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找规律》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找规律》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
作为中班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有过规律排序的教学活动,所以具备粗浅的规律排序经验,已掌握了 aabaab、abbabb的排序能力,本次教学活动既在帮助孩子巩固对已学知识的掌握,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也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习新的排序规律。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能主动发现排列的规律aabaab、abbabb和 abcabc,学习按规律aabbcc的方法进行排列。
情感目标:在做珠帘、欣赏珠帘的过程中感受规律美。
技能目标: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主动发现排列的规律
教学难点: 学习按规律aabbcc的方法进行排列。
活动准备
1、教具:小熊、小猴、小猪、小猫的图片;三条有规律的路;三个已粘有部分aabbcc规律的盘子;一根长绳子,上面穿有夹子;一条有aabbcc规律的围巾图片。
2、学具:人手一根长纸条,一个固体胶、各色小圆片若干。
3、经验准备:幼儿已有aababb、abbabb的排序认知经验。
活动过程
(一)复习规律aabaab、abbabb,引出规律abcabc1、出示三种动物图片。
2、逐一出示三条路,引导孩子发现aababb、abbabb和abcabc排列规律。
(二)学习新规律aabbcc1、出示围巾图片,引导孩子观察、发现aabbcc的规律。
2、观察围巾上的花纹有几种颜色?每种颜色又有几个并排放在一起?
3、引导孩子发现盘子上的规律,并接下去往下排。
第一个集体排,还有两个请两个孩子上来比赛排,检查是否排对。
4、小结:原来这三个盘子上的花纹也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
(三)操作,进一步巩固规律aabbcc1、做一串珠帘,要三种颜色有顺序地排。
2、介绍操作材料和要求:每个人拿一根长纸片,从画着颜色的这一头开始粘,三个颜色有规律地排,一直到纸片粘满了,就把它挂到珠帘下面,用上面的夹子夹住。
3、孩子操作。
(四)欣赏漂亮的珠帘,感知规律美
教学反思
我设计了以“小熊请客”为线索,巧妙地渗透各种具有规律排序的事物,让孩子在与这些“动物”的互动中主动积极地探索新的规律,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
孩子们对今天的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而且决大多数的孩子在自主的操作过程中也能正确地完成排序规律,但是在自己的讲解和孩子的操作中也有不足:
1、在引导孩子感知aabbcc的排序规律时出示了一个圆盘,但当孩子全部粘贴完整之后,忽然意识到应该给孩子一个起始的标记,没有标记颜色就混在一起,规律不再那么清晰。
2、我提供给孩子长纸条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根据规律粘贴,应该提示孩子当纸条已经不再有地方粘时,一个节结束的时候就不再往下粘了,而我们则应该 在孩子操作之前就要要提醒孩子将aa也要去掉,地方不够了就不再往下粘了。
让我知道了我们要做的前期准备有太多,包括教材的核心经验,知识点的正确把握等等,尤其是数学、科学领域,是不允许老师有丝毫的学科知识方面的偏差,甚至只是环节设计中的一个小细节,教师都需要考虑周全才性,才能带给孩子最为科学的认知经验。
《找规律》教案2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简单(单层)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一猜:下一朵花?1朵红花2朵黄花
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猜不对,而后来都能猜对了呢?发现了什么有规律?
颜色又是怎样的规律?一朵红,一朵黄,一朵红,一朵黄,我们说不说得完啊?
揭示规律的概念:像这样,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并按这样有次序重复出现的就叫规律。聪明的小朋友们,那我们今天就用自己智慧的双眼来一起来找规律。我们来闯关比赛,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更仔细,找得准,李老师就把这些智慧星奖励给他。
二:教授新课:
1、教学例一:(第一关:“找一找”)
大家知道,六一儿童节刚过,旁边学校的初一的哥哥姐姐还要开联欢会庆祝自己的节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开联欢会的场景吧!
把你发现的秘密同桌两个人悄悄交流一下。
2、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
灯笼有什么规律?(把一紫一红圈起来,一红一紫在重复的出现。)
彩旗有什么规律?(我该怎么圈呢?)
花朵有什么规律
小朋友又什么规律?如果跳舞的10个小朋友其中两个放开手,男同学带头就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女同学带头就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演示10个小朋友放开手后排成一排的两种情况。
1、(1)这个规律简单吗?想找个难点的规律吗?看看这两道例题。
(2)两道题,我比一比:(体会规律的多样化)
1、小红旗和例2第二题比较,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总结:(1)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地在重复;
(2)一个只有颜色的规律,一个既有颜色,又有形状的规律。
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非常好。看来大家不仅眼睛亮,而且也很善于思考总结。所以,第一关闯关顺利成功。
2、涂一涂,巩固升华(第二关:涂一涂)
想不想再闯第二关,手和眼睛一起用起来。
第二关就藏在你们数学书的第89页,上面的“做一做”。边涂边思考:你为什么这样涂?有什么规律?
涂一涂
涂完的同学,同桌两人互相检验一下。
3、集体交流(展示学生涂色卡):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小博士同桌两人从中任选一组。
1、师:你们的表演真精彩,表扬自己好不好?(学生拍出×××的节奏)再来一次好不好?(连续拍三次)从刚才的拍手中发现什么规律?原来用声音、动作可以创造规律,你也能用声音、动作创造规律吗?(一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跟做。)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自己来创造规律呢?用手中的学具,看哪名同学创造出来的东西最有规律且最美而且能和别人不一样。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第三关:创意大比拼)
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问:你们发现的图案有什么规律?相互评价。
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找规律,你再仔细找一找,你们身边有规律吗?看哪些小朋友是生活的细心人。
红绿灯、春夏秋冬、星期几、人行道线、衣服上的条纹、斑马上的条纹、
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找规律》教案3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2页活动3:数数看,找规律。
(二)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在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中起桥梁作用。教材在前面介绍了常见的基本几何体和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后,安排了这节数学活动课。一方面是丰富学生对图形世界的认识,二是从直观上感知几何体是由面围成的,三是初步培养学生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的思维方式。所以这节活动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是由平面图形向几何空间转化的桥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正多面体的展开与折叠以及模型制作的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数一数的过程中,归纳出正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棱数之间的规律,进而会利用经验自制模型,检验规律。
2.能力目标
通过折叠,经历“做数学”和“学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动脑能力,在活动中获得空间想象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3.情感目标
活动过程是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参与、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展示学生成功折叠的正多面体模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审美情趣。
另外,引用数学史料,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问题的背景,学习科学家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治学精神,树立勇于攀登科学巅峰的远大理想。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利用折叠出的五个正多面体,数出它们的顶点数、面数和棱数,找出规律。
(2)教学难点
如何折叠出正八面体和正十二面体;如何正确地数出正十二面体的顶点数和棱数。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操作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具体程序是:
情境导人一观察与思考一动手折叠一探究规律一知识引伸与拓展
三、说学法
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又提倡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方式,即自主探究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自备剪刀、胶条及画有下列五种图形的硬纸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引入
面对一座座宏伟壮丽的建筑,一尊尊形神兼备的雕塑,一件件精巧典雅的物品,我们常常惊叹于它的美妙。我们深人观察就会发现,千姿百态的图形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形态各异的立体图形几乎无处不在,而许多立体图形就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让我们一起进人立体图形的世界,共同探究它的奥妙与规律吧!这节课通过动手,对几种正多面体进行展开和折叠,寻找它们的顶点数、面数和棱数三者之间的规律。
(二)观察思考
请看这五个正多面体,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识他们吗?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知正多面体、顶点以及面和棱。
(三)折叠
演示正六面体的展开与还原(即折叠还原),由学生分组完成折叠出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
1.难点
在折叠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时容易出错。
2.解决方法
让学生仔细观察模型,看老师演示,充分利用对称性折叠,还要同组人大胆试探,相互合作;老师巡视指导,发现成功组及时鼓励,并由一人介绍(讲解)成功的方法,同时利用CAI辅助。
(四)数一数,填表找规律
1.难点
面数可由名称得到,也可由展开图上数出,但顶点数和棱数不容易数准确。
2.解决方法
(1)放在桌面上不转动;
(2)对称地找;
(3)在起始地方作标记。
(五)背景引入
历史上曾有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研究过正多面体,著名数学家欧拉惊奇地发现了V,F、E之间存在这样一个奇妙的相等关系。图形世界尽管形态各异,只要我们像科学家一样多动手,多动脑,一定能找出其中的奥妙。
(六)做一做想一想
1.把正四面体截去一个角,看看所得的立体还是正多面体吗?再数一数它的顶点数、面数和棱数,看看V+F-E=2成立吗?
2.试试看,你能做一个任意六面体吗?七面体呢?公式V+F-E=2成立吗?由此,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五、教学评价
(一)通过折叠正多面体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
(二)从填表找规律上,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与动脑能力;
(三)从知识的引伸与拓展的设计上,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与合作的综合能力。
《找规律》教案4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3~64页例1、例2和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学习目标:
1.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学习重难点: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学习过程:
1.复习
回想一下,过去我们学习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2.预习
(1)王大伯用20根1米长的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2)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3.质疑:
1.教学例1。
(1)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做什么?
(2)用18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围成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如果宽是1米,长是几米?宽是2米,长是几米?……
(3)你能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
2.教学例2。
(1)题目问有多少种订法,能举例说说怎么订杂志算一种订法吗?
(2)“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是什么意思?
(3)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列举时,先考虑订阅几本的情况?接着又要怎样思考呢?
3.全班交流解惑,教师点拨引导。
(1)讨论例1
①你能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一一列举出来吗?并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吗?
②联系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你有什么体会?小组交流。
③比较这些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2)讨论例2
①把你的解题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②你认为要得到全部答案,列举时要注意什么?
1.完成练一练
2.完成练习十一第1、2题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1.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2.布袋中有4个黄球,3个绿球,从中任意摸出2个球,可能会得到什么颜色的球?
《找规律》教案5复习目的指导学生用画图连线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要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想到可以列乘法算式求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复习过程:
1、搭配型规律:两种事物的个数相乘。(如帽子和衣服的搭配)
2、排列:(1)爸爸、妈妈、我排列照相,有几种排法:2×3。
1、在4个方格里都涂色,现在有红、黄、紫、绿四种颜色,每次4种颜色都用,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法?
2、学校四年级五个班举行足球比赛,每两个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赛多少场?
3、四二班选出5名优秀少先队员,大队辅导员给他们排成一排拍照,一共可以拍多少张不同排列次序的照片?
4、妈妈买来了三种花和三个空花盆,每一个花盆里栽一种花,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栽法?
5校运动会上,四年级有5人参加乒乓球单打比赛,每人都要和另外4人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6、四个同学在元旦互相赠送一张节日贺卡,一共要赠送多少张?如果四个同学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互相问候,要通几次电话?
7、小芳与小军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一共有多少种出的可能?
8、小芳、小冬、小丽和小强四个同学排成一排合唱。
(1)如果小芳领唱,始终排在左边第一个,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如果不安排领唱,他们4个人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9、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路,从乙地到丙地有4条路。从甲地经乙地到丙地一共有几条路线可以走?
10、用8、5、2、0这四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不同的四位数?
《找规律》教案6设计说明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从兴趣出发,主要侧重于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和方法的提炼。为此,本节课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导入新课。
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创设了让学生欣赏漂亮手链图片的情境。这一情境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经常接触,贴近生活,便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出示的手链图片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规律性,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分层次教学。
在新课的讲解中,采用“分析理解——解决问题——回顾反思”的顺序帮助学生解答问题。这一过程能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按照发现的规律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最后设计的回顾反思环节中能让学生逐步学会根据问题灵活地进行验证解答对错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不同颜色的珠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见过漂亮的手链吗?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漂亮的手链,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手链图片,学生欣赏后,教师课件出示一条断了的手链)
师:同学们,小红自己也穿了一串漂亮的手链,可是不小心让她弄断了,掉了2颗珠子,她自己也不知道掉的是什么颜色的珠子,你们能帮她找找吗?
生:能。
师:这节课我们就应用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小红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找规律(三)]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新课的开展打好基础。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理解题意。(课件出示教材88页例5)
(1)想一想:在这道题中,你认为哪个词语最关键?(关键词语就是“按规律”)
(2)说一说:小红是按什么规律来穿手链的呢?
预设
生1: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生2:这串手链是用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对于学生所发现的规律,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规律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得到的;第二种规律是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观察得到的。
2.分析解答。
(1)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是什么?那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解答呢?
(2)引导:你从哪边开始看?(左边)所以发现的规律是黄黄蓝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珠子和1颗黄珠子。(课件演示,圈出一组)
(3)你还有不同的发现吗?(从右边开始看)所以发现的规律是黄蓝黄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珠子和1颗黄珠子。(课件演示,圈出一组)
(4)师小结:我们发现,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向观察,发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3.回顾反思。
(1)我们的解答正确吗?(正确)如何证明是正确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动手摆一摆,看看是否正确。
(2)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出小红的手链,看符不符合规律。
(3)汇报结果: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得出:通过摆一摆,证明刚才同学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在这几个环节中,教师既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的同时,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找规律》教案7【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各种按规律排列的物体,进一步理解按规律排序。
2、能借助事先给出的排列规律继续排列,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去超市途中,含有按各种规律排列事物的场景图及超市货物排列图。
2、小蝴蝶、小汽车、磁性教具及幼儿用书、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物体,寻找规律。
创设参观贝贝羊超市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周围景致的排列规律。
二、探索操作,尝试有规律排列物体。
1、寻找货物的排列规律,继续排序。(总结摆放方法:颜色、大小、高矮等。)
2、探索操作,尝试有规律排列物体。
3、寻找规律,继续排列,做练习。(幼儿用书)
幼儿按要求做题。教师巡回指导,掌握幼儿做题情况。
三、评价反馈,尝试互查改错。
投影展示个别幼儿作品,孩子自我评价作业情况,尝试自查自纠。
四、延伸活动:本册幼儿用书第13页练习内容。
《找规律》教案8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规律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以游戏:“寻宝”引入活动。
让幼儿寻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
2、讨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现规律。
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
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规律。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
3、幼儿动手操作
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三、尝试自由排列。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1)按颜色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
(2)按几何图形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列。
(3)按图案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有规律排列。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找规律》教案9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排列规律,并能按规律接着排序
2、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判断推理能力。
3、喜欢参与规律排序的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操作卡片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排队游戏,引入活动。
师:小朋友看图上有什么呀?有哪些小动物呢?(按规律排列的小动物)
师:今天啊,我们看看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排队的?好不好?
二、发现规律,能按规律接着排序。
观察卡片上动物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前后,不同的动物,次序规律排序的方法。问:蝴蝶和蜜蜂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先蝴蝶后蜜蜂ABAB,)后面和前面是不一样的。那接下来该怎么排呢?谁来说一下?是不是?接下来是什么呢?猜猜看!2说规律
师:来看看接下来小动物们还会怎么排队呢(AABAAB)接着往下排
问:你又发现什么规律了?(AABAAB)两只蝴蝶一只蜜蜂。接下来是什么呢?后面呢?你们同意吗?师:看看接下来会找到什么呢?(ABAABA)仔细地看,你发现它排的是什么规律?1~2回答
师:一蝴蝶一蜜蜂一蝴蝶,那你们看看后面和前面一样吗?那接下来应该是谁排队了呢?请一位小朋友来说。为什么呢?(再次讲述规律)2人
接下来还有,我们来看看,出现了一只蝴蝶、两只蜜蜂、三只蝴蝶,为什么呢?(填空)3人
师:谁能告诉我,(再次讲述规律)这是按ABAAA的规律来排的,那下面又该谁来排队了呢?
三、幼儿操作,补规律
请幼儿找出书本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前面的规律并接着排序。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四、评价活动
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他找到了什么?是按什么规律排的。
《找规律》教案10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让幼儿发展合理推理能力,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幼儿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
使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PPT课件、雪花片若干、幼儿操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新年快到了,小猫和小青蛙正在忙着装饰自己的家。(出示PPT挂图)
2、以小组为单位,各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幼儿汇报结果)
3、引入生活中的规律,并出示课题。《找规律》
1、出示第一幅图,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并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规律。
2、小组讨论。(幼儿汇报结果)
3、随着幼儿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幼儿每回答一组后,教师引导幼儿再仔细观察,加深对每一组规律的理解。
1、幼儿尝试动手拼雪花片,并说出自己的规律展示自己作品。
2、幼儿根据PPT图片用声音或者肢体动作做出规律。
3、幼儿给衣服设计规律图案。
四、全课结束。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
《找规律》教案11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1~62页例2,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2~4题。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通过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不同的答案。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认识到规律来源于生活,培养运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揭示,更用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重难点: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并能正确处理有余数的情况。
学习过程:
1.复习
上一节课,你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已经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2.预习
(1)会议桌上按2盆菊花,1盆月季花的顺序摆放鲜花,一共要放24盆,这其中有()盆菊花。
(2)△△△○□△△△○□△△△○□……,在前32个图形中,一共有()个△。
3.质疑:
1.教学例2。
(1)兔子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也就是把每几只兔看作一组?18只兔可以分为几组?每组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3)你能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解惑,教师点拨引导。
(1)讨论例2
说出你是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以及解题步骤?
(2)比较各种解法,进行优化。
你认为用哪种方法比较好?
3.讨论“试一试”。
(1)第一步计算余下的“2”表示的是什么?
(2)如果一共40只兔子,你会计算出灰兔、白兔各有多少只吗?
(3)在小组中说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1.完成练习十第2、4题
2.完成练习十第3题
除法计算时余下的2天是星期几?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2.XX年3月1日是星期一,你能求出三月份休息了多少天吗?上了多少天课吗?
《找规律》教案12一、教学内容:
找规律
二、教学目标:
⒈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颜色,图形、物品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种颜色、物品及图形。
⒉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和动手操作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⒈通过涂色找出颜色的交替规律。
⒉通过操作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加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认识。
难点:通过涂颜色而不是摆卡片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
四、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准备彩旗和五角星,学生准备塑料片。
五、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师事先布置好教室,挂上彩旗和五角星。
:小朋友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啊?
生:新年、圣诞节、“六一”儿童节……
师:“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马上就要到了,我们班准备开联欢会庆祝;所以老师打算用这些彩旗和五角星来布置一下教室,你们学得好看吗?(……)为什么你们会觉得这样挂好看呢?它们是不是随便挂的啊?(……)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挂的,是有规律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㈡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⒈师指着彩旗:老师的彩旗还没挂完,要在这最后再挂上一面,你们猜猜,会是什么颜色?
⒉生猜中颜色(黄色)。
⒊师:为什么你们都猜黄色呢?
《找规律》教案13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最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中的乐趣和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难点: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花朵卡片、磁力贴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今天游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游戏,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2组数字,一组有规律,一组没有看谁记忆快)问:第一组猜出来了,是不是第一组记忆力更好呢?
问:为什么呢?
对了,像第一组数字这种前面是什么样,后面也是什么样的,按相同的顺序不断重复出现的,一般来说重复三次以上,我们就说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齐读2遍)。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完善板书——找规律)
观察场景,探究规律
(1)师: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就快到来了,你们喜欢过节日吗?这些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过节日,瞧,他们把学校装扮得多漂亮啊。(出示课件)
提问①:仔细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引导:都是同样的颜色?)
生:有花、彩旗、灯笼。
生:有红旗和黄旗,有红灯笼、紫灯笼、绿灯笼,还有红花和蓝花。
提问②:为什么这些彩旗、小花和灯笼能布置得这么漂亮呢?它们是乱摆乱放的吗?
生:它们排列的有规律。
(2)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都有怎样的规律。(或:可能有的同学还没观察出来,那我们一起来仔细的找一找它们都有怎样的规律。)
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出示课件彩旗页)
提问①:仔细观察彩旗的排列(闪动),你发现了它的规律了吗?
师:找的很准确,彩旗的规律就是先一面黄色旗子,再一面红色旗子这样不断重复的,我们可以用一句更简单完整的话来描述:“彩旗的规律是按一面黄色、一面红色为一组有顺序的重复排列的。“(板书,打上括号)
师:找出了彩旗的规律,请小朋友们打开数学书的85页,找到图上的彩旗,像老师这样把彩旗重复的部分圈起来。
提问②:找完彩旗的规律,我们再来看看小花吧,小朋友们,你能找出这些小花的排列又有什么规律吗?请你把小花的排列中重复的那部分圈出来。再把你发现的规律分享给我们听一听。(小花的规律是按红蓝为一组有顺序的重复排列)
提问③你能正确涂出下一朵小花的颜色吗?
提问④:那图上的灯笼和小朋友呢?他们也有类似的规律吗?先圈一圈,再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课件出示灯笼和孩子的排列,留给思考讨论的时间,最后请学生汇报。)
(3)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按一定顺序重复出现就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
师:同学们都很棒,很快就学会了如何找规律。那下面我们来智力闯关吧?夺取动物城堡的门票(出示课件练习页)
(1)一个蓝色正方体,一个橙色圆柱体为一组按顺序的重复排列,圆柱体后面图形是什么呢?
(2)一个红色三角形,再一个黄色三角形,再一个绿色正方形为一组按顺序的重复排列。红色三角形后面是什么呢?
(3)图形按顺序的重复排列。”(让学生知道有规律的图案关注的不仅仅只有图形,还要关注它的颜色)
(4)做一做红灯笼绿灯笼的题目。
(5)体育园我们已经过关了,接下来来到了聪明园。
师: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看规律哦!黄色的小黄星挡住了什么呢?
师:你们真聪明,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因为有规律。
1、小小设计师
师:小朋友们今天找到了这么多规律,那你能创造出规律让别人来找一找吗?现在,我们先欣赏设计师设计的一组规律吧!接下来,看看迷糊设计师设计的怎么样?
生:设计错了。
师:很好,一起说说吧!
接下来,就请你们当小小设计师,设计出一组有规律的图案,让你的同桌说说都有什么规律。评选出优秀设计师,上台设计。
2、欣赏规律美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找到这么多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是图案有规律,一些动作甚至声音也是有规律的。老师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规律,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演示)
这么多的规律,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规律,找了规律,并且创造了这么多的规律,希望你们长大后当一个真正的大设计师,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
《找规律》教案14教学目标:
1、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第一个到达终点。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
二、基础练习(脱式计算)
11x12+3630x23+8670x90-150
800-22x21(37+13)x2612x31-12
三、综合运算
1、看谁写得多。
()x()=400()x()=1200
()x()=400()x()=1200
()x()=400()x()=1200
2、南瓜每筐22元,萝卜每筐18元,买了10筐南瓜和20筐萝卜。(1)两种蔬菜各付多少钱?(2)一共应付多少钱?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算法。
第1小题中强调“各”字,就是“分别”的意思。
南瓜:22x10=220(元)萝卜:18x20=360(元)
第2小题解法多样化,让学生尝试列四则混合运算,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2x10+18x20=580(元))
3、根据下面的价格来计算。
品名单价
篮球60元足球35元
排球40元羽毛球拍18元
书包30元
1)买20个足球,要付多少钱?
2)王老师要买35个书包,带上1000元够吗?
3)黎明带上200元,可以买哪些东西?
4、王师傅一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能加共26个零件。
工作5天能加工多少各零件?(26x8x5)
四、课堂小结
《找规律》教案15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猜测、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寻找规律,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六一”儿童节到了,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可漂亮了,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展示88页主题图)
问: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摆得很漂亮,它们不是乱摆乱放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找出来。(出示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1、引导学生找出彩旗的规律。
(1)课件展示彩旗图,问:请大家猜猜,这面旗的后面一面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发现的?可以把几面看成一组?有几组?
2、寻找小花的规律。
出示小花图问:最后一朵小花的颜色是什么?你是什么知道的?把你的秘密小声告诉同桌。
3、灯笼、小朋友、又有什么规律呢?后面一个是什么?通过让学生独立观察,讨论交流,发现图中灯笼、小朋友的队伍是有规律排列的。
4、小结:像彩旗、灯笼等这样按一定的顺序重复排列下去,我们就说它们的排列有规律。有规律的事物多美呀!
三、参与活动、创造规律
1、摆一摆
课件出示88页例2(图略)让学生试着摆,并说规律。
2、排练节目
“六一”联欢会上有一个节目是小组唱,下面我们来排练:(1)排队:请6位女同学上来,要求每个女同学旁边站一个男同学,该请几个?你发现队伍有怎样的规律?
(2)师生共唱一首歌,并有规律地拍手。问: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是有规律的,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中的节奏也是有规律的。
3、教学例3
课件展示P89例3.(图略)
涂一涂,下一个是谁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并说为什么这样涂.4.猜规律.出示练习题1:猜猜星星盖住的是谁?指名说想法..5.小小设计师.(1)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颜色的图案,请大家来当设计师,创造出最美的规律,你们有信心吗?(4人合作)
(2)展示作品
先请排列规律不同的几个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图形排列的规律.问;还有谁想展示自己的作品?请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四.走进生活、寻找规律
1.欣赏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2.找找身边、生活中有规律的美,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律。
五、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是通过什么来找规律的?
2、规律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思考,一定会创造出更美的规律丰富我们的生活!
第二篇: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
许昌市古槐街小学:李玉萍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图形的排列找到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是什么。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美、并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学生学具图片
教室里一些有规律的现象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试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指出下一个是什么。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并会用合理清晰地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1.出示有规律的图片
师:小朋友今天李老师带一些漂亮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看是什么图片呀? 板帖苹果图片
师:下一个是什么?下一个呢?
师:同学们真聪明,别急,还有其他图片呢?
2.再次板帖水果图片:这是什么?这个呢?下一个是什么?下一个呢? 师:咦,刚才还夸你们聪明呢?怎么这回就猜不对呢?
(引导学生说:第一排 的 排列有规律,而第二排图片的排列没规律)。师小结:噢,原来是这样,用你们的话说,第一排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摆的,-1-
有规律,而第二排是胡乱摆放的,没有规律,所以猜不对。小朋友观察真仔细,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进一步认识规律。
1.出示主题图(课件2)。
设计意图:
(这是课本上提供的“幼儿联欢”主题图,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更容易为孩子接受。另外,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课本资源,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多方位的视觉资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将主题图作为课件的首页)
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这是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布置的演出会场,你们看漂亮么?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们看到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放的呢? 师:对,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放的,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先来找找彩旗的排列找规律吧!
2、找彩旗、纸花的排列规律(课件3-8)
设计意图:
(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的找到彩旗,纸花的排列规律,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我将彩旗和纸花的排列规律分别细化制作在三页,让孩子在观察,猜测,推理中找到规律,并会用合理清晰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找彩旗和纸花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
a.师:彩旗的排列的规律是什么?(课件3)
生:彩旗一个红.一个黄.一个„„出现的师:哟,你找到了彩旗的排列规律,你真聪明。你能大声地再说一遍么?(师点课件引导说出规律,请第二个学生时引导说完整的话)
师补充:说简单点就是一红一黄为一组不断的重复出现。
师:他说的真好。小朋友把掌声送给他。
课件4.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彩旗的列规律是:一面红旗.一面黄旗,又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不断反复出现,你们想一想,这面红旗后面应该是什么颜色的旗?
师:都说是黄旗,看看对不对.出示“课件4”
师:说的真准,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是黄旗?
(生:我是根据彩旗的排列规律知道红旗后面应该是黄旗)
师:他说的太好了。
师:说简单点就是一红一黄为一组不断的重复出现。(课件5)
B、找纸花的排列规律 出示课件6
师:小旗的排列规律已经找到,现在我们来看纸花的排列规律
师:纸花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纸花的排列规律是:一朵绿花、一朵红花、又一朵绿花、一朵红花重复出现。
师: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你们和他的意见一样么?(你们都说是红色)。我们来看看对不对。说对了,你们真能干,表扬表扬自己吧!(课件7)
小结:这组纸花就是这样一红一黄,又一红一黄有规律地出现。(课件8一红黄为一组,逐组闪动)
C、课件9主题图再现
设计意图:
(找过了找彩旗和纸花的规律,学生已经有了找规律的经验,再找灯笼,小朋友的规律就容易多了,所以,找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我放手,回归到主题图,让孩子小组交流,充分的说。)
师:彩旗,纸花的排列规律我们已经找到,那么灯笼的摆放,小朋友的排列又有什么规律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的告诉同桌。﹙学生思考交流时巡视﹚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
生:灯笼是一红一紫„„反复出现的规律排列的师:你说的真好,谁再来说说灯笼的排列规律
师:小朋友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生:小朋友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反复出现的规律排列的。
生:我认为小朋友是一个女孩,一个男孩„„反复出现的规律排列的。师:你们说的都对,因为他们是围成一个圈跳舞的。如果以男生开始,就是一男一女,如果以女生开始就是一女一男反复出现。
(课件10-13,让学生想一想下一个是什么,并点击验证说的对不对)师:我们来看看下一个是什么颜色的灯笼!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在一个演出会场就找出了这么多规律。现在我明白了,会场为什么美,原来原来会场上这些图案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看来规律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其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的规律。)
设计意图:
(小结时展示出主题图中的所有规律事物“课件14”,再次给孩子以视觉、听觉上的规律感受)
三、欣赏规律美,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1.课件(15-27)演示: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得享受,这些规律图片的演示,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以便学生去寻找生活中更多的规律事物和现象)
师:比如树枝上叶子的排列,地面上地板砖颜色的排列,热气球上颜色的排列以及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又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轮回来到人间,等等都是有规律,那么,你也想一想、看一看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规律?
2.请学生小组讨论
3.指名汇报
师:同学们真能干,又找出来这么多我们身边的规律,正因为有了这么多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的美妙、丰富多彩,只要你用心发现,生活中到处有规律。
四、以游戏为载体,找图形的排列规律
设计意图;
(课件28-32,这几张图片的制作目的是为了以游戏的形式深化认识规律,接触稍复杂,形式多样的规律)
师:接下来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做个“勇夺红旗”的游戏,这里有三关,三
关顺利通过,红旗就属于你们。课件28
师:第一关(课件29-30,两张图片)
师:这里有什么?这些圆柱和正方体的排列有规律么?什么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引导学生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说出这组图形的规律﹚
师:这个正方体后面应该是什么?你们的意见和他的意见一样么?
设计意图:
第二关(课件31-32),两张有意思的规律图片,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增强学生的兴趣
师:这张图片上有什么,他们的排列有规律吗?
第三关
板帖花、草、和苹果
师:这是什么,这些图片有规律吗?谁能把它们变的有规律?
请学生把花、草、和苹果摆出规律
小结:孩子们,你们顺利的通过了三关,说明你们已经学会了找规律,红旗是属于你们的。
五、动手操作、规律创造
设计意图:
(在这里为了给孩子提供轻松愉快的环境,我把优美的“茉莉花”音乐制在(课件33)上,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愉快的创造规律)
1、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找规律,那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创造规律。现在请同学们两个一组,拿出你们的图形卡片,摆出你们喜欢的规律
2、展示学生作品
六、做有规律的动作,延伸规律
跟着老师做律动,并请学生创造有规律的动作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说一说学习了找规律,同学们以后只要多观察、多留心,你会发现更多规律。我也相信,只要同学们愿意,也一定会创造出更新、更美的规律来装饰我们的生活。
第三篇:找规律教案
课题:探索周期现象中的规律
执教者:陈琳
教学内容:教科书p59、60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教学难点:探索和发现规律,抓住序数到基数的转化。课前活动: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指出:按照一定的组合,一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就是周期现象。板书:周期现象。找找大屏幕中的周期现象。
观看生活中、大自然中存在的周期现象,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揭示课题:探索周期现象中的规律。
一、先学探究
(一)交流先学提纲第1题
观察数学书59页例1的场景图,思考: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规律 摆放的?彩旗和彩灯呢?(注意说清楚按什么规律,几个为一组摆放的)请学生说完整。
展示预习工作做得好的学生,说说他好在哪,提出预习要求。
(二)交流先学提纲第2题 国庆节这天,公园里花团锦簇、彩旗招展、一盏盏彩灯更是为节日增添了气氛。(出示场景图)
1、从左边起,盆花的摆放是按什么规律?彩灯和彩旗呢? 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2、我们先来一起研究盆花
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展示3位学生的导学单)学生可能的回答:(1)画图法
△□△□△□△□△□△□△□△(2)列举法
单数:1、3、5、7……是蓝花 双数:2、4、6、8……是红花(3)计算法
15÷2=7(组)……1(盆)
这种方法是谁想出来的,说说你的想法。(2从哪里来?2表示每2盆花为一组。)
(7的单位为什么是组而不是盆?表示一共有这样的7组)(1表示什么?1表示还余下1盆)提问:这1盆是第几组的第几盆?
(是第八组的第一盆,它和每组的第一盆颜色一样,所以是蓝色的)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
3、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50盆花的颜色呢?第100盆呢? 用画图法合适吗?为什么?
投影展示做的计算法,学生作出解释。
展示还有一位学生的列举法,说说这个方法的意思。
(三)围绕试一试(课件)
1、我们再一起去研究彩灯
照上面这样排下去,左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
现在你准备使用什么方法?列举法显然不方便。由此优化方法。小结:对于一些简单的规律用这两种也可以,但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还是用计算方法比较方便。
(请你在书本上用你喜欢的方法去解决)学生的回答(板书):
(1)画图:……(展示)指生说清图意。
(2)计算:17÷3=5(组)……2(盏)(是紫色)(说说你的想法)(3)还有其他方法吗?这里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了?
第18盏彩灯呢?
计算18÷3=6(组)(是绿色)(说说你的想法)
3、我们再去研究彩旗
(1)从左起第21面、第23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 21÷4=5(组)……1(面)
(2)谈话:之前两个式子除数是3,而后两道式子的除数却是4,除数的大小确定和什么有关?
(3)提问:你能根据哪个数迅速判断出彩灯或彩旗的颜色?可以怎样判断?(如果有余数,余数是几就看每组的第几个是什么颜色,如果没有余数就看每组的最后一个。)
板书:找准规律定除数,解决问题看余数。
三、反馈完善
谈话:今天通过同学们的共同研究,我们找到了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这样的问题你会解决了吗?现在就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不好?
1、花苑里还有同学在画画呢!看,你能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吗?
(1)32÷3=10(组)……2(个)
是圆。(2)32÷4=8(组)
是正方形。(3)32÷5=6(组)……2(个)
是三角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展示错误的学生作业,说说错在哪里?在做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2、十二生肖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纪年方法。用十二种动物(也就是十二生肖)来表示人们不同的出生年份。瞧,十二生肖的剪纸栩栩如生,多精致呀。生肖馆里还有一道竞猜题,你们有兴趣解答吗?(题目: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少岁的人与你是同样的属相?
概括:每过12年,就有一个属相和你一样,因此只要把你的岁数加12或者减12。)
3、考考你:小红按3枚1分硬币、2枚2分硬币、1枚5分硬币这样的规律排列,第100枚是几分硬币?
如何找规律?如何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你有了哪些收获?你会用哪些方法解决今天找规律的问题?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 数学的伟大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坦普 倍尔
五、作业 《补充习题》P37
第四篇:《找规律》教案
找 规 律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七册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和第49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初步学会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初步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每个学生若干三角形片和圆片。【教学恩路】:
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寻找规律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仔细看一看、认真想一想、大胆说一说,真正让学生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感知规律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
1、出示图:
(1)猜猜看,下面一个应该出示什么?下一个呢?(2个)(2)猜猜看,下面一个应该出示什么?下一个呢?(3个)(3)猜猜下一个呢?下一个呢?
2、上面两幅图,同学们怎么能一下子就猜出正确结果了,而第三个却猜不出来呢?
3、(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有什么规律呢?
二、揭示规律
1、其实像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我们一起到兔子乐园去看看吧。
2、(出示整体图)在这幅图中你能找到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吗?
3、板书:兔子
蘑菇
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夹子
手帕
反馈是怎样排列的? 木桩
篱笆
大树
绳子(可有可无)
4、师:这几组图,每组都是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地间隔排成一行,像这样的排列,我们称它为间隔排列。(板书:两种物体 间隔排列)
5、这三个间隔排列中,你还能找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首尾相同)
像这样的物体我们称它为两端物体,(板书:两端物体)
在这一幅图中的两端物体怎么样?(手指每一组图形,引导学生体会两端物体相同)(板书:相同)
像这些排在中间的物体叫中间物体。(板书:中间物体)
这一组间隔排列中,两端物体是什么?中间物体是什么?(夹子手帕、木桩篱笆)
6、这些间隔排列是不是还存在着规律,下面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这些排列中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各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让学生去说一说板书完整。
兔子
8只
蘑菇
7个 夹子
10个
手帕
9块 木桩
13根
篱笆
12块 大树
2棵
绳子
1根
7、观察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的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把你们的意见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这么多同学都有发现了,跟同桌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一致吗?有什么规律?(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反过来呢?(中间物体比两端物体少1)
8、同学们发现的规律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兔子、蘑菇
夹子、手帕
木桩、篱笆
9、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的这种间隔排列,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像这样的间隔排列为什么两端物体会比中间物体多1呢?
预计学生会说到一只兔子一个蘑菇····最后一只是兔子,没有蘑菇。说得真好(课件演示)那这组呢!(木桩和篱笆)谁来说说。
这一组呢?(夹子和手帕)
10、是不是像这样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都存在这种规律呢?(停顿)
那好,我们自己来摆一个这样的间隔排列,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学具,请你从里面选择两种物体,自己摆一个。
(1)同座位两个同学互相检查一下,他摆得是不是这样的间隔排列。
摆对的同学坐正。
(2)请同学们看好自己摆的,你摆的两端物体是什么?中间物体是什么?数一数它们各有几个?
(3)两端物体有几个?中间物体有几个?(选三个同学讲一讲)
(4)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这里两端物体是不是比中间物体多一个呢?
的确,在这样的间隔排列中,同学们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
三、欣赏举例
那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间隔排列,谁来说说? 学生自己举例。
(学生说的如果局限在教室里,就提示:能在我们的校园里,大街上找一找吗?
看来啊,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确实很多,老师也找了一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四、运用规律
1、定格在电线杆和广告牌(如果告诉你出示书上的第一题)。你会做吗?
你是怎样想的?那你能用今天的规律解释一下吗?(说到两端物体 中间物体)
2、老师把一根甘蔗平均分给5个同学,需要切几刀?闭起眼睛来想一想。如果用一条线表示甘蔗,你能把切甘蔗的过程在纸上画出来吗?
想一想。如果切8刀,可以切成几段?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段数和刀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同学们一开始,我们找到的规律是不是符合我们今天的间隔排列的规律?
怎样改就可以符合了?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板书:找规律)你找到什么规律了? 同学们说的很不错,奖励你们,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先请4位男生上来站成一排。
再上来几个女生排到队伍里就符合我们今天发现的规律了?
改变队行,如果这些男女一一间隔围成一圈,又会怎样呢?(思考一下)学生猜一猜。
很快围起来,确实多个女生,只好委屈你一下,现在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像这样的排列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会一样多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好好去研究一下!
六、课堂练习
想想做做第3、4题
【教学反思】
我教学的内容是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教学时,我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寻找规律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仔细看一看、认真想一想、大胆说一说,真正让学生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游戏导入,感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上课伊始,我采用游戏法,让学生猜一猜下面会出面什么图形,前两组图形都能很快的猜出正确结果,而第三组图不能,从而得出了前两组图形是有“规律”的,为今天的教学内容做了良好的铺垫,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自主学习,揭示规律,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在游戏的基础上,多媒体课件出示兔子乐园,让学生找一找图形“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学生兴趣很浓,很快找出。然后我再引导学生找出这几组排列的相同点,数一数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的个数,自主探索出今天所学的规律。探究规律时,我注重让学生找出规律后,又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时候两端物体会比中间物体多1”,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生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寻找规律,抓住了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数量之间关系的本质,还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也能有序地进行观察、比较。
三、合作探究,验证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得出规律后,我并没有马上肯定对与错,而是运用黑板上的数据带领同学们验证,而后又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个今天所学的这种间隔排列,再次验证。同桌两人合作,互相判断摆的对错与否,并且将同桌摆错的原因进行全班交流,从而得出了这个规律的另一个重点:两端物体相同,深化了对这个规律的理解。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中,我还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找一找这样的间隔排列,并且我也出示了一部分,并不是一看而过,而是让学生找一找、指一指,深化理解,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节课中的习题我也要求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规律进行解释,使学生学有所有,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另外,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生对规律的语言叙述不到位,这也是我一直困惹的地方,究竟要让学生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是不是理解透彻就行了,而不要求学生语言上表达清楚,还是叙述和理解一样重要。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对教材作更深的研究,更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
第五篇:找规律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内容。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115—116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技能目标:初步渗透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师:同学们,冬冬家买了新房子,可漂亮了,我们随着他一起去看看吧!
师:冬冬的新家到了,看,好漂亮的墙面。墙面是用图形图案装饰的。
师:小组交流讨论:从不同方向去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生1:我是斜着看的,斜着的图形都是一样的。(老师竖起了左手的大拇指)
生2:我是横着来观察,把第一组的第一个圆形移到后面,就成为第二组的图形,把第二组的第一个正方形移到后面,就成为第三组的图形,把第三组的第一个三角形移到后面,就能成为第四组的图形。(老师示意大家鼓掌,同学们使劲鼓起掌来)
师:他的方法,谁听明白了?谁还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3:我觉得刚才的图形好象在接力跑一样,第一个跑完了就到最后,其它几个就往前进一格,又第一个跑,一直这样。师:说得好极了!数学上给这样移动的规律取名为“循环”。(板书 循环)
师:思考:竖着观察是不是循环排列规律呢?
2、师:接着我们在看看东东家的地面,漂亮吗?
生:真漂亮!
师:我们看看东东家的地板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观察,然后同桌交流自己找到的规律)
生1:每一排都是由四个正方形组成的,只是它们的颜色不同。
生2:横着看,每排四个图形相同,只是同一种颜色的正方形所在的位置不同。
生3:上一行和下一行比,上一行第一种颜色的正方形移到了最后,其它的每个正方形都向前移动了一格,就成了下一行。
生4:竖着看,后面一排和前面一排比,前面一排的最上面那种颜色的正方形移到了最下面,其它每个正方形都向上移动了一个位置,变成了后面一排。
……
师:在这幅图中,我们从横向、竖向、斜向都能发现规律。看来,只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能发现不同的规律。
二、巩固练习
(1)师:动物园现在可热闹啦,我们去看看。瞧,他们要开运动会啦!聪聪正让小动物排队呢,第一队青蛙、猴子、兔子、小熊 第二队......到了第四对聪聪不会排了,你们能帮助他吗?
(小组合作说说你怎么帮助聪聪排队呢?)
第一小队小熊排在最前面
第二小队里,在第一小队里排第一的小熊跑到最后去了 第三小队里,在第二小队里排第一的小兔跑到最后去了 第四小队里,在第三小队排第一的猴子就要跑到最后去了
(2)师:同学们真棒,帮助聪聪解决了这么难的问题,那你们想不想吃水果啊?那我们就来猜一猜这几个空盘子里面到底是什么水果呢,猜出来的同学也有水果吃哦!(独立思考)
三、动手实践,创造规律(1)看同学们这么高兴,我们来动手画一画,打开书115页,做一做。(2)在我们汉字和数字王国里,也蕴藏着规律,看谁又快有准的找出来。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呢?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吗?(生活中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我们的生活。我们也要用我们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更加美丽!
五、作业(设计小手帕)
动手画一画,发挥你们的想象创造出漂亮的花边和图案,先想好规律,再动手。
【教学反思】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历程。以上片段教学体现了两个特点:
一、走进数学生活,体验生活数学。以上学习体现了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归宿于生活的思想。教师以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精心设计一系列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来掌握图形的排列规律。
二、关注过程体验,激活课堂活力。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或许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事,这是一种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体验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质量。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与同伴交流,互相讨论,寻找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去发现循环排列规律。教师多次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移一移,甚至动手画一画,让学生感知这个规律,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把数学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