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还地桥镇小学 黄红英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有4个小朋友去李阿姨家做客,李阿姨拿出很多糖果分他们,小明7颗,小红3颗,小丽4颗,小刚6颗。师:你觉得李阿姨这样分发合理吗? 生:不合理。师:为什么不合理? 生:他们分的糖果不一样多。生:应该他们分的一样多
师:那么要使他们分的糖果一样多该怎样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求平均数”。
二、自主探索,理解平均数
师:同学们,你们能一眼就看出他们的平均数是多少吗? 生:能 生:不能
(1)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含义。学生活动: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桌上的糖果摆一摆,分一分,使这几个小朋友每人拿到的糖果一样多。生:学生汇报
(2)老师用磁性小圆片代替糖果,点学生上台边说边动手操作。师:这是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求平均数的方法,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生;取长补短 生:取多补少
师:老师也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移多补少”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如果是求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或某个球队的平均身高,我们还能用这种方法吗? 生:不能。
(3)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42面,看看还有什么方法?
(4)师:刚才我们看了书,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移多补少”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出平均数? 生:列式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师:用你刚才所说的方法求一求,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到多少颗糖吗?
仔细的比较一下平均数与原来的几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的做法。
小结;总数÷份数=平均数 并且平均数在这几个数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三、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1)出示例题。学生仔细观察统计表,在统计表中发现问题。(2)小组讨论分别计算出两个篮球队的平均身高。(3)比较两个篮球队的平均身高。(4)教师小结。
四、巩固练习
1、让学生根据要求操作,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2、独立练习。出示习题
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是什么意思?结合书上的问题指明同学回答,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谈话:如果所有的队员身高如果变得同样高的的话,是160厘米,说明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有的超过160厘米。
五、总结评价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怎样的收获?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用途广泛,我又让学生自由交流生活中所见到过的平均数,再通过报刊新闻开扩学生的视野,体会平均数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用途。
但是课堂上的问题还是有很多,在这堂课中其实对于求平均数孩子们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对于平均数的意义学生也理解比较透彻,而这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求平均数和理解意义上,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比如说在计算求平均数时,学生可以通过本节课所学的移多补少的方法来简化计算,减轻计算负担,而我忽略了对孩子们这方面意识的培养。另外练习的层次不够鲜明,在求平均数的基础上再增加让孩子求总数该如何求,数学应该培养孩子们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求平均数说课稿
课一开始,我用多媒体出示这样的情景:“星期天,有4个小朋友去李阿姨家做客,李阿姨拿出很多糖果分他们,小明7颗,小红3颗,小丽4颗,小刚6颗。李阿姨这种分发合理吗?”由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糖果,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摆出结果,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反思刚才的操作过程,概括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如果李阿姨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平均分糖,这么多人这么多糖,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移”的过程并交流。我们知道“平均数”与“平均分”是不同的概念。因为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而平均数却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因而在教学时,我并未让学生进行操作,而是通过让学生在交流与想象中感受“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为随后的深化作好预设。
学生的认识刚刚获得平衡,如果李阿姨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平均分糖,这么多人这么多糖,仍旧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学生觉得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太麻烦了,该怎么办呢?迫使他们自觉突破思维定势,换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获得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即“先合并再平分”,并要求列式计算,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数学化”的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有着实际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为操作后得到的结果“5”起个名字,从而引出“平均数”及其含义。
1、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后,我又联系学生熟悉的两个篮球队的队员的身高情况统计表引出身高的话题,让学生作比较。接着,我又请第一排和最后一排同学起立,比较身高并说说你是怎么比的。学生会觉得这个问题太容易了,因为坐在最后的同学往往个子比较高。我又请第3小组和第4小组同学起立,再进行比较,学生发现高矮不一,不好比,想到把每人的身高加起来再比,又发现两组人数不一样,还是无法比较。
学生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愤悱状态,我抓住时机设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准确地比较出这两组同学哪组更高一些?”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总结出最佳方法是通过求他们的平均身高来比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为探索活动提供了动力,明确了方向,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明确了探究方向即求每一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后,我便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要求每一小组的平均身高,要作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让学生懂得要先收集每个同学的身高才能计算。源于学生身边真实的数学问题,正好激发了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进行合作,以取得小组竞赛的胜利。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始了活动。允许学生离开座位,独立收集小组内每个同学的身高填入统计表中,计算出平均身高,然后在组内交流计算方法,统一结果,由组长填入汇总表中。这儿,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他们在开放的活动空间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教师只是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融入他们的活动中,和他们平等相处,热心帮助他们处理突发事件,并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在投影仪上展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一一加以肯定,鼓励简便算法,并总结基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紧接着激发学生思考:“第1小组的平均身高为138厘米,所以他们组每个同学的身高一定是138厘米。对吗?”通过辨析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3、实践运用,体验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我又引入了以下现实情境:
(1)、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对吗?
(2)、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强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7厘米,可以说小明一定比小强高吗?
(3)、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3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4)、老师发现我们家第二季度用电情况是这样的(投影电费单),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本领,帮我预测一下我家这个月的用电情况,好吗?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通过情境的辨析,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求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第二篇:《求平均数 》 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郑口第一小学 袁宝华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53页、54页、55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特点、能利用这些特点解释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教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法: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
一、初步建立平均数的意义
1、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 生:(齐)喜欢!
师:由于场地有限,我们不能把比赛搬到课堂上来,但老师可以带大家看一场有意思的投球比赛,想看看去么? 生:想。
师:操场上有几个同学,他们相约来一场规定时间内的投球比赛,分成了两个小组,摆开了一副两军对垒的阵势。首先上场的是一组同学,一起看看他们成绩如何!期待吗?
生:恩。
师:看一组投球成绩。
课件出示:张华8个、王云7个、李英6个、赵明7个。
师:一组成绩还真不错,发挥比较稳定,四名同学投的不相上下。师:一组投罢,换二组同学登场了,想看看二组投得咋样么? 生:想,想。
师:第一个出场的是女同学刘杰,竟然投中9个,杨立也投中了8个,二组开场就如此厉害,真为一组同学捏把汗呀,你们觉得二组能赢么?
生:不好说。
师:那我们接着看!
出示:孙梅5个,(学生唏嘘)王丽3个,(学生“啊”?)丁鹏5个。师:两组同学都投完了,这时赛场上两组同学为谁输谁赢起了争执,双方各执一词,一起去听听。
师:二组刘杰说:“我一人投中9个,你们一组都没我多,所以我们二组胜。”同学们以为呢? 生:不能这样比,比得不是个人赛,要看整个小组的水平,更何况二组王丽同学还投了3个呢!
师:是呀,老师也觉得不能比个人成绩。这时王丽又说话了“不比个人的,就比总数,我们二组一共投进了30个球,而你们一组才投是28个,所以还是我们二组胜。”同学们这次觉得可以么?
生:不公平,二组5个人,一组才4个人。欺负人。
师:真是的。5个人打4个人,是不公平。那该怎么比呢?生:(茫然)!师:同学们,能不能找到一个数反映两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呢?先看看一组的具体投球情况!
出示:第一组同学投球成绩统计图。
2、介绍“移多补少”法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一组投球数量都接近几个?用哪个数来代表一组的整体水平呢?
生:7个。
生:8和6都接近7个,所以用7表示。师:怎样让他们投的数量匀一匀呢?
生:把8里面多的1个送给6,这样就都是7个了。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移完后,一组同学看起来好像都投中了几个?
生:(齐)7个。
师:能代表一组的整体水平吗? 生:(齐)能!
师:接下来看一下二组同学的投球情况。
3、介绍求平均数的公式。
出示:第二组投球成绩统计图。
师:能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一找二组同学的整体水平吗? 生:„„
前后桌四人一小组互相说一说。
生:好像是6个。9个给3个3个,8个分别给两个5一个。都是6个了。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样二组同学看起来好像都投了几个? 生:6个。
师:用6代表二组同学投球的整体水平合适么? 生:合适。
师:这次移多补少的过程有什么感觉? 生:很麻烦。
师:有没有别的方法很快的求出6个?
生:我先把5个人投球的个数相加,得到30个,再用30除以5等于6个。师板书:(9 8 5 3 5)÷5
=30÷5 =6(个)师:像这样先把每次投中的个数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这5人(板书:合并平分),能使每一次看起来一样多吗?
生:能!
师: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这回的先合并再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生: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师: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后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比如,在这里(二组图),我们就说6是9、8、5、3、5这五个数的平均数。那么,在这里(出示一组图),哪个数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同桌说说。
生:在这里,7是8、7、6、7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师:能用算式求出它们四个的平均数吗? 生:(8 7 6 7)÷4
=28÷4 =7(个)
为什么同样是求平均数,却一个除以3,一个除以了4呢?(因为他们的人数不一样)第一组中平均每人投中7个,是不是每人都投中7个?第二组平均每人投中6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第一组要除以4?第二组要除以5呢?让学生理解“总数量”和“总份数”的意思。师:现在能判断哪个组胜利了吗?(一组)这就是有理不在声高,最后见输赢!师:这个7能代表赵明投的那7个吗? 生:不能。
师:能代表张华投的那6个吗? 生:更不能!
师:奇怪,这里的平均数7它究竟代表的是哪个人的个数呢? 生:这里的4代表的是一组四人次投球的平均水平。生:是一组投球的整体水平。(师板书:整体水平)
二、巩固练习、知识拓展。
1、练习1:求亮亮家平均每天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师:带着我们掌握的平均数的知识来看帮助亮亮家遇到的问题吧!呈现亮亮家一周丢弃塑料袋统计图。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1:从图中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环保教育,少用塑料袋,多提竹篮。)问题2:猜猜亮亮家平均每天丢弃塑料多少个?(3个)
问题3:为什么不猜1个?6个?(1个最少多的移过来肯定比1个多。最多的才6个移给少的后就不够6个啦!)
师:这样看来,尽管还没得出结果,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最后的平均数应该比这里最大的数——
生:小一些。
生:还要比最小的数大一些。生:应该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平均数总是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这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利用这一特点,我们还可以大概地估计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问题4:计算一下平均数是多少?(1 3 2 3 2 6 4)÷7
=21÷7 =3(个)
师:能指出平均数所在的位置吗?(找一名同学来指一指)问题5:找一找平均数上面超出几个塑料袋?(4个)下面不足几个塑料袋?(4个)
师:我们发现不足的和超出的正好——(相等)。问题6:为什么它们会相等?
生:它们若不相等,多出的移给少的就不够,或分不完了。
师:对,超出部分就像山峰,不足部分就像山谷,削平山峰才能填满山谷? 师:其实,像这样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一样多,这是平均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把握了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巧妙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5、小结过渡:刚刚我们学习了平均数,你有什么收获?(其实,移多补少也好,先合再分也好,都是为了使他们同样多,进而得出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同学们有信心将知识活学活用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闯关吧!
2、练习2:冬冬下河会不会有危险?
师:一起看冬冬遇到什么问题了? 课件出示图
师: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
师: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生:不对!
师:怎么不对?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50厘米。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会有危险。
师:说得真好!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 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 生:真的有危险!
师:提示同学们,一定不能到不熟悉的河边、池塘边玩耍游泳!
(一)第一关:小试牛刀。
1、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1)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吗?
(2)追问:哪一种方法简单?(移多补少)
4、拓展延伸:
(1)如果任意变动笔筒中铅笔的枝数,平均数会变化吗?为什么?(2)如果去掉一个笔筒,平均数会变化吗?为什么?(3)小结:平均数与总个数和份数有关。
小结:求平均数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三、深化理解,延伸思维
1、彩带问题。
课件出示如下三条彩带。师:老师大概估计了一下,觉得这三条彩带的平均长度大约是10厘米。不计算,你能根据平均数的特点,大概地判断一下,老师的这一估计对吗?
生:我觉得不对。因为第二条彩带比10厘米只长了2厘米,而另两条彩带比10厘米一共短了5厘米,不相等。所以,它们的平均长度不可能是10厘米。
师:照你看来,它们的平均长度会比10厘米长还是短? 生:应该短一些。生:大约是9厘米。
师:它们的平均长度到底是多少,还是赶紧口算一下吧。„„
如果三条彩带的平均长度就是刚才老师估计的10厘米。那么第三条彩带应该多长呢?
(1)12-10=2 10-7=3 3-1=1 10 1=11(2)10×3=30 30-7-12=11
五、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刚才我们利用平均数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决。想一想,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看谁是有心人,试着说一说。
2、春暖花开北京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
2、求各组数的平均数。(1)7和3 14和6
(2)
6、7和5 3、2和13 6、6和6(平均数相同,几个数可能不同)(3)7、1、6和2
如果把7增加4,其它数字不变,平均数是多少?如果减少4呢?
师:难怪有人说,平均数这东西很敏感,任何一个数据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现在看来,这话有道理吗?(生:有)其实呀,善于随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这正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像我们有月考中的平均成绩一样,只有每个同学都多考一点,平均分才会大幅提高。
四、看书质疑、不留死角。师: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下课!
板书设计:平均数
移多补少
合并平分
一组:(8 7 6 7)÷4 二组:(9 8 5 3 5)÷5
=28÷4 =30÷5 =7(个)=6(个)
第三篇:《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
2.理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并能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2、学生会解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乒乓球板和球各2付。统计表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构建平均数的概念:
1、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1)、师:今天老师想组织同学们进行一场小小的球赛,有没有信心? 生:(有信心)
师:既然是比赛就有比赛规则,请听好:全班同学分成两队,一二2组为甲队;三四2组为
乙队,每队挑选若干名选手来参加拍球比赛。比赛规则是:在规定时间内哪个队拍的
个数多哪个队获胜。(注意:时间到或球离板后都表示结束比赛)
(给10秒时间商量派谁来参加比赛。)
师:好,甲队老师选4名参赛者;乙队老师选5名参赛者。
生:学生选派选手,编号后上台排好队伍。
备注:如果在这里有学生说出人数不同比赛不公正,教师随即提问:那么怎样比才公平呢?
生:只要算出2队拍球的平均数。(教师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的“平均数”。
师:刚才同学们一致认为求出每一队拍球的平均数是最公平、公正的。
说得一点没错,老师决定采纳同学们的建议。下面我们首先进行拍球比赛。
师:为了节省时间,每次2个选手一起比,另外1名选手和各队的同学们可以一起数数。并
记好所拍的个数。
2、设疑:
师:两个队拍球个数已经公布,可结果还未决定,猜猜看假如你是裁判,你会依据什么来决定哪个队获胜呢?(学生交流,口答――平均数)
生:只要算出2队拍球的平均数。(教师板书:“平均数”。)
3、师:为什么用平均数?求出总个数不行吗?平均数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交流,互说回答。因为求平均数公正,又能反映一个队的整体水平)
师:说得真好。边说边板书:公正、代表整体水平
师:怎样来计算平均数呢?谁来说说看?
生:学生说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教师板书)注意:若出现除不尽可以保留整数。
师:好,比赛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看到甲队平均每人拍()下,代表甲队整体水平,乙队
平均每人拍()下,代表乙队整体水平。现在老师宣布:本次拍球比赛×队获胜。同学们
你们还有意见吗?
2、联系生活,深化感知
A、出示一组题目: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对下面3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1)小华班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38厘米。
(2)小华班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小勇班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所以小华身高一定比小勇高。
(3)出示一副图:(图略)一个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米,小芳身高1.35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不会有什么危险。
B、学生交流看法,并说明理由。1.2米是一个平均水深,深的地方一定比1.2米深,甚至于有2米,而浅的地方一定比1.2米浅。
师:是的,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
师: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的吗?谁能举个例子来说说看。
生:汇报。(3-4个学生)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个例子,请看。
三、平均数算法的探究。
(1)出示题目:这是四(4)班同学上学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情况一览表:□ 代表10本。
师: 现在王老师想了解四(4)班同学平均每组借阅图书多少本?
先独立思考,再到小组里交流想法,可以用算式或图示来表示你的想法。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交流汇报。(选择学生上黑板板演)
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
生1:(我是用图来表示的,只要把第2组的一个个框移给第一组1个,再把第3组的一个框移给第4组1个,这样每组都是三个框,就是平
均每组30本。
师:喔,根据图你一眼就看出来了,其实你就是就把多的移出来,补到少的里面去。这个过程就是“移多补少”。(板书)
生2:我是用(20+40+40+20)÷4=30(本)我是先求出四组一共借阅的总本数,再除以组数就是每组的平均分。
师:噢,你是先把四个组的总本数合起来再平均分。这个过程就是“先合后分”的过程。(板书)大家认可他的想法吗?(生:认可)
生3或生4:我的做法其实与生2一样,(40+20)×2÷4=30(本);60×2÷4=30(本)……
师:这2种方法只是求总数的方法不同,其实也是先求出总数再平均分这也是“先总后分”。
如果出现:(20+40)÷2=30(本)
师:这个算式是谁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由于一、二2组和三、四2组借阅的本数相同,我就先算出一、二2组的平均本数,也就算出了四组的平均本数。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原来这份材料里正好一、二组和三、四组借阅的情况是一样的,所以你算出其中的一半的平均数也就代表了四组的平均数。
★★如果出现:20+(20+20)÷4或20+40÷4 也让学生说说想法。
生: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每组都有20本,就把20本作为标准,再把剩下的40本平均分,得到的商再与20加起来。也是每组30本。
师:他的想法同学们都听清楚了吗?(教师可补充说明)他的意思是:首先选出20为标准,再把比20多的数加起来的和除以4,得到的商与前面的20相加,就是每组的平均本数。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象这样,几个不相同的数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或先合后分),使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做对的举手。看来同学们都掌握得不错。请观察以上每个算式中的平均数的得数,你能发现平均数的值有什么规律吗?
生: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师:你真是个有心人,观察得真仔细,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介于两者之间。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四、巩固应用。
1、做“练一练”/第一题。(题略)学生做后评讲。(略)
2、第二题。(可以口答算式不计算)
出示四年级四班高萌同学在作文比赛中的得分情况。
师:你知道评委们是怎样确定她最后得分的吗?
生:先把8个评委的得分加起来,再除以8。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按他们的方法计算,等到学生出现疑惑时,组织学生讨论:
平均数既然具有公正性和代表性,为什么在这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
师:计算比赛成绩的特殊要求(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用你认为最简便的方法,再根据这一特殊要求再计算出高盟同学的最后得分。
3、师:如果让你当评委,你认为王老师这节课能得多少分?
学生商讨后,给老师亮分,你把得分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得分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最后得分是多少,请小评委们抓紧时间计算出来。(亮分97)
四、课堂小结:
师:看来得分还挺高的,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学会什么叫平均数,求平均数的方法。
求平均数时,首先要求出总数量,再用总数量除以和它对应的总份数;或者直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先找出基数,再把比基数多的数加起来除以总份数,将商与基数相加,得到平均数。
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
第四篇:统计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表示统计结果,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简单平均数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求稍复杂数据的平均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和求众数、用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表示数据和读统计图表等。本单元在教材编排上有以下两个特点。
1、强调对统计量实际意义的理解。
《课程标准》4—6年级学段“概率与统计”领域的目标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个统计量都是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平均数也叫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描述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的大小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化;众数和中位数过去小学《大纲》中没有,初中才认识。这两个统计量是课标教材新增加的两个概念。什么是众数呢?众数首先是一个具体的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众数的大小与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只与某个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的一个(或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与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也没有直接关系,与数据的排位有关系,只与中间的一个或两个数的大小有关。
在实际教学中,这三个统计量的理解,都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来组织教学,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水平,本套教材先认识平均数和众数,六年级下册再认识中位数。
本单元首先通过两个篮球队队员的身高和体重的素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接着,通过四年级学生一个班32名同学的体重这组既真实又典型的数据,使学生认识“众数”,并通过讨论这个班学生的平均体重与体重的众数表示什么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众数的实际意义。
2、把读统计表、统计图贯穿在统计学习全过程。在现在信息社会中,统计图、统计表已成为人们用来描述、表达信息的一种普遍的工具和手段,读懂统计表、统计图也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本单元教材,在1—3年级学段学生已经认识了统计表中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基础上,注意通过统计表、统计图来呈现问题情景,首先让学生读统计表、统计图,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如,在读32名学生体重记录表的过程中,发现体重是38千克的人最多,进而认识众数。在读阅览室星期一至星期五读书人数统计图的过程中,发现统计图一格表示5个人的特征,进而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本单元共安排5课时。最后设计了“读书调查”的综合运用内容。学情分析:
第一学段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习了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认识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学生的计算能力会对求平均数产生影响,学生对众数的理解相对容易。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学生也容易理解,但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忽略一个所代表的多个单位,除此之外,学生在完成条形统计图时,不够整格时的处理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有的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时不能做到干净、美观,有时画图的随 意性强,需要培养学生制作正确美观的统计图。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平均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
3.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用统计知识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量、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了解平均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单元教学难点:
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用统计知识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1课时: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教材97—99页)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2003年某市小学年篮球友谊赛的事情,呈现了两个篮球队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让学生读题,在交流了解到的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先估计哪个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的要求,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然后讨论议一议中的两个问题:⑴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⑵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个球队的平均身高吗?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接着提出计算两个队队员平均体重的要求,在学生自主解答后,再次讨论“说一说”的两个问题。⑴最重的队员的体重超过本队平均体重多少千克?最轻队员的体重比本队平均体重少多少千克?⑵两个队队员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关系吗?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感受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活动二,呈现了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两组不同人数的学生体重,通过求这两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教学目标:
1、在读统计表、交流信息、自主计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教学难点: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建议:
教材第一个板块呈现的是2003年某市小学年篮球友谊赛,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部分队员的身高和体重统计表。教师可将统计表制成课件。教材中兔博士提出“先估计那支球队队员的身高高一些,再算一算。”因为统计 表中展示的是部分队员的情况,我们在表述时,是不是就统计表中的信息表达出“统计表中所列出的哪个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教材第二个板块呈现了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两组不同人数的学生体重,其中两个小组人数不一样多,教材中大头娃提出的问题是“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议一议”中的问题是“42千克、40千克分别表示什么?”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出让学生“比较两组同学的平均体重,哪一组重一些”的问题讨论比较人数不同的两组同学的平均体重,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然后再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关注学生求平均数的方法,组织学生讨论求出的两个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时,求和方法的指导教师应作为关注点,使学生掌握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在不同算法的对比中,尝试简便易行的方法。教学预案: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谈话,由学生是否喜欢看篮球比赛的话题,引出两支球队比赛的事情,用课件出示两支球队队员身高和体重情况的统计表。学生读统计表,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预设:学生可能汇报某个队员的身高情况,也可能汇报队员的体重情况。引导学交流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如统计表中两个小队各有9名队员,红星小队胡东风最高是168厘米,红星小队除了李斌身高138厘米外,其余队员的身高都超过了150厘米,银河小队张春光最高是172厘米,银河小队有两名队员的身高低于150厘米,都是140厘米„„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情境,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探究体验,认识平均数
(一)教师提出:请同学们估计一下,统计表中所列出的哪个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预设:两支球队中银河小队的张春光最高,这个队的队员平均身高可能高些。红星小队只有一个人的身高偏低而银河小队有两个人身高较低,所以红星小队的队员平均身高可能高些。
两支球队中最高的张春光在银河小队,而最矮的李斌在红星小队,所以银河小队的队员平均身高可能高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给学生创设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
看来大家都有自己估计的理由,到底哪个小队的平均身高高些呢?我们来实际计算一下吧!
你打算怎样计算各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身高总和÷总人数=平均身高
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同时关注学生不同的算法。预设:
A)红星小队:(153+138+153+163+165+158+166+168+158)÷9=158(cm)银河小队:(152+172+140+140+154+160+167+161+167)÷9=157(cm)B)红星小队:(53+38+53+63+65+58+66+68+58)÷9=58 100+58=158(cm)
银河小队:(52+72+40+40+54+60+67+61+67)÷9=57 100+57=157(cm)
教学中让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计算身高总和的方法,有的同学可能采用竖式连加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可能进行归类,如计算红星小队的身高总和:153+138+153+163+165+158+166+168+158 =153×2+158×2+(163+165+166+168)+138 =306+316+160×4+22+138 =622+160×5 =622+800 =1422
不要求学生写出这个过程,但可以这样思考,要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寻求简便方法。因为求和的计算在求平均数重视非常重要的。课件出示“议一议”中的问题:
1、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
2、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关注红星小队两个队员的身高是158厘米,这只代表他们个人的身高,而求出的平均数158厘米,代表的是红星小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水平。【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身高的实际意义,使学生理解求出的平均身高不是某个队员的身高,某个队员的身高也不能代表整个队的平均身高。
(二)继续练习求平均数
教师提出“分别算出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的要求。交流学生的计算情况。重点关注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进行板书:
体重总和÷总人数=平均体重
交流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是怎样计算体重总和的。
红星队:(47+35+45+54+53+51+56+56+53)÷9=50(千克)银河队:(48+58+40+42+50+56+52+50+45)÷9=49(千克)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先加个位再加十位,然后合起来。有的学生可能用竖式直接计算。
关注学生求和时是否通过观察寻求了可行的简便方法。这也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课件出示:求出的平均体重是每个队员的体重吗?某个队员的体重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体重吗?使学生懂得其中同样的道理。出示教材“说一说”中的问题:
(1)最重的队员的体重超过本队平均体重多少千克?最轻的队员的体重比本队平均体重轻多少千克?
(2)两支球队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什么关系吗?
解决第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计算的结果,再到统计表中找一找,算一算。预设:红星小队最重的队员刘劲松和胡东风,体重是56千克超过本队平均体重6千克,最轻的队员李斌体重是35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轻15千克;银河小队最重的队员张春光体重是58千克,超过本队平均体重9千克,最轻的队员李来群体重是40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轻9千克。第二个问题可以结合生活常识和计算的结果,使学生懂得正常情况下,身体高,体重也高。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感受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
三、尝试应用,解决平均数问题:
出示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第五组和第六组同学体重的统计表,让学生读表,了解表中的信息。交流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第五组有7个人,第六组有8个人。教师提出:要比较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重一些,该怎么办?学生可能回答先计算两个组的平均体重,然后进行比较。
接下来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名两名学生进行板演。
预设:第五组同学平均体重:
(34+36+42+44+46+50+42)÷7=42(千克)第六小组同学平均体重:
(38+34+54+34+35+41+39+45)÷8=40(千克)
提出“议一议”中问题“42千克、40千克分别表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求出的两个平均数的意义。完成比较哪一组平均体重重一些的问题。【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四、巩固练习,提升学习质量:
1、完成教材中练一练的第一题:
引导学生将统计表的合计一栏填写完整。总人数是将六个小组的人数加在一起,植树棵树是将六个小组的植树棵树加在一起。引导学生弄清两个问题分别是什么意思:(1)平均每个组植树多少棵?用植树总棵树除以组数。(2)全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用植树总棵树除以人数。关注学生是否理解。【设计意图】把一个数按不同的标准平均分,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中富有挑战性的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练一练第三题引导学生读统计表,了解信息进行交流。
弄清“售完”的意思。为学生解决第二问做铺垫。“你认为哪种图书的销量大?”学生可能有不同意见,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百科全书》销量大,这一周中有五天比《童话世界》卖得多;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百科全书》销量大,因为一周中卖出的《百科全书》总数比《童话故事》总数多;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童话世界》销量大,从前五天的销售情况看,《童话世界》销售的总数多„„有的学生可能提出计算平均数去衡量哪种图书销量大。教师可以指出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最后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可以要求学生书面表达。
【设计意图】借助此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求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求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求平均数”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第六册第三单元42页的内容。它是新教材“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算术平均数,用来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的公共媒体大量使用统计图表示信息,所以看懂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运用平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上,放在根据数据做出必要推断上,另外,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二、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多数孩子来自农村,因此我在教学是选材尽量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我在课堂中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学到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下,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三、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思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秒表、绳子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听体育老师贾老师说咱们班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6名同学的“跳绳”成绩挺不错的!我很想知道两个小组,哪个更好些?有什么办法?
生:比赛,在规定1分钟内看哪个小组跳的总数多,就是胜利者。
师:哦,好建议。不过,一节课只有40分钟,谁来出个好主意,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 生:6人一起跳,分组数数。
师:哦,好主意!那就按你的方法比赛吧!
{课伊始,趣已生。从同学们体育测试项目——跳绳入手,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自己想出比赛方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学生}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引出“平均数”,体验“平均数”产生价值。
6名学生开始比赛,其余学生认真地数着。生汇报,师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
第二组:78、83、82 师:请同学们以最快的口算算出结果,并汇报补充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249
第二组:78+83+82=243 师:(热情洋溢)通过比总数,第一组以248大于243获胜了,恭喜你们(师与他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这时发现第二组同学鸦雀无声,面无表情)师:我加入第二组,让老师也来跳一跳,你们帮我数着。(学生欢呼)
师跳了83下,改板书如下:第二组:78+83+82+(83)=326,现在第二组获胜了吧,你们高兴吗? 生:(议论纷纷,有几个喊叫)不公平的,第二组4个人,当然获胜了。
师(面带疑惑)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时,用比总数办法来决定胜负是不公平的。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组总体跳绳水平的高低了吗?(全班寂然无声,学生思索着,半晌,有学生举手了)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种类似的情况,比较平均数就可以了。(这时有很多学生表示赞同,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师:(赞赏)哦,你知道的知识真多,老师佩服你!
{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学生请出“平均数”。学生们感受着“平均数”此时出现的价值,产生了学习的迫切需求。}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怎样计算每个组跳绳的平均数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方法,师要求任选一组说想法)生1:我用算术法求第一组的平均数,我是这样算的:(82+86+81)/3=83 生2:我从86里拿出3个,给82加1也变成83,给81加2也变成83,每人都是83,那平均数就是83 师:谁听明白了吗?(再指5名学生说)师:(看着生2)你能给你的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由于平时有渗透过这种方法,生2很自然地说出是“移多补少”)师板书: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
师小结:刚才生1和生2分别用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求出了第一组的平均数是83,那有谁求出第二组的平均数了?
(生摇头,大胆学生说:除不尽的)师:(乘机)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我们学过的“估算” 师:好,那你们试试吧!(指1名板演)板书:(78+83+82+83)/4~81 师:从两组平均数83和81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组平均数大,所以还是第一组总体水平好一些。{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解题应用能力,而且在教学中,强调生生交流,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第一组的83表示什么?你怎么理解“83”这个数?(引导学生明白:“83”是个“虚数”,第一组的83不表示每人真跳了83下,有可能小于83,有可能大于83,还有可能等于83。)
师:通过刚刚的情景,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是谁帮助了咱们?(平均数),那你想对“平均数”说什么心里话?
生(自由发言)生1:平均数,你真厉害,使不公平的事变公平了。生2:平均数,因为有了你,世界上才会太平。。。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描述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并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增强对平均数应用价值的理解,有助于将抽象知识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生举例:统计考试成绩需要平均数;平均每月用电量;节目比赛打分用到平均数。。。师:我这儿有一些生活中的信息:
(1)
我国10周岁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40厘米,平均体重为34千克; 附:中国10周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
男生
女生 身高/厘米
140
体重/千克
33(2)2月27日我市的平均气温为6摄氏度,2月28日我市的平均气温为3摄氏度;
(3)我国地下水有8300亿吨,河流流量2.7亿吨,总数量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平均占有量却只有2600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师:看了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生自由发言,渗透营养学、锻炼身体、关注天气变化、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及“平均数”是“虚数”的理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谈了对平均数的感受,进一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思想品德教育润物细无声地寓于教学之中。}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多媒体呈现:下面是某县1999—2003年家庭电脑拥有量的统计图。
图略:1999年350台,2000年600台,2001年1000台,2002年1600台,2003年2500台
(1)
求出这五年来,平均每年拥有电脑多少台?(出现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两种方法)
(2)
估计一下,到2004年这个县的家庭电脑拥有量是多少?为什么?(3)
从图上你还知道些什么?
2、多媒体呈现一幅统计图,内容为:小刚家每个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师: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哪个算式?(1)(16+24+36+27)/4(2)(16+24+36+27)/12(3)(16+24+36+27)/365 a、生举手表决
b、辩论交流得出正确答案(2)
c、师生小结:计算平均数时,得从问题出发去选择正确的总数和总份数后,再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3、判断并说理由 班级
数学第二单元平均分 四(1)
四(2)
四(3)
87(1)四(1)班每个人的分数都是85
()
(2)四(3)班每个人的分数都要比另两个班的同学分数高()(3)四(3)班的总体成绩最好,四(2)班最差
()
4、星期天,小明高高兴兴去学游泳。他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平均深度是126厘米,小明身高是134厘米。他在这个游泳池学游泳会有危险吗? 会()
不会()
可能会()
可能不会()a、把自己想法与同桌交流 b、指名汇报后交流 c、学生评价
d、师小结: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它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浅,也可能比126厘米深,还可能正好是126厘米。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求出平均数,使学生体会“平均数”反映的是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的数据,在实际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在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5、拓展练习:小强刚发下的成绩单不小心被墨水弄污了,你能帮他算出数学成绩吗? 学科 成绩 语文 92 数学
()英语 95平均分 94 a、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b、汇报说想法(算术法或移多补少)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觉得这些知识对你以后生活或学习有什么影响或作用?
{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不仅对知识有整理效果,而且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题能
七、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第一组:(82+86+81)/3=83
第二组:(78+83+82+83)/4~81 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我们就得看“平均数”。“平均数”是个“虚数”(大于平均数 ;小于平均数 ; 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可用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八、教学反思
根据儿童追求公平心理,创设了“跳绳”人数不相等时比较总数来决定胜负这样一个不公平的问题情境,引出“平均数”这个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的意义,领悟可以用算术法或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在教学时,我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挖掘教材,便于学生在循序渐进过程中不断地掌握新知。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性的学习,在课堂上经常问这样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好主意?”“谁明白你说什么?”这样让学生充分地把他们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而且调动了生生间的交流,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