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风民俗》小学社会品德课教学设计(五篇模版)

时间:2020-05-14 06:4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们的民风民俗》小学社会品德课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们的民风民俗》小学社会品德课教学设计》。

第一篇:《我们的民风民俗》小学社会品德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们的民风民俗》小学社会品德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的民风民俗》小学社会品德课教学设计篇1

教学要求:

1.认识到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文化生活背景孕育出了异彩纷呈、姿态万千的饮食习俗、民居习俗和文化活动习俗。知道家乡的民风、民俗在人们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能通过搜集资料、采访亲友师长、同学交流共享等方式,从饮食、民居和文化活动习俗中发现民风民俗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

3.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愿意学习了解和探究民风民俗的起源和文化意蕴。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民风、民俗来源于生活。

难点:探究民风、民俗与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了解民风民俗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的纽带、规则等重要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自学提纲

学生自学 教师补充、修改

1、将教材中所涉及的饮食习俗、民居习俗制作成课件,并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因地制宜,创建民风、民俗活动情境。

2、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主要是富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饮食风俗、民居特点、穿着习惯,以及相关民风民俗形成的原因;查找与“赶集”相关的资料。

课堂流程

师生互动 教师补充、修改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明确任务

教师:通过前两堂课,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参观民风、民俗大观的任务。

教师:我们知道,创造于民间,又在民间世代相习、传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民风民俗。那么如果让我们分分类,这些称为“民风民俗”的“在民间世代相习、传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到底有哪些类别呢?

预期:节日、饮食、穿戴、活动……

教师:是的。民风民俗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它体现在地方人们的穿着打扮中,饮食内容和礼仪中,地方民居建筑风格中,还有各种地方特色文化活动中。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探讨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与当地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之间的渊源关系,了解民风、民俗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的作用。

二、合作学习,探究“赶集”。

1.导入话题、合作探究

教师:为了更好地探究民风、民俗与当地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之间的渊源关系,我们首先来一起研究一个历史悠久,曾经非常兴旺,现在又开始兴旺起来的一种风俗活动,它的名字叫“赶集市”。(出示“赶集市”图片)

教师:你知道什么叫“集”什么叫“市”吗?在你的心目中,“集”和“市”是怎么样的?

预期:集市是一种买卖,是市场。农村的市场称为“集”,城市的市场称为“市”,赶集市就是到市场里去做买卖。

教师:那么,“集”和“市”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请你结合教材32页和自己搜集的材料进行研究归纳。

“赶集赶市”对比表

研究对象

对比项目

赶集

赶市

买卖的地点 乡村 城市

备注:对比项目可以是“买卖的时间、主要的商品、人们的心情心态”等(仅供参考),每个小组至少要思考填空两项对比项目,不够自己添画格子。

预期:学生有流程地安排学习交流共享填写,比如先自学课文,圈圈划划,然后讨论,并汇报和共享自己搜集的资料,达成填空的意向,确定交流汇报的人选,最后各自填写表格。教师此时进行巡视指导,发现典型,准备让学生交流汇报

2.汇报交流,教师引领

⑴填表预设

研究对象

对比项目

赶集

赶市

地点 乡村 城市

买卖的时间 一般有固定的日期,相隔一段时间。形成相对集中的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区域,一般会持续进行商业活动。

主要的商品 以农产品和农副产品、日用品为主。一般以某一类商品为特色经营内容,比如“服装市场”等。

人们的心情 比城市里赶市的人更兴奋,像过节一样,买东西的目标不太明确,比较随意。心态比赶集的农人平和一些,买东西的目标比较明确。

相关的活动 不多,以娱乐活动为主。商业氛围相对比较浓厚,广告促销活动比较多。

⑵随机教学:

教师:(出示,要求一起念)百官(武林)门外鱼担儿,坝子(艮山)门外丝篮儿,正阳(凤山)门外跑马儿,螺蛳(清泰)门外盐担儿,草桥(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太平(庆春)门外粪担儿(关于杭州十大城门的民谣)。

教师:参差十万人家,钱塘自古繁华。这首民谣说明了这一点。你觉得这些担儿、坛儿、篮儿和杭州曾经繁华的“市”有什么样的关系?

预期:形成了一个个的市,也可能是形成了一个货物中转的点,货物通过这些点流通到了杭州各个繁华的“市”里面。

教师:再来看看“集”。”之“七彩话题”之“采风路上”之“《贵州行之赶集篇》”。屏显幻灯,让学生通过简洁的文字直观的图片感受“集”。)与“市”比较,“集”的什么特点很鲜明?三.总结提升,布置任务。

教师:观看“吴山庙会”视频。思考:古老的赶集市活动,为什么在现代社会的大都市里重新兴旺起来?

预期:富有地方特色,热闹有趣,丰富多彩,是休闲、购物、玩耍、交友交流、长见识的好去处。

教师:刚才同学们进行了很好的探究性学习,学习的成果让老师也受益匪浅。总结一下,你觉得刚才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最成功的一点是什么?

预期:合作共享、对比联系、研读材料、讨论争辩……

教师:刚才我们的探究性学习还只是我们的热身运动,今天回家以后,要把学到的本领、增长的经验用到接下去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完成之中。请根据课文36-44页内容,根据老师提供的“探究性学习任务表格”,小组确定选择其中的三格内容,继续搜集资料,请教亲友,下一节课,我们将通过自学探究和小组的合作共享,体会民风民俗和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我们的民风民俗》小学社会品德课教学设计篇2

[教材分析]

《我们的民风民俗》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第6课。它共有三方面的内容:传统的节日、传统的文娱活动、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本课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中绚丽多彩的传统节日生活是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各种节日活动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所以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也定位在了解认识节日、习俗,体会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带来的乐趣。其中“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中介绍的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也都与种种节日联系在一起,因此把这块内容与第一块的“传统节日”重组整合在一起,安排在第一课时完成,第二块的内容“传统的文娱活动”活动性比较强,安排在第二课时。在此谈谈第一课时的设想。

[设计理念]

(一)在生活中建构

“教育即生活”。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节日是学生所熟悉和喜爱的,因此设计学生搜一搜资料、聊一聊家乡过节时的风俗,用自己的感知来体会我国的传统节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在活动中生成现在的学生在品德方面存在一种不好的现象——认知与行为脱节,这与以前说教式的品德课型不无关系。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本课时运用教材,就设计了两次活动:加入角色,表演家里是怎样过年的;制作课件,猜测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和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过年的热闹场面)

教师:锣鼓声声,笑语阵阵,这让你想起了什么?(过年)过年时有些什么热闹情景呢?

【通过课件创设的情境把学生带到过年欢乐的气氛中,使过年时的种种情景一个个重现在学生脑中,为畅谈第一个也是最盛大的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走进春节

1、说到过年,同学们个个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过年就是春节,它是我们国家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你知道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吗?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来说说,教师引导补充。

2、师引:很多外国朋友对我们的春节也具有浓厚的兴趣呢!前不久,老师在互联网上认识了一位外国的小朋友迈克,他就特别想知道我们中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出示课件:过年前会准备些什么?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讲一讲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咱们选一个给他讲讲吧。

3、活动:四人小组中一人扮演迈克,向其他的一个或几个询问,其他人作为中国小朋友给他做介绍。还可以加些动作演演。

4、全班交流:老师扮迈克,各组派代表来给迈克介绍。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能按照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师创设向外国小朋友迈克介绍中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这样一个情境,使学生乐于表达并且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在表达的过程中,学生把喜闻乐见的春节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都作了交流。很好的地补充了教材。】

4、同学们的春节真是过得丰富多彩。每一年我们都是这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过的。我们的社会发展到现在,过年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也有了一些改变。2003年2月南京市举行了一次市民论坛,在论坛上大家谈到了“春节想怎么过”的话题,嘉宾们的想法五花八门,有想出去旅游的,有想在家里舒舒服服睡一觉的,有想和亲人团聚的,有想痛痛快快玩几天的……(课件出示几种选择)这时,主持人让嘉宾举手表决选一个最希望过的方式,结果有一种过年方式获得了全票通过。猜一猜是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

小结: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注重亲情、崇尚团圆的民族,不管身处何方,背井离乡的游子们都会在春节回到亲人身边共渡佳节。

【课程是灵活的,开放的生态系统。学生的猜测会不同,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袒露了不同的心声,但崇尚亲情、崇尚团圆早已在每一个炎黄子孙身上刻下了烙印,学生的回答尽管角度不同,但论述过程中浓浓的中国情已在课堂洋溢。】

三、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1、人称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下来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还有不少呢!你能说出我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吗?(出示: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小结:这些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2、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我们就以这些为话题来聊一聊吧,可以从节日的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几方面来聊。

Δ清明:学生交流(时间、活动、传说),教师引导说出:1、清明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民间有踏青(也就是游山)的习俗,你能说说清明游山时的心情或看到的风景吗?2、都给谁扫墓呢?课件随机出示“给烈士扫墓”的图片。

Δ端午:学生交流(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教师引导:1、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呢?(赛龙舟)你们参加过赛龙舟活动吗?老师拍了一段录象,我们来亲临一下那热闹的场面。(播放一段赛龙舟的视频。)2、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的来历。

教师小结: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

Δ 中秋节:学生交流(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教师随机补充:1、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学生说中秋节也有团圆的'习俗,2、中秋又称“团圆节”。你们看:(出示图片)皓月当空,月光如水,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明月,多温馨啊!)

Δ重阳节:学生交流(时间,登高、吃重阳糕、敬老的习俗,传说故事),教师补充:1、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的活动可丰富了,除了有登高、吃重阳糕外,还有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有一位诗人还写过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同学们在这天要多为身边的老人做些事,送上一份诚挚的祝福,让他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Δ 元宵:学生交流(时间、吃食、活动、传说或故事),教师补充介绍: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学生说元宵节有看灯会、猜灯谜的习俗。教师讲每到元宵节,梅州也常会举办这样的活动。人山人海的场面可谓热闹非凡。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把课堂敞开,让学生把课本以外的学习资源引进课堂。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了学生利用多渠道搜集信息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了解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

过渡: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不同的民族都有它们特有的节日与风俗,各地区少数民族的节日可有趣呢。

1、出示课件中庆祝节日的图片,猜是哪个民族?在庆祝什么节日?

(1)猜出是傣族的泼水节后,教师请学生介绍对泼水节的了解。

问:你们知道泼水节的水代表着什么吗?(代表吉祥、幸福和健康)所以谁被泼得越多越预示着新年的好运。

(2)火把节。课件出示:“告诉你”,指名读:在节日里,彝族人民云集在一起,举行火把节。人们会开展斗牛、赛马、斗鸡、斗羊、赛歌、选美、摔跤、达体舞比赛等庆祝活动。

【教师通过钻研教材,引进相关资料“火把节”,补充课本中的空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彝族人民的节日。】

(3)看“那达慕大会”中的摔跤、骑马、射箭比赛的图片,请学生猜测。教师介绍: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目,在每年七、八月举行。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运用看图猜测的方式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把教材上呈现的三段内容重新调整为由易到难的顺序,泼水节和火把节的图片一目了然,第三幅图学生可能猜不到“那达慕大会”,教师适时地向学生作一些介绍,学生会感到更有意思。】

2、你还知道少数民族的其它节日或风俗活动吗?它们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旗袍、中国结、窗花等一些形象的图片)

小结: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绚丽之花。

【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道奇葩。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教材上的那达慕大会、火把节和泼水节后,由学生来介绍所了解的民俗活动,学生饶有兴味地说着,兴趣盎然地感受着我国丰富的民俗人情。】

五、课堂总结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绽放着不同的文化之花。课后继续去查阅资料吧,你们可以登陆网站“国家文化网”“中国民俗网”。一定会让你们大开眼界的。

《我们的民风民俗》小学社会品德课教学设计篇3

一、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我们是个多民族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组成,我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情感:我们应该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与邻居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我们身边有关的民风民俗的资料,查找相关的网站、网址,了解有关信息。

2、教唱歌曲:《大中国》。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呢?

(出示56个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对,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中住着56个民族,有着13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建设我们祖国而做贡献。

2、谁来说一说我们是哪个民族?我们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都是汉族的,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呢?谁能举例说一说呀。

(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

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别。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板书课题:不同的民风民俗。

(二)、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风民族。

1、出示事例,了解风俗。

同学们,在我们的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的风俗,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曾去参加了这个活动,想知道是什么活动吗?

(播放周总理参加傣族泼水节的活动录象)

看了这个录象后,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周总理已经六十多岁了,还要参加这样的活动呢?当警卫员要去用伞给他挡水时,他为什么不让呢?

学生展开讨论:

(因为周总理认为:用伞挡住水是对傣族人民的不礼貌,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伤害了傣族人民的情感,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与傣族心心相连)。

2、同学交流,丰富了解。

同学们,在我们的大家庭中,除了我们刚才了解到了傣族的“泼水节“,你们还收集到了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呢?

学生交流、汇报。

(伴随着学生的汇报,并让学生大致介绍这个民族的情况,人口、分布等)

(三)、正确对待传统习俗。

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也学到了很多,了解到了那么多的习俗,但是,前不久呢,我们班级里有一位同学却向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大家想帮助他解决吗?

教师出示一位学生的烦恼:自己的各个结婚,但因为村上有这样的习俗,结婚要摆酒宴三天,大吃大喝,因为自己家里比较穷,父母想不摆了,但觉得只是习俗,怕村上人说,所以只得去借钱摆阔,他感到不可理解。

学生讨论,他们这样的做法怎么样?

(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真正懂得:我们要继承优秀的民风民俗,对于一些不良的习惯,我们应该要抛弃,培养正确对待传统风俗的态度)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同学们,我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我们也只有积极继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使我们具有更大的发展前途,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有关民风民俗的网站,希望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去查询,我们可以在上面查到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

【《我们的民风民俗》小学社会品德课教学设计3篇】相关文章:

1.《我们的民风民俗》小学社会品德课教学设计

2.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学反思

3.民风民俗小学作文

4.《我们的民风民俗》的教学反思

5.小学写民风民俗的作文

6.民风民俗的小学作文

7.民风民俗小学作文600字

8.民风民俗小学作文400字

9.彝族的民俗民风

第二篇:我们的民俗民风教学设计

6.我们的民风民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隆重的传统节日,了解春节的来历及习俗。

2.了解春节,体会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春节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感受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首古诗,学生根据诗中的描写判断诗中所描写的是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

2.说一说你还知道我们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3.师:是的!我们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社会文化的差异,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板书:我们的民风名俗)

二、认识春节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传统节日里,最隆重、最热闹的是哪个节日呢?

1.介绍春节的来历。

学生介绍关于“年”的传说和春节小资料。

2.春节的习俗。

学生交流春节习俗并汇报。3.春节的内涵。

(1)出示课本猜一猜的内容,学生来猜,并说出理由。(2)美文欣赏,谈感受。(3)音乐响起,情感激发。

三、小结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仅能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也能传递人间的亲情,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民俗文化的传播者,将我们的节日习俗传承下去!好吗?

四、拓展延伸

继续了解我国其他的传统节日,了解它们的来历、习俗及美丽传说。

五、板书设计

6、我们的民风民俗

扫尘

贴春联

表达美好愿望

春节

拜年

传递人间亲情

守岁

„„

第三篇:《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6、我们的民风民俗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及习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观察生活中存在的陈规陋习、迷信现象,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引出话题:

1.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相信同学们的脑海中一定有很多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名句,谁想来给我们背一首?

◆ 好,真不错!还有谁想再来一首?

2.同学们背得真好!下面张老师想来考考你们,谁愿意接受挑战?(指名背诵)《端午》 ◆ 指名男生背诵《清明》 ◆ 指名女生背诵《元日》 ◆ 全班背诵《水调歌头》

3.看来同学们掌握的真好,你们有没有发现,在我们刚才背诵的诗里暗含着一些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清明节、春节、中秋节)

4.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说出藏在诗中的节日了。端午节、清明节、春节、中秋节都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你们都过过吧!是啊!每一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每一个节日都有着独特的民风民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

6、我们的民风民俗)

5.同学们,在这4个传统佳节中,你最喜欢过哪个节呢?(指名说)6.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来研究吧

◆ 先请你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准备研究哪个节日?

(全部汇报)

◆ 在正式讨论之前,老师这有研究的要求,谁来给我们读读

二、研究交流,走进中国节 ◆ 下面就赶快开始讨论吧!※ 关于春节:

1.同学们,在这些节日中,哪个节日是咱们最重视、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节日?

2.哪个小组是讨论春节的呢?

(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放鞭炮、拜年、压岁钱、年夜饭、包饺子、扫尘、祭灶、喝屠苏酒)

◆ 学生汇报,相机聊天

◆ 同学们刚才说了这么多春节的习俗,(点击课件:罗列出春节的习俗),瞧,吃的、玩的、用的,还很丰富呢!

◆ 我们在上学期学过一篇课文就叫----《春联》。你们还记得其中的春联吗?(学生说各种春联)过年了,各行各业的人又会贴什么样的春联呢?猜猜看这些春联是贴在什么地方的(点击课件:出示春联)◆ 人们还贴“福”字,怎么贴?倒贴有什么含义吗?(谐音福到了)

◆ 春节的时候,我们要贴春联,贴福字,其实,过去呀,人们还要在这个时候挂年画呢!(看录像)

◆ 从这段录像中你看到了吗?年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年画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挂历)(点击课件)其实现在家里挂挂历的也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台历了。(点击课件)

◆ 是啊!从年画到月份牌到挂历再到小小的台历,习俗的形式虽然发生了变化,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依然没变!

◆(点击课件:回到习俗)在这些习俗里,一年一顿的年夜饭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点击课件:年夜饭),今年你们在哪吃年夜饭的,哪些人一起吃的呢?为什么这么多人一起吃呢!我们南方人是准备一桌好吃的丰盛大餐,其中少不了哪些菜呢?(点击:鱼)

◆北方人呢?年夜饭上可少不了饺子。(点击:出现饺子)你知道“饺子”的寓意吗?(饺子在除夕包好,子时,也就是11点到1点吃。与“交子”又谐音。形同元宝。吃饺子象征发财。)

◆ 看春节晚会,有哪些同学看过?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 春节这么热闹,你知道它的来历吗?打开书P35,谁来给我们读读?指名读 ◆ 丰富多彩的习俗构成了隆重热闹的春节,所以“回家过年”是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不变的心愿。(点击课件)你们看,这些都是赶在春节回家过年的人们。这就是一种情,这就是春节传递给我们的一份浓浓的亲情!(板书:传递亲情)

小结:从同学们刚才的汇报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春节的习俗。我的眼前似乎浮现了大家其乐融融的全家福,心里更是深刻地感受到了那浓浓的年味儿!

※ 元宵节

过渡:当春节的鞭炮声还在耳边回响,我们又迎来了正月里一个盛大的节日,这就是元宵节。(点击课件:动画元宵节快乐)

1.元宵节又有那些习俗呢?(点击课件:出示元宵习俗)

2.咱们南京人过元宵节最好的去处就是——夫子庙!对!有句俗话说得好:“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了夫子庙不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所以说,元宵节,老南京是一定要到“夫子庙”去赏花灯,凑热闹的!我们抓紧时间,赶紧去逛逛吧!

3.夫子庙的花灯好看吗?花灯不仅好看,还好玩呢!你们看!张老师还带来了灯谜呢!我们一起去猜猜吧!

(一组一组答)※ 关于清明节

过渡:过完了热热闹闹的春节,人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暖花开,春光烂漫,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人们有的踏青,有的植树,还有的会去扫墓,那你们知道这是在过什么节吗?

1.哪个小组研究的是清明节呢?

◆ 你们是怎么过的呢?(提到扫墓追问:你们是给谁扫墓的?用什么方式的呢?)◆ 你觉得这样祭扫的方式好吗?会有哪些问题呢?

◆ 对,像烧纸钱这样的陋习我们就应该摒弃,提倡文明祭扫,希望同学们在下一个清明节再去扫墓,送上一束鲜花,文明祭扫!

2.同学们在清明节都去祭扫了自己已故的亲人,可还有一些人他们来到了这里祭拜。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

3.清明节还有哪些习俗呢?其实古人过清明节,还有很多习俗呢!(点击课件:扫墓、踏青、插杨柳、吃凉团、蹴鞠、放风筝)

小结:清明,是纪念亲人的节日,我们扫墓插柳,尽情道出心中那绵绵的思念;清明,又是欢乐的节日。小草青青,杨柳依依,踏青、放风筝、蹴鞠,人们可以尽情享受春的魅力。这就是——清明节。

过渡:同学们,我们刚才研究了哪几个节日呢? ※关于端午

1.聊了这么多了,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轻松一下。(课件出示:赛龙舟)

2.刚才的片断中可是暗藏了一个风俗哦!谁知道?(赛龙舟)我们过什么节的时候要赛龙舟啊?(端午节)

3.端午节又有哪些习俗呢?(生汇报)

4.在这么多的习俗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吃粽子)

5.“吃粽子”是端午节由来已久的一个习俗,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呢?

评价:你说得很对!

6.一提到端午啊,张老师又想起了小时候经常念的一首民谣,你们听过吗?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 从民谣中,你又知道了端午的哪些习俗呢?(插艾叶、插柳枝)

过渡:当我们品尝完清新可口的端午棕,欣赏过激动人心的龙舟赛,我们过完了热热闹闹的端午佳节。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又到了丹桂飘香的季节,当我们不经意间抬起头,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同学们,这时候,我们又迎来了——中秋节

※ 中秋节

1.哪个小组研究的是中秋节呢?能给我们说说吗?

2.中秋节到了,你们家都是怎样过的呢?(吃月饼,吃团圆饭、赏月)3.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看着那圆圆的月亮,我们不禁又想起了那个动人的传说——嫦娥奔月!(播放视频)

4.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团圆节。有很多诗人望着这月亮,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谁想来为我们吟诵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5.是啊,你们看,传统节日不仅向我们传递了亲情,还蕴含着我们深厚的文化呢!板书(传承文化)

三、拓展延伸

过渡:刚才,同学们通过在小组内充分地讨论,向我们介绍了这么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非常好。其实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呢,张老师想考考你们?(点击课件:出现节日)

1.那这些节日又是哪天过呢?连线。2.仔细看看这些日期,发现了什么呢?

3.为什么清明节要用阳历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录音)

4.请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些节日,仔细回想一下,它们之间还有哪些共同之处呢?(都要团聚、共享天伦)

小结:是啊,在节日里大家都希望能和家人一齐分享我们的传统佳节。(板书:共同分享)所以国家顺应民心,颁布了新的方案。(出示新闻)指名读

5.有了假期,那我们所有人都能在传统佳节里和家人共同分享了!

6.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中国是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大国,我们的国家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在过传统节日时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不止这些,他们还有自己特有的民族节日呢!你们看——这是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这是傣族的泼水节,还有„„

7.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过这些有意思的节日的吗?大家可以回去运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咱们下节课再来汇报,好吗?

四、总结全文

师:各位同学,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从传统佳节中了解了许多民风民俗,从传统佳节中我们感受了节日传递给我们的亲情,也领略了节日带给我们的传统文化,更从传统佳节中分享了欢乐和笑声。我相信,随着国家的富强,我们的传统佳节将过得更加多姿多彩。

第四篇:我们的民风民俗—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我们的民风民俗—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一些重大节日的风俗文化,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感受过传统的民族节日的快乐,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传统的民族节日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一组反映我国传统的民风民俗的画面,请学生欣赏。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好吗?(板书课题)

2、讲解春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哪一个节日是我们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节日?(课件展示春节的热闹场面、播放喜庆的音乐)

(1)我们中国人民是以怎样的方式来欢庆春节的呢?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你家是怎样过春节的?(学生踊跃发言)

(2)老师刚才听到同学们过春节的方式可真不少,拿出你们准备的笔墨,我们也来写写对联,重温一下过春节的氛围。(播发喜庆的音乐)

(3)你们知道春节的由来吗?学生谈谈自己之前收集到的资料。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展开交流,并适时拓展。

A、贴春联:你知道哪些春联?背给大家听听。老师这里有一幅春 联,你会贴吗?(学生了解贴春联的注意点)B、贴“福”字:“福字”倒贴的寓意。

C、喝守岁酒,吃团圆饭:你知道为什么要守岁吗?(学生讲“年 的传说)你注意到除夕的团圆饭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D、拜年:你是怎样向长辈拜年的?(当场演一演)对于不同的人 要说不同的吉祥话。

E、包压岁钱:包压岁钱有什么用意?你每年的压岁钱是哪些人给 的?你是怎样处理压岁钱的?这一问题,我预设学生有两种回答1父 母拿去,此时,引导让学生想想父母为什么要拿你的压岁钱?从而知 道父母是不放心,我们要理解父母的做法。2自己保管,主要存银行,引导学生懂得从小学习理财的方法,学会生活。通常,你的压岁钱用 于哪些途径?引导学生要节约用钱,把钱用的有意义,学会合理使用。F、放爆竹 :你知道为什么过年要放炮竹呢?你过年放烟花爆竹了吗?来说说吧?你有什么友情提示。引导背诵《元日》,感受辞旧迎新的欢乐气氛。

不同地方过春节的习俗并不完全一样,你知道少数民族、海外华侨是怎样过春节的吗??赶快进入“多样春节”板块去看看吧。

2、了解其它传统节日。

(1)、汇报交流其它传统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来说说你所知道的。也可以展示和这个节日有关的活动(各小组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汇报。①讲一讲节日传说,自己过节经历;②演一演节日活动,展示过节物品;③用画板画一画节日景象;④唱一唱过节歌曲,背诵相关诗文;⑤……)

(2)、做游戏。教师出示电脑中的小游戏。只要答对了,就有象征胜利的小红旗和掌声出现,答错了会出现声音“继续努力,加油!”的话。第一环节:

A、这里有四首古诗,每首古诗都与一个传统节日有关,请你说出传统节日的名称。

1、爆竹声中一岁除,从哪知道的?

2、清明时节雨纷纷

3、独在异乡为异客,这首诗哪几处告诉我们与重阳节有关?

4、迢迢牵牛星,写的就是牛郎和织女,所以是七夕节。

B这幅图和哪个传统节日有关系?

C想想这些歌和哪个节日有关系?

D猜谜语,谜底与哪个传统节日有关 第二环节:

1、请你说出三个传统节日的名称?

2、传统节日的农历时间每年都是相同的,对还是错?

3、端午节是在农历的几月初几?

4、牛郎、织女与哪个传统节日有关系?

5、清明节有哪些习俗?至少说三个。

第三环节:

1过年时,长辈为什么要给压岁钱?

2、中秋节要吃月饼,这是为什么?

3、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一个习俗,你知道其中有什么含义吗?

4、端午节小朋友都要佩戴香包,这是为什么?

四、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一起来祝愿中华大家庭更加美满幸福、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音乐《好日子》

教学反思: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中,给我们的教学模式吹来改革之风。教学正在经历着又一次变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主题下的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必要的网络环境,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而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则要发挥“穿针引线”的导向作用,在活动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授之与“渔”而不是“鱼”。声、色、光、形并茂的网络资源不仅为学生打开了辽阔的视窗,也使学习过程充满情趣;而迅速便捷的网上学习更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尝试自主探究型教学成为可能。

本课共分为三部分:课前准备、教学实践、课下延伸。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了一段端午赛龙舟的视频,让孩子感受那种热闹的气氛,对课堂氛围进行烘托。于是一堂课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了。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能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尝试,学生都从中获取了知识,增加了实践经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发展,逐渐释放了自身潜在的能力。但同时从部分学生的身上也暴露了三个问题:

一、个别学生自控力较差,行为散漫,没有把思想投入到问题中,而只是停留在对视频、图画等的欣赏上。

二、缺少主动与人交流、协作的意识;

二、缺少独立钻研的主动探索知识的习惯,遇到不会的问题马上问老师、问同学,不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来解决问题老师指到哪学到哪,不敢越雷池一步。上了这节课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对今后的教育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启发和促进。

第五篇:我们的民风民俗

《我们的民风民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定安一小王华英

[教材分析] 《我们的民风民俗》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第6课。它共有三方面的内容:传统的节日、传统的文娱活动、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本课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中绚丽多彩的传统节日生活是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各种节日活动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所以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也定位在了解认识节日、习俗,体会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带来的乐趣。其中“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中介绍的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也都与种种节日联系在一起,因此把这块内容与第一块的“传统节日”重组整合在一起,安排在第一课时完成,第二块的内容“传统的文娱活动”活动性比较强,安排在第二课时。在此谈谈第一课时的设想。

[设计理念]

(一)在生活中建构

“教育即生活”。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

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节日是学生所熟悉和喜爱的,因此设计学生搜一搜资料、聊一聊家乡过节时的风俗,用自己的感知来体会我国的传统节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在活动中生成

现在的学生在品德方面存在一种不好的现象——认知与行为脱节,这与以前说教式的品德课型不无关系。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本课时运用教材,就设计了两次活动:加入角色,表演家里是怎样过年的;制作课件,猜测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和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过年的热闹场面)

教师:锣鼓声声,笑语阵阵,这让你想起了什么?(过年)过年时有些什么热闹情景呢?

【通过课件创设的情境把学生带到过年欢乐的气氛中,使过年时的种种情景一个个重现在学生脑中,为畅谈第一个也是最盛大的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走进春节

1、说到过年,同学们个个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过年就是春节,它是我们国家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你知道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吗?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来说说,教师引导补充。

2、师引:很多外国朋友对我们的春节也具有浓厚的兴趣呢!前不久,老师在互联网上认识了一位外国的小朋友迈克,他就特别想知道我们中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出示课件:过年前会准备些什么?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讲一讲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咱们选一个给他讲讲吧。

3、活动:四人小组中一人扮演迈克,向其他的一个或几个询问,其他人作为中国小朋友给他做介绍。还可以加些动作演演。

4、全班交流:老师扮迈克,各组派代表来给迈克介绍。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能按照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师创设向外国小朋友迈克介绍中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这样一个情境,使学生乐于表达并且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在表达的过程中,学生把喜闻乐见的春节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都作了交流。很好的地补充了教材。】

4、同学们的春节真是过得丰富多彩。每一年我们都是这样开开

心心、热热闹闹过的。我们的社会发展到现在,过年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也有了一些改变。2003年2月南京市举行了一次市民论坛,在论坛上大家谈到了“春节想怎么过”的话题,嘉宾们的想法五花八门,有想出去旅游的,有想在家里舒舒服服睡一觉的,有想和亲人团聚的,有想痛痛快快玩几天的„„(课件出示几种选择)这时,主持人让嘉宾举手表决选一个最希望过的方式,结果有一种过年方式获得了全票通过。猜一猜是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

小结: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注重亲情、崇尚团圆的民族,不管身处何方,背井离乡的游子们都会在春节回到亲人身边共渡佳节。

【课程是灵活的,开放的生态系统。学生的猜测会不同,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袒露了不同的心声,但崇尚亲情、崇尚团圆早已在每一个炎黄子孙身上刻下了烙印,学生的回答尽管角度不同,但论述过程中浓浓的中国情已在课堂洋溢。】

三、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1、人称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下来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还有不少呢!你能说出我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吗?(出示: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小结:这些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2、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我们就以这些为话题来聊一聊吧,可以从节日的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几方面来聊。

Δ清明:学生交流(时间、活动、传说),教师引导说出:

1、清

明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民间有踏青(也就是游山)的习俗,你能说说清明游山时的心情或看到的风景吗?

2、都给谁扫墓呢?课件随机出示“给烈士扫墓”的图片。

Δ端午:学生交流(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教师引导:

1、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呢?(赛龙舟)你们参加过赛龙舟活动吗?老师拍了一段录象,我们来亲临一下那热闹的场面。(播放一段赛龙舟的视频。)

2、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的来历。

教师小结: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

Δ 中秋节:学生交流(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教师随机补充:

1、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学生说中秋节也有团圆的习俗,2、中秋又称“团圆节”。你们看:(出示图片)皓月当空,月光如水,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明月,多温馨啊!)

Δ重阳节:学生交流(时间,登高、吃重阳糕、敬老的习俗,传说故事),教师补充:

1、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的活动可丰富了,除了有登高、吃重阳糕外,还有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有一位诗人还写过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同学们在这天要多为身边的老人做些事,送上一份诚挚的祝福,让他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Δ 元宵:学生交流(时间、吃食、活动、传说或故事),教师补充介绍: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学生说元宵节有看灯会、猜灯谜的习俗。教师讲每到元宵节,梅州也常会举办这样的活动。人山人海的场面可谓热闹非凡。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把课堂敞开,让学生把课本以外的学习资源引进课堂。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了学生利用多渠道搜集信息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了解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

过渡: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不同的民族都有它们特有的节日与风俗,各地区少数民族的节日可有趣呢。

1、出示课件中庆祝节日的图片,猜是哪个民族?在庆祝什么节日?

(1)猜出是傣族的泼水节后,教师请学生介绍对泼水节的了解。

问:你们知道泼水节的水代表着什么吗?(代表吉祥、幸福和健康)所以谁被泼得越多越预示着新年的好运。

(2)火把节。课件出示:“告诉你”,指名读:在节日里,彝族人民云集在一起,举行火把节。人们会开展斗牛、赛马、斗鸡、斗羊、赛歌、选美、摔跤、达体舞比赛等庆祝活动。

【教师通过钻研教材,引进相关资料“火把节”,补充课本中的空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彝族人民的节日。】

(3)看“那达慕大会”中的摔跤、骑马、射箭比赛的图片,请学生猜测。教师介绍: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目,在每年七、八月举行。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运用看图猜测的方式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把教材上呈现的三段内容重新调整为由易到难的顺序,泼水节和火把节的图片一目了然,第三幅图学生可能猜不到“那达慕大会”,教师适时地向学生作一些介绍,学生会感到更有意思。】

2、你还知道少数民族的其它节日或风俗活动吗?它们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旗袍、中国结、窗花等一些形象的图片)

小结: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绚丽之花。

【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道奇葩。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教材上的那达慕大会、火把节和泼水节后,由学生来介绍所了解的民俗活动,学生饶有兴味地说着,兴趣盎然地感受着我国丰富的民俗人情。】

五、课堂总结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960万平方公里的

土地上处处绽放着不同的文化之花。课后继续去查阅资料吧,你们可以登陆网站“国家文化网”“中国民俗网”。一定会让你们大开眼界的。

下载《我们的民风民俗》小学社会品德课教学设计(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们的民风民俗》小学社会品德课教学设计(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风民俗 教学设计65篇

    四年级下册“民风民俗”单元 《腊八粥》《火把节》《难忘的泼水节》 课前播放《爱我中华》 一、 创设情境. 1、 师: 56个民族56朵花,这节课就让我们随同作者一起走进不同民族......

    中华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中华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汉源县富林镇第二小学 秦敏 【本组说明】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的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北京......

    作文教学《民俗民风》教学设计

    作文教学《民俗民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3.学习修......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我们的民风民俗

    我们的民风民俗 仪化一小金会元 【教材分析】 《我们的民风民俗》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第6课。它共有四方面的内容:传统的节日、传统的文娱活动、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本......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 张明珠 [教材分析] 《我们的民风民俗》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第6课。它共有四方面的内容:传统的节日、传统的文娱活动、不同......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共5篇)

    我们的民风民俗 【教材分析】 《我们的民风民俗》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第6课。它共有四方面的内容:传统的节日、传统的文娱活动、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本课通过对我国传......

    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

    六上《品德与社会》课前准备 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 春节 北京 除夕,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爆竹竞响。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能......

    《民风民俗》教学设计(小编整理)

    “开启一坛陈醋老酒”作文教学设计 兴文城西学校:钟琴 教材及学情分析: 民风民俗的介绍,是继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和小学《品德与生活》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的学习后的又一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