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钉纽扣教学设计
钉纽扣教学设计
(一)揭示导入
同学们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的衣服破了,纽扣掉了或书包裂口了,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些事又是谁帮你做的呢?想不想自己来学钉纽扣?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学习钉纽扣。
(二)看看说说
1、出示投影片:各种各样的纽扣,如何分类?
2、板书投影:
从扣眼分:单眼扣·双眼扣、四眼扣
纽扣的种类 从形状分:方形扣·圆形扣等
从质地分:有机玻璃扣、金属扣、电镀塑料扣等
3、说说不同纽扣的钉法。重点讲解双眼扣、四眼扣的钉法
(1)钉双眼纽扣。
①穿针:截取比手臂略长些的一段线,把线头用手捻得又尖又直,再把线头穿进针眼,并在线的另一端打个结。
②确定钉纽扣的位置后,用左手把纽扣连布一起捏紧不让它移位,从布的背面进针穿过纽扣的一个孔,然后从纽扣的另一个孔进针,在布的背面将线收紧。按这样的方法重复四五次,使纽扣固定在布面上。然后打结,剪去线头。(重点指导一下打止结的方法)
(2)钉四眼纽扣。
第一种:“十”字形钉法。
钉法与钉双眼扣差不多。交叉成“十”字形就行了(见第27页上的图)。
第二种:“二”字形钉法。
与“十”字形钉法只有一个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要使纽扣正面的线迹钉成“二”字形,不交叉(见第27页上的图)。
(三)探究学习
1、小组合作,互教互学。
2、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穿针、引线、打结的过程。
3、学习了钉纽扣的基本方法,想一想,还有什么别的钉法吗?
4、其他样子的纽扣怎么钉?出示各种不同式样的纽扣,说说你用什么
方法钉(阅读补充材料)。
5、如果正式在衣服上钉纽扣,还应该注意什么?
(1)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可用专用粉笔做上记号
(2)进针后,要把针线往上提,不能往旁边拉,以免针尖戳到别人。
(四)议议评评
1、小组评议,在书上填上“☆”。
2、展示优秀作品,说说自己钉纽扣的过程,应该注意的事项。
3、你还能做那些针线活?(在小组里说说)
4、小结:
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同学们都已初步掌握了,老师相信,以后你的纽扣掉了,一定会自己钉上。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五)课外拓展
把钉纽扣的过程写成一篇短文,在班内交流
钉纽扣教学设计
长期以来,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弊端,这就是脱离社会需要的实际。作文课上,不问目的对象,不问表达的实际需要,无病呻吟;谁能多多地用上华丽的词藻,谁的作文就是好的;如果用概括叙述记叙一件事情,哪怕是恰到好处,也会被有的人贬之为“干巴巴”、“空空洞洞不具体';至于应用文,似乎不值得一提,完全可以一笔带过。然而,学生毕业以后,日常生活中大量需要的最一般的书面表达本领,却所获无几。发一份电报,他一筹莫展;写一个条据,又不知所云。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苦衷,不是经常可以碰得到吗学非所用,何言社会效益基于此现状,可以让同学写一些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真实事情,如《叠被子》《给爸爸倒茶》《炒山药丝》等等。以此训练,提高同学们的习作能力,学生有话可写,写时有序有法。
一、从生活中取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中司空见惯,具钉扣子,会使他们带着一种高涨、习兴趣也就贯穿了整个作文教学的过程。
二、在课堂中实践第一课时,让学生自己充分实践,练习1.让学生加”(布头或待缀扣子的上衣、针、线、顶针、剪刀、扣子、尺子和粉笔头等。2.练习钉纽扣。学生钉并随时记录自己的切身体会、感受,教师随机进行指导、提醒。3.钉好后让学生及时回忆钉纽扣的过程。
三、加强指导,突破难点第一课时,让部分学生上台口述自己钉纽扣的过程,要求说得有序:钉纽扣的过程分几步,每步是什么,自己怎样做的,感受如何。要求语句通顺。1.让学生主动上讲台口述钉纽扣过程,其他学生注意并随时记录口述同学内容的完整性,是否符合习作要求。2.请同学们有礼貌地给口述的同学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或建议,尤其是其中的语病,必须一修改,让学生得到修改后的乐趣。3.教师对学生模糊或不知怎么办的语句、段落安排要及时进行剖析、讲解,克服口述中的语病。
4.师生共同回忆口述内容,形成条理清楚、线索分明、具有习作提纲性的板书。
四、板书引路,完成习作第三课时,让学生依板书内容(提纲)进行习作,发挥板书引路的作用。积极鼓励具有再发挥、再创造的同学进行习作。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同学的习作欲望也会被激发出来。
五、合理评析,拓宽思路第四课时,让学生主动上讲台读自己的习作,再创造的同学给予肯定、步。评析完毕后要让学生再进行一次补充性的习作,从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作文训练。
从生活中选取有意思的材料让学生通过亲自做而后写。
“,口述需要准备的用具。
表扬,对不理想的习作必须肯定其中好的部分,因此,”钉纽扣“,记过程,为习作作好充足的准备。
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详细的评析。”钉扣子"他们强烈的学
对有再发挥、-在生活然而三年级的学生却不可能自己去尝试这一家务劳动,让学生自己带用激动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从事习作活动,数量词)
哪怕是一小点的进 《钉纽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找一找等活动,给纽扣分类,了解纽扣。
2、通过自己的摸索和交流后的经验,分两次操作,逐步学会钉纽扣。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4、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重点:把纽扣钉得牢固美观 教育难点:打结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实物投影仪,每组一盒针、一圈线,一片布,纽扣若干,衬衣一件 学生:纽扣若干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课件出示)兄弟四五人,各有一道门,如果走错了,出来笑死人。(纽扣)纽扣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我们的衣服上,裤子上,口袋上,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纽扣,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纽扣是怎么跑上衣服、裤子、口袋的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钉纽扣。
二、说说看看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纽扣,学生观察。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纽扣,现在请拿出你收集的纽扣,在小组里展示,进行观察、讨论,然后找一找,把有共同特点的纽扣归为一类,看看能有几种分法。学生交流(边说边出示相应纽扣),教师归纳:(课件出示)从扣眼分:单眼、双眼、四眼
从形状分: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不规则形„„ 从材料分:塑料、金属、玻璃、木质、骨质„„
三、做做学学
1、自学方法:观看课件录像,初步学习缝制双眼扣。
2、动手试试:
想不想动手试试?请你拿起工具和材料,试着把一颗纽扣缝到布料上去,比一比,哪一组同学的手最巧,哪一组完成得最出色。
★注意:小心针线,别伤了别人,也别伤了自己。
3、检验作品:
同学们都完成任务了,那你完成的质量如何呢?请你来进行闯关,给自己做一下检验。评价标准:(课件出示)
A、牢固:用一些力气拉一下,看看你的纽扣有没有被拉下来。恭喜没被拉下的同学,一半成功了。
请被拉下的同学举手,分析一下原因,也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助分析一下。然后集思广益,找出解决办法,归纳: ① 结没打牢:请会的同学来讲讲或示范起结和尾结应该怎样打,最后全班和老师一起操作。
② 缝的圈数太少:多缝几遍,一般双重线缝3遍左右。
③ 起结或止结直接打在纽扣上,正确的顺序:(课件出示)
穿针――打结――从布的反面穿过――穿入纽扣的眼――缝几圈――在布上打结收尾 B、美观:请同学观察所钉的纽扣的线迹,进行交流。
1、线迹整齐,没有多余的线头;
2、结都打在反面;
3、松紧适度。
同时满足牢固和美观这两个条件后,你的这个双眼扣就过关了!
三、深入学习:
下面,我们来挑战更高的技术,来学定四眼扣。老师要请大家思考,四眼扣这四个眼有几种钉法?(课件出示)„„
1、学生交流四眼扣图案;
2、小组比赛:请学生从以上图案中选一种,在固定位置钉一颗纽扣,看哪组又好又快。
3、小组里按照检查双眼扣的方法互查四眼扣。
四、实际运用:
1、我们钉纽扣的技术过关了,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你衣服上的纽扣掉了,你会怎么做呢?
2、老师这里有件衬衣,很不巧,今天掉了2颗纽扣,谁来帮帮老师?
3、先别急,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下,在真的衣服上钉纽扣的时候和我们刚才的练习相比,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了?
4、小组讨论:
5、交流:注意纽扣的位置。纽扣的位置在横向上要与扣洞对齐,纵向上要与前面的纽扣对齐,这样才会整齐美观。
6、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下示范确定位置,其他同学监督。
五、总结延伸:
1、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自学、讨论、比较等多种方法,学会了钉纽扣,而且同学们的技术还挺不错,相信以后在生活中碰到类似问题,大家都知道该怎么解决了。
2、评价:请同学们互相对小组里成员的学习情况作一个评价,在评价记录里打上“☆”号。
3、卫生整理工作。
《钉纽扣》说课
一、教材说明:
《钉纽扣》是小学劳动第五册的一篇课文,本课的知识目标就是是学生了解钉纽扣的基本知识,学会自己钉纽扣;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为学生做适量家务劳动奠定基础。
二、教学要求: 让学生学会使用针、线、剪刀以及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小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31名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能主动劳动的只占四分之一。多数同学都过于对家长依赖,而家长也乐于一切包办,所以在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具准备:
教师:各式各样的扣子、针、线及相应的课件等; 学生:各种纽扣、针线,碎布、剪刀等。
五、教学流程:
1、激情导入。首先用课件中的两幅图:相同的两件衣服,穿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有纽扣,一个五纽扣。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观察两件衣服不同的地方,讨论纽扣的作用,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2、从学生每个人每天起床、穿衣、扣纽扣谈起,讲清纽扣的作用,引入课题:钉纽扣
3、激发学生探究
通过提问学生材料的准备、检查学生收集到的各类纽扣、讨论纽扣的作用、钉纽扣的工具准备及学生作品的展示,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其探究意识。
4、教学钉纽扣的方法时,配合课件播放,教师进行示范,讲清步骤,尤其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一字形”、“十字形”、“平行形”、“四方形”。教师带动学生反复实践。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钉纽扣,钉纽扣时要强调: ⑴穿针后要在线的末尾打结;
⑵纽扣和布片要用左手捏牢,不要乱动;
⑶缝针时要对准扣孔,注意手不要放在扣孔处,以免扎伤手指。
5、总结交流学生劳动成果,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设计:
通过帮助妈妈钉纽扣,把妈妈称赞你的话以书信的形式报告给老师和帮助家长做一件家务,把你做家务的情况写一篇日记这一形式,是学生在得到劳动锻炼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相应写作能力。同时也得到了品德的教育。
第二篇:钉纽扣 教学设计 桑艳
《钉纽扣》教学设计
黄莲树小学 桑艳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找一找等活动,给纽扣分类,了解纽扣。
2、通过自己的摸索和交流后的经验,分两次操作,逐步学会钉纽扣。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4、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重点:把纽扣钉得牢固美观 教育难点:打结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实物投影仪,每组一盒针、一圈线,一片布,纽扣若干,衬衣一件
学生:纽扣若干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兄弟四五人,各有一道门,如果走错了,出来笑死人。(纽扣)
纽扣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我们的衣服上,裤子上,口袋上,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纽扣,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纽扣是怎么跑上衣服、裤子、口袋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钉纽扣。
二、说说看看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纽扣,学生观察。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纽扣,现在请拿出你收集的纽扣,在小组里展示,进行观察、讨论,然后找一找,把有共同特点的纽扣归为一类,看看能有几种分法。
学生交流(边说边出示相应纽扣),教师归纳:(课件出示)从扣眼分:单眼、双眼、四眼
从形状分: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不规则形…… 从材料分:塑料、金属、玻璃、木质、骨质……
三、做做学学
1、自学方法:观看课件录像,初步学习缝制双眼扣。
2、动手试试:想不想动手试试?请你拿起工具和材料,试着把一颗纽扣缝到布料上去,比一比,哪一组同学的手最巧,哪一组完成得最出色。
★注意:小心针线,别伤了别人,也别伤了自己。
3、检验作品:同学们都完成任务了,那你完成的质量如何呢?请你来进行闯关,给自己做一下检验。评价标准:(课件出示)
A、牢固:用一些力气拉一下,看看你的纽扣有没有被拉下来。恭喜没被拉下的同学,一半成功了。
请被拉下的同学举手,分析一下原因,也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助分析一下。
然后集思广益,找出解决办法,归纳:
①
结没打牢:请会的同学来讲讲或示范起结和尾结应该怎样打,最后全班和老师一起操作。
②
缝的圈数太少:多缝几遍,一般双重线缝3遍左右。
③
起结或止结直接打在纽扣上,正确的顺序:(课件出示)穿针――打结――从布的反面穿过――穿入纽扣的眼――缝几圈――在布上打结收尾
B、美观:请同学观察所钉的纽扣的线迹,进行交流。
1、线迹整齐,没有多余的线头;
2、结都打在反面;
3、松紧适度。
同时满足牢固和美观这两个条件后,你的这个双眼扣就过关了!
三、深入学习:
下面,我们来挑战更高的技术,来学定四眼扣。老师要请大家思考,四眼扣这四个眼有几种钉法?(课件出示)……
1、学生交流四眼扣图案;
2、小组比赛:请学生从以上图案中选一种,在固定位置钉一颗纽扣,看哪组又好又快。
3、小组里按照检查双眼扣的方法互查四眼扣。
四、实际运用:
1、我们钉纽扣的技术过关了,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你衣服上的纽扣掉了,你会怎么做呢?
2、老师这里有件衬衣,很不巧,今天掉了2颗纽扣,谁来帮帮老师?
3、先别急,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下,在真的衣服上钉纽扣的时候和我们刚才的练习相比,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了?
4、小组讨论:
5、交流:注意纽扣的位置。纽扣的位置在横向上要与扣洞对齐,纵向上要与前面的纽扣对齐,这样才会整齐美观。
6、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下示范确定位置,其他同学监督。
五、总结延伸:
1、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自学、讨论、比较等多种方法,学会了钉纽扣,而且同学们的技术还挺不错,相信以后在生活中碰到类似问题,大家都知道该怎么解决了。
2、评价:请同学们互相对小组里成员的学习情况作一个评价,在评价记录里打上“☆”号。
3、卫生整理工作。
第三篇:钉纽扣教案
钉纽扣
刘林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钉纽扣的基本技法。
2.能力目标: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掌握钉纽扣的基本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劳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掌握钉纽扣的基本技能。教学难点:钉纽扣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纽扣、布、针、线、剪刀、衣服、粉笔、顶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谜语:兄弟两个人,各进各家门,哪个进错了,出来笑死人。——打一日常生活用品。
二、认识纽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纽扣,而且是各种各样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用途不同的纽扣。同学们,你们都准备了哪些漂亮的纽扣,向大家介绍一下。
老师这也有一些纽扣,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
三、钉纽扣:
想一想:衣服上的扣子掉了怎么办?
当同学们自己衣服上的纽扣掉了,肯定有同学自己钉过,学生介绍自己钉纽扣的过程。
1.钉纽扣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介绍如何选择针和线,介绍顶针的戴法和用途。2.指导观察,了解钉纽扣的步骤和方法(1)纫针:穿针、引线、打结(2)定位:引导学生探讨方法
(3)钉纽扣:引导学生学习操作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安全。3.试一试:小组合作,分别钉一孔扣、两孔扣、四孔扣,注意四孔扣多钉几个。
4.作品展示、交流
四、总结钉纽扣的步骤,出示爱心小贴士:
在衣服上钉纽扣时,要注意:
1.一件衣服的相同部位要钉同一种纽扣,大小、颜色、式样、钉法要一致。2.纽扣的颜色要与线、衣服的颜色相同或相近。线的颜色应略浅于纽扣的颜色。
3.但有时用纽扣点缀衣服时,也可以选择一些颜色反差大的线起到装饰的作用。这就需要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五、延伸:介绍纽扣的用途及纽扣装饰作用的起源。
六、欣赏用纽扣做成的艺术品
七、学生实践;创作自己的作品。
《钉纽扣》反思
刘云涛 劳动与技术的教学模式是以实物、事件为载体,学生学习、活动为主体的一种项目引导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进度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本次课选题较好,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兴趣浓厚。
2.通过这次上课,我认识到要使认知经验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是需要专门训练的。投影展示钉纽扣针法,全体同学分组根据自己准备的不同洞眼的纽扣进行操作,依据自己的喜好确定要制作的作品,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想像空间,让学生体会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实践不是容易的事。
3.有关纽扣的作用的教学,拓展了教学内容,体现了在劳动与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理念。
4、欣赏纽扣做成的艺术品,开阔了学生视野:介绍纽扣装饰作用的起源,学生兴趣浓厚,意识到身边的一切细节都有来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
5、本课教学时间有点紧张,可以简化其中的一些步骤,比如:把爱心小贴士融入前面步骤的教学中,可以节省部分时间;介绍纽扣装饰作用的起源的资料可以改为教师口述。
总之,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自己在课堂的驾驭和学生的组织上还有待提高,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四篇:钉纽扣比赛
钉纽扣比赛
星期三的下午,我们班举行了一场激烈的“钉纽扣比赛”。
在比赛开始前,老师先给我们讲了比赛规则。第一组先9名同学,分三轮进行比赛,第一名加10分,第二名加9分,第三名加8分,最后以总分情况确定名次。讲了比赛规则,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红色大字:四
(一),四
(二),四
(三)。紧张的比赛就此拉开了序幕。
第一场比赛开始了,选手们纷纷上了场。他们个个胸有成竹,好像要大显身手一番。说到纽扣,在场的选手谁也没有逃过这一劫。瞧,刚才还胸有成竹的他们,此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不过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算马马虎地应付了下来。第一轮比赛结果,四
(一)班得了20分,四
(二)班得了9分,四
(三)班居然得了25分,不得不让我们刮目相看。
为了压住四
(三)班的气焰,第二场比赛开始,另两个班临时成立了“啦啦队”。只见台上的选手手忙脚乱,台下的“啦啦队”使足劲呐喊助威,简直快把人的耳朵震聋不。终于我们四
(二)班以21分的好成绩夺得了第二场比赛第一名!
激动人心的时刻开始了,场下个个选手紧张极了,个个都在临阵磨刀。我们班选了我和其他两位同学做第三场比赛的选手。经过艰苦奋战,最终我们班以61分的的成绩取得了这次比赛的冠军!我们高兴得跳了起来,我们为我们团队精神的胜利欢呼雀跃!
这次动人心弦日比赛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了。我想,这次比赛活动既培养了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又培养了们的动手能力,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钉纽扣比赛,我爱你,我会永远记得你!
钉纽扣比赛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钉纽扣比赛”。星期一,曹老师就告诉我们:“星期五的班会课,我们将以‘我展示我生活我快乐’为主题来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 ‘钉纽扣比赛’。规则是单线穿针,双线打结,五分钟内看谁钉得多,钉得好,谁就是第一。”
有了老师这句话,我们个个摩拳擦掌,焦急地等待星期五的到来。我因为上一次被老师“赐予”了“织毛衣最快”奖,所以对这次比赛非常有信心。
星期五这一天终于在我们的期盼中到来了。下午,当我带着扣子、针、线、布、剪刀信心十足地走进教室的时候,只见同学们个个脸上都流露出自信的表情,看来今天又有一场“好战”。
上课了,曹老师一声“开始”。比赛便拉开了序幕。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一根针掉下的声音都能听得见。只见我左手拿针,右手拿线,一穿,过了,我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线拉过针孔,到合适的长度时,用剪刀把线剪断,然后打了一个结。我把扣子按在布上,把针穿过扣子孔,再从对面的孔穿下去,然后又从第一次穿的那个孔穿上来,又穿下去。我又按这个顺序钉旁边的扣子孔,最后打结。我刚钉完一颗扣子,就听见有人说:“我钉完两颗了。”我一听,心里不免有些惊慌,但我很快镇定下来,只是速度快了些。我刚钉完第二颗扣子,只听见一声“时间到”。我庆幸钉完了两颗扣子,可就在这时却有人说:“我钉完了三颗。”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完蛋了!”
这次“钉扣子比赛”虽然我没有获得冠军,但我的收获也很大,因为通过这次“钉扣子比赛”,我又学会了一门手艺,今后也可以帮父母钉衣服上的扣子了,我非常高兴因为我展示了自我并获得了快乐!
第五篇:钉纽扣说课稿
辽师版小学综合实践三年级上册教材——
《钉纽扣》说课稿
一、说教材
《钉纽扣》是辽师大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七单元的第1课时探究与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了解基本的生活技能,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及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动手能力不足的特点,我确定了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各种各样的纽扣,了解纽扣的作用,知道双眼纽扣的钉法。初步学会钉双眼纽扣。
过程与方法:能尝试钉双眼的纽扣,锻炼手部肌肉,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主动探究,积极合作,在互助互学中感受劳动的快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重点:知道双眼纽扣的钉法,能初步尝试,掌握钉双眼纽扣的针法,能按步骤钉双眼纽扣。
难点: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穿针,打起结和打止结的方法。
学具准备:剪刀、针、线、小花瓣布片、各种纽扣、湿巾。
教具准备:钉纽扣步骤视频,纽扣钉法图片,大树图形的学生作品展示板。
二、说教法
因为本次活动为劳动技能课,是一个以探究实践,亲自动手,成品展示的课。教师主要是一个引导者,在与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中而使学生得到了感兴趣的问题,进而通过实物展示观察,课件视频演示,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动手操作的兴趣。研究感兴趣的问题。在活动中我采用了课件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不同孔眼钉纽扣的针法。在操作活动中我用课件进行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双眼纽扣的钉制过程,便于学生对于钉纽扣过程的了解。并交待操作时注意的事项。(其中包括安全问题,卫生问题,时刻提示学生要养成好习惯)
三、说学法
课程强调对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式,本节课我就让学生在小组内观察探究学习钉纽扣的针法。并且通过想、看、做、感受等多种方法进行学习钉纽扣的步骤,通过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同桌同学互帮互助,体验了钉纽扣的整个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兴趣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为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动机,让同学们通过观察寻找礼物纽扣的不同,来了解纽扣的种类及作用从而导入新课。此环节我采用激趣法。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请同学们将信封打开看一看,你们喜欢么?是什么礼物?(生:纽扣)你发现这些纽扣有什么不同么?这些漂亮的纽扣又有哪些作用呢?(连接衣物,装饰的作用)要想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就要从钉纽扣学起。于是引出了本次活动课的主题:钉纽扣。
(二)讨论探究,明确针法。
此环节我通过让学生观察钉完的纽扣并设疑:“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不同扣眼的纽扣,探究出钉纽扣的五种针法。
(三)课件展示,实践操作。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部分,首先让小组学生讨论研究钉纽扣的步骤,在操作活动中采用了课件视频演示的方法,给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了钉纽扣的过程,便于学生对于钉纽扣过程的了解。教师适时提问:“你认为哪步最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敢于说出困难之处,教师从而使教学的指导更有针对性,更能切实地对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与予以关注,进行有效的教学。对于难点,我采用演示法、示范法,师生共做,共同突破困难,体验教师的服务、指导作用。在学生独立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强调注意事项,其中包括安全问题,卫生问题,时刻提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在活动中时刻注重体现孩子们的互帮互助精神。
(四)作品展示,体会成功。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活动中教师还十分重视孩子们的评价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克服困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作品展示是孩子们在制作后成就感的体现。通过同桌之间的互评以及老师的评价,使孩子们感受到劳动后的喜悦,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此后,我又针对此次活动中的学生钉制的作品进行了一场作品花的展示秀。
(五)拓展延伸及总结 让学生通过欣赏各种纽扣制作的装饰品,感受纽扣装饰品带来的艺术魅力,并调动学生对制作纽扣装饰品的热爱,为下一步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环节后,再次明确下节课的任务以及督促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力求真正的从生活入手,从学生兴趣出发,课堂气氛和谐轻松融洽,达到提高每个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和个人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