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教案

时间:2019-05-11 21:5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演讲》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演讲》教案》。

第一篇:《演讲》教案

《演讲》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演讲名篇,体会演讲风格,学习演讲技巧。

2、说写结合,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朗读和演说中,体会演说词的特点和魅力,揣摩其中深刻的思想和斐然的文采,学会在公共场合大胆发表自己的演说。

[教学步骤]1、2、3、学生自读课本及读本上的演讲篇目。

围绕问题“成功演讲的关键是什么”自查资料,准备发言。课堂讨论有关演讲的要点。

[教学内容]

演 讲 概 要

一、演讲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定义:演讲是在公共场合中发表讲话,是面向听众集中阐释某个问题的一种 说话形式。

演讲者要以诚实自然的态度,用词句、声调、姿态、材料作工具,把思想输入听众的脑海,引起听众情绪上的反应并照着演说者的命令、劝导或感召去做。

意义:演讲活动与人类文明有着几乎同样悠久的历史。在社会处于激烈变革之际,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演讲总是突出地显示它不可少的特殊作用。美国独立战争前,裴特瑞克·亨利的抗英演讲曾使千百万美国人民觉醒起来,掀起了一个为独立自由而战的伟大斗争;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浪潮席卷中国大地的时候,孙中山的演讲唤起了无数志士的爱国热情;伟大的五四运动,热谢青年走上街头,宣传爱国主张,号召人们起来救国;闻一多《最后一次的讲演》用真实可信的事例、真切激昂的感情、掷地有声的语言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强烈的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演讲是及时宣传的手段,是面对面的鼓动。演讲的巨大影响,首先在于它拥有众多的听众,演讲是同千百万人思想交流。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为这种交流提供了有效工具。“中国当代保尔”张海迪的电视演讲报告生动感人,引起了无数青年的强烈共鸣,掀起了全国青年学习知识的热潮。孔繁森、吴天祥事迹报告会让我们认识了什么是人民的好公仆,树立了当代干部勤政廉政的榜样。

演讲是一种才能,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是一种武器。演讲是人类高级而完美的口语表达形式,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思想与艺术的再现。演讲的及时性、论辩性、直观性。演讲的综合感染力这一切是文字符号及其他一些宣传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当今社会,人们把舌头和金钱、电脑一起视为三大战略武器。可见演讲被摆到了何等重要的高度。

二、演讲的类型

1、从作用上分:有宣言、声明、凭吊演说、诉讼演说、法庭辩护、报告演说等。

我们这一单元,选择了悼词、集会演说、庆典演说、授奖仪式上获奖者的演 说。.我们的读本上还有就职演说,颁奖词等等

2、从形式上分:有呼吁式、劝导式、谈心式、辩论式

三、演讲的要素

语音语调、姿态表情、文采结构、思想内容是演讲最主要的因素。

1、丰富深刻的思想令人回味无穷:

例:《我们在月球上散步了》(美·奥尔德林)——见《文化名人演讲》p214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尼克松)——见《名人讲演》p26 《一句话的演讲》(邹韬奋)“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先生是战而不屈。”

《科学的颂歌》(爱因斯坦)p159展现了一个伟大科学家的人格。

2、真挚深沉的感情可以打动听众的心

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把巨大的痛苦,深刻的理解,高度的 颂扬融入平易的语言中。使之成为一百多年来人们了解马克思的经典文献。

左拉《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如同一个兄长对一个兄弟的挽歌,恬静安然。《为了我们的父亲》(沈萍)见《演讲指南》p84 邱吉尔在就任英国首相后发表的演说《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其思想的真诚袒露,使人久久不能平静,沉静在他那动人心肺的激情的海洋里。蒙哥马利的《告别演说》令第八集团军的勇士们个个眼含泪水。《名人》p51

3、优美的文采,丰富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 例:《我有一个梦想》中大量的比喻、排比、呼告、反复等使作者的思想表 达得更充分,更鲜明,有着排山倒海的气势。

泰戈尔1924年在清华的演讲犹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见《文化名人演讲》 p129

4、线索清晰,逻辑性强是成功演讲的又一要素

例:《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以“历史——责任 ——希望”为线索,从深情的回顾入手,以激情的展望为轴,用殷切的希望作结,具有强烈的鼓动型。

5、技巧高超是吸引听众的关键

李燕杰:“说到技巧,我想到要注意吸取这样四种艺术形式的长处:相声的幽默,小说的形象、戏剧的冲突、诗朗诵的激情。”

6、他要素

优美的说话:包括正确的发音、适当的速度、丰富的语句、幽默的风格、良好的姿态„„

面部表情在演讲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心理学家的著名公式: 一条信息的总传达量=7%的词语+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

四、演讲者应具备的素质

演讲的两个基本要决:一个是自信与勇气,一个是在众人面前保持从容清醒的思索能力。

演讲者首先要有胆量。胆和识是相辅相成的。识是胆的基础和前提,胆为表现识创造条件。欲讲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吞吞吐吐,期期艾艾怎能影响感染听众?日本企业家把青年能够肆无忌惮地在大街上说唱而毫无惧色,作为合格人员的首要条件。

演讲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试想缺乏广博的知识、丰富的联想、大量的词汇等多方面的修养怎能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有怎能古今中外、天南海北、旁征博引、滔滔不绝?

五、平时的训练

“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古代希腊的德摩西尼、当代日本的田中角荣都是赫赫有名的演讲大师,其实,翻翻两人的“档案”,他们原本先天不足。但是经过艰苦的训练,他们都成为雄辩家。要想在演讲场上谈吐如常,就得有意识地在各种场合培植自信之花。

1、多读课文和报刊上的短文,大声读,带着感情读。可以读给自己听,也 可以读给同学、家长听。

2、背诵一些好的散文和诗歌,反复背,体会其精妙,在家里的大穿衣镜前 背诵,在同学家长面前背诵。

3、预习课文时,或看完小说后,有意识的练习复述。先复述梗概,再复述 情节,再复述人物对话等。

4、作文时,可以先练习口头作文。

5、无论上什么课,只要老师提问,就积极思考,主动争取回答。

6、看过电影、电视剧后,主动向同学介绍其主要内容和自己的观后感。

7、课件休息时,和同学们聊天、谈新闻,谈有趣的事情。放学以后,经常和家长谈谈一天的所见所闻。

8、多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朗诵会、演讲会等。

六、演讲技巧

1、开头的诀窍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要想取得演讲的成功,你必须在开头的一两句 话就牢牢抓住听众,像磁铁一样把听众吸引过来。要想方设法调动听众的思维和情感,拨动他们的兴奋中心。让他们跟着你走。和你的思路一同行进。

开头的方法很多,诀窍只有一个——吸引人。一般可选用:故事式,如《我的名字不叫“待业”》。

提问式,“祖国对于我们来说是什么?谁能用一个字概括?”

“这一个字就是‘根’。”

悬念式,套近乎式,“我也是田径队成员”“我也有孩子”

名言式

开门见山式

道具式,《父亲》的油画。

2、高潮的处理:

3、结尾的方法

4、修辞的手法

一般常用的有:反复,如“这是昆明的光荣,是昆明人民的光荣。”

比喻,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森,嘴尖皮

厚腹中空”

排比,如“我说的友爱就是理解,我说的友爱就是信任,我说的友爱就是互相帮助,我说的友爱就是自我牺牲„„”

夸张,如“头发像狮子,胡子像刷子,衣服像袋子,鞋子钉

钉子,身上带刀子,口里称老子,坐车抢位子,看戏吃瓜子,学习没底子,做事没样子,死还要面子„„” 设问,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反问,如“我们的兄弟此刻已经开赴战场!我们岂可在这里

袖手旁观,坐视不动?难道无限宝贵的生命、无限美好的和平、最后只能以镣铐和奴役为代价来获取吗?”(《诉诸武力》)

第二篇:演讲.doc(教案)

演讲

一、教学目标:了解演讲的意义、要求、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演讲稿的写作基本模式。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读与口头练习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概况:

演讲,是在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表示自己的意见或者阐说某一事理的活动。凡三人以上、有一定时间的个人讲话都可以称为演讲。

演讲二字,可以说分为二部分,即演和讲:

演--表像--整体--非理性--艺术生命体(人格力量等)讲--实质--道理--理性--艺术政论文(精神感召力)演讲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整体生命的投入和表现。但是,有的演讲重“演”,有的重“讲”。毛泽东的讲话以及他一贯的讲话风格,和周恩来的讲话明显不同。正如斯大林所说,有一种逻辑的强大力量。而希特勒的演讲,有一种迷人的蛊惑力,使人象“中了电一样浑身颤抖”三帝国的兴亡》)。宗教人物的布道往往达到天花乱坠或者单口相声一样的动人心灵的程度。卡特和里根这两个竞选美国总统的人的演讲,正好是两种风格的典型。然而,我们要参加的演讲赛却要求两项并重,而且要求规范。

却(见《第1

列宁的演讲

二、作用:

演讲是一种面对面的宣传、教育、鼓动和交流的好形式,作用很大。“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而演讲稿的作用是:

A、理清思路,确定内容。还可以安定和调整情绪。它是底稿和依据。

B、细心推敲,表达完美。要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来修改。C、掌握时间,调整速度。一般广播是每分钟要慢一些,大约250个字。那么,限制在就需要1300字左右。一般规定超时扣

三、特点:

A、直接产生社会效应。目的是说服听众。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面对听众发表讲话,往往产生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苏秦、张仪在鬼谷子那里的毕业演讲,剧《凯撒》中,安东尼现场说法:他为国家如何如何,现在他倒在这里„„现在他浑身是„„他身上有几十处刀口„„而布鲁斯只能讲理,不会演,讲理的时候还不得不承认被杀者的功绩甚至冤屈。于是,公众在情绪的推动下赶走了布鲁斯一群。通。声音传播速度最快。传播史上有一件趣事。一个“外星人攻占地球”的广播剧,尽管事先预告,还是吓得几百万听众惊慌失措。

B、变文字为有声语言。主要运用生活化、口语化、大众化的语言。慎用文语(古语和欧化语)

4-0.2分。必须让老师感动下泪。280个字。6分钟内的演讲

声入心美国广播曾播出莎2

演讲至,作点缀之用。少用单音词。避免同音不同义或易混淆的词语。不随便用简略语。还可以适当增加语气词。为了方便聆听,有些标点符号还要用文字代替,如顿号改为“和”,破折号改为“是”,引号表示否定时加“所谓”,括号补充另用文字说明等。

C、随机应变,临场发挥。这就要机智幽默,紧密联系听众和环境。周恩来:“走上坡路的人低着头,走下坡路的人仰着头。”里根:“我不会因为经验多而嘲笑对方年幼无知。”

四、分类:

1、政治演讲稿,包括竞选演说、就职演说、述职演说、政治动员、开(闭)幕词、祝酒辞等。

2、学术演讲稿,包括科研报告、学术讲座等。

3、社会生活问题演讲稿,包括演讲赛、巡回报告等。

4、教学演讲稿,教师用的有开场白、收束语、介绍作家作品以及进行思想教育的讲稿;学生用的有读书报告、问题辩论、专题演讲、论文答辩等。

5、法律演讲稿,律师常用。

五、写法:

A、主题的确定。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一个判断句,在演讲中反复突出。使听众产生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主题,一定要从客观上考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针对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适应受众的心理需要,使之产生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如演讲稿《新世纪抗战的号角已吹响》,针对我们在经

提取济战中处于劣势的情况,鼓舞人们像抗日战争中一样奋发起来。如《焦书记,现代化呼唤着你!》,针对干部中的普遍现象。如《谁是最可怜而又最可爱的人》,针对学生不顾父母辛劳的问题。又如《英魂兮归来》,针对腐败以及精神滑坡现象。

B、材料的筛选。一定要有材料,主要运用新的生活中来的事实材料。

C、结构的谋划。同样是三段式,只是词语不同而已。结构包括开场白、主干、结束语。

开场白,方式多种,如开篇入题,借题发挥,提问设问,引用比

兴等。(如《新世纪抗战的号角已吹响》开头运用“同学们大家起来” 的抗战歌曲)等。常常运用二种是设问法和情境法。总的原则是切题

和镇场。

主干,条理层次十分清楚,并在每一个层次前或后面有语言标志。

注意在高潮到来时运用排比和点明手势动作等。

结束语,一是概括要点,揭示主题;二是抒发感情,激励人心;

三是展望未来,鼓舞斗志;四是饱含哲理,发人深思等。D.情感的调动。进入角色,与观众打成一片。以情为文:

情不但是结构线索,而且更主要的是中心内容。感情有一定的律动起伏。呈现一条向上的曲线(陡起后下落,再一节比一个高地升起,达到最高峰时戛然而止)。

六、模式:

设问法(能与听众交流)【开场白】或开宗明义等

1.抒情化议论主题分成几个层次每层次前有主句(还可以反复)【主干】2.联系现实和自身演讲现场成为整个社会的一个聚焦点3.进入高潮运用排比、反复和比喻

向听众呼吁空

【结尾】

七、训练

1、范文解读

2、例文训练

情境法(引导听众进入既定的境界):

(作者和听众:

手势动感强 引人进入一种创造与听众融为一体。): 要求三者浑然 或重申主题,5

材料作血肉 一体 使

境界 仰视上 抒发感情,发出号召。

第三篇:《演讲》教案

《演讲》教案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教学目标:明确演讲的目的,掌握演讲的技巧。教学难点:掌握演讲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学过程: 1.演讲的模式:

演讲有不同的模式。这是由于我们演说的目的不同造成的。有的演说是要为听众提供信息,教会听众一项具体的技能,是知识性的,我们称之为信息式演说。还有一类是阐述观点、说服他人、鼓动情绪的,我们称之为观点式演说。在特定的社交场合临时发表的演说则是即兴演说。2.演讲前的要求:

(1)明确演讲目的,确定演讲主题。(2)准备好演讲稿。

(3)调整好心态,把握好情感基调。3.演讲时应做到:

(1)对观众的心理反应要敏感,并运用适当的语气和体态来缩小与听众的心理距离,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2)演讲内容要充实、新颖,逻辑结构要清晰连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听众产生共鸣。

(3)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感情要充沛,张弛有度,表达流畅而抑扬顿挫。

(4)要根据演讲的内容、对象、场合选择恰当的技巧。(5)要善于运用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调调动听众的情绪,使演讲成为与听众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

在开始演讲之前,我们最好先完成演讲模式的拟订,这一点不论你做何种类型的演说都是一样的。只是不同的演说模式有不同的技巧要求。

下面重点介绍“观点式演说”。

观点式演讲的目的是为了阐述一个观点,说服他人同意演说者的态度和主张。所以,用合情合理的方式说服听众去相信或同意是唯一的方式。因而,演说者必须从理性和感性上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论题,并将其化解到演说稿中。

观点式演说的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题目和主题。

这个题目就是你要向听众宣讲的观点。这个观点往往是还有争议性的,或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问题的。你需要明确通过这次演说,你需要听众支持你的什么观点、怎样支持。你需要明确你的主题是什么,如何解释。[析例点评] 我们来看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说开始的几个自然段就是他为这个题目所做的主题解说: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聚集在我们国家的首都来兑现一张支票。当共和国的缔造者写下宪法和独立宣言中的不朽文字时,他们实际上是签署了一张每个美国人都有权利继承的承诺书。这份文书承诺,所有 的人,不错,黑人和白人,都被保障享有不可剥夺的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对于美国的有色公民来说,美国并没有履行这份承诺书中的保证。美国没有能够尽到这项庄严的义务,而是给了黑人一张空头支票,一张被退回并注明“没有足够资金”的支票。然而,我们拒绝相信公正银行已经破产,我们拒绝相信在这个国家庞大的机会宝库中会没有足够的资金。因此,我们到这里来兑现这张支票,一张在需要时可以给我们带来自由之财富和公正之保障的支票。2.分析听众。

分析听众是观点式演说的关键。通过分析,你不但能了解听众对该话题需要知道或已经知道什么,而且还能了解到听众对该话题有怎样的态度和倾向。这都有助于你选择相关的例证和事实以及确定恰如其分和合情合理的演说方式。[析例点评] 马丁·路德·金在1963年8月28日演讲时,他的听众(含潜在的听众)包括政策的制定者、黑人和同情黑人的白人。他们中有的人还没有觉醒,有的已经投身于民权运动,他们对“黑人的不平等待遇”问题有着或保守或激进的态度。马丁·路德·金针对不同情况,一一分析。而这些分析也就构成了他演说的主要内容。

倘若我们国家忽视了这种紧迫性,其后果将是致命的。对于那些希望黑人只是发泄一下情绪,并且将会安于现状的人来说,如果整个国家不改变态度的话,他们将会被粗暴地唤醒。在取得我们应有地 位的过程中,我们无论如何不能采取任何错误的行动。我们不能因为渴望自由,就去饮用愤怒与仇恨之酒。我们必须始终以高层次的品格和自律来进行我们的斗争。我们决不能让富于创意的示威活动堕落成暴力行为。目前充满黑人社区的新斗争精神是非常好的,但决不能造成我们对所有白人的不信任。因为我们许多白人兄弟,正如他们今天加入我们的行列所显示的那样,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他们已经认识到,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也是不可分割的。3.准备演说内容。

我们为演说内容去查找材料时必须记住:具体事实总比笼统的说教有说服力。至少要从三个方面找到支持你观点的材料。[析例点评]

请看马丁·路德·金在说明什么是“让黑人满意的人权”时,他所列举的事实:

有些人责问民权运动的积极分子说:“如何才能让你们满意?”只要黑人还受害干警察兽行之难以言述的恐怖,我们就绝不会满意;只要我们经过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的肉体,无法在公路边的汽车旅店和城市中的旅馆内得到休息,我们就绝不会满意;只要黑人的基本迁徙,只是从一个较小的黑人区搬到一个较大的黑人区,我们就绝不会满意;只要我们的孩子,因为“只限白人”的标志而被剥夺自我和伤及自尊,我们就绝不会满意;只要密西西比州的黑人还不能投票,我们就绝不会满意。不会,坚决不会!我们没有满意,并且直到“公正 像水一样流淌,而正义行为如同滚滚洪流”之前,我们将绝不会满意。4.在感性和理性上吸引听众。

要使演说符合听众的情理需求。要考虑一下如何利用听众的感性因素和理解力来说服听众支持你的观点。[析例点评] 下面两段一段是感性的,一段是理性的。

我知道你们中的一些人,今天来到这里,是因为你们所受的巨大苦难和压迫。有一些人刚从狭窄的牢房里走出来;还有一些人因为追求自由,而受到种种迫害,以及警察兽行的打击。你们受尽了种种痛苦,但却继续努力,坚信尝受不应有的痛苦是会有回报的。回到密西西比州去,回到阿拉巴马州去,回到路易斯安那州去,回到北方城市的贫民窟和黑人区去,坚信这种情况早晚是要变的。让我们再不要在绝望的深谷里徘徊。

朋友们,这就是我要向大家说的,尽管我们在今天和明天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仍然有一个梦,这是一个发源于美国梦的梦。这就是有朝一日,这个国家终将会站立起来,真正履行其信条:“我们认为所有人生来平等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5.设计好开头和结尾。

与信息式演说相比,观点式演说的开头和结尾更富艺术性和创造性。开头一定要抓住听众的心,结尾要发人深省、激人奋进。[析例点评]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开头利用了演讲地林肯纪 念堂与林肯的关联,吸引听众。结尾在大量排比之后发出号召。今天能和大家在一起,我很高兴。我们今天的活动,将作为我们国家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次争取自由运动而载入史册。一个世纪前,一位了不起的美国人签署了奴隶解放宣言,而我们今天就站在他的塑像下面。对于千千万万身受不公正待遇之苦的黑奴来说,这份划时代的文件,是一座光芒万丈的希望灯塔,是结束他们被束缚之漫漫长夜的快乐黎明。

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在乔治亚州的丘陵地带,奴隶的后代与奴隶主的后代,将能够兄弟般地相处。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甚至密西西比州,这个充满不平与压迫的州,将转化成一片自由与公正的绿洲。我有一个梦,我的四个孩子,有朝一日将可以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里:在此人们不是根据他们的肤色,而是根据他们的品行来衡量他们。

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在阿拉巴马州,尽管目前有许多恶毒的种族主义者,尽管州长叫嚷着要与联邦政府对抗,有朝一日在阿拉巴马州,黑人孩子与白人孩子将会像兄弟姊妹那样亲密无间。

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所有的深谷会被填平,每一座大山都会被挖低,崎岖的地方将变成平原,扭曲的场合将被修直,“主的光辉将被全人类所共同瞻仰”。

到那时,上帝的所有儿女们,黑人和白人、犹太人和异教徒、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将可以手拉手站在一起,同声歌唱古老的黑人圣歌:“终于自由了,终于自由了;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了!” [练习活动] 分组准备“观点式演说”。每组确定各自的题目。然后,在班级里举行一次“观点式演说”的演讲会。演讲前要写好演讲模式。可以参照的演说题目有:(1)老师还要不要给高中生布置作业?(2)可不可以不参加高考?(3)班级集体参观有没有必要?(4)要不要限制高中生上互联网?

可以参照的论题范围有:(1)对一个社会现象的看法;(2)对一个作家、作品、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的意见;(3)对国内外某一形势的评价;(4)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第四篇:演讲、教案、论文

感恩·理想·课堂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感恩、理想、课堂》。同学们,当你们听到这六个字的时候,你们会想到什么呢? 感恩,无处不在,乃做人之本,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理想是黑暗中的一盏名灯,能照亮跋涉者心中的每一个角落。课堂是我们实现理想改变自我的舞台,课堂因你们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精彩。

下面,我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力倡导感恩教育,让教育回归生活的本质。说到感恩,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父母。因为在父母的眼里,你们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因为爱孩子,父母亲可以舍去全部,甚至包括生命。父母关心我们胜过关心自己。可是同学们你们有多少人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你们知道父母亲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们知道父母亲的生日吗?父母亲付出了那么多,你关心过他们吗?同学们,孝心不能等待。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只有这样,人生才会因此而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二、树立远大理想,成就精彩人生。

理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理想是我们学习上前进的动力,它使我们飞的更高走的更远。作为初中生,我们要牢固树立自己的“高中梦”。选择一所好高中,我们的人生会因此而精彩,我们的命运会因此而改变。同学们,你们是家长的期望,是祖国的未来,你们的身上凝聚着太多的责任。我希望同学们要牢记自己的使命,树理远大理想,成就精彩的人生。

三、转变学习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我们国家是从2001年进行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课改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今天的百花齐放,从教师的主体到教师的主导,从学生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最终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的核心,它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山西省的课堂教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2011年以来,课改的相关理念、思想渗透在中考试题中,以考改促进课改,以课改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没有课改的深切体会,没有课堂的参与意识,我们是很难取得优异成绩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的参与意识,加强课前预习、深化课堂合作、养成课后反思,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实现人生的双赢。

最后,让我们怀着感恩、带上理想、在课堂知识的海洋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升华。

解店二中 董创泽

第五篇:演讲的教案

演讲的教案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清演讲口才的重要性,突出口头表达的交际性目的。

2、重视演讲前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演讲稿的写作和演讲前的练习。

3、掌握演讲过程中的控场技巧与仪态。

4、演讲练习评比。

【教学重点】

1、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2、演讲时的控场技巧。

【教学难点】

演讲时的控场技巧

【教学课时】

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比赛奖品

【教学方法】

激趣示范点拨练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观看电影《建国大业》中的“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片段录像,让学生结合影片场景和自己的`演讲体验,谈谈演讲时的注意事项。顺势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一)演讲的实效性

晏子使楚,因“智辩”而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烛智武退秦师,因“巧说”而拯救了自己的国家;刘邦勇赴鸿门宴,因“谎谢”而得到了大汉天下;闻一多拍案而起,因“怒言”而使敌人心惊肉跳;马丁路德金追怀梦想,因“慷陈”为黑人争得了民主自由;西方各国的总统竞选,没有哪国不是通过“演讲”而登上总统宝座的……

由此看来,演讲可以获得江山,获得政权,获得尊严,获得财富……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自觉地运用着演讲,大到总统竞选,外事谈判,贸易洽谈,小到媒妁之言,同学劝架,商场谈价……

(二)演讲的特点

演讲是以宣传鼓动为目的,带艺术性的严肃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演讲者面对听众,以有声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以态势语言为辅助形式,系统、鲜明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1.演讲不同于朗诵。

(1)演讲与朗诵的范畴不同,演讲属精神实用艺术,侧重于宣传鼓动。朗诵属表演艺术,侧重于欣赏。

(2)演讲的选题有很强的现实性、时代性。朗诵的材料有很大的超越性。

(3)演讲讲究激情,其语言具有特殊性,一定要有激情点(高潮)。朗诵追求意境,其语言属舞台表演语言。

2.演讲不同于一般的报告。内容上,报告注重政策性、权威性、指导性;演讲注重典型性、鲜明性。语言上,报告要求朴实,感情表达不要求大起大落,基调平稳;演讲不是表演,是表现,要注重控制情绪,最好的演讲员是他的眼泪在眼眶里,而听众的眼泪在脸上。(朗诵必须要有伏)

(三)演讲的类型

1.命题演讲(文稿)

2.即兴演讲(腹稿)

(四)演讲的要求

1.感情要真

2.事例要新

3.道理要深

4.语言要美

(五)演讲准备

1.拟定讲题要有四个目的:使人知、使人信、使人行、使人悦;

有四个基本要求:贴切、简洁、引人、悦耳,题目要平仄相间。

2.标题类型

(1)题要新——男子汉的风度

(2)象征性——扬起生命的风帆

(3)含蓄型——沉重的翅膀

(4)惊醒型——前进,东方的巨人

(5)设问型——人才在哪里

(6)抒情型——党啊,亲爱的妈妈。

3.写好讲稿不管写什么内容、对象,所有的演讲稿一定有事、理、情,即要有事实、有道理、有感情的有机结合。我们通常评价一篇稿子,说:这篇稿子太实了,就是缺“情”,这篇稿子太虚了,就是没有“事实”。没有事实的议论和抒情是苍白的,没有抒情和议论的事实是呆板的。

4.熟记讲稿

5.自我讲练

【德摩斯梯尼口含石子练习】

6.上台、开场、下台的问题上台要情绪饱满,充满自信,步伐稳健自然,目光环视全场。开场起调一定不要太高,稍低。下台步伐平稳,要避免“得意洋洋”或“神情疲惫”。

演讲稿的基本要求:

“响”开头以名言开篇或提出问题以故事起讲

或设置悬念或抒发情怀或诙谐幽默

“曲”主体结构——条理清楚节奏——有张有弛情感——时起时伏

“蓄”结尾或揭示题旨,深化主题或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或发出号召,促进行动或展望未来,激起热情

【例文: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奥巴马获胜演讲全文】

(六)、演讲中的控场技巧:

1、掌握听众心理——交流、沟通、感染、共鸣

2、提高应变能力——怯场、忘词、口误的应变法

3、恰当表达感情——适时、适度、适情、适意

4、注意服饰仪态——端庄、自然、大方、得体

演讲的教案2

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 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十分整饬。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组词,理解生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

3)a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b 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

3 教学重点: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4 教学难点:体会句子间的联系。

二、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精神,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打算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学法指导”这一核心,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读,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想象,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三、教学程序

(一)激趣揭题,质疑定标。

揭题板书后,首先简介陶行知,达到消除情绪性学习障碍的目的。“疑,思之始,学之端”,可以对学生发问:“看到题目,你首先产生那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读中学读。

词义的模糊性和概括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原则。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读后讨论演讲的特点和演讲稿的格式。通过反复朗读,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读中查字典、剖形探义,掌握生字词。

(三)研析结构,精读感悟。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扣“问”展开,结合学法指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1 、细读悟理

(1)整体理层次:做到思之有序。这部分可分三个环节:a 提供自学

材料;b 个人尝试练习;c 小组交流反馈。

自读“四问”,分组学习,利用列表理清层次后,再抓关键词朗读体会。

问什么为什么问(结合希望)你将怎样做

(2)研读悟学法:读中解惑悟情。这部分分为三个层次:a 导读“问身体”;b 导学“问学问”

c 自学三四问。

A 、导读“问身体”:

a 交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

b 抓关联词,解决“为什么问”。具体方法:先出示没有关联词的句子,学生填词悟理后,再适当引导:要想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需(怎么办)----------------,否则(会怎样)-----------------。

c 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说说“你将怎样做”,变被动的接受为主观上的积极探索。

d 指导朗读。

e 总结学法:据问题,找句子。

B、导学“问学问”:

a 尝试自学;

b 交流反馈:1 读好问句;2 找关联词,体会“为什么问”;3 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讨论“你将怎样做”并适当拓展延伸:除了课文上说的,你还有哪些好方法使自己的学问进步?

c 强化迁移:1 读出自己的'体会;2 再次强化总结学习方法。

C 、自学三四问:

a 按同样的方法自学三、四问,作标记准备提出不懂的问题。

b 组织交流:点播关键词,练习课后练习4,谈谈内容,读读课文。2 精读悟情

a 任选一问,读出自己的体会。可以说,可以演,可以读,也可以背,使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b 组织复述其他“三问”。

四、教学反思

利用第六小节总结“四问”,帮助学生体会“演讲”的感情,并且利用演讲等方式,指导读出这种亲切、关切、爱护和充满鼓动性感情的语句。接着,帮助学生从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一步总结:谁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然后,进行迁移性训练: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回答。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此,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总结全篇课文:你认为自己这几节课学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继而,根据学生情况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

要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做到书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分析让学生讲,道理让学生悟,学法让学生去总结,最终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创造。

篇三:陶校长的演讲 说课稿

2、陶校长的演讲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 好,我是号,我说课的题目是《师恩难忘》(板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对我的说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语《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十分整饬,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操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二、学情分析:全文语言浅显易懂,再加上文章叙述的故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贴近。而且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起来并不太难。因此,我认为在讲解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品悟作家刘绍棠对老师的尊敬之情、感激之意。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准确地认读和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1个生字,理解生词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句子间的联系

四、教法学法:结合教材理解需要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更为了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法采用读书指导法和讨论法,学法采用自主读书、讨论交流法。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质疑定标

揭题板书后,首先在由弱渐强的《双手和大脑》乐曲声中简介陶行知,可以达到消除情绪性学习障碍的目的。“疑,思之始,学之端”,可以对学生发问“看到题目,你首先产生那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读中学读

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读后讨论演讲的特点和演讲稿的格式。通过反复朗读,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读中查字典、剖形探义,掌握生字词。

(三)研析结构,精读感悟

在这一环节中,我扣“问”展开,结合学法指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1、细读悟理

(l)整体层次:做到思之有序。这部分可分三个环节:A提供自学材料;B个人尝试练习;C小组交流反馈。 根据重、难点,投影出示自学材料:

自读“四问”,分组学习,利用列表理情层次后,再抓关键词朗读体会。

(2)研读悟学法:读中解感悟情。这部分采取教、扶、放的方式,也可为三个层次

A导读“问身体”。

a交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

b抓关联词,解决“为什么问”。具体方法:先出示没有关联的句子,学生填词悟理后,再适当引导。要想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须(怎么办) ,否则(会怎样) 。 c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说说“你将怎样做”,变被动的接受为主观上的积极探索。

d指导朗读。

e总结学法:据问题,找句子。

读句子,画词语。

读词句,悟情理。

B导学“问学问”。

a尝试自学。

b交流反馈:①读好问句;②找关联词,体会“为什么问”;③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讨论“你将怎样做”并适当拓展延伸;除了课文上说的,你还有哪些好方法使自己的学问进步?

c强化迁移:①读出自己的体会;②再次强化总结学习方法。

C自学第三、四问。

a按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三、四问,作标记准备提出不懂的问题。

b组织交流:点播关键词,练习课后练习4,谈谈内容,读读课文。

2、精读悟情

(1)任选一问,读出自己的体会。可以说,可以演,可以读,也可以背,使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2)组织复述其他“三问”。

四、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可以利用第六小节总结“四问”,帮助学生体会“演讲”的感情,并且利用演讲等方式,指导读出这种亲切、关切、爱护和充满鼓动性感情的语句。接着,帮助学生从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一步总结谁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然后,进行迁移性训练: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回答。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此,可以用这样的

问题总结全篇课文:你认为自己这几节课学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继而,根据学生情况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继续搜集有关陶行知的资料,准备召开“我眼中的陶行知”知识交流会。

演讲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明确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学会围绕主题写演讲稿。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文本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明确汇报形式,完成口语交际。在演讲时要注意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还要学会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重点难点

1.学会写演讲稿,练习演讲。

2.通过此次口语交际活动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搜集演讲活动的视频,搜集几篇优秀的演讲稿。

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搜集相关资料,看看与此话题相关的一些演讲稿、演讲视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感受“演讲”

1.播放青少年或名人的优秀演讲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演讲的魅力。

导语:同学们,看了这几段演讲视频,你们是不是觉得演讲的人都特别有魅力?他们的语言很有感染力,他们的动作也充满着自信,但很多同学肯定会想:在这么多人面前演讲好可怕呀,我可不要做什么演讲!其实,一次优秀的演讲背后都需要非常细致的准备。准备好了,自然就有自信,在大家面前演讲就不会那么紧张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写演讲稿、做一次演讲。

2.学生交流演讲感受(做过演讲的/未做过演讲的)。

二、学一学,认识演讲稿

1.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发表意见,讨论问题。

(1)什么是演讲稿?

(2)演讲稿有什么特点?

2.师生共同归纳。

(1)演讲稿:一般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或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

(2)结合视频中的演讲及优秀演讲文稿,归纳演讲稿的特点。

①具有针对性。主要表现在演讲是为了以思想情感、具体事例和理论依据来打动听众,因此,它必须要有针对性。

②具有可讲性。由于演讲稿是为了“讲”,所以要以易说能讲为前提。

③具有鼓动性。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和语言表达的形象生动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并以此引起听者的共鸣。

三、想一想,确定演讲话题

1.读课本上的话题,看是否感兴趣,也可以认真想一想,确定其他话题。

2.选择话题。

提示:若感兴趣的话题较多,可先用纸笔记录下来,再列一列简单的提纲,写一写该话题可以谈的主要内容,看哪个话题可说的内容最多,就选择哪一个。注意还要站在听众的角度去考虑,即除了可讲性之外,还要能激起听众的兴趣。

3.根据选定的`话题,拟定题目。题目要直观、鲜明,能体现演讲的主题。

四、探一探,学写演讲稿

1.明确演讲稿的格式。

(1)开头:明确是对谁演讲,写上适当的称呼,如“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朋友们”。

(2)中间(正文):围绕一个主题,用具体的材料,分几个部分表达真实情感,说清楚观点。

(3)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2.结合例子,重点学习演讲稿的主体部分的写法。

过渡:演讲稿最难写的就是第二部分——正文。这是演讲的主要内容,一篇演讲成不成功,关键就在这个部分。我们先来看一段以祖国发展历程为主题的演讲稿的片段吧,同学们先听我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上,我看祖国是一摊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世界的东方,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孙中山,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讨论:

①这段话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祖国饱经磨难却依然坚强。)

②演讲者用了哪些材料来支撑这个观点?(磨难:圆明园被毁,邓世昌殉国;坚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几位伟人的事迹。)

明确:演讲稿的观点要鲜明突出,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代表性的事例,引用名言警句;要有感染力,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

3.结合例子,学会写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

以《读书的快乐》为例:

(1)号召式结尾:雄鹰要到广阔的碧空中搏击风雨,鱼儿要到浩瀚的海洋里劈波斩浪,我也要到丰富的书籍里去获取精神食粮!“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朋友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让我们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走向人生发展的境界吧!

(2)总结式结尾:书教会了我许多道理,给了我很多快乐。书里面真的蕴含着许多在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书将永远伴随我成长,在成长的道路上永远陪伴我!我也会永远保持读书的好习惯,活到老,学到老。

4.学生尝试写演讲稿,教师相机指导。

5.分小组交流,修改演讲稿。

五、说一说,自信演讲

1.在正式演讲前,学生可先自己练习一下,试试怎样演讲更好。

2.教师指导演讲时的注意事项。

(1)引导学生调整好心情,上台前可以深吸一口气。

(2)演讲时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演讲时可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3)要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以增强表达效果。语言不能太平淡,要生动、有感情,这样才能打动听众。

(4)听众要保持安静,对演讲精彩的地方可以用掌声来表示鼓励和赞扬。

3.学生自荐或小组推荐,学生上台演讲。

演讲的教案4

活动目的:

1、在学习了”地球清洁师”这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并结合自己身边的具体事例,在活动课上交流。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地球妈妈的热爱。

2、训练学生收集资料及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1、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演讲时候做到表达清楚,叙述流利,有重点地介绍环境保护的知识。

活动准备:

1、学生有关环保的资料。

2、有关环境污染的录相。

3、世界上优美风景的录相。

4、学生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作记录。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齐唱歌曲《地球妈妈》。

2、播放地球优美风景的录相。

3、教师:

我们生活在这蔚蓝色的星球上,是地球妈妈孕育了一切生命。看看我们周围多美!小鸟在唱歌,花儿在微笑,小朋友们在快乐地做游戏,他们都在感谢地球妈妈。但是有些人只顾着为自己谋私利,不顾对地球妈妈的保护,导致出现了这些画面。

二、组织活动。

1、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录相。

学生分小组讨论、谈感受。

2、这时,你想说什么?我们周围有哪些像这样的情况?这些行为对吗?

3、教师:

同学们,这真是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听到了地球妈妈在伤心地哭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妈妈,我们怎能忍心看到她倍受摧残而伤心呢?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吧!今天的活动课,我们就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举行一次“热爱地球妈妈”演讲比赛。

4、教师投影出示活动要求:

(1)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环保的资料,并参与讨论,选出最好的资料和推选出最佳选手去演讲。

(2)各选手演讲时表情丰富,表达清楚,加上动作。要有重点地介绍环保知识。

(3)班长是主持人,其他学生当评委,评选出“小小演讲家”。

5、活动开始。

(1)小组内交流讨论,材料,推选小选手。并在小组内练习演讲。

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可巡视,并参与小组讨论中,听听小选手的练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2)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选手依次上台演讲。

每位选手演讲后,师生可做适当的点评。

(3)学生投票选出“小小演讲家”,再选“文明小组”。

(4)教师颁发小奖品。

(5)让学生自由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感想。

你平时是怎么注意保护环境的.?今后还该怎么样?

(6)教师: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是我们美丽的家园,是我们亲爱的妈妈。但当前的污染情况太严重了。我们小学生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地球妈妈,保卫家园!

三、活动在《地球妈妈》的歌声中结束。

迁移:

从身边的小事说起,结合本次活动的内容,把感想写下来,题目自拟。

演讲的教案5

近期我国大部地区遭遇低温和暴风雪的袭击,大范围的恶劣天气给我们生活带来较大的不便,尤其是交通运输和出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同时就冬季雨雪天气方面问题,提示一些安全防范知识:

1、防滑:由于长时间强降雪,地面积雪较厚,在经过踩压后就形成了一层光面,在气温稍高冰面开始融化时,尽量减少外出频率,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如确需外出,要穿防滑鞋或在脚上绑根旧布条,手上不宜拿伞、棍等细长物品。

2、防冻:外出时穿戴好保暖衣帽。耳、鼻、手不宜长时间暴露在外。

3、防病:活动出汗后立刻到室内用干毛巾擦干汗水脱掉已湿衣服,换上干爽衣服,条件允许时可先洗个热水澡。每天保持室内通风半小时防止感冒病毒滋生。

4、做到“四不”承诺,即不私自下水或滑冰;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滑冰或打捞水中物品;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到河塘边游玩;不到危险地域、沟渠滑冰游玩。

5、其它安全事项:

(1)注意取暖,生好火炉,穿好棉衣,戴好手套,防止冻伤。冬日防溺水。

(2)家庭和学校内学生居住场所要安装安全设施,严防煤气中毒。

(3)不玩火,尤其是在教室或卧室内烧火、点蜡烛时,要提高安全意识,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4)不在校园内或坡上滑雪,不在校园内追跑打闹。

演讲的教案6

【学习目标】

1.能够理清文章脉络。

2.学会通过人物形象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3.学会分析侧面描写的作用。

4.体会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和爱国精神。

一、相关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主张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要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长。

2.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自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1895年同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18入京,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9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这是梁启超作为活跃政治家的一面。他曾经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代表作《少年中国说》,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书立说,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集》。这是他作为学者的一面。

补充: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境。

3.文中引文知识链接(用工具书查找本部分不懂的古文)

《箜篌引》,最早见于东汉时蔡邕的《琴操》。其中,《箜篌引》产生的背景有较完整的记述:

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子高晨刺船以濯(通“櫂”,意为“划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死。乃号天嘘唏,鼓箜篌则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公堕河死,当奈公何!”曲终,自投河而死。子高闻而悲之,乃援琴而鼓之,作箜篌引以象其声,所谓“公无渡河曲”也。

《桃花扇》:是清初戏剧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历来受到读者的好评。该剧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描写南明王朝弘光皇帝朱由崧昏庸无能,任由奸臣余孽阮大铖、马士英兴风作浪,断送大明江山,百姓陷入战乱祸害的历史,展现了明末腐朽**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南明小朝廷的昏庸与腐败,热情歌颂了敢于和权奸作斗争的高尚气节和爱国情感。

文中引文出自《桃花扇》中的【胜如花】,原曲是: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

这写的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杀入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登上煤山自缢而死。崇祯皇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立即剪除魏忠贤的势力,希望国家能强盛起来,但最终不能改变现实。在位十七年间,他勤勉辛劳,不溺于声色犬马,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终于江山易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①,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①蓟北:河北省北部地区,即“安史之乱”叛军根据地洛阳一带。

背景:这首诗歌是杜甫52岁流落到梓州(即今天四川省三台县)时所作的佳作。因“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现在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已。

6.描写

按内容分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描写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可以分为很多种,本篇文章主要涉及到人物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知识。人物描写和正侧面描写分属两类,他们之间可以重叠且不发生冲突。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兼顾。

人物描写肖像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

行动描写(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心理描写: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

按叙述分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1.理清文章脉络,为文章划分层次。

2.这篇文章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请你找出作者都选取了哪些情景?

3.找出文中直接描写梁任公先生的地方,说一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梁任公先生,并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出梁任公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4.找出文中间接描写任公先生演讲效果的地方,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作用?

演讲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人物写作方法。

2.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他的政绩呢?(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公车上书)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二、作者及梁任公简介

三、课文学习

1.提问: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先生却能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提示: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特点:(见板书设计)

总之,梁任公先生是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

2.提问:梁启超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深刻印象。从课文中找原句。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

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2)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3)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4)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5)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3.提问:梁启超的形象如何在文中得到完美展示的?

明确:在对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在细节和侧面描写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4.理解疑级语句

提问:如何理解“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这段话?

提示:梁启超是广东人,百日维新中,光绪曾召见梁启超,命梁上《变法通议》,光绪帝读后大加叹赏,谓左右:“梁文章写得好,可就是他那广东话太难听。”传说梁启超北京话说得太差,光绪听得十分吃力仍不明白,便让他办理译书局去了。语言的障碍使梁启超失去了大胆建言的可能,这确令他抱恨终身。后来,梁启超请夫人教他学习“官话”,等到清华演讲时,人们听到的大概就是这种广东官腔了。

提问:如何理解“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这段话?

这里说的悲剧是《古诗源》里记载的一个故事。而在梁任公先生的讲稿中是这样的:“古乐府里头有一首《箜篌引》不知何人所作,据说是有一个狂夫,冬天早上,在河边‘披发乱流而流’。他的妻子从后面赶上来要拦他,拦不住,溺死了。他的妻子做了一首‘引’,是:‘公无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看起来梁启超在演讲中是作了即兴渲染的。

四、理清思路

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从这些简单的文字中,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梁任公先生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以政治业绩为陪衬,突出其学术上的威望和影响。意谓此等能人、高师演讲,必定是有分量的。此处为下文具体描写演讲情景张目。

第二部分(2——9段):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这是文章的主体,占了大量篇幅。

第二段写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稿,是通过物件写人,表现人物的精神、作风、修养。行文至此,尚未开始描写演讲,所以他可以将这一段归并到第一部分,和为演讲的又一背景,成为演讲的又一铺垫。

第三段交代演讲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人物有老师梁任公先生和学生,包括作者),并描写梁任公先生的`形象。描写形象又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至此演讲仍未开始,作者先描写梁任公先生的形象,似乎有意先给读者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在脑海中带着这一形象,来欣赏以下各段梁任公先生演讲过程。

第四段写梁任公先生的奇特的开场白,以及他的语音语调。任公先生的开场白,足以见出他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他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气质。这是文章中的一个亮点。

以下数段正式写梁任公先生讲课,列举他的讲课内容,他的背诵方式,他兴会所至近于表演的情景,交代演讲的效果(梁任公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学生感动,对文学发生了爱好)。这是梁任公先生讲课富有感染力的双一种表现,也是接续“开场白”后的更加深入细致的精彩描写。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点明梁任公先生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

总之,本文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开篇写梁任公先生的政治和学术的影响,写他的演讲稿,都是为了渲染气氛,为后面人物出场铺设背景,为后面的精彩纷呈蓄势;人物登场亮相,

气势不凡,已经颇显描写之精彩了;梁任公先生独特的开场白,是全文最精彩的。

五、思考探究

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

明确:(1)直接的表达。

①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

②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③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2)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

①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②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③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3)完全含蓄的表达。

①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落。

②“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③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的辈分称呼梁启超,已是一种尊敬和爱戴。

六、小结

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先生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本文撷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中。

七、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二、三题。

【板书设计】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有力,宏亮又激亢(沉稳、睿智)

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学识丰富)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肖像特点: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穿肥大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潇洒自信),眼神光芒四射

神态:生动有趣(风趣、博闻强识)

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演讲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梁实秋和梁启超)。

2、体验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桃花扇》等,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2、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以全面了解其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分析梁启超的形象特征,了解其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李宇春是在坐很多人的偶像,她有一首歌叫《少年中国》,歌中有这样一句词:“少年强那中国一定也很棒。”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正当我们华夏处于孱弱挨打地位时,有一位先驱就曾满怀豪情与希望地说出了类似的壮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这个人是谁?——梁启超。他是今天我们语文课堂的主角,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记忆走近梁启超。

二、作者及梁任公简介:

1、梁实秋:

梁实秋(1902——1987)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主要著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2、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主要包括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1891年梁启超师从康有为,求学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18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9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称帝,在战争中发挥了“一支笔强于十万雄兵”的巨大作用。

19,梁启超感愤于军阀的黑暗统治,离开政界,转而专注于学术和教育事业,受聘南开大学,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合称为清华四导师。担任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馆长,此外,还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回演讲。在学术研究方面获得较大成功,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非凡的成就,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一生著述宏富,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达一千四百万字,结集为《饮冰室》。

三、诵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诵读全文,标记文章段落。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标注生字读音。

戊戌政变(wùxū)显宦(huàn)叱咤风云(zhà)莅临(lì)

迥乎不同(jiǒng)短小精悍(hàn)

激亢(kàng)箜篌(kōnghóu)

酣畅(hān)蓟北(jì)涕泗(sì)

四、研习课文:

1、据作者回忆,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包括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但他们却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印象,而梁启超这次演讲却不同。为什么他的演讲能让人记忆犹新?也就是说他的演讲有何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梁启超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参照课后习题一给这些语句加旁批。

明确:①外貌:其貌不扬(外在的平凡普通,内在稳重、潇洒自信)

设问:“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略带贬义,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梁任公会不会影响他在我们心中的形象?

分析:真实地描写,个子矮小并不影响他的形象高大。著名的潘长江老是被人取笑,说他太矮了,他却说“浓缩是精华”。

分析:这句外貌描写文字不多,但很传神。可以分两层:前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也就是说既写实相又写神采,着重于表现神采。貌不惊人的梁先生就是用其内在的光芒点亮整个会场。

②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设问:“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谦逊”“自负”这不是矛盾吗?怎么理解?

分析:这是一个欲扬先抑式的自我介绍。他首先是谦虚,但他是名人,给清华学子作演讲,肯定是有一定文化的,如果还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了。这里的“自负”是他自信的表现,而他的自信又是建立在学贯中西、通古博今的基础上的。

分析:这个开场白非常独特,演讲者谦逊、自负的气质让人耳目一新。

③神态:生动有趣(自信、谦逊,让人感受到其幽默、随和的个性)

④声音:沉着有力,洪亮激亢(从中透露出他的自信、沉稳、睿智)

⑤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记、学识丰富)

⑥语言:旁征博引,成本大套地背诵(风趣、博闻强记)

设问:写先生背书时敲打自己的秃头这一细节有何妙处?

分析:尽显其率真、风趣的个性,细节描写格外生动。

⑦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率真的个性)

设问:为什么说“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

分析: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掩面、顿足、狂笑、太息,喜怒哀乐皆行于色,感情相当投入,就如同忘我的表演。

总之,这次演讲是相当成功的,演讲者、演讲内容、演讲时的表情神态甚至是演讲时的一个小动作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地印象。通过这次演讲,我们也认识到梁任公是一个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直爽率真,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自

信,稳健而潇洒的学者形象。

2、以上是我们分析的梁先生的形象,在文中作者也用一句话概括了梁先生的形象,同学们能找出来吗?该如何理解?

明确:“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有热心肠”该如何理解呢?他讲《桃花扇》时的“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以及讲杜诗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可以看出他对社稷民生的热心肠。《桃花扇》以李香君和侯方域的个人离合之悲,写大明王朝的兴亡之感,写的.是亡国悲剧,梁任公讲到此处,自然想到此时的国家军阀割据,战争连连,生灵涂炭,不禁悲从中来,怎不会痛哭流涕呢?杜甫之诗,言官兵收复失地,青春作伴还乡之乐,梁启超在讲到此诗时“涕泗交流之后张口大笑”同样表现了他对收复祖国大好山河,实现祖国统一的渴望。可见,他的悲欢皆关社稷民生。尽管文章开头交代梁任公“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但文章中,作者也暗示了梁任公仍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热心肠”一词不免使人想起“饮冰室”的由来,“饮冰室”是梁启超故居书斋。“饮冰”一词源于《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原意就是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变法维新,临危受命,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交煎,梁启超内心之焦灼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得解。所以,他正是借“饮冰”一词,来表达自己内心之忧虑焦灼呀。

他晚年不问政治,专心学术,讲学育才,极为辛勤:捐募基金,兴办中国公学;组织共学社;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学府讲学,就任京师图书馆馆长。梁启超晚年拖着病体,还是满怀热情地培育青年学生,实践了自己所说的“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这也是“热心肠”的体现,热衷于学术及教育。

3、同学们在文言文单元学习了一些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本文中梁启超的形象是如何展示的?

明确:通过对他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在细节和侧面描写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侧面描写如:作者对梁先生演讲的深刻记忆,“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的演讲效果

等。

4、我们已经给一代大师的文章写评语,做旁注,接下来给他挑毛病,如语法错误。

①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

②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

③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产生……兴趣)

这种现象在那时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用字和语法并不规范,但现在同学们切不可犯这样的错误。

四、写法探讨

梁实秋说:“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这句话强调的重点是文章要短不要长,至于文章的深、远、高也强调了,但不是强调的重点。确实简练是一种很好的文风,但语言简练,并不等于语言贫乏。梁实秋是自觉追求文体简洁没的作家,全文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句子都不长,却字字珠玑,富有

文采,以形传神。你能找出哪些简洁而传神的语言?

明确:写演讲过程中的动作,“走上”“打开”“一扫”“眼睛向上翻,轻轻点一下头”;在背诵记不起下文时,“敲打他的秃头”;“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活画出了一位富有激情又睿智的学者形象。

演讲完后,写“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仅两句话,极有形象感。

文章最后一段,收束有力,不拖泥带水,使人意犹未尽。

五、小结

这篇文章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了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本文撷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

六、知识链接

1、《箜篌引》这首诗歌据说是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

古今注: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

一天早晨,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望见一个披散白发的疯颠人提着酒壶奔走。眼看那人要冲进急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经赶不及,疯癫人终究被河水淹死了。那位女子拨弹箜篌,唱《公无渡河》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其声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霍里子高回到家,把那歌声向妻子丽玉作了描绘,丽玉也甚为悲伤,于是弹拔箜篌把歌声写了下来,听到的人莫不吞声落泪。丽玉又把这个曲子传给邻居女儿丽容,名字就是《箜篌引》。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剑外”乃诗人所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

“初闻涕泪满衣裳”,就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

第二联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第三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首”,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试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多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像是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

3、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4、相关故事:

①1925年阴历七月初七,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请梁启超出席证婚。梁启超反对他们“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之间的恋情,也规劝过徐志摩,碍于徐志摩之父和胡适的情面,梁启超答应出席证婚。但在婚礼上梁启超却对徐志摩、陆小曼用情不专厉声训斥,滔滔不绝,使满堂宾客瞠目结舌。徐志摩不得不哀求:“先生,给学生留点脸面吧。”

②大义灭亲,披麻戴孝:为了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梁启超从风风雨雨中走过56个春秋,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恪守一份书生本色,以情谊为上,磊落其身。在康梁师徒之间,由于梁启超颇有主见,对康有为并不完全惟命是从,康有为对他很恼火,尤其是梁启超违背他的意愿,暗中与孙中山协商合作方案,事虽未成,康氏却耿耿于怀。面对康有为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追随张勋复辟帝,为宣统帝草拟“诏书”,梁氏大义灭亲,讨伐复辟逆流时,也拿康有为陪榜,康氏恨之入骨,大骂“梁贼”。梁氏身为弟子,事后依然心系师门,胸无城府。康氏谢世时,他主持身后,而且披麻戴孝,痛哭失声,率清华国学研究院众弟子在法源寺开吊3日。每当来人行礼,又是他始终站在孝子位置,答礼不疲。

③不同寻常的宽容:1926年3月8日,梁启超因尿血症入住协和医院。经透视发现其右肾有一点黑,诊断为瘤。手术后,经解剖右肾虽有一个樱桃大小的肿块,但不是恶性肿瘤,梁启超却依然尿血,且查不出病源,遂被复诊为“无理由之出血症”。一时舆论哗然,矛头直指协和医院,嘲讽西医“拿病人当实验品,或当标本看”。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案。梁启超毅然在《晨报》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并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手术之后才过3年,梁启超就逝世,身体素质原本不差的梁启超走得如此匆忙,显然与协和医院的那个医疗事故有关,怎不令人扼腕。

他割掉的是一个好肾,但他以生命的名义留下一方宁静,托起一份宽容,一份足以使任何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人间争斗都黯然失色的宽容,让生命个体由此超越和升华。

演讲的教案9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古雅典卓越的政治家、演讲家德摩斯梯尼,年轻时口吃,说话气短,而且爱耸肩。这大概是最不适合学演讲的了,所以他初学演讲时曾被听众哄下台。但他毫不气馁,为了练发音,他嘴含石子练朗诵;为了克服气短,他一面攀登陡坡,一面吟诵诗歌;甚至悬起两把剑来改正自己爱耸肩的毛病。经过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他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讲家、雄辩家。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一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二是诵读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的确,我们可通过诵读来训练说话时平缓曲直、抑扬顿挫的语气声调和变化多端的语速、重音,以期达到说话时能准确地传情达意。

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诵读的基本技巧,这节课我们要活学活用,运用这些诵读技巧诵读你喜欢的文学作品,与此同时,学会如何点评诵读,从而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我们的'口才。

二、范读,温故知新

1、教师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进行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要想诵读好一篇文学作品,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展示:(诵读要点)

⑴诵读前要把握作品主题

⑵诵读时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⑶诵读时注意细节问题:感情、清晰、节奏、重音、语速、停顿、语调、音质、表情、动作等

2、教师请同学们思考,点评诵读需要从哪儿入手呢?

(学生明确从诵读要点入手)

三、学生活动,畅所欲言

以组为单位,5分钟练习,每组选择代表展示本小组风采,其他组员在他们诵读后给予点评。

四、实战演练,展示风采

选择4—5组上台表现,其他小组点评,教师将诵读要点融入点评。

五、教师小结

聆听着同学们的诵读,品评着同学们的点评,老师看到了同学们一天天的进步,即使我们还只是《演讲与口才》的爱好者和初学者,但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刻苦练习,我们一定会像德摩斯梯尼一样,在《演讲与口才》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在《演讲与口才》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演讲的教案10

老师们、同学:

你好!

我们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游泳是青少年最喜欢的运动之一。但在下水前,如果没有做好准备,缺乏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惊慌失措,不能从容自救,那么很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据统计,去年奉化区有三起溺水死亡事件,涉及面广,包括儿童、小学生和中学生。为什么会这样?首先,缺乏自律。夏天来了,所有的学生都喜欢玩水。记住千万不要一个人去河边爽着玩。去年学年开始,学校组织了一次参观。检查的时候发现我们学校有几个同学中午去河里游泳了。据了解,不止一次,老师们立即对他们进行了安全教育。我们学校有747名学生,包括143名农民工子弟。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可能忙于工作,忽视了他们的监护和照顾。所以要学会自律和自我管理,提醒身边的`同学。如果发现一个同学单独或者一起在河里游泳,一定要尽快通知他的父母或者告诉老师。

第一、游泳需要注意哪些安全点?

1、不要一个人出去游泳,也不要去不了解水情或者有危险,应该有溺水伤亡的地方游泳。选择安全干净的游泳场所,如配备救生员的游泳池。

2、需要在大人或者熟悉水的人的指导下组织游泳,这样才能互相照顾。

3、注意身体健康。平时四肢容易抽筋的人不宜参加游泳或在深水区游泳。下水前要做好准备,先锻炼身体。水温过低,先用浅水冲洗身体,待水温习惯后再下水游泳。

4、对自己的水质要有自知之明,入水后不要逞能,不要贸然潜水浮潜,不要为了避免喝水溺水而互相争斗。不要在急流和漩涡中游泳。

5、如果游泳时突然感到不适,如头晕、恶心、心悸、气短等。你应该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遇有溺水时,不要冲进水中救援,要立即呼救,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漂浮物抛向溺水者,待救援人员到达后再拖上岸。

第二,记住游泳是不允许的

1、未经允许,不要在河里游泳。

2、未经允许,你不允许和别人一起游泳。

3、不要在没有家长或老师指导的情况下游泳。

4、不要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没有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不准在水域游泳。

6、不会用水的同学不允许下水营救。

学生,溺水很危险。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生命,提高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演讲的教案1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

2、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读正音(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讨论书写要点。

2、归类写字:

左右结构:演、锻、稳

3、比较组词:

陶()炼()彼()

葡()练()履()

4、完成习字册。

5、抄写词语。

(设计2)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演讲?

2、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

3、学生根据资料介绍“陶校长”

4、说说你想从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正音:锻炼

堡垒

稳定

激励

鞭策

专心致志

韧性

指导书写:锻炼

堡垒

激励等

3、分段朗读。学生评议。

4、从这篇文章当中,你看出演讲有什么特点?

5、陶校长的演讲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5’

1.默读思考: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2.集体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

c.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d.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

e.朗读体会。

3.总结: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4.理清层次:

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先说了什么?在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5.齐读本段。

四、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2.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一、复习课文大意,相机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

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作业:填空(课后4)

(设计2)

一、复习导入

5’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陶校长演讲的题目是什么?

2.他的第一问是什么?

3.为什么要这样问?

4.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0’

1.自学这段

要求:看看这一段问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

2.学生自学本段。

3.小组交流讨论。

4.集体讨论:

a.问了什么?

b.为什么要这样问?

c.朗读指导,突出“有了……才……”

d.怎样才能做到?

e.朗读指导,突出“要想……就……就……”

5.有感情朗读课文。

6.小结学法。

演讲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八段。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3、学习演讲的一些技能技巧。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设想

1、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2、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3、练习给课文加旁注是高中生学习语文理应进行的一项专门的基本训练。本课在练习当中设了一道作旁注的题,是一种引导,以后每学一课都最好照此办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呢,先请同学们拿出一支笔,一张纸。今天上课之前呢,先让同学们做个知识竞猜题。请根据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谁?

①他聪颖过人,“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6岁时中举人,被誉为“岭南奇才”②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③ 他是广东新会人。④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长达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

同学们都有答案了吗?是的,他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梁启超。

那说起梁启超,想来同学们对他并不感到陌生。初中时候历史书上见过他的名字,我们学《再别康桥》的时候也知道,徐志摩的“情敌”梁思成是他的儿子。那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梁启超有哪些事迹啊?(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康梁)。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试,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次年主讲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18入京,参与百日维新,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但介绍西文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19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后又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五四时期,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学等。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从历史书上,我们知道,梁启超是个叱咤政坛的人。但同学们知道吗?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那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益世报·文学周刊》《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一度主编《新月》月刊。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主要著作尚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原名:梁治华

成就:散文家 文学评论家 翻译家

作品:《雅舍小品》(续集) 《浪漫的与古典的》 《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 《莎士比亚全集》 《远东英汉大辞典》

风格:风趣幽默 朴实隽永

三、默读课文,查字典解决不确定的字词读音,并思考:

1、齐读生字词:戊(wù)戌(xū) 叱咤(zhà) 莅(lì)临

迥(jiǒng)异 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kōng)篌(hóu)

酣(hān)畅 蓟(jì)北

2、文章记叙了梁启超的哪些情况?——音容笑貌 学者风度

3、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参照课后练习一给这些语句加旁批。

板书如下:

肖 像: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形

梁 步履稳健 神

任 气质风神潇洒 (潇洒自信) 兼

公 眼神光芒四射 备

演 开 场 白:独特(谦逊 自负)

讲 声 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 睿智)

特 内 容:丰富有趣,旁征博引(博闻强识 学识丰富)

点 动 作:成为表演,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表 情:狂笑 太息 痛哭(酣畅淋漓 感情丰沛)

总结梁任公的形象:撇开政坛上的梁任公不说,在文坛上,梁任公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

4、文中是如何展示梁任公特点的?

——对梁任公的特点不是抽象的概说,而是具体化为各种表现,在细节和侧面描写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有形貌特点,表情特点,声音特点,动作特点,气质特点,讲稿特点等,可以笼而统之概括为: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自负,稳健而潇洒。

5、如何品味对梁任公的外貌描写?

——对梁任公的外貌描写:“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文字不多,但很传神。可以分两层:前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也就是说既写实相又写神采,既遵循人物固有特点,又略有夸饰。“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就是夸饰,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6、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

①直接表达

A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B 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C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②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

A 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B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C 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③完全含蓄的表达

A 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

B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C 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的辈分称呼梁,已是一种尊敬和爱戴。

四、重点研读

(一)第四自然段

让学生模仿这极富个性的开场白,并借机向同学们讲一些演讲知识:

从演讲内容上说要注意文章结构、论点、论据及其构思要新颖,在论述过程中能旁征博引,适当增加一些其他因素如手势,或者其他恰当的`肢体动作来为演讲增色,此外还要注意语速、语音、词汇和表情。具体说来可以分别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主题

1、主题鲜明,思想性强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3、思维敏捷,逻辑性强

语言表达

1、语言优美,准确简明

2、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3、表达流畅,口齿清晰

4、普通话标准

艺术表现

1、富有激情,感染力强

2、精神饱满,表情自然

3、肢体语言使用恰当

演讲效果

1、观众反应好

2、气质、形象、着装

3、时间掌握好

(二)第五自然段

①乐府诗《箜篌引》: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耐公何。

古今注: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

一年夏天,下了一夜的暴雨。早晨,霍里子高来到渡口,看到河水暴涨,河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水气。他想,今天不会有人渡河了。他刚要转身回家,忽听远处传来一阵叫喊声… …

霍里子高抬眼望去,看见一个老人,披散着满头白发,手舞足蹈,疯疯癫癫,提着一把大酒壶,向着急湍的河流一路狂奔而来。老人一边狂跑,一边提壶喝酒,有几次差点摔倒,也不知是有疯癫病还是喝醉了?

霍里子高想阻拦已经来不及了,眼看那老人就要冲进急流之中,他的妻子在后面抱着箜篌,跌跌撞撞地追赶着,高声呼叫着:不要下河!不要下河!然而,一切都晚了,疯癫的老人终于冲进河里,顷刻就被咆哮的河水吞没了。

那位妻子赶到河边,怔怔地望着河水,欲哭无泪。她抱起箜篌,边弹边唱: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堕河而死,

当奈公何!

声音悲哀凄怆,一曲唱罢,也跳进水里,投河而死。

霍里子高回到家里,向妻子丽玉述说了这段故事,丽玉早已是泪流满面。她弹拔箜篌把曲子和歌声记录下来。

从此以后,人们经常看到一对夫妇,在老人落水的地方弹拨箜篌而歌:“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过往的人们听到这悲伤的旋律和歌声,无不吞声落泪。这首歌曲名字就叫《箜篌引》。

失去心智的男人,极力阻止的女人,悲挽呜咽的箜篌曲。不加任何修饰,通过妇人之口,用十六字描述出来。使人看过以后有一种无名的伤感,久久不能散去。泯泯中能感受到那人生的无奈。男人自己过不去自己这道坎,缘何癫狂以至投河?女人过不去感情这道坎,因何悲歌而徇情?

(三)第八自然段

《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是孔子的64代孙,他和《长生殿》的作者洪晟被合称为“南洪北孔”,他俩是清代剧坛上的一对双子星座。《桃花扇》的内容是借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历史。再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桃花扇的来历“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近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基业者也。”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从细微处着笔,通过对梁任公的言谈举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博闻强识、幽默、睿智的学者形象,使我们对学者的梁启超先生多了份了解,多了份崇敬之情;并从作者身上学习到了如何展示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手法及从梁任公那学习到了如何演讲的有效方法。

六、布置作业

1、朗诵课文,从中完成课后习题。

2、结合课堂上老师讲的演讲技巧,找一篇文章进行实践。

3、预习新课。

演讲的教案1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会认4个,理解有关新词。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

4、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难点:学演讲,学自励,问什么为什么问希望怎么办

教学难点

1、真实性、鼓励性、礼仪性

2、陶行知为什么作这篇演讲,写读后感。

3、模仿合作写演讲稿,参加演讲赛。

教学准备:

1、录音带;配乐背景音乐《钢琴曲》

2、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

3、话筒,录音机录制磁带,演讲稿四人合作一份。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介绍生平,了解演讲常识,初读知大意。

教学难点

音:稳韧

形:堡垒陶炼彼

义:堡垒、源泉、造福、坚忍不拔、彼岸、鞭策、长足

教学设计: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

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

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

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问正音(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读,点评后四人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认生字、抢答:

比喻难以攻破的事物严格督促使进步

来源比喻向往的.境界

给人带来幸福进展迅速

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2、归类写

左右:演锻稳

3、比较组词

4、抄词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精读感悟,从收到放,朗读倾吐。

教学设计

一、复习大意,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作业:填空(课后4)

演讲的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充实完善演讲稿》是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泰山出版社第二册下)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内容,是文字编辑的最基本的操作。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最基本的编辑操作如移动光标位置、插入字符等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在Word中打开已经保存的文件的操作步骤;文字块的选取编辑;在不同文档之间,整块地复制文字,查找、替换,字数统计及换名保存文档的操作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文字块的选取、查找、替换的操作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剪切、复制、粘帖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准备

作品及规范的文档范例。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两篇范例)怎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把演讲提纲变为完整的演讲稿?(板书:充实完善我的演讲稿-----操作文字块)。

(二)学习新知

1、打开已有的文档。

通过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打开“演讲提纲”,再用同样的方法打开“演讲稿”。怎样来补充“演讲提纲”的具体内容呢?

2、编辑整块字。

如果需要对文章中的多个字、一句话、一段内容或者整篇章进行移动、删除、复制等操作,要先选定目标。被选定的文字会反相显示,形成一个黑色的`块,通常叫它“文字块”。

具体操作方法:(1)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选定要复制的文字;(2)单击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3)单击需要插入文字的位置;(4)单击工具栏中“粘贴”按钮。

师演示,学生练习操作文字块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在操作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3、查找、替换文字。

在Word中查找某个文字,或者替换某些文字,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呢?用查找、替换命令就可以轻松、准确地完成任务。

学生练习,指生演示,师总结操作步骤。

单击菜单栏(编辑)---替换---输入要查找的文字---输入要替换的文字---选择要替换的命令就可以了。

4、字数统计。

我们在写作文时,教师对字数要有一些要求,用稿纸编写可一目了然,但在Word中怎么样才能快速获得文章的字数?

师演示,生总结。

单击菜单栏(工具)---字数统计---显示结果。

练习,选定目标文字时,显示结果会是什么样呢?

5、换名保存文档。

文档修改好了,如果要将新、旧文档都保存下来,怎么办?

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修改后的“演讲稿”换名“我的演讲稿”保存在自己的“练习”文件夹中。

生练习,师总结操作步骤:

单击菜单栏(文件)---另存为---选择保存位置---输入文件名---保存。

6、巩固练习。

(1)从网上查找古诗《望岳》,复制到新建的Word文档中,以“望岳”为文件名保存在自己的“练习”文件夹中。

(2)从网上复制下来的文字,通常含有许多空行,尝试用“替换”命令快速删除空行。

7、归纳总结,完成评价。

小组交流,互评互助;填写评价表;教师点评,归纳总结;

8、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掌握了在Word中打开已经保存的文件的操作步骤及文字块的选取编辑;在不同文档之间,整块地复制文字,查找、替换,字数统计及换名保存文档的操作方法。

9、板书设计:充实完善演讲稿

(1)打开已有的文档;

(2)编辑整块文字;

(3)查找、替换文字;

(4)字数统计;

(5)换名保存文档。

演讲的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

1 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 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 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

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三、教学难点 :

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方法:

赏析法 讨论法 朗读法

六、教学用具:

生字词卡片 投影片

七、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1、导入 :同学们有听演讲的经历吗?大家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可以做到,他从梁任公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学能为老师介绍以下他的政绩呢?(戊戌变法 云南起义 与康有为并称“康梁” 公车上书)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

原名:梁治华

成就:散文家 文学评论家 翻译家

作品:《雅舍小品》(续集) 《浪漫的与古典的》 《文学的纪律》 《秋室杂文》 《莎士比亚全集》 《远东英汉大辞典》

风格:风趣幽默 朴实隽永

3、七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查字典解决不确定的字词读音,并思考:

A 文章记叙了梁启超的哪些情况?

B 他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齐读生字词

戊(wù)戌(xū) 叱咤(zhà) 莅(lì)临 迥(jiǒng)异

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kōng)篌(hóu) 酣(hān)畅

蓟(jì)北

(2)回答思考问题

A 明确:音容笑貌 学者风度

B 明确:深刻印象 从课文中找原句

①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③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④ 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⑤ 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4、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参照课后练习一给这些语句加旁批。讨论结束后,每组派多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布讨论结果。发布内容包括特点及旁批。需要注意的是,每组每位代表限说最多两个特点。最后特点+代表人数最多的一组为胜。胜出者可要求任何一位同学或老师朗诵课文。

5、朗诵课文

6、补充《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内容

八、课后作业 :

找出文中细节及侧面描写的地方,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九、板书设计 :

梁任公演讲特点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 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 睿智)

内容: 丰富有趣(博闻强识 学识丰富)

表情: 成为表演 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肖像特点: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 (潇洒自信)

眼神光芒四射

神态: 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语言: 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

动作: 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十、教学后记:

这是我实习中上的第一堂课,由于没有经验,对时间的把握不好,课堂前半部分留给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时间太多了,以至于没有完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对《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内容的补充要留到下节课才能完成。但课堂过程中以讨论和结果发布会的形式非常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积极思考,并敢于回答问题。但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有些答案很好,也是我没有思考到的。但是除了简单的表扬鼓励外,我不善于把学生的思考结果与自己的板书设计 结合起来,授课过程中比较拘泥于教案,显得不够灵活。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优点是教态自然、大方,声音清晰洪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在于时间掌握不好,拘泥于教案。

第二课时

1、导入 :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梁启超在演讲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也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总结了这些特点,这节课我们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样在行文中展现这些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

2、首先,我们来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总结一下梁的形象。

明确:撇开政坛上的梁不说,在文坛上,梁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

3、梁的形象如何在文中得到完美展示的?

明确:在对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在细节和侧面描写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举例:课文原句)

4、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

①直接表达

A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B 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C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②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

A 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B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C 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对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③完全含蓄的表达

A 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

B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C 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的辈分称呼梁,已是一种尊敬和爱戴。

教学后记:

第一次真正站上讲台面对学生,总以为会紧张得语无伦次,但事实上,当我看到教室里一张张稚气的脸时,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按照教案中事先准备好的程序,我可以顺利的展开教学内容,学生的配合度也挺不错的。人生中的第一堂课就在紧张、兴奋中匆匆而去了。总的来说,这两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目标 在课堂中也有所体现。不足之处在于,对考点的把握还不到位

下载《演讲》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演讲》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演讲训练教案

    演讲训练教案 张瑞雪 人文系中文教研室 第一章 一、教学目标 1、熟悉演讲的相关知识; 绪 论 2、掌握如何培养当众演讲的勇气和信心; 3、学会如何有效的组织演讲; 4、宏观把握本......

    梁任公演讲教案[最终定稿]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高一Ⅰ部语文组 邵青 教学目标 1.分析写作手法,概括人物形象。 2.把握人物情感,感受爱国情怀。 学习重点 分析写作手法,概括人物形象。 学......

    5.6年级演讲教案

    重庆市巴南区清华小学校 (2013 —2014 学年度上 期) 教 案 学 科: 演 讲年 级: 五、六年级册 次:教 师: 曾秀川 1 课 题 演讲与口才 一、活动内容: 什么是口才 二、活动目的: 1......

    最后一次演讲教案

    临淄八中课时教案设计年级__八年级_学科__语文___课题《最后一次演讲》第一课时课型新授审核人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演讲的一般要求。2.理解演讲是心灵的表白。3.体......

    演讲教案(五篇范例)

    演讲的内涵和特征 演讲活动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现象,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古今中外,凡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凡是社会激烈变革之时,演讲的特殊功能就越表现得突出......

    演讲口才第六课--教案

    演讲口才第六课 一、教学目标 1、认清、读准声母g k h j q x ,学会送气,避免出现尖音问题; 2、会正确地完成口部操练习; 3、学会儿歌《小白狗》《分果果》《 小小鸡》《别生气》......

    演讲主持班教案

    诵读技巧培训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诵读技巧对传情达意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诵读技巧培训 2、让学生敢于说,能说,善于说 3、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诵读的魅力,感受成功的......

    演讲与主持教案

    第一单元一 自我介绍二 主持人站姿练习三 词语颠倒练习四 声母练习 双唇音 b p m 的练习绕口令《巴老爷芭蕉树》五 主持人基本条件 第二单元一 坐姿训练二 口才识字 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