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教学设计定稿5篇

时间:2019-05-11 20:4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兵车行》教学设计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兵车行》教学设计定稿》。

第一篇:《兵车行》教学设计定稿

《兵 车 行》

预 设 教 学 设 计

高一语文组

弭 岚

《兵车行》预设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兵车行》是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安排的就是李白和杜甫的诗篇。单元学习重点是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领会他们不同的艺术风格。《兵车行》是杜诗名篇,它揭露了唐玄宗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的罪行,思想深刻,艺术特点鲜明。学生通过本诗的学习,体会杜甫语言的精炼,诗风的沉郁,情感上的忧国忧民。

重点难点

杜甫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政治时事和社会生活,被称为 “诗史”。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兵车行》是杜诗的代表作,因此,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深切的忧国忧民的感情,领会其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指导学生诵读诗歌,赏析诗中精彩的句子,体会这种情感,也正是难点所在。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诗词鉴赏的基本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做出过多的讲解说明,而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正处于热爱诗歌的年龄,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加上一些间接知识的积累,只要老师善于诱导,学生定能深入领会这首诗歌。我在教学中将引导学生,采取诵读、鉴赏和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深刻理解文本、了解诗风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提供平台。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忧国忧民的的情感,了解杜诗的风格。【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杜甫生平及创作风格。

2、反复诵读,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

3、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教学流程设想】 一.情境导入:

我们在初中时曾经学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石壕吏》中的诗句。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学过的知识,引出新课题,有利于“温故”和“知新”,同时为学生创设了情境,为快速进入新课提供保证。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设想效果:学生通过回忆旧知识,将情绪调动起来,迅速的找到学习《兵车行》的联系点,不自觉地投入进来。)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简介作者及创作风格。

2、读准字音:

车辚辚()耶()娘妻子 尘 埃()

干()云霄 荆 杞()生 男 恶()

声啾啾()

3、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耶娘妻子走()相送

哭声直上干()云霄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汉家山东()二百州 禾生陇亩无东西()

役夫敢申恨()信()知生男恶 生女犹得()嫁比邻()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知识的积累。)(设想效果:学生能自主完成该部分内容,个别字词还需点拨。)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文本,生生互评,教师点拨后,学生再读文本。

2、教师范读文本,学生自由诵读,并思考问题: 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诗的感情基调是怨愤的。

(设计意图:诵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动情读”更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到文本内容,以便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

(设想效果:在教师的点拨下,大部分学生能带有感情的诵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四.品味语言,合作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将你喜欢的语句在组内交流,品味探究诗歌的语言。预设效果:

1、开头一段:开头描写了爷娘妻子儿女与出征者生离死别的凄惨场面。(他是怎样来描写这种凄惨场面的?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出了出征人和送行人之多;并且巧妙地运用了四个动词“牵衣”“顿足”“拦道”“哭”,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绝望和无奈的动作神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画面。

2、“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无限制地超期服役,统治者的残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3、“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深刻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一语道破了苦难的根源,即统治者膨胀的开边政策。

4、“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造成了田园荒芜,荆棘丛生。

5、“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句话是心理描写,从重男轻女到重女轻男,这个改变,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非常严重的摧残,表达了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控诉。

6、“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结尾运用描写的手法,想象青海战场的景象: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凄凄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内部合作学习,在初步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品味揣摩诗歌的语言,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设想效果: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对文本的解读更深入了一层,同时也掌握了诗歌鉴赏的要领。)

(二)、出示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学生齐读,深入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1、后人评价语:

闻一多先生这样评价杜甫:

“杜甫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承久的一道光彩。”

诗史数千言,一腔君国河山泪; 草堂三五里,沉郁顿挫野老心

——《杜诗详注》

诗人郭沫若题联: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岁暮》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征夫》

(设计意图:通过齐读诗句,学生深入感受到了杜甫的博大胸怀,更加理解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设想效果: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充分理解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师小结:

杜甫的一生穷困潦倒,但他从不把个人的遭遇放在心上,始终怀有一颗博爱之心。当自己的儿子被饿死时,他惭愧之余,想到的是普天下失去土地的百姓和戍边将士;当他的茅屋在秋风中摇摇欲坠时,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当自己年老多病,孤舟漂流异乡时,他依然不忘哀叹民生的多艰。这种忧患感,这种责任心成就了杜甫诗史的地位,他的不平凡就在于此,他以布衣的身份,展示了民族大义,身居下位,却完成了从平民到圣人的超越。五.当堂训练,写作拓展:

请以“杜甫,我想对你说”或“我眼中的杜甫”为题,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杜甫的看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理解了文本内容,体会了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基础上,用语言文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设想效果:学生有话可说,定能出现不少的佳作。)六.布置作业

背诵《兵车行》。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古诗,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材料。)

第二篇:《兵车行》教学设计

《兵车行》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穷兵黩武,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为了和南诏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使人民深受其害。此时的杜甫正旅居长安。他亲眼目睹了统治者大肆征兵,致使“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惨别的图景,聆听了征人悲愤的诉说,愤然写下了这首为人民呼喊的歌行体杰作──《兵车行》。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好战喜功、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才能读好这首诗,进而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学点聚焦】

1.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杜诗的形式美与内容美。

3.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新课标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的习惯。诵读唐诗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在喧嚣浮躁的文化背景下,诵读鉴赏唐诗确实需要教师兴趣的激发。有的学生说本能的不喜欢这个总是郁闷的老诗人,总觉得读他的诗缺少激情,不像读李白那么酣畅淋漓。基于学生的情况,我觉得应该补充作者的背景知识,从时代背景,个人性格,人生经历几个角度,使学生对杜甫初步了解,期望建立起学生对杜甫的尊重和敬仰,从作者出发激起学生的读诗兴趣。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希望通过他的诗歌使学生能够触摸到这位这位怀着深广的忧愤的诗人,体会他的浓厚的忧国忧民的感情。

【重点难点】

1.在诵读中体会杜诗的形式美与内容美。

2.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课前导读】

1.杜甫简历。杜甫(712-770年)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唐初诗人杜审言之孙。七岁能诗,十四、五岁“出游翰墨场”。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20岁以后十余年中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24岁赴洛阳考试,未能及第。33岁与李白相识于洛阳,又在梁、宋一带为豪侠之游。35岁到长安应试,落第,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45岁安史之乱爆发,独自去投唐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后潜逃至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救房琯,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48岁弃官,漂泊于蜀中、湖北、湖南一带。59岁病死于湘江一条小船上。

2.解读诗圣个性。

①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鲁迅

②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

③所谓“致君尧舜”,所谓“忧民爱物”,这些儒家的政治观念,在很多人只是一种空谈、一种标榜,杜甫却是真心地相信和实行它。而且,儒者本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进退之路,杜甫却不愿如此,他是不管穷达,都要以天下为念。甚至,愈是社会崩溃昏乱,他愈是要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相信尽管“万国尽穷途”(《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但靠了一点一滴的人力,终究能够改变现实。──章培恒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4诗歌特色。

①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明·胡震亨

②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白居易

③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杨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杜甫

④在他的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与屈原相似的深沉忧思。屈原与杜甫当然有许多不同,但两人在诗中表现的忧国忧时却同样至诚。在杜甫的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可以感受到司马迁的实录精神,面对史实而不回护,正视历史。──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课内导学】

一、激情导入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如是说。李白把浪漫主义诗歌发展到了顶峰,而杜甫则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到了极致。杜甫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兵车行》就是他为人民呼喊的不朽杰作。今天,让我们跟随杜甫一起去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二、一读,正音正词(播放《兵车行》朗诵录音)

辚辚(lín lín)干(ɡān)云霄 点行(háng)频 荆杞(qǐ)啾啾(jiū jiū)三、二读,整体感知(分组探究,师生互动)问题设计:1.这首诗主要写的一件什么事? 小组互动:亲人送别被抓出征的士兵。

2、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此诗的警策之句是哪句?为什么?

小组互动:警策之句是“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哭声奠定了全文的基调:悲愤,并设置了一个悬念:为什么会这样呢?下文便是在这个基调下行文。

3.第二段开头哪几个字可看做是下文叙事的总纲?为什么?

小组互动:“点行频”。开头两句有承上启下作用,其中“点行频”一语为叙事总纲。之所以会有亲人痛苦分别的场景,是因为朝廷“点行频”;而后面所说情景的出现,仍然是由于“点行频”。

4、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揭示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小组互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好战喜功、兵黩武敌给百姓带来的重灾难。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四、三读,品味语言,赏析写法(小组合作,具体点评)

问题设计:诗歌是如何表现百姓的痛苦,揭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 小组互动1:第一行几句诗描绘了一幅征人急速出征的图画。小组互动2:第二行几句诗描绘了一幅亲人凄惨送别的图画。小组互动3:在送别图中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动作描写的方法。“爷娘妻子走相送”的“走”字写出了亲人被突然抓兵,又被急促押送出征,亲人们追奔呼号,生离死别的情形。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

2.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二者作一点比较。

二、读《兵车行》,谈谈你对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受与理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第三篇:兵车行教学设计

《兵车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背诵本诗

一、导入

大家有没有见过从军的场面?多媒体展示两幅从军图片,为何差异这么大呢?还是让我们从《兵车行》里寻找答案吧。

二、初步诵读,感悟诗情

1.听名家朗诵,初步感悟诗情。

2.请学生自读,参看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诗歌内容。

三、研习文本

1.请大家找出与我们刚才看到画面相照应的章节。(明确:第一节)为了更加深入的把握诗歌情感,请大家大声朗读学案上的的创作背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了出征战士之多呢?

明确:听觉和视觉

“爷娘妻子走相送”,他们送的是什么人?青壮年劳力,家里的顶梁柱。一 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庭来说 不异于塌天大祸,我们可以想象征夫的爷娘妻孩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呼喊寻找自己 亲人的情景

“走”字用的形象(诗歌鉴赏注意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亲人被突 然抓兵,又被急促押送前线,所以家人们追奔呼号,去做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多少人被抓兵,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没有明说,一句“尘埃不见咸阳桥”就形象地概括了。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连咸阳桥都遮没了,不难想象当时的人有多少。不仅出征的人多,送行的人也多。

送行时“牵衣顿足拦道哭”,这一句动词用得好,连用四个动作。大家想想,这些动作是谁发出的?“牵”是小孩,孩子不懂事,牵着即将离开的父亲的衣服,哭叫着舍不得分开。父母妻子不忍心亲人离开,但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开,又怕亲人一旦离开就成永别。一连串的动作最后落到一个“哭”上,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送别画面。

总结一下这一场面写出了送别之人的哪些情感:

无奈,眷恋,悲怆,愤恨,绝望(板书)

2.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节,注意把握好感情。

3.在诗人笔下,车轮滚滚,战马嘶鸣,尘土飞扬,哭声冲天,妻离子散的 人间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那这出人间悲剧的原因何在呢?“行人但与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 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的社会根源。

证据何在?学生读第二、第三节。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汉武帝吗?暗喻唐明皇,即唐玄宗。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惯用的手法。如白居易《长恨歌》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事,却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做开头。杜甫在这里虽用暗喻,但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

下面我们就跟随杜甫用事实来揭露统治者的罪恶,他给劳动人民带来了那些灾难: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数词用得好。“十五”、“四十” 说明服役时间长。“去时里正与裹头”,古代新兵入伍须装束整齐,用头巾裹头,象征行成人之礼,而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才表示成人自立。15岁还未成年,这 是出征前提前行成人之礼。征夫们“归来头白还戍边”,“还”,副词用得好,人过四十,头发渐白,刚从前线回来,不料又被派去戍边。尚未成年的孩子和头 发斑白的老人都被征发服役,这两句还是说征夫无限期地超期服役。

“君不闻”三字领起,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诗中 “汉家”也影射唐朝。“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犁锄,禾生陇亩无东西。”可以想象,连年征战,男丁都上战场了,没有劳动力,千村 万落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生产凋敝,没有租税可交也是必然的。

其实,战争的结果比战争本身更可怕:土地荒芜、生产凋敝,疾病、死亡,甚至带给人心灵上的创伤。找出由于战乱,人们心理反常的句子。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生产力 低下的封建社会,人们生男则喜,生女则悲。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改变呢?由于 连年战争,导致男子大量死亡,在这一条件下,人们一反常态。这样的心理变化 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青海战场,白骨累累,阴风惨惨,鬼哭凄凄,这种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

结尾阴森的鬼哭和开头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都是皇帝开边未已造成的恶果。把人们的思绪从咸阳桥头带到了青海战场,我们可以想象:昨天在青海战场战死的“新鬼”,正是前日咸阳桥头出征的行人;今天咸阳桥头出征的行人,明天又将是青海战场的“新鬼”。

明确:超期服役、死者众多、经济凋敝、生活艰难、心态改变

4.至此,诗人为百姓呼喊的激情得到了充分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被揭露得淋漓尽致。(板书):

(1)对老百姓深受战争灾难的同情。

(2)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

四、小结

诗圣杜甫的《兵车行》,伴随着隆隆兵车,嘶嘶战马,驶过了十几个世纪,永远定格在历史的画廊上。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那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炽热的心。

五、最后,我们一起来集体朗读全诗。起立朗读。再次感受杜甫反对不义战争、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伟大情怀。

六、作业

1.背诵《兵车行》

2.展开合理想象,将《兵车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字数不限。

第四篇:兵车行教学设计

《兵车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杜甫诗意; 2.思想教育目标:杜甫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诵读、鉴赏。教学重点:诗意。教学难点:诗意。教学类型:鉴赏。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

教学过程与步骤:出示诗歌——《全唐诗》卷216_11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一、诵读提示——(先范读;再指导;再范读;再生读)

这首诗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而这首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显然已超出感叹而变为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才能读好这首诗。下面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l、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战土,这是诗人亲眼所见,要表达出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感情,声音要沉重一些。前四句可用平调读,最后两句当用升调读——这是本段的高潮点,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

2.第二段开头两句是诗意转换处,可以读得平缓些,声音稍稍放低,但“点行频”王字为下文叙事总纲,须重读。

以下直至结尾皆用“行人”口气读,但其中的抒情语字字都融合着诗人的感情,要跟叙事语区别开来。

本段可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先叙事后抒情。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读时当有怨而不伤之意,至“归来头白还戍边”,怨情稍稍加重。读后宜作一顿,为下文直抒胸臆作铺垫。下文“边庭”二句有怨有愤,为本段高潮点,应当读得掷地有声。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用“君不闻”领起,是“行人”问“长者”,也是诗人诉诸读者,感情十分强烈,有指控之意。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这是“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读时声调放低些,寓怨愤于嗟叹之中;读完可作稍长停顿,如乐曲中的半终止,为转换话题作铺垫。

3.第三段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长者”二句是承上启下话,当用比较柔和的调子读。“敢申恨”者,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意。“且如”四句当一气读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从何出”稍稍振起,因为“行人”的怨愤在这句话中表现得含蓄而又深刻。后半段顺势说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简直令人悲痛欲绝,读至“生女”二句当再作低回之势,声调凄楚。

最后四句为全诗高潮所在。“君不见”一句当突然振起,有指点之意。“古来”一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加以强调,使人能想见此中情景。

二、整体感知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发动频繁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但诗人把这个历史镜头捕捉到自己的诗中来,不过是拿它作为一出社会悲剧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图是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因此,紧接着这个序幕,就通过“行人”答问逐层深入地展示这出悲剧的内容:“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是说丁壮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边庭流血成海水”——这是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粑”——这是说全国农村生产凋敝;“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通索租税。可见,这种艺术概括方式的基本点是,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的心。这首诗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意未已”,说明他认识到这种不义的战争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他敢于把战争的责任加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诗人的这种立场是一贯的,在《前出塞·其一》中他写道:“君己富士境,开边一何多。”这正是杜诗人民性之所在。

三、鉴赏要点 l、章法严密

先说形式。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 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结,桥之则三,合则为一。再说内容。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土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妃”“未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进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花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渲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2.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橡檬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3.名句赏析

(l)“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柬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颗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作业:背诵该诗;

完成练习册该课内容; 预习《齐桓晋文之事》。

第五篇:兵车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兵车行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兵车行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在比较阅读中对李白和杜甫两大诗人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内容选取:

与诗歌相关的背景材料和诗歌体裁;扩展知识面的李白的《古风·其十九》。

(三)过程安排:

1、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在朗读中挖掘诗歌中的信息,对其进行补充空白、细节,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使诗歌形象化,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体味诗歌语言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人的创作风格,通过听录音朗读让学生自己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3、在把握诗歌的艺术风格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比较《兵车行》和《古风·其十九》。

(四)方法、手段:

1、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慢慢品味,教师作适当引导和点拨。

2、学生互相评价朗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3、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进行角色扮演。假设学生是诗人或者是诗中人物,发表感想或进行其他形式的表演,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二、教学实施

(一)导入:介绍杜甫,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杜甫(主要是举例所学的名篇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2、简单介绍杜甫及作品背景

《兵车行》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752)年困守长安时候所作。关于诗的背景,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玄宗用兵征讨吐蕃,一说是征讨南诏,多取后一说。《资治通鉴》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

3、释题——“行”的读音xíng。

“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这首诗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

(二)学生初读全诗,初步感知

(三)分析诗歌第二段

1、指名读,由学生评价。

2、问:“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一句中的“道旁过者”、“行人”可能指何人?“点行频”何以见得?在诗中有没有具体的描述?

明确:道旁过者——杜甫

行人——征人

点行频——“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3、“点行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武皇开边意未已,边庭流血成海水。”

4、问:“武皇”指何人?上述诗句说明了什么?

明确:借指唐玄宗,含蓄地表达了对以唐玄宗为代表的唐皇朝统治者“开边”政策的指责。

(四)分析诗歌第三段

1、让学生齐读后说说这一段中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回答最后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怪怕人的!

老师补充:第一段写人哭,这一段就写鬼哭了。连鬼都哭,你说惨不惨?

2、问:对于这样的惨相,役夫是否“敢申恨”?

明确:不敢,敢怒不敢言。

老师追问:最终有没有“申恨”?

明确:有。

不敢申恨可最终还是申述了,把征夫的苦难和恐惧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3、问:“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一句是否表明了杜甫走出了“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观念?

明确:中国老百姓一贯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现在倒好,怕生男,只想生女了。是什么造成老百姓这一传统观念的转变呢?——战争!残酷的而又无休止的战争使老百姓心灰意冷。老百姓对战争的怨恨与控诉,通过这句诗深刻而又凝练地表达出来了。

(五)扩展学习:

试将《兵车行》跟李白《古风·其十九》相比较,说说二者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可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进行比较。

古风(其十九)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提示:可从两位诗人的创作风格入手,如果时间不够就作为课后研究留给学生回去思考。

(六)小结:

车声隆隆,马鸣萧萧,似乎还不曾消逝……《兵车行》所描绘的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离乱之苦,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现在让我们听着录音朗读,再一次体味诗歌沉郁怨愤的基调。

(放录音)

兵车行教学设计篇2

一、导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黯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简介背景

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

三、诵读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

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一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鉴赏

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这首诗的章法,找出诗中的警策句,赏析名句,品味语言表达的特点。落实课后练习二、三的要求。

明确:

1、章法严密。形式上采用古称“一头两脚体”的结构方式。从整体看,节奏整齐又略有变化;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一。内容上,一是前后呼应,二是层层递进。

2、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通过高度的艺术性表现出来。

①重墨铺染。

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诗的开篇展现出一幅出征图、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接着展现出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来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进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诗人的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巧妙构思。

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劳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

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兵车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兵车行》原文及翻译

2.《兵车行》教案练习题

3.《兵车行》说课稿

4.兵车行的作文700字

5.兵车行的教学教案

6.改写《兵车行》作文800字

7.唐诗兵车行

8.杜甫:兵车行

9.杜甫《兵车行》

下载《兵车行》教学设计定稿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兵车行》教学设计定稿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兵车行教学实录

    兵车行教学实录 时间:2006年八月九日下午2:00——3:35(两节课连上) 班级:上虞丰惠中学高二(2)班 执教:刘建松 小刘经过二十天的短暂的休养,自我感觉精神焕发,意气飞扬。这几天新闻......

    兵车行教学反思

    兵车行教学反思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更是如此。这首诗歌没有什么太难理解的地方,主要......

    兵车行》教学实录

    兵车行》教学实录小刘经过二十天的短暂的休养,自我感觉精神焕发,意气飞扬。这几天新闻报导热点沸腾,黎以冲突升级继续,中东地区鸡犬不宁,世界很不安宁,连热爱和平的中国的观察员也......

    《兵车行》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教案(5篇材料)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兵车行 优秀 教学设计(共五篇)

    深沉忧黎元大胆詈“武皇”激昂反战争 ——《兵车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诗中所反映的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学习诗人“缘事......

    《兵车行》教案

    《兵车行》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2、理解诗人在诗中控诉战争的情感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真正理解战争与和平。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法、诵读法、讨......

    《兵车行》教案

    兵车行教案 课题:《兵车行》(杜甫) 课时:1课时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高中三年级) 教学内容:理解整首诗的含义以及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创作手法。 教学目标: 1、熟悉并......

    兵车行 教案

    兵车行 教案 一、导入新课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石壕吏》中的诗句。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