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容量,认识测量工具并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由生活经验到了解容量概念、认识测量工具以及“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会用测量工具测量水杯的容量,能读出包装盒上的液体容量。
3.积极参与比较、测量等实践活动,体会用工具测量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容量的概念,认识“升”和“毫升”,并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升”和“毫升”,会读量杯和量筒中的液体是多少。
课前准备:量筒、量杯、水杯、饮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直观比较。
1.出示三个杯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哪个杯子盛水最多,哪个杯子盛水最少。让学生观察、直观比较并回答。
2.认识容量
(1)教师拿出不易直观比较的两个杯子,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哪个杯子盛水多。
当学生表达不同意见后,教师提出问题:“可以怎样比较呢?”,全班讨论比较的方法。
(2)教师提出小组合作进行“盛水”实验的要求(课前给每个小组准备水盆、杯子等),鼓励学生积极合作,选择实验方法,并指导学生注意安全。
学生可能会有这两种方法:
A.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倒入另一个杯子中。
B.把两个杯子都装满水,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
(3)交流各组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怎样判断的。
3.教师简单总结比较的方法,然后说明:在数学上,哪个杯子盛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
二、测量容积。
1.拿出两个高度一样、粗细不同、瓶中饮料高度相同的瓶子,提出:哪个瓶子装的饮料多?让学生先观察,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可以怎样比较?”。
如果有学生说出的方法是:把这两杯饮料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就能看出哪个杯子的饮料多。教师要给与表扬。然后,鼓励全班一起完成操作,并让学生描述测量结果。
(如果学生提到用量筒、量杯测量的方法,也要给予肯定)。
2.教师提出用量筒和量杯测量的方法。
先让学生认识量筒、量杯上的刻度和字母。
然后,师生一起用量杯测量两个瓶子中的饮料。指导学生读出两个量杯中饮料液面所在的刻度,并描述两瓶饮料的测量结果。
3.师:计量液体,如汽油、药水等,用升或毫升作单位。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
然后,拿出课前准备的饮料瓶、牛奶包装盒等物品,让学生认识实物上的液体单位,并读一读。
三、试一试。
1.让学生们读一读兔博士网站的内容:
科学研究表明,为了维持人体的需要,除了正常的饮食外,一个人每天应该饮水大约1400毫升。
教师想学生介绍水对生命的重要性,以及一个人每天应该饮水大约1400毫升。
2.师:请同学们测量自己水杯的容量。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然后交流每个人水杯的容量。
3.师:“请同学们算一算自已每天大约应该喝几杯水?”
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计算的结果。
四、练一练。
第1题,出示图片,提出问题:怎样使两个瓶子里的水同样多?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可能提出以下不同的方法:
(1)把水较多的瓶子中的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使两个瓶子中水的高度一样。
(2)把两个瓶子中的水测量一下,看一共有多少,再平均分倒在两个瓶子中。
(3)分别测量两个瓶子中各有多少水,算出相差多少,再平均。
第2题,先让同桌互相读一读,再全班一起读。
第3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五、作业。
用自己的水杯测量家中四件不同容器的容量。
容器名称
容
量
从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两个杯子高矮粗细都不一样,很难直观比较。以此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提高操作能力。
让学生认识量筒、量杯上的刻度和字母。学习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认识计量液体的单位升和毫升,以及字母表示。
让学生感受“升和毫升”的广泛应用。
让学生在实际测量和计算中,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义。
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通过读出包装盒上的液体容量,帮助学生加深对容量单位的认识,也使学生感受到容量单位的广泛应用。
训练学生能够准确读出量杯中液体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