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可怕的龙卷风 教学设计
可怕的龙卷风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龙卷风的危害;
2、知道龙卷风来时如何躲避。
二、学习内容
你知道这是什么自然灾害吗? 说说它的威力。
知识屋:强烈旋风出现时 龙卷风是一种从积雨云底部下垂的漏斗云,当它伸向地面时所带来的恶劣天气的总称。其中心附近风速最大时比台风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龙卷风经过水面,能吸水上升,形成水柱,同云相接,俗称“龙吸水”;龙卷风经过陆地,常会卷倒房屋,吹折电杆,甚至把人、畜和杂物吸卷到空中,带往它处。
我国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华南和华东地区,还经常出现在南海的西沙群岛上。
龙卷风过后,满目疮痍 龙卷风造成的伤痕
龙卷风来临前,一般天空呈黑绿色,云朵呈漏斗形,乌云翻滚,可能伴有冰雹、雷电、暴雨等,地面上有旋转的沙尘和碎物,风向迅速变换不定。当你发现这些征兆时说明龙卷风要来了,应尽快做好避险准备。
技能站:龙卷风安全躲避
龙卷风的移动路径多呈直线,并以跳跃的方式向前,一会儿着地,一会腾空;龙卷风的袭击范围小,其直径一般在十几米到数百米之间。因此,在遇到龙卷风时,只要积极防护,正确躲避,就可以减少伤害。
1.如果在室内,最好躲在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没有地下室的时候,应尽量往低处走,寻找小房间或密室躲避,并面向墙壁抱头蹲下。
2.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危房、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大树、电线杆等,并向垂直于龙卷风前进的方向逃离。无法逃离时,应就近伏于低洼地面,并护好头部。
如果龙卷风袭来,你正身处危房或汽车内时,应果断离开危房或汽车,向垂直于龙卷风前进的方向逃离。
技能内容介绍
亲爱的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自然现象吗?也许有些同学已经猜到了。是的,这便是龙卷风。强烈旋风出现时
龙卷风是一种从积雨云底部下垂的漏斗云,当它伸向地面时所带来的恶劣天气的总称。龙卷风中心附近的风速最大时比台风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它经过水面,能吸水上升,形成水柱,同云相接,俗称“龙吸水”;龙卷风经过陆地时,常会卷倒房屋,吹折电杆,甚至把人、畜和杂物吸卷到空中,带往它处。
龙卷风虽然威力大,但它的移动路径多呈直线,并以跳跃的方式向前,一会儿着地,一会腾空;而且它的袭击范围很小,其直径一般在十几米到数百米之间。因此,在遇到龙卷风时,只要积极防护,正确躲避,就可以减少伤害。
那么当龙卷风来袭时,我们该怎样躲避呢? 龙卷风安全躲避 当龙卷风来袭时,如果你在室内,那么最好尽快躲在由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如果没有地下室,则应尽量往低处走,寻找小房间或密室躲避,并面向墙壁抱头蹲下。
如果你在室外,则要远离危房、汽车、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大树、电线杆等,并向垂直于龙卷风前进的方向逃离。当无法逃离时,应就近伏于低洼地面,并护好头部。
你知道吗,龙卷风来临前,一般天空呈黑绿色,云朵呈漏斗形,乌云翻滚,可能伴有冰雹、雷电、暴雨等,地面上有旋转的沙尘和碎物,风向迅速变换不定。
当你发现这些征兆时说明龙卷风就要来了,就应尽快做好避险准备。
对了,我国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华南和华东地区,还经常出现在南海的西沙群岛上。住在这些地区的同学们,一定要牢牢掌握本课的内容哦。
第二篇:《龙卷风》教学设计和反思(推荐)
《龙卷风》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8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了解“谈虎色变、肆虐、恐怖、面目全非”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运用的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解词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体会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龙卷风。
3、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继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然现象对人类生存的利与弊,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爱好。教学策略与方法:
读中感悟、想象,并体会其中的说明方法。教学预备:
搜集有关龙卷风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相信吗?天上会下青蛙雨、鱼雨、蜘蛛雨,还有其它生物的雨?老师不是在讲神话故事。大自然里真的发生过这些事情。在1937年6月16日,一阵夹有幼蛙的雨落在英格兰的特罗布里奇。你们知道吗?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龙卷风吸入了多种东西,然后在远处某个地方将其扔下来引起的。
2、龙卷风是什么样的?大家想看吗?(龙卷风图片)
3、初识龙卷风,你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就来见识见识这种极有特点的风.(板书:龙卷风)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文中的描写和你想象得是否一样?让我们读一读课文,把字音度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是否能读准这些字音?指名
齐读
请同学们再次大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龙卷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用文
中的词来表达。谈虎色变
谈虎色变是什么意思呢?(指名)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连脸色都变了。
3、龙卷风的什么使人们谈虎色变呢?
(龙卷风的特异的形态,狂暴威猛的气势让人们谈虎色变).(板书:形态:特异
气势:狂暴威猛)
4、是的,龙卷风的特异的形态,狂暴威猛的气势让人们谈虎色变,人们回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心情如何?(久久不能平静)
5、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段好吗?(指名)
读得真不错。那么令人谈虎色变的龙卷风都是一个样子的吗?它分几种呢?陆龙卷、海龙卷。(板书)下面就让我们先走进陆龙卷。
三、理解课文,了解龙卷风
(一)学习陆龙卷部分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你对哪些词、句的感受特别深,注意把自己的感受标注在旁边,然后再读一读,看看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读书,边读边勾画、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
汇报交流
预设:(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陆龙卷的狂暴威猛,体会他让人心惊胆颤的感觉,但不必面面俱到。)
1、温热无风的雷雨云从天外压来,远处传来千万只蜜蜂振翅般的嗡嗡声。
一个“压”字就把乌云从天边渐渐逼近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写得淋漓尽致,“千万只蜜蜂振翅般的嗡嗡声”让人从声音上感觉龙卷风太让人害怕了。
作者的描写是多么巧妙呀,让我们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带着我们的感受读一读千万只蜜蜂振翅般的嗡嗡声。
接着你又会看到什么?
2、接着,你会看到从沉沉的乌云下,伸出一个大象鼻子似的怪物。(打比方)
陆龙卷不仅声音很可怕,而且形态也很可怕,他就像一个巨大的大象鼻子一样的怪异,让人看了毛骨悚然。
你感受到了什么?(样子的可怕)
3、它越来越长,声音也越来越大,像连续爆炸似的响个不停。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害怕)
4、这个怪物摇摇晃晃向前移动,不断的摧毁建筑物,把汽车随意抛来掷去,甚至把小木
棍儿、草秆儿像钉子一样刺入人畜的皮肉„„
(我们现在的建筑物都是用钢筋水泥造的,非常坚固,而龙卷风却能不断的摧毁它们,汽车那么重,龙卷风却能把他随意抛来掷去,想怎么扔就怎么扔,向扔到哪里,就扔到哪里,他甚至把小木棍儿、草秆儿变成坚硬的钉子,刺入人畜的皮肉)
5、刺入人畜的皮肉是什么感觉?感受?
陆龙卷威力实在太大了,太狂暴威猛了。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是啊,陆龙卷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恶魔,一切一切的都不放在眼里。
6、同学们,陆龙卷这种任意破坏大地上一切东西的行为可以用书中的那个词来概括?(肆虐)你感觉肆虐是什么?肆虐就是不断的摧毁建筑物,肆虐就是把汽车随意的抛来掷去,肆虐就是把小木棍儿、草杆儿像钉子一样刺入人畜的的皮肉,你还感觉肆虐是什么? 文中用了一个省略号,说明陆龙卷还搞了很多的破坏,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说说陆龙卷还会干了什么吗?(让学生自由想象,体会陆龙卷的狂暴威猛)(房屋倒塌、树木连根拔起、车毁人亡)
7、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陆龙卷是怎样肆虐大地的?(放录像)你想说什么? 带着我们的感受,再来读一读
8、龙卷风肆虐大约一个小时后,渐渐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大雨和冰雹。过后,留下的是一片面目全非的大地。
面目全非的意思就是大地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说明龙卷风所到之处都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让人更加感受到陆龙卷的巨大威力。让我们看一下这个面目全非的大地吧!图片(惨不忍睹的场面,到处是一片狼藉,看了这画面真让人心痛。)
师:那么作者是怎样把陆龙卷这种可怕的感觉像我们展现出来的呢?他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就一步步的越来越让我们恐惧呢?(从远到近)
师:好,那我们能不能把陆龙卷一步步逼近我们、让我们毛骨悚然的这种感觉读出来呢?
(二)学习海龙卷部分
1、陆龙卷实在是太可怕了,其实海龙卷比陆龙卷形体更巨大,其实更威猛,那作者为了把海龙卷向我们介绍的更生动,他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谁愿意给大家读读?
2、那么作者为我们强调了一些什么样的词就让我们真切地感受海龙卷形体的巨大?(表示数字的词)这种说明方法是什么?(列数字)
3、我们读的时候就该怎么读?谁来试一试?(教师多找几人指导朗读,读时强调数字)
4、这么巨大的海龙卷如果在漆黑的天空背景下,再加上不间断的闪电,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你能不能从书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词?(恐怖)
5、那我们该怎样把这种恐怖的感觉读出来?(师相机指导朗读)
四、总结
1、是啊,不论是海龙卷还是陆龙卷,都够可怕的,怪不得遭遇过他的人在追述那不平常的经历时会谈虎色变,怪不得龙卷风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世界之最。
2、龙卷风为什么破坏力那么强,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5自然段。那课文举了一个例子,估算出了它的速度可能是多少?
3、“估算”这个词能去掉吗?
4、同学们,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科学的世界,但世界上还有许多科学无法解答的谜。请大家齐读第6自然段。
5、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我们今后一定多学本领,争取找出预防龙卷风的办法等等。
五、拓展
在大自然当中不仅仅只有龙卷风在破坏我们人类,还有很多很有威力的自然力量对我们 造成了威胁,比如说火山爆发、海啸、台风、地震,尤其是地震,今年5月12日的汶川 的地震已经让我们真真切切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它可以让一座城市瞬间变成一片废墟,让很多人瞬间失去宝贵的生命。它是不可抗拒的。我希望同学们能够从现以做起,从自 身做起,努力学习将来去研究这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找到预防它们的办法。
下节课,请同学们展示交流搜集到的自然灾害和预防方法,并以《人定胜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发表在班级博客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板书设计:
龙卷风
谈虎色变
陆龙卷
海龙卷 肆虐
恐怖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龙卷风》教学反思
《龙卷风》是一篇介绍奇特自然现象的说明文,本课教学以 “课文中龙卷风给人怎样的感受?如何感受陆龙卷和海龙卷的形态和气势?文章是怎样描写的呢?”来贯穿全文的讲解,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课堂气氛活跃。对于龙卷风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是生活在我们地区的人很少感受到的,缺乏类似的生活经验,因此对龙卷风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少的,课堂上,我为学生提供了有关龙卷风的图片,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龙卷风的感性认识。课上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学生大都能抓住文中描写陆龙卷和海龙卷形态特异、狂暴威猛的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谈出自己的体验,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入情入境,产生身临其境的心理体验,因此学生对龙卷风特异的形态和狂暴威猛的气势产生了深刻的体验,朗读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虽然引导学生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但没能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挖掘。比如写陆龙卷音的词“千万只”“嗡嗡”,已经找到,应该再追问一下:千万只“是多少”?那么多蜜蜂的嗡嗡声怎么样?
2、学生在部分段落中的体验不够深刻,比如对于“不断地摧毁建筑物”这一句,学生没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体验,而教师也忽略了这一点。
3、在教学中对学生放的力度还不够,还存在着老师控制的多,学生自由少的现象,没能更好地充当引导者。
4、教学中,有质疑的环节,但没有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出深层次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学生读书读得不深入,老师引导的不够到位。
5、在提问时,问题应该更准确一些。语调抑扬顿挫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感受龙卷风狂暴威猛的气势时,老师用自己更加激情洋溢的语气来感染学生,才能让达到学生入情入境的最佳效果;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占用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今后还要在语言简练、时间把握上多加注意。
我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应该深钻教材,认真研读文本,根据文体的特征上出课的味道来,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抓住主要的词句,采取不同的策略,多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产生深刻地体验。总之让语文教学走向体验和表达。
第三篇:龙卷风教学反思
备课时,觉得《龙卷风》一文只是一篇说明文,学生肯定不感兴趣。但在上课时,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兴趣、课堂上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
在学第一段时,学生便抓住了重点词语“谈虎色变”体会到了人们对龙卷风的畏惧心理以及龙卷风的可怕,抓住“特异的形态、狂暴威猛的气势”体会到龙卷风的特点,在朗读时也是略加指导便到位。
紧接着,我们一起品悟陆龙卷和海龙卷的段落。在品悟陆龙卷的段落时,我先出示陆龙卷形态的句子,让学生自由读,谈体会:
生:接着,你会看到从沉沉的乌云下,伸出一个大象鼻子似的怪物。像大象的鼻子,我体会到龙卷风的样子非常可怕。
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生:比喻句。
师:在说明文里,比喻是一种说明方法,它可以更形象地告诉我们龙卷风的样子。
生:我也来说这句话,这句话正好说明了龙卷风的形态怪异。
师:你很会学习,能联系上下文。
生:它越来越长,声音也越来越大,像连续爆炸似的响个不停。像一个接一个的爆炸,我体会到声音非常大,龙卷风非常可怕。
师:你能将龙卷风的特点读出来吗?
龙卷风肆虐的部分:
生:甚至把小木棍儿、草秆儿像钉子一样刺入人畜的皮肤。小木棍儿、草秆儿在平时是非常软的、非常钝的东西,在龙卷风的作用下,却变得像钉子一样刺入人的皮肤,龙卷风的威力很大。
师:钉子是多么尖锐啊!龙卷风能将草秆、树枝变得像钉子一样锋利、坚硬,那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啊!你能读出来吗?
在这节课中,连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阚浩然都争相站起来回答问题,连平时从没主动读书的吴晗都争相举手站起来朗读,可见这节课是多么吸引学生。
不由想起在青年教师比武总结会上梁主任说的话:平时班上有一些这样的同学,老师提的问题如果用心思考,他也会,可就是不想思考、不想举手回答,因为他提不起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呢,他们也会积极的。
在这节课中,我见证了那些没兴趣的学生有兴趣的时刻,或许是文本的内容吸引了他,或许是我的状态特别好,反应特别灵敏,语言有感染力,总之,他们有了兴趣。
第四篇:可怕的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可怕的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川底中心小学
李春平
[教材分析]
《可怕的自然灾害》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危害性、破坏性,形成对自然灾害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活动,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自然灾害及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调查发生在家乡的自然灾害及危害,并初步树立一点减灾防灾的意识。[学情分析]
在农村长大的这班学生知识面较窄,接受信息的渠道除了学校,更多的是电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动画频道,所以对于“自然灾害”这一主题,学生是相对陌生的,对于感受与体验也如凤毛鳞角。[设计思路] 课前:由于学生储备的有关自然灾害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课前的资料收集整理、信息补充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
课堂: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由点入面,渐渐扩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达到目标。1.让学生说说现实的幸福生活,由幸福的生活导入灾害的可怕。
2.播放台风的声音让学生了解台风的肆虐,由台风这个“点”来引出自然灾害这个大“面”。3.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根据提示分类整理,小组合作制作海报,并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学生扮演小记者作现场报道,渐渐扩大课堂上的知识量。
4.以多媒体课件——《汶川地震记录片——妈妈,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将课堂推向高潮,充分感受灾害的无情人的有情。
5.联系家乡的实际,制作“灾害记忆卡”,让学生再一次认识的自然灾害的特性。6.拓展延伸,了解防灾减灾知识,让教学为生活服务。
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注意以学生的活动、学生的视角、学生的自主学习去探索、发现、了解自然灾害。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多种感官去动手、观察、体验、感悟,获得真切的感受。[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及危害性。2.学会搜集资料,归纳整理资料。
3.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知道自己家乡常见的自然灾害。[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自然灾害的可怕性。
难点:沟通学生的心灵与生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自然灾害太可怕了。[活动准备] 师:课件、卡纸
生:我国与家乡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相关资料。[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畅谈幸福生活
1. 师:同学们,大树因为它穿着一身的绿,所以它是多么幸福;阳光因为它拥有水晶般耀眼的光彩,所以它又是多么幸福啊!你呢?你幸福吗? 2.生畅谈生活中的幸福,感受生活的美好。
3.播放一组幸福生活的画面,再次感受生活的美好。
4.小结:是啊!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洋溢着幸福,老师能与大家一起学习,一同沐浴阳光的温暖,一同分享雨露的甘甜,这又是多么幸福啊!5.导入:可天总有不测风云,请听,这儿发生了什么事?
[通过畅谈生活的幸福,回味生活的快乐,回放幸福生活的画面,让学生充分沐浴在幸福生活的阳光里,再播放台风袭击大地的声效,一下子给学生很强烈的视听感受。这种乐与悲的对衬,对比强烈,能很好地调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二:初步认识——自然灾害的种类
1.播放台风袭击大地的声音效果,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2.过渡:除了台风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灾害?
生:雪灾、火灾、虫灾、洪水、干旱、沙尘暴、地震、火灾、泥石流、非典……)3.揭示课题并板书:
4.了解三大类自然灾害。
师:你们对自然灾害的了解真不少,除了这些,自然灾害还有很多,老师把一些较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分成三类,请大家了解一下。
(课件出示:●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冰雹、干旱、洪涝、雪灾等
●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滑坡、泥石流、地裂等
●生物灾害:如蝗灾、禽流感、非典、曱型H1N1(猪流感)等。)
[以点入面,以台风引入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把学生潜意识里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挖掘出来,在学生泛泛而谈之后,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出示教师分类好的三大类自然灾害的种类,让学生的初步认识有条有理,更进一步。无形中也让学生学会了归类整理资料,这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
三、活动展示——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
1.根据以上的分类,看看你找到的自然灾害资料是属于哪一类的,小组合作,做成小海报并展示。
可怕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生物灾害: 地质灾害:
2.召开新闻发布会,小记者特别报道。
A.过渡:大自然就是这样的喜怒无常,老师准备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想邀请几位小记者,谁愿意?
B.指名小记者做报道,师课件出示相关资料图片。小记者1:2008年南方的大雪灾。
小记者2:2010年8月的舟曲泥石流。小记者3:2010年的云南干旱。小记者4:H1N1禽流感 小记者5:……
C.小结:大自然的每一次发怒,带给我们的是毁灭性的灾难和无尽的伤痛。
[品德与社会课如果少了活动就毫无活力,可以说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的生命。本课紧紧抓住这点,通过“小组合作制作自然灾害小海报,组织新闻发布会,让学生当小记者进行特别报道”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层层深入,对灾害的可怕、灾民的同情之情渐渐加深。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在这些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升华。]
四、升华情感——再次感受灾害的无情 1.过渡: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课件出示:2008年5月12日)
2.过渡:汶川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留给我们太多的伤害了。播放《汶川地震记录片——妈妈,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 3.默哀30秒。
4.这场地震给人民带来了怎样的伤害?
5.灾难不幸发生了,人们是如何抢险救灾的?社会爱心人士、战士、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6.小结:在灾难面前,我们万众一心,众志诚成。
[以《汶川地震记录片——妈妈,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大灾面前我们的国家、人民所涌现出来的大爱精神,让学生的情感如山洪般一发不可收拾地表达出来,把课堂推向高潮,让课堂到此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五、联系实际——家乡的自然灾害
1.过渡:自然灾害与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它一生气是不饶人不挑地方的。在我们身边也时常发生哪些自然灾害呢?
生:台风、暴雨……
2.仿照教科书P73的学生作品写一写、画一画,制作“灾害记忆卡”,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自然灾害事件。3.指名几位学生交流。
[课标指出:“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应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此环节设计的意图是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联系实际,以制作“灾害记忆卡”为契机,再次加深认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六、总结延伸——初步树立减灾防灾意识
1、通过这节课的交流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2.思考并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3.延伸: “天灾人祸”这个词语说得真对,有些自然灾害像地震、台风、等是不可抗拒的,而有些是由于人类的破坏行为引起的。我们要学会防灾而不仅仅是抗灾,加强减灾而不仅仅是救灾。在防灾减灾上,我们已经做了些什么,还可以做什么?下节课再学习。
[以“防灾减灾”这一话题自然而然地延伸到课外到下一节课,紧紧扣住这一主题单元的活动。让学生知道虽然大自然具有我们无法抗拒的一面,但很多自然灾害是我们人类的人为所造成的,如肆虐砍伐森林,挖掘泥沙,使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对于“防灾减灾”,作为四年级的小学生,可以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做起!] [板书设计]
可怕的自然灾害
/
\
突发性 不可抗拒性
第五篇:《可怕的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危害,了解我国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
2.学会用调查访问等方法搜集资料,学会归纳整理资料。
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自然灾害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并进行分类。
2.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带来的损失,并写好调查笔记。
设计思路分析:
《可怕的自然灾害》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大自然发怒的时候》第一个活动主题的第一个活动。因为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离学生生活较远,加上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地域性,所以我首先通过课件联系2008年发生在我国的雪灾和震灾,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自然灾害的知识。以学生的活动、学生的视角、学生的自主学习去探索、发现、了解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危害有一种感性认识。
学生的状况分析:
学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常发生的水、旱灾了解相对比较多。同时,2008年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年份,所以这届学生对灾害知识的了解也较往届的学生丰富。但是,由于我校是农村小学,学生接触的媒介有限,所以课前初探这一环节相对薄弱。为此,教师在这一环节要为学生准备好供学生查阅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课前初探
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介,了解我国自然灾害情况,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类。为学习《可怕的自然灾害》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中探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2008年我国自然灾害的课件:从年初的雪灾,到5.12四川汶川地震。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由于这两次灾害发生的时间离同学们较近,所以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
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板书课题)
(2)展示图片,认识灾害
师:课前大家搜集了表现各类自然灾害的图片,并做成了剪报或者手抄报,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灾害图片展”。
学生展示图片,作简单的介绍(可以结合具体的背景事件)。
(3)设计图标,了解灾害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可怕的自然灾害,不同的灾害有不同的特征,下面我们仿照教科书第71页的图例给这些灾害画画像吧!
?教师示范图例。教师画一幅太阳照射着大地,大地都干裂了的图,并告诉学生这表示“干旱”。教师给图编一首顺口溜:太阳高高挂,滴雨也不下,大地快冒火,渴坏了庄稼。
?学生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④学生交流,展示(可以先说说顺口溜或谜语,让其余同学猜一猜)。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1)小小主播,讲述灾害
?教师:课前很多同学不仅搜集了自然灾害的图片,还了解了许多发生过的自然灾害,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新闻会客厅”,由小主播们播报新闻。
?学生分全球新闻(国外发生的灾害)、国内新闻(外地发生的灾害)、地方新闻(家乡发生的灾害)进行播报。
学生1:大家好,下面播报全球新闻。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8.9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给沿岸各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地区在海啸中的遇难者总人数超过了25万人。
学生2:大家好,下面播报国内新闻。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14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70人遇难,374159人受伤,失踪17428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近万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计。
学生3:接下来请听地方新闻。据沂蒙生活报报道:2006年我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至今降水总量不足往年同期的30%,全市有719.4万亩农作物受灾,其中重旱面积437.5万亩,绝产达80万亩,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罕见。
(2)交流汇报,直面灾害
展示调查表,交流近年来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给家乡人民带来了哪些损失。仿照教科书第73页的学生作品写一写、画一画,制作“灾害记忆卡”,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片段。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学生谈一谈了解这些自然灾害后的感受。
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是无法避免的,哪些是人为的。对于前者我们要努力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对于后者,我们更要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懂得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课后实践
教师: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记住这些灾害,只愿灾害不再重现,悲剧不再重演。面对灾害,人类做了些什么?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同学们课外可以找一找相关资料,下节课大家一起来交流。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力争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去探索、发现、了解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危害有一种感性认识。在实际课堂中,由于学生对自然灾害的了解不够全面,所以在课堂上,学生的介绍仅仅停留在雪灾、地震、水灾、旱灾等方面,对于其他灾害了解得太少。这一点在以后学习中要注意,教会学生搜集资料时注意广度。另外个别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不是很高。这一点也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