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国大典》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政”“宾”等14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感受毛主席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过程与方法:
想象整个开国大典的场面,学习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体会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初步感悟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题解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典礼。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一齐走进开国大典。(板书:开国大典)
2.“大”是什么意思?(板书:隆重、盛大)
设计意图:
由题目直接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初识大典。
1.出示课件1,生字词,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2.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大典进行时的盛况的?(第6—13自然段)课文描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谁来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些场面。(板书:会前——典礼——阅兵——游行)
3.思考:开国大典有哪些程序?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在相关自然段旁的空白处。
理清典礼过程。(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阅兵式)
用上“先——再——接着——”等词语,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三、初感大典。
1.快速读文,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大典。(学生读文,交流,归纳)
2.教师点拨:成员多,到会的群众多;八盏大红宫灯、八面红旗;群众起得早,早上六点多钟就入场;人多,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热情高,五更天摸黑起床;三十万人齐脱帽、齐肃静……
设计意图:
学习第一部分,初步感悟大典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
此时,我们真正读懂了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下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开国大典,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大与庄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中国成立时人民的激动、自豪,感受毛主席的领袖风采及人民对领袖的爱戴。
2.学习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小练笔。给学生提供相关素材,运用本课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进行写法迁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请大家齐读课题“开国大典”。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识记了生字词,了解了大典的盛况。下面谁来说一说课文描写了大典的哪几个场面?
(板书:会场,典礼,游行)
3.这节课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那庄严、盛大的历史瞬间,到一个个场面描写中去感受大典的盛况和毛主席的伟人风采。
设计意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感悟开国大典的盛况。
二、体会情感,揣摩写法。
(一)出示课件2:读课文,哪些句子能够表现出开国大典热烈、庄严的气氛?用波浪线画出来,并用着重号把关键词标出来,把自己的感受作简单批注。
设计意图:
画出表现开国大典热烈、庄严气氛的句子,这是在为后面揭示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简单的批注,也是学习语言的一个具体体现。
(二)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三)教师点拨,出示课件3—7。
1.第一个场面——典礼前,毛主席出场(第5自然段)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读这段话,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人民群众热爱毛主席?
生:“爆发”“排山倒海”“一齐”
(2)师引导深入体会:
①从“爆发、排山倒海”等词感受到了毛主席的伟人形象。这些词语运用得好不好?为什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人们想见到毛主席的迫切心情)
②什么是“一齐”?(不约而同),这是多少人的“一齐”?(三十万),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的那一刹那,立刻牵动了全场群众的心。作者用词是多么精准,一个“一齐”就表达了三十万群众对领袖的热爱。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欣喜和热爱吧!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体会人们急切地想要见到主席的那种心情。通过对“一齐”这个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感受到对主席的爱戴。
2.第二个场面——典礼中,毛主席的庄严宣布(第6、7自然段)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生汇报,然后读出感受。
师同步板书:“宣布”“欢呼”“欢跃”(当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时候,全场欢呼,举国欢跃,人民群众一齐把目光投向主席。)
(2)人们为什么如此激动、兴奋呢?
师补充资料: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将圆明园洗劫并焚毁;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被杀者大多是手无寸铁的工人、商人、农民;地主、资本家、反动政府的压迫也让旧中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家破人亡的、饿死荒野的不胜枚举……危难之际,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终于赶走了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出示课件8:出示火烧圆明园、1937年日寇侵华在南京大屠杀、旧中国苦难人民流离失所的图片。
(3)此时此刻,人民群众怎能不激动,怎能不兴奋?让我们和毛主席一起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让我们和全国的人民群众一起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4)这庄严的宣告,回响着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中国的隆隆炮声,这雄伟的声音,带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是四万同胞百年的渴望,让我们一起读:这庄严的宣告……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5)小结:如此宏大、壮观的场面,作者用这样的句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悟反复的写法可以让表达更有气势,更能体现人们当时的心情。
3.第三个场面——升国旗,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第8自然段)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2)生:“站”,指人民当家做主。
(3)师引导:一个“站”字,凝聚了多少中华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出示课件9,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小英雄雨来,这是狼牙五壮士)正是这样一些中华儿女的抗争,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所以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
(四)揣摩写作手法。
1.出示课件10,揭示“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师:这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这些场面描写的共同特点——集中写了毛主席的言行和群众的反应。毛主席就是这个场面的点,典型的言行突出了伟人形象;人民群众就是场面描写中的面,既突出了场面的宏大,又烘托了毛主席的伟大形象,这就是“点面结合”场面描写的方法。
2.自学阅兵式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场面的。
(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
3.出示课件11: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是对群众的描写,运用夸张的手法写了群众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4.读写结合。
(1)场面描写中我们除了写场面,还可以抓住周围的群众及人们的反应来写。
(2)出示课件12:关于场面描写的图片,(如:运动会、清扫卫生……)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文字。
三、课外拓展。
教师引导:大典热烈宏大的场面和毛主席的伟大形象一定让同学们意犹未尽,课下,请同学看一看《开国大典》的电影,直观地感受那精彩的场面。
【板书设计】
7 开
国
大
典
会前:成员多、来得早、人多、热情高
典礼:群众毛泽东主席
阅兵: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
游行:毛主席万岁!人民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