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二年下册数学《运白菜》的说课稿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运白菜》的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说教材分析
《运白菜》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是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教材创设了“运白菜”的情景。教学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连减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方法的多样性,并运用学会的知识正确计算。这样,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发现问题的成功,又能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连减”,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过“三位数的加减及其应用”。许多孩子对“连减问题”已有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在购物中有很好的经验和体现。用两种方法解决连减的问题,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现在学生可以把两种方法都掌握,而且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检验计算的是否准确,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和认真检验的好习惯。但学生对三位数加法、减法的计算不够准确,运算速度慢,导致在连减计算中,会出现错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运白菜”这一情景,培养学生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景,探索连减的多种方法并进行对比,能正确的计算。
(3)体会在实际的运算中要采用最优解法,渗透简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析比较,总结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探索欲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是让学生探索连减运算的方法。教材采用“运白菜”这一题材创设情境,我认为是合适的。
教学难点:
是理解并灵活地选用不同算法。所以我认为对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可以训练但不是重点,教材在“运白菜”这一情境中出现的三位数过繁(第一车运走256棵,第二车运走288棵),我认为不利于学生对两种解法的探究,以及不利于对今后减法运算性质的学习认知,达不到对学生简算技能的培养。因此,本课在设计时,对“运白菜”这一情境中出现的三位数进行了改动:第一车运走255棵,第二车运走245棵。
这样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
三、说教法和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四、说教学环节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一)课件导入,创设情境(二)自主探索,发现新知(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四)课堂总结、激励评价(五)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一)课件导入,创新情境
1、谈话: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走进小农场,看看那里的景色吧!
这片地里种着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着那些数学问题呢?
2、出示课题:运白菜
3、出示情境课件
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如下数学信息:原有850棵,第一车运走255棵,第二车运走245棵。
(二)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提出问题
学生可会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1)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
(2)第一车运走以后,还剩多少棵?
(问题(1)(2),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应用,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出来。然后重点研究问题(3)。)
2、思路探究
(1)教师启发与引导:想要知道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3)交流想法。
会有以下两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1)先运走第一车后还剩多少棵,再算运走第二车后还剩多少棵。列式为“850—255—245”。
(2)先算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算还剩多少棵。列式为“850—(255+245)”。
(3)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这两种方法的思路。
引导学生把具体的问题情境、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计算的方法步骤有机结合起来,弄明白其中的算理。在此重要的思想指导下,这两种算法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① 从总数里面连减两个数的方法。
850—255—245
=595—245
=350(棵)
② 从总数里面减去两个数的方法。
850—(255+245)
=850—500
=350(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计算策略,逐步调整和运用简便方法进行准确计算,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计算方法的练习。
完成试一试的习题和练一练中的第3题。
(因为计算的数较大,学生计算时的速度可能会很慢,这时可以用分组练习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
2、解决问题的练习。
(1)第2题。
①出示问题情境及第(1)问。
②学生独立解答。
这题也有两种不同的算法:
200-78-35=87(元)
200-(78+35)=87(元)
③交流算法与想法。
④出示第(2)问。
教师适时点拨,鼓励学生提出与第(1)问类似的连减问题,并试着解答出来,再与小伙伴交流。
(2)第4题。
①出示题目内容,带领学生读懂所提供的信息。
②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
③学生讨论。
(可能性:很可能是小军的爸爸休息了一天)
第(2)问。(思考)
(首行需要计算出相邻两天里程数的差,再进行比较。这一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解决。一个人算一天,这样比较快)
④第(3)问。
〈1〉一般方法:把第(2)问中所求出的天天行驶的里程数相加。
〈2〉简便方法:将星期五与星期一在表上显示的数相。
即928-35=893(千米)
(这种方法可能成度较好的学生的能想起来)
(四)课堂总结、激励评价
围绕“连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中心目标展开讨论,师生共同小结。
(五)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教材第78页“练一练”的第一题。
结束: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数学运白菜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运白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运白菜》(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三课)【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是在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减运算,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并且对于简单的加减混合的应用题有一定的练习基础,因此,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情景应用连减或者分步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连减问题。本课中,要通过学生与他人合作,培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际的情况对算法进行择优选择。
2、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对三位数加法、减法的计算不够准确,运算速度慢,导致在连减计算中,出现错误。【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了“运白菜”的情景,教学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连减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倡方法的多样性,并运用学会的知识正确计算。【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在实际的运算中实现算法的优化,渗透简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景,探索连减的多种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计算。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探索欲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连减的不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根据算式特点灵活选用计算方法,实现算法的优化.【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3条数学信息,自己读一读。(1)白菜地共有白菜850棵。(2)第一次运走245棵。(3)第二次运走255棵。生读。
师:根据这3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还剩多少棵白菜? 师贴出问题。
师:你们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次吗?试试看。生说。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师:要求还剩多少棵白菜,能一步解答吗?那怎么办呢?你能独立列式并解答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师生交流分析并板书(板书成两类): 师:谁来说说你的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1)850-245-255(2)850-255-245
(3)850-(245+255)=605-255
=595-245
=850-500 =350(棵)
=350(棵)
=350(棵)(4)850-245=605(棵)(5)850-255=595(棵)(6)245+255=500(棵)
605-255=350(棵)
595-245=350(棵)
850-500=350(棵)师:其实这个分步的和综合的想法是一样的,我把分步的擦掉可以吗?
师:我把这些方法板书成了两类,看一看,我为什么这么分? 生:第一种方法:先求第一车运走后剩下多少棵,再求第二车运走后剩下多少棵?第二种方法是:先求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求还剩多少棵? 师:刚才我们通过解决“运白菜”的问题,学会了“三位数的连减”,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也想来凑凑热闹,带来了两道数学题,小朋友们你会做吗?小黑板出示试一试:
1000-207-168
436-179-36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高
师:学会了知识,下面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好不好? 1.456-278-132
930-(80+480)
368-(168+127)
1000-185-145 2.衣服78元
鞋子52元
帽子35元
裤子75元(1)妈妈买了一件上衣和一顶帽子,付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2)请你再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自主小结,反思提升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师:生活中有很多连减的数学问题,就像今天研究的运白菜一样,同学们要善于发现这些数学问题,并且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算法。
五、课作练习,巩固基础 1.竖式计算:
1000-345-286
742-283-382
871-283-94 2.脱式计算
352-186-114
486-(286+153)
837+(74+365)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枯燥的计算转化为解决生动的生活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积极性。周末陪家长去购物是学生常有的生活经历,也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为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学生感悟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本课还创设了三个情境:购物、运白菜和到大自然中去,促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不停的探究,积极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第三篇:《卖白菜》说课稿
《卖白菜》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卖白菜》,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
《卖白菜》是中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是莫言忆旧系列作品中的一篇,反映的是作者过去的一段辛酸往事。文章从“我”与母亲对卖白菜的不同心态写起,然后写到母亲和“我”对买白菜的老太太的不同态度,最后写到母亲因“我”的过错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读着这篇小说,仿佛我们也能真实地体验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北方农村的生活,那么彻骨得冷,彻骨得穷。
作者以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描写,着重表现了母子二人对于卖白菜的不同心理感受,折射出母亲与“我”的不同性格。三棵白菜,卖与不卖,都是出于生活的无奈,而就在这无奈中,母亲的坚强和自尊与“我”的暴躁和狭隘,泾渭分明。文章为职高学生写作和做人提供了一个范例。
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所谓整体感知就是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包括初步把握整体框架,感受文中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为进一步思考分析做好准备。按照这样的单元教学要求,我特意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从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入手,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体会文章细节描写的作用。
3.感知贫困的记忆,分析人物性格,学习母亲的坚强与自尊,正确认识老太太的形象。
三、教学难重点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一致。难点是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和主题。
四、教法和学法
我们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对文章的感悟能力不强,因此,主要以老师引导和点拨为主,引导学生阅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课采用教师导学点拨为主的教法,体会文章中字里行间渗透着的“贫困的记忆”。
学法上,主要通过发现阅读法,发现阅读法以阅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语言的精彩之处——细节描写,了解作者语言自然朴素而感情真挚的风格,学习作家运用语言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用图片和莫言的话导入,让学生明白整篇文章都是有关“贫困的记忆”。
(二)、走进作者,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必须让学生掌握有关他的文学常识。
(三)、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
(四)、赏析“决心卖白菜”部分,本部分设置如下问题。1.找出母亲“下决心卖白菜”的段落 2.找出描写“我”对白菜深情的段落
(五)、赏析“卖白菜经过”部分,本部分主要通过细节分析“母亲和老太太对小白菜的态度”,再次基础上正确把握老太太的形象。
(六)、赏析“白菜退回”部分,体会“母亲的泪水”并把握母亲的形象。
总之,课文通过细节描写,抒发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贫困的记忆”,塑造了特殊社会背景下艰难生活的“母亲”和“老太太” 形象。下面让我们共同学习《卖白菜》。
第四篇:运白菜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运白菜》说课稿
张
娟
一、说教材分析
《运白菜》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百以内数的连减计算,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教材创设了“运白菜”的情景。教学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连减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方法的多样性,并运用学会的知识正确计算。这样,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发现问题的成功,又能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连减”,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过 “三位数的加减及其应用”。许多孩子对“连减问题”已有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在购物中有很好的经验和体现。用两种方法解决连减的问题,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现在学生可以把两种方法都掌握,而且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检验计算的是否准确,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和认真检验的好习惯。但学生对三位数加法、减法的计算不够准确,运算速度慢,导致在连减计算中,会出现错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运白菜”这一情景,培养学生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景,探索连减的多种方法并进行对比,能正确的计算。
(3)体会在实际的运算中要采用最优解法,渗透简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析比较,总结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探索欲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是让学生探索连减运算的方法。教材采用“运白菜”这一题材创设情境,我认为是合适的。
教学难点:
是理解并灵活地选用不同算法。所以我认为对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可以训练但不是重点,教材在“运白菜”这一情境中出现的三位数过繁(第一车运走256棵,第二车运走288棵),我认为不利于学生对两种解法的探究,以及不利于对今后减法运算性质的学习认知,达不到对学生简算技能的培养。因此,本课在设计时,对“运白菜”这一情境中出现的三位数进行了改动:第一车运走255棵,第二车运走245棵。这样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
三、说教法和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环节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一)课件导入,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四)课堂总结、激励评价
(五)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一)课件导入,创新情境
1、谈话: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走进小农场,看看那里的景色吧!
这片地里种着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着那些数学问题呢?
2、出示课题:运白菜
3、出示情境课件
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如下数学信息:原有850棵,第一车运走255棵,第二车运走245棵。
(二)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提出问题
学生可会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1)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
(2)第一车运走以后,还剩多少棵?
(问题(1)(2),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应用,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出来。然后重点研究问题(3)。)
2、思路探究
(1)教师启发与引导:想要知道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3)交流想法。
会有以下两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1)先运走第一车后还剩多少棵,再算运走第二车后还剩多少棵。列式为“850—255—245”。
(2)先算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算还剩多少棵。列式为“850—(255+245)”。
(3)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这两种方法的思路。
引导学生把具体的问题情境、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计算的方法步骤有机结合起来,弄明白其中的算理。在此重要的思想指导下,这两种算法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① 从总数里面连减两个数的方法。
850—255—245
=595—245
=350(棵)
② 从总数里面减去两个数的方法。
850—(255+245)
=850—500
=350(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计算策略,逐步调整和运用简便方法进行准确计算,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计算方法的练习。
完成试一试的习题和练一练中的第3题。
(因为计算的数较大,学生计算时的速度可能会很慢,这时可以用分组练习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
2、解决问题的练习。
(1)第2题。
①出示问题情境及第(1)问。
②学生独立解答。
这题也有两种不同的算法:
200-78-35=87(元)
200-(78+35)=87(元)
③交流算法与想法。
④出示第(2)问。
教师适时点拨,鼓励学生提出与第(1)问类似的连减问题,并试着解答出来,再与小伙伴交流。
(2)第4题。
①出示题目内容,带领学生读懂所提供的信息。
②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
③学生讨论。
(可能性:很可能是小军的爸爸休息了一天)
第(2)问。(思考)
(首行需要计算出相邻两天里程数的差,再进行比较。这一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解决。一个人算一天,这样比较快)
④第(3)问。
〈1〉一般方法:把第(2)问中所求出的天天行驶的里程数相加。
〈2〉简便方法:将星期五与星期一在表上显示的数相。
即928-35=893(千米)
(这种方法可能成度较好的学生的能想起来)
(四)课堂总结、激励评价
围绕“连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中心目标展开讨论,师生共同小结。
(五)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教材第78页“练一练”的第一题。
五、板书设计
结束: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第五篇:运白菜说课稿
《运白菜》说课稿
十小 肖娜
一、说教材
《运白菜》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三位数的连减计算,教材创设了“运白菜”的情景。教学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连减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方法的多样性,并运用学会的知识正确计算。这样,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发现问题的成功,又能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运白菜”这一情景,培养学生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景,探索连减的多种方法并进行对比,能正确的计算。
3、体会在实际的运算中要采用最优解法,渗透简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析比较,总结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探索欲望,使学生
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是让学生探索连减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和验算。难点是经历探索连减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四、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主要以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课初让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知识:两位数的连减以及退位减法和如何验算,再导入本节课三位数的连减 2.出示课题:运白菜
(二)新知学习: 1.出示情境课件
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如下数学信息:原有850棵,第一车运走255棵,第二车运走245棵。2.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3、提出问题:运走辆车后还剩多少棵?
(1)教师启发与引导:想要知道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3)交流想法,会有以下两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①.先运走第一车后还剩多少棵,再算运走第二车后还剩多少棵。列式为“850—255—245”。
②.先算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算还剩多少棵。列式为“850—(255+245)”。
(4).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这两种方法的思路。
引导学生把具体的问题情境、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计算的方法步骤有机结合起来,弄明白其中的算理。在此重要的思想指导下,这两种算法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① 从总数里面连减两个数的方法。
850—255—245 =595—245 =350(棵)
② 从总数里面减去两个数的方法。
850—(255+245)=850—500 =350(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计算策略,逐步调整和运用简便方法进行准确计算,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计算方法的练习。课件出示:
2.解决问题的练习。(1)第2题。
①出示问题情境及第(1)问。②学生独立解答。③交流算法与想法。(四)课堂总结、激励评价
围绕“连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中心目标展开讨论,师生共同小结。
(五)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教材20页第1题和3题
六、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我利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板书简洁明了,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