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等
数学魔术家 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统计的产生 统计实践活动先于统计学的产生。从历史上看,统计实践活动自人类社会初期,即还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起就有了。最初的统计,是社会统计,即只是反映社会基本情况的简单的计数工作。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国家为了对内统治和对外战争的需要,进行征兵、征税,开始了人口、土地和财产的统计。
统计图的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前一课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谁能说出它特点? 指名回答。那么这一节课就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样的统计图。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我国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2.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
3.用投影仪出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4.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们交流。
5.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明显的看出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三、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评议。教师评价。
四、练一练。
在小组内交流课本第60页第2题中的三种情况分别用哪种统计图合适?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实践活动。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各种统计图,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周测培优卷7 数据处理的能力检测卷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28分)1.扇形统计图是利用圆和()表示()和()之间的关系。
2.如图,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扇形表示总体的33.3%,()扇形表示总体的50%,剩下的C扇形表示总体的()。
3.校园里有杨树、柳树和槐树三种树,其中杨树有60棵,占总数的30%,柳树有100棵,占总数的()%。如果画扇形统计图,那么槐树部分占圆面积的()%。
4.下图是六(1)班同学最喜欢喝的饮料情况统计图。
(1)最喜欢喝各种饮料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之和应该是()%。
(2)最喜欢喝()的人数最多,占全班总人数的()%。
(3)如果全班有40人,那么最喜欢喝奶茶的有()人,最喜欢喝可乐的有()人。
(4)如果最喜欢喝可乐的有9人,那么全班有()人。
二、我会辨。(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6分)1.任何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的总和都是100%。
()2.股市通常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某些数据的变化情况。
()3.下图是六年级同学各属相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百分比的统计图。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6分)1.要统计去福利院的各年龄段人数分别是多少,应选用()统计图。
A.折线B.条形C.扇形 2.下图是对一份杂志(共208页)各版块的统计结果,体育版约占()页。
A.18 B.9 C.30 3.六(2)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统计表如下:
等级 优秀 良好 达标 未达标 人数 20 10 5 5 下面的图()能表示六(2)班这次数学测验的统计结果。
四、我会统计。(每题15分,共60分)1.空气的主要成分体积含量各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情况如下图。500升空气中含氧气多少升? 2.下图是某班学生上学的三种方式的调查情况。
(1)该班有多少名学生?(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下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记录了明明家上个月的费用支出情况。
请根据扇形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项目 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支出/元 合计 —— 1500 水电费、通信费、电视费 375 伙食费 35% 其他费用 4.下面是六(2)班男生的身高记录情况。(单位:cm)132 128 145 137 141 130 129 151 149 130 136 148 133 154 142 133 156 142 139 140 144 143 145 142(1)将上面的数据整理在下表中。
(2)将上面整理的结果表示在下图中。
(3)根据上图完成下面各题。
①()身高段的男生人数最多,()身高段的男生人数最少。
②身高在130~139 cm的男生人数约占全班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③六一儿童节时,老师要挑10名男生去仪仗队,应怎样挑选呢? 答案 一、1.扇形 总数量 各部分数量 2.A B 16.7% 3.50 20 4.(1)100(2)绿茶 30(3)8 6(4)60 二、1.√ 2.√ 3.× 三、1.B 2.C 3.C 四、1.500×21%=105(升)答:500升空气中含氧气105升。
2.(1)25÷50%=50(名)答:该班有50名学生。
(2)3.项目 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支出/元 合计 —— 1500 水电费、通信费、电视费 25% 375 伙食费 35% 525 其他费用 40% 600 【点拨】从扇形统计图看出,水电费、通信费、电视费占总支出的25%。
4.(1)(2)(3)①140~149 cm 129 cm及以下 ②8÷24≈33.3% 答:身高在130~139 cm的男生人数约占全班男生人数的33.3%。
③应挑选140~149 cm身高段的男生。
大数学家苏步青 苏步青是著名的数学家,他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上初三时,来了一位数学老师。他讲:“当今世界,世界列强都想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的危险迫在眉睫。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17岁,苏步青赴日留学。日本一个大学他去当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面对困境,他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心甘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第五单元跟踪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2分)1.常用的统计图有()、()和()。
2.工厂要制订2018年产值计划,参照前几年的产值及市场销售情况,应绘制()统计图;
要反映儿童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最好选用()统计图;
学校绘图统计各年级人数,应绘制()统计图。
3.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还能表示数量的()情况。
4.东街小学学生书屋共有3600册图书,各类图书情况统计如右图。
(1)其他类图书占图书总数的()%。
(2)()类图书最多,占图书总数的()%。
(3)文艺类图书有()册。
5.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如果用1 cm长的直条表示30人,那么应该用()cm长的直条表示150人。
6.六年级有学生80人,学生参加各兴趣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如右图所示。根据该图算出,美术组有()人,歌咏组有()人,书法组有()人。
7.下面是航模小组制作的甲、乙两架飞机在一次飞行中的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乙飞机飞行了()秒,比甲飞机少飞行了()秒。
(2)起飞后第()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2 m,起飞后第()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3)起飞后第15秒至第20秒,甲飞机的飞行状态是(),乙飞机的飞行状态是()。
二、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2分)1.条形统计图能明显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为了清楚地展示某品牌电视全年的销售情况的变化趋势,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
()3.从扇形统计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4.要表示出全校每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制成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5.折线统计图有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6.描述我国五大名山主峰的海拔,绘制扇形统计图较好。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2分)1.要清楚地反映笑笑1~10岁的体重增长情况,应选择()。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D.以上三种都可以 2.下面的信息资料中,最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是()。
A.某学校各学科教师人数情况 B.各种消费情况与家庭总收入的关系 C.某地2018年每月平均气温增减变化情况 3.要反映合肥、安庆、黄山、淮南四个城市2018年11月份的降水量的多少,选用()最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以上三种都可以 4.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用()统计图能表示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情况。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D.以上三种都可以 5.在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下图所示),用下面统计图中的()能准确地表示各种花的面积关系。
6.如图所示是六(3)班50名同学为失学儿童捐款的条形统计图。那么该班同学捐款的总数为()。
A.75元 B.570元 C.750元 D.870元 四、走进生活,我会统计。(第1题10分,第2题12分,第3、4题每题16分,共54分)1.下面是根据某品牌皮鞋专卖店2018年四个季度销售量情况绘制的两幅统计图。
(1)请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把扇形统计图填完整。
(2)如果该品牌皮鞋专卖店要通过预测2019年的销售量来准备订货,那么应该参照()统计图。
(3)该品牌皮鞋专卖店第四季度的销售量大约比第三季度增长()。(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2.某学校对喜欢运动的男、女生各50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每人只选一种项目)项目 乒乓球 足球 跑步 游泳 跳绳 男生/人 2 4 6 15 23 女生/人 19 5 10 5 11(1)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人数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数最少? 3.下表是小刚和小强一~六年级各学期的期末数学测试成绩。(单位:分)学期 一上 一下 二上 二下 三上 三下 四上 四下 五上 五下 六上 六下 小刚 80 82 85 85 90 92 93 94 96 95 97 100 小强 80 85 89 90 91 92 93 95 96 97 98 100(1)根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2)对比统计图中小刚和小强一~六年级各学期的期末数学测试成绩,你都知道了什么? 4.下表是通过对吸烟人群与不吸烟人群的调查得来的数据。
吸烟人群与不吸烟人群几种疾病发病率统计表 疾病类型 胃病 肺病 肝病 皮肤病近视 吸烟人群的发病率 24% 12% 12% 20% 25% 不吸烟人群的发病率 16% 6% 8% 20% 25%(1)根据上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2)从图中可以看出,吸烟对()、()没有明显影响,吸烟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3)根据这个调查,你有什么想法? 答案 一、1.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2.折线 扇形 条形 3.多少 增减变化 4.(1)10(2)社会科学 45(3)648 【点拨】3600×18%=648(册)。
5.5 6.24 32 4 7.(1)35 5(2)5 30(3)向上飞行 平稳飞行 二、1.× 2.√ 3.√ 4.√ 5.√ 6.× 三、1.B 2.A 3.A 4.C 5.C 6.D 四、1.(1)(2)折线(3)16.7% 2.(1)(2)喜欢跳绳的男生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少。
3.(1)(2)知道了在二下时小强的数学测试成绩比小刚的高5分。(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4.(1)(2)皮肤 视力 胃病 肺病 肝病(3)珍爱生命,远离香烟。(答案不唯一)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1.如图是南湖小学六(2)班图书角三种图书所占百分比的统计图。
(1)这是()统计图,它表示的是()。
(2)这个圆代表的是(),科技书占()%。
(3)已知三种图书一共有360册,那么连环画有()册,故事书有()册,科技书有()册。
2.下面是六(1)班同学英语口语测试成绩统计表和统计图,请将它们补充完整。
六(1)班英语口语测试成绩统计表 等级 优 良 及格 不及格 人数 18 16 3.下图是医生给某病人测量体温的统计图。
(1)医生每隔()时给病人测量一次体温。
(2)4月8日0时,病人的体温是()℃。
(3)图中的虚线代表()。
(4)你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位病人的病情()。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空2分,共12分)1.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表示男生、女生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绘制()统计图合适。
(2)统计实验小学各学科教师人数情况,绘制()统计图合适。
(3)为了表示某地上半年每月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绘制()统计图合适。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2.如图,六(1)班数学测试成绩优秀的人数和六(2)班数学测试成绩优秀的人数相比,()。
A.同样多 B.六(1)班多 C.六(2)班多 D.无法确定哪个班多 3.右图表示的是六(1)班和六(2)班男、女生人数的情况。如果每个班都有48人,那么六(1)班的男生比六(2)班的男生多()人。
A.16 B.10 C.8 4.在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图所示),()能准确地表示各种花的占地面积。
三、动手操作。(10分)下图是电脑城2018年1~5月份甲、乙两种品牌电脑销售情况统计图。
电脑城2018年1~5月份甲、乙两种品牌电脑销售情况统计图 根据条形统计图绘制折线统计图。
电脑城2018年1~5月份甲、乙两种品牌电脑销售情况折线统计图 四、解决问题。(3题20分,其余每题14分,共48分)1.下图是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1)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如果六(1)班有60人,分别计算出最喜欢打乒乓球、踢足球和跳绳的人数。
2.下面是六年级部分同学参加听写大赛的成绩。(单位:分)100 88 95 54 89 78 85 77 99 96 76 87 90 69 92 84 94 78 79 64 75 85 97 100 58 66 75 86 88 89 95 93 69 65 78 87 100 97 86 96(1)完成下表。
分数段/分 100 90~99 80~89 70~79 60~69 60以下 合计 人数(2)如果把满分定为特等奖,90~99分定为一等奖,80~89分定为二等奖,那么获得这三类奖的各有多少人?获奖率是多少? 3.下面是六(1)、六(2)班安全知识竞赛成绩表。(单位:分)分段整理数据并制成条形统计图。
分数段/分 60以下 60~69 70~79 80~89 90~100 六(1)班人数 六(2)班人数 答案 一、1.(1)扇形 各种图书占图书总本数的百分之几(2)图书总本数 45(3)90 108 162 2.及格:4 不及格:2 优:45 良:40 3.(1)6(2)39.2(3)正常体温(4)在好转(答案不唯一)二、1.(1)C(2)A(3)B 2.D 3.C 4.C 三、四、1.(1)六(1)班最喜欢打乒乓球的人数最多。(答案不唯一)(2)打乒乓球:60×30%=18(人)踢足球:60×20%=12(人)跳绳:60×15%=9(人)2.(1)3 11 11 8 5 2 40(2)特等奖:3人;
一等奖:11人;
二等奖:11人。
(3+11+11)÷40=62.5% 3.3 8 10 11 8 5 6 9 10 10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能力目标:
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渗透健康饮食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准备:各种扇形统计图、课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谁知道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统计图?并且说出它们的特点?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新的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用投影仪出示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统计表。
2.先让学生通过计算独立填上表中的数据。
3.独立制作条形统计图。
4.出示扇形统计图。
5.组织学生交流两种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6.全班交流。
7.教师小结: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到哪个量多,哪个量少。而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三、说一说。
用投影仪出示四幅扇形统计图,先让学生每幅图中各百分数的意义。再让学生说一说每幅统计图获得信息。
四、试一试。
1.出示课本58页练一练第1、2题。
2.交流这两个题中出现的统计图的含义。
3.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各占整体的百分之几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身高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淘气身高和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力目标: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推测,体会数据的作用。
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带给人们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分析和推测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并能作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收集自己一到六年级每个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的身高数据,请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数据,与同学交流。
2.指名交流后,提问:你是怎样收集这些数据的? 3.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身高的变化”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要把几年的身高数据都展示出来,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 2.提问:能看图说一说自己这几年身高变化的特点吗? 3.提出要求:学生各自按要求完成统计图。
4.展示学生作品,提问:图中哪条折线表示的是你的身高变化情况?为了让别人看清楚,应该怎么做? 5.分析数据。
6.预测:你能估计自己三年后的身高吗? 7.讨论: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你觉得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三、深化巩固 做课本65页第2题。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分组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地整理,并进行记录。
2.把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根据学到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学交流。
五、课堂延伸 教师梳理学到的知识。
身高的情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其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互相合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情感目标:理解统计的实际意义,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统计的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问题策略的比较与选择。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收集数据,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我们穿什么(校服)。
像我们参加比较重要的会议或者活动时都要穿校服,它是我们学校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2.今年学校计划为淘气的班级添置一套新校服,做校服需要收集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板书。
二、合作探究,分段整理 1.从记录单上,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记录单,说发现的信息。
2.凌乱无序的数据不方便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所以要讲数据进行整理。
3.服装厂按身高5cm一段确定服装型号,我们一起来整理吧。(板书:分段整理)三、制统计图,分析数据 1.根据身高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提问:从这张表上可以知道什么 3.回顾,刚才都干了哪些工作,经历了哪几个流程? 4.找生活中的例子,举例说明它们也用到了“数据的分段整理” 四、综合运用,深化新知。
练习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记录并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并讨论对定制校服有哪些建议。
五、小结 学生总结课堂上的收获。
身高一天的变化 据测定一个人早晨和晚上的身高不一样,而且总是早上刚起床时身高略高。这与构成人体身高的关节组织和韧带的松弛有关。脊柱的椎骨之间都由椎间盘相连结,椎间盘富有弹性,它的形态可以随所受力的变化而不同:受压时可被压扁,除去压力又可恢复原状。由于椎间盘有上述特点,因此,当人体经过一天的劳动或长时间的站立、行走、劳动之后,椎间盘会因受压而变扁,整个脊柱的长度缩短,身高就降低。经过一整夜的睡眠,椎间盘恢复了原状,便出现了“早高晚矮”的有趣现象。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扇形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六年级 上册
扇形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75-76扇形及相关练习【课标描述】
通过观察和操作,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图。【学习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2.理解扇形的概念,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的关系。【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学习难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评价设计】
1.学生欣赏生活中扇形图形了解扇形,完成目标1。
2.学生根据学案的自学提示了解弧、圆心角、扇形,比较三角形和扇形的异同,进一步理解扇形的概念。完成目标1、2。
3.通过设疑在同一个圆中,怎样判断扇形的大小?探索扇形和圆心角的关系。完成目标2。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与学生谈话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学生根据学案的自学提示了解弧、圆心角、扇形。(完成学习目标1(1)学生根据课本及学案自学5分钟。
(2)同位之间互相讲解一下。
(3)学生代表上台给大家讲一讲。(4)教师总结讲解。
2.比较三角形和扇形的异同,进一步理解扇形的概念。(完成学习目标1(1)多媒体出示三角形和扇形图片。
(2)学生根据图片说一说。))
3.小试牛刀。(完成学习目标
1)
4.设疑:在同一个圆中,怎样判断扇形的大小?(完成学习目标2(1)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全班汇报。)圆为弧的扇形呢?(2)观察思考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及以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提问“你学到了什么?”与学生一起思考回顾本节知识要点。
四、学习评价单
1.仔细想,认真填。(完成学习目标
1)
(1)如右图,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读作()。图中涂色部分是(),像∠AOB这样,定点在圆心的角叫做()。
(2)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1)的大小有关。(3)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以 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4 2.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圆心角?是的打“√”,不是的打“×”。(完成学习目标1)
3.画一个半径为0.9 cm为120°的扇形。(完
()的圆,并在这个圆中画出一个圆心角成学习目标2)
第三篇: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第1节 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教学新课。
活动:这里有两盒铅笔,你能从每盒铅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你准备怎么拿呢?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1/2,结果两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学生拿出的是3枝。
他们两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2,拿出的铅笔枝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总枝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
二、探索
看书说理,小林和小明一样多吗?笑笑和小红一样多吗?
1、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2、画一画,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为什么这样画?还有别的画法吗?
3、你理解“单位一”的意思了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三、练一练
1、独立完成1、2、3,体会分数之间的关系,说说发现了什么。
2、第4题让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举例说明。
3、第5、6题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
4、思考:小红和小明都吃了1/2块蛋糕,谁吃的多?
四、课堂小结: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1/2---------4枝
1/2---------3枝
整体“1”不一样,分数所表示的具体的数量也就不一样。课后反思:
第2节 分饼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带分数和假分数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教学过程: 活动一:分一分
1、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去经,这天八戒化缘得到了3个饼,这下八戒可发愁了:“3张一样大的饼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每人得多少张饼呢?”
2、先独立思考,再用圆形纸片代表饼,剪一剪,画一画,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一种分法:先把一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四分之一,3张饼分完,每人共得了3个四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三。
第二种分法:先把3张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到3个四分之一的饼,合起来就是四分之三。
3、这里的四分之三表示什么?
4、同学们非常能干,帮八戒解决了难题。如果有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得多少张饼呢?(可能会有两种答案)
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我可以先分1张,每人四分之一张,这样一张一张地分,9个四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九。
可以先分8张,每人2张;再分1张,每人四分之一张,合起来是2张加上四分之一张。
2张加上四分之一张,写成分数就是:二又四分之一。二又四分之一在这里表示什么? 每人分到的饼是一样多的吗?
5、观察四分之
3三、四分之
九、2又四分之1一这三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子小于分母
分子大于分母)
6、在数学里,我们把分数分为两类,把分子大于分母这类分数叫做假分数,把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7、你能举例说出几个真分数和假分数吗?先说给同桌听听。谁来说一说?(如果没有学生说出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教师可问:“四分之四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8、小结:像这样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也属于假分数这一类。观察真分数和假分数,你还发现什么特点?(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1或大于1,还有一种是带有整数的分数)
在假分数里,像2又四分之一,一又四分之三这样的分数叫做带 分数。活动二:试一试
第一题: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
第二题:以7为分母,分别写出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
第三题:在直线上的方框里填上假分数,在下面填上带分数。课堂练习
1.独立练习练一练1、2、3集体校对。
2.判断(1)真分数小于1
(2)假分数大于1.
(3)等于1的分数也是假分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
五、板书设计
分 饼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
假分数: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
带分数:带有整数的分数 课后反思:
第3节 分数与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商a/b(b≠0)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揭示课题
1、请同学们计算下面各题,你能把商分为哪几类?
36÷6 = 4÷5= 80÷5= 3÷7= 5÷10= 4÷9=
归纳分类: 36÷6 和80÷5的商为整数;
4÷5和5÷10的商为有限小数;
3÷7 和4÷9的商为循环小数。
2、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的时候,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分数与除法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创设情境,引入关系。
国庆节就要到了,今年的国庆节,学校要组织全校师生开展野游活动,到了野外,还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联欢活动,前几天我同语文老师对想要买的食品做了一些粗略的计划,知道买哪些东西了,具体怎么分还没有计算,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做一下计划吗?
请看我们班级为这次活动准备的食品:
食品名称 食品数量 班级人数
平均每人分的数量 苹
果
50个
50÷58
饮料
49瓶
49÷58
花生
8千克 58
8÷58
上面的商都不能用整数的商来表示,除了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能否用分数来表示?等我们学完了这节课,同学们自然会找到答案的。
2、层层深入,感知关系。
(1)我想调查一下,最近谁要过生日?指一名同学说说你过生日的时候必须要买什么食品?(生:蛋糕)买了蛋糕是自己吃,还是同爸爸妈妈一起吃?
同学们愿意帮***同学分一分蛋糕吗?
出示例题: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平均每人能分得多少?这时,应该把什么看作单位“1”?要把蛋糕平均分成几份?
怎样列式?(指名口述算式)1÷3
大家拿出练习本来计算这个商是多少?(用小数表示)
这个商用小数表示太麻烦了,我们用分数来表示它。请大家看大屏幕大家看,每人得到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上面的算式1÷3的商可以用分数1/3表示了,(2)小组讨论:1÷3=1/3中,你发现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与得数中的分子、分母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3)讨论完毕后,指几名同学代表自己的小组总结:学生口述的过程中,师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 除数
(4)现在大家会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了,那么,大家能把前面表格中的得数用分数表示吗?
3、巩固关系
国庆联欢的时候,我打算买3张非常好吃的比萨饼,想和语文老师、还有两名在这学期进步最大的同学A和B共同分享,大家能帮我们合理的分一下吗?
把这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这3张饼的几分之几呢?
①议一议:讨论如何分,有哪些分法?
②剪一剪:想好后各小组可以行动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我们事先准备的三个完全一样的圆形和剪刀剪一剪。
③拼一拼:分好后,请同学们每人取一份拼在一起,看看是一个“饼”的几分之几?
④列一列:怎样用算式表示自己分饼的数量关系?谁会列式?
⑤算一算:师指一名同学板演算式:
3÷4= 3/4(张)
答:每人分得 3/4 张。
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根据什么这样写的?
⑥如果分别用字母a和b表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分数与除法的这种关系怎样表示?板书:a÷b= a /b(b≠0)
大家考虑:这里的a和b是否可以是任何自然数?为什么?
左侧b≠0,那么右侧的b是否可以是0?为什么?
(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零,所以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零)
三、总结提升,归纳关系
1、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2、判断:“分数就是除法,除法就是分数”这句话对不对?
总结: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个数。
四、练习实践
1、练一练1、2、3题。
2、拓展练习
7÷13= 7/13 =()÷()
3、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5块,每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a÷b= a /b(b≠0)3÷4= 3/4(张)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 除数 答:每人分得3/4张饼。教学反思
第4节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参与兴趣
出示三只可爱的小猴图片,故事引入
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第一只小猴一块,第二只小猴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第二只小猴两块。第三只小猴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12块,分给第三只小猴三块。
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吗?
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通过师生分饼,观察验收后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有什么规律吗?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1)折:请同学们拿出三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把每张纸都看作一个整体。用手分别平均折成4份、8份、16份。
(2)画:在折好的长方形纸上,分别把其中的3份、6份、12份画上阴影。
(3)剪:把长方形中的阴影部分剪下来。
(4)比:把剪下的阴影部分重叠,比一比结果怎样。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通过动手操作,谁能说一说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各是几分之几?
(2)你认为它们谁大?请到展示台上一边演示一边讲一讲。
(3)既然这三个分数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4)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小组讨论。
(5)汇报讨论情况。
(6)启发点拨。
A.通过从左到右的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B.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里“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的数都可以呢?请举例说明。
C.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7)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A.思考:要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怎么变?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B.让学生讨论后独立解答。
(8)讨论:猴王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如果小猴子要8块,猴王怎么分才公平呢?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
四、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3/4=6/8=12/16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课后反思:
第5节 练习六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举例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举例说说什么如何找最大公因数? 说说如何约分。
二、练习
举例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举例说说什么如何找最大公因数? 说说如何约分。
第1题,练习找公因数,巩固找公因数的方法,渗透集合思想。
第2题,练习约分,可以让学生把这些数约分,再连一连。
第3题,分数的意义、约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4题,先找出分数,并说思考方法。再提出一些问题。
第5题,开放题,学生可以自由分割,并用分数表示。
第6题,思考:选择怎样的地砖才能没有剩余,引出实质是要求24和30的公因数。30和24的公因数是1、2、3、4、6,因此,可以选边长是1dm、2dm、3dm、4dm、6dm的方砖。
三、实践活动
先让学生用最简分数表示小明一天的活动,巩固分数意义、分数与除法、约分等知识。然后设计表格,用分数知识交流。
四、全课小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6节 找最大公因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
活动一:找最大公因数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因数,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找因数的比赛,好吗?
同桌互相比赛,一个找出12的全部因数,另一个找出18的全部因数,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你是怎样找的?
12=()×()=()×()=()×()18=()×()=()×()=()×()或者12的因数:1、2、3、4、6、12 18的因数:1、2、3、6、9、18 学生反馈答案后,师出示两个集合圈:请在书上的这两个集合圈中分别填入12和18的全部因数。
出示两个相交的集合,提问:这两个集合和上面两个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这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这里填12和18公有的因数,也就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让学生在书上相交的集合圈中填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除了用上面的办法,你还有没有办法找出它们的公因数? 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方法。活动二:练一练
完成第一题:出示8和16,找一找它们的全部因数。
提问:8和16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你能找出它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明白,16是8的倍数,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8。)完成第2题:出示5和7,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全部因数
提问: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吗?你有什么办法直接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吗?(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第3题:独立完成,同桌检查。第4题:找出下列各组数的公因数。让学生找出这几组数的公因数,说说有什么发现?
第5题:写出下列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先让学生自己写一写,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找公因数的。
数学探索:在表中写出1,2,3,4,5-20等各数和4的最大公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找一找1,2,3,4,5,-20等各数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否也有规律?与同学说一说你的发现。
三、全课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
12=1×12=2×6=3×4 12的因数:1、2、3、4、6、12
18=1×18=2×9=3×6 18的因数:1、2、3、6、9、18
12和18的公因数有1、2、3、6
其中最大的是6 教学反思:
第7节 约分 教学目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探索约分的方法。2.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教学过程: 活动一:做一做
复习:下面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有哪些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几?2/3 10/15 12/15 8/12 4/7 30/60 今天我们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对分数进行进一步地探索。出示“做一做”:你会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板书:1/3 2/6 4/12 8/12 请你观察上面几个分数,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可能会说:这几个分数都是相等的。
为什么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一样,分数的大小却是相等的?你能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释同学的发现吗? 生可能会有两种方法:
一、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 8/24=8÷2/24÷2=4/12 4/12=4÷2/12÷2=2/6 2/6=2÷2/6÷2=1/3 把8/24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2得到4/1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不变,所以8/24=4/12。
二、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8/24=8÷8/24÷8=1/3 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现在1/3还能再约分吗?(不能)像1/3这样不能再约分了,叫做最简分数。
把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有时要约好几次,也可以这样写。活动二:试一试
把16/48化成最简分数:你是怎样约分的?化成的最简分数是多少?完成练一练第1题:圈出最简分数,并把其余的分数约分。第2题:猜灯迷,连谜底。
第3题:比较分数的大小。后面几题能不能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应该怎么办?
第4题:写出三个与三分之二相等的分数。
三、全课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约分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值不变的过程叫做约分。
1/3 3/4 5/7 7/9
最简分数。教学反思:
第8节 找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探究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愿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难点 :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步感受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倍数,谁能举例说几个3的倍数?2的倍数呢?3和2的最小倍数都是几? 为什么在说倍数时要加省略号?
(出示教材第51页数表)在这张数表中有几个数? 下面请同学们用△圈出4的倍数,用○圈出6的倍数。谁能说说4的倍数?6的倍数呢?
4的倍数:4、8、12、16、20、24、28、32、36、40、44、48„„ 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在圈数时,你们发现什么?能举例说明吗? 公有的倍数:12、24、36、48„„^ 其中最小一个是12
(二)顺理成章,总结概念 那么,能否给这些数起一个名字呢?
这个名字起得好,在数学上把这些数都叫做公倍数。那么谁来总结一下什么叫公倍数?
那么,在这几个数公倍数中,谁给“12”也起个名字。有没有最大公倍数呢?(师生共同讨论)
(三)总结方法,实际应用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引出公倍数的? 在寻找最小的公倍数时,经常用到枚举的方法。下面请用这个方法:做教材第51页的试一试。谁来汇报练习的结果?
在做这一题时,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不妨通过几组数来考证一下大家的想法,从而总结一下求最小公倍数的几种方法。
(四)总结收获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同学们不仅很好的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了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板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4、8、12、16、20、24、28、32、36、40、44、48„„
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公有的倍数:12、24、36、48„„^
其中最小一个是12 教学反思:
第9节 分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2、在学习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通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说出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分数(投影片出图)。2.口答填空:
(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3.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7和9
32和29 两个整数,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包含自然数单位的多少来比较大小,那么分数又怎样来比较大小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分数大小的比较。(二)学习新课
1.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1)教师出示两张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请同学说一说如何判断它们的大小?
(把两张纸重叠放在一起,完全重合,说明相等。)把两张正三角形贴在黑板上。问:请说出阴影部分各是多少?(2)教师用小黑板条贴出线段图,请同学口答括号部分是多少? 请学生两人一组,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教师巡视。
(3)教师:请观察上面比较的各组分数,同组的两个分数有什么共同处?(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教师: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如何比较大小? 学生口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练习:课本93页做一做。请两三位同学写投影,其余同学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2.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两张圆形纸片。并请比较它们的大小。(同样大。)生分小组讨论,汇报后,教师表扬“圆形纸片同样大,也就是单位“1”相等,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小。”这种想法很好。并说明道理。
教师:请同学用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或画一画,比较 学生动手折或画,小组讨论说道理。
老师:说一说下面各组分数中,哪一个较大?为什么?
(2)教师:请看一看这一组分数,(指第二组板书出的分数)有什么共同之处?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练习:课本94页做一做。请两位同学写投影片,其余同学填书上。集体订正。
3.教师:请说一说同分母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同分子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它们在比较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三)巩固反馈
1.请自己说出两个同分母分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2.请一位同学说出两个同分子分数,另一位同学比较它们的大小。
(四)总结收获: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的大小
分子分母都不同 通分,变成同分母分数
教学反思:
第四篇:最新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数据处理
课题:扇形统计图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能够利用这些统计图表示数据及变化态势;初步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能够应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渗透健康饮食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学准备:各种扇形统计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谁知道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统计图?并且说出它们的特点?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新的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用投影仪出示笑笑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统计表。
2、先让学生通过计算独立填上表中的数据。
3、独立制作条形统计图。
4、出示扇形统计图。
5、组织学生交流两种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6、全班交流。
7、教师小结: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到哪个量多,哪个量少。而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三、说一说。
用投影仪出示四幅扇形统计图,先让学生每幅图中各百分数的意义。再让学生说一说每幅统计图获得信息。
四、试一试。
1、出示每幅图。
2、交流这三个问题。
3、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各占整体的百分之几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反思:
课题:统计图的选择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没有新的概念,也没有新的思路,所有学生具备相对独立学习本课知识的能力,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再展示交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学目标:
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3、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重难点:了解并会运用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前一课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谁能说出它特点?
指名回答。那么这一节课就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样的统计图。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我国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2、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
3、用投影仪出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4、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们交流。
5、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明显的看出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三、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评议。教师评价。
四、练一练。
在小组内交流分别用哪种统计图合适?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实践活动。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各种统计图,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身高的情况
学情分析:分组整理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以前从未接触过。分类和分组是整理数据的开始,当调查了一大堆原始数据以后,看起来很杂乱,很自然的想法是把它们分开,但学生不容易想到这一点。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其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2、在互相合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3、理解统计的实际意义,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经历统计的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策略的比较与选择。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收集数据,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我们穿什么(校服)
像我们参加比较重要的会议或者活动时都要穿校服,它是我们学校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2、今年学校计划为淘气的班级添置一套新校服,做校服需要收集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板书
二、合作探究,分段整理
1、从记录单上,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记录单,说发现的信息
2、凌乱无序的数据不方便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所以要讲数据进行整理。
3、服装厂按身高5cm一段确定服装型号,我们一起来整理吧(板书:分段整理)
三、制统计图,分析数据
1、根据身高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提问:从这张表上可以知道什么
3、回顾,刚才都干了哪些工作,经历了哪几个流程?
4、找生活中的例子,举例说明它们也用到了“数据的分段整理”
四、综合运用,深化新知。
五、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身高的变化
学情分析: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会进行计算,但是当遇到真正的数据需要分析时,却很少想到用平均数。因此,要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概念,使他们想到数据,能从数据中提取一些信息。教学目标:
1、通过对淘气身高和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推测,体会数据的作用。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带给人们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能根据统计图里的信息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分析和推测。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收集自己一到六年级每个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的身高数据,请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数据,与同学交流。
2、指名交流后,提问:你是怎样收集这些数据的?
3、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身高的变化”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要把几年的身高数据都展示出来,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
2、提问:能看图说一说自己这几年身高变化的特点吗?
3、提出要求:学生各自按要求完成统计图
4、展示学生作品,提问:图中哪条折线表示的是你的身高变化情况?为了让别人看清楚,应该怎么做?
5、分析数据。
6、预测:你能估计自己三年后的身高吗?
7。讨论: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你觉得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三、深化巩固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延伸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篇: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能够听、说、读、写本课单词:singer,writer,actress,actor,artist,TVreporter。
2.能够理解、认读白体句子:whatdoesyourfather/motherdo?He's/She'sa„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掌握ALet'slearn部分的五种职业的英文表达,并能简单问答、介绍,表达自己的理想。
2.本课难点是在正确区分运用冠词an和a,如:anactress,awriter。
三、教学步骤和建议
.热身
教师放四年级上册第74页的歌谣,学生边说边根据内容做一些动作。
2.新课呈现
Let’sstart
教师展示本部分的挂图,然后对学生说:“Iamateacher.Iteachlessons.”教师板书:teach,teacher。注意:teach和teacher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来。请学生观察两个词并说出差别。教师通过一些动作给学生以提示,帮助学生理解几种职业的含义。注意提示学生dancer,driver,writer三个词是直接在原动词后面加r。
Let'slearn
教师出示singer图片,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说并做动作。
教师指导学生在学生卡片背面边拼读边描红。
巩固和延伸
Groupwork
教师依次戴上Amy,chenjie等人物的头饰,并介绍说:“IamAmy.Iam
Goingtobeanartist.Iamjohn.Iamgoingtobea/an„”然后向一名学生提问:“whatareyougoingtobe?”引导学生回答:“I'mgoingtobea/an„”
Let'ssing
教师放“myFamily'’的录音,然后向学生解释歌词大意。学生跟读歌词,跟录音唱歌曲。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
.能够听懂、会说本课对话,并能做替换练习。
_ 2.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atdoesyourmotherdo?Sheisadancer.”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3.了解元音/u:/,/u/和辅音/w/,/j/,/h/,/u/,/d3/的发音并读出例词。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掌握句型:whatdoes„do?She/Heisa/an„
2.本课难点是重点句型中问句的表达。
三、教学步骤和建议
.热身
教师放c部分歌曲“myFamily”的录音,学生跟唱。
2.预习
Let'stry
学生打开学生用书第59页,教师放录音,学生听音、选择。
3.新课呈现
Let'stalk
教师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学生两人一组做对话替换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四会句子或完成活动手册上的书写练习。
Pronunciation
教师展示该部分的挂图,示范朗读音标/u:/,/u/,/w/,/{/,/h/,/tf/,/d3/,学生跟读。示范发/tf/,/d3/,学生跟读并摸摸自己的喉咙以感觉浊音的/d3/和清音的/tf/的区别。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拼读音标,尝试读出表格中的例词。然后教师放该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鼓励学生说出更多含有本课音标的单词。教师指导学生完成Readandmatch的活动。
4.巩固和延伸,然后去采访班里同学:“whatdoesyourmother/fatherdo?”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几名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能够听、说、认读Let'sread部分的对话,完成相应的活动。
2.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Let'sfindout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巩固句型:whatdoes„do?He/Sheisa/an„
2.本课难点是理解、认读句型“Howexciting!”和“HowdoesshegotoHongkong?
ShegoestoHongkongbyplane.,其中,第二个句型是为B部分内容的铺垫,建议课上适当操练。
三.教学步骤和建议
.热身
“炸弹”活动
复习ALet'slearn部分的职业词汇和Pronunciation部分的例词及含有该部分’ 的词汇。活动具体操作方法详见本单元供选择的游戏。为使这个游戏更富激性,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队,让两个队轮流说字母进行比赛。
2.新课呈现
Let“sread
教师向学生展示ALet'sread部分的挂图,指着照片上的两个人物问:“whatdoesshe/hedo?”
教师放本部分录音,学生打开学生用书阅读短文,然后教师解答疑难点。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Answerthequestions的活动。
再放一遍录音,核对答案。
3.巩固和延伸
教师放第57页上的歌谣录音,学生跟说。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能够听、说、读、写单词:engineer,accountant,policeman,salesperson,cleaner
2.能够听、说、认读“Howdoeshegotowork?Hegoestoworkbybike.并能在情
景中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掌握Let'slearn部分的五个职业名称,并能简单问答、介绍。
2.本课难点是熟练掌握单词:engineer,accountant,policeman,salesperson。
三、教学步骤和建议
.热身
教师放第57页上的歌谣录音,学生跟说。
2.预习
“快闪”活动
教师从ALet'slearn部分的单词卡片里任意抽取一张,快速展示给学生后放下,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内容说一句话。
3.新课呈现
Let”slearn 教师举起
engineer的卡片,说:“Lookatthisman.whatdoeshedo?”引导学生回答后带读,学生跟读。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工程师的名字,如:“myuncleisanengineer.”
用类似的方法学习其它词:accountant,policeman,salesperson,cleaner。
教师指导学生边拼读边在学生卡片的背面描红。
Let'sfindout
学生打开学生用书第6l页,教师指导学生完成Let'sfindout部分的练习。
4.巩固和延伸
Goodtoknow
教师出示一张男警察的图片说:“Apoliceman.”然后教师再出示女警察的图片问:“Issheapoliceman?”学生回答:“No,sheisn’t.Sheis
policewoman.”同法介绍其它职业的不同表达法。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能够听懂、会说本课对话,并能在情境中运用。2.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eredoesshework?Howdoesshegotowork?”并在情景中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
课
重
点
是
掌
握
句
型
:wheredoesshework?Howdoesshegotowork?
2.本课难点是正确使用本单元重点句型。
三、教学步骤和建议
.热身
“少了什么?”活动
教师把A、BLet'slearn部分的职业卡片和家庭成员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观看记忆两分钟后闭上眼睛,教师快速拿掉其中一张卡片,然后学生睁开眼睛找出拿下的是哪张卡片,第一个找出来并正确读出单词的学生可以得到这张卡片。
2.预习
Let'stry
学生打开学生用书第62页,教师放录音,学生听音、勾出正确的选项。录音内容如下:
3.新课呈现
Let'stalk
教师说:“Igotoschoolbysubway.”在黑板上板书:subway,学生跟说,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它的交通方式,教师把学生想到的交通方式依次写在subway的下面。教师说:“1workinaschoo1.”然后把school写在黑板上,启发学生说说不同的工作场所名称,如:postoffice,hospital,computer/shoe/car/„company等
教师放本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学生两人一组读课文对话。
学生两人一组做对话替换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四会句子。
4.巩固和延伸
Groupwork
学生在教室里走动并采访几名同学,如:wheredoesyourfatherwork?Howdoeshegotowork?并记录在自制的表格内。调查结束后,请几名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如:Sarah'sfatherworksinaschoo1.Hegoestoworkbysubway
Let'scheck
做c部分Let'scheck练习,学生听音打勾。
Storytime
教师向全班学生展示本部分的挂图,根据故事的内容提几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阅读故事。
第六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能够听、说、认读Let'sread部分的短文,完成相应的活动。
2.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较好完成TaskTime部分的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操练巩固本单元11个职业名称和重点句型:whatdoeshe/shedo?wheredoeshe/shework?Howdoeshe/shegotowork?
2.本课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短文中的新语言,如:helpthebankusetheirmoneylikeshelpingpeople,helptouristsfindtheirway。
三、教学步骤和建议
.热身
”翻卡”活动
学生两人一组,将A、BLet'slearn部分的单词卡片面朝上放在自己的课桌上,教师打乱顺序说卡片上的词或说一句与卡片内容相关的句子,学生争取第1个把相关的卡片翻过去。
.
2.预习
教师展示mainscene部分的挂图,学生看图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如:whoisthatman?
whatdoesthemando?wheredoeshework?Howdoeszipgotoschool?
3.新课呈现
Let“sread
教师出示本部分的挂图,指着第一幅插图问:“who'sthiswoman?whatisher
hobby?whatdoesshedo?wheredoesshework?Howdoesshegotowork?”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读后回答问题。
同法学习后面两段的内容。教师解释难点,如:“Hehelpsthebankusetheir
moneywell.Sheoftenhelpstouristsfindtheirway.”等。建议教师适时告诉学生,要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教师放本部分录音,学生跟读。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Answerthequestions.的活动。
4.巩固和延伸
_
Tasktime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语言提示完成myparents中的表格,让学生两人一组,学生A问学生B表格中的问题,学生B根据自己填写的内容回答,学生A将内容记录在mypartner'sparents的表格里。然后两人互换角色,学生B提问,学生A回答,最后两人比较表格所填写内容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