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河之舞 教学 设计
大河之舞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乐曲欢快、热情的情绪。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大河之舞》气势宏大的舞蹈场面。
3、学跳踢踏舞的基本舞步。
4、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3重点难点
感受《大河之舞》乐曲热烈、激昂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和宏大的舞蹈场面。4教学过程
导入。
以音乐大风车的形式导入。
二、欣赏《大河之舞》
1、引导观察(出示多媒体画面和背景音乐。)师:藏族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圣地,他们生活在四川、甘肃、云南等地,但主要生活在西藏自治区。这里有壮美的雪域风光,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这儿有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有广阔的草原,草原上还有着成群的牦牛和羚羊;热情的藏族人民还有着古老独特的文化传统,他们信奉佛教,藏族人民他们勤劳善良、能歌善舞、藏族舞蹈可分为“踢踏”“玄子”“锅庄”三种形式,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表演《我的家乡日喀则》来学习藏族舞蹈的“踢踏”舞“锅庄”舞中的一部分动作。首先由老师为大家表演舞蹈《我的家乡日喀则》。
2、教师示范舞蹈《我的家乡日喀则》,初听全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3、再次欣赏,为乐曲分段。
4、分段欣赏,逐段感受每一段的情绪。
三、观看《大河之舞》舞蹈片段,感受舞蹈动人,热烈的一面。
四、学习踢踏舞的基本舞步。
组织学生学跳藏族舞蹈《我的家乡日喀则》
师:《我的家乡日喀则》由四种舞步组成:颤膝、退踏步、嘀哒步、长靠。首先我们来学习颤膝。
1、颤膝: a教师示范动作:原地上下颤动膝盖,颤动时身体要自然、放松,身体重心向下放,动作顺序先脚后手。
b学生模仿 教师指导
c教师哼唱前奏《我的家乡日喀则》,学生随音乐做动作。
2、退踏步: a教师示范脚的动作:第一拍前半拍右脚后踏半步,重心在左脚,后半拍左脚原地踏步一次;第二拍右脚向前踏地一次,这些动作连续进行就是:退、踏、前。b学生模仿 教师指导
c教师示范胳膊的动作:双臂前后自然放松悠摆,重心保持在左腿上。d教师哼唱《我的家乡日喀则》前八小结,学生随哼唱做动作 e学生随音乐伴奏跳《我的家乡日喀则》前八小结。
3、嘀哒步: a教师示范动作:第一拍前半拍右脚前踏脚跟着地,重心在左脚,后半拍左脚原地踏步一次。这些动作连续进行就是:右脚跟踏“嘀”,左脚踏“哒”。b学生模仿 教师指导
c教师哼唱《我的家乡日喀则》中间四小结,学生随音乐做动作。
4、长靠: a教师示范动作:第一八拍身体向右,先出右脚向右走3步,转身向左,重心在右脚,左脚跟点地两次;第二八拍身体向左方,先出左脚向左走3步,转身向右,重心在左脚,右脚跟点地三次;这些动作连续进行
b学生模仿 教师指导
c教师哼唱《我的家乡日喀则》后十七小结,学生随音乐做动作。
5、随录音完整的跳一跳《我的家乡日喀则》
五、拓展。进一步了解《大河之舞》的舞剧的七、八、九片段,以及《大河之舞的》所创纪录。
第二篇:大河之舞 教学设计
《大河之舞》教学设计
一、课前游戏 模仿节奏的游戏。
设计思路:通过模仿节奏的游戏,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并将新授的部分节奏作了一个有效的渗透.二、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三、听辨导入
播放踢踏舞录音,学生猜声音。
设计思路:用猜声音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
四、简介踢踏舞的发展,出示课题
1.踢踏舞起源于18世纪,是当时的美国黑人在闲暇时做的一种脚下的游戏。2.这种游戏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所喜欢,到了19世纪,踢踏舞被正式搬上了舞台。
播放美式踢踏舞视频,学生谈感受。
播放杨丽萍的《雀之灵》,学生观察并谈出两种舞蹈的区别。
3.目前,踢踏舞已经风靡全球,它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舞蹈,但最为著名的就是爱尔兰的《大河之舞》。
【设计思路:首先,让学生知道踢踏舞最初是玩出来的,这使孩子们更乐于接受这种艺术形式,并使他们情绪放松,为后面的即兴创编做好铺垫。其次,通过观察美式踢踏,并与《雀之灵》相比较,引导学生谈出美式踢踏是自由、随意的风格;踢踏舞非常注重脚下的节奏变化;踢踏舞演员不仅仅是舞蹈的表演者,同时也是舞蹈音乐的演奏者。】
《大河之舞》的大河指的是爱尔兰的里菲河。里菲河是爱尔兰民族的母亲河,就像我们中华民族的黄河一样。
【设计思路:介绍里菲河,通过音乐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
五、欣赏《大河之舞》经典片断
1.感受舞蹈内容(1)整体感受
播放《大河之舞》。学生思考并谈论这段爱尔兰踢踏带来的感受,及与美式踢踏的区别。(2)感受旋律
a.老师用小提琴演奏主旋律;
b.学生跟随琴声哼唱旋律;
【设计思路:课堂上,学生只要能够跟随教师的琴声把这段旋律用“la”音模唱下来就可以了,不需要演唱乐谱。选用小提琴作为课堂乐器,是出于两点考虑:1.这段旋律本身就是弦乐演奏的;2.小提琴很便捷,可以走到学生中间演奏,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听音乐,找出主旋律在舞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六次)
2.表现踢踏舞的节奏
(1)旋律在不断重复着,但每一次音乐的出现,舞蹈演员都采用了不同的步伐,因此也让我们产生了不同的感受。
听辨旋律出现的前四次,舞蹈演员分别踏出了哪些节奏。
设计思路:课件中的图谱很形象地展示了旋律出现的前四次舞步的变化,通过图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节奏越来越丰富,速度越来越快。】
(2)按照旋律的节奏用接龙的方式敲击第五次和第六次出现的主旋律。第五次:每小组敲击两个小节,四个小组循环一次; 第六次:每小组敲击一个小节,四个小组循环两次。教师一边拉小提琴,一边引导学生敲击旋律的节奏。
3、即兴创造节奏。听音乐,学生即兴敲击,全班形成多声部节奏的演奏。【设计思路:创设平台让学生自由、大胆地创编节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4、成品展示
跟随《大河之舞》视频,全班共同表演。(拍手一跺脚—跳简单舞步一拍桌子)【设计思路:拍手一跺脚一跳简单舞步一拍桌子这一连串越来越激烈的表达方式,使学生体会到观众的情绪随着踢踏节奏的变化,越来越兴奋,越来越激动。】
向学生介绍这部大型舞剧还融合了许多其他的艺术元素,如歌剧、音乐、弗拉明戈舞、芭蕾以及现代舞的精华,鼓励学生课后到网上下载完整的视频进行观看。
六、拓展内容
播放西藏踢踏舞《扎西德勒》。学生一边谈感受,一边随音乐拍击节奏。【设计思路:一段藏族踢踏舞不单单是让学生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更是让他们知道有关踢踏舞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等待着我们去探究。】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感受了踢踏舞带给我们的热情与快乐。
为学生提供“踏破铁鞋”网站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设计思路:网址的提供,使学生在课后可以继续浏览观看有关踢踏舞的更多的知识和最新的发展动态,有效地将课堂内容延伸至课堂以外。】
学生踏着踢踏舞的节奏走出教室
板书设计:
点评:
这节课首先树立了“踢踏舞是舞者在奏乐”的观点。老师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避开踢踏舞的舞蹈学习这一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点以及踢踏舞所特有的节奏特点,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把节奏作为本节课学习的切入点,以节奏为主线,围绕孩子对踢踏舞节奏的感受和体验、模仿参与、团结协作和创造拓展进行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只是让学生感受了节奏、表现了节奏、创造了节奏、组合了节奏,而且是通过节奏的学习聆听了音乐、学习了音乐、了解了音乐。课堂环节清晰,设计合理,教具运用准确,真正做到了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不断的修正中,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善于等待学生,等着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去解决问题。教师整节课都能够及时关注到学生的表现和感受。教学设计符合音乐的特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始终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有序地进行着音乐的活动、音乐的创造,是音乐在引领着老师和学生。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已经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这种教学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着、创造着快乐,这种快乐在孩子们走到台下的时候还在延续着。
教师以小提琴演奏、伴奏和学生敲击节奏的方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和体验了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教师高超的小提琴演奏和与学生近距离的情感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参与性和能动性得到极大增强。用手替代脚,由不会到会,很快准确地敲打出《大河之舞》的强烈节奏,深深地感受到音乐艺术的强大魅力。这节课小提琴作为课堂教学乐器的选用,既尊重了由弦乐演奏的原曲,又利用了它操作灵活的特点,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道音乐沟通的桥梁,使教学目标一步步实现,取得了近乎完美的效果。
中国藏族踢踏舞《扎西德勒》的呈现,既拓展了本课知识,又开阔了学生视野,还巧妙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踢踏舞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自我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第三篇:大河之舞 教 学设计
大河之舞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乐曲欢快、热情的情绪。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大河之舞》气势宏大的舞蹈场面。3、学跳踢踏舞的基本舞步。
4、培养训练学生的节奏感、运动协调感等方面的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视频,播放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通过模仿、小组合作创编、教师传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丰富音乐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积极健康的流行音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四)创新素质与目标
创新思维,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常规与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贯穿于整个学期。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松懈。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热烈、激昂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和宏大的舞蹈场面。
2、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教学难点】
3、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节奏、情绪方面为乐曲分段。
4、学跳踢踏舞的基本步法。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大河之舞
一、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新的音乐领域。活动2【讲授】大河之舞
三、欣赏乐曲
(一)初次完整欣赏乐曲
师:首先老师请你们听这段音乐,听后,请你说出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从节奏和情绪的变化上去看,能分出几部分? 如果同学们能听出是什么乐器主奏就更好了。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随老师用指尖点节奏感受音乐。师:播放乐曲(完整地)。生:初次听乐曲。
生:学生畅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回答主奏乐器是什么。
师:(顺着学生的发言接下来)你们说得很对,乐曲给你们的感受是欢快、热情奔放的;主奏乐器是小提琴。但是,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这首乐曲除了乐队的音响以外,还加入了其它的音响。加入了什么声音,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答。
师:对,这首乐曲除了乐队的音响以外,还加入了脚步声。因为这首乐曲是爱尔兰典型的民间踢踏舞的音乐。
(学生如果回答不出来,老师就让学生再听第一段主题A,主题A 反复两三遍就可以了。主要启发学生听乐队音响以外的声响。)师:乐曲分为几部分?(如果学生回答出是两部分,老师要请学生说原因。如果学生能回答可分为两部分,但回答不出原因,老师要引导学生,可以请学生看乐谱。)(二)分段欣赏
师:那么我们通过节奏、情绪上的娈化,可以看出,乐曲分为两个部分。1、欣赏第一部分
师:刚才同学们也听出来了,这首乐曲中还加入了舞蹈者的脚步声。那么乐曲的节奏又是如何跟着舞者的脚步发展变化的呢?
师:我们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边看黑板上老师画的图谱,并随着舞蹈者的脚步声拍手感受一下第一部分的情绪。(老师点击第一主题)
再听:(教师边听边画出图谱)使学生感受舞者脚步节奏的变化。教师根据图谱完整准确敲击节奏。
师:通过音乐,请你说说舞蹈者脚步的节奏是怎样变化的? 生答。
师:第一段音乐是怎样的情绪? 生答。
2、欣赏第二部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第二部分曲谱。
师:第二段的节奏有明显的变化,音乐加入了什么样的节奏类型? 生答。
师:对,加入了后十六分音符,我们看着第二部分的曲谱,用手划拍视唱感受一下。(学生划拍小声练习唱谱。)师:下面请同学们小声用“哒”随电子琴伴奏哼唱,并随电子琴加入拍击。
师:后十六分音符的加入又使得旋律有了怎样的情绪变化呢?好,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感受一下第二部分音乐的情绪。
(教师播放第二部分音乐,学生认真聆听。)师生畅谈:跳跃的、不稳定的;动感十足的,气氛更加强烈。舞者激烈的脚步、奔放的情绪从音乐中可以感受出来。
师: 好的,同学们,刚才我们着重将这首乐曲两部分的音乐从节奏和情绪上分析了一下。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首乐曲是谁创作的吗?这首乐曲就是由爱尔兰著名的音乐家比尔·惠南创作的——什么呀?(教师展示幻灯)生答。
师:对。刚才我们听的这首音乐只是《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三)完整欣赏
师:让我们再次完整欣赏《大河之舞》音乐剧中的这首乐曲。请同学们边听乐曲边看一看爱尔兰舞者的踢踏舞表演,好不好?(师生共同观看《大河之舞》视频。)(四)介绍《大河之舞》的背景
师:《大河之舞》是什么?它是一部音乐剧。共分四场。这部音乐剧主要表现了爱尔兰古老的历史,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刚才我们欣赏的那首乐曲只是《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老师希望你们能记住《大河之舞》这段音乐。《大河之舞》这部音乐剧的舞蹈风格是什么呢?是利落流畅的爱尔兰踢踏舞?是热情奔放的西班牙的佛朗明哥?还是气质优柔的古典芭蕾?还是活力动感的现代舞?都不是,又都是。它融合了以上几种舞蹈风格,这就是《大河之舞》。
师:同学们,你们还想不想看看《大河之舞》中别的精彩片段?(老师播放《大河之舞》中别的精彩片段。观看后让学生说出看后感受。)活动3【活动】大河之舞
四、学跳踢踏舞
师:同学们,多么激昂的旋律、多么热烈的节奏、多么宏大的舞蹈场面。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其实咱们中国也有自己本民族的踢踏舞。有谁知道是哪个民族的? 学生回答。
师:对,是藏族。由于老师的脚不方便不能给大家现场跳,但是老师给大家欣赏一段藏族踢踏舞的视频,同学们想不想看?
师:在这之前老师提到了,爱尔兰的踢踏舞融合了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佛朗明哥踢踏舞,汲取了气质优柔的古典芭蕾及活力动感的现代舞的精髓。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爱尔兰的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分为花式舞步和基本舞步,我们学习简单的基本舞步。学生随第二段主旋律站成队形 学生学跳爱尔兰踢踏舞。
1)基本站姿:头正、身直、肩展,(学生齐说)重点强调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放松。2)脚步动作:踝关节放松,同时还要能控制…….3)教师教基本舞步
4)随音乐把舞步连起来,加拍手
师鼓励:你们真像一群爱尔兰的舞者呀。
师:今天我们欣赏、学习了爱尔兰的踢踏舞。今后,老师有机会还会教大家学跳藏族的踢踏舞。
五、课堂总结
师:《大河之舞》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它印证了这一点:一个被遗忘的舞蹈因为一群热爱它的爱尔兰人,走向了广阔的世界。《大河之舞》不仅是世界舞蹈的瑰宝,也是整个爱尔兰民族的骄傲。
这节课我们只借用爱尔兰踢踏舞了解了外国民间舞蹈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外国民间舞蹈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例如:俄罗斯民间舞蹈、印度民间舞蹈等等,希望没事的时候去感受一下这些世界的艺术瑰宝。
请同学们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第四篇:《大河之舞》赏析
《大河之舞》赏析 ——行外人的角度
一、总括
《大河之舞》气势恢宏、庄重又不失轻松欢快、简单纯粹,感染力极强。把每一场分开来看,或情感渲染,或感官刺激,或场景展现,都表现了一幕幕不同的特定情境;而如果把整个舞剧串起来,就犹如一部讲述爱尔兰文明的史诗,讲述着智慧、勇气、生命与爱这些永恒的主题。
二、分场赏析和回顾(《大河之舞》2014年北京演出场)【第一幕】
【第一场】与太阳共舞
爱尔兰特色的吉格舞曲伴奏,在靛蓝灯光呈现的黑夜里,女舞者着黑色的短裙,行着庄重的步子入场,她们上身挺立神情凝视。其间舞者们围成一个圈,就像是围着一团火跳着篝火舞,表达对造物的歌颂和敬畏,这个过程中音乐节奏特别快而舞者的舞步与节奏相合完美。舞者们退去时一下子安静下来,非常辽远宁静而又庄重,神秘与敬畏在不经意就传达到听者的心灵最深处,非常像是宗教仪式。
【第二场】心灵的哭泣
灯光依旧是蓝色和靛色的灯光,柔和而不失典雅。大圆月的背景下,女子美声独唱先起,就像爱尔兰风笛的悠扬高亢,甜美声里又有隐约的颤抖。接着美声合唱,凝重圣洁就像教堂的诗朗诵,而他们每人拿着一根白色温柔的蜡烛。【第三场】康迪斯〃凯瑟琳
音乐忽转而轻快,一群着酒红色短裙的女舞者踩着精灵一样欢快的舞步出场,她们的舞蹈融入了芭蕾,跳跃轻快犹如“四小天鹅”。接着女子独舞,肢体动作非常优美,舞步有了较多的旋转和滑步。继而三位男舞者出场,音乐变得怪异和有挑衅气氛,那位有着贵族的气质的女舞者与他们好似挑战。
【第四场】致库丘林的挽歌
笛子独奏,高、远,致一个短暂但却英勇的生命。【第五场】雷电
男子群舞,没有音乐,但舞步就是音乐,节奏、层次感,闭上眼睛听声音能感受舞者的动作。而快速且铿锵有力的舞步绝对给人闪电的迅势。
【第六场】Shivna神话
这段不是踢踏了,舞风转变。月光照射的高黑的夜幕,蛮荒的树影下,一男一女各自舞动,演绎和述说着故事,给人原始的和英雄的感觉,他们的舞步野蛮但又不缺柔美。
【第七场】火舞
蹿动的火苗里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身影,她开始舞动,那么柔美又矫健,红黄色的灯光打亮,西班牙风格的音乐响起,舞者一袭红裙加快舞步,热情奔放。其间在弗拉门戈原有脚步打点的舞蹈中融入了踢踏,充满激情,偶尔的跳跃就像蹿动的火焰。
音乐一转,四名银色着装的男舞者出现,灯光骤然变冷,只有女舞者身边有微弱的红光,男舞者试着逼近女舞者,就像是冰要去扑灭这团火,但火舞者无所畏惧,充满智慧和他们周旋。他们不停的舞动,最后融为一体,浅浅的红光笼罩了舞台。这整个的五人群舞就像冰与火的交融。表达了对火的赞颂和敬畏。
【第八场】走进春天 收获
绿野乡村的背景里响动着纯乐器的拉、吹、打击,轻快祥和,就像是晚会。
【第九场】大河之舞
灯光回到蓝色的基调,女子美声独唱和齐唱间接响起。接着美声歌唱者退去。碧绿柔和的波光里,身着绿色的女舞者和男舞者各自舞动一段之后是群舞,气势磅礴,就像大河滔滔不绝,仿佛自然造物的大河之下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力。【第二幕】【第十场】梦醒美洲
星空下的群山里,小屋亮着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群舞。他们愉快放松、着装轻简,音乐欢快,就像是一个大型乡村舞会。这时,音乐骤变,女声独唱响起,刚刚齐舞的舞者细细凝听,他们深情的凝视对方和远方,好似依依不舍。
【第十一场】准备起飞
再最后舞一曲吧,于是他们又舞动起来。直到最后小提琴响起,舞者褪去,背景切换到夕阳下的海边。
【第十二场】新世界的劳工 1.自由拯救他们的灵魂 男高声独起,孤独无助。接着其他歌者加入,他们一齐歌唱了一首渴望自由之歌,heart,soul,love。
2.踢踏舞
街上,两名男子以自由轻松的舞态出现,他们的手脚完全放松,这是美国纽约风格的爵士踢踏,舞风朴实散漫。接着三位王子风范的舞者出现,他们上身挺拔,身体瘦长,与前两位舞者竞技时带着贵族式的傲气,不同于美式踢踏双脚放松张开的舞步,爱尔兰踢踏舞者双脚45度交叉,较多跳跃。
3.俄罗斯的狂舞者
服饰、音乐和舞步都欢快而充满了异域情调,手臂尽管更自由有了较多动作,不过总体较直,甚至加入了很多杂耍风格的动作。
4.世界的心跳
载歌载舞,节奏扑通扑通就像激动的心跳。5.安达卢西亚
土黄色的灯光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着性感黑色长裙的西班牙女舞者激情洋溢。
【第十三场】家乡的中心地区
大圆月下小提琴独奏。接着二胡、琵琶、笛子演奏了一曲《我的祖国》。这首中国耳熟能详的歌曲的主题和感情基调都与《大河之舞》有很好的融合。在各种乐器齐奏之后,男女双人舞,高跳跃大跨步地进场。其间男舞者用脚步模仿击鼓声,表现得简直一模一样。最后是列队齐舞,气势浩大。【尾声】
任何历史的凝重都在这一刻化为轻松欢快和团结凝聚。
三、总赏析
1.舞蹈集中展现了踢踏舞
听说一位伟大的踢踏舞家更像是一位音乐家,这话真是对极了!所有的踢踏舞在《大河之舞》中都展现了复杂的打击技巧,节奏快而清晰。
作为主要舞风的爱尔兰踢踏舞,上半身基本保持直立挺拔,脚步以小腿动作为主,其舞步充满跳跃性,活泼而欢快。手臂的动作则相当简洁,有的也多为直线运动,如第一场和第九场中的男子独舞,除了叉腰的动作手几乎是有力的直伸,而且即使是叉腰或是屈肘也屈得非常直而有力,绝不放松,这点与美式踢踏完全不同,就像“第十二场:新世界的劳工”里一样,美式踢踏舞风朴实散漫,看起来全身都是放松的,所以舞者手臂就是很随意地舞动,幽默诙谐,而且,他们的双脚放松地跨开着。此外,英式踢踏则强调以芭蕾优美的肢体动作为主,如“第三场:康迪斯〃凯瑟琳”中的女子独舞,在舞步方面则有较多的旋转、滑步等,给人以贵族的气息。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第七场火舞中,弗洛门戈里的踢踏被舞者跳得极尽恰当,看红裙、身体和手是热情,看跳跃的踢踏是泼辣与活力。
2.表现内容广
《大河之舞》集中展现了爱尔兰和踢踏舞文化。可以说,对于像我这样的门外汉,看一部舞剧并试着去了解和赏析,真的是收获颇多。除了舞蹈,其中最直观的是着装,比如“第十场:梦醒美洲”开始时的群舞者,男士是衬衫马夹加马裤,而女舞者则是朴素色大摆长裙,在18世纪,女舞者就多半是穿着普通的粗布洋装或者她们上教堂所穿着的洋装。而爱尔兰素有“翡翠岛国”之称,全国绿树成荫,文化中非常具有乡村气息和情怀,《大河之舞》也展现了这一点。
听觉上来说,爱尔兰风笛悠扬高亢、沧桑感伤,如“第四场:致库丘林的挽歌”,甚至可以说,爱尔兰舒缓的音乐和歌声都多少有这个特点,如第二幕开始时的笛声,虽然舒缓悠扬却也夹着沉重和感伤,而人声吟唱就像清寒的空气,使听者的心灵也变得干净、一尘不染。
而上面所说的这些都可能与爱尔兰的宗教文化有关。爱尔兰人属于凯尔特人,凯尔特古代宗教以德鲁伊德教著称于史,宗教祭祀仪式隐秘,往往选择在夜阑人静、满月高悬之际,在小森林或林间空地举行他们独特的执祭习俗,《大河之舞》第一场和第六场可以发现这点的影子。德鲁伊德教义的核心是灵魂转世说,主张人死后灵魂不死不灭由一个躯体转投另一身体,凯尔特人的神明信仰使他们充满敬畏,他们有很多广为传播的神话。所以,他们也敬畏和赞颂日月星辰这些最直观和震撼的自然力量,除了能从“与太阳共舞”中强烈感受到这一点,也能从舞台出现次数极多的大圆月及星辰山河的背景看出来。
也许也与宗教上的神秘与敬畏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爱尔兰人非常喜欢蓝色和靛色,舞剧中的蓝靛光可以说是主色调。靛色是直觉力和睿智的象征,看起来沉静却隐藏活力,具有复杂不可思议的涵义,而蓝色代表精神力。此外非常值得一说的是,《大河之舞》第十二场第二段两种踢踏竞技那一段,舞者精湛的舞步无可挑剔之外,“竞技”这种形式的融入也恰提醒了观众美式踢踏的历史和展现了爱尔兰人的个性。
美式踢踏舞发源于社会底层民众,而且早期几乎是黑人在跳。在城市,黑人奴隶不能像白人一样去舞蹈学校,而是互相切磋学习,互相比赛竞争。他们一方面是互相学习,一方面是为了增强趣味性,这与爱尔兰人竞技可能有相当的不同,爱尔兰人更多的是处于好胜心态。古代作家对凯尔特人性情描述:勇武自信、坦率浮躁、性情旷悍,天性狂热的好战。所以他们当然不会放弃竞舞这么好的求胜机会。但这是个机灵的民族,非常擅于模仿学习,骨子里追求高贵和纯粹。这些都可以从这一个舞剧场景中看出来。
四、总结
《大河之舞》这种阵势充分展现了爱尔兰踢踏舞者惊人的体能,尤其第五场雷电中的男子群舞,我观舞时就在心里惊叹,自己跳绳时按他们的速度与力度最多也就三分钟,而且会失误,这些舞者——如何做到这般的啊!感叹终归是不骚不痒,回归正题,总的来说,《大河之舞》表现内容非常广,犹如一部长篇血泪史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同时也向观众展现了爱尔兰文化和踢踏尤其是爱尔兰踢踏文化的博大。
第五篇:《大河之舞》教案
《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乐曲欢快、热情的情绪。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大河之舞》气势宏大的舞蹈场面。
3、培养训练学生的节奏感、运动协调感等方面的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听辨舞步的节奏变化。
2、感受流行音乐中明快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感。
3、跟随音乐即兴敲击节奏。
教学难点
1、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节奏、情绪方面为乐曲分段。
2、学跳踢踏舞的基本步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大河之舞》的视频、录音带、录音机、踢踏舞视频。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新的音乐领域。
三、欣赏乐曲
(一)初次完整欣赏乐曲。
师:首先老师请你们听这段音乐,听后,请你说出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从节奏和情绪的变化上去看,能分出几部分?如果同学们能听出是什么乐器主奏就更好了。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随老师用指尖点节奏感受音乐。
(二)分段欣赏。
师:那么我们通过节奏、情绪上的变化,可以看出,乐曲分为两个部分。
1、欣赏第一部分。师:刚才同学们也听出来了,这首乐曲中还加入了舞蹈者的脚步声。那么乐曲的节奏又是如何跟着舞者的脚步发展变化的呢?
师:我们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边看黑板上老师画的图谱,并随着舞蹈者的脚步声拍手感受一下第一部分的情绪。(老师点击第一主题)师:第一段音乐是怎样的情绪?
2、欣赏第二部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第二部分曲谱。
师:第二段的节奏有明显的变化,音乐加入了什么样的节奏类型?
师:对,加入了后十六分音符,我们看着第二部分的曲谱,用手划拍视唱感受一下。师:下面请同学们小声用“哒”随电子琴伴奏哼唱,并随电子琴加入拍击。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首乐曲是谁创作的吗?这首乐曲就是由爱尔兰著名的音乐家比尔•惠南创作的——什么呀?(教师展示幻灯片)师:对。刚才我们听的这首音乐只是《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
(三)完整欣赏。
师生共同观看《大河之舞》视频。
(四)介绍《大河之舞》的背景。
师:《大河之舞》是什么?它是一部音乐剧。共分四场。这部音乐剧主要表现了爱尔兰古老的历史,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刚才我们欣赏的那首乐曲只是《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老师希望你们能记住《大河之舞》这段音乐。
四、学跳踢踏舞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其实咱们中国也有自己本民族的踢踏舞。有谁知道是哪个民族的? 师:对,是藏族。大家课下可以去网上找一找关于藏族踢踏舞的视频,感兴趣的可以自学。
五、课堂小结
《大河之舞》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它印证了这一点:一个被遗忘的舞蹈因为一群热爱它的爱尔兰人,走向了广阔的世界。《大河之舞》不仅是世界舞蹈的瑰宝,也是整个爱尔兰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