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苏教版数学上册一年级第5单元教案等

2020-11-18 22:2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苏教版数学上册一年级第5单元教案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0苏教版数学上册一年级第5单元教案等》。

认识几和第几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几和第几

教材第15、第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并会区分几和第几。

2.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

重点难点

会区分几和第几。

教具学具

投影,图片等。

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1.教师说数,同学们表示。

如教师说“3”,同学们伸出3个手指或拿出3张图片或拿数字3的卡片。

2.按数的顺序填数。

探究新知

1.谈话引入。站队做操时,你排在第几?你看看戴帽子的小男孩儿排第几?

2.投影出示书上的主题图。(挂图,课件)

(1)学生自己看图,说一句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2)集体交流。

引导说出:一共有(5)人在排队买票。

戴帽子的小男孩儿排在第2;小女孩儿排在第5。

他们都非常遵守公共秩序,排队买票。

(3)强化区分几和第几。

教师指着两个“5”问:这两个“5”表示什么?

第一个“5”表示有5个人;第二个“5”表示第5个小朋友排队的位置。

(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在小组里坐在第几,前、后的同学各是第几。

(5)游戏。教师说:第二组的第二个同学站起来……其他同学进行评定。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5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给灯笼涂色。

先出示两排灯笼,教师说要求:从左边起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看第一排:从左起涂4个。

看第二排:从左起涂第4个。

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订正。

2.教材第15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小男孩儿住在第几层?

先出示楼房,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提问:这个楼房一共有几层?(五层)

小男孩儿住在第几层?说给同桌听听。

集体交流:可能出现说住在第1层的,也有可能说住在第4层的,都要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理由。小男孩儿站的阳台是第5个,所以他住在第5层。

出示小猴子图,让学生说说一共有几只小猴子,再说说戴帽子的小猴子是第几只。

3.教材第16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观察小动物爬山,有上山的,有下山的。

教师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在第一和第二旁边分别画一面小旗子和一个△。同桌交流。

再问:下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分别画上记号。

4.教材第16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小动物们举行了赛车比赛,你们看。(出示图画)

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在小组里说说发现了什么。然后教师组织交流。

(1)组长代表小组发言。(比如发现了2号在第一,3号在第五……)

(2)引导学生说:4号车前面有()辆车。

5号车前面是()号车。

4号车后面是()号车。

课后反思

1.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几和第几的定义。

2.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几和第几说话。

3.通过三个游戏使学生巩固掌握几和第几的定义。

认识0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0

教材第17、第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0的实际意义。

2.会正确地读、写0。

3.通过认数0,渗透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思想。

重点难点

理解0的含义,会正确地读、写0。

教具学具

主题图,投影,5个△,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1.填数。

2.摆5个1。

(1)从左数用手盖住第4个1。

(2)从右数拿走4个1。

3.接着画。

3      4        5

探究新知

1.认识0。

(1)课件显示小兔子采蘑菇。(投影或图片)

小兔子们提着篮子,高高兴兴地到树林里去采蘑菇,请看:

第1只兔子采了几个蘑菇,用几来表示?(板书“3”)

第2只兔子采了几个蘑菇,用几来表示?(板书“2”)

第3只兔子采了几个蘑菇,用几来表示?(板书“1”)

第4只兔子耷拉着耳朵,一个蘑菇也没采到,那用数几来表示呢?

教师引导说明: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时,我们就用“0”表示。

(板书“0”)

读作“零”,同桌读一读。

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提问:0表示什么?什么情况下用0表示?

(0表示一个也没有。在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

(2)你能举出用0表示的例子吗?(妈妈买来5个苹果,我吃了5个,现在没有了,用0来表示。放学后,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了,也可以用0来表示……)

(3)出示小兔子拔萝卜图。

提问:一共有几个萝卜,用几来表示?(板书“4”)

动态显示拔萝卜的过程。全拔走了,这时用几来表示?(板书“0”)

(4)出示放大的直尺图,读读上面的数0、1、2、3、4、5。让每个学生都拿出直尺,读一读,并说说发现了什么。(0在1的前面,这时0不是表示没有了)

提问:这个0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这个0在这儿表示起点。

提问:0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它的前面?(因为0表示起点)

数一数,从0到1是一段,从1到5有这样的几段。一段一段地数数。

2.学写0。

0像个大鸭蛋,是圆滑的。

教师示范写,边写边说笔顺: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和收笔处要相连,要写圆滑、匀称、美观。不要有棱角,一笔写成。

学生书写5遍。

在书上田字格里练习写,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8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写数。

投影出示四幅图。

指导完成第一幅图:树枝上有几个桃子?(板书“4”)

其他几个树枝上各有几个桃子,用几来表示呢?请学生写出桃子的个数,看谁写得对。

教师巡视指导。

2.教材第18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根据算珠写数。

让学生试着写出对应的数。学生会发现当一个珠子也没有时,要用0表示。

3.教材第18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按数的顺序填数。

先观察已有的数序,然后确定是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填写。最后填数,填后再读读。

4.教材第18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说说生活中的数。

启发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0,0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到的,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0。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

“温度计上有0”“体温表上有0”“电话号码中有0”“计算器上有0”“房间号上也有0”……

板书设计

认识0

3 2 1 0(0表示一个也没有)

0的书写:,生活中遇到的0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课后反思

1.0的意义虽然比较抽象,也是本节学习的一个重点,但是通过有趣的故事学生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2.0的书写顺序学生已养成了错误的书写习惯,比较难改正。但是通过鼓励加强调式教育,一节课下来大家也基本都能掌握书写要领,只要在完成作业时多加注意和练习就没有问题了。

认识>、<和=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比较数的大小

教材第19~2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会用词语(等于、大于、小于)表述5以内数的大小。

2.会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会正确地书写“=”“>”“<”。

重点难点

会用“=”“>”“<”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具学具

“森林运动会”的主题图,课件,投影,各种图片。

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1.按数的顺序填空。

填空后提问:5的前面都有哪些数?

3的后面是几,都有哪几个数?

2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4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相邻的数是谁和谁?

2.数数,边数边打手势。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探究新知

1.学习“等号”。

(1)引出主题图:森林里真热闹,小动物们正在开运动会呢。(出示主题图)

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提问:参加运动会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

同桌互相数一数。

(2)组织学习“等号”。

引导:数一数有几只小兔。

当学生边数边说时,教师让小兔从图中跳出来,摆出如书上的样子。(板书“4”)

再数一数有几只小猴。也让小猴从图中跳出来,和小兔一一对齐。(再板书“4”)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小兔和小猴同样多)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在小兔和小猴之间连上对应线。一只小猴对一只小兔,一只小猴对一只小兔……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小猴,我们就说小兔和小猴同样多。

那么4和4就同样多,这时我们就在4和4之间写上一个符号“=”,表示4和4相等,这个符号叫作“等号”。

读作:4等于4。互相读读。

(3)学写“=”。

教师做示范,强调两个小横要一样齐,要写平。

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

2.学习“>”“<”。

(1)刚才我们把小猴的只数和小兔的进行了比较,你们还想把谁和谁进行比较?

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说说把谁和谁进行了比较,结果怎样。教师组织交流。

引导得出:

大家数一数,小松鼠有几只?抽出图形。(小松鼠的头)

再数一数,小熊有几只?再抽出图形和小松鼠对应摆好。(板书“5”“3”)

提问:小松鼠和小熊比较,结果怎样?画上对应线。

引导说出:小松鼠的只数比小熊多,那么小熊就比小松鼠少。

小松鼠比小熊多,小松鼠有5只,小熊有3只,那么5就比3多,也可以说5比3大。

我们就在5和3中间用一个符号“>”来连接,“>”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

学生自由读读,读给同桌听,小组合作找找它的特点。(如开口冲大数,小尖冲小数)

我们还知道,小熊的只数比小松鼠少,那么我们就说3比5小,在3和5中间用另一个符号“<”来连接。“<”叫小于号。“3<5”读作:3小于5。同桌互读。

(2)学习“>”和“<”的写法。

教师示范,起笔和收笔要对齐,小尖要在开口的正中间。

学生先书写练习,然后在田字格中书写。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20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在○里填“>”“<”或“=”。

教师指导做第1个题,5○2。

提问:5和2比,谁大谁小呢?为什么?

引导说出:5和2比,5比2大,因为5在2的后面。(也可以是通过摆学具得出来的)所以○里填“>”,读作:5大于2。

其他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通过动手摆得出。

最后教师组织交流。重点说说比较的方法和符号填得对不对。

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比较方法,只要合理、正确就可以。(如3<5,我知道3在5前面,所以3小于5;我先画了3个点,在下面又画了5个点,这样一一对应比出来的,即;我是摆小棒比出来的……)

2.教材第20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摆一摆,填一填。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数数各种图形分别有几个,再比一比哪种图形多,哪种图形少,然后集体交流,订正答案。

3.教材第22页练习一的第8题。

学生认真观察,将答案填在书上。

4.教材第2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看看分别可以填几。

然后集体交流,有些答案不唯一的题,教师可以有顺序地板书。

如:4>1、2、3、0,2<3、4、5,5=5,1<2、3、4、5。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4=4读作:4等于4,5>3读作:5大于3,3<5读作:3小于5。

数学中的符号:“=”“>”和“<”。

课后反思

一节数学课,不光要看教学,更重要的是看教学的全过程,是不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求知环境,是否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归纳,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这节课正是依据这个认识,在教学“同样多”时,引导学生通过看清小兔和小猴一个对一个正好对完,并指导学生说出“同样多”“4=4”;在教学“多”“少”时,仍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讨论。整个教学都体现了引导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

认识6~9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6、7、8、9

教材第23~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数出数量是6、7、8、9的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数感。

2.会正确地读、写6~9各数。

3.掌握9以内的数序,会正确比较大小。

4.能正确地区分几和第几。

5.引导学生感受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正确地读、写数,掌握数的顺序和比较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

主题图,投影,学具等。

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1.数数,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2.在○里填上“>”或“<”。

2○3   3○1   1○0   5○3

说说5>3的比较方法。

探究新知

1.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主题图。

(2)让同学们自由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3)带着问题看图,数一数。

图上有些什么?可以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请数一数:有多少个同学?有多少个套圈?教师和同学一共有多少人?有多少个套桩?

(4)集体交流。

①图上有多少个同学?学生边数,教师边画出对应的○来,一共有6名同学,画出6个○。

②数一数,教师和同学一共有多少人?(方法同上,另外让学生体验到6再添上1就是7)

③图上的套圈和套桩又有多少个呢?照教师这样,画出相应的○。

(5)像这样,6个同学,7个人,8个套圈,9个套桩,可以用数6、7、8、9来表示。出示印刷体6、7、8、9,让学生认。(板书:6、7、8、9)

(6)生活中有很多的事物可以用6、7、8、9来表示,请你找一找,告诉你的同桌。

请你拿出6根小棒摆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和同桌交流并数数,再拿7根、8根、9根小棒摆一摆看。

2.学习写数字。

刚才我们认识了谁?6、7、8、9。(显示出来)

启发:你们看看这几个数字像什么?(6像小哨嘟嘟吹,7像镰刀手中拿,8像宝贝小葫芦,9像气球飘啊飘)

6和7都是一笔写成的,提醒注意起笔和收笔的位置。

教师示范,学生书写,然后在书上描写。

8也是一笔写成的,写时无棱无角,要圆滑。

9的上边是个圆,写时注意竖和圆是一笔写成的,不要分开。

练习写8和9。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23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看数涂色。

先看上面的数是几,如果是6,就要涂6个○。

教给学生简单涂圆的方法。要求既快又好地涂出来,也可以喜欢什么颜色就涂什么颜色,教师指导完成第一个题。

做到边涂边数,涂完后再数是否正确。

2.教材第24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看数接着画。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方法。(这个数是7,已经有4个了,接下来边数边画5、6、7;我一看差3个,就接着画3个,我又数一遍是7个了)

3.教材第25页“想想做做”的第7题,在○里填“>”或“<”。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填的方法。(如6○8,6和8比,6在8前面,所以6小于8,○里填小于号;9和7比,9在7的后面,所以9大于7,○里填“>”……)

4.教材第24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学生先回忆“几”和“第几”的意思。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出错误。

5.教材第24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

先让学生看看小马拉车的图。然后教师指导完成。教师读一问,学生做一问。

板书设计

6~9的认识

注意书写的笔画顺序

课后反思

1.学生基本上能掌握6、7、8、9的具体含义和书写方法。

2.较多出现错误的地方是8的书写笔顺。

3.联系生活用数字说话学生还说得不够好,不够开阔。学生的思维面有点窄,不过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只要逐步加以引导,以后的学习还是会比较顺利的。

认识10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10

教材第26~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以内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对数10的概念得到全面的认识以及把握。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会独立认、写10,并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

难点: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初步理解10个一和1个十的关系。

教具学具

主题图,小棒,投影等。

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1.从0数到9,再从9数到0。

2.比较数的大小。

(1)教师拿出卡片8,请学生说出两个比8小的数。

(2)教师拿出卡片5,请学生说出比5大的数。

探究新知

1.学习认数、数数。

(1)10月1日是什么节?(国庆节)各族小朋友欢歌笑语,庆祝节日。(出示主题图)

(2)请你仔细观察,看看有哪些数学知识。

教师引导: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跳舞。

像这样10个小朋友,可以用数“10”来表示。

出示印刷体10让学生认,然后带领学生读一读。

2.学习10的写法。

(1)引导学生观察10的字形,并说说10的结构: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左边是1,右边是0,组在一起是10。

(2)教师示范,边写边讲解:10书写时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要离得太远。

(3)学生在田字格中学写10。教师巡视、指导。

3.熟悉10以内数的顺序。

(1)同桌互相读读直尺上的数,正读、倒读,看着数,背着数。

(2)数后教师提问:9的后面是谁?(10)10的前面是谁?(9)和9相邻的两个数是谁?(8和10)9比10大还是小?(9比10小,10比9大)10大于几?(10大于8,10大于7……)10前面的数与10比,你又能得出什么?(都比10小)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26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数10根小棒,捆成一捆,渗透10个一是十。10是由10个一组成的。

(1)数出10根小棒,同桌互相检查。

(2)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问:1捆是几根?(1捆是10根)

2.教材第26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1)出示红果和双手图。看谁能很快数出它们的个数。

(2)教师说开始。同学们自由数。

(3)交流数的方法。

交流完数红果的方法后启发引导:数双手时怎样数快呢?引导:五个五个地数,5、10,一共有10个手指。

(4)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数对了就要给予鼓励。

(5)用你认为最快最好的方法再数一遍。同桌互查。

3.教材第27页“想想做做”的第7题,在○里填“>”“<”或“=”,学习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比较的方法。如10○9,因为10比9多1,所以10>9;还可以想10在9的后面,所以10大于9;因为9比10小,所以10就大于9……

4.教材第26页“想想做做”第3题,教师说完要求后,同桌一起练习,互相检查。

5.教材第28页练习二的第1题,你会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吗?

先找几个同学做示范。然后同桌一起说说,看谁说得多,说得好。

6.教材第28页练习二的第3题。

投影出示苹果图。先观察这些苹果的特点。

教师指导:一共有()个苹果。学生数完后填空。

找到最中间的一个苹果涂上红色,然后数它的两边各有几个苹果。

7.教材第28页练习二的第4题。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教师指导做,读一问做一问,最后投影订正、指导。

8.教材第29页练习二的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看看分别可以填几。

板书设计

认 识 10

6  7  8  9  10

10的书写:  10>9>8>7>6

课后反思

本课力图通过愉快的情境启发学生初步认识10。教学中,尽可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且能顺着数和倒着数。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摆10个圆片,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还可以开展写数比赛,组织有趣的火车钻山洞游戏活动,使学生较好地获得感性认识,并慢慢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及时运用表扬和奖励这种激励竞争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第五单元跟踪检测卷

一、数一数,填一填,连一连。

(每题4分,共8分)

1.看图写数。

2.连一连。

二、填一填,做一做。

(第7题5分,其余每空1分,共44分)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7和9中间的数是(),比1还小的数是()。

2.在1、4、9、5、0、7、6、8、10这些数中,比5小的数有_____,比5大的数有__________________。

3.里可以填几?

=6   >6   7>   5<   4>

4. 一共()副,有()只。

一共()盘,有()个。

5.在里填上“>”“<”或“=”。

01

6.按顺序填数。

7.(1)一共有()张数字卡片。

(2)从左边数起,0是第()张,第()张是9。

(3)把右边的3张圈起来。

(4)把从右边数的第3张涂上颜色。

三、数一数,填一填,圈一圈,比一比。

(第1题5分,第3题6分,其余每题8分,共27分)

1.(1)一共有()只动物。

(2)小狗排在第2个,小猫排在第()个,排在第()个的是小兔。

(3)圈出最中间的一只动物,它的左边有()只动物。

2.(1)一共有()个水果,其中有()个,有()个。

(2)左起第()个、第()个和第()个是。

(3)的左边第一个水果是(),右边第一个水果是()。

3.数一数,圈一圈,比一比。

(1)()最多,()最少。

(2)比(多,少)。45

(3)比(多,少)。63

4.(1)一共有()盆花。

(2)从左边数,第()盆花最多,第()盆花最少。

(3)从左边数,有2朵花的是第()盆,它左边一盆有()朵花,右边有()盆花。

(4)圈出最中间的一盆花,它的左边有()盆花。

四、按要求画一画。

(第1题9分,第2题12分,共21分)

1.接着画,画满10个。

2.(1)画○,和△同样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比□多3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比◇少2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和○同样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10分)

想一想,画一画。

答案

一、1.

2.二、1.(1)1 3 4 5 8 9 10

(2)8 0

2.1,4,0  9,7,6,8,10

3.6 7 6 8 2

【点拨】后四个空答案不唯一。

4.3 6 2 6

5.< < = > > = > >

< > > <

6.0 2 4 6 7 5 4

7.(1)10

(2)4 10

(3)

(4)

三、1.(1)5

(2)4 5

(3)

2.(1)10 3 6

(2)1 2

(3)

3.(1)

(2)

(3)

4.(1)7

(2)2 7

(3)3 7 4

(4)3

四、1.□□□□□□□

△△△△△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2.(1)

〇〇〇〇

(2)

△△△△△△△△

(3)〇〇〇〇

(4)

□□□□□□

附加题: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看图写数。

(6分)

二、看数画“”。

(10分)

三、数一数,填一填。

(每空1分,共11分)

1.(1)

两个两个地数,2、4、()、()、(),一共是()个。

(2)

五个五个地数,()、(),一共是()个。

2.(1)一共()束,有()个。

(2)

一共()张桌子,有()人。

四、动手圈一圈,涂一涂。

(共9分)

1.数出10个圈一圈。(3分)

2.(6分)

(1)给左边第3个涂上颜色。

(2)圈出右边3个。

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6分)

1<

>7

8<

6>

7>

=5

8>

<1

六、比一比,填一填。

(每题2分,共4分)

1.()比()多。

2.()比()少。

七、按要求画一画。

(1题8分,2题6分,3题4分,共18分)

1.(1)画,和同样多。

________________

(2)画,比少1个。

________________

(3)画,比多2个。

________________

(4)画,和共10个。

________________

2.找规律,接着画。

(1)

_____ _____ _____

(2)

_____ _____ ____

3.想一想,左边可以画几个?右边呢?

八、在正确答案下面的里画“√”。

(每题2分,共8分)

1.比2大的数有:

2.比3大且比7小的数有:

3.最接近7的数是:

4.1、3、5、()、(),括号里面依次填:

九、填一填。

(共18分)

1.(5分)

是第6个,是第()个,是第()个,是第()个,前面有()个水果,后面有()个水果

2.(11分)

(1)一共有()张卡片。

(2)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3)从左边数第3个数是(),从右边数第2个数是()。

(4)比6大的数有()个,比5小的数有()。

(5)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3.照下图这样把一根木头锯成6段,要锯()次。(2分)

答案一、二、略

三、1.(1)6 8 10 10(2)5 10 10

2.(1)2 6(2)2 4

四、1.略

2.五、(部分题答案不唯一)

1< >7 8< 6>

7> =5 8> <1

六、1.△ ○ 4>2 2.□ ○ 3<5

七、1.(1)________(2)○○○

(3)☆☆☆☆☆

(4)●●●●●●●

2.(1)△ ○ △(2)● ○ ○

3.(答案不唯一)

八、九、1.2 5 3 3 6

2.(1)8(2)10 0

(3)6 10(4)3 4、0、2、3

(5)0<2<3<4<6<7<8<10

3.5

关于0的故事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鸡和鸭

稀奇稀奇真稀奇,鸭子队里混只鸡。

顺着数数它第五,倒着数数它第三。

请你仔细数一数,多少鸭子多少鸡?

(答案:鸭6只,鸡1只。)

十面埋伏

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藏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数字的由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这些数字。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

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号。

它们各代表几?

有五只小动物,分别是:、、、、。它们各自代表着1-5各数。你能根据它们各自提供的信息,猜猜它们各是几吗?

我和它们比,我最小。

我和它们比,我最大。

我站在这一组数的最中间。

我比小,比大。

我比大,比小。

(答案:代表5,代表2,代表4,代表1,代表3。)

兔子分萝卜

4只兔子收获了萝卜,大白兔负责分萝卜。它说:“这些萝卜分给我们4个,每人能分同样多。”但是,大灰兔眼睛快,它发现有4根萝卜坏了,就顺手给扔掉了,那么,剩下的萝卜,它们4个还能分的同样多吗?

原来,扔掉4根萝卜,相当于每只兔子都会少分1根萝卜,所以它们还分的同样多。

认识0~5及=、>、<

一、看图写数。

(12分)

二、想一想,做一做。

(第1题4分,第2题8分,共12分)

1.看图比较。

2.()比()多

()比

()少

三、在里填上“>”“<”或“=”。

(24分)

01

04

05

四、从小到大排一排。

(6分)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画一画,你能行!(每题3分,共9分)

1.画〇,比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〇,比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〇,和同样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涂色。

(每题7分,共21分)

1.涂右边4个。

2.涂左起第4个。

3.涂右起第4个。

七、解决问题你最棒!(16分)

挡住了一些动物,但是我们知道是右边起第4只动物,这队一共有几只动物?

答案

一、【点拨】注意规范写数字。

二、1.4>3  2<3

2.三、< = < >

> < > <

< = < >

四、0<1<2<3<4<5

五、1.【点拨】答案不唯一,比4个多即可。

2.【点拨】答案不唯一,比4个少即可。

3.六、1.

2.3.

七、5只。

认识6~10

一、数一数,写一写。

(10分)

二、看数补图。

(9分)

三、按顺序填数。

(16分)

四、在里填上“>”“<”或“=”。(16分)

210

810

五、数一数,涂一涂。

(16分)

1.图中一共有()朵花。

2.把从左边数第3朵花涂上颜色,再把从右边数前4朵花圈起来。

3.涂颜色的花的左边有()朵花。

六、比一比,填一填。

(8分)

比多()个,比少()个。

七、先填数,再做一做。

(每空1分,共14分)

1.3排在()的前面,排在()的后面。

2.5后面连续两个数是()和()。

3.6和8中间的数是()。

4.9>>3,里最小填(),最大填()。

八、排一排。

(11分)

1.把10,5,8,0,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2.把6,5,10,8,3,9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答案一、二、三、2 4 5 6 8 10

8 7 6 5 3 2

6 10

7 3

四、< > < < < < = <

五、1.10

2.3.2

六、5 5

七、1 3 4 6 7 8 10

1.4 2

2.6 7

3.7

4.4 8

八、1.0 4 5 8 10

2.10 9 8 6 5 3

认识1~5

一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

教材第12~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会数数量在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良好学习习惯。

3.利用主题图并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5以内各数(读数、写数、数序)。数字3、5的写法。

难点: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1~5各数的含义。

教具学具

主题图,各种图片,教学卡片、投影等。

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1.了解数数情况。

你会从1数到5吗?请你数给同桌听。

2.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什么节日吗?(教师节)

小朋友们在教师节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你们看。(出示主题图)

2.数数。

请你们看着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再仔细观察画面,都有什么,各有多少?然后把观察到的先在小组里说说。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提问:数量是“1”的有哪些?(一块黑板,一个手风琴……)

数量是“2”的有什么?同桌互相数数看。

气球有几个,有几个小朋友跳舞,黑板上写着几个大字?数给你的同桌听。

3.认数,读数。

当学生说出“一块黑板”“一个手风琴”时,可以把这些图分别移到下面。

说明:像这样一块黑板、一个手风琴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并拿出印刷体1,贴在黑板图的下面,同时让学生找数量是1的图片或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并读一读。

提问:这幅图中还有哪些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2、3、4、5的认识可仿照1的教学。

4.学习1~5各数的基数含义。

(1)教师指着“2”问:这个数是几?表示什么?请你拿出小棒(或其他图片)表示这个数,用2根小棒摆一摆,想摆什么样就摆什么样。

再指导同学分别拿出3、4、5根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利用投影展示自己摆的图形,摆完数一数,说一句话。如“1、2、3,我用了3根小棒摆了这个△。”

(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我们学过的1~5各数来表示。

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如“我家有5口人”“人有2只手”“我有3支铅笔”……

5.学习数序。

(1)逐次感知1~5各数的顺序。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个珠子,问:拨了几个珠子,用几来表示?

同学们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个珠子。再拨上一个,是几个珠子?1添上1是几?依次让学生拨下去,让学生感到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

(2)整体感知1~5的数序。

让每个学生拿着1~5的点子图,按点子数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教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和3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也可以让学生先观察,然后说发现了什么。

6.学习1~5各数的写法。

(1)学习1、2的写法。

教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书写练习。重点指导2的笔顺和起笔的位置。最后在田字格中练习写5遍。

(2)学习3、4、5的写法。

写3时提醒学生,3是两个半圆,开口向左。4、5都是两笔写成的,看看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并注意笔顺规则。自己练习写,教师巡视指导。把写得好的及时交流、传看。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3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连线。

(1)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都有什么,有多少。

教师指导做第一组题,教方法:先数一数黄瓜有几根,用几来表示?(有3根,用3来表示)然后把黄瓜和3连起来。

(2)让学生独立做完其他的题。

(3)集体交流、订正。

2.教材第13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看数涂色。

此题是第一次出现,所以教师在读完要求,指导做一个题后,再让学生试着完成。〔指着2问:这是几?2表示多少?(2个)那就涂○○表示,其他的数又是几,就涂几个○表示。请你涂出对应的○的个数〕

3.教材第13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看图写数。

可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把数字书写工整。

写完后互相交流,看谁写得好,给写得好的画一朵或一个。

4.教材第14页“想想做做”的第6题。

(1)引导学生观察:花瓶上的数是几?2表示什么?引导说出:花瓶上的数是2,表示花瓶里有2朵花。再画几朵花,花瓶里就是2朵花了?

(2)同学们动笔画。(老师教画的方法)

(3)组织集体交流。

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注意书写的笔画顺序

课后反思

数字1~5学生基本都能读出来,已经具备了初步认识,但是写起来还有些困难,特别是数字3和5。

1~5各数的顺序的认识也是一个难点,有的学生有时候分不清楚这一点,具体教学时应该给学生一个由少到多的区别认识过程。

教学写的时候,手写体和书面体有一定的差距,很多学生会严格按照书面体来书写,可以告诉他们两种笔体均可。

下载2020苏教版数学上册一年级第5单元教案等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0苏教版数学上册一年级第5单元教案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年苏教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单元教案课案(推荐)

    第十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 9加几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的意......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测试题

    【摘要】小学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以下是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的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测试题,供大家复习时使......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例5) 教案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例5 【课程标准描述】 1.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 2.了解分析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周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周教案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10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

    10的认识 教学内容: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 认识1~5教案

    1 认识1~5 一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 教材第12~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会数数量在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 第5单元第17课时 练习课

    :教学资料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7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十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第五单元教案

    6.画 备课人:张利燕 教学目标: 1.学习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分别是走之旁、斜刀头。 2.会认10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