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教学改革与实践专题的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教师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每天的讲座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确实实感到受益匪浅。
其中效实中学的特级教师张弛的讲座《“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深深地触动了我。她用自己在教学生涯中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向我们从五大方面展现了一个一线教师以育人为本,以教书为荣,以教书为乐的高贵姿态。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观点谈谈张老师的五个方面的重要思想灵魂以及给我的启发。
第一,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业:用“心”享受教学的快乐。我想教师的的确确是一种良(文章转贴自实用工作文档栏目)心活,多干一小时与少干一小时仅仅取决于教师本身。想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认为有一句话十分的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应该要有一种出世的精神和态度去对待我们的事业,用“心”去教学,从而才能体会到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体会幸福。
第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用“心”挚爱每个学生。,教师应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第三,收起美丽的翅膀,与青虫一起爬行:用“心”尊重,宽容学生。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用一种平和、尊重、宽容的心境与学生相处。
第四,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用“心”承担教师的责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义无反顾的承担起这份责任。
第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心”体验探究的幸福。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更要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与道德意识。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动力和热情。尤其是教师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我们教师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通过本次学习,使我体会到教师要热爱这个职业,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不求回报,刻苦地钻研下去,一切为的就是一份热爱和执着,在教学中,不能墨守陈规,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去思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这样,最终自身的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
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奋斗,新的奋斗需要旗帜作为引导,这次培训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了我切实的指导和鼓励。让我有了明确的定位、坚定的信念、奉献的精神、良好的心态、高度的责任心、热爱学生的行动、进取的意识并且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第二篇: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培训心得体会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在线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学习借鉴其他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方法和理念,提高我院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在学院和系部的安排下,我于2014年4月~6月,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在教师发展在线接受网络培训,学习了杨有红、高翠莲、孙万军和丁增稳四位教授介绍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学习内容
在线培训的学习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由北京工商大学杨有红教授、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高翠莲教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孙万军教授、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丁增稳教授主讲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前沿及政策法规动态、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以国家骨干专业建设为例)、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二、心得体会
下面结合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高翠莲教授介绍的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谈谈我的收获。
建设与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库,是为了将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共享与开发,结合会计专业以会计职业发展为前提,以满足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个性化需求。一旦建设完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既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提升老师的教学效果。但优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具备相应的建设条件。
(一)建设条件
1.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首先必须具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丰富的专业知识基础、积累教学经验、专业实践技能操作、高层次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开发能力,这些都是建设的基本和保障条件。
2.企业平台的搭建
首先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须要能服务于企业,这样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发挥其应用性。因此必须要构建校外实训基地,将校内外实训基地作为一个信息的平台,从而实现共享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发挥资源库的作用。
3.强大的校园网络设施
校园网络设施是构建资源库的重要技术条件,多媒体网络、阅览室、点播教学网、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网,社会资源网等,这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是实现资源网络共享的平台和基础,这也是达到社会共享的必备条件。
(二)建设内容
1.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拟从三个平台,由低到高的进行阶段性的学习和职业培养。各类主要考试系统融入到高职课程建设中,通过对资源的充分整合,让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会计证考核,也使高职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会计初级、中级证书的考试范围。
首先,从业能力的培养。所谓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职业资格的入门平台,在该平台中只要培养从业资格考试的技能标准,主要面向在校学生并且在学习完相应课程体系和所应达到的专业标准,在此平台中充分将从业资格证书与在校一年级学生所学课程进行融合,同时,为学生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该平台中所确定的核心课程是《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
其次,初级能力培养。该平台主要围绕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而建立。该标准主要结合高职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在考取助理会计师时而实现的高职教学与助理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因学生在此前已经考取从业资格证,为助理会计师的学习提供了保障条件,此平台主要面向在校二年级学生,并且自身具备相应考试内容的技能标准,在平台中所确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纳税实务》。
最后,中级能力培养。该平台中为会计人员提供了发展空间,同 时也为会计人员的中级职称考取提供了保障条件,也为高职专业学生毕
业后考取中级提供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平台。因此,对于已获取初级证书的学生,以及在职人员均可通过此平台进行交流学习,在该平台中所确定的核心课程是《审计实务》、《财务报表分析》。
2.综合应用
综合教学作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该部分中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训模拟平台,在此平台中设置虚拟的实训系统,在此平台中具有一定的仿真性、判断性及可操作性,学生可对角色功能进行选择并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模拟操作,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角色的转换和实际的操作等功能,以最新的电算化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实现教学实训功能。能力测试平台,采取软件组题,以职业能力测试进行题型设计,以序号来排列相关内容及情景、知识点、技能点、难易度。题库可自行组题,可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视频教学平台,此平台是结合网络学习的需要而设定的,在该平台中将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展示,将课程体系等功能进行融合,为使用者提供音像、文字、图像等多种教学资源。
第三篇:高中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高中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高中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1
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人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通过这两个月在工作实践中的学习,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课程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应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
高中生面对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那么高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突出引导学生思考并规划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具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比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更关注学生深层次的生活需要。
首先,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其次,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
与适应时代要求的基本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的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并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教材的设计更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研究,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潜能与创造性。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智力发展,性格特点等多种原因会造成,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差异,表现出学习的效果不尽相同。这种现象是切实存在的,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对每个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其次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以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课程改革前途光明,但眼下困难与阻力也不容忽视。高中与初中的数学衔接问题,高考的问题;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问题;市场上大量充斥的滥编滥印的教辅教材问题;教师的素质水平和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以及培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课改后课堂上又要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知和研究获取知识,老师不能直接告知,要重视学生探求的过程。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虽然这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大有好处,但是课改后数学实际任务加重但课时又明显减少,要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目前是我们很多老师都很困惑的一个问题。同时高考将会如何考,传统的重点,新增的内容,在高考中将如何体现,如何
协调的存在,如何既要考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又要考到学生的能力,改革要如何推行并坚持下去,始终还是要围绕着高考这个指挥棒进行。
新课程想要达到理想的状态,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坚持自学不懈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和操作技能,学会上网学习,学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2认真学习、研究教学大纲和新教材,领会大纲,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内容、编写特点,要求及教学方向,有效、合理、创造性的指导新教材的教学,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的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对“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
3教学中,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学生观”的转变。做到用学生的心看待一切,不歧视学生,多赏识学生,达到班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而不是统治者、长官。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
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置身于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才能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4)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总之,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与时俱进,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都要行动起来,都应关注,都应思考,都应探索,都应付出。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新课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直面新课程,为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高中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2
(一)新课改与教师、学生一起成长
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未等大家做好接准备就已汹涌而来,似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通过学习杜郎口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我感受到课堂教学改革将是一场艰苦的,但却是势在必行的革命。“改革如同潮水一样既能推波,又能覆舟,谁抓住了这一机遇,谁就适应了发展”。在去年潍坊市骨干教师培训会上一教育专家的这些话语激起了我蕴藏在心底的豪情,同时也勾起我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憧憬。
在参加了多次关于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后,把大脑彻底的洗刷了一遍,说“换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什么都是新鲜的:排了几十年的的课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圆周会议”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布置也太沉闷了,教室布置要有个性化,课堂是学生的……。全市的校长教师在一起,听讲座、提问题,激昂的转变观念、互动、自主学习、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动摇的,没有丝毫怀疑的,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条就要重新审视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诠释了。许多新鲜的词句“自主、快乐、高效”如急风骤雨,容不得你半点犹豫就劈头盖脸而来,看着大家突然忙碌起来,我的`压力骤然而升:不学习,就要落后,不转变观念,就要被淘汰!
容不得半点犹豫,带着“自主、快乐、高效”的新理念用于课堂实践,让孩子们自主,让孩子们快乐,让孩子在自主快乐中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几节课下来,看着孩子们乱哄哄,孩子们自主快乐了,一节课下来,体会只有一个字:乱!刚刚涌起的一点激情也逐渐冷却下来。难道新课改就是乱,乱就是新课改?我疑惑了:难道这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不,课改决不是这样!是不是哪里做不到位呢。通过实践,渐渐地,我的思维变得开阔了,对课改的理解逐渐拨云见日:我之所以茫然,是因为将课改想得过于神秘而无法企及;之所以感觉乱,是自己的思维还定格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从心理上还没有彻底的接受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其实,课堂教学改革只是一次契机,它就是我们一直在做,而且从未间断过的追求,只是一些更富学识的人将它完整的归纳并积极推广的教育理念。它并不清高,也不象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可能,它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更是自主、快乐、高效的!赞诃夫说过:“书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的加温,传授越多,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教学中,我深深地会到课堂教学改革会让教师轻松,让学生快乐;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课堂教学改革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师生之间多多交流,会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课堂教学改革信息的反馈,多听学生的心声,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我深有感悟。
一次信息技术课上,三年级2班的一个学生地对我说:“老师,咱课上能不能换位呀,我喜欢和孙小迪一起做作业。”原先也有很多同学希望这样,但我都没允许过,怕他们在一起光知道玩耍,但看着他稚嫩的小脸和渴望的眼神以及新课堂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自主,又想到这个男生动手操作是个弱项,这样孙小迪可以帮他,于是便微笑着点了点头说:“老师满足你的要求!”他听后非常高兴,2个人合作的非常愉快,作业做得非常优秀和成功.等课上了一半的时候,我表扬了他的进步。这下可不得了了,好几个同学说都愿意自由组合,我一想这样课堂不就乱套了呀,等换完座位就该下课了,我就没答应他们的要求.等下课铃声一响,我刚走出教室,感觉一“小尾巴”跟了上来,回头一看,马佳璇怯怯地问我”老师为什么同意他换座位,不同意我们换,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们呀?”一句话问的我语塞,我赶紧说”不是,不是,我怕换位耽误大家的作业时间,下次上课之前可以提前换好就可以了,ok?”
这,给了我一个小小的启发:如果在课堂上安排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创作,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而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中恰恰缺少的就是合作精神)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更愉悦地把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便答应了所有学生们的要求.我又跟同学们说:“我满足
了大家的要求,也希望大家满足老师的要求,做出让老师最满意的创作,而且还要注意课堂纪律,不要太”放肆”了,而影响别人.”再上课时,我发现每一自由组合的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创作和学习。通过好的学生和相对弱一点的学生的搭配组合,对后进生的转化起到一定的效果,每次面对他们的合作创作都满意地点了点头,说:“真不错,继续努力哟!”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老师愿意去听,细心去感受,就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探知他们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会在教学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领悟。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多和学生交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高中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3
XX高级中学XX组XX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训学习,我有太多的感悟和收获。不同类型的专家和名师讲座,带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我耳目一新,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很大帮助。一、课程教学改革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大胆引入“活动教学”观,即逐步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轻视主体活动,轻视学生素质发展的传统教学形式,逐步形成“学生学,教师导,关注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尝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形式,力求使传统课堂教学的学生以“听”为主,转成以学生的“动”为主。及时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努力树立新型的教师角色,即应使教师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教材、教参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形成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努力营造全新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师生关系平等,教学互动,教师注意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教学过程充满着“成功”的体验,师生热情高,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我国基础教育已走向多元化的轨道: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为我们创办特色学校,培养多元化人才开辟出一条重要途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更清楚认识到开发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立足于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家长的愿望、教师的特长、学校的办学理念等实际情况构思了校本课程体系。二、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是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参与和积极自觉的学习态度上。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自觉积极的学习教育,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师生间合作默契,同伴间团结合作、和谐民主,树立新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同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参与,争取将每一节课堂都打造成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是分为三部分:预习,展示,反馈。即每节课教师占用5—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要保证得到25分钟,课堂达标5分钟。预习环节是把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写在黑板的右上角,让学生自学。展示环节,一般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首先进行小组展示,交流预习成果,然后进行全班展示,学生会的不展示,不会的出错率高的进行展示,师要给与及时的评价。反馈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对他们进一步检查学习情况,看能否达到三维目标。这一环节主要是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以前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直接参与者;教师应称其为“导学教师”、“大同学”;讲课应该称其为“课堂学习”、“指导学习”。
我们还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坚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定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决心尽快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大胆的放手,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三、实施高效课堂新课程改革下,我认为最先解决的问题是:1、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怎样在分组合作以后维持学生的纪律?现在的学生合作意识比较差,自制力也不好。现在进行的合作学习,但合作的意识并不明确,这不等于是合作学习。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学会读书,学会自己完成作业,自己动脑解决问题,能用写或者画表达自己的感受。还需要在学生养成教育上多做一些工作。
同时,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真正的让给学生,让他们
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新课改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
高中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4
一、实施课改,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
1、学生观。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主动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1
特长,教师要不断了解、分析学生的差异情况,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有求知欲、有创造力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热情,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接受教育。
2、质量观。不把以前的考试分数、平时课堂答问题的正确与否,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要把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综合起来评价学生。只要有进步,就是好学生。
3、教学观。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重视多维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强调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每个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4、师生观。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依赖于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充分信任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都有进步愿望,都有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本质。
二、语文教改感悟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非我们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语文学习中用什么样的学习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2.“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平等”绝不是师生在任何事务上都是绝对平起平坐,更不是说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的知识水平。教师在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又是高于学生的,他们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语文知识。如果教师不加鉴别地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
2
因此,教师应在坚持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要高于学生。
3.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该教学目标,而是凭借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4.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最终目标应是“学生在耳、眼、口、手等都动起来”,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下,达到大家都动起来的最终目的。其实不然,语文学习中的调动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如果学生在调动的外表下内部的思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不管课堂上采取哪些调动方式,只有那些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相反,如果学生在热闹的形式下内部的思考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样的“动”也无益。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是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更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情思,这才是真正的“动”。
三、课堂教学注意问题
1.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层内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千万不能课文还未读懂,就找来课外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须知知识的迁移不是“见异思迁”,向课外延伸应有“度”的限制,很多时候,将延伸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完成,会更有收获。
2.教法。任何一种课堂形式(包括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课堂讨论或呆板单一,或在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录音代
3
替教材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冲淡了语文教学的实际任务,难免有“做秀之嫌”。
3.师生关系。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教师适时介入,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对文本作最后的拓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四、课堂教学避免误区
1、不能让语文课变成朦胧诗,即阅读文章不求甚解笼而统之,了解大意即可。
2、不能将语文阅读变成警句摘读,即让学生只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最感人的语句,任意阐述缘由即可。
以上是我在语文课改中的点滴感悟,从中不难发现,实行课改并非只是教学方法的转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思想、观念、方法等各方面的内容,它要求教师必须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而转变的唯一途径就是钻研新课程标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更新,不断突破,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课改教师。
高中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篇5
在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更加强调要实施素质教育,从原有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去我们的传统教育,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抹平了学生的个性。而之所以提倡素质教育,原因在于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学过程切忌整齐划
一、统一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努力把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而且,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产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尤其对于外语教学来说,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要多予以鼓励、肯定,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参,而且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以及具体要实施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多思考如何才能用简练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教学过程后,要及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从中悟出道理,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分析学生的学情,尤其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问以及布置课后作业等环节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相关一些难易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基本都能回答上,从而体验一下成功的滋味。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以及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从层次性出发,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是至关重要的。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加以思考,并适时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最终能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且能够触类旁通。所以,和以往的教师角色不同,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转变。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是导,启发,帮助,指引学生学习,使学生乐学,会学,肯学。教师用自己的巧妙高效的工作开启学生心灵之门,帮助学生建构一生受用无穷的能力乃至生活工作的创造能力。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老师愿意去听,细心去感受,就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探知他们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会在教学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领悟。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多和学生交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第四篇: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王坤发
摘要:专业课教学改革事在必行。本文论述了从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到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等诸多方面教学改革。关键词:改革、主旋律、力度、模式、结合。
专业课教学是传授学生专业能力素质和专业技能主要途径。然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一直困惑各类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改革事在必行。笔者从事专业教学十几年,对专业课教学改革有些浅肤认识,想与同人们进行探讨与交流。
一、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专业课实践性强,抽象概念多,设备及工艺装备结构复杂。有些内容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表达,教学效果差。若把它放到实验室或工厂车间现场讲解,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计划的改革就减少专业课的课堂理论教学的学时,增加专业实训、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把教材中实践性强的内容放到实习、实验、课程设计中去完成教学要求。例如模具专业,冲压设备塑料成型机械中的典型结构放在实习或实验中对照实物讲解,模具制造工艺中的各种加工设备及工艺工装的结构和应用放在实习中现场讲解。冷冲模、塑料模典型结构分析结合模具制造工艺中装配工艺放在实验室对照典型模具进行拆、装,进行现场讲解。再如模具制造工艺中的工艺文件编制和冲压及塑料成型工艺规程的制订放在相应课程设计中去讲解分析。
课程系统的改革主要是二个方面,其一是把一些内容相近或联系紧密的课程精炼合并为一门课。如模具专业的塑料模与压铸模合并为型腔模设计,液压
气动与冲压设备塑料成型机械合并为液压传动与模具设备。把机械制造基础、机床夹具、模具制造工艺合并为模具制造工程学。这样既克服内容重叠引起学生厌学,又可避免因专业课衔接问题而造成学生系统学习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困难。其二是在一些专业基础课中渗透一些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没有接触到专业课前就受到专业知识的熏陶。例如,模具专业在机械制图课穿插模具总装图和剖视图的规定画法。在制图测绘综合练习时改变以前只测绘台钳或减速器,而测绘一付典型模具。又如在工差配合课程中形、位工差标注方法,可列举模具主要零件形位工差的要求和标注方法实例。再如材料学与热处理课程在适当位里插入模具零件常用材料选择及热处理方法等。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习惯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强调教材内容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课堂上讲得过多过细,没有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这样很大程度上限止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造思维的形成。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取代“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对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讲清、讲透,对次要内容略讲或不讲,留给学生自学、思考。具体做法如下:
1、贯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主旋律
在专业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和贯穿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个主旋律。即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例如,模具设计课主要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掌握各种成形工艺和成形方法的能力;编制成形工艺规程的能力;设计各类模具结构的能力;分析解决制品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的能力。再如模具制造工程课主要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选择模具零件表面加工
方法、拟订工艺路线的能力;正确选择加工设备、工艺工装的能力;编制各种模具制造工艺文件的能力;分析解决模具零件加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加大直观教学力度
观察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它既能丰富想象力,又能提高理论概括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传统的观察教学方法是来用模型、实物、挂图等进行教学,它具有局限性。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在专业课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可把设备、模具结构图样设置成动态画面,以展示内部结构,又可把模具成形过程和模具零件加工过程设置成一系列静态画图,以展示它们内部成形和加工过程。例如冷冲模中冲裁过程和断面质量分析,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能观察到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等整个冲裁过程;同时还可演示不同冲裁间隙得到不同的断面质量。再如塑料模注射成形。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塑料融化、闭模、注射、保压、开模、顶出制品的全过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既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察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在寓教寓乐中学到各种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3、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讲解与练习相结合是专业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在讲解过程中,精选授课内容,在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的同时,要着重介绍解题方法与思路。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在实际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如工艺尺寸链是模具制造工艺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工艺人员必须具备技能。要想达到理想效果,就必须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讲解过程中主要讲授工艺尺寸链如何建立,如何查找封闭环和组成环。解工艺尺寸链的难点是在于能否正确判断封闭环,因此要重点介绍封闭环的判断方法。并结合实例讲解判断封闭环的方法与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来用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讲解一种类型的尺寸链例
题,就让学生自主练习一次,或边讲边练。如讲完一道例题后,可改变零件的加工顺序,让学生另建尺寸链求解。再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答疑。
4、引导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有些内容如果用引导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能会起到更佳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现能动性和创造潜能。例如塑料模设计课中的分型面选择的内容是该课的重点和难点,它对制品质量、模具结构及操作和模具制造影响均很大。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采用引导和讨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讲授分型面内容时,先提以下问题:(1)什么是分型面?(2)分型面的基本形式有哪些?(3)选择分型面要考虑哪些因素?接着让学生观看有关分型面选择的教学录像片,使学生对各种不同形状的制品分型面选择有一个直现的认识。然后结合实物,模型进行讲授和课堂讨论。在讲授过程中重点讲解分型面的类型和选择原则。结合典型制品实例,讲解如何正确选择分型面。然后结合几种不同形状制品,让学生自己分析,选择分型面,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启发和总结。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能根据不同零件,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分型面。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向学生授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来消化、巩固、提高。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从以下二方面入手:
1、课程设计与专业实习相结合课程设计与专业实习相结合是在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前布置有关的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围绕着设计内容进行实习,收集与设计有关资料、数据、参数等。实习完成后,联系工厂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课程设计。例如模具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前布置冷冲模或塑料模、模具制造工艺等课题。学生在模具使用车间实习时,认真观察各种制品成形工艺过程和典型模具结构,成形时所用设备.收集与设计有关的资料,如压力机、注射机型号和技术参数,塑料注塑性能等。在模具制造车间实习时,认真观察各种模具加工设备;跟踪一付模具加工的全过程。收集与工艺设计有关资料。如各种加工设备的型号、技术参数;常用刀具、夹具、量具使用情况及技术标准;成形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切削用量选择等。这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带着问题,在思考中进行实习,在课程设计中又能结合工厂的实际生产进行课程设计。能达到实习和课程设计双佳的教学效果。
2、毕业设计与科研、生产相结合以往毕业设计多半是假题假做,或真题假做。毕业设计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就是采用真题真做法,即毕业设计的课题来自科研和生产一线,学生设计的东西又投入到生产和科研中去。这样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学生的聪明智慧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我院模具专业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江西消防器材一厂设计了几套灭火器冷冲模,被工厂采用并投入在生产中。模具专业一名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向江西农业药械厂提出唧筒注射模的改进方案(原模制品是水平放置一模两件,改进后采用垂直放置哈夫块结构一模四件)被工厂采纳,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得到工厂的高度评价。通过毕业设计真题真做不仅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走向社会的自信心。
第五篇:课堂教学改革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桑学花
一、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十年来,课堂教学改革只是在零零碎碎的改,没有从实质上改革,教师还是以讲为中心,以讲论讲,教师生怕学生自学时乱讲话,所以,教师就满堂灌,认为这样,学生才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其实,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必须得进行改革。
二、要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是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参与和积极自觉的学习态度上。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自觉积极的学习教育,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师生间合作默契,同伴间团结合作、和谐民主,树立新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同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参与,争取将每一节课堂都打造成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是分为三部分:预习,展示,反馈。即10+30+5时间模式,每节课教师占用5—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要保证得到30分钟,课堂达标5分钟。预习环节是把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写在黑板的右上角,让学生自学。展示环节,一般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首先进行小组展示,交流预习成果,然后进行全班展示,学生会的不展示,不会的出错率高的进行展示,师要给与及时的评价。反馈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对他们进一步检查学习情况,看能否达到三维目标。这一环节主要是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高效课堂的通用模式是五步三查,“五步”即依照导学案独学,找出学习困惑;围绕困惑对学、群学、寻求帮助;以小组为单位小展示;根据小展示暴露的问题进行大展示(全班展示);学生归位,整理学案,整理纠错本。“三查”即查自学的进度和效果;查小展示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对子查,让每一位学生都过关。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以前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直接参与者;教师应称其为“导学教师”、“大同学”;讲课应该称其为“课堂学习”、“指导学习”。
我们还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坚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定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决心尽快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大胆的放手,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三、高效课堂的实施
新课程改革下,我认为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1、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怎样在分组合作以后维持学生的纪律?现在的学生合作意识比较差,自制力也不好。现在进行的合作学习,但合作的意识并不明确,这不等于是合作学习。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学会读书,学会自己完成作业,自己动脑解决问题,能用写或者画表达自己的感受。还需要在学生养成教育上多做一些工作。
同时,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 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真正的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改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