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灯笼》是人教版八下第一单元第四课。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应以学生自读和讨论为主,使学生一课一得。
本文内容多而杂,整理分类如下:
往昔经历、乡情民俗: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在纱灯上描红等。
追忆历史:对宫灯的想象,体验深长的历史况味。
引用古诗文: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诗句,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文章以“灯笼”为线索,串起了丰富的内容,主题也由抒写童年亲情,到感受了中华的文化历史,最终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一线贯之,主题逐层深入。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揣摩线索“灯笼”作用:贯穿全文、深化主题。
三、设计思路:
首先,设例导入。把没有线索串起、内容不相关的几件事放在一起,让学生体会组织材料之难;
然后,自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灯笼”把几件不关的事组织起来的方法,初步认识线索贯穿全文的作用。
接着,小组合作。把全文进行内容分类和主题分类,引导学生发现线索深化主题的作用。
最后,小结拓展。结合以前的知识,归纳线索分类和作用。
四、教学流程:
(一)先展示几件不相关的事:天晚了,我去接出门的祖父回家;放晚学了,母亲给我消夜的食物;姐姐出嫁,迎亲的场面(这几件事其实是从课文中挑出来的,只是把三件事中“灯笼”环节去掉)。学生讨论:这几件事分别可能表现什么主题?能否把这几件事组织成一篇中心明确的文章?
讨论预设:三件事分别可以表现我孝顺,母亲慈爱,我对姐姐情意。三件事之间缺少联系,中心也不统一,很难放在一篇文章中。
(设计目的:在讲本文中“灯笼”线索的作用之前,让学生体会几件不相关的事情组织成文章的难度之大,后面学生就更容易理解线索的贯串作用。)
(二)自读课文,学生思考交流:作者通过什么办法把前面提到的三件事情组织起来的?通过这个办法作者又在文中组织了哪些内容?
结果预设:天晚了,我打着灯笼去接出门的祖父回家;放晚学了,母亲接过我的灯笼,并给我消夜的食物;姐姐出嫁,宅第红灯高挂。三件事中都有“灯笼”,“灯笼”把这几件事串了起来。“灯笼”是线索,线索能把全文串起来。全文围绕“灯笼”还写了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跟着龙灯跑半夜,伴着小灯入眠;在纱灯上描红;对宫灯的想象;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等等。
(设计目的:通过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到“灯笼”这个物把本来不相关的几件事串在一起,这个“灯笼”就是线索。线索的基本作用就是贯穿全文,使全文各部分内容紧密相连。)
(三)二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全文丰富的内容可以分成哪几类?每一类分别表现什么中心?这些中心是什么关系?
讨论结果预设:(1)往昔有关“灯笼”的经历,抒亲情乡情;(2)追忆历史上的“灯笼”,体验历史况味;(3)关于“灯笼”的诗词典故,抒家国情怀。中心层层深入。
(设计目的: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对文章丰富内容进行分类,再分别体会其中心,进而认识这些中心之间由浅入深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线索不仅能够把几个材料串起来,更有助于使作者的情感由浅入深地表达。)
(四)小结课文。
文章以“灯笼”为线索,串起了童年关于灯笼的经历、追忆历史上的灯笼、引用灯笼的诗词典故,既抒写童年亲情,又感受中华的文化历史,最终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一线贯之,主题逐层深入。
(设计目的:小结课文有助于学生对本文内容和主题形成整体的印象,又突出了“灯笼”这条线索的两个作用:组织材料,深化主题。)
(五)拓展。结合已学课文,归纳并拓展线索的知识。
思考交流:同学们读过哪些运用线索的文章?结合具体文章谈线索的作用。
教师储备示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为线索,串起了白杨树的生活环境、白杨的外在形象、白杨的内在品质等内容,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同时,“不平凡”也是北方抗日军民的品质,揭示中心。
(设计目的:通过调动学生以往的知识,巩固线索的知识,进一步归类线索的分类及作用。线索分类: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情为线,以特点为线,以时间为线,以事为线,以一个问题或一句话为线等。线索的其它作用——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点明中心、情感寄托物等。)
五、总结。
本课的设计,是基于自读课文一课一得的思考。线索的作用既是叙事类阅读的常考题型,也是记叙文写作常用技巧。这样的设计是尝试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而思贯穿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