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初中教师教育教学论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认为,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由于教师的素质不相同,教学对象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而进行趣味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趣味教学所探讨的这些方面和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相同的。本文愿就此谈点拙见,以期引起同仁的兴趣,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来推动中学英语教学。
一、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鸟”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 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 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至“两极分 化”,教学质量不佳。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 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的印象。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在教学中,这应该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
比如教字母,26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味,也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这样做的。有人照本宣科,每次几个字母,依次教完就过去了。可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灵敏能力,集体观念。两种做法,两种效果,前者索然无味,后者乐融融。开始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 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 this?It’s a football.football、football再重复一下,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在教思维。如果进行词汇复习,我们可进行“Guess”比如复习bell,football,pen, book,car,jeep等名词。我们便可把准备好的小实物、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看一下,然后放到讲台下,密秘放地把一件比如book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学生已学过的句型问:T:What‘s in my bag?学生猜后回答然后再换一件继续进行。如此等等,既复习了单词,也熟悉了句型,既练了听,也练了说,而且学生不以学为苦,而是兴趣浓厚地参于。
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
教课文,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四、课内外相结合
英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45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但这种话动,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地组织。比如,有目地的培养骨干,开展英语 游戏、开演唱会、朗诵会,讲演比赛,识词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英语的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篇2:初中教师教育教学论文
一计算机存在意义
学生从小学进入到初中阶段,学业开始加重,而自由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面对繁重的学习,学生们很需要通过别样的方式进行解压,而计算机无疑就是最好的解压助手之一。例如面对众多的课业,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作业的书写,可以了解社会信息和动态,以及更好地接触社会。其中打字软件的正确使用、网络的正确使用以及网络平台的合理利用等,这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初中计算机课程存在的不足
应试教育一直是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国家要求对学生进行减压,提高课堂教学方式,把应试教育改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虽然近年来有所收获,但是收获还不是十分明显,“填鸭式”教育依然存在。特别是大多数学校为了提高教质量,对于一些辅课不重视,如美术、音乐、计算机课等,能推掉就推掉,让学生失去很多学习的乐趣,以及培养自主学习和提升阅历的机会。许多学校对于计算机课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计算机设备落后,硬件、软件配套设施不够,计算机数量少,质量差,相关软件不足,学习时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打字练习,或者只是纯粹纸上谈兵,这样无法达到学习的效果。第二,相关的信息课教材不健全,教材深浅不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十分有限,学生在学校很难学习到符合年龄段的相关知识。第三,没有专业的计算机教师,无法进行专业的教学。第四,网络信息不到位,没有建立健全网络学习的模式,以及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心理需求没有掌握清楚。第五,所学知识与社会完全脱节,没有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第六,家长不重视计算机的教学,以及误认为学生使用计算机会影响学习,而阻止学生使用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已有很多年,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的使用率远远大过其他工具,计算机对于初中生而言,既是一门新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为此,学生进行计算机学习无可厚非,学校不仅要抓好重要学科的教学,更应该做到与时俱进,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全能型学生。
三初中计算机课程的改革
信息时代,计算机成为普及率最高的使用工具,计算机的应用成为一种评判人才的标准,而初中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是为将来成为应用型人才夯实基础。初中生所要面对的计算机知识是不一样的,为此,为初中生所设定的教学内容应以应用型为主,教学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
1、学校及教师应改变观念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重视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把计算机课程当成重要的课程进行科目建设。教师应以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既要掌握计算机课程的相关知识,又要了解传授的方式,应以学生的主动性为主,让学生尽可能地表现自己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到课堂之中,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再加以引导,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到新知识,又可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2、基础设施应引起重视
计算机教学,离不开计算机这样的硬件设施,相应的计算机教室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学校应该配备相关的计算机教室以及计算机设备。而教师的水平也应该全面提升,既要有专业性,又要有全面的教学方法。
3、计算机课堂设计的新鲜性
初中生对于死板的教学方式是十分排斥的,虽然计算机一直都是学生喜欢的生活工具,但对于枯燥的软件学习,如打字、文档的处理等都是十分枯燥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把课堂设计出别样的新鲜性,如增加课堂动手能力的表演,并且展开讨论或者相互竞争的学习。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初中计算机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既是很好地开发学生知识潜能的工具,又是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初中生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国家、学校、教师、家长加以重视,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校里学到更多的计算机知识,以便为成为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3:初中教师教育教学论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其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如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实践操作性强、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等,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切入点的不同,往往会出现教学效果的差异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归结起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传统教学方式与学生现代思维之间的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家庭都为自己的孩子配备了计算机,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早更快的得到最新的信息。不得不承认,中学生普通对计算机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期望值也非常高。但迫于升学的压力,缘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各类升学考试和重要考试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涉及很少,甚至为零,致使一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时,有意无意地把计算机课程的课时进行了压缩,或者在重大考试的节点,甚至取消计算机课程这一所谓的副科;而部分教师在讲授计算机课程时,也存在按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情况,这一教学模式很难适应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也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即便一些学校有了多媒体教室,但是往往供小于求,甚至不能满足学生正常的课堂教学的运用,更谈不上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个性化需求了。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与当前学生的现代思维之间有着较难调和的矛盾,致使教师讲解的内容如过眼烟云,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知识老化与课程内容更新之间的矛盾。计算机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其知识体系的变化是以秒为单位计算的,计算机知识的快速更新,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计算机教师的知识普遍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跟不上课程内容快速更新的速度。相反,在当前开放式学习的环境和条件越来越成熟和齐备的现实情况下,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及水平通过自学完全可以达到很更的程度,这一情况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计算机教师一定要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更新知识,以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节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大豆身兼数职,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实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因此这一矛盾在将长期存在。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少讲多练。初中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理论与实际联系教紧密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多进行实际操作,有时候理论知识讲得越多,学生会越糊涂,讲一节课不如操作几分钟。一堂课教师一般应只安排十多分钟进行讲解、示范,空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上机进行实际练习,达到对所学内容得到巩固和理解的目的。教师有时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书本上要求的讲授内容作一些适当的调整,尽可能以学生的真实情况作为开展教学的基础。
(二)分层教学。由于学生计算机基础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掌握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从小就有自己的电脑,在计算机课程开设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应用能力。但大多数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甚至在上计算机课之前就没接触过电脑,或者即便有电脑也处于无人指导的状态,仅仅对计算有一些零星的概念。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三)创设情境。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情境,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始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切身体验相结合,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的相符合,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
(四)形象举例。正如前文所述,计算机知识大为抽象知识,由于思维能力发展阶段限制,初中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更容易接受直观的内容。作为计算机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要尽可能多举实例,用大量形象的、学生耳熟能详的例子,将深奥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起来。
篇4: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论文
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学定教”
在物理教学中,讲究“以学定教”。“以学定教”就是指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处处以学生为本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不一味照搬书本上的内容,不只是拿生活中的简单例子来验证课本上的结论;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如哪些知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哪些知识学生只是掌握了一星半点,哪些知识学生还完全没有掌握,必须心里有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快而准地确定下节课的教学方案。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多多地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预习的知识也要给学生划定内容与范围。如果学生在预习中遇到了一些难题,要告诉学生这是很正常的,这些难题恰恰就是在下节课堂上要注意听讲的,带着问题听课的效果,远比盲目地听课好得多。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进行交流。也许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比教师还好,还高明。
二、要精心设计物理情景,“以景激趣”
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会有些“前科学概念”。这些“前科学概念”是指学生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在现实的生活中,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的学习所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所积累的一些缺乏概括性和科学性的经验。这些印象与概念有一些是与科学知识相悖或不尽一致的,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误解。比如,在教学“光的折射”现象时,我就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实验场景:在一玻璃槽中装满水,在水中插上一个用塑料泡沫制成的片,在片上将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粘上。准备完毕,再选几个爱出“风头”的学生上讲台用我事先准备好的钢丝猛刺水中的鱼。因为学生总认为自己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跟在空气中的相同,很容易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者直觉而形成的错误判断。接着,我把泡沫从水中提起来,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看到的结果是有好几根钢丝都刺到了鱼的上方。这时,我轻轻地问学生:“你们明明看得那么准确,为什么会刺偏?”“假如你是用鱼叉叉鱼的渔民,你又能叉到几条鱼?”“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一个个都显得急不可耐,尤其是那几个爱出“风头”的学生。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教学。如此可操作性强、设计又简单的实验,将光学原理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融入到了渔民叉鱼的情景中,不仅符合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很快地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还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教师肯下功夫精心创设物理情景,就一定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更活、更美,更能深入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使学生对物理学的情感转移为学习的动力,如此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无可比拟的。
三、要教会学生独立学习,“以渔授人”
独立学习的本领,一旦学会,便会终身受益,且受益无穷。那么,什么是独立学习?独立学习指的是学生离开教师、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大课堂中也能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作为教师,是“抱着”学生学习,还是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呢?我认为,这不仅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也许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要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掌握钓鱼的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他们独立的学习本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句至理名言,对指导我们今天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体现的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就是主动求知,而在求知过程中,学生一定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此时,教师最关键的是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他们积极学习、积极探索,并在设疑——质疑——释疑的几个反复中,逐步地建立起正确的认识,使其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自己的独立思维去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双边的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导”。
四、要运用好多媒体资源,“整合学科”
我们知道,在中学众多的学科中,物理是唯一一门与信息技术最为邻近的学科。所以,物理教师本就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先行者。我们看到,如今有为数不少的物理教师将自己的专门网站建立在了Internet上,并且把自己制作的CAI课件、教案、论文等都以网页浏览的形式放进了自己的专门网站中。他们中甚至还有将在其他网站搜索到的与自己的教学课件相关的课件,通过Internet的超级链接功能揉合到了自己的CAI课件里,以“搭积木”的形式,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制作的每一个课件有机地链接起来。慢慢地,便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十分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如此这般,其他的教学同仁在教学中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共享自己的CAI课件。这样,传统的“软件包”形式的课件不能共享的缺点一下子得到了克服,其课件资源利用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可见,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并不局限于学校中或课堂上,任何时间、任何有网络终端的地点都通过Internet上的网站进行物理知识的探讨和巩固性练习。所以,广大物理教师一定要学会运用“积件”思想,创出一条素材资源库和制作平台相结合的新思路,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以及其他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根据教学情境的不同需要,选取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CAI课件,让CAI在课堂上的运用更加普遍与便捷,朝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这一广阔方向大踏步前进。
五、结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不同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理解新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物理教学策略运用得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
篇5: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论文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利用物理教学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产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并积极地对知识进行探究。在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下,他们的思维才能充分活跃,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才能更加深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被动的灌输式教学,给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知识探究,掌握物理知识,促进物理思维的发展。在新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教学是一种知识的交流和情感的互动,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过程中,构建了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究学习,实现了新课改中的新理念的运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创设条件,让学生进行创新探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并在积极的思考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具有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信息交流,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学中,物理教师要摆脱形式主义教学,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保证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并在合作探究中有效解决问题,促进物理教学的顺利进行,实现高效的物理教学。
二、利用问题进行引导,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再是进行知识传输,而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发展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在对新知识的探究中产生的疑问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利用问题教学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知识探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1.利用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让他们在主动探究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进行探究,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分析如下问题:在坡度相同的土路和柏油马路上拉车,哪个路上用的力比较大?把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到课堂上,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活跃性,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有效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获得发展。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创新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大胆质疑,通过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获得发展。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负责对知识进行详细分析,学生努力记忆教师讲解的内容。在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向学生灌输大量、枯燥的物理知识,并通过考试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查。在教学中,学生付出的努力和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不能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依据,导致他们在刚开始进行物理学习时充满动力,但是时间一长,由于缺乏教师的有效激励,使学生逐渐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兴趣。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改变教学观念,还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用新颖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有效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探究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掌握物理知识的本质,促进物理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初中物理教材中不仅包括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有大量的实验。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操作主动性,让他们在兴趣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探究。教材上的探究实验是对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认识到这些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从而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我首先让学生思考:放入水中的乒乓球,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怎样变化?浮力怎样变化?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怎样变化?从而让学生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作出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分析论证并尝试改进实验方案。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不仅得出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世界观。
五、结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的智慧,还要让他们掌握获得知识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探究时,教师要和他们互相交流对知识的看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获得不断发展和进步
篇6: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一、对教学现状的分析
对于现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主要从数学教学的角度加以分析。首先,学习目标不确定性。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些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够集中精力专心听讲,作业完成的情况也不是很理想,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整体数学成绩落后等。其次,数学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至深,也有些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的精神,在教学时,仍然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贯穿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只着重讲授一些考试中的重点,把大量的教学内容一股脑的都抛给了学生,让他们在短期内被动的消化,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还有可能极大的挫伤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再者就是学生的依赖性很强,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数学整体成绩不够理想,无形中,也就形成了他们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对于教师和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在上课时,也不能够专心的听课,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来的问题始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感觉和自己没有关系,不肯主动的去开动脑筋去想,对于一些作业或者是练习等也不愿去做。在课后,也不及时的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以此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印象。此外,也有一些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是马虎了事,这样的学习态度肯定也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的。
二、教学过程中的对策
首先,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灵活的运用各类教材。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将教材上的例题给学生们讲解完了就没事儿了,教师还要创造性的使用各类教材和辅导材料,对于这些教材也不能拿来就用,需要对材料适当的进行加工,结合实际生活,再融入自己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式,对教材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设计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内容又丰富的课堂教案来,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要“授之以渔”,教学生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促使他们的学习更加的科学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信心。其次,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引入到数学课堂当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他们生活的相关性。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一些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应用知识的意识与能力。例如,在探究“图形的旋转”这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现实生活中和旋转定义有关的各种现象和例子,比如汽车方向盘的转动、钟表指针的转动等等,这样也能使得学生初步认识到了旋转,也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是在生活中存在的,激发他们对学习本节知识点的热情,为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供了可能性。
三、总结
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需要每一位数学教师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进行实际的操作,并且在实操中及时的发现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再找出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时的总结经验,明确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构建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也就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坚持不懈的努力,寻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改之,使教学方式和课堂内容更加的生动多彩,让“有效”之效成为一种长效。
篇7: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一、把握教学内容,适当展示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坚持过程,不能只局限于初中阶段,需要贯穿到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但是,这并不是要求教师每一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讲解。在适当的时候,把握教学内容,然后再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意识培养。例如,在和学生探究“函数”这一节知识点时,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或者是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辅导,或者是让学生查阅相关的数学史料,让学生都能够对函数概念的形成以及函数的相关应用知识有一些最初的认识。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顺利地推动这节知识点的教学进程。
二、符号化思想和化归思想的培养
符号化也是初中代数中比较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思想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在教学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引进字母的意义。举个例子,以有理数为例,可以借助两个不同意义的数说明“+”与“-”所表示出来的意思是两种相反的量的含义。其次,教学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符号化的兴趣,比如可以通过“平方差公式等乘法公式”,将符号化的鲜明特点呈现给学生们,让学生对符号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符号化思想。化归也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指的是把数学问题化解和归纳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数学教师在培养同学们的化归思想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纵向化归与横向化归的思路。纵向化归思路主要指的是把问题看成是一组相互关联的小问题,然后再根据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逐个破解。横向化归思路主要指的是把问题转变为相互独立的小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知识点时,数学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化归思想。所以说,要想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在教学当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培养学生们的化归思想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触类旁通,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发散性
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数学符号的学习加大了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难度,但是数学学科的魅力就在于“条条大路通罗马”。很多数学问题则可以用多种思维方式加以解决,而且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数学的独有魅力所在。比如说,对于同一个定理,则可以从多个角度出题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再达到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个定理的最终目的。例如,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35°,根据已知条件,我们需要求的是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当学生把这一边数解答出来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尝试变式1: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0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多少?接下来还可以尝试变式2: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外角是45°,现在需要求的是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等等。结合问题条件,然后再从不同的角度去激发学生们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问题,还有利于让学生用不同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这样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对于锻炼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四、总结
总的来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数学教师充分地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巧妙地设问,有意识地引导,然后多创造和发掘时机,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得到发展、锻炼,这对于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是很有帮助的。
篇8:初中班主任教育论文
题目:浅议如何利用微信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 不仅要让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 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保证学生在日常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 初中班主任应该不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当前, 微信被广泛得到应用。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使德育教育工作更加快捷、高效。
关键词:微信; 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信息时代的到来带动了微信等通讯方式的发展, 而且微信在学生群体中备受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微信进行交流能够更加及时便捷。因此, 微信为中学生的学习交流带来了积极影响。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运用微信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其不仅提升了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学效率和质量, 还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 笔者从当前初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重点阐释了初中班主任如何利用微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初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德育教育是初中班主任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且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纵观当前的初中德育教育, 它存在很多的问题。第一, 从现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角度出发, 很多初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经常运用灌输式教学, 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 学生只能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被动地接受教育。第二, 很多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忽视了学生的品格教育, 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出现短板, 自控力不足, 不能避免地受到了不良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的内心世界便受到了束缚, 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也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三, 学校也忽视了法制教育, 导致很多学生法治观念淡薄, 在出现问题时解决方式比较极端。
二、运用微信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 通过微信强化师生间的联系
在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下, 初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 往往运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及时沟通和交流。长此以往, 这种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因此, 在信息时代到来的背景下, 初中班主任应该合理利用微信平台, 不断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为德育教育提供坚实基础。比如, 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与学生互动, 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思想困惑, 最大限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密切沟通, 形成平等的关系。同时, 通过微信平台, 教师可以发送文字语音等信息给学生, 保证与学生之间谈话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 班主任就可以通过微信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 加强学生对自身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并形成较高的教学质量[1]。
(二) 关注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微信已经成为当前网络时代的重要沟通产物, 同时也为学生抒发情感和分享生活细节奠定了基础。但是, 在班级中都会存在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日常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 他们不愿意与人沟通和交流, 很少参与班级活动等。因此, 教师在日常德育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认识学生的叛逆心理, 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使学生与教师建立信任关系, 并让他们阐述自己内心的想法。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微信交流手段, 用朋友的角色与学生进行密切沟通和交流, 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逐渐缩短。这样就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心理防范意识, 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和教师成为朋友。随后, 班主任在与学生成为好友之后, 就可以重点关注学生的朋友圈, 来掌握学生的具体生活和学习状态, 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 为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三) 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微信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比较大。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在班级内部创建微信群, 为师生之间沟通搭建桥梁, 并可以在微信群中分享教育信息和相关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就会在班级内部创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 班主任可以借助微信平台的优势, 积极组织和开展演讲比赛、咨询等活动[2]。在这些活动中能够让学生针对自身的问题进行讨论, 并充分展现出自身的见解。在讨论的过程中, 班主任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和帮助作用,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随后, 在开展活动完毕之后, 教师可以对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刻总结, 并引导学生对德育教育进行重新认知。同时,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向学生重点阐释微信交友的安全隐患, 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处理与陌生朋友之间的关系, 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比如,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法律安全知识, 在德育教育中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加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知。
(四) 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缺乏互动性, 导致德育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 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因此,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利用微信平台,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 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中的推荐功能。总结出学生所喜欢的话题, 并把这些话题合理地渗透到德育教育中, 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归到课堂。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 还能够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同时, 教师还应该合理利用朋友圈功能转发德育教育内容,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3]。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结合当前德育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合理利用微信沟通功能, 及时与学生沟通, 向学生展现出科学的`德育教育素材, 以此来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我们相信在微信平台辅助教学的背景下, 德育教育工作一定会更加高效, 学生的德育知识会更加全面, 自我控制能力、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法律意识会日渐增强。
参考文献
[1]罗利丹.探讨如何利用微信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学周刊, 2017 (34) :154.
[2]陆千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微信平台的巧妙运用[J].科普童话, 2017 (40) :42.
[3]朱建辉.初中班主任利用微信开展互动德育[J].教书育人, 2017 (13) :78.
篇9:初中班主任教育论文
题目:探究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摘要:伴随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 教育部门对初中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要求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 应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部分班主任能够转变管理理念, 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 但是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不利于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这就要求班主任应转变管理理念, 巧妙的将德育工作引入日常班级管理中, 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及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使学生能够朝着良好、健康的发向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实效性; 有效策略;
前言: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生活的重要时期, 在此阶段的学习对学生至关重要, 德育工作即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 确保学生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我们可以看出, 德育工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 应注重实效性, 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 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德育工作理念
目前, 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 在开展德育工作方面, 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比较落后, 德育工作仍旧停留在说教水平, 只是提升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仍旧没有进步[1]。要想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班主任必须注重提升学生这四个方面的能力, 只凭单一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学生的德育素养才有所提高。
(二) 德育内容
现阶段, 在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 德育内容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 班主任只是注重集体主义、五讲、四美的讲解, 忽视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 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班主任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把握学生心理变化规律, 将德育内容与时代的发展融合在一起,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班主任德育理论水平较低
目前, 大部分班主任德育理论水平较低, 对德育工作的开展认识比较肤浅, 不能意识到德育工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认为德育工作只是形式上的存在, 并不能够发挥实效性的作用[2]。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德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 班主任应不断提高自身德育理论水平, 注重提高自身德育素养, 以此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此外, 部分班主任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于学生日常表现的不良行为, 往往对其视而不见, 对学生缺乏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部分学生犯错误, 班主任经常采取冷言嘲讽、恶语相对的方式, 这样使得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深, 学生对班主任存在畏惧心理, 这不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一) 转变德育理念
目前, 为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班主任应转变德育理念, 德育理念是影响德育实效性深层次的因素。现阶段, 由于德育工作实效性较低, 德育目标具有盲目性, 主要因为班主任教师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3]。因此, 为确保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班主任应转变德育理念,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 班主任应实时关注时*发展的变化, 高瞻远瞩, 明确德育工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职业道德、德育理念、德育职责方面, 注重教授学生现代德育教育思想和德育理论, 使学生树立全新的德育观念,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
其次, 班主任应积极主动与学校和家庭交流和沟通, 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共同努力, 形成合力。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 使家长能够熟悉和了解学生德育学习情况, 家长依据孩子存在的问题, 悉心进行引导, 使孩子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班主任通过家访的形式, 也会了解学生的成长和生活背景, 以此为基础, 合理的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 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得以实现。
(二) 调整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引德育工作开展的依据, 因此, 调整德育目标至关重要, 德育目标不仅体现德育工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而且规定了德育内容、德育方向和德育方法。伴随我国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 德育目标也应随之调整, 调整的关键是积极拓展德育目标。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在传统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 班主任比较注重知识传授, 忽视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这不利于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 新时期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 班主任应调整德育目标, 在教授学生德育知识的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具有较强的价值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以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其次, 班主任在培养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过程后, 应将其转变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包括风险意识、经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 使学生在日后面对挫折和困难时, 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去面对和解决生活和学习存在的困难, 使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得以具体实现。此外, 在班级德育工作管理中, 班主任应使学生树立合作和竞争意识,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学生个体生存是不现实的, 要具有合作精神, 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更新德育内容
传统的德育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德育工作的开展, 这就要求班主任应更新德育内容, 班主任可以选择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德育工作。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 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和纪念日, 通过在这些节日和纪念日举行活动, 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5]。比如, 在国庆期间, 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艺会演、小品相声等活动, 为德育内容注入时代特色, 为学生传递爱国的正能量。
(四) 提高班主任德育素养
目前, 大部分班主任德育理论水平较低, 德育素养较差。因此, 学校应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活动, 提高班主任德育理论水平, 为班主任讲解德育工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以及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对班主任实行考核制度。以此为基础, 使班主任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 不断提高自身德育素养, 充分尊重和关心学生, 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使学生的特长优势得以发挥出来, 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结论: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以及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我们可以看出, 德育工作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由于受到部分问题的影响, 使得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较低, 这就要求班主任应转变德育理念, 更新德育内容, 调整德育目标, 不断提高自身德育素养, 注重培养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从而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苗培周, 杨晶, 王彤.浅谈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学研结合.2014, 12 (3) :133-136.
[2]王玉生, 刘晓飞, 李玉明.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3 (5) :90-99.
[3]于丽敏, 周菲菲.新时期浅议提高初中学校德育教育科学性与实效性的对策[J].初中教育, 2013, 55 (44) :123-125.
[4]张嘉明, 李佳怡.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学德育教育, 2012, 99 (45) :44-46.
[5]廖晓宇, 张梅梅.浅谈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9 (45) :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