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教案)[★]

时间:2019-05-11 20:4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括号(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括号(教案)》。

第一篇:括号(教案)

时间: 2016年3月7日(星期一)课题: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课时: 第5课时

测试: 计算下面各题,并运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进行验算。

124÷4=678 102×16=1632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带小括号和中括号算式的计算过程,达到理解其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技巧带来的便利,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人民应当牢固树立哪三个相互离不开的思想?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重点: 掌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 熟练解决含各种括号的算式。教法: 演示讲解,引导探究 学法: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4:96÷ 12+4× 2

1、说说运算顺序。教师随机指一名学生回答。

教室总结:要先算96÷ 12和4× 2各自的结果,再算他们的和,以求得最终结果。

2、如果在96÷ 12+4× 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 学生思考并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做出正确示例: 96÷(12+4)× 2 =96÷ 16× 2 =6× 2 =12 教师小结:如果算式里面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果在96÷(12+4)×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学生思考并交流。

教师做出正确示例: 96÷[(12+4)× 2] =96÷ [16×2] =96÷ 32 =3 教师小结: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总结: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三,巩固练习

1.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360÷(70-4×16)=360÷(70-64)=360÷6 =60 158-[(27+54)÷9] =158-[81÷9] =158-9 =149 2.阅读“你知道吗?”

问题:算式中有小括号还有中括号,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

3.按照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

,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大家总结一下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板书设计: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96÷(12+4)× 2 =96÷ 16× 2 =6× 2 =12 96÷[(12+4)× 2] =96÷ [16×2] =96÷ 32 =3

布置作业:教材第11页练习三 第1题,第教学反思:

3题。

第二篇:去括号(教案)

间:

点:

C一8 授 课 人:

教学目标: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

1、了解去括号法则的推导过程;

2、掌握去括号法则的内容及灵活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去括号法则的灵活运用; 难点:法则的推导及运用; 教学过程:

复习:

1、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将下式合并同类项: 2a-3b-2a+3b; 新课引入:

引例1:你能将 2a-(3b+2a)+3b 合并同类项吗?

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引出课题——去括号)

在前面的学习中,你有遇到过能去掉括号的地方吗? 如:3+(-2)与 3-(-2)

特点:括号内仅一个项。对于括号内多于一个项的时候,又如何去括号呢? 引例2:图书馆原有a 人,先后又来了两批人,分别是b 人、c人,则现有多少人?

答案: a+(b+c)人或 a+b+c 人 有

a+(b+c)= a+b+c „„„„ ①

引例3:图书馆原有a 人,先后又走了两批人,分别是b 人、c人,则现有多少人?

答案: a-(b+c)人或 a-b-c 人 有

a-(b+c)= a-b-c „„„„ ②

观察上①、②两式,与同学一道总结出法则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要改变正负号。例5:去括号:

①、a+(b-c); ②、a-(b-c); ③、a+(-b+c); ④、a-(b-c); ⑤、a+1×(b-c); ⑥、a-1×(b-c); 解:(略)

对比:⑤与①,⑥与② 你能用一句话说出你的结论吗? 练习:P92 1、2、例6: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①、(x+y-z)+(x-y+z)-(x-y-z)②、(a2+2ab+b2)-(a2-2ab+b2)③、3(2x2-y2)-2(3y2-2x2)解:(略)

练习:P92

3、课堂小结:

①、去括号法则内容;

②、注意去掉的不仅是括号,还有它前面的“+”或“-”; ③、可从分配律的角度去理解; 作 业:P96 7、8、

第三篇:《去括号》教案

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

5.去括号

吴 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2.总结去括号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解决简单的问题。3.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正确去括号,能利用去括号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当括号前是“-”时的去括号问题。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可以结合在一起。我们就把这样的项叫做同类项。)

2.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3.指出代数式a+(3c+2b-a)-(2a-c)的同类项。(出现问题,引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例:图书馆有a名学生,后来有分别来了两批学生,第一批来了b名学生,第二批来了c名学生,这馆内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1.你可以用几种表达式来回答这一问题?

解法一:开始有a名学生,后来一共来了(b+c)名学生,共有[a+(b+c)]名学生。解法二:开始有a名学生,第一批来了b名学生,第二批来了c名学生,共有(a+b+c)名学生。

所以:+a+(+b+c)= +a+b+c

2.两个表达式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方法不同,结果相同。

区别:一个有括号,一个没有括号。3.从左边式子到右边式子的过程叫什么?

去括号

4.总结括号前面是“+”的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例:图书馆有a名学生,后来有分别走了两批学生,第一批走了b名学生,第二批走了c名学生,这馆内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1.你可以用几种表达式来回答这一问题?

解法一:开始有a名学生,后来一共走了(b+c)名学生,共有[a-(b+c)]名学生。解法二:开始有a名学生,第一批走了b名学生,第二批走了c名学生,共有(a-b-c)名学生。

所以:+a-(+b+c)= +a-b-c 2.总结括号前面是“-”的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3.这两个规律也适用于其他的式子吗,我们如何来验证?

回忆火柴棍搭正方形。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计算搭建正方形所用火柴棒的根数的同时,屏幕上辅助显示其形成过程,这样做巧妙地滲透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在思考、观察的时候,很自然的想到尽管观察的角度不同,但计算搭建正方形所用火柴棒的根数应该是相等的,但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呢?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它们作进一步的比较。”

对比观察,验证法则。(乘法分配律)

4+3(x-1)=4+3x-3=3x+1

4x-(x-1)=4x+(-1)x+(-1)(-1)=4x-x+1=3x+1

2x+(x+1)=2x+x+1=3x+1

去括号法则

口诀:去括号,看符号

是“+”号,不变号 是“-”号,全变号

三、练习

第一组:

1.a+(-b+c-d)解:原式=a-b+c-d 2.a-(-b+c-d)解:原式=a+b-c+d 3.(x+y)+(x-y+1)解:原式=x+y+x-y+1=2x+1 4.3a2 2.3b-2c4a+(c+3b)]+c

解:原式=3b-2c-[-4a+c+3b]+c

=3b-2c+4a-c-3b+c

=-2c+4a 注意:

1.“都”:括号前是“-”时,各项符号都要变,不要只改变第一项或某几项。2.去括号时,应把“括号”和“括号前的符号”一起去掉。

3.当括号前有数字因式时,一般用乘法分配律把数与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再去括号。4.代数式去括号后,都必须经过合并同类项,其结果才能简洁。5.去括号顺序:由里到外。

四、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123页习题3.6的知识技能1、2、3题。

第四篇:中括号教案

教学目标:明确使用中括号的必要性;知道含有中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

教学重点:计算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书写及运算顺序。

复习引入 …………

复习商不变的规律

师(神秘地):孩子们,请看过来——(师将板书进行调整:18 2 3 6=18)(学生开始小声询问:什么意思呀?)师(对着这些学生):对呀,什么意思呢?

(师贴出题目要求:添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

(学生恍然大悟,继而有的打开本子,有的眉头紧皱,有的盯着题目冥思苦想……教室里一片沉寂。)

(过一会,有2位同学突然兴奋地举起手来,看看周围,又放下去,继续低头思考。)师(适时点评):非常好,两位同学举起手来,又放下去,让其它同学也想一想,自己也再深入思考其它解法,了不起!

(又过了一会,举起的小手越来越多,师微笑着点头……)师:好,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1(激动地):18÷2 +3 + 6=18 师:行吗?快速算一算——

生(个个小声地计算18÷2=9,9+3=12,12+6=18;然后高兴地喊出来):对!对!没错!师(也为此生骄傲地):一炮打响!

生2(按捺不住,起立发言):还有——18 +2×3—6=18 生(很多学生点头称是):和我的一样!我也这么想的!

生3(自豪而兴奋地站起来):还有呢——18×2÷ 3 +6=18,18×2=36,36÷ 3=12,12+6=18(学生热情越来越高,高举着小手不肯放下)

师(遗憾地):还有很多,那我们就先算到这!后面还有更有趣的题目等着大家呢——(学生们都处于期待中,瞪大眼睛看老师的板书——)(板书:18 2 3 6=81)

(很多学生迅速动笔计算,部分学生盯住题目思考,又是一片寂静……)师(适时评价): “要=81,九九八十一——”

(立刻有学生举手了,举手的学生多起来,指名汇报。)

生(高兴地讲解起来):18÷2=9,后面再凑一个9,用3+6=9,然后两个9相乘,也就是18÷2×(3+6)=81 师:一点就通,还真难不倒大家了!

(师又轻轻地走到黑板前,神秘地把“=81”改成“=1”。)(学生们思考一会之后。)

生(得意洋洋地):很简单嘛——刚刚的算式前面等于9,后面也是9,中间乘号改除号就可以啦!就是18÷2 ÷(3 + 6)=1(很多学生也赞同地使劲点头)

师:刚刚这位同学用到了一个小括号,这小括号有什么用?(学生们争抢着举手发言。)

生:因为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计算。

师(微笑着):对呀!我们要除以9,而不能先算除以3了,小括号里面的算式要先算。生(七嘴八舌地):小括号是改变顺序的!

师:对—— 小括号的作用在于能改变运算顺序!看来我们同学对于数学的知识学习都非常棒!师(稍顿,思考着):那么再想一想除了把乘号改成除号,还有没有其它办法?(学生们又开始安静地思考,教师静静地等待着,过了一会有学生兴奋地举起手来,请一个学生到前面写一写。)生:18÷ 〔2×(3 + 6)〕=1 师(环顾学生们,轻轻地询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学生中无人举手。)师:同意他写的吗?(学生们有的点头,有的满脸疑惑地摇头。)师(手指中括号):这是什么啊? 生(一部分异后同声地):中括号!师(惊讶地):你们都知道?学过了?(知道的学生开心地摇头表示没学过)师(佩服地):没学过都知道了?!很了不起!(板书课题:中括号)

师(疑惑地):中括号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加个中括号?

生1:中括号也能改变运算顺序。但是应该先用小括号,不够用时才用中括号。

生2(刚才写板书的那位同学):我是这样想的,我想先算后面的2×9的乘积,然后再用18÷18得到1,小括号用完了,所以才加个中括号,否则没法算了。所以我想中括号的作用于小括号作用一样,是改变运算顺序的。

师:看来你不但会用,还能把道理说清楚,真棒!第一位同学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呀? 生:(点头。)

师:作用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什么? 生(纷纷说):中括号里面有个小括号

师:是呀,里面的小括号就好像我们里面穿的衬衣,中括号就相当于笔挺的西装,有人穿件衬衣外面再套件衬衣吗?!

(学生被老师精彩的比喻逗笑了。)

师:是不是所有同学都会算这算式呢?同桌说一说。(学生积极地开始组内发言。)

生1:先算小括号里的计算,再算中括号里的。师:中括号里面算完了呢? 生齐答:再算中括号外面的。

师:好的,会不会写呢?刚才这位同学已经写过一个中括号了,大家来评一评。生纷纷发表意见建议—— 生1:写对了!生2:还可以!

生3:左半边很好看,右半边还可以再写好看些。师:要不你(手指刚才板书的同学)再上去改一改吧?

(板书的学生快乐地上台认真修改,改过后大家给与他热烈的掌声。)师(边鼓掌边欣赏地说):改得比刚才漂亮了!师:大家能不能也写一个更漂亮的中括号呢? 生自信而大声齐答:能!师:好,打开本,写一写。

(学生动笔写中括号。写的过程中老师也板书一个中括号。)

师:同桌相互欣赏一下,看他写的怎么样?再欣赏一下老师写的,看看怎么样?

二、讨论中理解

师:刚才我们一起玩了个游戏“添上符号”!游戏中我们明白了要改变运算顺序,有时候不但要用到小括号,甚至还可能用到中括号。老师这有几道题,看一看,能不能说出运算顺序,再把得数算出来。

(师贴出一些题目90÷10+5×2 90÷(10+5)×2 90÷ [(10+5)×2] 生1:先算90÷10得9,再算5×2=10,最后把两个得数相加等于90。生2:先算小括号里的10+5,再算90÷15——得到6,最后算乘法得12。

师(巧妙地评价):这个同学特别认真,刚才回答问题时,她停顿了一下,我想是在思考两个容易混淆的计算——一个是90÷15=6,一个是80÷16=5。今后我们把它们计算得熟练些就更好了。

生3:10+5 得15,再算15×2得30,最后计算90÷30=3。

师:刚才有同学在发言时都把(手指除号)“÷”读成“除”,正确读法是—— 生齐:除以!

师:对,“除”和“除以”可是大不一样,大家要记得正确的读法呀!

师:刚才我们都能正确计算这些题了,现在算完以后发现3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1:我发现数和运算符号没有变,第一题没有括号,第二题有了小括号,而第三个题却有了中括号。

生2:我发现得数也不一样。

(一个孩子受到启发,兴奋地站起来。)

生3:我发现因为有了小括号和中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这样计算结果也就不一样。(其它学生听后频频点头。)

三、尝试中规范

师:刚才练过三道题,这三个题虽然步骤比较多,但是都可以口算,但是我们有时在计算中会遇到比较大的数,有的计算比较复杂,那就需要我们有步骤、有层次地把它算出来,怎么办?

生(纷纷争抢着回答):用脱式计算!师:是这样的!下面这道题——(板书贴出42×[169-(78+35)]的算式)师:脱式计算怎么做?自己动手试一试!

(学生积极打开本子开始计算,师巡视学生的计算。)(师选择几位学生的做法投影出来进行展示。)出示做法1: 42×〔169-(78+35)〕 =78+35 =169-113 =56×42 =2352 师:怎么样?谁来评价?

生1:脱式计算等号要写在算式外面。师:啊,是这样!格式的要求。生2:结果是对的,但是过程不好。师(对生2):哪里不好?

(生2 想了想,觉得说不清楚,又叫起一位学生。)

生3:既然是等于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那第一个算式和第二个算式应该是相等关系,可是他的算式中两个等式不相等。

生4:但是这样算也有优点,先做哪一步很清楚,别人能够看明白。

师:在那么多的同学发现算式有不足的时候,他从中看到了他的优点。是的,这样的过程是能够让别人看的很明白,但是还能用等于号把它连接起来吗? 生(在下面纷纷开口):不能!不可以!不行了!

师(肯定地):看来这样一个式子,是能够很好地表达先算什么,运算顺序也完全对,结果也很正确。他注意到了等于号表示算出来的结果,但是忘了等于号还表示上下两个式子完全相等。有一位数学家说过——“用两条相等并且平行的线来表示相等关系是再准确不过了。”所以问题就出在了这儿!师:再看看第二种做法呢? 出示做法2: 42×〔169-(78+35)〕 =42×(169-113)=42×56 =2352 师:这个做法哪位来评价?

生1:这个做法列的算式比刚才的算式步骤要简单一些。生2:他算对了!

生3:其中第二步169-113可以跳过去,直接算出42×56这一步。其它学生纷纷表示不同意见:不行!不好!容易出错!

师(笑着):大多数同学不同意。看来你的计算能力特别强,所以你想跳过去。但是我们要有层次有步骤地把它表示出来,这一步一般是不能省的。师:再看看这一种呢? 做法3: 42×[169-(78+35)] =42×[169-113] =42×56 =2352(学生看到之后很快出现不同意见,下面开始小声讨论起来,师静静地等待。)生1:我认为算式第二步括住169-113的应该是小括号,而不应该是中括号。师:他看到了和其它学生作品不一样的地方!生2:我认为就写中括号。更多的学生反对说:小括号!师:为什么?

生1:因为没有小括号就没有中括号。(其它学生纷纷点头赞同。)师(不露声色):同意写小括号的举手!(大多数举起手来。)师:不同意的举手!

(少数几个学生举手,师请其中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觉得计算过程中,无论中括号还是小括号都不应该改变,虽然在算的过程中小括号里算完了,那小括号应该被去掉了,中括号应该照抄下来。

生2(激动地站起来表示不同意见):可是只有有小括号时才有中括号呢!你不能一上来就出现个中括号呀。

师(微笑着):看来同学们说得都挺有道理的,没有小括号就没有中括号。有没有看到哪个人穿外套不穿衬衣呀?!(学生们开兴地笑了。)

师:但是刚才那位同学说一般都要不改变运算符号的,也对!看来都有道理,究竟怎么写呢?数学上一般就是写中括号。

(学生们很好奇地看着老师,等待着继续讲解。)

师:这个中括号虽然看起来不怎么舒服,但它表达了更多的信息!首先表示到这一步已经把上面一步的小括号算完了,还表示上面的中括号直接落下来不容易错。所以呀,虽然两种写法都对,但是一般都写中括号。

现在同学们翻到书77页,算一算,比一比。算完的同学就举手告诉老师。

连一练(分组做,并抽学生上黑板做)

第五篇:去括号教案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去括号法则.

2.运用法则准确的进行去括号运算.

3.由现实事例以及加法结合律探索去括号法则,感受去括号在整式运算中的作用.

4.经历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变化过程,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教学方法:讲授,探究,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热身练习,合并同类项

(1)3a+5a(2)3a+5a-6a(3)3a+(5a-6a)(4)3a+(5a-6b)提问:(4)小题按照运算顺序能合并同类项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课题《去括号》,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 小组合作探究法则

(一)创设情景:

1、某人带100元钱去做钟点工,先后挣了10元和20元,他共有多少钱。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2、某人带100元钱去商店购物,先后花了10元和20元,他还剩下多少钱。

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二)小组合作探究

1、观察下面等式① ②

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去括号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100+(10+20)=100+10+20 ② a+(b+c)=a+b+c

2、观察下面等式③ ④

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去括号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100-(10+20)=100-10-20 ④a-(b+c)=a-b-c

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 + ”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 + ”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教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后,提问“如果括号内的第一项没有符号,你认为该如何处理符号问题呢?” 让学生明白如果括号内的第一项没有符号,实际是省略了“ + ”号。

三.实践应用

(一)例1 去括号:

(1)a(bc);(3)a(bc);(2)a(bc);(4)a(bc).解(1)a(bc)abc.(2)a(bc)abc.

(3)a(bc)abc.(4)a(bc)abc. 学生讨论后,口答完成例1的解答

(二)练习

1、把下面式子的括号去掉(口答)(1)(a+b)+(-c-d)=(2)(a-b)-(-c-d)=(3)-2(a-b)+2c= 教师提问:第(3)题与(1)(2)相比较,你认为括号外面的系数有什么不同呢? 生 括号外面的系数不为1或-1 师 那么,你准备怎么处理呢? 生 用乘法分配律来处理这个系数,把-2与括号里的每一项分别相乘。师 很好,碰到这种特征的多项式去括号,就这么做,同时我们应该知道乘法分配律正是我们去括号的依据。

(三)例2问题再探 1、3(2x2y2)2(3y22x2)

2、(xyz)(xyz)(xyz)

3、(a22abb2)(a22abb2)

第1题由教师板书详细过程,3(2x2y2)2(3y22x2)

解法1:原式=6x2-3y2-6y2+4x2 =10x2-9y2

解法2:原式=(6x2-3y2)-(6y2-4x2)

第2、3题由学生在学案上独立完成,并抽两位学生板演。

(四)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a+2(-b+c)= a-2b+c()

2、a-2(-b-c)=a-2b-2c()

待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强调第1题错误原因:漏乘系数;第2题错误原因:漏变符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去括号运用中注意。四.课堂检测与反馈每小题25分。1.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x-2)+2(2x-1)(2)(4a+b)-2(2a-3b)(3)a-[ b-(c-d)] 2.先化简,再求各式的值:(5xy-8x2)-(-12x2+4xy)其中

x12 y=2 抽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在学案上完成后,教师点评 五.回顾与小结

1、本节课我学到了__________。

2、我认为去括号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六.作业 课本 P107练习1、2、3 4

下载括号(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括号(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去括号教案五篇

    3.4.3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 第一课时:去括号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去括号的法则,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化简。 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运算律主动探究去括......

    括号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感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道理。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

    添括号教案(精选五篇)

    3.4 整式的加减 添括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添括号法则,能熟练的按要求添括号。 能力目标:通过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目标:去括......

    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学设计 二十五中学王臣 一、复习回顾: 我们来解这个方程:5X-9=3X-5 解:移项,得:5X-3X=-5+9 合并同类项,得:2X=4 系数化为1,得:X=2 【提问】我们移项应......

    加括号去括号教案

    加括号去括号教案 教学内容: 加括号和去括号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的在混合运算中加、去括号。2,培养数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 怎么样在混合运算中加、去括号。 教学过程:一、......

    中括号教案(五篇材料)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2.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

    中括号教案[小编推荐]

    《中括号》教学设计 天竺小学 庄学龙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P:77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2、能进行简单的整......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 去括号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一 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能判别解的合理性。 【能力目标】( 1 )通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