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版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整个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的基础内容。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因此教材在编排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二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体会。先安排图色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入课题;接着进一步比较手掌、硬币、数学课本与练习本等实物面积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第二层次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既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与老教材的编排有很大不同。
因此,教学中采用了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逐步感知,逐步体验,通过师生、生生相互间的互动作用来完成。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理解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关键: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及操作过程上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1)情境教学法:课一开始,创设“涂色”比赛形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习新知作了较好的铺垫。
(2)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实物、学具、教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愉快学习新知。
(3)认知冲突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低中年级操作随意性大,对学生的操作必须适当指导启发,另外根据认知冲突论,教学中我不断设置矛盾冲突,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探究、合作、操作学习法:切实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操作实践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理解概念。充分调动学生手、口、眼等多种器官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1、比赛活动:教师出示一个小正方形和一个大正方形,挑选男女生各一名,进行涂色比赛。
2、学生比赛。
3师问:你们觉得比赛公平吗?
生:不公平,图形一大一小,大图形花的时间要多。
师:那么图形的大小指的是图形的什么呢?(生:面、面积)
4、引出课题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体的面积。(板书课题:面积)
(由学生感兴趣的比赛活动情景引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很自然地引入新知)
(二)初步感知面积概念
1、说一说:你们生活中都见过哪些面呢?生: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冰箱的面、……
2、摸一摸:铅笔盒的面、数学书封面、桌子的面
3、比一比:
①教师的手掌和学生的手掌。
让一个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手掌,教师同时也展示自己的手掌,让全班其他同学比一比两个手掌表面的大小。
② 1元硬币和5角硬币。
③数学课本的面和数学练习本的面。
师:我们在比它们的什么?(生:面的大小)
小结: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怎样?
生:面有大有小。
第二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什么是面积》教案
什么是面积
灯塔镇中心小学
叶秋
一、教学目标
(一)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理解面积的含义。
(二)进行比较大小的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的多样性策略,感知用正方形测量、比较的优点。
(三)通过方格画图,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二、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51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仍有少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正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在这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提升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三、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四、教学难点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五、教学准备
课件、油画棒、塑料方格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小正方体、硬币、剪刀、尺子、两片树叶、正方体。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春天,树木、小草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小树叶经过昨天一场大雨洗礼之后变得更绿更清新可爱了,于是,我做了两片树叶,可还没来得及涂颜色,想请2个同学做一个涂色的小游戏。看谁涂的又快又均匀,准备好了吗?开始!(生涂)
师问:大家猜猜,谁先涂完?想一想,为什么***先涂完呢? 生:***的树叶大,***的树叶小。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树叶的表面有大有小,树叶的面小,涂的就快,树叶的面大,用的时间就多,非常感谢这两位同学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
师:那我们把刚才涂的有大有小的树叶的表面就叫做树叶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什么是面积)
(二)通过比较、观察、实际操作,初步感知面积的概念 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1)摸一摸,说一说
师:现在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物体,我们来找一找摸一摸它们的表面,好吗?
谁来说一说你摸的是什么,有什么感受。(2)估一估,比一比
师:数学书和课桌面,这两个面哪个大?哪个小? 师:摸文具盒的上面,再摸尺子的面,哪个面大呢?
师:你真了不起,老师想和你击掌庆祝一下。同学们,观察我们两个人的手掌面,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手掌面一个大,一个小,老师的手掌面大,学生的手掌面小。
师:老师的手掌面大,你的手掌面小,那是因为老师是大人,你们是小孩,等到你们长大的时候,你们的手掌也许会比老师的还要大。
师:刚才我们看到、摸到的都是物体的表面,这些物体的表面有的大有的小,每一个表面都有它确定的大小,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 大小)
师:接下来,老师想再考考大家,看会不会把你们难倒。准备好了吗?(出示长方体)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师拿一个长方体,你们认识老师手里拿的这个物体吗?(长方体。)让学生指一指其中一个面的面积。如果把这个面描到黑板上,这个面变成了什么?(长方形)原来这个面的大小就成了长方形的大小,那长方形的面积在哪里?(长方形表面的大小)这条边线是什么呢?(周长)师撺掉一个边,问:还能找到长方形的面积吗?(不能)为什么?(它不是封闭图形)那什么样的图形才有面积呢?(封闭图形)
(2)画一画。同学们在纸上用尺子画一个图形,画好后用彩笔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展示。涂好的是它的面积,但那条边线是什么?(周长)
(3)电脑博士也给大家带来了礼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课件2、3)看画面上有什么?这些图形的表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师完成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全班齐读意义。(4)接下来要考考大家,看看咱们班的同学谁是最棒的!下面哪些图形有它们的面积?(出示课件4)
3.探究比较物体表面大小的方法(1)比较大小相差悬殊的两个图形。
师:我们已经明确了面积的含义,看!(出示课件5)这2个长方形哪个面积大那个面积小呢?
生:左大,右小。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看出来的。
师小结:对,我们在比较差别较大的面积的大小的时候,用眼睛看就可以确定大小。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看来同学们的眼力还真不错,下面老师还要考验一下大家的动手能力。大家有信心吗?(有)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6)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呢?
生:长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生:正方形的面积大,长方形的面积小。生:一样大。
师:噢,现在有三种答案了,那么到底谁猜的对呢?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动手比一比。
师:好,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硬币、小正方形、塑料片和尺子,动手比一比。不过我这里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在比之前呢,要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小组用什么方法比较?然后再选择方法和材料比一比。(学生讨论后动手操作)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
生1:我们组是用剪拼的办法来比的。演示操作过程。师:真棒!请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学生鼓掌)师:请你们组来汇报。
生2:我们组是用摆硬币的方法,我发现长方形里面能摆8个硬币,正方形里面能摆9个硬币。所以还是正方形的面积大。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种方法,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老师,我发现两个硬币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师:所以,用摆硬币这种方法呢,还是有一定的缺点的。师,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的呢?
生:我们组是用数格子的方法,长方形中有8个格子,正方形中有9个格子,所以还是正方形的面积大。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种方法,与刚才的摆硬币的方法相比,有什么优点呢?
生:这种方法很严密,没有空隙,这样很准确。
师:你也很了不起,不仅观察的仔细,而且语言表达也很清晰、完整。掌声送给他们。
(学生在介绍方法时,教师做适当的点评)
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方法真多,老师真佩服你们。我们在比较面积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方法,但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同学们刚才就做的很好。师:我们随电脑博士一起看一下他是怎么分析的呢?(演示课件7——9)
(3)强化用来度量面积的小方格的大小必须一样。
师:同学们表现这么出色,老师奖励你们休息一下,放松一小会。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师:男生闭上眼睛,(出示课件10)女生观察它的面积是几。女生闭上眼睛,男生观察它的面积是几?
那男生和女生谁说的面积大呢?(男生)一起来看大屏幕。原来这两个图形方格一样多,面积却不一样大!学生惊讶,这是为什么呢?
师小结:看来度量面积的大小要用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用来度量面积的小正方形的大小不同,量出的结果也就不同,因此,我们度量面积时必须采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
4.设计图形,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大小
师:试一试自己设计图形,看谁最有创意!(出示课件11)(1)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2)学生独立设计
(3)组织学生交流、展示。(三)结合实际生活,巩固所学
师:老师想带大家去数学城堡里闯关,闯关成功后会有礼物等着你哦!大家想要什么礼物呢?(------)可老师想,一个信任的目光,友好的微笑,找到一位好朋友,得到大家的掌声会比任何礼物更令我们开心,对吗?想得到大家的掌声吗?加油!
1.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书上50页第1题,出示课件12)
学生:用观察法比较。
2.动手做。剪下附页2中图4,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最大,与同 伴说说你的比较方法。(书上50页第2题,出示课件13)
学生:用分割裁剪法或画格法。
3.如图,用方砖铺满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最少?(书上50页第3题,出示课件14)
师: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生:图3最大,有12个格子。
师:有哪两个面积是一样的,再找一找什么不一样。生:图1图4面积一样,它们的形状不一样。
师:这说明,面积一样的图形,它们可以有不同的形状。4.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等于几个小方格。(书上50页第4题,出示课件15)
师:从第一个图形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图形形状一样,面积也一样大。
师:再观察第二个图形和第三图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
5.哪个图案面积大?(书上50页第5题,出示课件16)师:同学们的眼力真厉害,现在到展示你们聪明才智的时候了,这两个图案你能知道谁的面积大吗?这可有难度了?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教师利用课件配合)6.找一找,说一说。师:在我们的教室就有许多的物体,你能从中找到两种物体比一比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生:奖状的面积比黑板的面积小。生:文具盒的面积小,课桌的面积大。生:门的面积大,凳子的面积小。……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回忆下,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出示课件17、18)
(四)小结
师:同学们说的太棒了!时间过得真快呀,下课的铃声就要响了,那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出示课件19)
生:这节课我认识了物体的面积。生:学到了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师:这些都是你们的收获,老师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能牢记。(出示课件20)“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周长在四周,面积在里面。周长求长短,面积求大小”。
(五)作业
画一幅最有创意的,并且使面积等于18个小方格的图。
第三篇: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割补法,摆方块等),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有效经验。
3、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四、教学流程
(一)新知引入(7分钟)
教师:“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自己的数学书和练习册的封面谁大谁小?” 学生拿数学书和练习册实物进行比较。教师:“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的面谁大谁小?” 学生用硬币实物比较。出示图片。
教师:“两片树叶的面谁大谁小?”
学生根据课件中物体表面的形状来判断,产生不同意见。
教师:“看来大家光凭观察,已经不能准确判断出这两片树叶的面的大小了,那咱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首先来认识下什么是面积吧。”
教师:“请你用铅笔把一元硬币请到你的纸上。” 学生将硬币轮廓描到纸上。
教师:“请你用绿色画出硬币的一周,用红色画出硬币的面。” 学生在图上描出硬币周长和面积,并互相检查。
教师:“硬币的轮廓是个圆形,绿色的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圆形的周长,红色的部分就是这个圆形的面积。”
教师用课件展示硬币周长和面积的不同。
教师:“我们之前学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们的周长,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面积就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组织学生再次描述刚才各组图形的大小,用上“面积”一词。教师示范:“两本书封面的面积一样大。”
教师:“你还能再举一些例子来对比下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吗?”
(二)新知探究(15分钟)
教师:“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学生看一看,猜一猜。
教师:“请你想办法比一比,可以用你手中的学具进行比较。”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
教师:“请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再认真听一听同桌的想法。” 提出小组交流活动要求后,学生进行交流。
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请他们借助多媒体展示成果。预设:方法一,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
方法二,用小正方形摆一摆,再数一数说明哪个图形大。
方法三,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
针对方法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若学生没有出现这种方法,教师:“淘气是这样测量的,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这种方法是否合适?”
学生小组交流,区分周长和面积。
引导全班学生体会,如果用相同大小的图形摆一摆,用的数量多的图形面积就大。
出示方格。
教师:“请你来审一审题目要求。
学生:“在右边的方格中画3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
教师提示,因为格子图比较小,所以画之前先设计下三个图形的位置。将学生画出的图形一一进行展示,最后说说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发现,体会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
通过观察比较面积的大小,体会面积的含义。
2、用方砖铺满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最少?
数方格比较面积的大小。
3、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等于几个小方格那么大。
把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看成几个小方格的面积。第2个图形学生重点交流,互相说一说是怎么知道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的。
4、数一数,下面图案的面积分别等于多少个方格?
学生在方格纸上数出两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注意不满一格时可以用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的方法来数。
(四)学习回顾(2分钟)
教师:请你介绍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你能设计一个与第4题中图2面积相等的图案吗?请在方格纸中画一画。
第四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5.1什么是面积学案
课题:什么是面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4、渗透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理解图形面积的含义。
2、能够正确的判断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准备:
学具袋、各种实物、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儿歌,创设情景。
1、歌唱《粉刷匠》,配以简单手势。
2、谈话引入:你知道粉刷教室要刷哪里吗?不论屋顶还是墙壁,都是刷它们的什么?(表面)
二、探究体验,学习新知。
(一)认识物体表面
1、演示并说明生活中很多物体有表面,如课本的封面,黑板的表面,桌子的表面……问:你们还能找出哪些物体的表面?用手摸一摸!
2、这些表面有什么不同?动手摸一摸,感受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板书:物体表面 大小)
3、指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出示几组物体表面)问:谁的表面面积大?谁的表面面积小?问:你们是怎样知道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的?(观察法)
5、学生活动:闭着眼睛摸一摸,凭感觉比较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摸不同纸盒的不同面)
(二)认识封闭图形。
1、描一描:教师把学生刚才摸的面描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说出有缺口的图形称为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明白它们也有大小。
2、指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出示课题)
3、认识面积的含义。
(1)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完成板书)
(2)说明: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面积有关的数学问题。
三、参与活动,理解新知。
1、再次创设情境:猜一猜智慧老人躲在哪个图形里?学生猜测后,想办法用学具袋里的学具验证猜测结果。
2、全班交流,展示验证方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剪拼法、摆图形法等)
3、出示中国地图,观察比较不同省份面积的大小。
4、学生游戏:找出老师描述的地方,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5、出示两张大小相差不大的贺卡,比较面积大小。问:用什么方法合适?(学生发表意见)
6、教师指导认识“数方格”的方法。
7、结合实例明白:比较面积大小必须统一标准。
问: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
说明: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不同,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方法。
四、动手操作,进而体验面积的意义。
1、你能画出面积是7个方格的图形吗?(学生活动)
2、展示作品
3、比较课前分好的红黄两队得卡情况,问:老师摆的两队的图形分别像什么?(房子和小船)它们的面积谁大谁小?分别是多少?观察这些图案,你有什么发现?使学生明确:不同的图形,面积可能相等;面积相等,图形却可能不一样。
四、全课小结,拓展面积的学习。
问: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面积,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想知道面积的什么知识?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学会了比较面积的大小,生活中还有很多与面积有关的奥秘,大家可以在课后到生活中继续寻找面积的有关信息,下节课继续交流。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案-5.1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什么是面积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难点
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涂色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当小小粉刷匠。(播放音乐,课件出示)
小小粉刷匠
二、揭示课题
摸一摸我们刚刚涂色的部分,(板书课题:什么是面积)
生:喜欢
生个别回答。
“小小粉刷匠”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表面的面积,并发现物体的面有大小之分。为接下来引出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做铺垫。
讲授新课
一、初步感知面积概念:
1、摸一摸,比一比
比较语文书和数学书封面的大小,1元硬币和1角硬币大小,两片叶子的大小
指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说一说:哪些图形有面积
指名回答
强调:封闭图形有面积,没有封闭的图形没有面积。
3、想一想:到底什么是面积?说一说教室里其它物体表面的面积,加深对面积的理解。
二、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出示: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2、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法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大小。
3、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4、体验数方格比较面积的大小。
明确:用同样大的方格摆一摆。
5、重叠法比较
6、在方格纸中画2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
观察所画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面积相同,形状不一定相同,周长不一定相同。
三、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1、同桌交流: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2、集体交流
3、儿歌:
周长一条线,面积一片大,周长在四周,面积在里面。
4、“面积”的由来——你知道吗?
7、通过用红笔描出每个图形的周长,用蓝笔涂出图形的面积,并用展台展示出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也加深了对周长和面积的区分。
生1:长方形
生2:正方形
……
生:物体面的大小。
小组合作(5分钟)
生1:观察法。
生2:重叠起来比一比。
……
生1:它们的周长不同
生2:面积都相等
生:周长指图形一周的长度。
生:面积是面的大小
虽然本课没有要求对物体表面的概念进行探究,但仍然在引导学生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中,从物体的一个面开始,让学生认识到物体一个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意识到物体的表面有时是由多个面组成的。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体会面积是一个数量概念,不同的图形可能有相同的面积,认识方格纸是比较或度量图形面积的重要工具。
课堂练习
1、下面哪些说法与面积有关?
(1)操场的大小
()
(2)篮球架的高度
()
(3)课桌面有多大
()
(4)游泳池占地的大小
()
(5)淘气和笑笑谁画的长方形大()
(6)小明有多高
()
(7)这块玻璃有多大
()
2、下面四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为什么?
3、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4、拓展提高
想一想,再填一填。
甲周长
乙周长
甲面积
乙面积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练习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最后的思考题,也让班级中优秀的学生得到提高。分层次练习,让不同的学生在这节课都有收获。在批改环节中,学生互相批改,互相帮助,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又锻炼了学生。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与同学交流。
小结: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面积相同,形状不一定相同,周长不一定相同。
(3)周长一条线,面积一片大,周长在四周,面积在里面。
学生自由说一说。
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加深面积概念的理解,巩固比较面积方法的策略具有多样性。
板书
什么是面积
——认识面积
物体的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比较面积的方法:
1、观察法
2、重叠法
3、数方格
4、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