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三单元课题一“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的更加深刻,而且还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让学生能从学科的微粒观来认识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这“三重表征”的学习模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对身边常见物质的奇妙变化产生了好奇心,并学习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道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但有些已有的宏观表象,可能对微观想象的发展有阻碍,对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摸不到的微观粒子的确很抽象,难以理解一些具体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很小,肉眼看不见”;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简单的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建立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五、教法和学法: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六、教学过程:
引入:(播放动画片)
教师:在刚刚的动画片中,光头强用什么吸引熊大熊二呢?
学生:
鱼罐头
教师:熊大熊二如何知道鱼罐头的存在呢?
学生:闻气味
教师:
那么为什么从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气味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这节课将把我们带进一个微观世界,为我们解开其中的奥秘。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世界上所有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并给这些粒子取了好听的名字:分子、原子。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了解这些微观粒子的特点。
板书
分子的特点
活动一
自主学习
教师:请大家观察(苯分子,移走硅原子)这两幅图片,并阅读教材48页最后一段。
【设问一】你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分子很小,有间隔)
活动二
实验探究
1、演示实验
教师:那么分子还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用实验来探究。
介绍药品,演示实验(酚酞+水,酚酞+浓氨水)
【设问二】上述实验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总结现象,分析原因
教师:【设问三】酚酞与浓氨水接触了就会变红,那么不直接接触能变色吗?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根据所给仪器,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填写实验报告。
2、学生实验
(分组实验)(见实验报告)
汇报操作、现象、分析
教师:【设问四】通过刚才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引入:那么那些现象可以用这个观点解释呢?(每一组回答一个)
活动三
趣味实验
(一)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教师:接下来就请大家和我一起来做一个关于品红的有趣实验(取两杯相同体积的水,分别加入少量品红),请大家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派代表到前面观察)
学生:回答烧杯一中分子运动速率快,教师:通过刚才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烧杯一中的是热水,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快。
(二)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教师:接下来请大家也做一个趣味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见实验报告)
【设问五】相同体积和形状的注射器去做以下实验,哪个省力?你能解释原因吗?
学生:总结现象,分析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补充说明。一般情况下气态物质的分子之间间隔大于液态大于固态。
巩固提高
教师:对于以上的内容,哪一组掌握的更好呢?我们来比一比(比一比谁更强)(进入练习部分)
最后:针对针对表现好的组表扬,其它组加油,争取下次你们也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