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解决贫困山区学生辍学问题
作者简介:李永山,男生于1962年12月23日,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小学高级,云南红河县石头寨乡人。1980年9月参加工作,长期从事小学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曾任过石头寨乡中心完小校长、书记,现任党支部书记。
千百年来教育滞后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贫困县,农村人口比例大,且大部分农民还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由于财政自给率低,教育基础薄弱,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多,入学率低、巩固率低、完学率低、辍学率高,至今还没有完成“两基”任务,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好坏,学校教育的成败以及社会环境影响都会对学生成长产生极大的作用。笔者认为解决贫困山区学生辍学问题,关键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一、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如果家庭教育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的个别极端事例使人痛心和感到惋惜。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教育孩子的失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可能靠第二次,第三次补救,它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当今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因此,喜欢把孩子的学习时间总是排得满满的,不管是双休日或寒暑假,通过剥夺孩子的休息、玩耍及同学间正常交往的时光,弄得孩子有做不完的作业,解答不完的习题。部分家长不关注自己孩子的思想压力,致使孩子身心疲惫不堪,严重制约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无数事例证明学习负担过重,易使孩子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出现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等事与愿违的现象。如:我校的一名学生,从上小学起家长就只关心他的学习成绩,每次测验或考试前,家长都要组织突击辅导,以求得高分满足其虚荣心理,但却忽视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由于该生自我控制能力和纪律性较差,上课注意力分散,经常讲小话,玩东西,缺少刻苦钻研和勤奋好学的精神,每天的作业也得在父母的陪伴下才能完成。长此以往,该生便养成了懒惰、依赖性大的不良习惯,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由不愿做作业,撒谎欺骗父母及老师,发展到经常逃学,把父母给他买早点的钱拿去玩电子游戏、学抽烟,甚至把手伸到父母和其他同学的口袋里。
有位教育家说过:“孩子在羞辱中生活,将学会自卑;在缺乏温暖中生活,将学会对人冷漠;在惩罚下生活,将会变得粗暴、残忍。”如:在一次家长座谈会上,班主任把班上一名学生在校的违纪行为和表现在家长会上作通报,希望家长配合学校进行帮助教育。但家长却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给自己丢了脸。当晚回到家便把孩子从睡梦中揪起来训斥打骂作了一番修理,使孩子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不但对所犯的错误没有得到认识和改正,反而产生了对抗和逆反心理,从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品德越来越差。还有一些家长把孩子视为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整天捧着哄着,一家人围着他团团转,其教育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溺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娇惯出来的孩子不是社会的叛逆,便是家庭的暴君。”如,我校一名四年级学生,学习懒散,作业经常完不成,教师到他家进行家访才知道,他有三个姐姐,是家中的独子,在家中父母把他看成“掌上明珠”回去什么活都舍不得让他干,让他吃好穿好,三位姐姐都要听他的“指挥”。因此,这个学生养成了好吃懒做的坏习惯,最终由于“惧怕”学习“太苦”而辍学。又如:我校一名学生的父母,把金钱和物质作为刺激孩子学习的一种手段,每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时,他们便不分场合地赞扬他,并给他物质或金钱奖励,以此来刺激孩子的学习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欲望却越来越高明,从几十元的钢笔到几百元的学习游戏机,甚至价格昂贵的自行车或衣服,从五花八门的玩具到各种美味的零食小吃,家长却毫不吝啬地予以满足,总认为满足了孩子的各种要求,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成绩自然而然地会好起来。但结果却与家长的愿望相反,孩子在金钱和物质的“鼓动”下,养成了贪吃好玩、撒娇任性、唯我独尊的不良品质,在学习上吃不得苦,在生活上讲吃讲穿,根本没有心思去学习,成绩逐渐下降,最后导致辍学。针对上述情况,我采取以班集体为单位,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我引导家长要真正把爱给自己的子女,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亲人的亲情的温暖,这是金钱不能替代的。告诉家长们教育上父母的责任最大,父母不能在孩子出事、打架、被学校处理时,才用责备的口气教育孩子:“你看别人的孩子有多好,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地供你读书,你还要什么?”等。做父母的要经常自我反省:“当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们在哪里?你尽心去照顾过他们吗?你真正帮助过他们吗?金钱能弥补孩子精神上的空虚吗?其实,我们的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关心和呵护,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做父母的如果懂得如何去真正爱护孩子,他们将在一种完善的体系里茁壮地成长。
二、要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是提高民族综合素质,强国兴邦之根本。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发展的伟大理想,学校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旨在促进学生的素质结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系统教育。但是,目前在学校教育中还诸多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的种种弊端。“分、分、分,师生命根,”学校要教学质量,教师要分数,一切以分数作为评价的标准。思想教育被忽视,不少教师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少数学生由于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不重视,听不懂课而又不想听懂,不做作业也不会做作业,不遵守纪律,常挨批评,便产生破罐子破碎的思想,教师不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不及时给予帮助,而是采取放任自流,惩罚的办法,动辄训斥,向家长告状,任意停课,导致学生辍学。在边远山区小学、校点极为分散,学生的成绩差异突出,部分成绩差的学生,他们主要是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加上学校管理的松懈,班风班纪混乱,教师素质低,教学方法单调,枯燥无味,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因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辍学回家帮父母到山上放牛、砍柴、背粮草,如:我校一名男生,他总是喜欢三天来学校读书了,两天就不一定到校学习,因他喜欢游山玩水,抓鱼拿鸟,学校把情况告诉他父母,他母亲把他拖到教室里,可是他母亲把他从前门拖进教室,他却从后门逃之夭夭,他母亲也没有办法教育他,最终辍学回家。
教师教育方法不能简单化。如部分后进生、调皮生、寄读生,他们有的反应迟钝,有的上课不专心听讲,学习总是跟不上,自尊心又强。如果教师不注重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讥讽、挖苦,甚至于进行体罚,就会严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就会为一些小事与教师闹矛盾而耿耿于怀,从而害怕见到教师,因而辍学在家。如我校三年级一位学生做错一点小事,班主任就以学生违纪为由给他冲厕所、扫花区、浇花水、立倒体,试图通过这些手段让学生限期改正,并以此来转变班风班纪,该生因忍受不了该教师的体罚,就与教师发生抵触,最终导致其辍学归家。
学校不应片面追求升学率,施教“求同”,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学生差异,只顾尖子生,放弃大多数;不应经常换教师,换班主任,搞“排名榜”。对厌学、逃学的学生要加以正确引导,防止他们产生自卑、孤独、遗弃、憎恨的心理。
教师要有宽容与公正之胸怀。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的,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在教学中,后进生常常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如常被安排在边远角的座位上,对他们“视而不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后进生不理不睬,把他们视为班上的“陪客”。组织班会时,则总是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他们。让他们在师生面前笑不起来,在同学中没有他们的位置,结果只有厌学、辍学。因此,教师要有宽容与公正之心,不能瞧不起“后进生”。教师待人接物应出以公心,冰清玉洁,胸无尘滓;对权贵子弟不偏爱,对贫寒学生更加关心体贴;对优等生不溺爱,对后进生多亲近。学校要营造一个让学生全面、健康、和谐成长的理想天地,要有一支团结、务实、创新、懂教育的领导集体,有一支善思考、精教学、精钻研、尚师德、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要有一支勤奋守纪、求知好学、互帮互助的学生队伍。
现代的学生不喜欢那种古板、单一的教师,而是喜欢那些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教师。教师兴趣、特长的丰富性,将表现出教师自身独特人格魅力的丰富性,同时会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这样的教师将会象一块磁石一般,牢牢地把学生吸引在自己的身边。偏远农村的教师可通过函授、进修、自学等多种渠道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更新知识,加强教科研,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学校应组织教师经常开展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学校)、三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主要内容的“三三”教育活动,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
三、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渗透到校园,特别是“多读书不如早挣钱”等新的“读书无用论”冲击着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差生在学校、家庭都不受欢迎,在同学、老师、家长眼里大多是“废品”——笨大爹、笨大妈。他们整天生活在一个灰色的世界里,笼罩在他们心头的只有消极情绪,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加之如今街道上桌球室、电子游戏室、电脑室等到处都是,有的学生经不住这东西的诱惑,整天沉迷在其中,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无心学习,学习成绩一天不如一天,学业荒废,最终辍学回家。
在农村,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还根深蒂固,认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干田不算田、女人不算人”。特别是对于边疆少数民族,看不到本地区本民族的发展前途,认为培养女孩,不划算,不重视女孩的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女孩的入学率、巩固率都很低,有的女孩读到三、四年级就被迫辍学回家帮父母做家务事,给别人当小保姆。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劳力不足,许多在校生,被父母拉回家来充当劳力,或外出打工、经商、挣钱过小日子。如:2005年,我校六年级有位女生---李某,上学期已读完,并参加考试,成绩良好,假期中跟同村的女孩到个旧打工,虽然只是洗洗碗筷,也能拿到不少的工钱,并寄回一些钱给家里买化肥,到下学期开学时,她不再回家读书了,班主任做了大量工作也无济于事。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感到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转变人们的观念,提高对教育的重要性,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贫困山区教育,让人们懂得用“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改变人生”,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宣传“两免一补”政策,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让他们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坚持依法治教,使教育步入法制化。开展各种形式助学活动。如:希望工程、手拉手、心连心、爱心特别助学等行动,让每一位有爱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让失学的儿童重返课堂。我们要加强同当地党委政府的联系,配合派出所搞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取缔黄色网络网吧、电子游戏室、桌球室等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场所。聘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等法制教育课,从小培养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道德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好习惯,家长、教师、社会齐抓共管,使教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