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教学设计
目标制定依据:
课标解读
1、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2、结合具体情境中,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3、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
4、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国产动画片生产情况”问题情境。我在这里没有沿用教材创设的情景,而是设计了一个旅游线路的情景引入减法的教学,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教育。书中设计例1是不退位减法,例2是连续退位的减法。我在这里对教材进行了处理,直接进入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而不退位的的减法由学生在学习中自己领会,不再出现。最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梳理出万以内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明白笔算减法需要遵循的一般步骤和要点。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计算。在上一节课对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过了解,学生能通过知识方法迁移解决不退位减法。
学习目标
1、学生在探索三位数减法的笔算过程中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万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学生在经历对例题的分析、列式、计算等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并能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4、学生观看风景图片,感受祖国美好河山,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进行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评价任务:
1、学生会分析例题、并列式计算,达成目标1、2、3.运用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万以内数的减法算理。
2、学生完成巩固新知练习1、2,达成目标1.3、利用旅游图片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怀。达成目标4.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80-7
=
35—8=
42-5=
32-9=
64-4=
43-6=
26-7=
65-9=
2、笔算
54-29=
76-37=
61-24=
回顾计算法则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胜古迹,可美啦。你知道有哪些名胜古迹吗?你们想去玩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云南去转转!
2、图片展示:昆明的石林、大理的三塔映月、丽江的玉龙雪山。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三地的交通图
从昆明到丽江全程517千米,从昆明到大理全程348千米。大理到丽江全程多少千米?
517-348=169(千米)
—3
小结方法:重点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及计算顺序“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
(三)巩固新知,深化理解
(1)列竖式计算
527—329
879—186
468—69
(2)判断对错
—1
(四)总结归纳
在笔算万以内的减法时,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
(五)作业
1、完成p41做一做
2、p44练习九第二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我师开展“课堂观察”的大背景下上的一堂课,从教案的书写格式到课堂教学都与以往的教学不同。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课标要求、教材解读、学情分析来制定。同时制定评价任务即教学中哪些环节的成功完成能达成你指定的学习目标。而课堂上,要随时体现学生学得变化(自主学),而观察教师随时记录学生学得情况,并收集数据在课后会议中反馈。
有鉴于此,我在设计整堂课时的主体思路是学生学,教师引。以学为主,以引为辅。首先课前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学生能利用知识迁移解决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所以在设计中直接进入到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的减法,减少课堂容量。并在实际的课堂中让学生先算,产生问题及矛盾冲突,吸引学生思维。同时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此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其次,教材中创设的“国产动画片生产情况”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并不感兴趣(喜欢看动画片但对国产动画片生产情况不感兴趣)。我在这里没有沿用教材创设的情景,而是设计了一个旅游线路的情景引入减法的教学,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