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钱币换算教学设计
课
题:
钱币换算 日
期:
2014年5月4日 教学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货币(纸币和硬币),能辨别元和角,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2、了解货币在交易中的运用,巩固10以内加减法。
3、教育学生爱护钱币,合理用钱。教学准备: 1、10元、5元、1元、5角、1角的人民币若干。
2、多媒体课件
3、数学操作材料
活
动
流
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商店买东西吗?买东西时我们要用到什么呀?(钱)。你们知道我们中国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教师板书题目:人民币。教师这里有一些小面额的人民币,大家看看,如果认识就大声喊出来。
二、学习元与角之间的换算。
1、比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观察有什么不同?(1)、出示小黑板,学生观察。
(2)、学生汇报(颜色、大小、形状的不同)
2、学习元与角之间的转换关系。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人民币,有的是几元,有的是几角,那么元与角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课件演示:请小朋友数一数,一元等于几角?
(2)、出示2个5角。问:两个5角加起来是几角?(10角)师:刚才我们数过了1元等于10角。那么10角也等于1元,所以,满10角,我们要读成1元。
3、了解元与角的累加。(不进位)
(1)、师生共同数一数老师手中的零钱。学习数钱的方法。(2)、生帮老师数一数每个盒子中存了多少零钱。(3)、生汇报盒子里的钱数。
4、小结:对学生进行合理花钱,节约用钱的教育。
三、律动。
刚才我们在人民币的身上又发现了这么多新知识,高兴吗?让我们跟随“快乐的小青蛙”跳起来吧!
四、完成操作材料
1、数一数,每只怪物吃了多少钱?
2、将标价和相应的钱币进行连线。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钱币换算知识,知道了一元等于10角,我们每天的吃穿用都要花钱,钱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挣来的,我们手里的钱首先要爱护它,不弄脏,不弄坏,另外,还要节约用钱,不乱花钱。
《钱币换算》教学设计说明
单位:大庆市肇源县大兴学校幼儿园
姓名:郭雅芳
时间:2014年5月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教案《钱币换算》
大班教案《钱币换算》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1元=10角”的人民币兑换关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了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的一般特征,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钱币换算》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了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的一般特征。
2、引导幼儿了解“1元=10角”的人民币兑换关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认识人民币2、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若干,标明价格(1角~5角)的玩具9篮,游戏币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民币并进行交流,发现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
1.先来看看1元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元纸币上的风景图案是“杭州西湖”;1元的硬币是银白色的,有牡丹花或菊花图案。
2.再来看看5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5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侗族和苗族的阿姨”;5角的硬币是黄色的,有梅花图案。
3.再来看看2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2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彝族和朝鲜族的阿姨”;2角的没有硬币。
4.最后看看1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高山族和汉族的叔叔”;1角的硬币也是银白色的,比1元的小些、轻些,上面有水仙花或菊花图案。
二、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提问,幼儿根据问题操作游戏币,说说操作的结果:
1.如果用1角的去换2角的,怎么换呢?(2角=2个1角)B、如果用1角、2角的去换5角的,可以怎么换?
2.小朋友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呢?(1元=10角)D、如果用1角、2角、5角的去换1元的,可以怎么换呢?
3.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兑换练习,幼儿说出一种方法,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都来操作练习一下。
三、做买卖玩具的游戏,引导幼儿运用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1.指定9个小朋友当“售货员”,就在每个小组卖玩具;其他幼儿当“顾客”,先把椅子搬到墙边,再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
2.老师鼓励幼儿去买价格不同的玩具,并提醒幼儿付钱时要算一算帐。
3.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巡视,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兑换知识。
四、游戏结束,小结游戏的情况。
1.先请个别幼儿说说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2.老师小结游戏的情况,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3.结束语:今天我们做了买玩具的游戏,以后小朋友和家长去买东西的时候,就要动动脑筋算算帐了。
我们学到的知识要会运用才是真的学会了。
小百科:钱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金属铸币之一,由铲形工具钱演变而来。有银质的,多数为青铜的,后代专指铜铸币。原始的钱币与工具钱同形状,后来逐渐脱离,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三篇: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数学思考:渗透类比思想,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推导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课件、1dm3的正方体盒子、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1)说说常见的长度单位的名称,以及相邻两个单位的进率。
(2)说说面积单位的名称,以及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2、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想想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3、揭示课题:这课我们学习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板书: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提问: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你认为可能是多少?(可能有认为是100,也有可能认为是1000。)
2、究竟哪种猜想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棱长为1dm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cm3的小正方体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摆一摆,算一算。(小组讨论、拼摆,推导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3、全班交流:谁再来说说,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估计三种说法)①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而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相等,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②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中摆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一排能摆10个,能摆10排,摆10层,一共能摆10×10×10=1000个,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电脑展示这种思考,然后请每个学生都把推导过程相互说一说。)③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而1升=1000毫升,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④口头回答:3立方分米=?立方厘米,50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4、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语言准备交流,然后请1-2名学生说说推导过程。
a.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b.计算体积;c.1dm3=1000cm3,得到相邻的单位分米3和米3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m3=1000dm3.(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②口头回答:
2立方米=?立方分米。9000立方分米=?立方米
5、补全表格,继续填写: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 面积 体积
①总结体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②说说它们分别是计量物体的什么的? ③怎么来记忆它们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三、巩固深化
1、出示书第45页的“练一练”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要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
进率(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2、辨别
有一个小朋友计算出一只微波炉的体积是63立方分米,他想用立方厘米做单位,他是这样换算的: 63立方分米=0.063立方厘米 他换算得对吗?(引导学生认识:①单位换算的方法;②联系实际分析换算的合理性,促进数感的发展。)
3、下面每一组数中都有一个数与其他数不同,请找出它!1.02m³
1020dm³
10200L
1020000cm³
5046dm³
5.046m³
5046000cm³
5046ml
4、课本P45 第2题。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再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5、棱长为2m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多少个棱长为2dm的小正方体?
让学生先想象一排可以摆几个,一层可以摆几排,共可以摆几层。
6、课本P45 第4题。
7、课本P45 第5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1分米3 = 1000厘米3
1升 = 1000毫升
1米3 = 1000 分米3
1m3 = 1000 dm3
第四篇: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范文]
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教学难点: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1)4米=()分米=()厘米
(2)500厘米=()分米=()米
3、谈话引入: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认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
(1)指导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纲
A、棱长是l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B、棱长是l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C、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演示动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l”
2、推导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关系.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2)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棱长是l米的正方体可以划分成1000个棱长是l分米的小正方体,即1000个体积为l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板书:l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思考: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
3、小结: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l000
4、完成书上想一想,填一填。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说出计算过程
0.9立方米=()立方分米
54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38立方分米=()立方米
4立方分米5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10.35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0.5立方米=500立方厘米()
2.6立方分米=2立方米60立方厘米()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 :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进行教学的。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理解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重视学生的自主猜测、主动探究。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发现常用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重视转化、推算等方法。为了让学生明确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本节课先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借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类推的方法,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合作验证等活动得到结论,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升=1000毫升
第五篇:《吨与千克换算》教学设计(定稿)
10月多媒体授课资料
《吨与千克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和千克的简单换算。
2、在实践中体会数学与生活地密切关系。
3、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地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和千克的简单换算。教学难点:掌握单位换算过程中的推算过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3、单位换算填空练习。
二、新知学习。
1、教学例7。
出示:3吨=()千克 6000千克=()吨(1)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小组内交流
(3)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12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填空(课件出示)
2吨=()千克 5吨=()千克 7吨=()千克
问:把吨换算成千克,在方法上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000千克=()吨 9000千克=()吨 8000千克=()吨
问:把千克换算成吨,在方法上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吨与千克换算练习。
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那么是多少吨呢?
一堆钢材6吨,是多少千克?
4、书12页2题。13页2—3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优化设计17页。
六、板书设计:
吨和千克的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3吨=()千克 6000千克=()吨
想: 想: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又归宿于生活的思想。学生虽然对吨还不熟悉,但他们已经知道物体有轻重并能分辨物体的轻重,能用手或其他部位的感觉去感受体验物体轻重。所以教学这一课我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课前调查,课中体验,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逐步感知并建立1000千克和1吨的质量观念。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教学形式,设计了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抱一抱、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操作活动中学会学习。
数学组:王娜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