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问题例6》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规律排列的思路和方法。
2、经历应用有余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4÷8=
32÷4=
24÷7=
32÷6=
(1)
每位同学出两道不同除法的题考考同桌。
(2)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平均分东西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刚好分完,一种还有剩余。
2、14颗杨梅,每个小朋友分4颗,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还剩几颗?
二、设疑激趣,游戏导入。
1、游戏:猜手指
游戏规则:伸出左手,从大拇指开始数,1是大拇指,2是食指,3是中指,4是无名指,5是小拇指,数完后又回到大拇指接着数6、7、8……这样依次往下数,不要给老师看到,当你数到某个数时,让老师猜出这个数在哪个手指上。
2、导入课题:《解决问题例6》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提出探究问题。
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图形。这样摆下去,第16个图形应该是什么图形?
2、提出要求,自助探究。
(1)
明确题目意思,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
学生交流想法。
(3)
学生尝试解决。
3、暴露资源,组织研讨。
三、正、圆,三、正、圆,三、正、圆,三、正、圆,三、正、圆,3
列式:16÷3=5(组)……1(个)
余数是1,就说明第16图形是下一组的第1个,应该是三角形。
4、检验是否正确。
5、思考:还有其他情况吗?
(1)
余数是2呢?
(2)
刚好分完,没有余数呢?
6、尝试完成第24个、第29个是什么图形?
三、巩固练习。
按照下面的规律写数。这样写下去,第22个数是几?第29个呢?第36个呢?5、4、3、2、1、0。
22÷6=3(组)……4(个)
29÷6=4(组)……5(个)
36÷6=6(组)
答:第22个数是2,第29个数是1,第36个数是0。
四、揭秘游戏,课堂总结。
1、揭秘“猜手指”游戏;
现在,同学们一定知道老师“猜手指”的秘密了吧,现在反过来,老师数,你们猜。
2、总结: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知道怎样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
有规律重复出现,用除法来解决:余数是几,就是这组中的第几个。没有余数,说明刚好分完,就应该是该组中最后一个。
3、想一想: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例65、4、3、2、1、0。
有规律重复出现,用除法:
1、余数是几就是这组中的第几个。
2、没有余数就是这组中的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