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竹竿舞教案反思(范文大全)

时间:2021-06-03 18:4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大班竹竿舞教案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大班竹竿舞教案反思》。

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竹竿舞教案反思

《大班竹竿舞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竹竿舞教案反思!

(1)大班体育课教案《健康竹竿舞》含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竹竿舞的基本练习方法,掌握敲竹竿的节奏。

2、初步了解跳竹竿舞基本步的跳法,发展灵敏、协调、弹跳等体育能力。

3、培养幼儿认真观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

4、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教学用具】

竹竿(细竹8根、粗竹2根、各长4米)

【教学重难点】有节奏的跳。恰当的跳进跳出时机。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跳起来》

师:刚才小朋友听到的歌曲名叫《跳起来》,是生活在我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傣族的一首民歌。“山欢水笑真热闹,男女老少喜洋洋”,知道为什么这么热闹吗?——原来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喜洋洋地跳竹竿舞。

师:现在“竹竿舞”跳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游客的兴趣,他们盛赞竹竿舞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小朋友们想看看竹竿舞是什么样的舞蹈吗?

[媒体播放视频:竹竿舞]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跳“竹竿舞”,好不好?

二、竹竿舞教学

1、熟悉音乐节奏,掌握进出时机

师:傣族人民根据竹子相打发出的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在竹竿开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出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接下来,我来播放一段节奏音乐,看看小朋友能用各种动作来表现一下这种节奏吗?

[音乐播放]

(小朋友用手或脚的各种活动表现音乐的节奏)

师:首先谁告诉我这是几拍子的节奏?(4拍)

师:如果这两个手指代表两根竹竿,大家能跟着节奏用手指来模拟一下竹竿的开合吗?

师:那你们能用双脚的开合来模拟一下竹竿的开合吗?

师:小朋友想一下,当你准备在开—合—开开—合的竹竿间跳进跳出的时候,你们怎么做呢?

(幼儿两人一组,一个用手指模拟竹竿的开合,一个用双脚开合跳的方式进行跳进跳出)

(为便于幼儿学习提高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可让幼儿便练习边喊节奏,如:跳的幼儿喊进—出—进进—出,打杆的幼儿喊开—合—开开—合)(轮换练习)

(教师观察及时进行指导)

2、练习打竹竿方法,结合竹竿进行跳进跳出练习

师:接下来我们可以上竹竿进行练习了。

谁愿意来跟我配合来打竹竿?

(请一名幼儿配合演示打竹竿)(引导幼儿用竹竿打出有节奏的声音来)(强调打竹竿时两人的动作一致)(强调两根竹竿要有明显的开合)(强调打竹竿时不宜把竹竿抬得过高)

师:小朋友们都来试试!

(分组:4人一组)(2人先打,2人用手指的开合模拟竹竿的开合)(轮换)(对幼儿打竹竿的方法做出讲评)[音乐]

师:竹竿大家都会打了,那能不能在开合的竹竿间进行跳进跳出呢?

(幼儿两人4组,2个打竹竿,一个或两个同时用双脚开合跳的方式进行跳进跳出)(轮换练习)

(跳的同学喊进—出—进进—出,打杆的同学喊开—合—开开—合)

(比一比,哪组小朋友喊的口令高、齐)

3、学习基本动作

师:刚才我们掌握了打竹竿的方法以及进出竹竿的时机。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大家家过来看视频。他们是怎么跳的?

[视频播放:竹竿舞]

(教师讲解步伐的方法和要领,强调口令跟动作的配合)

师:小朋友们回去结合不动的竹竿进行练习过竿的方法。

(幼儿全体练习)(在不动竿上练习)(熟练掌握)(教师及时指导)

师:现在大家能在打动的竹竿中练习了吗?

(小组尝试)(重点提示幼儿跳进果断,时机恰当)

(幼儿配合,四人一组,两个打竹竿,两个依次或一起条过两跟竹竿)

(轮换)

(整个跳的过程中循环播放音乐节奏)(教师及时指导)

(分小组展示练习成果)

4、提高难度,创编动作

师:既然我们现在能跳过两根竹竿了,那能不能2个小组靠在一起打竹竿,连续跳过四跟竹竿,大家有信心吗?

最好能加上一些上肢和身体的动作,这样看上去更优美了。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纵情的歌舞吧!

(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联系连续竹竿舞)(教师参与)

5、展示学习成果

(音乐停)师:真想马上带大家去云南,去跟傣族人比一比,到底是哪个能歌善舞?

以小组为单位,一组上来表演,其他小组为他们拍手打节拍。

(小组轮流协作表演)

师:说说你觉得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好,为什么?

(小组互相评价)

三、放松整理

师:好了,小朋友们跳了这么长时间的竹竿舞,是不是很开心啊?接下来,让我们来做放松活动。

跟音乐做身体的拉伸及放松

【活动延伸】

在户外继续进行竹竿舞的练习和动作的创编。

教学反思

1 基本完成目标。

2 扮演角色练习脚步,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学习,保持了较高的积极性。

(2)大班教案《竹竿舞》

【教学目标】

1、认识竹竿舞的基本练习方法,掌握敲竹竿的节奏。

2、初步了解跳竹竿舞基本步的跳法,发展灵敏、协调、弹跳等体育能力。

3、培养幼儿认真观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

4、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教学用具】

竹竿(细竹8根、粗竹2根、各长4米)

【教学重难点】有节奏的跳。恰当的跳进跳出时机。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跳起来》

师:刚才小朋友听到的歌曲名叫《跳起来》,是生活在我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傣族的一首民歌。“山欢水笑真热闹,男女老少喜洋洋”,知道为什么这么热闹吗?——原来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喜洋洋地跳竹竿舞。

师:现在“竹竿舞”跳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游客的兴趣,他们盛赞竹竿舞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小朋友们想看看竹竿舞是什么样的舞蹈吗?

[媒体播放视频:竹竿舞]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跳“竹竿舞”,好不好?

二、竹竿舞教学

1、熟悉音乐节奏,掌握进出时机

师:傣族人民根据竹子相打发出的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在竹竿开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出跳 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接下来,我来播放一段节奏音乐,看看小朋友能用各种动作来表现一下这种节奏吗?

[音乐播放]

(小朋友用手或脚的各种活动表现音乐的节奏)

师:首先谁告诉我这是几拍子的节奏?(4拍)

师:如果这两个手指代表两根竹竿,大家能跟着节奏用手指来模拟一下竹竿的开合吗?

师:那你们能用双脚的开合来模拟一下竹竿的开合吗?

师:小朋友想一下,当你准备在开—合—开开—合的竹竿间跳进跳出的时候,你们怎么做呢?

(幼儿两人一组,一个用手指模拟竹竿的开合,一个用双脚开合跳的方式进行跳进跳出)

(为便于幼儿学习提高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可让幼儿便练习边喊节奏,如:跳的幼儿喊进—出—进进—出,打杆的幼儿喊开—合—开开—合)(轮换练习)

(教师观察及时进行指导)

2、练习打竹竿方法,结合竹竿进行跳进跳出练习

师:接下来我们可以上竹竿进行练习了。

谁愿意来跟我配合来打竹竿?

(请一名幼儿配合演示打竹竿)(引导幼儿用竹竿打出有节奏的声音来)(强调打竹竿时两人的动作一致)(强调两根竹竿要有明显的开合)(强调打竹竿时不宜把竹竿抬得过高)

师:小朋友们都来试试!

(分组:4人一组)(2人先打,2人用手指的开合模拟竹竿的开合)(轮换)(对幼儿打竹竿的方法做出讲评)[音乐]

师: 竹竿大家都会打了,那能不能在开合的竹竿间进行跳进跳出呢?

(幼儿两人4组,2个打竹竿,一个或两个同时用双脚开合跳的方式进行跳进跳出)(轮换练习)

(跳的同学喊进—出—进进—出,打杆的同学喊开—合—开开—合)

(比一比,哪组小朋友喊的口令高、齐)

3、学习基本动作

师:刚才我们掌握了打竹竿的方法以及进出竹竿的时机。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大家家过来看视频。他们是怎么跳的?

[视频播放:竹竿舞]

(教师讲解步伐的方法和要领,强调口令跟动作的配合)

师:小朋友们回去结合不动的竹竿进行练习过竿的方法。

(幼儿全体练习)(在不动竿上练习)(熟练掌握)(教师及时指导)

师:现在大家能在打动的竹竿中练习了吗?

(小组尝试)(重点提示幼儿跳进果断,时机恰当)

(幼儿配合,四人一组,两个打竹竿,两个依次或一起条过两跟竹竿)

(轮换)

(整个跳的过程中循环播放音乐节奏)(教师及时指导)

(分小组展示练习成果)

4、提高难度,创编动作

师:既然我们现在能跳过两根竹竿了,那能不能2个小组靠在一起打竹竿,连续跳过四跟竹竿,大家有信心吗?

最好能加上一些上肢和身体的动作,这样看上去更优美了。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纵情的歌舞吧!

(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联系连续竹竿舞)(教师参与)

5、展示学习成果

(音乐停)师:真想马上带大家去云南,去跟傣族人比一比,到底是哪个能歌善舞?

以小组为单位,一组上来表演,其他小组为他们拍手打节拍。

(小组轮流协作表演)

师:说说你觉得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好,为什么?

(小组互相评价)

三、放松整理

师:好了,小朋友们跳了这么长时间的竹竿舞,是不是很开心啊?接下来,让我们来做放松活动。

跟音乐做身体的拉伸及放松

【活动延伸】

在户外继续进行竹竿舞的练习和动作的创编。

大班竹竿舞教案反思这篇文章共11701字。

第二篇:竹竿舞教案

《竹竿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跳竹竿的基本节奏和动作,发展弹跳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培养节奏韵律感。

2、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自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3、培养体验竹竿舞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1、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提高节奏的韵律感。能根据节奏开合竹竿;掌握和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跳法,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

2、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掌握和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跳法,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

教学过程:

一、竹竿舞基本认识

1、讲故事:竹竿舞历史和运动价值。

竹竿舞的起源是因为苗族人择山而居,常有野兽来袭。一天,人们听到“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脚步声,原来是野兽来了,当时,人们没有没有先进的防御工具来对抗野兽,于是,聪明的苗族人就用竹竿来驱赶野兽,大家用很多很多的竹竿敲打碰撞,也发出“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声音,比野兽的声音还要大,野兽害怕极了,仓皇逃走了。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这是一项不错的体育锻炼项目。后来,参观苗寨的游客多了,为了让游客表情更贴近感受苗族人的生活,于是苗族人们加以对竹竿舞的调整和编排后,逐步演变成今天的竹竿舞。2,认识竹竿舞的基本节奏。

根据故事提问:(1)野兽来了,发出怎样的脚步声?“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2)苗族人们为了把野兽赶走,用竹竿敲打碰撞发出怎样的声音?“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3)今天我们也用“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节奏跳竹竿舞,好不好?

二、初步练习,感知竹竿舞的基本节奏。系上红彩带,感受竹竿舞的喜悦气氛。

(1)用手模拟竹竿节奏(开合--开合--开合--开开合)问:几个开合?几个开开合?(2)原地练习脚步节奏(点缩--点缩--点缩--跳跳跳)问:几个点缩?几个点点缩?

三、口号练习。

在静止竹竿上利用口号“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或者“点缩--点缩--点缩--跳跳跳”,练习竹竿舞节奏,进一步感知竹竿舞的节奏。

1、教师示范摆放竹竿。

2,学生在静止竹竿上练习基本节奏。

四、在开合的竹竿上尝试跳竹竿舞

(当竹竿打开时,把脚点进竹竿里,当竹竿合起来时,把脚收回来,当竹竿开两下时,两脚按先后顺序跳过去。总之,竹竿的开合要和脚步进出相吻合)

五、在开合的竹竿上,配合音乐欣赏竹竿舞

1、欣赏音乐《春天在哪里》的四拍子节奏。

3、强调竹竿舞的节奏要求及注意事项:

(1)敲竹竿必须按照(开合--开合--开合--开开合)的节奏,节奏明显,均匀轻敲,不能太用力,以免夹伤脚。如发现有同学摔倒,先等同学出来在重新开始。(2)跳舞的同学必须按照(点缩--点缩--点缩--跳跳跳),排好队,不拥不挤,如不小心跳错步伐,可及时更正,不能在竹竿里面逗留。想再跳请到后面排队等候。

(3)竹竿与脚步吻合,配合音乐快慢进行(协调性、灵敏性、力量性、节奏性)

六、提高练习,大胆尝试,创编动作跳竹竿舞

1、教师示范创编动作,指导学生展示动作。

2、鼓励幼儿邀请伙伴创编动作跳竹竿舞,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

3、可分组比赛,评出最佳舞星,让学生加强交流。

七、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竹竿舞还有很多种节奏和跳法,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而已,以后老师再和大家一起学习吧!

第三篇:竹竿舞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竹竿舞节奏。XX X XX X2、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个别小朋友可以认识并学习小跳步。

3、体会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竹竿舞视频、MP3音乐、粗竹竿2根,细竹竿2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老师带了很多特别的朋友来和大家认识呢!

2、播放视频竹竿舞。竹竿舞视频的出示十分好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二、学习基本节奏 XX X XX X(合合开,开开合)。

请小朋友来拍。

三、学习舞蹈动作

①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下面老师来当兔子妈妈,你们来当小兔子。

② 师:妈妈这支兔子舞好不好看,请两个能干的小兔子上来和妈妈一起来表演兔子舞吧!(两个小朋友上来跟随音乐一起表演舞蹈)

师:这两只小兔子表现的真棒,妈妈要奖励给他们兔子国王的兔子勋章!(奖励胸章)

③ 师:还有哪些小兔子想要上来表演?(邀请一组小朋友上来表演,并奖励胸章)

四、室外实践

教师: 小朋友们,和兔子妈妈一起去采蘑菇吧。

布置一个草地的情景,带领幼儿跳集体舞,体验大家一起跳舞一起游戏和合作的快乐。体验小兔子采蘑菇勤劳的情感,激发幼儿学习跳跃的念头。搭好竹竿,用学会的节奏敲竹竿。幼儿敲击,教师跳竹竿舞。过程中请能力强的小朋友参加到竹竿舞中,须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跳。

五、放松

播放舒缓音乐,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在竹竿舞开始前,先教会孩子们基本的节奏。在动态舞蹈活动后,又可在安静温馨的放松音乐中结束课程,能做到动静结合。

第四篇:竹竿舞教学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提示、指导及学生在练习中对学生的引导、示范、表扬与鼓励等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同学们勇于展示自我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从整个练习环节的情况来看,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材的选用,教法的设计和教学的效果比较好,教学重难点突出。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我运用讲解示范法,直观形象的演示了“竹竿舞”技术的基本方法,在学生自主练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指导、语言鼓励、动作示范、启发教育,顺利的完成了教学预期的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每一个练习环节中,表现出了渴求新知、敢于创新的精神。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非常融洽,体现了教学中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思想。教学中能够做到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基本理念。让学生自主编排动作组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整堂课教学过程流畅,每个教学环环相扣,并渗透了德育教育,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

本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具体为以下两点:

1.学生学习热情不够高。以后教学中,我应该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特点,采用积极有效地教学方法,真正让课堂活跃起来。

第五篇:竹竿舞教案3

教学内容:欣赏、学跳黎族的“竹竿舞”。教学目标:

1、能根据歌曲《跳柴歌》节奏开合竹竿;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

2、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下肢力量、弹跳力、耐力等素质,提高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3、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责任感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4、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了解。教学重点:有节奏的跳。

教学难点:恰当的跳进跳出时机。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课前播放歌曲《跳柴歌》]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名叫《跳柴歌》,是生活在我国海南岛“五指山”下、“万泉河”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黎族的一首民歌。“山欢水笑真热闹,男女老少喜洋洋”,知道为什么这么热闹吗?——原来在三月里,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喜洋洋地跳竹竿舞。

[出示歌词][出示五指山”“万泉河”][出示图片] 师:现在“竹竿舞”跳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游客的兴趣,他们盛赞竹竿舞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想看看竹竿舞是什么样的舞蹈吗? [媒体播放视频:竹竿舞] 师: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跳“竹竿舞”,好不好?

二、竹竿舞教学

1、熟悉音乐节奏,掌握进出时机 师:黎族人民根据竹子相打发出的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在竹竿开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出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接下来,我来播放一段节奏音乐,你们能用各种动作来表现一下这种节奏吗? [音乐播放](学生用手或脚的各种活动表现音乐的节奏)师:首先告诉我这是几拍子的节奏?(4拍)

师:如果这两个手指代表两根竹竿,大家能跟着节奏用手指来模拟一下竹竿的开合吗?

师:那你们能用双脚的开合来模拟一下竹竿的开合吗?

师:大家思考一下,当你准备在开开合合的竹竿间跳进跳出的时候,你们怎么做呢?

(学生两人一组,一个用手指模拟竹竿的开开合合,一个用双脚开合跳的方式进行跳进跳出)

(为便于学生学习提高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可让学生便练习边喊节奏,如:跳的同学喊进—出—进进出出,打杆的同学喊开—合—开开合合)(轮换练习)(教师巡视,及时进行指导)

2、练习打竹竿方法,结合竹竿进行跳进跳出练习师:接下来我们可以上竹竿进行练习了。谁愿意来跟我配合来打竹竿?(请1位学生配合演示打竹竿)(引导学生用竹竿打出有节奏的声音来)(强调打竹竿时两人的动作一致)(强调两根竹竿要有明显的开合)(强调打竹竿时不宜把竹竿抬得过高)

师:大家都去试试!

(分组:4人一组)(2人先打,2人用手指的开合模拟竹竿的开合)(轮换)(对学生打竹竿的方法做出讲评)[音乐] 师: 竹竿大家都会打了,那能不能在开合的竹竿间进行跳进跳出呢?

(学生两人4组,2个打竹竿,一个或两个同时用双脚开合跳的方式进行跳进跳出)(轮换练习)

(跳的同学喊进—出—进进出出,打杆的同学喊开—合—开开合合)(比一比,哪组喊的口令高、齐)

3、学习基本动作

师:刚才我们掌握了打竹竿的方法以及进出竹竿的时机。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大家家过来看视频。他们是怎么跳的? [视频播放:竹竿舞](教师讲解步伐的方法和要领,强调口令跟动作的配合)师:大家回去结合不动的竹竿进行练习过竿的方法。(学生全体练习)(在不动竿上练习)(熟练掌握)(教师巡视指导)师:现在大家能在打动的竹竿中练习了吗?(小组尝试)(重点提示学生跳进果断,时机恰当)

(学生配合,四人一组,两个打竹竿,两个依次或一起条过两跟竹竿)(轮换)

(整个跳的过程中循环播放音乐节奏)(教师巡视,指导)(分小组展示练习成果)

4、提高难度,创编动作

师:既然我们现在能跳过两根竹竿了,那能不能2个小组靠在一起打竹竿,连续跳过四跟竹竿,大家有信心吗?

最好能加上一些上肢和身体的动作,这样看上去更优美了。现在,就请同学们跟着音乐纵情的歌舞吧!

(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联系连续竹竿舞)(教师参与)

5、展示学习成果

(音乐停)师:真想马上带大家去海南岛,去跟黎族人民比一比,到底是哪个能歌善舞?

以小组为单位,一组上来表演,其他小组为他们拍手打节拍。(小组轮流协作表演)

师:说说你觉得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好,为什么?(小组互相评价)

三、放松整理

师:好了,大家跳了这么长时间的竹竿舞,是不是很开心啊?接下来,让我们来听一首有关海南岛美丽的万泉河雄壮的五指山歌,然后跟我一起来做一下肢体的拉伸及放松。

[播放《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跟音乐做身体的拉伸及放松] 师:这节课,学会了“跳竹竿舞”的基本舞步,下节课咱们继续进行“竹竿舞”的创编和练习。

下载幼儿园大班竹竿舞教案反思(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大班竹竿舞教案反思(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竹竿舞活动教案4

    竹竿舞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跳竹竿的基本节奏和动作,发展弹跳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培养节奏韵律感。 2、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自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合作互助......

    竹竿舞论文

    竹竿舞引入小学体育课堂的研究 钟俪华苏燕鸿 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中,因地制宜地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可以丰富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为我国体育教育的改革注入新的内容和活......

    竹竿舞说课稿

    水城县第六届初中体育优质课 说课稿 授课教师:梁春秀授课年级:八年级 课 题:民族传统体育—竹竿舞 所在单位:水城县木果镇木果中学 水城县第六届初中体育优质课 说课稿 一、指......

    竹竿舞说课稿

    竹竿舞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来自土门子镇中学的段少楠,我的说课的题目是《竹竿舞》,根据我微薄的教学经验来陈述我的这堂体育课。 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

    竹竿舞心得

    亲身体会的竹竿舞大家冒着寒冷的冬季每天下午蹲在校园的一角,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在移来挪去的竹竿上小心翼翼地跳过来跳过去,真有点像如履薄冰。哦!原来是在跳竹竿舞,呢! 竹竿......

    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竹竿舞

    大梁王幼儿园民间游戏竹竿舞 吴珺 竹竿舞源于我国黎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利用竹竿有节奏地进行来回敲击,舞者在敲动的竹竿间轻快地来回穿梭舞蹈,极具趣味性和挑......

    幼儿园大班教案:红绸舞

    红绸舞 主题名称:新年乐 次主题名称:庆新年 活动名称:红绸舞 主要教学领域:艺术领域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大班《红绸舞》舞蹈所用道具——红绸子,是中国民间舞蹈的常用道具,能够很......

    《竹竿舞》课堂教学设计

    《竹竿舞》课次一课堂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旨在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传统民族健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