂上,我能在学生遇着困惑时及时点拨;学到知识时及时总结提升,使学生加深认识。在理解“达尔文找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这句话时,我先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意思:你从哪个词中知道了什么?学生抓住“许多、反复、终于”等词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时我再总结:“短短的一句话,却告诉了我们达尔文寻找答案的艰辛历程。”这样使学生既学到了阅读方法,又体会了句子的内涵。
但是,讲完课,我也发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前半节课比较松散,到最后草草收兵。在备课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种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这一环节,我是预设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说,再找二、三个学生来说,可是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让一名学生说了一下,没有体现训练过程。最后的“齐读全文,深入体会”这一内容也临时取消。
另外,在课堂上,总感觉自己知识底蕴不够深厚,对课堂的驾驭不是游刃有余,这需要我多学习,多读书,不断充实自己。
总之,一节课下来,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的思考。不管怎样,这些都是我今后研究的财富,我会把它们珍藏起来,并时时翻阅。
有趣的拼搭的教学反思2
1、联系生活——感悟数学
《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虽然还不够强,但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如果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问题,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比较容易克服。“有趣的拼搭”通过“猜一猜”、“堆一堆”和“搭一搭”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2、以学定教——人本数学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有趣的拼搭”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猜一猜”、“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和“议一议”等实践活动中,经过充分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交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并彻底改变以往那种明的、暗的牵着学生走的学习方式,做到目中有学生,目中有学情,顺着学生的'学来“导”。
3、合作探索——体验数学
《课标》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案例中“滚一滚”、“堆一堆”等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去了解、体会平面与曲面的区别,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验证,从而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汇报时,各学习小组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如学生说“我感觉长方体是平平的”、“我觉得球是圆圆的”、“球是圆圆的,所以堆起来不稳”……,真是精采纷呈。由自主探索找特征——合作交流说特征——动手操作验特征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取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主动建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种图形的特征做好准备。
4、动手操作——活用数学
《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本案例中,“搭一搭”的创造性活动,小组之间进行“比比谁搭得好”的比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提供的模型和自带的各种形状的实物进行拼搭,他们在无比宽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取了数学的拼搭知识,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创造空间,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多元评价——成功数学
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参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本次实践活动本人能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全面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把学生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是否愉快、能否与他人合作作为评价的重点,能调动多种评价主体,教师、学习小组、同伴和学生本人,全体参与评价活动。评价时,本人从多方面、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正面评价,让学生勇敢地赞美自己,真诚地欣赏他人。
有趣的拼搭的教学反思3
国庆前一天上了《有趣的发现》一课。本以为这篇课文孩子会没有多大兴趣,但事实却是出人意料的。
我从有趣一词入手,先在黑板上写下“有趣”一词,让学生说说在你身边有哪些有趣的事。孩子都积极想说自己身上的有趣的事(有孩子说和爸爸去旅游,结果爸爸是穿着拖鞋去的。)孩子们都哄堂大笑,很开心。孩子很快融入了课堂。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都在我的掌控之下。顺势我又在黑板上写下“发现”,导入今天的课题。我问孩子“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激发了孩子读书的兴趣,孩子饶有兴趣的开始读书,之后我开始检查孩子读字词的情况。这时就有个别孩子开始注意力不集中,开始做小动作。而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点名,批评。而是让他来读词语(孩子在家都预习过了,所以读得很好)我就对他进行了表扬“你读得真准!如果你能放下手中的东西,眼睛看黑板,那你会更棒的!”这时,孩子很乖,很听话,立即放下手中的东西,身体坐得特端正,注意力又回到了我这里。
在让学生理解“著名”一词时,我先用找近意词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接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他们说说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有名的`体育运动员,再让他们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人。从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去理解。虽然没有对于“著名”一词的讲解,但从孩子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已经理解了这个词语。
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的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上是成功者,也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趣的拼搭的教学反思4
1、突出主体强化过程重视操作鼓励参与
教学力求体现自主性原则,运用问题,自主解决教学的基本模式,采用摸、看、想、说、描、涂、数、分、拼相结全的方法进行数学,尽量体现从具体到抽象,从实物到模型,从亲身感知到图形辨认,自始自终强调学生观察、操作和独立思考,强调现实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呼为主动学,学生积极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手思考、动口表述,运用问题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为主线,强化学生合作学习,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创造才能,、保证课堂训练密度。本节课使用许多教具和学具,力求借助这些手段节约时间,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2、创设游戏玩中学、做中学潜移默化渗透思想教育
在巩固拓展时,创设了让学生“举、辨、摸、找、说”的游戏活动,力求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让学生说中交通标志的名称,以及它们的面的形状,让学生寻找周围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帮助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有机的渗透,注意交通安全,当个好公民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生活中,数学就在身边。
有趣的拼搭的教学反思5
反复朗读,凸现主体,是切入该课文的突破口。现代教学观强调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过程,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主体活动,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反复朗读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化传统的烦琐分析讲解为琅琅读书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畅快忘情的阅读,使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逐渐高涨。朗读,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营造了一种活泼高涨的气势。语感语气有了,内容有了,思想有了,篇章有了,学生真正成了行为的主人、思维的'主人、情感的主人。
给了学生一片创新的蓝天,造就了学生发表主见的天地。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这堂课上,学生对学习内容有选择的自由,可以选择那些自以为最有意义的语句作为思考品赏的对象,去主动的独立的体验、感悟、思考,获得启迪;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大胆想象联想,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阐述自己的理由,再在互相交流中思维碰撞,成果交流。文学欣赏没有标准答案,给他们一个艺术再创造的空间去思考,虽然学生谈出的理由不十分充足,甚至较肤浅,但他们已在教师信任的目光中形成了热情,他们在积极思想、热烈交流中流淌出了无以比拟的学习之乐,享受到了浓浓的审美乐趣。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个人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自身价值的认可,它能唤起学生积极探讨的活力,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尊重。
第三篇: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
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
西关小学 周宁霞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第二课时《有趣的拼搭》,主要教学第35页后半部分和第36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八的第4、5、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拼、搭活动中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拼出新的图形,能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所拼图形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一定的要求拼一拼,搭一搭。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有趣的拼搭”这部分内容时,主要先通过拼摆若干个小正方体、小长方体和圆柱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巩固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再通过“看谁搭得又稳又高”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尝试指导法、效果回授教学法。学生采用:合作交流、实验探究法。
教学准备:积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以前玩过搭积木吗?
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搭积木。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朋友“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玩搭积木,你们猜猜他们是谁?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小朋友们真棒!看来小朋友们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立体图形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 “有趣的拼搭”
二、充分体验,自主探索
(一)拼一拼
积木:用几个相同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
1、正方体的拼组
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都是拼图的小能手,下面我们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1)用2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
(2)用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
(3)要拼一个大的正方体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小组合作、交流。
全班汇报。
2、长方体的拼组。
师:刚才,小朋友们用正方体拼成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图形,很有创意,也很棒!那么用长方体拼摆,又能拼成什么图形? 学生用4个相同的长方体来拼组。
全班交流:用4个长方体拼一拼,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也可以拼成一些不认识的图形。
3、圆柱的拼组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小朋友们很爱动脑筋,拼出了许多不同的图形。
最后,我们来看看用圆柱能拼成什么图形?
小朋友用2个圆柱拼一拼。
全班交流:用2个小圆柱可以拼成一个大圆柱。
师提问:两个圆柱横着拼平稳吗?为什么?
小结:圆柱的曲面容易滚动,不稳定,但两个平面平平的很稳定。
(二)数一数
师:刚才,我们分别用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拼成了一些新的图形,大家拼得不错,很有创意。瞧!小明搭的积木多漂亮!你能数出这个图形里有几个长方体吗?
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三)欣赏图片
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用立体图形拼成的图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创意的拼搭吧!
学生欣赏图片。
师:哗!这些图形搭得很漂亮,很有创意是吧?那你们想不想玩“搭一搭”游戏?
(四)搭一搭
课件出示例题图。
1、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下面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把这道题齐读一遍。
师:你知道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什么吗?(1)用上所有的积木搭。
(2)看谁搭得又稳又高。师:这两个要求告诉了我们什么?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观察想象,拟定策略。
师:对啊!怎样才能搭得又稳又高呢?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这些立体图形当中,你认为最难搭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师:那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呢?
小组讨论:球怎样放才能放得稳?怎样搭才能搭得又稳又高呢?
全班交流。
(2)初步操作,合作探究。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桌面上的学具都收起来。再把另一部分学具打出来。
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搭一搭
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搭得又稳又高?
比一比,哪组搭得又稳又高?
指明一小组说说搭得又稳又高的方法:
第一:把球放在3个长方体的上面可以放得稳。
第二:尽量把长方体竖着放就搭得高。
(3)再次操作,验证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活动一:我说你搭。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继续玩游戏?下面我们玩一个“我说你搭”的游戏,好不好?
(1)师生活动:师说生搭
(2)小组活动:一生说一生搭。
2、活动二:创意拼搭
师:小朋友们搭得很开心,是吧?还想继续玩吗?下面我们来玩“创意拼搭”的游戏。请把你们的积木都拿出来,搭你喜欢的图形。
小组活动。
作品展示。
哇!小朋友们的作品真漂亮,很有创意哦!
师:哪个小组愿意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们的创作!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请小朋友们说说你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有趣的拼搭
板贴:四种立体图形的图片
第四篇:有趣的拼搭教案
有趣的拼搭(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第二课时《有趣的拼搭》,主要教学第32页和第3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拼、搭活动中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拼出新的图形,能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所拼图形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立体几何图形(圆柱体、球、正方体、长方体、长方形滑板、口袋)、多媒体课件。
学生:积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小朋友们以前玩过积木吗? 生:玩过。
师:那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搭积木,好不好? 生:好!
师:但是今天我们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搭积木,而且活动的过程中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我们要从搭积木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知识。
师:昨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几位图形朋友,它们都是谁啊?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今天老师就把它们请来和小朋友们一起搭积木。
二、新课教学 I
第一环节:滚一滚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块斜放的木板,你猜一猜,如果我把这四个立体图形从滑板的同一高度滚下来,哪些物体滚得最快?
生:球、圆柱-------师:同学们都各有各自的想法,那我们就一起来做个试验,请每个组的小组长先分工,各自进行,然后汇报你们的试验结果。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到弱势小组的活动中,指导参与。师:哪个小组想来说一说你们组的试验结果? 生:球滚得最快--------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试验,我们得出了结论:球滚得最快,圆柱第二,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边写边板书)那你还能说一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球和圆柱有弯曲的面,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是平的。
第二阶段:堆一堆
师:下面老师又有问题了,你们说我如果把每个物体分别堆一堆,谁最难堆?
生:球-------师:组长分配任务,合作完成后汇报结果。小组活动,老师适时指导。
师: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试验结果。生:球最难堆,因为它没有平平的面。第三阶段:摸一摸
老师现在想给你们介绍两位新朋友,他们听说我们在搭积木,也想来凑个热闹,看,她们是小猪和小狗!可是他们现在都不是很高兴,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很聪明,想一比高下,小猪说:我最聪明了,我根本不用看,只要摸一摸,就能知道是什么图形。小狗说:哼!有什么了不起,我也不用看,你让我模什么图形我就能把它给摸出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袋子,装着许多图形,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小猪,从袋子里摸一个图形出来,让后告诉大家你摸到的是什么?
生:完成
师:告诉同学们你的诀窍是什么? 生:回答
师:再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聪明的小狗,大家要求他摸什么图形就摸出什么图形,谁来挑战一下。
生:完成
师:让学生摸一个没有学过的形体。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完成得很好!第四阶段:搭一搭:
同学们看,这些图片漂亮吗?(出示幻灯片)
这些都是用积木搭成的图形,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能搭出许多既有趣又漂亮的图形,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搭得最好!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第五阶段:数一数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33页,我们看着这个图来数一数,适时指导: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往右,从上往下 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各抒己见,师生共同总结。
课外延伸: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知识,我们来帮小猴一个忙,小猴买了一大箱子的书,它想搬回家,但是书太重,他抬又抬不动,他身边只有一些圆柱形状的木头,你能帮它想个办法,把这箱书搬回家吗?
第五篇: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有趣的拼搭 4 教学设计
有趣的拼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2.让学生体会平面与曲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请四位小朋友表演小猴、小狗、小猪、小熊)
1.小猴和小狗分别选择用乒乓板托正方体、长方体奔跑。小猪和小熊分别选择用乒乓板托圆柱和球奔跑。
提出问题:为什么圆柱、球这么快就掉下来?
2.揭题板书(有趣的拼搭)
二、实践操作
(一)滚一滚
1.猜测:如果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往下滚,哪些物体滚的快呢?
2.提出活动要求,请一小组示范,强调从“同一高度”同时“往下滚”。
3.分组体验。
4.交流验证,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二)摸一摸
1.示范摸;
2.同桌互摸;
3.组织评价。
(三)猜一猜
1.提出要求;从游戏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观察、感知,总结各种图形的特点和不同的地方。
2.学生互编互猜;
3.师生评出最佳谜面。
三、拓展应用
(一)堆一堆
1.提出问题:把四种分别向上堆,想想哪一种物体最难堆?
2.分组体验。
3.交流验证。
4.总结归纳,引入生活。
(二)搭一搭
1.提出问题;
2.分组体验;
3.汇报交流;
4.师生评出最佳作品。
(三)数一数
在搭的基础上数一数,左边两图中只含有正方体,容易数;右边一图中含有四种形体,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分别数出四种形体各用了几个,数好一种填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