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一1
课题:第一章感受有声语言的魅力——特点
第二章播音发声的认识——概说
第三章播音发声的源动力——气息
教学的目的:欣赏语言大师经典的作品,认识什么是播音发声的物理基础、生理基础、心理基础以及播音发声的特点。教学类型和教学方法:基础技能课
方法:借助多媒体、讲解、示范、辅导、训练、互动 教学工具:小镜子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胸腹联合呼吸式呼吸发吸气和呼气训练和播音发声呼吸控制中换气的要领。教学过程:
一、导课(5分钟)
教师和学生彼此自我介绍,了解播音发声在播音主持的课程的位置和学习的要点。
二、第一章:感受有声语言的魅力——特点(10分钟)
1、第一节:有声语言自身有哪些特点和无声语言的区别?——有声语言的定义、语言表达的三要素、语言表达的特点、语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区别
2、第二节: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口语表达的重要性——主持人口语表达与节目质量的关系、如何突出口语表达的优势、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3、第三节:有声语言在文学作品上二度创作的体现——欣赏齐越朗诵节的获奖片段,推荐一些常用的文学稿件。(提问、讲授、示范、举例)
三、第二章:播音发声的认识——概说(15分钟)
1、第一节:播音发声的物理性——音高、音强、音色、音长。
2、第二节:播音发声的生理性——呼吸、发声、咬字、共鸣器官。
3、第三节:播音发声的心理性—— 播讲前的准备状态、如何树立自己的信心、培养倾听得好习惯。
(提问、讲授、示范、举例)
四、第三章 声音的“源动力”——气息(55分钟)
1、第一节:播音发声对气息的要求——气息的持久控制,气息的稳劲状态,气息的自如变化。(5分钟)
2、第二节:呼吸器官的认识——呼吸器官,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10分钟)
3、第三节:呼吸方法与控制要领——吸气、呼气、换气、补气、就气要领。(20分钟)
4、第四节:气息控制训练——呼吸控制训练(坐姿、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换气训练、结合四声夸张、绕口令、格律诗、新闻稿件播读练习。(要求下次上课每人拿一面小镜子,训练时使用)(20分钟)
(讲授、示范、举例、提问、答疑)
五、布置作业(5分钟)
1、谈谈有声语言对于主持工作得重要性.。
2、什么是气息控制?
3、什么是气息调节?
4、气息控制和气息调节的关系?
5、结合自己的发声特点,谈谈自己在发声中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第二篇:1《水粉画》教案一
《水粉画》教案一
1、三原色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教具准备:三色轮、色水、色彩方块、色圈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在缤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我们知道日常生活申色彩确实很多。请同学回答,看到的颜色有哪些?(红、黄、蓝、橙、绿、紫……,2。板书课题: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 三,讲授新课:(一)认识三原色
1认识三原色: A.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中,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 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贴出定义)。
B.师:知道原色有哪几种?(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师:这三种色都说明什么?(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C.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二)师示范三原色,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
四、课堂练习
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译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
2。作业要求:0可自己设计图形填色。0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0平涂着色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讲评作业。
第三篇:《动手做(一)》教案1
《动手做
(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图形美。
教学重点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拼出有趣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说话导入
笑笑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孩子,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今天她为自己办了一个图案展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实物投影显示第38页图案)
二、教学平台
(1)师:请同学们充分说一说,每一幅图像什么?
(2)先自己独立观察,再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可加以评价。(通过欣赏图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4)师:每一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进一步认识图形,培养观察力。)
(5)数学万花筒:欣赏编织图案。(培养欣赏能力。)
三、练一练1、39第1题。
试着按照书中的方式折出飞机的样式。
2、P39第2题。
(1)根据书中93页的附页剪一剪,拼一拼。
(2)除书中的样式还能拼出其他图案吗?(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作业
笑笑设计的图案多美丽啊!让我们也来当个小小设计师,每人都设计一个特别又漂亮的图案吧。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第四篇:认一认1教案
认一认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本课汉字的字义.教学重难点:掌握16个汉字.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图画,认识汉字,(10)
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教师出示汉字,学生认读.二、.教学汉字读音,指导理解字义.(20)
让学生自己认读,教师在此基础上指导.(人、金、山、田、是前鼻音,手、舌、水、山、石是翘舌音)
指名学生带读,其余学生跟读。
三、指导诵读.(10)
(1)学生看图认读,熟读成诵.(2)根据图跟老师读一读
(3)自己读一读,记一记
男女生分开读,开火车读。
第五篇:阅读一教案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人自古以来流传着一句话: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其中的意思就是说读书的好处。所以阅读要成为我们每天的必须,而理解是阅读的基础,不理解,也就是有困惑,所以某种程度上说,阅读就是和困惑作斗争。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怎样才算真正读懂了?
今天我们先来从最基本的句子入手,学习《由句入手读懂段》。
二、新授:
1、句子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先来挑战第一关。三分钟完成填空。(可以让学生上黑板写,写完对答案)
2、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读一读,想一想,背一背以下歇后语。你还能说出哪些来?进入挑战第二关(比赛)(师可以补充几个)
如:矮子里面拔将军——将就材料、短中取长;
按牛头喝水——办不到;
八十岁刮胡子——不服老„„
3、挑战第三关:现在来到万成导学城(按照资料讲解
1、万成老师课前说)
过渡:那怎样去理解段落中的每一句话呢?有什么好方法吗?看看“万成老师解疑说”。(1)抓基本成分理解句子(依资料讲解)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例如: 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2)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陶罐和铁罐》原文,可以读给学生听)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这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代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他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过渡:读懂一段话的方法都明白了,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来看“万成老师巧点拨”。(让学生当堂背上小诗更好)
(下面阅读训练营让学生做后讲。《北京的春节》有时间做,没时间回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