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放飞蜻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略)
二、导入,揭题。
1、同学们,现在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蜻蜓的文章。21、放飞蜻蜓
2、谁愿意把课题读一读?齐读课题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读了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了解哪些问题?看谁最会提问题?
(为什么放飞蜻蜓?谁放飞蜻蜓?怎样放飞蜻蜓?蜻蜓的尾巴有什么作用?蜻蜓吃什么?孩子们为什么愿意放飞蜻蜓?为什么放飞?陶行知是一个怎样的人?)
4、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讨:孩子们捉到了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飞呢?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陶行知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自由朗读课文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四、体验捉蜻蜓的快乐(出示课件)
1、大家请看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2、谁能说得具体一点呢?我们要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体会。同桌互相说一说。(一天下午,一群孩子在草地上捉蜻蜓,他们玩得很开心。)
3、课文第一段也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请大家把第一段朗读一遍(齐读)板书:蜻蜓、陶行知、孩子
四、放蜻蜓,学习有关蜻蜓的知识
1、、一个名叫翠贞的女孩也捉到了一只蜻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孩子们为什么把高高兴兴捉住的蜻蜓给放了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
2、汇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是陶行知劝他们把蜻蜓给放了。)那他是怎么劝的呢?抓住了蜻蜓的几个方面?(抓住了蜻蜓吃的东西和蜻蜓的眼睛来说的`?)出示句子:“陶行知拉着……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为什么说吃苍蝇、蚊子就是好朋友呢?(因为蚊子它吸血,会传染疾病)(加介绍蜻蜓吃食知识)一只蜻蜓一小时就能吃4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一只幼蜻蜓一年就可以吃3000多只孑孓,所以说,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3、出示句子第六段 大家把这一段朗读一遍。这里要读出夸奖的语气,如“还是”要重音,“你们说……”这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4、陶行知除了向孩子们介绍蜻蜓吃的东西外,还介绍了什么?(出示第十段及课件)(尾巴和眼睛)
(1)他是怎样介绍尾巴的?(出示句子)请大家说说,他介绍了几方面?(样子、功能)齐读句子。蜻蜓点水是蜻蜓往水里产卵,每点一次产一只卵,连续动作,人们就看作蜻蜓点水了。后来经常用来比喻工作不深入。
(2)他又怎样介绍蜻蜓的眼睛呢?(看课件)出示句子
引读“蜻蜓的眼睛特点是(很大)结构(很复杂)是……”
同学们,蜻蜓的眼睛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呢?(奇怪、神奇、奇特)“神”在它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四面八方所有的方位。“奇”在它的小眼可达几万个。这两个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你还能说说含有数字的成语吗?细心的小朋友发现没有,课文里也有一个含有数字的词哦。(七嘴八舌、五颜六色等等)这些都是成语,我们要学会积累,用了这些词,会使句子更生动。
(3)我们再把句子读一遍
6、小结:陶行知先生向孩子们介绍了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的结构特点,让孩子们明白蜻蜓身体结构独特,是捉虫的能手,要保护好蜻蜓。那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陶行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五、再读课文,认识陶行知
这次要求静静地读,找出有关语句来。(默读)
请各小组讨论交流。
1、汇报:(1、)陶行知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第六段、第十段)
你能用“他知道……,他还知道……”来说话吗?
(2)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陶行知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出示句子)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看出来他和蔼可亲?(慈爱、抚摸、商量)
第1句边读做动作读、范读,齐读,赛读。
第二句用商量的口吻来读。
2、小结:陶先生尊重孩子,爱护孩子,对人和蔼可亲、教育有方,真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
六、放蜻蜓,想象说话
1、经过陶行知的谆谆教导,此时孩子们愿意把蜻蜓放了吗?(愿意)从哪可以看出来?(孩子们纷纷说……)伴动作朗读
2、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园。瞧,它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它会说些什么?孩子们又会说些什么?你又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会说:小蜻蜓你飞吧,我们不会再伤害你了……蜻蜓会说“小朋友,再见,你们真是好孩子……)
四、小结:通过陶行知孩子们的对话,让我们懂得了蜻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还知道了陶行知是个和蔼可亲、教育有方的大教育家。大家来找找他们的对话。
1、请各小组先练读(指导朗读)
2、分角色朗读
七、总结全文,体验人性自然美: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谁和谁成了好朋友吗?(陶和孩子、孩子和蜻蜓、蜻蜓和陶,老师和大家也成了好朋友)
是呀,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这样的好朋友(如蜜蜂、青蛙、蚯蚓、七星瓢虫等等),他们都为我们人类作出了贡献,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心爱护这样的朋友。这样我们人与自然就能和谐相处,那样我们的世界也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八、作业;
1、熟读课文;
2、查找有关蜻蜓的资料或观察蜻蜓,进一步了解蜻蜓的特点。
板书设计
21、放飞蜻蜓
陶行知
好朋友
孩子们 蜻蜓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相关文章:
1.放飞蜻蜓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放飞蜻蜓》优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放飞蜻蜓》第二课时说课教学设计
5.《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6.《放飞蜻蜓》的教学设计
7.《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三篇
8.《放飞蜻蜓》教学设计范文
9.放飞蜻蜓第二课时说课稿范文
第二篇:《放飞蜻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第二时)
作者:闽侯县实验小学
肖林香
转贴自:闽侯县实验小学
点击数:914
闽侯县实验小学肖林香
一.
简析首尾,聚焦“放飞”
1.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2.
指名读第十一自然段。(1)
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2)
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3)
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哪里看出?(4)
个别读孩子的话。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读这种心情来!练习朗读。3.
激起悬念。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题目“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
二.
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1.自渎文二至十一自然段,想想:如果你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情后,你会很自觉自愿地将捉到的蜻蜓放飞吗?找出文中有关能说明自己乐意放飞蜻蜓原因的句子。2.
指导学生开展堂讨论,同桌商量。3.
堂讨论: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1)
从蜻蜓本身讲。(学生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了解蜻蜓的尾巴,眼睛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知识。)(2)
从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讲。A.
与孩子说话态度和蔼可亲,方法巧妙。B.
不摆架子,尊重孩子。.
知识丰富,说的是孩子们不知道的新道理,新知识。4.
这样一个知识丰富,和蔼可亲的先生,讲得孩子们心服口服,所以答应放飞蜻蜓。.
你们愿意同桌分角色来朗读一下文吗? 6.
指名分角色朗读文。
三.
归纳总结。
1.老师指着题目,问学完了文,你们知道这群孩子为什么同意放飞蜻蜓吗? 2.
看到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时,此时,你们会想些什么?或者会说些么?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返回首页>>>>>>
第三篇:《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档
情趣、理趣共生,和谐、有效相融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森达实验学校 陆亚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品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
3、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品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教学难点:
从陶行知先生的言行举止中体会其独特的教育方式,感悟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
设计理念:
理想的语文课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搭积木”的过程,而是一个生态式“孕育”的过程。语文课堂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语言,激发情感,从而创造一种情趣、理趣共生,和谐、有效相融的理想课堂。
一、复习导入,设疑激趣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出示词语:慈爱 抚摸 商量
七嘴八舌 入神 放飞 结构复杂 保持平衡 掌握方向
指名读
2.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静静的看一看每一行的词语,让你想到了文中的谁?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过渡:课文讲的就是陶行知和孩子们放飞蜻蜓的故事,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二、简析收尾,聚集“放飞”(1)出示第1节(齐读)
过渡:孩子们在捉蜻蜓。瞧,多美的一只蜻蜓,当孩子们捉到后,他们的心情怎样呢?(指名说)
你们已经走到那群孩子的心里了,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来读一读。(齐读)。
(2)出示最后一节
孩子们捉到蜻蜓多高兴,课文的结尾却这样说:(指名读)孩子们要放飞蜻蜓,让蜻蜓回家,读出孩子的决定(再齐读)
(3)放了它,放了它,连说两遍,而且是纷纷地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着急,都同意……)三、一抓放飞,认识益虫
好不容易捉到蜻蜓,孩子们为什么又迫不急待的把它放飞呢? 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读书,快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2——6节。(1)孩子们为什么要放飞蜻蜓,谁来说一说。(指名说)(2)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从文中什么地方知道的?
(3)见过孑孓吗?老师这里有一张放大的孑孓图片,它是蚊子的幼虫,蜻蜓的宝宝就专门消灭水中的孑孓害虫。
补充资料,知道吗?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蜻蜓的本领大不大?谁来夸夸它。(指名读,带着佩服的心情来读)
(4)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板书:好朋友)
(5)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这可是大家讨论的结果,找一找,他们说了些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
2(出示)瞧这就是那个热烈讨论的场景,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有什么动作和表情呢?(看看这些提示语,我们就知道)看着课文,咱们小组分角色读一读。
(理解七嘴八舌)这三种答案是一个人说出来的吗?我们来看看这上面有几处引号,这就说明有的孩子说“ ”。有的说:“ ”有的说:“ ”这就叫“七嘴八舌”。
看来还需要大家的帮忙,我们都来加入。(生齐演)
(6)老师最喜欢这段对话,我们大家一起来演一演,老师也来加入。师生合作
过渡:这段对话,让我们明白了,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齐读课题)
四、再抓放飞,感悟“神奇”
(1)陶行知还和孩子们说了些什么呢?默读课文7——10节,看看你对蜻蜓又有哪些了解?用笔画一画。
(2)生汇报,师相机指导:
眼睛部分:①指导看图,蜻蜓的眼睛很大,占头部的一大半了,一只眼睛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结构很复杂。这么奇特的眼睛本领可大了,可以看清„„(引读)
②谁能把这么奇特的眼睛读出来。(指名读)
③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对蜻蜓的眼睛你还有什么了解?(汇报)(齐读)
尾巴部分:①指名说说对蜻蜓尾巴的了解。(师:你注意到了它的尾巴,不光说出蜻蜓尾巴的样子,还介绍了尾巴的作用。你能用朗读让大家看到这样的尾巴?)(指名读、齐读)
②据说——(引读)陶行知说蜻蜓在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种说法对吗?陶行知也不清楚,他也是听别人说的,所以在说这句话时,在前面加了一个“据说”,其实,蜻蜓不是在吃尾巴,而是咬 3 尾巴,是由于繁殖后代的需要。
③关于蜻蜓的尾巴你还知道什么?(蜻蜓点水)看图,瞧,这只蜻蜓正在点水,你知道它为什么点水吗?你怎么知道的啊?(指名)师:雌蜻蜓在产卵时,就会把尾巴插入水中,产下一些卵就立即飞走,连续产卵的动作就像在点水,你看蜻蜓点水这一简单的现象,却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你真是一位小小的昆虫学家,你很会学习。)
(3)我们研究了蜻蜓的眼睛和尾巴,瞧,阳光下。(师引读)蜻蜓多(生回答),让我们读出美丽、神奇、活泼又可爱的蜻蜓。(齐读)
(4)介绍蜻蜓
这么可爱的蜻蜓,你们喜欢它吗?想和它交朋友吗?那就把这位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吧!请你结合文中的内容和课前收集的资料为大家介绍介绍?(指名生)
这么神奇的小蜻蜓啊,看来,大家真的把蜻蜓当作我们的好朋友了,现在好朋友被我们捉在手中,我们怎么办?(齐读课题)
五、扣问“放飞”,感悟人品
(1)课文中的孩子与你们想得一样,出示结尾:(生齐读)①是谁让孩子们了解了蜻蜓? 又是谁让孩子们产放飞了蜻蜓?
②陶行知不愧是一位大教育家,快速看看全文,想想陶行知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汇报:师相机指导(评价,读出他的慈爱,你还从哪里看出他和蔼可亲?)你能用商量的口吻来说一说吗?大教育家还用商量的口吻来和孩子们说话,还把蜻蜓还给翠贞,他多尊重孩子,爱护孩子啊。
(3)看图,孩子们,和他在一起多快乐,陶行知慢慢引导孩子们认识蜻蜓,了解蜻蜓,最后又心甘情愿的放飞蜻蜓,他真是一位和蔼可亲,讲究方法的大 4 教育家。
六、拓展“放飞”,释放情怀
(1)在陶行知的启发下孩子们放飞手中的蜻蜓
(出示图)重新获得自由的小蜻蜓在空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如果你是这只蜻蜓,此刻,你会说些什么?(指名生汇报)
(2)生活中人类的朋友还有很多。(图片出示)
田野里有他们的身影,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也是捉虫的能手。
啄木鸟是大树的医生,小瓢虫是牙虫的克星,蜜蜂,勤劳的蜜蜂总是在花丛中忙碌,面对这些朋友,我们还能伤害他们吗?
七.作业设计:小练笔:从名字,样子,本领等方面为蜻蜓设计一张动物名片,赠与他人,宣传蜻蜓的知识。
第四篇:《放飞蜻蜓》优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感悟对话,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3,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陶行知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教学过程 :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2-10小节)
听课文录音2-10小节,观看多媒体,整体感知
学生自学:在陶行知和小朋友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边读边思考,并画出相关内容.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指名交流
评议,补充完善
完整地,有条理地叙述蜻蜓的相关知识
教师总结
感悟朗读
自读
指名读
学生评议
练读
感情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11小节)
自读,感悟:你读懂了什么?
讨论交流(理解孩子们放飞蜻蜓时的迫切心情)
朗读感悟
三、自读讨论,感悟陶行知的为人
自读思考:陶行知是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总结:陶行知是一个慈爱,有学问,尊重学生,懂得教育方法的大教育家.四、课后调查
陶行知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查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板书设计 :
20,放飞蜻蜓
陶行知
捉 放
第五篇:放飞蜻蜓第二课时实录
课前播放图片:
师: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呀?
生:我看到了一只只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蜻蜓。师1: “五颜六色”说出了蜻蜓的颜色美。还有谁想说的?
生2:我看到了蜻蜓在飞舞。生3:我看到了蜻蜓在点水。师4:蜻蜓姿态万千,真美!
生5:成双成对的蜻蜓在飞,它们非常快乐。
师3: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看出你们已经喜欢上这群小精灵了。好,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我们开始上课吧!教学流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读——放飞蜻蜓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1: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后来陶先生和孩子们谈蜻蜓,最后放飞蜻蜓的事。【相机板书: 捉→谈→放】
师引说:陶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后来陶先生和孩子们谈蜻蜓,他先和孩子们谈了蜻蜓吃什么,又和孩子们谈了蜻蜓的尾巴和眼睛,最后孩子们放飞了蜻蜓。陶先生可是一个大教育家,他经常指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现在就让我们和这些孩子一起走进陶先生的课堂。
二、品读体验
师:孩子们,轻轻打开课本儿!别急,老师这儿有个学习提示,谁来读一读?
在学习课文时,大家可以用笔将自己的发现画一画,不理解的地方圈一圈)好了,开始吧!
生:自读课文。师生交流
师:点击出示(2—6),师:孩子们,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说说看!生:我知道了蜻蜓不吃露水„„ 师:你是从文中什么地方知道的?
生:陶先生说:还是翠贞说的对,说明其他人不对。师:你真会读书,能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想!师:还有谁想说?
生:蜻蜓吃虫子,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
师:你了解了蜻蜓吃什么。那蜻蜓一个小时能吃多少害虫,你们知道吗? 生:能吃20只苍蝇或者840只蚊子。
师:蜻蜓可是个“捕虫小能手”呢。苍蝇和蚊子会传播疾病,可是我们的敌人啊!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生:是的。
师:同学们,学问学问,既要学,更要问。那读了这段对话,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预设1: 生:“七嘴八舌”什么意思? 点击“七嘴八舌”,有人知道吗? 生:一群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的。孩子们他一句你一句的。孩子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师:孩子们,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也会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呢? 生1:
生2:
师:是呀,当我们遇到感兴趣的话题,就会挣着抢着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当陶先生问孩子们蜻蜓吃什么的时候,孩子们七嘴八舌抢着说,一起读。(出示句式
练习说话
理解应用“七嘴八舌”)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不仅理解了“七嘴八舌”的意思,而且还能灵活运用了。预设2:
生:慈爱什么意思? 师:词语不理解,我们可以把它带进句子里读一读,想一想。谁来读读慈爱所在的这个句子。师:谁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看图,)瞧,陶先生笑眯眯的,多亲切啊,这就叫慈爱。师:【体态语言】慈爱地抚摸,多么温暖的感觉啊,从这儿你感觉到陶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对,陶先生就是这样的和蔼可亲。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亲切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教育家对孩子们的关爱。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预设3:
“田埂”什么意思(田间的小路)师:瞧!这田间小路就是“田埂”。老师小时候啊,常和好朋友们在田埂上玩耍。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感觉到陶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是啊,陶先生觉得自己就是这群孩子中的大孩子。
小结:通过自学,交流,我们知道了蜻蜓吃虫子,是我们的好朋友,还知道了陶先生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咱们再分角色读读这段对话。陶先生的话谁来读?翠贞的话?孩子们的话大家读。其它的话老师读。好吗? 师生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过渡:同学们,陶先生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最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教孩子知识,教孩子做人。今天,他和孩子们在田埂上上了一节生动的课。下面请同学们默读7-10自然段,想想从陶先生和孩子们的谈话中,你对蜻蜓又有了哪些了解?对陶先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好,开始!生默读课文。
师:同学们,默读有助于思考,交流有助于提高,大家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同桌交流交流,你的收获会更大!
师: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读书收获?
【一】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师:哦!你了解了蜻蜓的姿态。瞧(点击图片)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多美啊!
(点击出示“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1:
生2:
师(评价)1.多活泼的小蜻蜓啊
2.真美丽!师: “一闪一闪”、“一撅一撅”,让我们感觉到小蜻蜓的确可爱!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词语。蜻蜓的眼睛-------,尾巴-------
头-------
嘴巴——
翅膀——
师:真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一】尾巴
师:对蜻蜓还有哪些了解?
生1:我知道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师:是呀,那是蜻蜓妈妈在水面上生宝宝呢!关于尾巴还有谁想说的? 生2:
生3:
师:哦,你们了解了蜻蜓的尾巴。(出示:“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谁来读读? 师:(出示图),瞧,这就是蜻蜓的尾巴,真的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师:谁来读读“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变红。生1 :
生2:
师(评价)1.一节节的,真有趣!2.你读出了尾巴的样子。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1:
生齐:
师评价)1 老师觉得这尾巴还不够长,能再试着读一读吗? 2.真是与众不同的尾巴呀!
师:那蜻蜓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生: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变红)
师:是啊,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很重要,你们看:
图片1,杂技演员走钢丝,很危险,他靠手中的横竿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图片2,花样滑冰运动员,能够在冰面上翩翩起舞,靠的就是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来保持平衡。
师:孩子们,我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也需要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生:走独木桥
溜旱冰 生:玩活力板
骑自行车
师:是呀,只有保持平衡,才能稳稳当当,玩得开开心心!师:(点击)蜻蜓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就是靠尾巴来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的。尾巴的作用真大啊!
师:你能用朗读让大家看到这样的尾巴?
生:
师:老师仿佛看到了蜻蜓在空中快乐地飞舞,这尾巴的作用可真大啊!师: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真的是这样吗? 生:不会的,他只是在咬尾巴,并没有吃尾巴。(怎么知道的?我以前看过电视,电视上说的)师:陶先生是听别人说的,他自己也不敢肯定,所以,在这句话前加上了“据说”(变红)。陶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其实呀,蜻蜓爸爸咬自己的尾巴是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并没有真的吃尾巴。
师:好,我们继续交流,除了蜻蜓的尾巴,你们对蜻蜓还有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蜻蜓的眼睛„„ 师:你了解了蜻蜓的眼睛。【三】“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师:谁来读读?
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蜻蜓的眼睛。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 生:我看到了一双大眼睛。
师:它有一对特别发达的眼睛,几乎占了头的一半。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它的眼睛里有很多小黑点 师:那是成千上万的小眼睛的。
关于蜻蜓的眼睛老师这儿还有一则小资料,我们来听一听!
蜻蜓有一对异常发达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蜻蜓是视力最好的昆虫,它能清楚地看到9米以外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蜻蜓的眼睛,怎么样? 生:
师:谁能把这双神奇的眼睛读出来的? 生1:
生2:
师(评价)1.真奇特啊!2.太神奇了,谁再来读一读? 4.这眼睛还不够奇特。
师:瞧,这儿有个省略号。(变红)这里的六个小点,包含了许许多多。想想看,陶先生和孩子们还会和谈什么呢?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
生1:蜻蜓的嘴里有一对坚硬有力的紫色大颚,它的脑袋可以任意转动。生2:蜻蜓有两对薄薄的翅膀,休息时展开,平放在两侧。
生3:蜻蜓的飞行速度很快,最快的时候,每秒速度可达40米,这可以连续飞行一个小时不休息。
师:真的是太厉害了。
师:同学们课前收集的资料真不少啊!这也是学习语文的一个好方法!听了陶先生的介绍,让我们对蜻蜓有了更深的了解,它就像大自然中的一只小精灵,让我们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出示10节)
师:在这乡村的田埂上,陶先生就这样和几个孩子亲切地交谈着,他把知识的种子播进了孩子们的心田。此时此刻,在你们的眼里,陶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1:
生2:
生3:
师:(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师:陶先生面对翠贞这群孩子,讲了蜻蜓的尾巴,讲了蜻蜓的眼睛,讲了许许多多,不厌其烦,从中又可以看出陶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陶先生用那春风化雨一般的教育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悄悄感化这孩子。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你会如何对待手中的蜻蜓? 生1:我要放飞蜻蜓!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它是捕虫小能手。生2:
生3 :
师:真好,那面对手中的蜻蜓,陶先生和孩子们又是怎么做的?(出示11片段)师:谁来读一读? 生:
师:老师听出来了,陶先生的话,读出了商量的口吻。还有谁想读? 生:
师:你不仅读出了陶先生对孩子的尊重,还把“放了它,放了它”读得很快,为什么呢? 生:我是想让蜻蜓早点回家。师:谁还想读? 生: 师:〔师加上动作范读〕:翠贞张开小手„„ 生: 师:蜻蜓回家了多快乐,多自由啊!谁愿意把最后一句话再来读一读。
真是一只快乐的小蜻蜓,因为了解,因为喜爱,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孩子们放飞蜻蜓,多么可敬的陶先生,多么可爱的孩子啊!让我们再把这段话读一读!生:
小结: 一群孩子捉蜻蜓,陶先生和孩子谈蜻蜓,最后放飞了蜻蜓,回家的小蜻蜓享受着飞翔的乐趣(板书:飞),多快乐啊!
三、拓展延伸
点击〔 瞧:
①小蜻蜓飞翔的图片。【《小蜻蜓》轻音乐】 ②图片——
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同学们,爱,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让我们插上爱的翅膀和蜻蜓一起飞翔吧!陶老师的课结束了!我们今天的课也结束了!谢谢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