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齐白石教案
齐白石
一、教学目标:
1.以画家齐白石为突破口,学习欣赏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讨论、评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三、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作画工具
(教师)中国画作画工具、包含齐白石及同时代画家作品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出题《虾》,请学生根据自己日常所见,进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
(2)教师出示齐白石的作品《虾》,分析齐白石绘画艺术的特点。
教师提问:作者是谁?说说你对这幅作品的印象。
师生讨论: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齐白石的作品巧妙在哪里?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喜欢他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美感?师生讨论上述问题。
(2)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艺术忠于现实,绘画重抒情达意。
(3)讲解齐白石的生平:出生穷苦,自学成才。
(4)出示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等作品以及徐悲鸿等画家的作品。
(5)师生讨论对作品的感受,加强对齐白石作品的理解,深刻理解大师人格与艺术的魅力。
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请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中国画绘画知识,想一想、说一说如何进行《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创作。
4.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评价。
(2)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造型语言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5.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请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上有关齐白石的资料及作品,进一步理解他的艺术风格。
教学摘录:
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
台湾学者王秀雄把欣赏大体分为: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过程,并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1)简单描述。
感官可感受到的层面作为描述的开始。对题材、主题、造型要素(色彩、线条、形状、肌理)与形式等作简单粗浅的描述。
(2)形式分析。
探讨作品制作中所运用的材料、技法及其特性。探讨作品中的色彩、形状、线条、肌理及个物描写之特色。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之关系。探讨运用何种构成的原理(或美的原理),把艺术要素组织为一整体。探讨作品之风格。
(3)意义解释。
探讨环境、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背景要素与此作品的关系。探讨作家的个性、性格、思想、艺术观与此作品的关系。探讨作品里所传达的内涵,即所含有的气氛、感情、心情、主题意义、观念、思想等。
(4)价值判断。
以上述所学到的知识、概念为基础,对作品的优劣与价值作合理的判断,并述其理由。参考专家对此作品的批评与判断。
毕加索
一、教学目标:
1.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事迹,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讨论评述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出示《格尔尼卡》,提出问题:作者是谁?作品名称是什么?你看见了什么?
(2)请学生认真“读画”,用自己的语言把见到的画面内容如实地简单描述出来(不要求想象发挥)。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固然重要,但是还要注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
(1)教师提问:作品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你想从哪些方面着手深入了解作品?
(提示:可从材料、构图、色彩、线条、肌理等方面入手。)
要求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进行分析,懂得艺术家在使用线条、色彩时,都与创作的主题紧紧联系在一起。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20世纪最重要的前卫运动。它对后来的各种现代派艺术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立体主义者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在平面的画面上画出具有三度乃至四度空间的立体的自然形态。
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受到挑战,画家们因而有理由以更适应现代观念的科学法则来表现自然。这个法则就是按结构重新组建物体的形象。
(2)教师归纳。
色彩为黑白灰,突出了恐怖气氛。构图饱满,充满动荡与不安,破碎的形式融于一体,打动每一个观众的心。
提出问题:作品有什么意义?怎样来评价这幅作品?
归纳:画家采用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富有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这些超时空的形象,蕴含了画家愤懑的抗议,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因此,这幅画成为20世纪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请同学观看“9·11”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纽约事件的录像(或有关图片资料),并相互讨论。
(2)请学生以此为题材创作一幅画,形式材料不限。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
雕塑自己的形象
雕塑自己的形象是节造型.表现课,除了让学生了解浮雕的相关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浮雕知识来表现。
首先,学生对浮雕的理解。老师介绍了浮雕的相关知识,也通过多每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了古代和现代的浮雕作品,但学生对浮雕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这从学生刻画自己的形象的过程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浮雕是雕塑艺术的一种形式,是在平面上用凹凸来表现形象的,学生看见浮雕作品知道,“哦!这是浮雕。”但在实际操作中只是把自己的形象刻画出来,并没有给自己的作品一个平面背景。我想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老师没着重强调,二是学生准备的不够充分,没有足够的泥。老师在学生开始操作前应重点强调应在平面上操作,也就是先要做个泥板出来,在课前不止任务时一定要强调学生准备足够的泥,我想这样这个问题应该可以避免.
其次,这个课的内容是雕塑自己的形象,我觉得课上如果做雕塑同桌的形象效果会更好.现在的学生全部为独生子女,平时在家娇生惯养,很多孩子表现出自私,不独立,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些时候导致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他们在下面幻想自己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成绩。有些家长问老师孩子的成绩为什么上不去,有部分原因就在这里,所以我认为在原雕塑自己形象的基础上改为雕塑同桌的形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关心他人的情感,而不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第二篇:齐白石教案
齐白石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齐白石的绘画艺术魅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齐白石作品的感受。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教学难点:如何欣赏齐白石画。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部动画片叫什么名字吗?和以前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同? 生:
师:你们刚刚看的这部动画片是一部水墨动画,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影片中的 “小蝌蚪”刚刚在找妈妈的途中问了谁?你知道中国画虾最厉害的是谁吗?——齐白石
师:齐白石有一幅《百虾图》2011年的时候进行了拍卖,谁来猜猜这幅作品拍到了多少钱?——1.2亿。为什么这幅作品可以拍到这么高的价格呢?想不想了解。生:想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齐白石和他的国画世界。
二、授新课 1.齐白石简介
中国书画家、篆刻家。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为璜,号白石,湖南湘潭人。
2.齐白石小时候家道贫寒,只读过短暂的师塾,十五岁起学习雕花木工,这一座木床上雕花图案是他雕的,27岁的时候,他开始学诗学画,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40岁的时候用了8年的时间5次云游名山大川,开阔了眼界。60岁的时候他还坚持不懈探索新的画风,开创了红花墨叶的画法,从此享誉世界。正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画家。1953年90多岁高龄的齐白石被我国文化部授于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56年他还获得过国际和平奖金。3.齐白石的作品以写意为主,题材广泛。咱们先来看看这幅《群虾图》。欣赏《虾》,说说你的感受。
生:用淡墨绘成躯体,虾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很精神。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想不想看看齐白石是怎样画虾的呢?(视频)
齐白石画的虾来自生活,超越了生活,大胆概括简化,非常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齐白石除了画虾,还画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咱们在来看看下面一幅作品。
4.《牧牛图》在湖南湘潭的水塘边,齐白石渡过了他的少年时光,对这段生活他毕生留恋,家乡的山水、田间的作物,手上的农具常常跃上他的画纸,翻开齐白石的画册,泥土的清香朴面而来。这幅作品画面中有些什么? 内容:牧童、牛、诗。
谁来念念这首诗?——“祖母闻铃心始欢(自注:璜幼时牧牛身系一铃,祖母闻铃声遂不复倚门矣),也曾捻(nian)角牧牛还。儿孙照样耕春雨,老对犁锄汗满颜”。诗里面描写了什么?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呢?
生:祖母、牛、儿孙、耕作、放牛耕作的一个情景,很开心的样子。师:咱们回到画面再来赏析,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感觉牧童拉着牛,牛却不想走,因为它的鼻子都被拉长了。师:说明齐白石画的? 生:很形象、生动!
生:我还看见牧童身上挂了一个小铃铛。好像一边拉牛铃铛一边想,祖母就知道他回家了。
师:说的真是太棒了!同学们,我们在看看这幅作品是齐白石多大年纪画的?92岁时画《牧牛图》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对小时候生活的怀念、留恋。师:是呀,齐白石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表现手法:写意
寓意、情感:袓孙之间深厚的情感和田野泥土清香,童心。
5.接着往下看:
《昆虫》师:你看见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引导学生从表现技法上欣赏作品——画植物用的是写意的技法,画昆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用的是工笔的技法。齐白石善于把阔笔写意花卉与工笔细密的写生虫鱼相结合,这就是他在技法上的独特之处。色彩鲜艳、热烈。齐白石用色吸取了民间美术的特点,鲜明热烈,艳而不俗。)内容:植物、昆虫 表现手法:工、写相结合
寓意、情感:生活气息,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6.齐白石还是一位热爱袓国,热爱和平的画家,咱们在来看看这幅作品。
《和平鸽》祈愿和平,充满情趣。内容:和平鸽、植物 表现手法:写意 寓意、情感:热爱和平
7.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几次求画都被拒绝。日本人不断加压,最后齐白石在无奈之下提笔作画,瞧瞧他画了什么?螃蟹。
当时他在画纸上画下四只螃蟹,然后落款提“看你横行到几时”!日本人看后气得直嚷“齐白石太顽固”。
师:为什么要画螃蟹?它的寓意是?
生:螃蟹是横着走的,横行霸道。寓意日本人横行霸道。师:齐白石画这样一幅画表现出他怎样的气节? 生:爱国,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
8.新中国成立了,齐白石画了很多热爱祖国的作品,我们来看看见《袓国万岁》这幅作品。(红的果,绿的叶,黑的字,互比,艳而不俗。)内容:万年青 表现手法:写意
寓意、情感:象征着欣欣向荣的祖国,热爱袓国。
9.齐白石还是一位篆刻家,欣赏篆刻作品——布局奇肆朴茂,单刀直下,强辣有力。中国文人画家追求诗书画印为一体,作品画完都会盖印章,这样也可以鉴别画的真伪。
三、欣赏了齐白石这么多作品,你最喜欢哪幅,说说理由。
四、你们想不想尝试画齐白石的画?老师仿了几幅百石老人的画,但是还没有完成,请你们拿出笔墨感受一下,分组完成。
四、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赏析画的审美方法,想想尝试画齐白石的画呢? 练习。
齐白石的作品取材与生活,表现生活,超越生活,创作出了许多感人的形象,我们平时也要多观察,才能表现美好的事物。
第三篇:齐白石的画教案
10.《齐白石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2.学习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方法。
3.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复习生词:想看看齐白石画了些什么么?读出密码就能看到。(出示生词:著名、贫困、经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微不足道、欣欣向荣。学生每读准一个就出示一幅齐白石的画作)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3.自由读课文,回顾全文主要内容:用复习的生词串起来介绍齐白石。(出示填空,自由读书,同桌交流后指名答)
齐白石是我国()的画家。他出生在一个()的乡村。童年这一段(),丰富了他的农村生活经验,成为他(、)的绘画源泉。他画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他的画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生活的幸福美好。
4.明确本课学习要求:齐白石的画与众不同,今天咱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他的画的特点。
二、品读课文4——6自然段。
1、师: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齐白石都画了哪些画?
指名回答:小鸡、蝌蚪、蝗虫、虾。(教师相机板书:小鸡、蝌蚪、蝗虫、虾)
2、师:你喜欢哪幅画?就把那个句子多读几遍,和同座交流一下为什么喜欢这幅画?
3、师:谁来跟我们说一说?(教师做举手姿势)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的句子。预设:
生1:我喜欢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因为小鸡正在抢一条蚯蚓。(课件出示句子)(教师相机点红“争夺”,并板书:争夺)
1、师:他们在怎样争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想象一下小鸡的眼睛会怎样?如果你是那只小鸡心里会怎么想?)
2、师: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吧!
指名读生3人(评价1:你争夺地还不够激烈。
2、你可真贪吃。
3、你真是一只好斗的小鸡)——现在请男生读——女生读
4、你们还喜欢齐白石的哪幅画?为什么喜欢?我们接着交流。生2: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因为蝌蚪都在游动。(课件出示句子)(相机点红“游动”,并板书:游动)
师:小蝌蚪们,(师看左边的学生)这边的小蝌蚪,你们在这清清亮亮的池塘里游得可真快活!你们要去干什么呀?
生:我们去做游戏!
师:来,读出你们的快乐吧!(师手指大屏幕)(左边学生读)
师:(师看右边的学生)瞧,他们多快活呀,这边的小蝌蚪们,你们干什么去呢? 生:我们在捉迷藏!
师:多自由的小蝌蚪呀,让我们也来感受你们的快乐!(师手指大屏幕)(右边的学生读)
师:我们一起再去这清清亮亮的池塘里快乐的游动起来吧!(齐读)
5、师:我们接着欣赏齐白石的画。
生3: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因为蝗虫停在那。(课件出示句)
师:(他可真悠闲)谁还能从别的方面说说喜欢这幅画的原因吗? 生:蝗虫有颜色像真的。
师:你可真会学习呀!齐白石画的蝗虫颜色真分明。(教师相机点红“绿色”、“浅色”并板书)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师:来,我们一起也感受一下。(男、女分读)
6、继续欣赏齐白石的画。生4:
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因为虾的身体是透明的。(课件出示句子)(课件点红“透明”,并板书透明)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齐白石到八十三岁才开始学习画虾,为了画好虾身体的透明度,齐白石经常去菜市场把虾买回家放在清水盆里长久地观察,仔细地揣摩,用墨色的深浅浓淡,终于达到了透明的效果,那真令人叫绝!你来读读这种感受。
指生2人读(评:
1、画的虾可真逼真。
2、画活了)师: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生2:我从“仿佛要跳跃起来”感受到齐白石画的虾就像活的,还跳动得很高哩。(课件点红“跳跃”,并板书跳跃)
师:同学们,齐白石画的有一幅虾图在国际上拍卖到1665万元人民币,他真有本事。我们看到的哪里是画,简直就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呀!就连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在看了齐白石画的虾后,也情不自禁地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齐白石不愧是最伟大的东方艺术家”。谁来再读?
指生读2人(评价语:
1、小虾还跳得不够高。
2、你是一只很活跃的小虾。
3、我仿佛看就这只虾真的跳得很高。)
师:前边的同学,你们眼前有一群透明的小虾在游动呢!读出感受。师:后边的同学,你们眼前有一群小虾在跳跃呢!读出感受。师:让我们带着透明的身体,在小河里游得更远、跳得更高吧!齐读。
7、师:指板书回顾第四自然段:同学们,齐白石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齐白石的笔下都有充满生命的活力。我们欣赏了齐白石的画,给你们都留下什么印象呢?
生:生动亲切
(若没有人说:文中最后一句话有个词总结了他画的特点,看看是什么?生动亲切)教师相机板书:生动亲切
8、齐白石的画画得好,作者也写得活,让我们感受到了齐白石的画生动亲切。(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读句子,再齐读一遍。)
师追问:齐白石的这些画都来源自哪里?(农村生活)师引读:如果 没有童年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他是无法把这些画画得生动亲切的。
9、师:同学们,作者先介绍了这四幅画,最后来了一个总结,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话。这样先分说后总结,就是先分后总的构段方式。
10.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齐白石还画了哪些事物呢?默读课文5、6自然段,勾画。
(1)指名答。(出示相关句子)
(2)齐白石画的这些东西和什么有关?(引导说出与生活、劳动有关)(3)那他怎么想到要画这些呢?(体会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板书:热爱生活)指导读句子。
(4)齐白石画的这些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东西,不起眼的东西叫什么?(理解:微不足道。出示相关句子)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透过齐白石的笔却有了深长的意义。这深长的意义正是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生接)热爱。指导读句子。
(5)对比原有中国画和齐白石的画,体会“清雅孤高”和“民间的活泼精神”。a.其他名家都画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对比欣赏一下。(出示名家画作)你能说说这些画和齐白石的画有什么区别么?
b.用书上的哪个词能概括这些名家画作的特点?(清雅孤高)而齐白石的画就显得怎样?(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
c.难怪作者说——(出示句子,生齐读)中国画原有的清雅孤高的面貌,经过他这一改,就变得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了。(板书:民间活泼精神)
(6)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引读,生接读5、6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让我们走进齐白石画中的美丽世界。(欣赏齐白石的画作)把你们最高的评价送给齐白石吧!(齐读第7自然段)
2.看板书小结本课所学知识:齐白石的画确实与众不同,他的画不仅(生接答)生动亲切,而且富有(生接答)民间活泼精神,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3.还想看看齐白石画了哪些有趣的东西么?(出示画作)请你选一幅你喜欢的画,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来形容它们。4.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引导齐读
5.延伸课后:生活多么美好啊,只要我们像齐白石一样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就会收获无穷的快乐。请同学们课后把你们的收获记录下来吧!
板书设计: 10.齐白石的画 抓关键词 生动亲切 热爱生活
联系上下文 民间活泼精神
第四篇: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1864年元旦(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家道贫寒,只读过短暂的私塾,十五岁起从师学木工而以雕花手艺闻名,二十六岁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自四十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其他文稿并手迹多卷。其作品以多种形式一再印制行世。
齐白石曾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49年7月、1953年9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954年8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毛泽东主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955国际和平奖金,9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1864-1957
齐白石:原名纯芝,号渭青、兰亭,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别署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借山吟馆主者、寄萍、齐大、木居全、湘上老农、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家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1888年起始学画,曾任龙山诗社社长。1902年起,出游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广西。七年间“五出五归”,得见名山大川,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1917年二进北京,结识陈师曾、姚茫父等,次年返湖南。1919年定居北京,始行变法。1926年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国际和平奖金。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
生平简介
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别号借山馆主者,寄萍老人老萍、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等,湖南湘潭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国际和平金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
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传世。
早年曾做雕花木匠,后从当地文化人陈少蕃、胡沁园学习诗文、篆刻、书法、绘画。遂以卖画、刻印为生。中年曾多次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诗宗樊增祥,用真心,有古民歌意趣。制印取法秦权、汉印、汉碑额,单刀直下,豪快有力。书学何子贞、金冬心、李北海、《天发神谶》、《三公山》,晚年参以曹子建碑。绘画在陈师曾支持下有“衰年变法”,在博大与精
微之间游刃。做了不少“千古绝唱”的“好文章”。
齐璜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
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
————
齐白石生活中的两三事: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1863一1957年)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 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 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悲翠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 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鲟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悲翠 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悲翠奈何? ”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作官的 汉奸与日中人比作裴翠,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第五篇:齐白石的画教案和教学反思
10.《齐白石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2.学习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方法。
3.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复习生词:想看看齐白石画了些什么么?读出密码就能看到。(出示生词:著名、贫困、经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微不足道、欣欣向荣。学生每读准一个就出示一幅齐白石的画作)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3.自由读课文,回顾全文主要内容:用复习的生词串起来介绍齐白石。(出示填空,自由读书,同桌交流后指名答)
齐白石是我国()的画家。他出生在一个()的乡村。童年这一段(),丰富了他的农村生活经验,成为他(、)的绘画源泉。他画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他的画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生活的幸福美好。
4.明确本课学习要求:齐白石的画与众不同,今天咱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他的画的特点。
二、品读课文4——6自然段。
1、师: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齐白石都画了哪些画?
指名回答:小鸡、蝌蚪、蝗虫、虾。(教师相机板书:小鸡、蝌蚪、蝗虫、虾)
2、师:你喜欢哪幅画?就把那个句子多读几遍,和同座交流一下为什么喜欢这幅画?
3、师:谁来跟我们说一说?(教师做举手姿势)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的句子。预设:
生1:我喜欢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因为小鸡正在抢一条蚯蚓。(课件出示句子)(教师相机点红“争夺”,并板书:争夺)
1、师:他们在怎样争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想象一下小鸡的眼睛会怎样?如果你是那只小鸡心里会怎么想?)
2、师: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吧!
指名读生3人(评价1:你争夺地还不够激烈。
2、你可真贪吃。
3、你真是一只好斗的小鸡)——现在请男生读——女生读
4、你们还喜欢齐白石的哪幅画?为什么喜欢?我们接着交流。生2: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因为蝌蚪都在游动。(课件出示句子)(相机点红“游动”,并板书:游动)
师:小蝌蚪们,(师看左边的学生)这边的小蝌蚪,你们在这清清亮亮的池塘里游得可真快活!你们要去干什么呀?
生:我们去做游戏!
师:来,读出你们的快乐吧!(师手指大屏幕)(左边学生读)
师:(师看右边的学生)瞧,他们多快活呀,这边的小蝌蚪们,你们干什么去呢? 生:我们在捉迷藏!
师:多自由的小蝌蚪呀,让我们也来感受你们的快乐!(师手指大屏幕)(右边的学生读)
师:我们一起再去这清清亮亮的池塘里快乐的游动起来吧!(齐读)
5、师:我们接着欣赏齐白石的画。
生3: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因为蝗虫停在那。(课件出示句)
师:(他可真悠闲)谁还能从别的方面说说喜欢这幅画的原因吗? 生:蝗虫有颜色像真的。
师:你可真会学习呀!齐白石画的蝗虫颜色真分明。(教师相机点红“绿色”、“浅色”并板书)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师:来,我们一起也感受一下。(男、女分读)
6、继续欣赏齐白石的画。生4:
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因为虾的身体是透明的。(课件出示句子)(课件点红“透明”,并板书透明)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齐白石到八十三岁才开始学习画虾,为了画好虾身体的透明度,齐白石经常去菜市场把虾买回家放在清水盆里长久地观察,仔细地揣摩,用墨色的深浅浓淡,终于达到了透明的效果,那真令人叫绝!你来读读这种感受。
指生2人读(评:
1、画的虾可真逼真。
2、画活了)师: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生2:我从“仿佛要跳跃起来”感受到齐白石画的虾就像活的,还跳动得很高哩。(课件点红“跳跃”,并板书跳跃)
师:同学们,齐白石画的有一幅虾图在国际上拍卖到1665万元人民币,他真有本事。我们看到的哪里是画,简直就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呀!就连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在看了齐白石画的虾后,也情不自禁地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齐白石不愧是最伟大的东方艺术家”。谁来再读?
指生读2人(评价语:
1、小虾还跳得不够高。
2、你是一只很活跃的小虾。
3、我仿佛看就这只虾真的跳得很高。)
师:前边的同学,你们眼前有一群透明的小虾在游动呢!读出感受。师:后边的同学,你们眼前有一群小虾在跳跃呢!读出感受。师:让我们带着透明的身体,在小河里游得更远、跳得更高吧!齐读。
7、师:指板书回顾第四自然段:同学们,齐白石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齐白石的笔下都有充满生命的活力。我们欣赏了齐白石的画,给你们都留下什么印象呢?
生:生动亲切
(若没有人说:文中最后一句话有个词总结了他画的特点,看看是什么?生动亲切)教师相机板书:生动亲切
8、齐白石的画画得好,作者也写得活,让我们感受到了齐白石的画生动亲切。(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读句子,再齐读一遍。)
师追问:齐白石的这些画都来源自哪里?(农村生活)师引读:如果 没有童年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他是无法把这些画画得生动亲切的。
9、师:同学们,作者先介绍了这四幅画,最后来了一个总结,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话。这样先分说后总结,就是先分后总的构段方式。
10.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齐白石还画了哪些事物呢?默读课文5、6自然段,勾画。
(1)指名答。(出示相关句子)
(2)齐白石画的这些东西和什么有关?(引导说出与生活、劳动有关)(3)那他怎么想到要画这些呢?(体会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板书:热爱生活)指导读句子。
(4)齐白石画的这些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东西,不起眼的东西叫什么?(理解:微不足道。出示相关句子)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透过齐白石的笔却有了深长的意义。这深长的意义正是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生接)热爱。指导读句子。
(5)对比原有中国画和齐白石的画,体会“清雅孤高”和“民间的活泼精神”。a.其他名家都画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对比欣赏一下。(出示名家画作)你能说说这些画和齐白石的画有什么区别么?
b.用书上的哪个词能概括这些名家画作的特点?(清雅孤高)而齐白石的画就显得怎样?(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
c.难怪作者说——(出示句子,生齐读)中国画原有的清雅孤高的面貌,经过他这一改,就变得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了。(板书:民间活泼精神)
(6)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引读,生接读5、6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让我们走进齐白石画中的美丽世界。(欣赏齐白石的画作)把你们最高的评价送给齐白石吧!(齐读第7自然段)
2.看板书小结本课所学知识:齐白石的画确实与众不同,他的画不仅(生接答)生动亲切,而且富有(生接答)民间活泼精神,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3.还想看看齐白石画了哪些有趣的东西么?(出示画作)请你选一幅你喜欢的画,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来形容它们。4.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引导齐读
5.延伸课后:生活多么美好啊,只要我们像齐白石一样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就会收获无穷的快乐。请同学们课后把你们的收获记录下来吧!
板书设计: 10.齐白石的画 抓关键词 生动亲切 热爱生活
联系上下文 民间活泼精神
课后反思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教学流程。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实际教学中突破得还不够,学生掌握得还不充分。
这节课我由词语入手,让学生边复习生词,边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后,提出上节课的疑问,抓住这节重点问题展开学习。感受齐白石的绘画特点,突出两点,一是生动亲切,二是民间的活泼精神。第四自然段由学生喜欢的图画和句子展开,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学生们基本掌握,但读得还不够充分,还不能把体会到的感受通过朗读完全地表达出来,以后还要课堂教学继续练习这种方法。
本节课还有一重点是掌握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学生还不熟,虽然课堂上我逐步引导,但还是效果不理想,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我也与老师们课后交流了一下,感觉我的语言还没有启发到位,还没有真正走进孩子们内心。本想由扶到放再来理解“微不足道”这个词,但怕课上不完,匆匆上过,不知孩子们是否理解。
本节课后我反思了,有一些不足。如课堂教学还是没放开,读的深度和形式还不够,老师讲的太多,总是担心学生体会不到位,而直接讲出了答案,没有给孩子足够探讨的空间。
总之,以后我要多学习,争取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袁晓玲
201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