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圈舞 音乐教案(共9篇)

2023-09-08 08:4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圆圈舞 音乐教案(共9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圆圈舞 音乐教案(共9篇)》。

篇1:大班音乐圆圈舞教案

活动目标:

1.阅读图示,理解舞蹈队形的变化,了解交换舞伴的方法,初步学会圆圈舞。

2.体验与同伴一起自主学会舞蹈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音乐《圆圈舞曲》,能分清左右手。

2.材料准备:《圆圈舞曲》音乐,表示圆圈舞队形的图示,红绿手环人手一对。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掌握节奏

1.引出内容:前两天我们听了一段欢快的音乐,叫作《圆圈舞曲》,还记得吗?其实这段音乐是舞蹈《圆圈舞》的音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圆圈舞,好吗?

2.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节奏拍手。

重点引导:中间三拍子的节奏。

师:中间有一段音乐比较特别,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随着音乐,找到重拍,拍拍腿。

3.完整欣赏音乐,随音乐叉腰踏步、拍手,巩固对节拍的听辨。

师:这个舞蹈最基本的一个动作就是叉腰踏步,让我们听着音乐试着做一做,好吗?听到中间一段特别的音乐时,我们就停下来,在重音处拍拍手。

过渡:音乐听明白了,这个舞蹈到底怎么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仔细看就能学会。

二、阅读图示,尝试学习圆圈舞

1.出示第一张图示,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

(1)跳圆圈舞时小朋友们要站成什么队形?(站成圆形)

(2)这个圆圈是随便站的吗?有什么要求?(引导幼儿关注男孩、女孩的'标志)

师:一男一女就是跳舞的舞伴,要找好,而且要站在一起。

(3)男孩站在女孩的左边还是右边?(关注图示上的位置关系)

(4)站成圆圈的时候,脸朝向哪里?你怎么知道?(引导幼儿关注鼻子的方向)

小结:原来跳圆圈舞要先找好舞伴,一个男孩找一个女孩,站在一起。男孩站在女孩的左边,大家的脸都对着圆圈的中间。

(5)幼儿尝试找到舞伴,站成圆圈,脸朝向圆心站,男孩站在女孩的左边。

2.逐张出示图示2-3,共同阅读并理解。

(1)队形变了吗?谁变了?女孩怎么变?中间细细的线条代表什么?(拉手)男孩动吗?

(2)男孩该怎么变?男孩的手要做什么?男孩的手放在女孩的哪里?

(3)幼儿根据图示进行尝试,用叉腰踏步的方式变队形。

3.出示图示4-6,引导幼儿共同学习。

(1)阅读图示,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关注拉手的位置。

师:男孩的手在哪里?手不松开,怎样才能放到女孩的后面呢?

现在女孩的手在哪里?

最后又变成了什么队形?他们的脸朝向哪里?

(2)幼儿进衍尝试(教师引导幼儿不变动位置,不放手)。

4.随音乐将前半部分连起来试一试。

(1)教师播放音乐变化图示,让幼儿感知队形与音乐的关系。

师:现在,我们的队形要变了,但是什么时候变呢?老师把音乐和这些图片同时放一放,请你们边听,边看,边记,记住哪一句音乐要变成什么队形,好吗?

(2)教师哼唱音乐,引导幼儿做动作(慢一些,并用简单语言提示)。

(3)随音乐跳舞,提醒幼儿音乐与动作要配合。

过渡语:真厉害,大家基本上都学会了圆圈舞。不过,一直和一个舞伴跳也没有意思。所以在舞蹈中还可以交换舞伴,和不同的朋友一起跳。该怎样交换呢?你们可要仔细听清楚了!

三、学习交换舞伴的方式

1.教师出示红手环,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红手环戴在右手上。

(2)教师运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红手握,交换背对背。

(3)重点关注:交换舞伴背对背时,要从握手的一边走成背对背。要看清楚新的舞伴后再面对圆心站好。

2.教师念儿歌,幼儿尝试交换舞伴。

3.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尝试。

过渡语:我们看了图示,学会了圆圈舞的队形,又带上了手环,知道了怎样交换舞伴。这样,你们就真的学会了圆圈舞。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看看你能请到哪些舞伴和你一起跳舞!

四、跟着音乐集体跳圆圈舞

教师鼓励幼儿听着音乐跳舞,并提示幼儿动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在以彩带舞的轨迹请幼儿在圆圈上进行添画,完成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画讲述一个故事。老师在示范时更多地是添成太阳花朵等几幅简单的图画,没有更多给幼儿观看一些关于圆圈可以变成什么的案例,所以导致幼儿在画的过程中都是和老师一样的,并且在讲述故事时幼儿也不能很好的讲出。

篇2: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圆圈舞》

活动名称:圆圈舞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特有的“重轻轻”的节奏特点。

2、在合作表演中,享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CD、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游戏:我说你做(最好有《圆圈舞》的乐曲作伴奏)。

老师喊口令,幼儿做动作:

(1 ) 1 2 3 | 2 2 3 |站成圆|圈-- -- |;

(2 ) 1 2 3 | 2 2 3 |向中间|走-- -- |

3 2 3 | 4 2 3 |退回原|地-- -- |;

(3 ) 1 2 3 | 2 2 3 |向左旋|转-- -- |

3 2 3 | 4 2 3 |向右旋|转-- -- |;

(4 ) 1 2 3 |站成圈|向左旋|转-- -- |

2 2 3 |唱着歌|向右旋|转-- -- |

3 2 3 |手拉手|向中间|走-- -- |

4 2 3 |手拉手|退回原|地-- -- |

每个动作做二遍,然后完整地做一遍(4)。

2、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1)放录音,完整欣赏一遍后提问歌名及内容。

(2)按照节奏跟着老师念歌词二遍。

(3)出示图谱,边看图谱边念歌词二遍。

(4)看图谱配合音乐学唱歌曲,唱出三拍子“重轻轻”的特点。

3、集体舞《圆圈舞》。

(1)老师范唱,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2)放录音,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3)全体幼儿边唱边跳。

(4)分小组边唱边跳。

活动反思: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改变以往的机械性教学,不仅仅在舞蹈活动中进行队形等重复练习,而且要凸显幼儿在学习中的主题性,使其通过自己积极的主观努力来学习舞蹈。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圆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换舞伴。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对于一个30分钟的活动而言,内容比较多,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拆分。

为了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在第二个环节”学习圆圈舞“中借助了图示的手段。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使通过阅读图示来理解和学习这个舞蹈的,而不是以教师教导为主。我通过图示的设计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圆圈舞的基本舞步。在这里,图示的作用包括:第一,比较直观和形象地呈现队形地变化,如以大圆、小圆和叠加的圆等来表现队形的变化,以及呈现完整队形,让幼儿一目了然;第二,利用线条和颜色来帮助幼儿理解空间的位置和动作。线条表示手拉手,颜色用以区别男孩、女孩,圆点表示朝向、站立的方位。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是在阅读图示环节中围成圆圈的这一步,应该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站位是否准确,而我只是一味地将幼儿拉到准确地位置上,引导手势做得不够到位。二是支持引导做得不够。整个活动得引导设计应该是:念儿歌得提示――配上音乐,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儿歌,幼儿直接跟着音乐开始学习,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晰。

篇3: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圆圈舞》

活动目标

1、阅读图示,理解舞蹈队形的变化,了解交换舞伴的方法,初步学会圆圈舞。

2、体验与同伴一起自主学会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音乐《圆圈舞曲》,能分清左右手。

2、材料准备:《圆圈舞曲》音乐,表示圆圈舞队形的图示,红绿手环人手一对。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掌握节奏

1、引出内容:前两天我们听了一段欢快的音乐,叫作《圆圈舞曲》,还记得吗?其实这段音乐是舞蹈《圆圈舞》的音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圆圈舞,好吗?

2、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节奏拍手。

重点引导:中间三拍子的节奏。

师:中间有一段音乐比较特别,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随着音乐,找到重拍,拍拍腿。

3、完整欣赏音乐,随音乐叉腰踏步、拍手,巩固对节拍的听辨。

师:这个舞蹈最基本的一个动作就是叉腰踏步,让我们听着音乐试着做一做,好吗?听到中间一段特别的音乐时,我们就停下来,在重音处拍拍手。

过渡:音乐听明白了,这个舞蹈到底怎么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仔细看就能学会。

此活动的视频收录在随书赠送的光盘中。

二、阅读图示,尝试学习圆圈舞

1、出示第一张图示,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

(1)跳圆圈舞时小朋友们要站成什么队形?(站成圆形)

(2)这个圆圈是随便站的吗?有什么要求?(引导幼儿关注男孩、女孩的标志)

师:一男一女就是跳舞的舞伴,要找好,而且要站在一起。

(3)男孩站在女孩的左边还是右边?(关注图示上的位置关系)

(4)站成圆圈的时候,脸朝向哪里?你怎么知道?(引导幼儿关注鼻子的.方向)

小结:原来跳圆圈舞要先找好舞伴,一个男孩找一个女孩,站在一起。男孩站在女孩的左边,大家的脸都对着圆圈的中间。

(5)幼儿尝试找到舞伴,站成圆圈,脸朝向圆心站,男孩站在女孩的左边。

2、逐张出示图示2―3,共同阅读并理解。

(1)队形变了吗?谁变了?女孩怎么变?中间细细的线条代表什么?(拉手)男孩动吗?

(2)男孩该怎么变?男孩的手要做什么?男孩的手放在女孩的哪里?

(3)幼儿根据图示进行尝试,用叉腰踏步的方式变队形。

3、出示图示4―6,引导幼儿共同学习。

(1)阅读图示,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关注拉手的位置。

师:男孩的手在哪里?手不松开,怎样才能放到女孩的后面呢?

现在女孩的手在哪里?

最后又变成了什么队形?他们的脸朝向哪里?

(2)幼儿进衍尝试(教师引导幼儿不变动位置,不放手)。

4、随音乐将前半部分连起来试一试。

(l)教师播放音乐变化图示,让幼儿感知队形与音乐的关系。

师:现在,我们的队形要变了,但是什么时候变呢?老师把音乐和这些图片同时放一放,请你们边听,边看,边记,记住哪一句音乐要变成什么队形,好吗?

(2)教师哼唱音乐,引导幼儿做动作(慢一些,并用简单语言提示)。

(3)随音乐跳舞,提醒幼儿音乐与动作要配合。

过渡语:真厉害,大家基本上都学会了圆圈舞。不过,一直和一个舞伴跳也没有意思。所以在舞蹈中还可以交换舞伴,和不同的朋友一起跳。该怎样交换呢?你们可要仔细听清楚了!

二、学习交换舞伴的方式

1、教师出示红手环,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红手环戴在右手上。

(2)教师运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红手握,交换背对背。

(3)重点关注:交换舞伴背对背时,要从握手的一边走成背对背。要看清楚新的舞伴后再面对圆心站好。

2、教师念儿歌,幼儿尝试交换舞伴。

3、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尝试。

过渡语:我们看了图示,学会了圆圈舞的队形,又带上了手环,知道了怎样交换舞伴。这样,你们就真的学会了圆圈舞。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看看你能请到哪些舞伴和你一起跳舞!

四、跟着音乐集体跳圆圈舞

教师鼓励幼儿听着音乐跳舞,并提示幼儿动作。

篇4: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圆圈舞》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圆圈舞》

设计思路:

大班下半学期开始尝试性的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舞蹈,《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一些陌生的人更快的成为朋友。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觉得,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一、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出现于英国乡村舞蹈,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幼儿的兴趣也非常高。

新《纲要》中指出:老师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圆圈舞》活动中,教师都让音乐“说话”、让幼儿“说话”、让图谱“说话”,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从而更好的进行舞蹈的演绎。

活动目标:

1、学习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

2、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

重难点:

学习民间舞蹈《圆圈舞》中交换舞伴并向伙伴问好;学看图谱,根据图谱来排列相应的队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CD、PPT、图谱幼儿前期

经验准备:理解图谱中各个图形的含义(如:○代表妹妹;□代表弟弟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宾果》(Bingo)CD播放《宾果》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根据老师手势的暗示,改变队型进入教室。

A队型--1人变2人B队型--2人变4人C队型--4人变2人D队型--2人变1人,围成圆圈。

【设计意图:律动音乐《宾果》是一首节奏轻快、跳跃的曲子,它不仅能渲染现场气氛,更能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音乐带来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音乐舞蹈《圆圈舞》

1.《圆圈舞》的'起源。

--师:“在英国有一种传统的舞蹈《圆圈舞》,它是种神奇的舞蹈,它能让原本彼此不认识的幼儿在跳完《圆圈舞》后很快的成为好朋友,因此人们也叫它《交谊舞》。”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欧洲等地区的民间舞蹈,拓展幼儿的音乐知识与眼界。】

2.《圆圈舞》的欣赏与音乐解读--师:“听听看,你发现了歌曲里的哪些秘密?”(《圆圈舞》是4/4拍与3/4交替的音乐节拍)--师:“听了这个曲子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圆圈舞》的曲式结构是A、B两段体,幼儿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区分。但是《圆圈舞》的音乐节拍是有变化的,且变化不明显,幼儿不容易区分,需要在老师的暗示和反复欣赏音乐后才能进行区分。因此,在欣赏音乐环节,需要老师单独“拎”出来,幼儿只有在理解音乐的节拍后才能将舞蹈进行演绎。】

3.《圆圈舞》的图谱队型--师:“看看《圆圈舞》的图谱,你能根据图谱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试试看!”图谱1(即动作分解1)--请幼儿们站成圆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成一队舞伴。

图谱2(即动作分解2)--女孩手拉手向圆心方向走一个八拍,男孩原地站立。

图谱3(即动作分解3)--男孩向圆心行走一个八拍,行走到自己的女伴左边(位置不变),并将双手从女孩前面伸出。与两边男孩的手相拉,女孩原地站立。

图谱4(即动作分解4)--1.男孩将双手举起并翻到身后去,女孩从男孩双手举起时搭成的“小山洞”中钻过去,但不移动脚步。2.女孩将双手举起并反到后面去,男孩从女孩举起时搭成的“小洞”中钻进去,但不要移动脚步。此时,男孩女孩的双手都在身后且女孩的手在男孩手的上面。

图谱5(即动作分解5)--所有的幼儿都放开手,所有的幼儿向后转身并拉住自己舞伴的手,回到第一个大圆圈的位置。

图谱6(即动作分解6)--回到自己的位置后,舞伴面对面。

图谱7(即动作分解7)--女孩和自己的舞伴面对面并用右手相握,从舞伴的左边想圆圈方向走。

图谱8(即动作分解8)--幼儿们彼此背对自己的以一个舞伴,而面对新的舞伴。

图谱9(即动作分解9)--音乐结束,回到动作分解1开始重复整个舞蹈。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即动作分解(PPT)的展示,帮助幼儿更快地学习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型。】

4.《圆圈舞》视频观看【设计意图:通过《圆圈舞》的视频观看,帮助幼儿更直观地学习舞蹈。】

5.《圆圈舞》完整表演--师:“现在,我们一个个弟弟都是英国绅士,一个个妹妹都是英国淑女,让我们跟随音乐共同跳起这神奇的舞蹈《圆圈舞》。

三、音乐舞蹈出教室--《圆圈舞》

完整播放音乐,音乐舞蹈《圆圈舞》

【设计意图:完整表演舞蹈《圆圈舞》,体验舞蹈的快乐。】

篇5:幼儿园大班《圆圈舞》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圆圈舞》音乐教案

设计思路:

大班下半学期开始尝试性的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舞蹈,《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一些陌生的人更快的成为朋友。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觉得,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一、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出现于英国乡村舞蹈,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幼儿的兴趣也非常高。

新《纲要》中指出:老师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圆圈舞》活动中,教师都让音乐”说话“、让幼儿”说话“、让图谱”说话“,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从而更好的进行舞蹈的演绎。

活动目标:

1、学习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

2、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重难点:

学习民间舞蹈《圆圈舞》中交换舞伴并向伙伴问好;学看图谱,根据图谱来排列相应的队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CD、PPT、图谱幼儿前期

经验准备:理解图谱中各个图形的含义(如:○代表妹妹;□代表弟弟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宾果》(Bingo)CD播放《宾果》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根据老师手势的暗示,改变队型进入教室。

A队型--1人变2人B队型--2人变4人C队型--4人变2人D队型--2人变1人,围成圆圈【设计意图:律动音乐《宾果》是一首节奏轻快、跳跃的曲子,它不仅能渲染现场气氛,更能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音乐带来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音乐舞蹈《圆圈舞》

1.《圆圈舞》的起源。

--师:”在英国有一种传统的舞蹈《圆圈舞》,它是种神奇的舞蹈,它能让原本彼此不认识的幼儿在跳完《圆圈舞》后很快的成为好朋友,因此人们也叫它《交谊舞》。“【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欧洲等地区的民间舞蹈,拓展幼儿的音乐知识与眼界。】

2.《圆圈舞》的欣赏与音乐解读--师:”听听看,你发现了歌曲里的哪些秘密?“(《圆圈舞》是4/4拍与3/4交替的音乐节拍)--师:”听了这个曲子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圆圈舞》的曲式结构是A、B两段体,幼儿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区分。但是《圆圈舞》的音乐节拍是有变化的,且变化不明显,幼儿不容易区分,需要在老师的暗示和反复欣赏音乐后才能进行区分。因此,在欣赏音乐环节,需要老师单独”拎“出来,幼儿只有在理解音乐的节拍后才能将舞蹈进行演绎。】

3.《圆圈舞》的图谱队型--师:”看看《圆圈舞》的图谱,你能根据图谱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试试看!“图谱1(即动作分解1)--请幼儿们站成圆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成一队舞伴。

图谱2(即动作分解2)--女孩手拉手向圆心方向走一个八拍,男孩原地站立。

图谱3(即动作分解3)--男孩向圆心行走一个八拍,行走到自己的女伴左边(位置不变),并将双手从女孩前面伸出。与两边男孩的手相拉,女孩原地站立。

图谱4(即动作分解4)--1.男孩将双手举起并翻到身后去,女孩从男孩双手举起时搭成的”小山洞“中钻过去,但不移动脚步。2.女孩将双手举起并反到后面去,男孩从女孩举起时搭成的”小洞“中钻进去,但不要移动脚步。此时,男孩女孩的双手都在身后且女孩的手在男孩手的上面。

图谱5(即动作分解5)--所有的幼儿都放开手,所有的幼儿向后转身并拉住自己舞伴的手,回到第一个大圆圈的位置。

图谱6(即动作分解6)--回到自己的位置后,舞伴面对面。

图谱7(即动作分解7)--女孩和自己的舞伴面对面并用右手相握,从舞伴的左边想圆圈方向走。

图谱8(即动作分解8)--幼儿们彼此背对自己的以一个舞伴,而面对新的舞伴。

图谱9(即动作分解9)--音乐结束,回到动作分解1开始重复整个舞蹈。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即动作分解(PPT)的展示,帮助幼儿更快地学习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型。】

4.《圆圈舞》视频观看【设计意图:通过《圆圈舞》的视频观看,帮助幼儿更直观地学习舞蹈。】

5.《圆圈舞》完整表演--师:”现在,我们一个个弟弟都是英国绅士,一个个妹妹都是英国淑女,让我们跟随音乐共同跳起这神奇的舞蹈《圆圈舞》。

三、音乐舞蹈出教室--《圆圈舞》

完整播放音乐,音乐舞蹈《圆圈舞》

【设计意图:完整表演舞蹈《圆圈舞》,体验舞蹈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在以彩带舞的轨迹请幼儿在圆圈上进行添画,完成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画讲述一个故事。老师在示范时更多地是添成太阳花朵等几幅简单的图画,没有更多给幼儿观看一些关于圆圈可以变成什么的案例,所以导致幼儿在画的过程中都是和老师一样的,并且在讲述故事时幼儿也不能很好的讲出。

篇6:大班音乐活动圆圈舞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圆圈舞教案

活动名称:圆圈舞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特有的“重轻轻”的节奏特点。

2、在合作表演中,享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CD、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游戏:我说你做(最好有《圆圈舞》的乐曲作伴奏)。

老师喊口令,幼儿做动作:

(1 ) 1 2 3 | 2 2 3 |站成圆|圈-- -- |;

(2 ) 1 2 3 | 2 2 3 |向中间|走-- -- |

3 2 3 | 4 2 3 |退回原|地-- -- |;

(3 ) 1 2 3 | 2 2 3 |向左旋|转-- -- |

3 2 3 | 4 2 3 |向右旋|转-- -- |;

(4 ) 1 2 3 |站成圈|向左旋|转-- -- |

2 2 3 |唱着歌|向右旋|转-- -- |

3 2 3 |手拉手|向中间|走-- -- |

4 2 3 |手拉手|退回原|地-- -- |

每个动作做二遍,然后完整地做一遍(4)。

2、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1)放录音,完整欣赏一遍后提问歌名及内容。

(2)按照节奏跟着老师念歌词二遍。

(3)出示图谱,边看图谱边念歌词二遍。

(4)看图谱配合音乐学唱歌曲,唱出三拍子“重轻轻”的特点。

3、集体舞《圆圈舞》。

(1)老师范唱,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2)放录音,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3)全体幼儿边唱边跳。

(4)分小组边唱边跳。

活动反思: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改变以往的机械性教学,不仅仅在舞蹈活动中进行队形等重复练习,而且要凸显幼儿在学习中的主题性,使其通过自己积极的主观努力来学习舞蹈。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圆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换舞伴。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对于一个30分钟的活动而言,内容比较多,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拆分。

为了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在第二个环节”学习圆圈舞“中借助了图示的手段。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使通过阅读图示来理解和学习这个舞蹈的,而不是以教师教导为主。我通过图示的设计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圆圈舞的基本舞步。在这里,图示的作用包括:第一,比较直观和形象地呈现队形地变化,如以大圆、小圆和叠加的圆等来表现队形的变化,以及呈现完整队形,让幼儿一目了然;第二,利用线条和颜色来帮助幼儿理解空间的位置和动作。线条表示手拉手,颜色用以区别男孩、女孩,圆点表示朝向、站立的方位。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是在阅读图示环节中围成圆圈的这一步,应该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站位是否准确,而我只是一味地将幼儿拉到准确地位置上,引导手势做得不够到位。二是支持引导做得不够。整个活动得引导设计应该是:念儿歌得提示——配上音乐,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儿歌,幼儿直接跟着音乐开始学习,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晰。

篇7:大班音乐快乐圆圈舞教案

设计意图:

我园一直在开展园级课题《民俗传统节日与幼儿园教育相融合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园教师和幼儿逐渐对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南宁每年的民歌节更是给老师和孩子们了解广西的风土人情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合理地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把本民族的艺术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深受孩子的喜爱。“扁担舞”是广西壮族文化中一块瑰宝,是壮族人民喜欢的一项民俗活动,它的节奏强烈有力,声响清脆高亢,非常热闹而具有感染力,能激发孩子参与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选择扁担舞的学习作为教学活动,试图通过与“扁担舞”的接触,让孩子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本土艺术的魅力。

活动目标:

1、感受壮族扁担舞强烈有力的节奏,体验欢快、热闹的气氛。

2、初步学习扁担舞的典型打法,并尝试进行创造性表现。

3、感受扁担舞中相互配合,合作舞蹈的快乐。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1、知识方面:了解扁担的作用,观看影像——《可爱的广西》初步了解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

2、场景布置:壮族人民庆丰收的场景——金黄的玉米和稻穗、火红的辣椒、饱满的大蒜、壮族的常见饰物——绣球、壮锦袋和香包。

3、物质方面:

(1)扁担与幼儿人数相当;条凳若干张;

(2)录音机、磁带《大地飞歌》、《碰蛋歌》;

(3)图谱一张;

(4)大鼓一个

(5)煮熟的红蛋与幼儿人数相当。

活动过程:

一、游戏:到壮乡做客——教师扮演壮族“刘三姐”在壮族原生态音乐《壮乡春早》中带领幼儿感受壮乡丰收的气息,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探讨壮族人民庆祝丰收的方式,并大胆地表述。

指导语:你都知道壮族人民哪些庆祝丰收的方式?

三、出示扁担,在《大地飞歌》的音乐中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拿扁担舞蹈。

指导语:跳扁担舞是壮族人民庆祝丰收的一种方式,让我们一起拿着扁担舞蹈吧。

四、请幼儿分组进行自编扁担舞的表演展示。

五、欣赏原生态扁担舞的VCD,引导幼儿发现扁担舞的典型动作特点和节奏特点。

1、欣赏VCD中扁担舞的场面。

2、将幼儿分为“小阿牛哥”和“小刘三姐”两队,通过有趣的抢答游戏,引发幼儿说出扁担舞的特点。

指导语:

(1)扁担舞是一个人在舞蹈还是很多人在舞蹈?

(2)扁担舞的道具有哪些?

(3)跳舞时,扁担都敲打了哪些地方?是怎样敲打的?

(4)扁担敲打时,你感觉它的节奏是怎样的?

(5)扁担要怎样拿才不会打到别人或自己?

六、师生共同学习扁担舞典型的打法。

1、讨论:我们能够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示扁担敲打的位置?

2、引导幼儿看图谱,用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来练习扁担敲打的位置和节奏。

3、教师按照图谱的节奏敲击大鼓,引导幼儿听鼓声跳扁担舞。

七、鼓励幼儿自由结伴,在音乐《大地飞歌》中跳起欢快的扁担舞,并大胆创编出与别人不同的打法与节奏。

八、壮族传统游戏:碰蛋——进一步体验壮族人民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活动反思:

我们在活动中所看到的,是幼儿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在音乐、舞蹈、语言、创造、合作等方面获得的综合发展。这样的高质量的发展,是教师精心培养的结果。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这次活动中该班级的幼儿才能够有这样精彩的表现。

篇8:大班音乐快乐圆圈舞教案

设计思路:

大班下半学期开始尝试性的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舞蹈,《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一些陌生的人更快的成为朋友。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觉得,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一、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出现于英国乡村舞蹈,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幼儿的兴趣也非常高。

新《纲要》中指出:老师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圆圈舞》活动中,教师都让音乐“说话”、让幼儿“说话”、让图谱“说话”,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从而更好的进行舞蹈的演绎。

活动目标:

1、学习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

2、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

重难点:

学习民间舞蹈《圆圈舞》中交换舞伴并向伙伴问好;学看图谱,根据图谱来排列相应的队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CD、PPT、图谱幼儿前期经验准备:理解图谱中各个图形的含义(如:○代表妹妹;□代表弟弟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宾果》(Bingo)CD播放《宾果》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根据老师手势的暗示,改变队型进入教室。

A队型--1人变2人B队型--2人变4人C队型--4人变2人D队型--2人变1人,围成圆圈【设计意图:律动音乐《宾果》是一首节奏轻快、跳跃的曲子,它不仅能渲染现场气氛,更能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音乐带来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音乐舞蹈《圆圈舞》

1.《圆圈舞》的起源。

--师:“在英国有一种传统的舞蹈《圆圈舞》,它是种神奇的舞蹈,它能让原本彼此不认识的幼儿在跳完《圆圈舞》后很快的成为好朋友,因此人们也叫它《交谊舞》。”【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欧洲等地区的民间舞蹈,拓展幼儿的音乐知识与眼界。】

2.《圆圈舞》的欣赏与音乐解读--师:“听听看,你发现了歌曲里的哪些秘密?”(《圆圈舞》是4/4拍与3/4交替的音乐节拍)--师:“听了这个曲子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圆圈舞》的曲式结构是A、B两段体,幼儿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区分。但是《圆圈舞》的音乐节拍是有变化的,且变化不明显,幼儿不容易区分,需要在老师的暗示和反复欣赏音乐后才能进行区分。因此,在欣赏音乐环节,需要老师单独“拎”出来,幼儿只有在理解音乐的节拍后才能将舞蹈进行演绎。】

3.《圆圈舞》的图谱队型--师:“看看《圆圈舞》的图谱,你能根据图谱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试试看!”图谱1(即动作分解1)--请幼儿们站成圆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成一队舞伴。

图谱2(即动作分解2)--女孩手拉手向圆心方向走一个八拍,男孩原地站立。

图谱3(即动作分解3)--男孩向圆心行走一个八拍,行走到自己的女伴左边(位置不变),并将双手从女孩前面伸出。与两边男孩的手相拉,女孩原地站立。

图谱4(即动作分解4)--1.男孩将双手举起并翻到身后去,女孩从男孩双手举起时搭成的“小山洞”中钻过去,但不移动脚步。2.女孩将双手举起并反到后面去,男孩从女孩举起时搭成的“小洞”中钻进去,但不要移动脚步。此时,男孩女孩的双手都在身后且女孩的手在男孩手的上面。

图谱5(即动作分解5)--所有的幼儿都放开手,所有的幼儿向后转身并拉住自己舞伴的手,回到第一个大圆圈的位置。

图谱6(即动作分解6)--回到自己的位置后,舞伴面对面。

图谱7(即动作分解7)--女孩和自己的舞伴面对面并用右手相握,从舞伴的左边想圆圈方向走。

图谱8(即动作分解8)--幼儿们彼此背对自己的以一个舞伴,而面对新的舞伴。

图谱9(即动作分解9)--音乐结束,回到动作分解1开始重复整个舞蹈。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即动作分解(PPT)的展示,帮助幼儿更快地学习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型。】

4.《圆圈舞》视频观看【设计意图:通过《圆圈舞》的视频观看,帮助幼儿更直观地学习舞蹈。】

5.《圆圈舞》完整表演--师:"现在,我们一个个弟弟都是英国绅士,一个个妹妹都是英国淑女,让我们跟随音乐共同跳起这神奇的舞蹈《圆圈舞》。

三、音乐舞蹈出教室--《圆圈舞》

完整播放音乐,音乐舞蹈《圆圈舞》

【设计意图:完整表演舞蹈《圆圈舞》,体验舞蹈的快乐。】

活动反思: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本活动中使用的乐曲选自《从头到脚玩音乐》(陈蓉,20xx)。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改变以往的机械性教学,不仅仅在舞蹈活动中进行队形等重复练习,而且要凸显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使其通过自己积极的主观努力来学习舞蹈。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圆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换舞伴。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对于一个30分钟的活动而言,内容比较多,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拆分。

为了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在笫二个环节“学习圆圈舞”中借助了图示的手段。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是通过阅读图示来理解和学习这个舞蹈的,而不是以教师教导为主。教师通过图示的设计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圆圈舞的基本舞步。在这里,图示的作用包括:第一,比较直观和形象地呈现队形的变化,如以大圆、小圆和叠加的圆等来表现队形的变化,以及呈现完整队形,让幼儿一目了然;第二,利用线条和颜色来帮助幼儿理解空间的位置和动作。线条表示手拉手,颜色用以区别男孩、女孩,圆点表示朝向、站立的方位。这并不完全是我的原创,而是在《从头到脚玩音乐》这本参考书中的图示上加了颜色区分,以帮助幼儿识别和准确理解队形的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是教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演示图示,让幼儿观看整个舞蹈队形从头到尾的变化。这一环节的好处是让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同时结合队形的变化,自己去建立音乐和动作、队形的联系。不足一是在阅读图示环节中围成圆圈的这一步,应该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站位是否准确,而我只是一味地将幼儿拉到准确的位置上,引导手势做得不好。二是支持引导做得不到位。整个

活动的引导设计应该是:念儿歌(语言)的提示——配上音乐,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儿歌,幼儿直接跟着音乐开始学习,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晰。另外,没有把握好提要求的时间。教师提要求应该在幼儿做动作之前,比如,有一种队形的变化要求幼儿从中间手拉手围成小圆,再退到大圆,应该事先引导和提示幼儿先放手,然后退到大圆。

篇9:大班音乐快乐圆圈舞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踵趾小跑步,能随音乐完整舞蹈。

2、结合椅子大胆的创编舞蹈动作,能在音乐“噜啦啦”处用踵趾步换椅子。

3、乐于参与律动游戏,体验其中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音乐

2、小椅子(人手一把)并将小椅子围成圆形

3、有体验顺时针圆圈舞的经验

4、跟教师和幼儿人数相同的手腕花(戴于教师和幼儿右手手腕)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律动进场

1、导语:“小朋友,好漂亮的活动室,有这么漂亮的地板、窗帘和灯……伸出小手和它们打个招呼吧!”(渗透语言节奏:嗨嗨你好呀!)

2、音乐响起,幼儿进入室内按顺时针行走,教师引导,师幼根据节奏相互问好,熟悉音乐的节奏特点

(二)谈话引导,创编与新朋友初次见面的动作

1、师:有一个好朋友,我们每天都能与它见面,当我们累了的时候,我们就坐在上面休息一下;当我们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坐在上面美美的吃上一顿,它是谁啊?(椅子)

2、小椅子朋友已经在静静地等候我们啦!现在,轻轻地走到我们的小椅子朋友面前,笑眯眯站好!

3、幼儿自由创编,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用简单的动作固定的节奏和小椅子相识(嗨嗨,你好呀!嗨嗨,握握手!嗨嗨,抱一抱!嗨嗨,贴贴脸!)

(三)了解并运用踵趾步(解决重点)

1、师:我的新朋友很喜欢马老师,瞧,她轻轻地抱了抱我,小朋友赶快让小椅子朋友也抱抱你们吧!

2、好开心,我的小脚都跳起了舞,你的小脚会跳舞吗?引出并学习本次活动的重难点:踵趾小跑步

3、幼儿自由创编手上的舞蹈动作,教师引导幼儿将手上动作和踵趾小跑步结合。

(四)围着圆圈完整进行椅子舞(解决难点)

1、引导幼儿发现,教师进行顺时针转圈时的移动特点(一次换一把椅子,右手搭在椅背上)

(1)请你看一看,我是怎么跟小椅子跳舞的?

(2)我的手是怎么样的?(右手搭在椅背上)

(3)我刚才说了什么?(换朋友)

(4)我一次换了几个椅子朋友?(一次一个)

(5)我在音乐进行到哪个地方的时候开始换朋友?(噜啦啦……)

2、幼儿初步尝试强调一次换一把椅子,右手搭在椅背上

3、幼儿再次尝试

(五)加入游戏“抢椅子”,增加趣味性

1、师:你们玩过抢椅子的游戏吗?怎么玩?

2、师:一会音乐响起我们跳起椅子舞,音乐一停就快速找到离你最近的椅子坐下来

3、没有抢到椅子的幼儿领做舞蹈动作,其它幼儿学做。

(六)结束部分

师:小椅子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以后想怎么对待你的椅子朋友?(渗透社会知识,爱护椅子)

师:跟你的椅子朋友说再见吧(嗨嗨再见了)

活动反思:

音乐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情感的愉悦和释放。让幼儿在玩耍中感受理解音乐,进行创造是这节音乐活动的主要目标。自始自终教师都是在引导幼儿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有兴趣的进行游戏。教师肯定的语言、表情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想象力。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下载圆圈舞 音乐教案(共9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圆圈舞 音乐教案(共9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圆圈舞》音乐教案

    大班圆圈舞音乐同课异构教案 活动名称:圆圈舞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特有的“重轻轻”的节奏特点。 2、在合作表演中,享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CD、节奏图......

    大班《圆圈舞》音乐教案(5篇)

    大班圆圈舞音乐同课异构教案 活动名称:圆圈舞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特有的“重轻轻”的节奏特点。2、在合作表演中,享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CD、节奏图......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圆圈舞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圆圈舞 1.喜欢和同伴舞蹈,体验洗澡的乐趣。 2.能按音乐节奏,较熟练的做踵止步等动作。 3.了解并学跳圆圈舞。 准备:音乐、场地 活动过程: 1、幼儿随音乐快乐......

    大班音乐活动《圆圈舞》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圆圈舞》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圆圈舞》教学反思“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本活动中使用的乐曲选自《从头到脚玩音乐》(陈蓉,2009)。我在设计这个......

    大班音乐活动;舞蹈《圆圈舞》范文合集

    大班音乐活动:舞蹈《圆圈舞》 设计意图: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活动。本活动中使用的乐曲选自奥尔夫音乐《从头到脚玩音乐》。集体舞特点是队形简单动作整洁,交换舞伴重复......

    《转圆圈》教案

    《转圆圈》教学设计 彭桥小学 邹玲平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转圆圈》,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月光下儿童欢乐歌舞的情景,引导学生感知彝族音乐的民族风格,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和我国......

    圆圈图教案

    第一节 圆圈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学生会画圆圈图。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尽可能多的想到和中心词相关的关键词 教学流程: 一、......

    《几个圆圈》教案

    设计意图康定斯基的名画《几个圆圈》完全脱离了自然形态,通过新的、光边的、有规律的圆形,以及色彩、空间和运动来传达美术大师的饱满和愉悦情感。画面上红、黄、蓝、紫的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