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之舞
~-5-22 字数:2777图书馆二楼文学阅览室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尤其面对新书架上的新书有一种阅读欲望,一来多是最新出版,感觉会有新的观点和思路,虽然事实常常并非如此;二来无形中满足下意识里“喜新厌旧”的情绪,虽然我同样喜欢在别人勾画的痕迹中对比和共鸣。借阅《凝视与守望》的理由便基于此。《凝视与守望》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散文》中的一卷《生命文化卷》,除此之外还有哲理、历史、地域、宗教、先锋文化卷等五卷。丛书编写的初衷是,“从文化、美学的角度对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的发展进行检视,使读者在对世纪经典美文的欣赏中获得愉悦,于喧嚣、浮躁的生活里获得平和、超然的心境。”在丛书主编的位置上,我发现了刘湛秋的名字。最初知道他是源于顾城和英儿在激流岛过于疯狂的激情放纵和惨痛结局。一个天才和两个女人的海滨童话,摧毁了爱情,也疏远了刘湛秋和英儿之间有些暧昧的接触。他们的故事在《魂断激流岛》中有没有论述,没有亲见。但在英儿新作《伊妹儿情书》(?)中讲述的似乎就是他们之间风雨交往的经历。岁月风尘的磨砺之后,两个人重新走到一起。在人生的舞台上,这种爱恨情仇的表演从未中断,只是时间、地点、人物在不停地更换、交替。作家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生命与思想的舞蹈,在二十世纪文化的大背景下,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宁静厚重的内心世界。此书的编排框架试图回避“绝对的时间排序、作者声名的排列,而在映衬、对照的审美观照下,让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关于生、死、时光、情感——思和说。”如此编排的好处在于,读者可以比较清晰的领略不同作家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论述,欣赏并比较。关于生与死、成长与暮老,刘如溪在《此生正在飞翔》中说,“活,仅仅是活着,取缔了诗性的介入,放弃了飞翔的渴望,生活只是一连串时日的消逝,没有前进,没有攀升,这意味着自我探寻的放弃,生命的永远放逐。”这是对生命的一种积极态度,肯定了人之奋斗的意义与生命在“飞翔”中完善并充实的可能。庸常人生的卑微生命在现实与金钱的重负下,无法保持飞翔的姿势,而终归成为忙碌于陆地平面的灵长类。与渴望飞翔的激情形成截然对照的是张爱玲《烬余录》冷漠的描述。张爱玲对战争生活的冷静与反讽,令人无法不努力揣测这个不寻常女人的内心世界。关于战争,“和平反而使人心乱,像喝醉酒似的”;关于情感,“去掉了一切的浮文,剩下的仿佛只有饮食男女这两项”;关于人性“人类的文明努力要想跳出单纯的兽性生活圈子,几千年来的努力竟是枉费精神么?事实是如此”。她从消极的立场上渲染了小市民社会中自私庸俗的人生态度。阅读~年代的回忆和倾诉,我憧憬向往《动物凶猛》中孩子在那个时代里天堂般的世界,即使那只是王朔文字欺骗的又一次成功的预谋;我无法明了《雪落黄河静无声》中那大于爱情的对祖国盲目的忠诚,可能我没有那个时代生命体验的真切感受;我唏嘘感叹于《无人部落》对于人性的摧残和折磨,但愿那一页历史永远雕刻于岁月的浮雕而不再重演……~中苟活与死亡,我看过不少,那种特殊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人之丑陋与崇高、妥协与抗争,我都可以理解,人们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不同。赵丽宏在《死之余想》中所描述的例子,几乎是我所听闻的所有~~中最为惨烈的一个。作者在法国作曲家圣桑的《死之舞蹈》的乐曲中,听一个素不相识的旅客讲述关于~死亡的故事。党支部书记是一个“血气很盛的中年汉子”。关押者为了防止犯人自杀,即使在上厕所、吃饭的时候,也有看守跟随,身边存在利器也是不可能的。绝望者所萌生的死之坚决并为之实行的勇气,常人是无法想象的。“看守站在他面前陪着,只见他拿起一双竹筷子,定定地看了几秒钟,突然抽出一根,用极快的速度塞进自己的鼻孔,然后猛地将头重重地向桌面上叩去,只听‘噗’地一声,长长的竹筷子整个戳进了他的鼻孔,戳到了脑子里!那党支部书记仰面翻到在地上,当场就死了,连哼都没有哼一声”。……天蔚《庄严的美,悲壮的诗》则呈现了一种死亡的诗意。伦敦举办一次国际芭蕾舞比赛当中,主持人宣布:下一个节目《天鹅之死》,由巴甫洛娃表演。观众骚动:她不是死了么?乐曲忧伤,聚光随音乐缓缓移动……观众在空旷的舞台上,仿佛看到超越了时空而永恒的巴甫洛娃在翩翩起舞……人到中年的感慨是因为走向迟暮的恐惧,还是回首曾经的懊悔,我无从知道。但董桥的《中年是下午茶》则告诉我们,中年的故事是那只扑空的精子的故事:“那只精子日夜在精囊里跳跳蹦蹦锻炼身体,说是将来好抢先结成健康的胖娃娃;有一天,精囊里一阵滚热,千万只精子争先恐后往闸门奔过去,突然间,抢在前头的那只精子转身往会跑,大家莫名其妙问他干嘛不抢着去投胎?那只精子喘着气说:“抢个屁!他在自渎!”这是一种略带荤腥的幽默,在紧张的思考与阅读之外,我们的确需要这样一种轻松的跳跃,否则,生命的沉重会让我们失去很多快乐和微笑。文学不仅仅将一个世界变得复杂,更要让一个并不完美的世界充满诗意。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这种善意的蒙蔽中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追寻朦胧遥远的理想所在。残缺之美在于“念天地之悠悠”的沧桑、“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希望,和“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追忆。唐韵《宁愿残垣断壁》认为,“汉民族因为儒教的浸染而形成的宿命和中庸的集体意识,使我们奉献给人类文化祭坛上的牺牲只能是杨柳岸晓风残月,却没有真正的大悲剧艺术。”陈超《懵懂岁月》的叛逆文字,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或《动物凶猛》,看电影在先)的短篇版。抽烟、打架、早恋、秘密阅读、旷课……那个时代的一切对我都是一种神秘的诱惑,尤其在我走进任何一个70年代便已存在的破旧大院,我都可以想象和感受到那种没有高考、电脑的青春是如何在暴力与激情中,释放最为本真的疯狂。那个时代的一切都是疯狂而丧失理性的。……以上的文字,几乎是不能称之为读后感的,我引用了太多的文字,复述了太多的文章和故事,而没有更多对这本书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评价。或许,我觉得那样作没有太多的意义,至少于我是这样。书中的文章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这一点很显然。文章的选择自然和编者的阅读面和个人素养有关,但对于美的感受,在最为基础的感受层面上,人与人之间是相通的,我相信。除了那些号称先锋的文字无法为大多数读者接受以外,读者的审美眼光是趋于一致的,就像我们认可朱自清的《绿》与《荷塘月色》的优美文笔一样。单就每一篇文章而言,它们即使不是无可挑剔,也是出类拔萃的,至于个别文章评价的分歧在所难免。因此,抛却编排分类略微凌乱的缺点,我几乎想出不其他不足了。甚至,这点缺憾都是因为散文写作的自由和驳杂而无法明晰分类所造成的。倘若在某个暖洋洋的下午,那些在纸上舞蹈的文字,能够照亮生命中为你忽略的某个角落的话,就足够了。生命还在延续,我们唯一能作的就是跳好那段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舞!
第二篇:《鞋匠之舞》
小班打击乐活动《鞋匠之舞》
周 永
英
古交市育新幼儿园
2013年4月
小班打击乐活动:《鞋匠之舞》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能按乐句敲击乐器。
2、进行初步的合作表演,体验和大家一起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1、课件、图谱。
2、打击乐器:沙锤、铃鼓、双响筒。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并引出主题。
1、律动《玩具兵进行曲》。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行进。例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体会运用身体乐器的乐趣。提醒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玩具,边表演边行进
2、谈话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刚才小士兵走路时有些用力了,哈哈,鞋底都开了,该怎么办?我们来听听小鞋匠是怎么帮我们修鞋的吧。
二、初步感受欣赏乐曲,了解作品主题。
1、出示课件:幼儿倾听音乐《鞋匠之舞》。提问:你听到音乐里面有哪些声音像修鞋子发出的声音?
2、师幼再次边欣赏边模仿锤子、针剪子发出的声音。
3、提问:你见过鞋匠干活吗?鞋匠是怎么修鞋子的?我们一起来学学鞋匠干活的样子吧。
三、出示图谱,尝试按乐句敲击乐器,体会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1、出示图谱,并根据图谱理解音乐的结构。
刚才大家学的很好,小鞋匠就是这样干活的,可是小鞋匠干活时特别好看就像跳舞一样有节奏,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出示图谱:这些图谱上画的什么?小鞋匠在修鞋时怎么做的?请幼儿看图谱做动作。
2、游戏:请个别幼儿扮演小鞋匠给小朋友修鞋,随音乐节奏来做缝、捶、剪来的动作。用食指当针来缝,启发幼儿在捶、剪的动作时的创编。对模仿的像、做得好的幼儿进行鼓励。
3、幼儿分三组看图谱跟音乐做动作,进一步体会缝、锤、剪的动作及节奏区别。
4、出示各种小乐器,尝试敲击乐器,师幼共同完成图谱。
小朋友表演的真好!这首乐曲如果配上好听的乐器就更好听了。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小乐器,逐一出示几种乐器,问:“这是什么乐器?我们来听一听它发出的声音,小朋友听一听这种声音像修鞋时什么工具发出的声音?
幼儿试着敲一敲,引导幼儿边念图谱边敲击乐器。
5、用小乐器来学学小鞋匠,合作演奏乐曲进行表演。
四、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今天小鞋匠修了这么多鞋,好开心啊。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回家吧。
设计意图:
这节活动是选自奥尔夫音乐《鞋匠之舞》,奥尔夫指出:“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础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指南》也指出: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和模仿行为。因此为了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我设计了本节课《鞋匠之舞》,尝试了奥尔夫音乐的教法,本节课选择了节奏鲜明,形象性强的音乐,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陶冶性情,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动手能力,体验节奏训练带来的乐趣,充分发挥音乐活动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功能。培养幼儿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节奏感等。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把节奏放在首位,从感受音乐入手,结合打击乐和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和其他方面的能力,所以这是一节集打击乐和律动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通过乐曲节奏的变化,让幼儿感受节奏的快慢长短,并能通过肢体语言和打击乐器表现出来。
音乐教学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训练,要有操作。如何使这些内容的教学有乐趣、有创造性,并真正具有音乐性,是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课题。这节课提供了这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联系到一起来呢?那就是节奏。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学习音乐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
第三篇:月光之舞读后感
月光之舞读后感
夜晚,皎洁的月光从窗口倾泻进来,屋子里一片银白,月光之舞读后感。徐徐的晚风,消散着白日的酷热,我感到清凉、舒爽;也许是心情好的原因吧?就连耳边也仿佛飘来了贝多芬的《夜光曲》。当天色变暗,点点星光显露,一弯眉月悄挂,我便会想起曾经在某篇散文里写的“月色如歌,洁白温柔细腻”
/>-->第四篇:花之舞教案
花之舞(大班艺术活动)
萸江幼儿园
刘练方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2.初步学跳《花之舞》,尝试用动作表现欧洲民间舞蹈。3.能根据手腕花的不同颜色,找出双向“s”形穿花队形的规律。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花人手2朵(右手红花,左手蓝花),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课前玩过游戏“捉迷藏”及“椅子转转转”。
3.场地准备:大圆、小圆。活动过程:
1.初步感知理解音乐。2.引导幼儿学习舞蹈动作。3.师幼共同寻找双向“S”形穿花规律
(1)学习“捉迷藏”游戏,寻找 “S”形穿花队形的规律。
(2)学习和第三位新朋友拍拍手,做结伴开花的动作。
4.师幼共同游戏:花之舞
第五篇:《登顶之舞》学习心得
《登顶之舞》学习心得
《登顶之舞》是用中国人的哲学来写,用中国人的理念和语言诠释的经典管理学书。这是这本书的特色。
我昨天还在想过年了该送些什么礼物给我的客户朋友,现在我有了答案了。这就是最好的春节大礼。
《登顶之舞》成为中国企业的圣经是很有可能的。
我以前在跨国公司爱立信负责中国市场。《登顶之舞》令我耳目一新,心情非常激动。我曾在政府、国企、跨国公司呆过,现在自己做投资,做投资人。我曾经过emba的系统学习,在美国、芬兰、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受过专业的管理培训的培训,学的都是外国的案例,缺少解剖中国案例。在爱立信的时候,我想创立一个中国案例库,但是那时没有成功的案例,也没有陈惠湘这样的人来写出来。所以在最后没有创建成功。陈惠湘曾在上海一个企业年产值30多亿的企业做ceo,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现在,在国外的经典财经类书,不出半年很快就可以翻译过来,在机场,高级饭店等场所随处可见。但是这些案例都是隔靴搔痒,对中国企业的指导意义毕竟有限。中国的企业现在还像一个孩子,刚刚从童年进入青壮年期。要从创业者发展到创业家,再成为企业家。不是一个只靠个人能力能解决问题,必须整体考虑组织、战略等等方面的问题。《登顶之舞》是用中国人的哲学来写,用中国人的理念和语言诠释的经典管理学书。这是这本书的特色。我昨天还在想过年了该送些什么礼物给我的客户朋友,现在我有了答案了。这就是最好的春节大礼。中国的企业,包括国企、民企、混合经济企业,都在探讨怎么样来朝顶峰奋进,所以刘东华社长说将来中国企业家人手一本,他也不奇怪。《登顶之舞》成为中国企业的圣经是很有可能的。这本书具有的理论指导意义,很具有实战性。尤其对于企业家而言,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书中的妙语都提炼出来了,看了这本书的人就可以象冯仑那样说出妙语连珠那样精彩的话,到什么场合都可以用。这个对平时感觉语言贫乏的企业家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