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一位中师生的踉跄脚印
1980年7月6日,从父亲满是老茧的手上接过5元钱,背上书包、一床草席子、一只木水桶、一个搪瓷茶杯和一身换洗衣服,在父亲的一句“去吧!”,就踏上了去参加高考的路。
8月底,高考通知陆续发放。左等右等,没有等来大学的通知。就在我要放弃希望的时候,却等来了一纸岳阳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9月1日,从来没有踏足过县城的我,背着一床棉被、一只“圆角箱”、一只木水桶和几件换洗衣服,先坐手扶拖拉机到县城汽车站,再坐汽车到岳阳东茅岭汽车站,然后爬上迎新的解放牌卡车,终于来到了岳阳师范。从大红纸上找到自己的班次,然后报到、注册、分配寝室、领取饭菜票……我的师范生活就正式开始了。
两年师范,转瞬即逝。在这里,我学会了普通话、教材教法、三笔字,实习了作为教师要掌握的常规……1982年6月,被分配回家乡的教育局。报到后被告知8月25日领取派遣单,去乡村学校教书。
暑假很快过去,我被派遣到离家70多公里的一所乡村中学。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从区文教办出来,搭上“长臂轿车”,颠簸20多公里,到达学校。当时还没有开学,一同分配去的几个师范生,睡觉、吃饭成了问题。好在文办主任看得起我们,临时通知工友到校做饭、拔掉三间教师住房的门锁,我们才解决了食宿问题。
9月1日,正式开学。因为是正牌中师生,我被安排教两个毕业班的语文,一个班的班主任。
那时的毕业班,压力山大,因为初中毕业可以考中专,而参加中专考试的名额有限制,如果班上参加中专考试的学生落了榜,就浪费了名额。所以,我暗下决心,一定努力,力争多抢报考中专的名额,并且力争报多少取多少。
从那时起,我就进入了连轴转的状态。白天,给两个班上语文课;傍晚,留下学生开小灶;放学后,静静的校园里,只有我一个人还在批改作业、备课……进入初三复习阶段,我在班上搞起了周周测,每次考试的试卷都不过夜,一个学期,用铁笔蜡纸刻写的试卷、练习都有半尺高,握铁笔的地方都结了茧……
功夫不负有心人。区文教办分配中专报名指标时,我说分配多少报考中专的指标就录取多少人,最后我班多分了3个报考名额,共有10人报考中专。
“牛皮”吹出去了,兑不了现就会丢面子。最后备考的一个月,每天晚上,我都和10位报考中专的学生挑灯夜战。不会做饭的我学会了炒剩饭,为学生做夜宵;从中药铺讨来霉变的苍术,点燃驱蚊;学生睡下,我又要备课……中考结束,在煎熬中迎来了10位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兑现了“牛皮”,奠定了中师生的实力。
中师生有中师生的苦恼,学历的提升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198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我报名参考,白天教学、晚上自学,用两年的时间,14个科目的湖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一次性过关,成为自学考试的第一届毕业生;此后,又通过电大学习,获得本科毕业文凭。
30多年的教学一线,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前茅。2006年评上副高后,很多人说,“文到尚书、武到都督”了。但我依然在一线教语文,依然不断学习,依然笔耕不辍,依然不断提升自己。
我原本就热爱写作。1987年,辅导学生参加《农村青年》杂志征文比赛,获得一等奖,我为征文写的评语第一次变成了铅字;2010年,我的第一篇教育时评在《湖南教育》发表。后来一发不可收拾,我陆续在《中华民族教育》《湖南教育》《初中生》《岳阳日报》《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36篇,《蒲公英锐评》《湖南教育新闻网》《湖南教育网》等媒体发表教育评论、教育新闻300余篇,省级论文10多篇……。
这就是我,一个中师生的青春、芳华。一代中师生,不忘初心,坚守梦想;一代中师生,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平江县三市中学 余民强)