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

时间:2019-05-11 22:5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理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理教案》。

第一篇:地理教案

“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案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翼城六中 曹名珍

【案例背景】

中国的区域差异可以视为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分区地理部分的衔接点,在教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有利于认识我国的不同区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的差异。【案例描述】

一、情景导入

1、出示图片: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从图中找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板书)老师追问: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是什么? 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影响因素 1.阅读: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老师:出示图片: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观察中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分界线的关系。(板书)

生: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400MM 等降水线 3.老师:出示图片: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的边缘线,观察中国青藏高原的边缘线与青藏地区的边界线的关系。(板书)生: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青藏高原的边缘线)

4.师:出示图片:总结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生:气温和降水

1.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夏季风)

2.确定青藏高原地区与其他三个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海拔)

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三.小结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秦岭-淮河一线

划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2.南北方划分的主导因素:气候

北方与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夏季风

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划分得主导因素:地形地势 3.拓展迁移

说出你了解的我国四大区域的不同之处。

四.指导完成练习。读中国四大区域划分图,完成问题:

(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A是______。它大致与1月_______℃等温线分布相吻合,大致与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当。(2)界线C大致与下列哪几座山脉的走向一致()A、天山——阴山 B、横断山——贺兰山

C、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从温度带来看,②区域主要分布在()

A、寒温带 B、中温带 C、暖温带 D、热带和亚热带

(4)从干湿区来看,③区域主要分布在()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干旱区 D、半干旱区

(5)受降水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以______________为主。①②两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土地利用类型看A线以北_______,A线以南________。【案例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通过对四大地理分区划分依据的分析掌握其分析方法,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所以,要多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增加读图的练习.教学前,领着学生复习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生自学新课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效果更好

第二篇:地理教案

前段时间就是关于东三省召开教研会评选作品的事情,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有参加的没有了?我把通知附后面:关于召开“东北三省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的 预

辽宁、吉林、黑龙江省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

东北三省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拟定于二0一一年暑期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召开。按照上次三省联席会拟定的会议精神,经大会秘书处协调整理,现将大会召开的主要内容和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1.理事会改选 2.专家讲座

3.优秀教研成果评选 4.优秀教研成果展示与交流 5.现场课观摩及研讨 6.地理考察(自费)

二、参加人员

1.东北三省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和本届理事候选人; 2.参加优秀教研成果展示与交流的选手; 3.三省省、市、区(县)地理教研员; 4.参加观摩的三省地理骨干教师;

三、相关要求

1.理事候选人:每省根据本省的教学研究实际情况向大会推选理事候选人(人数19以下单数);

2.优秀教研成果征集与评选;

①优质课:以录像课形式上交评选;

②优秀教学论文:论文字数限定3000字以上,论文必须独自撰写; ③优秀教学设计:作者独自完成一课时的教学设计,鼓励设计创新; ④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以课为单位完成课件设计;

⑤课程改革经验介绍:建议以教研组或教研团队经验介绍为主,包括课程改革、课题研究、校本教研、信息技术等方面;

⑥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以东北三省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名义发证书表彰,名额各省决定。

四、现场成果交流

1.现场观摩课:现场观摩课展示,每省初中和高中各一节。现场课所在地学校高中和初中可各再提供一节课。

2.课程改革经验介绍:每省初高中各一篇,时间不超过20分钟。

3.教师论坛:各省可根据本省实际选择若干名教师,围绕本次年会事先确定的主题《课堂有效教学》展开自由论述。各省选手在阐述本人观点的同时,还可以对其他教师的观点提出认同或不同意见,展开交锋、对话和交流。

4.教学设计现场说课:采取多媒体辅助形式宣讲,每省初高中各二篇,每人宣讲时间不超过8~10分钟。

五、其他方面

1.代表名额分配:每省代表各60名,承办省可以略多一些,特约代表不计在内,会议人数控制在200人左右。

2.会议举办时间:拟定于2011年7月13-15日召开(以正式通知为准)。3.各省理事名单和理事基本情况汇总表和证书数量、优秀教研成果证书数量、参会大致人数,请尽详细于2011年6月10日之前报给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文科部地理教研室。

4.各省接到此通知后速将通知下发到各地(市)级教研员处,以便通知与会代表做好各项准备。具体事宜届时将另发正式通知。

5.会议结束后,会议主办方可协助联系安排赴俄罗斯、五大连池等地考察,本着自愿原则,费用不计入会务费。其中,去俄罗斯手续可在会议上办理,但因有些地区个人信息没能联网,所以建议有出国意向的老师在当地办好护照并带到会上。另外,处级干部应在当地组织部开具出境保证书。

其他未尽事宜需要三省共同协商,望各省尽快做出反馈意见,以便正式通知时修正。

王沥铧(教研员)(414968628)2011-6-27 5:38:06 关于转发“东北三省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的 预 备 通 知

各市(州)教育学院、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省直中学:

现转发关于召开“东北三省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的预备通知。请各地区地理教研员、地理教研组负责人组织好当地地理教师参评的优质课、优秀教学论文、优秀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改革经验介绍、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参评优质课需交纳评审费100元。其余参评项目需交纳评审费50元。于2011年6月20日前寄到吉林省教育学院(长春市人民大街6755号。邮编:130022)骆秦俐处。各市(州)地理教研员按照县市区分配名额安排好参评教师上交的论文、教学设计等。每县(市、区)参评优质课限报2节。教研论文、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限报5个,课程改革经验报告限报1个,课程改革先进个人限报2名。

第三篇:地理教案

第三节

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标

1.理解季风活动与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关系,知道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大致情况。2.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以及利用不同的干湿状况进行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干湿地区的分布。

2.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成因。

教学难点

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成因。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读图法相结合。

教学媒体

中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提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出现在几月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回答。

【教师订正】每年的7月、8月份,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则出现晴朗少雨的天气。正值伏天蒸发旺盛,而降水不足,但此时恰值水稻生长旺期,极需水分形成伏旱。

【提问】1998年长江流域出现了伏旱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订正】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我们同学也积极为灾区捐物捐钱,贡献了我们一份爱心,那么为什么1998年伏天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有出现“伏旱”而出现了特大洪水呢?今天我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讲授新课】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导致了这个地区的年降水量猛增,远远地高于往年。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年与年之间并不相同,这就是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板书】

二、降水的年际变化

【读图4.21】北京1951年至1980年的30年间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年,约多少毫米?降水量最少的是哪一年,约多少毫米?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北京在1951年至1980年30年间年降水量最多的是1959年约1400毫米,降水量最少的是1965年约250毫米。

【组织学生讨论】(1)为什么北京的降水量年际变化大?(2)为什么在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特大洪水?

【教师总结】上述现象的形成与夏季风的强弱相关。若夏季风强,向北挺进快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多,南方降水就偏少;若夏季风弱,向北挺进慢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少,南方降水就偏多。因为每年夏季风的强弱不同,所以北京的降水必然会出现年际变化。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就是因为夏季风弱,向北挺进慢,7月、8月份雨带仍停留在长江流域所致。

我们现在知道了夏季风既影响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还影响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出示景观图】江南的稻田、西北的沙漠图。

【教师小结】南方以水田为主,西北以荒漠为主,二者的干湿状况不同、南方湿润而我国的西北干旱。

【提问】什么因素导致两地区干湿状况不同呢? 学生回答:降水不同。

【提问】是否降水量相同的地区,干湿状况一定相同呢?请结合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周,找出与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年降水量大致相同,但却分属于半湿润或半干旱的地区。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东北地区的东部属于湿润地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蒸发量小,为什么蒸发量少呢?其原因是因为气温低。所以决定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是要看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当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空气湿润;反之,则空气干燥。科学家把我国划出四个干湿地区。【板书】

三、干湿地区

【读图4.22】我国有哪四大类干湿地区。学生回答。

【小结并板书】我国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讨论】(l)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2)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辅导】(1)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2)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3)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读图4.22】请同学找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各自的分布地区。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东北三省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干旱地区:新疆、内蒙古高原的西部和青藏高原的西北部。

【思考】在上述地区,人们是如何利用其自然条件发展生产的?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我国的农耕区,秦岭—淮河以南多利用为水田,秦岭—淮河以北半湿润地区为主的地区多利用为旱地,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主要是我国草原牧区。所以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为我们提供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不同,我们在发展生产时,就要因地制宜,保护好当地自然条件和环境以达到可持续发展。【巩固新课】 【学生讨论】(l)为什么北京地区既要抗旱,又要防洪。

(2)为什么北京地区的降水会出现年际变化,对北京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影响?(3)能否在内蒙古高原广泛地种植水稻? 【作业和练习】

(1)填充图册,第11页作业。

(2)秦岭—淮河是我国哪些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板书设计

二、降水的年际变化

三、干湿地区

我国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第四篇:地理教案

第九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美国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移民国情。

2、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3、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2、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3、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教学重点

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二)难点

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突破

1、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种族的构成。

3、使用美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4、利用数字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世界政区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候图、美国的农业带(区)图、美国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美国的矿产资源图、相关图片、课件等。

(二)学生准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理图册,收集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的材料和美国工业品的品牌等。

师 生 活 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导入: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产品是美国生产的?请列举一些产品或品牌。(可口可乐、摩托罗拉手机、福特汽车、柯达胶卷等。)

总结: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它的工业产品遍布世界,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今天我们就来全面认识美国的工业状况。

2.引导:你知道美国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吗?(钢铁、汽车、化学、电子、宇航、石油、飞机制造、军火等。)

3.展示“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

引导:请同学们在图上指出下列工业城市,并说明<也

总结:东北部是美国开发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区,主要是传统工业部门。后来逐步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转移,这两个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以新兴工业门类为主的工业区。

4.引导:美国有哪些产品居世界前列?(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胶、轮胎、铅、载重汽车、发电量、磷肥等。居世界第二位:煤炭、新闻纸、水泥、钢、小汽车。)

提示:多看“阅读材料”。

5.引导:根据以上“材料”学生发现美国的工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

板书:完整的工业体系,产量大,技术先进。

6.引导:有人说:“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你同意吗?你能列举一些有关高新技术的产品和其他事物吗?(航天飞机、微软公司、彼尔·盖茨、爱国者导弹、大型轰炸机。)

板书: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7.引导:近几年,美国的经济平稳发展,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

(1)美国经济增长中的27%归功于高新技术产业。

(2)1988-1996年,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新增就业机会105.6万个。

(3)预计到2001年;因特网收入将超过3500万美元。

(4)美国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于信息产业。

板书:带动美国经济的增长。

美国的确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板书:“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巴西》第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

1.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区划等。2.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过程与方法

1.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气候图、农矿产工业图等,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和工农业分布等。

2.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3.通过数字、图片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的人种构成、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通过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

3.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学习的方法。教学重点

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认识巴西人种的构成;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教学难点

1.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2.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3.探讨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

五、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创设情景导入。

播放2002年世界杯决赛中巴西队惊险的救球和精彩的进球的录像片断。通过录像和图片说明巴西队是世界一流的球队(简介巴西的足球)。说说看,你去过巴西吗?你还知道有关巴西的哪些事情?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巴西。要到巴西去,就要知道巴西在哪儿? 2.我们先了解巴西的位置。老师出示拉丁美洲政区图和世界政区微缩图,让学生找出巴西的邻国、海陆位置。小结:巴西是一个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10个陆地邻国;位于拉丁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远离欧亚大陆。)师:你知道面积比巴西大,人口比巴西多的国家吗?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面积比巴西大;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人口比巴西多。)3.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说明巴拉圭盆地在巴西高原边缘,与邻国巴拉圭相邻。

(让学生估计出巴西北部是约占全国面积1/3的平原地区,南部是约占全国面积2/3的高原地区。)4.了解巴西的主要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可以用影片《冲出亚马逊》让学生在大脑中重现热带雨林的环境和气候)

5.你想知道居住在巴西的是哪个人种吗?这些人喜欢什么活动吗?通过录像激发学生兴趣。看录像2.3,(巴西狂欢节——欧洲天主教的节日;男女老幼都爱的桑巴舞=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鼓乐、舞蹈)大家边看录像边听教师简介巴西的狂欢节和桑巴舞。

师:你对巴西的人种构成和喜爱的活动有什么感觉? 当地的土著居民是什么人? 玛雅文明有何成就?

为什么要掳掠、贩卖黑人奴隶?黑人奴隶从哪里来的?

(2)通过卞卡一家,了解巴西人的特点:拥有大量的混血种人。

出示巴西人种构成扇形图,让学生说出巴西为什么有多种人种及大量的混血种人。

小结: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二、巴西的农业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巴西的位置和人种,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下面我们来了解巴西的工农业情况。1.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里程。

过去:单一经济;现在:拉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主要矿产有铁、锰、金、煤等;咖啡、甘蔗、柑橘等产量居世界第一,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业发达。(主要介绍铁、煤,咖啡,伊泰普水电站和伊塔比拉露天铁矿;介绍三峡水电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讨论:1.二战前,(几个世纪)巴西为什么只发展单一的经济?

2.二战后,(几十年)巴西就成了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说明了什么问题? 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巴西以前是殖民地国家,资源和资金都被殖民统治者掠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摆脱了殖民者的统治,建立了独立主权国家,发展多种经济,加快工业化的步伐,经济取得飞这速发展。使学生懂得,国家要强大,就要独立自主地发展经济。(如曾经富裕的伊拉克)

讨论:1.① 重工业为什么多集中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地区? 引导学生从海陆位置、气候、人口及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东南沿海多港口,便于海上运输 ;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纬度较高,气候凉爽宜人,居住人口多;附近矿产资源丰富。)

②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哪一地带?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引导学生从海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

(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这里地形平坦,纬度较高,气候宜人,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这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便于就地消费。)

2.巴西的能源矿产不多,政府采取一些办法解决能源矿产短缺的问题。对此,你还有哪些建议?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结合有关能源发展的新趋势及有关国家的相关做法思考。

学生的建议:1.进口能源(如日本);2.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如甘蔗制酒精);3.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调整产业结构:如柑橘遇病虫害后,砍柑橘树栽甘蔗,利用甘蔗为原料制酒精。)

启示:注重节能,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等。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巴西的位置和人种,认识到它是一个民族的大融炉的缩影;了解到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点,认识到它也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的大国。

三、课堂小测验

1.创造了世界著名的玛雅文化的是 人;

2.巴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是 ; 3.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4.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是____________;

5.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最大的高原是____;他们大部分都在(国家名)。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A.东南亚地区 B.巴西高原 C.亚马孙河流域 D.刚果盆地

巴西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热带雨林的危机

3、巴西主要的热点经济作物

4、巴西的工业布局及城市分布特点。能力目标

1、运用巴西的地形图、气候图分布图,掌握巴西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分布

2、运用巴西的矿产资源图及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巴西工业区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教学难点

热带雨林对于全球气候的影响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课。

大家看录像,说出展现的内容。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 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重难点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节巴西。2.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巴西的地形图

读图回答:1.二条特殊的纬线:赤道、南回归线。2.巴西所处的温度:热带

3巴西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4.巴西的主要地形: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占面积的 1/3巴 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占面积的2/3(提问):(一).为什么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国家?(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地理位置决定。

2.亚马孙流域经过这里。(让学生自己来介绍亚马孙河并展示图片)3.安第斯冰雪消融带来大量流水

(二).热带雨林有何作用它为人类提供了那 些资源?(活动):学生分组讨 论并推选代表举例说明。教师提供图表总结。经济价值——提供木材 提供全球气候 提供新鲜空气

环境效益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三).巴西是怎样开发和利用热带雨林的?(活动):由学生出示资料进行角色扮演:角色分工1.林业部长 2.外国开发商3.当地农民 4.生态学家。(小组成员认领角色,通过讨论,然后上台表演。各小组经过角色之间引起的争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总结):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保护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二.热带经济作物王国

1.看图9.35请回答: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分布在哪一地带? 结合图9.33,34图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有哪些产量居世界前列的作物?(咖啡、甘蔗、柑橘、橡胶、可可、玉米、棉花、大豆等,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这里地形平坦,海拔较高,气候宜人,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这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便于就地消费。

总结: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土地广阔,为热带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三、民族工业的发展 1.导入: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它是怎样发展起来 的呢?工农业生产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这些是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阅读课本,自学探究巴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1)殖民初期,出口“巴西木”。(2)16世纪中期,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3)17世纪末,掀起采金热。(4)19世纪初,大量种植咖啡。

总 结: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3.展示“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图,观察该图,看看巴西有哪些丰富的矿产?分布在何处?对巴西的现代工业有何影响?(主要矿产有铁、锰、金、煤等,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富的铁、锰等金属矿产,便于发展重工业;而

矿产的分布,又影响着工业的分布在接近东南沿海的矿产地

总结:的确,依据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巴西的钢铁、造船、汽车、飞机等制造业都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4.引导:巴西重工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除靠近矿产地等因素以外,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提示:从交通、气候等方面考虑。(东南沿海多港口,便于海上运输;这里纬度较高,气候凉爽宜人。)5.引导探究:巴西的能源矿产如优质煤、石油等都不多。想一想巴西该怎样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1)利用水能,合作修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2)进口能 源。(3)大力发展生物能源等。(4)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潮夕能等。

总结应用

四.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桑巴王国”巴西,知道了它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热带雨林最多的国家,该国铁矿丰富,工业发展很快,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占世界重要地位 板书设计:一.位置和自然环境

1.位置: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南半球,热带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2.地形和河流: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 3.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二.热带雨林的危机 1.经济价值——提供木材 提供全球气候 提供新鲜空气

环境效益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2.热带雨林的保护 三.热带经济作物王国

1.主要作物:咖啡、甘蔗、可可、剑麻 四.民族工业的发展

1.主要城市: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西利亚 2.人口和工业分布在东南沿海

第五篇: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质。

2、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注意建立过程式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给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用来记录该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作好整理工作。

5、将新课程教学实验研究进行反思,整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将自己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继续发扬光大,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写成教案、活动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积累经验,验证《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本学期世界地理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知道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

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画简单的世界、大洲、国家的地理略图,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初步知道世界

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四、具体实施

1.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

3.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千姿百态的地理事象、千差万别的地理空间、千变万化的地理演化过程。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促进地理学习的革命,为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地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4.初一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他们或者自身努力但学习比较困难,或者智商不低但学习不努力,或者对老师的教育有反感情绪,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对这类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生活中要关爱他们,学习中要特别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要从基础抓起,从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5、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2

教学目的:

了解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环境意义;能在世界森林资源分布图上找出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方法。

教学重点:

森林的环境作用,森林破坏情况及产生的严重生态问题。

教学难点:

森林的环境作用。

教 具:

多媒体教学(漫画、图片、资料、实例)

教学方法:

运用电教手段,引入漫画、图片、资料、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人体皮肤上附着很多毫毛、头发等,它们的排汗和保温作用对维持人体的水分和体温起重要作用。对于地球来讲,什么是她的“毛发”呢?那就是生长在地球表面上的森林。今天,我们就了解有关森林的知识。

讲授新课:播放有关森林的纪录片,提问:森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一、森林的作用(板书)

1、森林的经济效益(板书):由于学生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可直接通过提问。

教师总结:森林除了刚才提到的经济作用,还对我们生活的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2、森林的环境效益(板书):

通过多媒体显示一组森林作用的数据,以及森林对环境的作用,由学生填图。

森林作用的数据

森林的环境作用

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吸收1000千克

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气

调节大气成份

每年每公顷松林能滞留粉尘34吨

净化空气

夏季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汲取70~100吨水,化为水蒸气

增加空气湿度

通过上述的填图,使学生知道:森林具有调节大气成份,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因而,它被称为“环境的肺脏”。

显示多媒体动画示意图1:(护田林带防风动画示意图)注:图中沙尘应该和风画在一起,为表示清楚而画在上面,线的疏密表示风的强弱。沙尘的多少受风力大小的制约。

教师问:图中的森林起什么作用?

通过分析:由于森林带的阻挡,使强大的风变为微风前进,从而避免了大风对庄稼的危害;同时,风中的沙尘因风速降低而沉落。

学生回答: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显示多媒体动画示意图2:(护坡林带保持水土动画示意图)注:图中箭头的粗细和颜色的深浅表示流量和含沙量的多少。

教师提问:径流中泥沙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被森林阻滞后,泥沙逐步沉积在坡上。

教师提问:减少的那部分径流到哪里去了?

学生回答:森林阻滞,水的流速减缓,大量的流水渗入地下,变成地下水。

结论:护坡林带使水土留在坡上,清水长流。

除此之外,教师提问:森林还有哪些功能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森林还有调节气候,减弱噪音,美化环境等作用,因此,人们把森林称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那么,森林资源在全世界的分布状况又是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森林资源的分布。

二、森林的分布:目前,世界森林面积为40亿公顷,覆盖率29.6%。

显示多媒体动画示意图3(世界森林资源的分布):

教师提问:世界森林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学生回答:以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为主。

教师提问: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回答: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温带地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森林资源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因此,我们又把森林资源称为“地球的毛发”,人们又是如何对待它的呢?

三、森林的利用:

由学生表演小品:由学生事先排练,角色有森林法官,被告:人类,原告:森林,森林动物,森林其他植物,地球气候,表现在当今森林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带来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面积的森林被砍光,而植树更新的面积却很小,热带雨林正以每分钟50公顷的速度消失,热带雨林如果消失,不仅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全球气候也将受到影响,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将失去调节作用;许多野生动物丧失理想的栖息地,导致一些动物的灭绝。由于森林的破坏,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滥捕,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

通过小品,使学生认识到:森林慷慨地向人类贡献着它的一切。但它却得不到人类应有的保护和抚育。当前森林资源面临的严峻问题,以及森林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其保护森林资源的自觉性。

四、森林的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开始注意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各国制定 有关政策,鼓励人们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发展替代林和速生林,并用遥感技术监控森林火灾。

那么,我们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如何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条思考题,多媒体播放思考题:

某地有10000公顷森林,对这片森林有三种处理意见,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1. 全部保护起来,禁止砍伐。

2. 全部砍伐,以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

3. 把此片森林划分为10片,每年砍伐1片,砍伐后随即补种树苗,使其十年成材。

教师小结: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无私地向人类奉献它的一切,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并且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地区的环境因此而恶化。为改变现状,应植树造林,绿化地球。人们在搞经济建设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环境保护,不要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严防弄虚作假,要讲求实际效果。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

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点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教学用具

《东西半球图》、《东南亚地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

教学方法

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教学提纲

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二、自然条件

1.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2.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在学习东亚区域地理时,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东亚的?(范围、地理位置、居民及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

引入新课我们今天学习东南亚的区域地理,仍然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找出它与东亚的差异,总结出东南亚区域地理特征。

学习新教材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板书)

[读图]读《东西半球图》,教师指图明确范围,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教师做简单介绍。

[提问]从图上看东南亚位于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从海陆位置看,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正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从古至今一直是海上交通要道,马来半岛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系两大洲、沟通二大洋的“十字路口”

[读图]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教师介绍马六甲海峡。

[提问]日本把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这是为什么?提示学生可参看“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回答。(日本的工业原料依赖于进口,需从亚洲、非洲等地进口石油、铁矿石等,而马六甲海峡是它必经之地。日本向亚洲、非洲等地大量出口工业产品,同样需经马六甲海峡,它直接关系到日本经济的发展。)

[读图]读《东南亚政区图》引导学生思考,东南亚地区和东亚地区所占纬度有什么不同?哪些国家位于赤道两旁?(东亚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东南亚则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绝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位于赤道两侧。)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东南亚包括的国家和地区,参看课本附表,东南亚国家概况,做总结归纳。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东南亚的这种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呢?

二、自然条件(板书)

1.地形

[读图]读《东南亚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总的看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略)教师指图介绍主要地形的分布。

[教师归纳]总的看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从中南半岛看,(教师边讲边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提问]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做一做]填写课本第114页表格。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板书)

[提问]指导学生读《东南亚地形图》后问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相比较,地形有什么区别?(同样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岖,而且多火山。如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看景观图]指导学生看课本“坦博腊火山大爆发”图。

[读一读]指定学生朗读课本第115页的“读一读”。

[提问]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提示学生参看《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并注意与日本比较。

[教师归纳]马来群岛与日本群岛一样,也是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所不同的是,马来群岛处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提问]火山爆发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富多种元素,也会使当地的土壤肥沃。)

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板书)

总的看东南亚的多山地形与其所在位置是分不开的。它不仅影响了东南亚的地形,也影响了东南亚的气候,我们来分析一下本区气候特征。

[提问]东南亚属于哪个气候带?提示学生参看“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图。(属热带多雨地带。)

[提问]这里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这里年均温可达20℃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分在20xx毫米以上。因此是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教师讲述]但由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所在位置不同,它们之间的气候也存在差异,尤其在降水上,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2.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地区——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提问]这一带纬度位置特点是什么?(赤道附近。)

[提问]这一带每天的天气变化过程怎样?指导学生读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请一学生按图分析一天的天气变化情况。(日出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地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天空云量逐渐增多;午后两三点钟,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降下大量雨水;到傍晚云量减少,天气转晴。)

[提问]这里为什么会经常产生这样的天气变化叱?提示学生可参考“降水的分布和变化”一节的内容。(马来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气压低,同时四周为广阔的海洋,水汽来源充足。日出后,地面空气受热上升,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容易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水滴,产生对流雨。)讲课过程中,绘制上升气流降水示意图。

正是由于这里有充足的热量和降水,所以可以生长终年常绿茂盛的森林,我们叫这种植物类型为热带雨林。并且这里的农作物全年可以播种,都能收获。

②热带季风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季风的分布地区——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提问]什么是季风气候?中南半岛的风向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参看“亚洲东部一、七月的气压和风向”图。(季风气候是指在一年之内,随季节不同,风向有规律的变。这里一月为东北风,七月为西南风。)

[教师讲授]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吹东北风,是来自亚欧内陆的风,所以较干燥,降水少,形成旱季。6月到10月吹西南风,它来自湿热的印度洋,所以降水很多,形成雨季。

[提问]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而热带季风气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教师补充]由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有雨季、旱季之分,所以这里的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

复习巩固按照板书,引导学生回忆本课所学的重点知识。

布置作业填写课本第116页[做一做]中表格;阅读第116页“读一读”。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4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观察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我国工业的分布》图进行技术处理,把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做成闪动,使学生观察更清楚。

学生准备:以《我的小天地》为题照出自己居室的工业产品相片。

【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提问学生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或学习用具,使学生清楚工业产品是由众多的工厂生产的。被称为工业部门。

观察图“什么是工业”,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小组讨论:各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说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总结:利用插图,说明工业对各行业的重要作用,查找数据证明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工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观察图“我国工业的分布”,在教师引导下说出工业的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铁路线,了解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

引入:同学们,今天早上来上学,我们都使用了什么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时哪生产的?

学生:自行车、汽车。工厂生产。

教师:当然,我们同学还知道许多的工厂,如:化肥厂、钢铁厂、拖拉机制造厂等。有众多的工厂组成的部门,我们称为工业部门。工业部门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门。今天我们要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课题: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观察图“什么是工业”,有三幅图片。看一下这三幅图片都说了什么。

学生:依据图片说明回答

教师:请同学讨论三幅图片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

第一幅图:通过挖掘、开采、提取的方式,可以从自然界获得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还可以从自然界取得棉花、木材等资源。即从自然界中挖掘、开采、提取工业原材料是工业生产的一个环节。

第二幅图:对原材料进行加工

第三幅图:在原材料加工的基础上再加工成产品。

这就是工业的生产过程,工业能给我们提供许多工业产品。(出示一张钢铁工业图片)以钢铁工业为例,钢铁材料可以加工成那些工业产品?

学生:拖拉机、建筑钢筋、汽车、精密机床、仪器仪表、火箭等。

教师:请同学阅读教材插图中“农民、建筑技术人员、研究员、军人”所讲语言,体会工业产品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并进行小结。

工业可以提供一些经济发展的基础产品,如拖拉机、建筑钢筋、汽车等,还为科学研究、国防提供许多高精尖产品,如火箭中的特种钢材。看来工业产品对农业、城市建筑、科学研究、国防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教师:工业生产与我们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关系?

同学:小组讨论——各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说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一位同学做代表介绍她的小天地中都有哪些工业产品(学生作品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学生代表介绍:

《工业与我们的生活》

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小天地,我当然也不例外。这幅图是我的小天地。认为它像一个工业的展览室。这里面有:双人床、电脑桌、窗户、写字台衣柜和门。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写字台”。

它的桌面是由木材制作的,来自于木材厂;表面的涂料来自于颜料厂;大家都知道抽屉是可以前后拉动的,这种可以前后拉动的物制是金属片制作成的拉轴,来自于金属厂;桌子部件的玻璃板、灯、蜡烛等物质的支座用了弹簧平衡来自于弹簧厂;还有平行的连接导轨和可以调节的底架它们都来自于钢铁厂。电脑桌、双人床、衣柜和门也都同样是在各种各样的工业努力下产生的。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房间中有各种工业品,我们的生活与工业是紧密相连的,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说没有工业品,也就没有我们现在优越的生活环境,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便利。

教师:看来我们的生活、学习也离不开工业产品。

总结:工业是各行各业经济发展的有利保证,也不断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工业。(注:教师可查找一些工业数据,用来说明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使学生更能够理解工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师:我国的工业分布特点如何?请同学观察图《我国工业的分布》,说出我国的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建议:在课件中对地图要进行加工,可以把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做成闪动,使学生观察更为清楚。同时可把主要工业基地后面隐含各区的详细地图,为下节课分析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做准备。)

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铁路线、沿海、沿长江分布。

教师总结:通过观察,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特别是知道了我国有四大工业基地,请同学在地图上确认它们的位置,下节课我们要重点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的发展优势。

教学反思:

学生使用着许多工业产品,但对工业生产却十分陌生。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业生产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多的举出学生生活的实例,调动学生更高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才能开动脑筋,较好的体会工业生产及产品间的联系。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热带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

2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指出热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2.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类型的特点。

难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

地图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数理比较、讨论归纳等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一段景观录像,包括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海洋、苔原带等景观。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教师总结:世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1、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景观图

设问:

①这些图分别代表什么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等肉食动物.

热带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

②为什么热带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叶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叶子就少,植被就稀少.

教师活动:我们刚才考虑的都是这些气候类型的不同点,那么它们还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如从气温角度来分析。

总结:这四种热带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终年高温。

不同点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热带雨林气候,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而季风气候是旱雨两季明显,降水总量大;草原气候也有旱雨

2、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表

景观名称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季雨林 热带荒漠

对应地名

全年降雨量

气候特征

3、教师活动:

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个地方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学生读图回答: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雨林两侧,最广的是非洲。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最广的是亚洲。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内陆及大陆两岸地区,最广的是非洲的北部。

4、小结

现在,请大家把书合上,我们来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5、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热带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2. 热带季风气候:

3. 热带草原气候:

4. 热带沙漠气候:

下载地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教案[五篇材料]

    地理教案-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记住我国的面积、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我国的陆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能正确表述我......

    地理教案(推荐45篇)

    篇1:地理教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通过图表、对比等方式说明了土地资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的关系,是为了建立一种评价、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农业大国来......

    八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

    地理实习教案

    第七单元 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 第1课 世界第一大洲(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说明依据。 2、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

    初中地理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课题: 第九单元 主讲教师: 课时:1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目的: 让学生们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使其理解并学会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各方面特点;对学......

    东南亚地理教案

    7.2 东南亚 【教材解析】 我所讲的内容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的《东南亚》,本章节注重国家地理的学习,对学生了解世界国家地理分布和自然特征有重要意义,为学习后面......

    初中地理万能教案

    初中地理万能教案模板:《不同的人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三类人种的划分依据,能够根据不同的外貌特征识别不同的人种。说出三大人种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

    七年级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导学1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世界第一大洲、地形和河流 学习目标: 1、 在地图上找出亚洲周围的大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找出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