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工作总结:继往开来 再展宏图
教师工作总结:继往开来,再展宏图
从事教育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来,先后任过语文、历史、政治、物理、体育等多种学科的教学工作,并当了多年的班主任,也在教导处呆过一段时间,还带过几年的早操和课间操。总之,不管是学校具体的教学工作,还是最基层的微型管理工作,我都曾经小有尝试,个中滋味、体验难以尽述。时过境迁,往事如烟,更多的是无奈与遗憾,哪有什么自豪与骄傲?若要硬从记忆中搜寻出一些值得自豪或值得骄傲的东西来,已经是很难了。如果必须要找出一些来,脑海里也就只有那么一些曾经教过的学生的影子在晃悠。像在环保局工作的xx,在派出所工作的xx,还有在大连工作的xx,以及在广州一所大学里教书的xx,还有当小学教师的好多曾经的学生。他们虽然都找到了人生的落脚点,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着他们该做的事情。虽然他们从来也不曾跟老师联系过,老师也无从得到过他们的消息,但知道他们混得也还差不多,也就欣慰了。在脑海里晃悠的更多的则是好多好多早已淡忘了他们名字的学生,他们虽然未能考上大学,也未能在国家的机关里谋上个工作,或许就叫做“未能修成正果”吧。他们在学校里曾让老师伤透了脑筋,有时甚至是惹得老师大动肝火,他们什么也学不会,什么也不想学。可是一到社会上,简直就是如鱼得水,跑机关、串单位,人际关系上下搞得满堂和气,办个事情也是左右逢源、顺水行船。这就需要我们做老师的要有个深层次的反思,在学校里考试成绩的高低并不是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我们做老师的必须要有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为此,我仅谈三点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商榷:
第一,对学生首先要进行做人教育。大量事实证明,智商并不是决定事业成功的根本,而情商往往在事业成败等多个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情商就是人际关系的总和。一个学生不懂得怎样做人,不懂得怎样为人处事,不懂得怎样待人接物,粗暴蛮横,粗俗低劣,这样的学生走向社会能有立足之地吗?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讲:“人活天地间,要做好两点,一是做人,二是干事。”可见,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是多么重要。不会做人,当然也就干不成事,更干不成大事,干不成事者,还谈什么事业?
第二,对学生要进行成才教育。对那些爱学习、有较高追求的学生,肯定需要高标准、严要求,促其成才。在考试成绩上要“步步高”,要百尺竿头,更上层楼。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悉心指导,争取让他们能考上大学,走出一条辉煌灿烂的人生之路。在未来的岁月中能找到一份满心满意的工作,对上报效祖国,对下回报父母,同时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三,因材施教不可忽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育教学应该坚持的正确原则,这是完全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十个指头有长短,走路还有前后脚,谁能够将学生百分之百的送上大学?我曾经反思过洋思教育,“洋思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口号真是有点太吹牛了;杜郎口的升学率也高达100%,你能相信吗?洋思、杜郎口所取得的成绩是肯定的,大面积提高了升学率也是事实,但过分的言过其实地不切实际的宣传,不是我们做学问的人可以干出来的。一句话,因材施教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真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高举因材施教的旗帜。
同志们,过去的一去不复返,未来的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爱岗敬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山区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努力落实新课标理念,认真贯彻教学常规,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争取在教学上做得更快、更高、更强。
以上仅为我个人的粗浅体会,不当之处,望同志们赐教,谢谢。
第二篇:厘清思路 细化举措 再展宏图
厘清思路
细化举措
再展宏图
---在大英县2012年妇幼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大英县妇幼保健院院长 刘红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风和日丽百花开,妇女儿童尽开颜。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2012年妇幼卫生工作会议,总结2011年妇幼卫生工作,安排2012年妇幼卫生工作。稍后局党委书记、局长苏朝安同志将作重要讲话,一切以苏局长的要求为准。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我县的妇幼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局的领导下,在妇幼公共卫生项目的支持下,在惠民政策的带动下,在全县各医疗单位的不懈努力下,全县母婴保健服务进一步规范,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妇女儿童健康指标得到有效控制,住院分娩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等妇幼卫生服务相关指标进一步提高,整个妇幼卫生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妇幼卫生阵地建设有所发展
克服重重困难,在艰难中求发展,高起点、高标准装修装饰完成功能布局合理的极具人性化和妇幼特色的县妇幼保健院综合办公楼,走出了县妇幼保健院上无片瓦、下无立椎之地的困境,实现了建县以来县妇幼保健院“零”阵地的突破。
(二)基层妇幼保健工作有所进展
1、母婴保健服务规范到位
按照行业准入制度和产科建设标准,去年对全县助产机构和人员进行了资格认证和人员培训,经考试考核,发放母婴保健技术合格证50个;审核校验颁发了母婴保健服务许可证 个;按照《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和要求,对全县领取和补办《出生医学证明》实行了严格管理,做到谁领取,谁填写,谁负责,全县共发放《出生医学证明》4928份,杜绝了违规行为发生。
2、基层妇幼督导检查到位
去年,县卫生局与各中心、乡镇卫生院签定了妇幼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要求,并加强了对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指导力度,组织了四次妇幼保健工作的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限期整改,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3、妇保儿保系统管理到位
孕产妇系统管理逐年加强。按照卫生部《孕产妇保健服务规范》的规定,免费为全县3104例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1%、高危管理率100%、住院分娩率达98%、新法接生率达100%、孕产妇死亡为0,较去年下降44/10万。
儿童保健服务与管理不断规范。按照卫生部《0-6岁儿童健康管理规范》的规定,免费为全县25310例0~6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儿童保健管理率达81%、高危管理率
100%,托幼机构管理率1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2‰,较去年下降0.1‰。全面开展新生儿甲低、苯丙酮尿症等疾病的筛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共筛查4038例,筛查率90.5%,较去年上升13.8%。
4、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到位
全年制发妇幼卫生简报 期,撰写妇幼卫生信息 条,大英专刊采用 条,市妇幼保健院采用 条。全县均使用了全省统一制作的妇幼卫生工作表、卡、册,方便了妇幼卫生信息工作的收集和管理。做好了妇幼卫生信息的统计、监测工作,强化妇幼常规报表质量。对回马镇卫生院、玉峰中心卫生院、河边中心卫生院进行了妇幼卫生工作年报数据质控;按照3+1妇幼报表模式,完成了各种资料的统计、分析、上报工作。
(三)妇幼卫生项目工作有所拓展
1、认真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工作,严格执行《大英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方案》,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去年共补助农村孕产妇3641人,发放补助资金145.64万元。
2、认真落实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工作,对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发放叶酸16133瓶,4029人服用。
3、扎实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免费为孕产妇检测艾滋病4506例、梅毒4169例、乙肝4506例,其中检测出艾滋病阳性患者1例,检测出梅毒阳性患者2例。补助项目资金4000元,用于购买婴儿配方奶粉
和住院分娩补助。
各位领导,同志们,2011年全县妇幼保健工作在县委、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关心下,在全县妇幼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较好的完成了妇幼保健工作的目标任务,但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妇幼保健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妇幼工作人员缺乏,全县还有3个乡镇卫生院无妇幼人员,现有人员中没有具备执业资质的还有 人;二是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还不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系统管理的比例和质量不高,新生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仍然偏高;三是健康教育工作还不够深入,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还未有效开展,妇女乳腺癌、宫颈癌和出生缺陷仍然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四是高危孕产妇筛查和管理能力还应加强;五是全县妇幼卫生信息报送工作在人员配备和硬件投入上还没有完全跟上,还需各中心、乡镇卫生院协调解决,保证妇幼数据能及时收集,准确按时上报。
二、2012年妇幼卫生工作安排意见
2012年妇幼卫生工作要以继续实施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项目工作为契机,坚持以控制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目标,以妇幼卫生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提供优质、安全的妇幼卫生服务为目的,推动我县妇幼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服务网络,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 一是县妇幼保健院要紧紧围绕“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办院方针,抢抓机遇,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妇幼保健院能力建设项目170万元资金,配齐县妇幼保健院基本科室,添置必要的设备,开展保健与临床相关的业务,改善医疗保健服务条件和妇女儿童保健就医环境。二是各中心、乡镇卫生院要加强产科规范化建设,加强对村卫生室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重点突出宣传教育、信息收集、健康指导功能,发挥村卫生室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网底作用。
(二)注重业务学习,加强妇幼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围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重点对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内容举办4期以上针对性强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水平,并逐步推广产儿科、妇幼保健适宜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产儿科急救能力;二是加强妇幼人员带教和进修学习。各医疗单位要将工作积极性强、有资质的的年轻妇幼保健人员送到县级及以上医疗单位进修学习,无资质的可送到县妇幼保健院和县属医疗机构进修学习,鼓励和激励他们进行执业考试,不断提高妇幼保健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狠抓工作重点,推进妇幼卫生项目建设 实施妇幼卫生项目,其内容本身就是妇幼工作的一部分,只是通过项目把工作内容更加强化了。这些工作没有项目我们照样要做,有了项目就更要做好,要通过实施项目促进我县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2012年,妇幼保健工作重点要
继续实施好以下四大项目:
1、继续实施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妇幼保健工作项目,重点是开展好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两项工作内容。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指标一直作为国际公认的衡量人民健康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新医改将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的是通过两个系统管理提高妇女和儿童健康水平,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我们大家必须高度重视,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全县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保障妇女和儿童人人享有健康保健服务。
2、继续实施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进一步提高住院分娩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是国家的一项惠民项目,目的是通过项目的实施,减轻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负担,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各医疗单位必须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加强宣传,严格补助流程,掌握补助标准,与新农合有机结合,实行“一站式”服务,及时将补助资金发放到产妇手中,不能相互推诿扯皮,引起群众不满,甚至发生到上级部门上访告状的情况。
3、继续作好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孕妇体内缺乏叶酸是造成神经管畸形的重要原因,孕前至孕早期3个月服用叶酸可大大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发生的风险。我县2012年叶酸增补工作于今年2月药品已分发给了各单位,请认真收集待孕妇女信息,及时将叶酸免费发放至每一名待孕妇女手中,作好宣传教育和登
记,并督促、指导待孕妇女服用,不得将药品损毁、过期。
4、落实抓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项目。在开展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同时,尽量在孕早期就为其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与咨询服务,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免费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助产服务和规范治疗,为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性治疗,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四)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1、着力控制孕产妇儿童死亡率。到20102年底,全县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降低到39/10万和9‰以下;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两个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全县住院分娩率要达98%以上。在孕产妇管理中,各医疗单位必须将妇幼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保证妇幼人员的工作条件、时间和待遇,做到专人专职。妇幼人员要掌握清每一名孕妇的基本情况,为每名孕妇建立系统管理档案,按要求进行孕期管理。要对每名孕妇在孕早、中、晚开展高危因素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要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作好专案管理,对于危急的孕产妇要实行首诊责任制和护送制度。因管理不到位发生孕产妇死亡的医疗机构,将按照县卫生局印发的《大英县孕产妇高危妊娠防治与抢救实施细则》(大卫办发„2011‟108号)文件要求,吊销相关单位的助产技术服务许可证。按照卫生部要求,实行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各医疗单位发生新生儿死亡时将相关资料上报至县妇幼保
健院,由县新生儿死亡评审专家组进行评审。在儿童系统管理工作中,县妇幼保健院将安排相关知识培训,逐步提高管理的数量和质量。各中心、乡镇卫生院要充分利用儿童打预防针的机会,为每名儿童建立儿童系统管理册,按照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开展保健管理,对体弱儿要实行专案管理。开展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各级医疗单位出生的新生儿新筛率要达90%以上。
2、着力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是妇幼保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我们有些院长和妇幼人员重临床、轻保健,认为妇幼工作就是报报表,填填数据,搞搞调查和检查检查,没有什么效益,收入又不高,还没有看清在新医改形式下的公共卫生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有些群众对自我保健的重视不足,轻预防、重治疗,因此,在新医改形势下,我们要理清思路,作好转型,加强妇幼保健宣传。宣传教育工作要依托项目开展,为每名孕产妇发放保健手册一本,为每名产妇发放母乳喂养手册一本,为每名待孕妇女发放叶酸宣传折叶一份,对孕产妇要加强孕前及孕期注意事项、孕期营养、孕期自我监测方法、住院分娩的好处、母乳喂养知识宣传,对儿童家长要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知识宣传,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孕妇学校、广播电视、办妇幼专栏等多种宣传方式,提高妇女、儿童对妇幼保健服务的认知能力,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
3、着力提高妇幼信息工作质量。一是加强妇幼信息网
络直报工作,搞好培训和指导,用好全省统一使用的各种表、卡、册,搞好各种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提高数据的及时性和逻辑性;二是要加强以活产数、孕产妇死亡数、儿童死亡数、出生缺陷数等为重点信息的质量控制工作,提高信息的可利用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们肩负着全县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重任,我们从事着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庭幸福和谐的事业,让我们在新一届卫生局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全县妇幼卫生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开创妇幼保健事业新局面,再创新辉煌!
谢谢大家!
第三篇:世纪大业兴安达,宏图再展小龙年。2012年工作总结
世纪大业兴安达,宏图再展小龙年英山县安达混凝土有限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英山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金龙含珠辞旧岁,银蛇吐宝贺新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开发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公司又迎来了一个新的2013年。在过去的一年时里,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厚德兴业、诚信经营、追求卓越、携手共赢”为理念,落实“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的工作方针,一心一意谋求发展,千方百计抓落实,紧紧围绕公司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体员工克难奋进、团结拼搏,稳健中求发展,并按照公司提出的“管理提升年”、“安全效益年” 的活动要求,我们从安全、质量、服务、效率与效益等管理方面入手,以加快发展,统揽全局,抢抓机遇,勇于探索为契机,克服困难全面完成了新增生产线、安全生产、产品质量、优质服务、经济效益的目标任务,为实现快起步、快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设经营同步推进三抓三不误
公司在董事长刘刚同志和总经理明安吉同志的亲自带领下于2011年7月1日第一条生产线正式开盘运营。商品混凝土的问世,填补了我县商品混凝土的历史空白,也为我县建筑绿色化、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服务集约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资源利用
规模化作出了贡献。
(1)、抓基本建设,不误生产经营公司今年七月又投资一千余万元,建设第二条生产线,并于十月正式期投产。目前公司拥有上海鸿得利HZS120生产线两台,泵车三台,搅拌车七台,大型装载车两台,有年产混凝土40万方的生产能力,是我县大工程大方量任务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证。
截至到2012年12月31日止,公司共生产混凝土近8万立方米,完成计划的70 %。实现营业收入2600万余元,完成计划的65%。缴纳税费 80余万元。
(2)、抓安全生产,不误优质服务 公司为了抓好安全管理专门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并加大了安全管理成本,对有安全隐患的区域均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对违章操作一律严惩,禁止工作日午餐饮酒和酒后驾车,同时在服务上我们坚持混凝土到了哪个工地我们的服务就要在哪里的原则,把消费投诉解决在萌芽之前,使用户满意自己乐意。
(3)、抓争先创优,不误点块结合 一年来我公司在注重抓好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始终没有忘记抓好劳动保障、统计、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的工作并把其作为第一要务来抓。
我公司现有员工28人,其中女工四人,无一人超计划外生育,并按规定都签订了劳动合同,缴纳了部分职工的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厂区内环境卫生整洁,“门前三包”都已落实到位,无乱停、乱放、乱、扔乱流现象的发生。环境保护工作均已达到环评标准,企业内外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维稳工作自评优秀。
二、抢抓机遇把握市场 适应新挑战
(1)、用心服务 做大做强;由于我县建筑规模在不断加大,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却一哄而起,导致市场竞争力大,为了牢牢把握市场,我们从维护环境做起、从节能减排做起、从优质服务诚信经营做起,从保商品质量,保生产安全做起,从而赢得了市场,赢得了信誉。由于公司4、5月份生产任务比较重,城区网管改造带来交通不便,为了确保步行街、山城一品、和盛世嘉园、城区网管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施工,公司坚持随叫随到,把质量有保障、数量有保证的混凝土及时送到施工现场,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在混凝土生产供应过程中,我们加强了质量检测、进行全过程跟踪和服务、协调一致,展现了我们一体化经营的优势,得到了客户较好的评价。
我们在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还不忘帮助他人。县建安公司搅拌站,是继我公司之后新建立的一家搅拌站,按说他们是我们的竟争对手,但在今年四、五月和十月间,由于他们的搅拌车少不能满足工地的需要,我们多次主动帮助他们运输,现在我们不仅不是竞争对手而且还是一对忠实的伙伴。
(2)、科学管理 安全第一 安达公司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型节能企业,在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是一个新兵,因此如何抓好管理,确保企业健康成长,是公司首当其充的任务。
今年以来公司先后制订实施了各项规章制度十四项,禁令六条,各种检查登记表格八套,实行奖惩分明,把安全是生命,质量是根基,客户是上帝,信誉是源泉作为公司的定海神针。由于各项制度的实施,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从而改变了违章作业的少,照章办事的多;酒后驾车的少,养护设备的多,乱丢乱放的少,认真负责的多,事不关已的少,乐于奉献的少多的良好现象;现在是好人好事,慰然成风,走进厂区机器哄鸣,人欢车叫,处处呈现出团结、活泼、繁荣、和谐新面貌。
(3)、克服困难 保障供给今年十月至十二月是我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最为艰难又最为关键的三个月,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我公司资金回笼十分缓慢,截至十二月底止外欠货款达一千五百余万元,加之县内矿山整顿,一度造成原材料进购十分紧张,加之雨雪地冻,与此同时各大建设工地签订的混凝土供应又处于顶盛时期,为了不影响建设工期,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工人们一道,顶风雪,冒严寒,千方百计、日理万机地跑资金、找货源、忙生产,终于保质保量地走出了泥潭,保障了合同的如期履行,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4)、提升形象 文化先行今年七月,我公司借开发区管委会举办庆祝建党91周年文艺汇演东风,先后投资两万余元制办音响和体育设备,并对所有员工制发了统一标识的工作服。在开发区管委会举办庆祝建党91周年文艺汇演、演讲比赛活动中,得到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和鼓励,公司领导的重视,演职人员的努力,公司表演的“42式太极拳”,器乐合奏“浏阳河”荣获优秀节目奖,“为建设秀美新英山添砖加瓦”荣获演讲三等奖。
为了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公司还通过工会经常开展了一些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如在国庆节、元旦节期间,组织职工唱KDV、打太极拳,打乒乓球,羽毛球、走相棋,玩扑克等文娱节目的比赛活动,对优胜都给以了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使职工干起工作有精神,搞起娱乐更欢快;
三、学习先进取长补短放眼在未来
2012年对于安达公司来说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一年,也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在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和关怀是分不开的,与兄弟单位相比还相差甚远,存在的问题也还很多。如企业的党建问题,因党员职数不够而在未能如期建设、规章制度落实不够、安全管理尚有漏洞、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还远远不能适应客户要求,因市场因素导致产量、销售收入和上缴税款未能实现年初目标等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解决。同时建议开发区管委会,在新的企业入注开发区立项方面要把好审批关,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避免一哄而起,如今年新增两家商业混凝土公司,如果开发区未加以协调将会造成几千万元的损失。
龙岁才舒千里目,蛇年更上一层楼。总之,在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下,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我们一定会借十八大东风,向先进单位学习,取长补短,克难奋进,求真务实,争创新业绩,再创新辉煌!
二〇一三年元月五日
第四篇:继往开来 再创新局
继往开来 再创新局
——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形势,全面理解中央对台方针政策
教学目的: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展现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一是让大学生掌握两岸互信基础是2008年以来两岸双方共同维护的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二是让大学生了解现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总体形势;三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央对台方针政策。
主要内容:
1.两岸交流成果丰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入人心 2.“九二共识”获得广泛认同,两岸关系经受住了考验 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4.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启示
5.两岸关系中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和挑战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展现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建立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动,两会商谈达成16项协议,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各界交流合作蓬勃发展,两岸关系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积极变化。今年1月两岸关系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继续呈现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4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哪些进展?获得了哪些经验?面临哪些问题?发展前景怎样?如何理解和把握中央对台方针政策与决策部署?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要解答这些问题,追根溯源,需要理解4年来两岸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台湾民意变化。
一、4年来两岸交流成果丰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入人心
1.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建立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并举行了历史性会谈,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确立了两党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2008年5月以来,两岸双方在这一共同政治基础上,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处理了一系列复杂问题,保持良性互动,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先后在上海、长沙、广州、成都、哈尔滨成功举办了5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并达成一系列共识,对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发挥了先导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中央领导同志,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多种场合会见连战、吴伯雄等国民党高层人士,对增进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沿着正确方向迈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9年10月,中国国民党十八大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继续列入其政纲。马英九多次公开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公开提出“振兴中华”。今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后,两岸双方都表示了在已有的政治基础上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意愿。今年3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与胡锦涛总书记会谈时表示,海峡两岸并非国与国的关系;根据双方现行体制和相关规定,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两岸同属一中”。这次会谈达成的许多重要共识,对于增进两岸双方政治互信,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两岸恢复协商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一个重大突破。2008年6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了中断9年的商谈。4年来,两会先后在北京、台北、南京、台中、重庆、台北、天津举行七次会谈,签署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邮政合作、食品安全、共同打击犯罪和司法互助、金融、渔业劳务、农产品检验与检疫、产品标准计量检测与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经济合作、医药卫生合作、核电安全合作等16项协议,形成大陆企业向台湾投资等多项共识,成果斐然,它为两岸交流合作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化安排,同时也给台湾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2010年6月两会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成果。协议的签订推动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明确了两岸贸易自由化的目标,搭建了两岸经济合作的机制化平台,将两岸经济合作推进到新阶段,标志着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率先在经济领域取得突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11年元旦,ECFA早期收获计划开始实施。货物贸易方面,大陆向台湾开放539项产品,包括18项农产品,台湾向大陆开放267项产品。根据降税安排,这些产品将分两年三阶段降至零关税。服务贸易方面,大陆向台湾开放会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银行等11项服务业,台湾向大陆开放会计等9项服务业。此后,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成立,下设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争端解决、产业合作、海关合作6个工作小组,并全面启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争端解决等ECFA后续协商。ECFA实施一年多来,为两岸基层民众带来明显利益,效果逐步显现。(见资料1)
2011年3月,大陆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专章阐述加强两岸经济合作问题,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台湾提出的“黄金十年”政策蓝图,也将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作为重要一环。ECFA把两岸经济长远发展与两岸经济合作有效衔接。只要两岸同胞紧抓机遇,凝聚共识,积极行动,两岸经济合作将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劲的动力,开创更美好的前景。(见资料2)
3.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对两岸经济交流设置各种障碍,两岸直接双向“三通”无法实现。两岸关系新形势下,全面“三通”很快得以实现。2008年12月,两岸启动空运、海运直接通航和全面直接通邮。2009年8月底,两岸航班由平日包机转为定期航班。2009年7月1日,台湾有关方面开始受理大陆资本向台湾投资,两岸投资从单向发展为双向。以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以及两岸正式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为标志,两岸同胞期盼30多年的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终于实现。目前,两岸航空客运班次增至每周558班,货运班次增至每周56班;大陆对台航点增至41个,台方增至9个。大陆对台海上直航港口达71个。
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全面深化,成果丰硕。两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合作扩大。2011年新增5家、总计已有10家台资银行获准在大陆设立分行,首家两岸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新增6家台湾金融机构获得投资大陆资本市场的许可,新增3家、总计已有20家台资企业获准在大陆A股市场上市。两岸就台湾地区人民币供应与回流建立合作机制,在大陆双向兑换新台币的范围扩大到上海、福建和广东。大陆银联卡在台刷卡、取现等业务陆续开通。两岸产业合作进入机制化、制度化新阶段。两岸新型产业合作持续推进,两岸选定的LED照明、无线城市、冷链物流、TFT-LCD(液晶面板)、电动汽车5大产业试点项目顺利推进。两岸农业合作不断深化。2011年新批准设立4家、累计已有29家台湾农民创业园。两岸农产品贸易品种和数量增加,常态化、市场化的对台农产品采购机制正在逐步形成。针对台商在大陆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各地各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台资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增强台商在大陆发展的信心。(见资料3)
2011年,国务院相继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 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两岸贸易投资进一步扩大。2011年两岸贸易额达到1600.3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大陆稳居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是台湾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地,以及台湾农产品最大的销售市场。当年大陆新批准台资项目2639个,台湾有关部门核准企业投资大陆金额达131亿美元。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项目共47个,投资金额6819.05万美元,累计金额约为2.2亿美元。
两岸各界交往空前活跃,文化教育交流蓬勃开展,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交流的新格局。一是两岸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2009年两岸人员往来首次超过500万人次,2010年超过600万人次,2011年达到710万人次。2008年7月大陆居民开始赴台旅游,2009年达到60多万人次,2010年达120多万人次,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一大旅游客源地。2011年6月,北京、上海、厦门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实施,7月福建居民赴金、马、澎个人游试点实施。全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达125.1万人次,其中团队旅游122.3万人次,个人旅游2.8万人次。
今年4月1日,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与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达成共识,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福州、深圳等10个试点城市将于年内分批开放赴台个人游。未来,随着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的增加,大陆居民赴台游人数还会增长,更多大陆同胞将赴台领略宝岛的美丽风光。二是两岸文教交流内涵更加丰富,层次进一步提高。大陆各地在岛内举办的一系列特色文化交流活动受到台湾各界欢迎。2010年,四川的“成都大庙会”、广西的大型歌舞剧《刘三姐》、河北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展、陕西的民俗艺术节等,向台湾民众展现了大陆各地独特的文化魅力。2011年,分藏两岸的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吸引了80多万两岸民众前往观赏。沈阳故宫文物展、东北民间歌舞表演和民间艺术展演、黄梅戏专场演出、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孔子文化宝岛行、广西少数民族艺术节等,都在岛内受到民众热烈欢迎。大陆高校免试招收台生的条件放宽至“前标级”,大陆学生赴台接受学历教育启动。今年2月,两岸文教界历经3年合作共同完成的中华语文工具书——《两岸常用词典》编纂完成,两岸共同建设的“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正式向全球免费开通。三是两岸基层民众和青少年交流更为活跃。2009年开始在福建举办的海峡论坛,每届参加的台湾基层民众来自30多个界别,超过1万人,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台湾基层民众参与最广泛的两岸民间交流盛会。2011年7月,两岸万名青年联欢活动在北京举行,成为迄今最大规模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胡锦涛总书记会见两岸青年代表,与他们亲切互动,深受台湾青年的欢迎和台湾舆论的肯定。2008年以来,大陆近20位省(区、市)主要领导同志率团访问台湾,他们深入民间、走进基层,与台湾普通民众广泛交流,对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融洽两岸民众的感情,推动两岸互利合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四是两岸民间交流蓬勃开展。两岸工会、妇女、宗教、宗亲和民间信仰等各领域、各界别交流持续热络。两岸工会论坛、妇女论坛、客家高峰论坛、大学校长论坛、青年论坛、佛教论坛等各界交流活动在两岸接连举办,对两岸各界各领域加强联系,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赞成两岸平等协商、开展交流合作,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岛内民意主流。4年来,两岸交流合作的丰硕成果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惠及千家万户。两岸实现直接通航,大大缩短了两岸间的交通距离,构筑了人员便捷往来和货畅其流的“黄金交通网”和“一日生活圈”。(见资料4)
两岸经济密切合作,贸易投资不断创出新高,对台湾经济渡过金融风暴、较快实现复苏产生了重要作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广泛增进了两岸民众的直接交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愈发明显。据台湾方面统计,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大陆赴台游客达305万人次,给台湾带来50.59亿美元的观光收益,众多旅行社、饭店、旅馆的经营者和开夜市摊、卖凤梨酥、卖茶叶蛋的小商家都从中受惠。2011年是实施ECFA早收计划的第一年,据海关总署统计,全年大陆自台进口享受ECFA关税优惠的产品共30312票,货值42.21亿美元,关税优 惠7.83亿元人民币。据台湾方面统计,出口大陆的ECFA早收清单产品中,超过一半的厂商是首次对大陆出口。早收清单项下的农产品对大陆出口快速增长,全年出口20317吨,同比增长88%;出口值12564万美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又以冷冻秋刀鱼、文心兰、石斑鱼、茶叶等增长最为显著。两岸合作打击电信诈骗和毒品犯罪成效显著,有效维护了两岸交往秩序和同胞权益。4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给台湾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受到台湾民众的普遍欢迎。岛内民调显示,近七成台湾民众赞成两岸交流合作和平等协商,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4年来,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大幅增加,台湾民众对大陆了解增多,对大陆的负面印象开始改变。台湾媒体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大陆印象变好的比例明显上升,认为两岸关系友善的比例明显上升。例如TVBS民调显示,以2008年11月后的6次民调与此前的6次民调平均数比较,认为两岸关系友善的比例从23%升至42%,上升19个百分点;认为两岸关系敌对的比例从49%降为33%,下降16个百分点。
同时,在两岸大交流大合作的氛围下,两岸互相帮助,同胞感情加深。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台湾同胞共向大陆同胞捐款6.7亿元人民币。2009年大陆同胞为遭受“莫拉克”台风袭击的台湾同胞捐款9.8亿元人民币,占外界对台捐款的90%以上。2010年面对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以及台风“鲇鱼”造成大陆游客在台遇险遇难事件,两岸各界相互支持,携手救助,再次书写了同胞手足血浓于水的感人篇章。
两岸在涉外领域的冲突和内耗明显减少,国际社会一个中国格局巩固。马英九上台后,终止了陈水扁执政时期推行的“烽火外交”。两岸双方都赞同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我们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稳妥地处理了中华台北卫生署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界卫生大会(WHA),台湾与新加坡、新西兰启动商签经济协议等一系列问题。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欢迎两岸进行接触和对话。在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美方表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美方赞扬台湾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欢迎两岸间新的沟通渠道。美方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国际社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格局持续稳固。
二、“九二共识”获得台湾各界广泛认同,两岸关系经受住了重大考验
2012年1月14日,台湾地区举行新一届领导人和民意机构代表选举。这场选举不只关系台湾政局发展变化,而且关系两岸关系发展前景。2011年春夏以后,选情起伏多变、错综复杂。最终,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以689万票、51.6%的得票率获得连任,国民党赢得民意代表机构113个席次中的64席。
这次选举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自1996年台湾地区实行领导人直选以来,岛内“大选”首次在两岸关系明显改善的历史背景下举行,两岸议题首次成为台湾选举中的正面因素。回顾过去,台湾的选举中充斥着对大陆极力污名化的攻击,充溢着蓄意煽动下对大陆的敌意。2004年3月选举前,陈水扁发起所谓“防御性公投”,在2月28日当天举行百万人“牵手护台湾”活动,选前最后一天,发生了“3·19”枪击案,然后传出大陆加害陈水扁的谣言,“台独”势力始终都在煽动岛内民众的“仇中”心理。2007年初开始,陈水扁声称一定要“公投加入联合国”,推动举办所谓“入联公投”,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同时也为了掩盖自身贪腐,故技重演,执意要在2008年3月选举时举办所谓“入联公投”,把两岸关系推向紧张动荡的边缘。可以说,每逢“大选”,“台独”势力都把挑动仇视大陆、制造两岸冲突,作为自己获取选票的法宝,食髓知味,百般操弄。但2012年这次选举是在两岸关系历经四 年和平发展之后,台湾民众普遍关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能否继续维护、良好发展势头能否继续保持,参选各方都需向选民表明,其有条件、有能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这是与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
国民党和马英九竞选团队不断宣传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成果,明确表示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强调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两岸商谈,改善了两岸关系,带给台海地区前所未有的和平;一旦舍弃这些,两岸关系将重陷紧张和不确定状态,台湾经济发展和民众福祉都会受到影响。大陆高度重视、反复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对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性。2011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表示,认同“九二共识”是两岸开展对话协商的必要前提,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同年12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大陆海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表示,否定“九二共识”,两岸协商就难以为继,已有的协商成果也将难以落实,两岸关系势将重现以往曾有过的动荡不安,最终伤害两岸同胞的利益。
蔡英文和民进党面对岛内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压力,一方面极力渲染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分配不公、失业率增加、房价升高等社会民生问题,攻击马英九执政无能、图利财团,试图将选战主轴拉到社会民生议题;另一方面收敛以往那套挑衅大陆、操弄“悲情”的手法,转而重新包装“台独”主张,声称其一旦上台也有能力维护两岸关系稳定。蔡英文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两岸政策主张,声称上台后“不会采取极端或激进路线”,会“延续前朝政策”、“概括承受ECFA”,保证“两岸关系只会持续前进,不会停滞或倒退”。但民进党仍然坚持“台独”立场,极力否认“九二共识”,它对社会民生议题的炒作、宣称上台执政将保持两岸关系稳定,仍难以消除台湾民众对其执政能否延续“两岸和平红利”的质疑。在选战的最后关头,两岸政策成为核心议题,承不承认“九二共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台湾各界一大批代表性人士和基层民众纷纷公开表态支持“九二共识”,使岛内形成了“没有‘九二共识’就没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氛围。
这场选举的结果表明,在事关两岸关系发展方向的重大抉择面前,台湾同胞最终选择了继续支持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认识到坚持“九二共识”对于稳定台海局势的重要意义,明确表达了期盼两岸持续推进协商、扩大交流合作的愿望。事实再次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道路,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期待和根本利益。而“台独”主张罔顾现实,违背民意,无论怎样改头换面,都是行不通的。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巩固交流合作成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越来越成为两岸民意的主流。
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推动力
回顾4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促成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的提出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政策主张。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是对台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这一重要思想孕育于反“台独”斗争尖锐之时,形成于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关头。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30年来在邓小平同志确立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八项主张指引下两岸关系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总结了30年来对台工作的基本经验,在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基础上,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和政策主张,为在历史新起点上推动两岸关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成为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方针。随着对台工作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将 日益显现出强大生命力和推动力,这是因为:
首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把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反映了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总揽全局的战略思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其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论断,强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当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重要途径,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强大动力,把继续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作为必要条件,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反映了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第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打开了奋力开拓两岸关系的前进道路。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提出的政策主张,从政治基础、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人民往来、协商涉外事务和解决政治军事问题等六个方面,指明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努力方向,符合推进两岸关系的实际需要,既展现了大陆方面的诚意和善意,又回应了台湾方面的合理诉求。
第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突出了两岸同胞的主人翁地位,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靠两岸同胞共同推动,成果要由两岸同胞共同享有,明确了以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为宗旨,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基本理念。
最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是我们国家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已经明确宣示要坚持和平发展战略,下决心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兴衰不同的强国之路。其核心是以发展的成果增强维护和平的能力,又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这一理念同样体现在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实践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成果将不断为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推进增添新的内涵。
四、4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启示
回顾4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重要启示。实践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深刻把握两岸关系发展规律,对不断推进两岸关系发展起到重大作用,我们在今后对台工作中应坚决贯彻这一思想。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经验和做法,在今后推进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仍应继续坚持下去。
1.两岸双方一定要维护好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这一共同政治基础。1992年两岸两会达成的“九二共识”,核心内涵是两岸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就意味着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国家分裂。在这一基础上发展两岸关系,就有理由相信两岸关系不会朝向“一中一台”、“两个中国”发展,两岸双方就有了互信的基础。4年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两岸协商成果斐然,交流合作的局面焕然一新,都是在这一重要基础上实现的。维护好这一基础,两岸协商谈判才能顺利开展,两岸交流合作才会稳步推进。失去这一基础,两岸关系就会偏离正确方向,丧失已有成果,台海局势也将重新陷入动荡不安。两岸同胞应当共同维护、巩固这一政治基础,保持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2.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4年来,两岸双方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开展平等协商,达成16项协议,解决了事关民生的一系列问题,增进了两岸同胞的福祉,也为两岸关系发展搭建起一系列机制化平台,构建起制度化保障。两岸双方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保持良性互动,推动两岸交流合作蓬勃发展。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两 岸同胞在互利双赢的经济交流合作中厚植共同利益,在丰富多彩的文教交流中增进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在密切频繁的交流往来中增加了解、消除隔阂、加深感情,都在为两岸关系发展奠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
3.两岸同胞共同奋斗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广大台湾同胞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我们发展两岸关系的依靠力量。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由两岸同胞共同享有。只有两岸同胞共同参与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来,不断凝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意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4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两岸同胞参与两岸交流合作,分享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会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和欢迎,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贯彻到各项对台工作中去,为台湾同胞多办好事、多办实事,让和平发展的成果更广泛地惠及台湾基层民众,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获得更强大的民意支撑。
4.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4年来,“台独”势力虽然失去了利用政权推动“台独”的能力,但仍在煽动对大陆的仇恨敌意,不断制造事端,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并伺机卷土重来。20多年来“台独”思想在岛内肆虐至今仍遗害台湾社会思想意识,台湾社会仍有“台独”势力生存的土壤。对此,两岸同胞应共同努力,不断清除“台独”思想的影响,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5.要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处理两岸关系中的问题。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但也面临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争吵无助于解决问题,只会扩大分歧,削弱互信。两岸双方应建立互信、搁置争议,保持良性互动,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求双方之同,存分歧之异,通过协商对话、交流合作,逐步扩大共识、增进互信,积累成果,不断聚同化异,从而为最终解决复杂问题创造条件。4年来,正是秉持这一精神,两岸双方妥善处理了一系列复杂敏感问题,推动两岸关系保持积极态势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6.要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步骤推动两岸关系循序渐进发展。两岸关系发展经纬万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又面临难易程度各不相同的各种问题。在推进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分清轻重缓急,把握节奏时机,从解决两岸民众最需要、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做起,从两岸双方有共同意愿、有合作条件的领域着手,这样才能推动两岸关系顺利向前发展,不断取得成果。4年来,正是按照这一步骤,两岸协商谈判、交流合作稳步推进,在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也为两岸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不断打下坚实基础。
五、两岸关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和挑战
4年来,两岸关系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果,台海局势发生了重大深刻变化。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时间不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仍然会制约两岸关系深入发展。我们要对两岸关系的复杂性保持清醒头脑。
1.民进党等“台独”势力极力阻挠两岸关系发展。民进党去年以来为应对选举对其两岸政策有所调整,作出了维护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姿态,但并未放弃“台独”立场,仍然否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选后,民进党尽管声称要检讨其两岸政策,但仍然坚持“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在实际行动中仍然抱持仇视大陆的心态,极力干扰破坏两岸关系发展。民进党等“台独”势力诬称ECFA独厚财团、拉大贫富差距,利用各种事件煽动民众“仇中”情绪,肆意丑化大陆形象,诬蔑大陆惠台政策,继续联合反华势力给两岸关系发展及两岸交流制造障碍。民进党的这些行径尽管阻挡不了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势头,但是 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然产生很大的干扰和破坏作用。
2.两岸双方仍存在固有矛盾和政治分歧。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着一些基本矛盾和政治分歧,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难题,这些矛盾分歧和难题短时期内不易化解,处理不好将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速度、水平和前景。2008年以来,两岸双方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妥善处理了一系列复杂问题,保持良性互动。但是,随着两岸关系继续深入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触及一些政治、军事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影响两岸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这就需要两岸双方为破解两岸政治难题预作准备,创造条件。
3.台湾部分民众对大陆仍有较深疑虑,对两岸关系重大政治问题的看法仍较混乱。4年来,由于两岸同胞共同分享和平发展成果,利益联系更加紧密,彼此理解增多,感情加深,台湾民众包括部分泛绿民众对两岸交流合作、协商谈判的认识以及对大陆看法都在发生积极变化。但是,由于历史上的长期隔阂和对抗,李登辉、陈水扁长达20年宣传“台独”和推行“去中国化”,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心态比较复杂,主张维持两岸关系现状的占大多数,旗帜鲜明地坚持一个中国、主张和平统一的声音还很弱小。由于两岸长期隔绝,并长期受“反共”教育和“台独”宣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存在误解和隔阂,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存在错误看法。这种状况目前还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4.外部势力仍在干扰和牵制两岸关系发展。一些外国势力坚持“以台制华”战略,将台湾作为阻挠牵制中国发展的棋子。美日均有一些人强调两岸力量对比已严重失衡,担心两岸关系发展损害其利益,主张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阻挠两岸关系发展。美国奥巴马政府仍然以执行“与台湾关系法”为名,坚持对台军售。继2008年、2010年后,2011年美国政府又宣布总额为58.52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4年来军售额累计已近190亿美元,超过国民党重新执政之前10年美对台军售总额。美坚持对台售武始终是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主要干扰因素。
六、贯彻执行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当前,两岸关系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刻。两岸同胞普遍肯定与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双方有继续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意愿;过去几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国际社会普遍欢迎两岸关系继续改善发展,这些都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创新局打下了良好基础。展望未来,两岸关系有望迎来新的机遇,迈出新的步伐,开创新的局面。前进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坚持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继续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12·31”重要讲话精神,以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以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为主线,进一步扎实有效做好各项对台工作,进一步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创造有利条件。为此:
1.要巩固两岸政治互信基础,深化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共同认知。实践证明,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基础上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是推动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关键。两岸关系越往前发展,双方就越要珍视互信,越要加强和扩大互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管控分歧,更好地聚同化异,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干扰,始终保持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双方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精髓是求同存异,即求一个中国之同,存政治分歧之异。坚持一个中国,是指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反对和抵制国家分裂。两岸在事关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更为明确地树立两岸同胞一家人的观 念,就能为再创两岸关系新局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为解决两岸之间的各种难题开辟更加明朗的前景,为扩大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的福祉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巩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成果,深化互利合作。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也是我们要继续优先推动的领域。ECFA的启动和实施,标志着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率先在经济领域取得突破,意义重大。当前的重点是要不断推进ECFA的后续商谈,力争取得实质进展,尽快达成协议。应加快推进两岸金融领域的合作,包括尽快商谈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两岸产业合作已初见成效,应当明确合作目标,提供政策支持,促进两岸企业的优势集成,增强两岸经济的竞争力。我们积极支持和鼓励两岸双向投资,期待台湾方面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进一步放宽限制,提供必要环境和公平条件。对于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各地各部门应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依法维护他们的正当与合法权益,并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尤其是协助台资企业抓住大陆经济转型之机,加快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大力拓展大陆内需市场。同时,要继续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鼓励平潭实验区为建设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3.巩固两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深化文化教育领域交流。两岸各领域交流方兴未艾,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应更加注重交流的规范化和机制化,更加注重提高交流的质量与水平,更加注重交流的实际效应与具体成果,更加注重与台湾基层之间的接触与互动。交流的目的是增进了解、融洽感情;效果是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方式要平等尊重、入乡随俗。两岸有关方面应积极考虑进一步简化两岸人民往来的手续,让两岸同胞更加快捷便利地走亲访友、参访交流,增进一家人的感情。要继续鼓励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促进两岸同胞开展更多直接的接触交往。要适应两岸同胞对于扩大各界交流合作的期待,不断加大两岸文化交流的力度,争取在两岸文化领域建立起一批有广泛影响、能够持续发挥作用的交流平台,鼓励两岸同胞不断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两岸双方还应积极考虑适时商签相关协议,以推动两岸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和更加机制化。
4.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深化两岸同胞的感情融合。两岸关系的改善发展与两岸每一位同胞息息相关。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民众既是主要的促进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今后,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进一步鼓励更多的台湾同胞尤其是基层民众以各种形式参与到两岸交流合作之中,把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事业发展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促进两岸基层交流更加深入、持久和常态化地进行下去,不断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理解与同胞感情。要多了解包括中小企业和农渔业者在内的台湾基层民众的需求,为他们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使更多的台湾民众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受益。在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要最广泛地团结台湾同胞,聚拢一切支持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台湾各界人士,不断强化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形成沛然莫之能御的浩荡潮流。
4年来,两岸关系开创出和平发展的新局面,给台海地区带来了安定祥和,增进了两岸同胞的福祉,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展望未来,两岸关系有望继往开来,开创新的局面,谱写新的篇章。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最广泛地团结台湾同胞,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发展成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不断巩固和加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努力保持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和良好势头。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不断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第五篇:创新创业结硕果 群策群力展宏图
创新创业结硕果 群策群力展宏图
--机电系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经验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在这里代表机电工程系就机电系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做法向大家做一汇报,不当之处,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机电系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因为我们深知招生工作的艰难,招来一个学生不容易,只有培养出高质量的就业创业群体,才会发挥引蝶效应,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我院我系,就业创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我们质量立院的根本。
基于这样一种共识,机电系领导班子多次召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专题会议,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工作计划。在系班子的推动下,全系上下群策群力,我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结出了累累硕果。
一、重视入学第一课,以榜样的正能量激发同学们创业的积极性 机电系教育教学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同学们特别是刚入学新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交流的平台。迎接新生时,我们专门把机电系杰出校友的典型创业事迹做成版面展出,供新生和家长阅览,同时还展出了具有机电系专业特点的标志性的在校生创业团队,展示这些成果充分说明了机电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薪火相传,代代不灭,创业已初具规模。除此以外,我们还编印了校友创业故事汇系列小册子,发给同 学们学习阅读,进一步激发和培育了同学们创业的积极性,用榜样的正能量引导同学们从入学伊始就发奋图强、努力学习。
二、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来校做创业讲座,为了让同学们和校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近年来,机电系先后邀请了10多位校友来校宣讲,举办了20多场创业专题宣讲会。其中,2012年举办“校友创业故事汇”、2013年举办的“优秀校友创业宣讲会”、2014年开展的“创业就业论坛”等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校友们和同学们分享了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以及创业经历。他们成功的经历再一次告诉了同学们:“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要做学习、生活、工作的有心人”、“成功的人所经历的磨难比你想象的要多”、“作好人生规划,就是作好创业准备”等等。(郑州那个谁,开大众途锐那个)的成功证明了草根的创业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刘帅创立“曹操跑腿公司”的的事迹为大家创新创业展现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屈出蛰的例子成就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真切与挚着,让大学生创业的梦想有了别样的芬芳。
三、搭建创新创业素质训练平台,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机电系一贯注重把创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团总支和招生就业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创业教育是机电系的特色教育之一。充分利用校友创业平台资源,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实践,不断探索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于学生的创业项目、商业模式设计、产品与价格组合、人际沟通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检验。“机电维修下社区”活动已历时十二年,活动从最开始的筹划、宣传和下基层 到维修成品等都是学生们一手完成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的精神培育。2006年推出的“创业与成才”访谈,邀请许昌机电、汽车等相关行业和4S点的年轻经理们来校与同学们交流,至今已经举办了八期,吸引了大批学生前来聆听和探讨,青年精英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述了创业与成才的关联,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成功举办多届的“汽车营销大赛”、“创业故事汇”等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业热情和对未来美好前程的憧憬。
走出校门到实践中去是工科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创业、工作、生活的必要内容。我们一方面分批次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学习和体验,在富士康科技集团、许继集团、奇瑞汽车等公司参观学习考察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切的体会到了创业的艰辛与不容易,也让同学们认识了什么是坚强、如何努力以及什么叫做成功。除此之外,还特别对即将毕业又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到校友的工厂和企业进行创业体验,让同学们密切接触企业和社会,了解创业的每一个环节。另一方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业大赛。陆续参加了河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比赛、“华大杯”河南省科技活动周暨大学生机器人设计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种层次的创新创业比赛。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好的创新创业的优良平台,我们建议学院筹划建设中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尽快完成,这些实践平台的建立将进一步完善我院我系的创业教育。
四、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结出了累累硕果
近年来,机电系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取得的显著的成绩,结出了 累累硕果。特别是杨振宇的创业项目“智能回流比蒸馏装置”2014年6月参加在杭州举办的 “挑战杯”全国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获得特等奖;肖意鹏、李东阳等四人的创业项目“东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参加2013年7月在郑州举办的“城莲杯”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杨振宇、蒋治业的创业项目“许昌睿诚方达科技有限公司”参加2014年10月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发明杯”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尚帅旗、苏军伟创立了“河南零码商贸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并参加了河南省举行的创新创业大赛。
机电系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所取得的成果引起了媒体广泛的关注,在学院党委组织宣传部的关怀下,二十一世纪报、许昌日报、许昌晨报等陆续报道了机电系大学生创新创业事迹。同时,我们培养出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誉和社会的认可,除每年在学院举办的大型就业招聘会以外,机电系举办的小型就业招聘会达20余场,提供的就业岗位远大于毕业生人数。创新创业教育结出的硕果,进一步提升了机电系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使得我系的就业率屡创新高,达到95%以上。下一步,机电系将在学院创新创业政策的引领下继续书写大学生创新创业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